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研究:绿色航运驱动绿氢消纳破局,开启绿醇千万吨级机遇窗口
国金证券· 2025-07-16 21: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绿色航运打开绿氢消纳需求,绿醇需求高增带动绿氢消纳,供不应求窗口期带来投资机遇,关注绿醇运营商和绿氢设备商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绿氢消纳是关键,绿色航运打开需求 1.1 绿氢项目备案高企,下游消纳场景成焦点 - 截至2025年6月,绿氢项目备案对应产能760万吨,但开工率仅24%,对应约180万吨产能,落地完工项目仅10万吨出头 [10] - 目前氢气供需基本平衡,99%为传统制氢方式,新增绿氢产能需新场景应用 [14] - 行业商业化关键在于形成可持续盈利商业模式,找到能接受绿氢及其衍生产品价格的下游场景是产业爆发关键点 [16] 1.2 IMO出台航运减排新规,航运进入绿色化时代 - 全球航运领域环保法规接连出台,如IMO、EU - ETS、FuