Workflow
零食
icon
搜索文档
卫龙魔芋爽难解辣条困境,漯河首富向高层开刀
36氪· 2025-07-14 19:32
高管变动与治理结构 - 彭宏志因个人职业发展辞任执行董事及首席财务官 将于8月31日生效 由执行董事余风接任首席财务官[1] - 孙亦农于3月辞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由副董事长刘福平自4月30日起兼任首席执行官[1][6] - 高管团队家族化特征显著:余风为刘福平表弟 彭宏志为刘忠思表兄 核心管理层均由创始人亲属担任[8][9][10] - 2022年引入的职业经理人洪星容、李卫洪已被边缘化 创始人家族重新掌控销售与供应链核心职能[5][11] 融资活动与资本运作 - 5月15日完成8000万股新股配售 募集资金净额约11.67亿港元 占扩大后股本约3.29%[3]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4年总营收同比增长28.6%至62.66亿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21.3%至10.68亿元[12] - 蔬菜制品收入大涨59.1%至33.71亿元 占比升至53.8% 取代调味面制品成为最大营收来源[13][15] - 调味面制品收入仅增4.6%至26.67亿元 占比从52.3%降至42.6%[15] - 辣条销量连续三年下滑:2021-2023年分别销售19.36万吨、15.06万吨、12.44万吨[15] - 调味面制品均价五年累计上涨43.36% 从2019年14.3元/千克升至2023年20.5元/千克[16] 产品战略与竞争格局 - 魔芋爽在魔芋零食品类市占率约42% 辣味蔬菜制品品类市占率约70%[17] - 辣条品类面临健康饮食趋势冲击 预计2024-2026年行业增速回落至个位数[15] - 蔬菜制品赛道增长强劲 预计2021-2026年辣味休闲蔬菜制品复合增长率达17.2%[17] 渠道结构与销售策略 - 线下渠道收入占比88.8% 达55.62亿元 同比增长27.5%[20] - 线上渠道收入7.05亿元 同比增长38.1% 但占比仅11.2%[20] - 量贩零食渠道快速增长 万辰集团2024年零食业务营收317.90亿元 同比增长262.94%[21] - 线上运营能力较弱 对比三只松鼠2024年线上营收74.07亿元(占比70%)存在明显差距[22] 运营挑战与战略调整 - 面临渠道串货乱价风险 量贩渠道低价策略可能冲击传统经销商体系[21] - 产品品控问题频发 包括"暗中减重"和"发霉异物"等消费者投诉[22] - 募集资金将用于升级生产设施、拓展经销网络及加强品牌建设[23]
股东套现40亿跑路,三只松鼠的百亿蛋糕为何没人敢接盘
搜狐财经· 2025-07-14 07:4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仅微增2.13%至37.23亿元,净利润暴跌22.46% [3] - 2024年营收106亿元,但门店关闭700余家,大股东套现约40亿元 [3] - 2024年抖音成为第一大渠道贡献21.88亿元收入,但流量成本同比暴涨81.73% [14] - 2025年Q1存货达7.94亿元,同比激增70%,周转周期比行业平均多近一个月 [14] 门店运营问题 - 门店数量从巅峰期1043家暴跌至333家,单店日均销售额仅5000元 [5] - 加盟商毛利率从28.9%骤降至9.9%,线上线下价格倒挂严重 [5] - 333家门店全年仅贡献4亿元营收,占比公司总收入3.8% [5] 战略失误与收购失败 - 2024年推出33个子品牌,SKU达1000多个,盲目扩张削弱核心竞争力 [7] - 斥资2亿元收购"爱零食"失败,收购款从2亿元压至2000万元 [7] - 多品类压价促销导致核心产品价格崩盘,夏威夷果单价同比降幅超16% [8] 供应链与品控危机 - 坚果类原材料成本上涨30%,毛利率压缩至26.74%,低于行业均值4个百分点 [8] - 2亿元建设的生产基地频现品控问题,黑猫投诉平台累计4400条投诉 [8] - 2024年代工厂面包被曝发霉,2025年两款面包含禁用防腐剂上热搜 [8] 内部管理问题 - 物流总监虚构劳务套取费用,十余名中层因贪污受贿被查 [10] - 2024年5名核心高管离职,董事会大换血 [10] - 销售费用高达18.68亿元,研发费用仅0.28亿元 [11] 市场竞争与品牌形象 - 子品牌"小鹿蓝蓝"营收7.94亿元,仅占总收入7.48% [15] - 竞争对手"好想来"营收323亿元,"零食很忙"门店突破1.4万家 [15] - 消费者投诉质量问题频发,品牌认知从"坚果专家"转向负面 [15]
可选消费W28周度趋势解析:临近业绩披露期,基于预期差股价波动加剧-20250713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13 2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耐克、永辉超市、美的集团等多家公司评级为优于大市;露露柠檬评级为中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临近业绩披露期,基于预期差股价波动加剧 [1] 各部分总结 本周覆盖板块表现回顾 - 周涨跌幅:博彩>奢侈品>美国酒店>国内运动服饰>国内化妆品>生活用品>海外运动服饰>海外化妆品>信用卡>零食>黄金珠宝>宠物,博彩板块表现优于 MSCI China,国内化妆品等板块负增长 [4][10] - 月涨跌幅:博彩>美国酒店>奢侈品>海外化妆品>海外运动服饰>国内运动服饰>黄金珠宝>国内化妆品>信用卡>零食>生活用品>宠物,博彩板块表现优于 MSCI China,国内化妆品等板块负增长 [4][10] - 年初至今涨跌幅:黄金珠宝>国内化妆品>海外化妆品>宠物>零食>生活用品>奢侈品>信用卡>美国酒店>博彩>国内运动服饰>海外运动服饰,黄金珠宝等板块表现优于 MSCI China,海外运动服饰板块负增长 [4][10] 各板块涨跌幅原因剖析 - 博彩板块上行 3.9%,因澳门人流量超预期,市场对澳门月度 GGR 和 EBITDA 预期上调 [5][12] - 国内运动品牌股价回调,因短期基本面不支持前期股价上行;国内运动 OEM 表现好,因美越谈判新进展,关税安排明朗化带动股价上行;海外运动板块回调,因关税上行且短期未能将成本转化至消费者 [5][12] - 化妆品板块回调 1.1%,毛戈平股价下跌 8.8%,受新消费概念板块调整拖累 [5][12] - 零食板块下调 3%,卫龙美味股价下调 11.4%,因卫龙 2Q25 收入预期下调 [5][12] - 黄金珠宝板块下行 5.1%,受老铺黄金下挫 13%影响,市场担心短期毛利率压力使上半年利润低于预期 [5][12] - 宠物板块下挫 11.1%,乖宝宠物股价下跌 15.6%,因对 2Q25 业绩预期下调,净利润或受线上费用投入和股权激励费用影响 [5][12] 部分新消费公司解禁提示 - 巨子生物 7 月 27 日解禁 3.3%;古茗 8 月 12 日解禁 94%;卫龙美味 8 月 13 日解禁 3.3%;蜜雪集团 9 月 3 日解禁 37%;万辰集团 9 月 22 日解禁 9.83% [6][13] 可选消费子板块估值分析 - 各板块 2025 年预期 PE 均低于历史五年平均 PE,美国酒店<博彩<零食<宠物<奢侈品<黄金珠宝<海外运动服饰<国内化妆品<信用卡<海外化妆品<国内运动服饰<生活用品 [8][16] - 仅生活用品板块 2025 年 EV/EBITDA 高于历史五年平均 EV/EBITDA [8][16]
传瑞幸大股东竞购星巴克中国;奥乐齐中国去年销售额翻倍;LV 美妆中国首店将落户南京德基丨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3 17:26
瑞幸大股东竞购星巴克中国 - 星巴克中国股份竞购方从20家扩充至30多家,包括高瓴资本、凯雷、KKR及瑞幸大股东大钲资本 [2] - 星巴克倾向于保留30%股权,其余由多家买家分摊,每家持股低于30%,估值突破百亿美元 [2] - 大钲资本胜出可能性较低,因与星巴克存在竞争关系,星巴克或将保留中国业务战略掌控权 [3] - 若交易达成,星巴克中国可能借鉴瑞幸数字化能力,推动营销渠道灵活化和产品奶茶化 [3] 奥乐齐中国业绩与扩张 - 2024年销售额达20亿元,同比翻倍,单店销售3600万元,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5] - 通过低价策略吸引客流,如4.99元有机水果甘蓝、3.9元卫生巾等 [5] - 2025年门店数量达78家,同比新增20多家,加速江浙沪区域布局 [5] - 面临盒马NB等本土竞争对手压力,后者门店数量已超250家,是奥乐齐3倍 [6] 良品铺子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股票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7] - 2023年营收80.46亿元同比下降14.76%,2024年Q1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 [7] - 行业竞争加剧,三只松鼠、赵一鸣等量贩店崛起,公司降价策略未改善业绩 [7] LV美妆进军中国市场 - LV Beauté中国首店落户南京德基广场,涵盖香氛、护肤及底妆系列 [9] - 南京德基2024年销售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15%,奢侈品消费氛围浓厚 [9] - LV美妆采用精品店直营模式,强化品牌形象与客户体验一致性 [10] - Dior美妆2021年收入21亿欧元,LV整合集团资源布局美妆赛道 [10] 外卖奶茶爆单现象 - 美团外卖"0元购"促销导致蜜雪冰城、瑞幸等品牌爆单,配送时间超2小时 [13] - 瑞幸门店晚间仍有40份外卖积压,蜜雪冰城因订单过多出现系统异常 [13] - 平台促销决策临时性导致商家承接能力不足,店员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13] MUJI中国20周年 - 举办"無印·有声"主题活动,展示21款中国市场经典商品 [16] - 生活杂货商品70%为本地开发,推动"现地化战略"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 [16] 蜜雪冰城淄博旗舰店 - 旗舰店设计融入雪王IP元素,三层空间包含周边商品区和休息区 [18][19] - 通过场景营销输出品牌文化,提升辨识度与情感价值 [19] ECCO布局户外运动 - 与White Mountaineering联名推出登山鞋、冲锋衣等户外产品 [21] - 已开设20家ACTIVE LIFESTYLE运动户外店,定位高端数千元价格带 [21] The Ordinary AI护肤 - 天猫旗舰店搭载AI技术,提供智能肤质诊断和个性化产品推荐 [22] - 以功效护肤著称,热门产品包括10%烟酰胺精华等 [22] 植物医生IPO - 拟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营销渠道建设、研发中心等项目 [24] - 成立于1994年,专注高山植物护肤品,早于珀莱雅等上市美妆公司 [25] 其他行业动态 - 山姆2公斤农夫山泉冰块售价22.8元引争议,客服称采用特殊冻结工艺 [26] - 费德勒持有On品牌3%股份估值达5亿美元,超过其职业生涯奖金总和 [26] - 宝尊电商收购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拓展运动服饰细分领域 [27] - 泡泡玛特注册"LAFUFU"商标,打击LABUBU IP仿制品侵权行为 [28][29]
险资长钱长投新规出台,良品铺子或将易主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5-07-12 02:13
养老金调整 - 2025年退休人员养老金总体上调2%,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重点向养老金水平较低群体倾斜 [1] - 2024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7.5万亿元,支出6.8万亿元,当期收支整体平衡略有结余 [1] - 养老金涨幅与2024年CPI 0.2%相匹配,保障实际购买力,现行发放机制鼓励"多缴多得"并向高龄老人与困难人群倾斜 [1] - 养老基金短期内稳健,上万亿结余资金和战略储备提供充足缓冲垫,但人口老龄化加速将扩大未来支出压力 [2] 国有资本布局 - 国资委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海洋装备等领域 [3] - 新兴产业高投入、长周期、回报不确定的特点可能对国有资本传统管理机制形成挑战,需注意尊重市场逻辑避免无序投资 [4] 新能源汽车补贴 - 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核减约8.6亿元,比亚迪实际补贴减少1.4亿元,北京新能源减少9704万元 [5] - 补贴政策收紧将加速行业出清,倒逼车企提升技术和质量,行业由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6][7] 高速磁悬浮列车 - 时速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亮相,未来若投入商业运营可将京沪行程压缩至2.5-3小时 [8] - 磁悬浮轨道铺设成本高,长期运营成本难估算,上海现有磁悬浮线路持续亏损,大规模商业化面临挑战 [9] 良品铺子经营 - 良品铺子筹划重大事项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均亏损 [10] - 公司"高端零食"定位面临挑战,代工模式缺乏特色产品,在性价比竞争中失去先发优势 [11] 保险资金投资 -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调整为"当年度+三年+五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30%、50%、20%,2025年起实施 [12] - 长周期考核提升险资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优化A股市场投资生态 [13] 量化私募发展 - 百亿量化私募数量达41家首次超过主观私募,上半年平均收益率13.54%优于主观私募的5.51% [14] - 量化策略在小微盘股中优势明显,但监管趋严和规模局限性可能影响未来超额收益持续性 [15] 股市行情 - 7月11日沪指涨0.01%报3510.18点,深成指涨0.61%,创业板指涨0.8%,两市成交额1.71万亿创3月15日以来新高 [16] - 稀土永磁概念股爆发,银行股午后回落,板块轮动加快缺乏持续性热点 [16][17]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 或源于企业战略转型需要
经济观察网· 2025-07-11 12:29
公司控制权变更 - 良品铺子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 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2]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1日上午开市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2] - 控制权变更或源于企业战略转型需求 目的在于引入更专业的管理团队和战略投资者 [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夯实高端零食品牌定位 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构建技术壁垒 [3] - 未来将深耕细分市场 针对细分人群提供差异化产品解决方案 满足营养健康食品需求 [3] - 以门店经营为核心 全渠道均衡发展 探索数字化技术支持的全渠道发展模式 [3] - 持续在产品、供应链、组织、经营管理系统方面投入 目标成为产品和渠道双轮驱动的零食王国 [3]
食品品牌喜欢怪味营销 如何不止于“一时之鲜”
每日商报· 2025-07-11 06:18
怪味食品市场现状 - 超市货架上出现多种猎奇口味零食 如榴莲味瓜子 风油精味软糖 煎饼果子味牛奶等 [1] - 品牌通过打破常规的味觉组合试图"出圈" 但能长期存活的怪味食品较少 [1] - 白象旗下"大辣娇"与卫龙联名推出"辣条拌面" 微博话题阅读量超8000万 抖音测评博主广泛试吃 [1] 怪味食品销售表现 - 白象淘宝旗舰店数据显示 辣条拌面售出5000多单 折耳根面卖出2万多单 香菜面销量高达60多万单 [2] - 卫龙小龙虾味辣条淘宝销量超20万单 百草味火鸡面味腰果销量1万多单 领先同类产品 [2] - 争议性口味带来流量 话题热度有效撬动市场 展示差异化赛道潜力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与传统食品不同 怪味食品更依赖营销巧思和互联网传播 自带话题属性 [2] - 消费者首次购买主要出于好奇 社交分享欲是重要动机 复购取决于产品硬实力 [2] - 90后尝鲜达人认为 当前怪味食品缺乏IP化和市场教育过程 需像乐事黄瓜味薯片那样完成市场培育 [3] 产品研发策略 - 年轻人消费核心是悦己 追求体验至上 拒绝标签化 产品需精准抓住注意力 [3] - 部分品牌仅模仿猎奇表象 口味组合生硬 未能触达消费者核心需求 [4] - 面对多元化市场需求 怪味产品研发需更细致深入的考量 [4]
突发!“高端零食第一股”或易主,股价已提前涨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0 23:02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 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2] - 公司股票自7月11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不超过两个交易日 [2] - 宁波汉意持有公司1.41亿股 占总股本35.23% 期末参考市值18.72亿元 [7] 市场反应 - 公告发布后公司股价以13.71元/股封住涨停板 [4] - 同日零食指数收盘下跌0.98% [4] - 公司回应投资者质疑称"一切以公告发布为准" [4]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06年 通过数字化技术融合供应链管理及全渠道销售体系开展业务 [6] - 2020年2月登陆A股 成为国内"高端零食第一股" [6]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3月创始人杨银芬辞去董事长及总经理职务 [7] - 目前董事长由程虹担任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71.59亿元 同比下滑11.02% [7]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0.46亿元 同比大跌125.57% [7]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32亿元 同比下跌29.34% [7]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0.36亿元 同比大跌157.85% [7] 经营状况 - 公司正处于经营策略调整阶段 降价影响毛利 [7] - 毛利率变动导致部分门店资产减值及存货跌价准备增加 [7] - 以上因素共同导致净利润下降 [7]
海通证券晨报-20250710
海通证券· 2025-07-10 14:37
报告核心观点 - 国补刺激家电Q2销售,收入端延续正增长,竞争格局改善带动小家电板块盈利修复,大家电龙头引领竞争助力行业份额集中,建议把握小家电盈利弹性和龙头份额集中两条投资主线[2] - 盐津铺子魔芋势能持续,具备供应链竞争优势,全渠道、多品类战略下有望保持较好发展势头,提升盈利能力[2][5] - 6月CPI同比转正,PPI同比跌幅继续扩张,中央强化“反内卷”政策导向,破解内卷困局需扩内需政策协同发力[13] - 反内卷预期提升,消费景气边际改善,关注消费政策进展和消费动能改善持续性[14]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收储推进,专项债发行慢于规划,收购存量商品房取得突破,维持行业“增持”评级[17] - 智元机器人或将控股上纬新材,行业头部企业或将加速IPO进程,建议关注智元产业链[21] - 25年4 - 5月电力行业利润整体修复,火电业绩将增长,水电、新能源业绩或承压,核电发电量修复[25] - 中央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探索海洋碳汇核算,CCER需求量提升、方法学有望扩容,推荐相关环保企业[32] - 造纸行业供给过剩,产能增长加速,价格和盈利处于低位,新版国标或催化行业供给端出清[36] - 建材行业水泥需求疲软价格下行,玻璃浮法价格大稳小动,玻纤粗纱淡稳、电子纱或稳中有涨,供给侧预期再起[39][40][41] - 中国水务一次性应收账款计提致业绩波动,自由现金流拐点出现,分红提升潜力大,维持“增持”评级[43][45] - 恺英网络获传奇IP独家授权,游戏盒子业务发展向好,AI布局稳步推进,看好公司稳健增长[46] - 新巨丰产能稳步扩张,整合有序推进,期待协同效应释放,调整盈利预期并维持“增持”评级[53][54] - 玉马科技产能稳步推进,产品持续创新,海外基地布局应对关税变化,下调盈利预期并维持“增持”评级[56][58] - 康耐特光学H1业绩预增,主业强劲、XR业务望提速,上调盈利预测并维持“增持”评级[59] - 联邦制药转型创新研发进入收获期,传统主业企稳,核心管线达成重磅授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63] - 京北方人工智能和信创双驱动,稳定币带来新机遇,中小银和非银金融机构增速快,维持“增持”评级[66][67][69] - 中国股市短期或横盘整固,聚焦结构,经济治理关注反内卷,打开新投资空间,推荐相关行业和主题[71][72][73] 家电行业 - 内销国补刺激Q2增长,618清洁、水、厨房小电等线上销额同比双位数增长,后续国补持续性是下半年景气度关键,预计三季度后期排产降幅有限[3][30] - 外销Q2短期受损,4、5月出口增速回落或下降,随着关税政策明朗后续有望逐步修复并恢复性增长[3][31] - 预计家电细分赛道增速排序为白电>清洁电器>黑电>厨小电>零部件>个护电器>厨房大电[6][31] - 投资建议把握两条主线,一是小家电竞争格局改善带来盈利弹性,推荐石头科技、科沃斯等;二是龙头份额集中+高股息稳健配置,推荐美的集团、TCL电子等[2][29] 盐津铺子 - 魔芋单品麻酱素毛肚16个月单月月销破亿,魔芋类零食高速成长,公司供应链和渠道能力强,国内全渠道、海外市场拓展有望带动营收增长[8][50] - 2025Q1魔芋等产品收入增速高且为高毛利产品,海外市场及高势能渠道增速将更高,注重费用投入产出比,盈利有望提升[8][51] - 以高效组织管理能力为基础,深化多品类供应链能力,全渠道、多品类战略凸显竞争优势,助力持续增长[9][52] 宏观经济 - 6月CPI同比转正,食品价格拖累减弱,能源价格受国际油价带动,核心CPI环比持平,PPI同比跌幅扩张受天气、政策和外需影响[13] - 中央强化“反内卷”政策导向,政策带动部分工业品价格反弹,但实际供需格局优化需等待实施细则落地,破解内卷需扩内需政策协同发力[13] 策略观察 - 上周中观景气表现分化,地产景气弱拖累建工需求,暑期消费景气改善,制造业开工分化,海运价格下降出口景气下滑[14] - 关注消费政策进展和消费动能改善持续性,下游消费地产销售磨底、服务消费景气上行,中游制造周期行业反内卷预期增强、开工分化,人流物流客运需求提升、出口环比下滑[14][15][16] 房地产行业 - 2025年上半年全国拟收储金额4759亿元,二季度加速,专项债发行规模961亿元仅为拟收储20%,收购存量商品房四川、浙江已发行专项债[18][19][20] - 收储地块“新”地块占比高、折价率平均约0.81,收购存量商品房规模小、以国企项目为主、定价多折扣、用于保障性住房[18][20] -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推荐开发、商住、物业、文旅等类企业[17] 机器人行业 - 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合伙拟受让上纬新材29.99%股权,智元恒岳拟要约收购37%股份,智元机器人或将控股上纬新材[21][23] - 上纬新材2024年营收14.94亿元、归母净利润8868.14万元同比增长6.73%、25.01%,专注新材料研发销售[23] - 智元机器人已完成9轮融资,采用“华为生态打法”绑定上下游,此次收购扩宽融资渠道,预计带动行业其他头部企业加速IPO进程[24] 电力行业 - 25年4 - 5月电力行业利润总额1148亿元YOY+6.6%,Q2电价降幅缩窄、煤价降幅扩大,火电业绩将增长,北方电厂业绩稳健[25][26] - 来水偏枯,水电公司业绩或分化,新能源抢装但风况光照资源一般业绩承压,核电审批常态化、发电量修复[26][27][28] 环保行业 - 中央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探索海洋碳汇核算,我国首项藻类碳足迹国际标准发布,全国碳市场扩容,CCER需求量提升、方法学有望扩容[32] - 投资建议推荐垃圾焚烧龙头和具备隐形碳税创造能力的再生资源板块相关企业[32][33] 造纸行业 - 行业供给过剩,价格和盈利处于低位,产能增长加速,2020 - 2025E双胶纸预计新增产能641万吨,新进入企业低价竞争冲击纸价[36] - 2015 - 2018年行业高景气受环保政策等供给端因素影响,新版国标或催化行业供给端出清[37][38] 建材行业 - 七月初水泥市场需求疲软,出货率约42%,价格因需求低迷和错峰生产执行欠佳下行,部分地区有涨有跌[39] - 上周浮法玻璃均价上涨、库存小降,后市供需有压力,玻纤粗纱淡稳、电子纱价格或稳中有涨[40] - 供给侧预期再起,水泥限制超产,消费建材防水行业联合提价,推荐相关细分板块龙头公司[41] 中国水务 - FY2025收入116.56亿港元同比下滑9.4%,归属净利润10.75亿港元同比下滑29.9%,一次性计提应收账款致业绩波动[43] - 供水和直饮水运营业务稳健,资本开支收缩致建造业务下滑,FY2025资本开支回落,自由现金流转正,分红有提升潜力[44][45] 恺英网络 - 子公司闲趣互娱获《热血传奇》及《传奇世界》授权,游戏盒子可作为传奇类产品平台,打开5000万用户、285亿年价值市场空间[46][47] - AI陪伴应用《EVE》内测,AI游戏开发平台Soon预计7月30日开放下载,产品储备丰富,AI布局推进,维持“增持”评级[48] 新巨丰 - 2025Q1营收3.58亿元同比-18.18%,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75.01%,受股权激励、印花税和贷款利息等因素影响[53] - 与纷美包装整合有序推进,期待协同效应释放,2025年实施战略布局,扩张产能、提升效率、拓展市场[54][55] 玉马科技 - 2025Q1营收1.51亿元同比-4.88%,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17.57%,受限制性股票费用等因素影响[57] - 出口美国产品收入占比10%左右,在美国有子公司,正调研东南亚市场,关注关税政策确定建设地点[57] - 推进年产1300万平方米功能性遮阳新材料项目建设,巩固现有产品,研发推广新产品,打造高附加值产品体系[58] 康耐特光学 - 2025H1股东应占净利润同比增加不少于30%,因高折射率和功能型产品销量增长,产品组合带动平均售价上升[59] - 近期智能眼镜领域催化密集,H2更多大厂品牌发布值得期待,公司主业强劲、XR业务望提速,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59][60][61] 联邦制药 - 传统主业中间体原料药估值有安全垫,制剂动保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聚焦内分泌等领域转型创新研发[63][64] - 三靶点注射剂UBT251与诺和诺德达成重磅授权,具备BIC潜力,有望兑现药物价值[65] 京北方 - 2024年中小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客户收入增速显著快于整体,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57亿元同比增长3.74%[67] - 金融机构信创改造向中小银行延伸,适配鸿蒙生态,人工智能与金融业务融合,公司将受益于双重驱动[67] - 公司深耕加密货币领域,构建客户矩阵,香港试点稳定币背景下或有新机遇[69] 股市策略 - 中国股市短期或横盘整固,受关税威胁、经济举措预期、中报检视和市场规则变化影响,但横盘是为蓄力新高[71] - 经济治理关注反内卷,低价治理与防止无序扩张打开新投资空间,推荐相关行业和主题[72][73]
零食三巨头,被后浪掀翻
36氪· 2025-07-10 12:32
行业格局变化 - 传统零食三巨头(来伊份、三只松鼠、良品铺子)面临业绩危机,2024年来伊份营收净利润双位数下滑,良品铺子出现上市后首次年度亏损 [1] - 量贩零食品牌(零食很忙、赵一鸣、好想来)以低价策略快速扩张,可乐2.3元/瓶、矿泉水1.2元/瓶等价格颠覆传统渠道 [1][3] - 量贩零食头部品牌万辰、鸣鸣很忙门店规模达万店级别,但净利润率仅0.91%-2.1% [7][8] 商业模式对比 - 传统零食企业依赖品牌溢价(坚果价差达50%)和高端定位,但面临价格虚高、品类同质化质疑 [3][12] - 量贩零食采用"薄利多销+海量SKU"模式,直连工厂砍掉中间环节,99.9%为加盟店轻资产运营 [2][8] - 三巨头线下扩张受阻:三只松鼠2024年门店仅333家(原计划万店),来伊份2024年门店数较2023年减少16.28%至3085家 [6] 企业转型尝试 - 良品铺子2023年启动最大规模降价,300余款产品会员价平均降22%(最高45%),但面临品牌调性受损风险 [14] - 三只松鼠尝试多元化:推出卫生巾品牌"她至美"、酒类"孙猴王"等,同时布局"一分利"便利店(自有品牌占比40%) [15][18] - 三只松鼠开设全品类生活馆,覆盖米面粮油/生鲜蔬果/日化洗护,试图通过供应链整合构建壁垒 [18] 消费趋势与行业痛点 - 年轻消费者价格敏感度提升,品牌溢价接受度下降,转向"随手买"无品牌偏好的消费模式 [4][10] - 行业同质化严重:相似原材料/配方/工艺导致产品差异化不足,健康化趋势未突破结构性困局 [9][10] - 渠道成本差异显著:传统企业依赖高成本商场店/电商(三只松鼠2024年线上占比仍近70%),量贩店聚焦社区乡镇近场消费 [5][6] 未来竞争焦点 - 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三只松鼠提出通过全渠道销售跑通供应链,目标打造硬折扣商超 [18] - 业态升级关键窗口期:章燎原强调"错过时间点就来不及",需重构成本或寻找新价值支点 [19][20] - 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效率竞争,需满足"买得爽、吃得省"的底层需求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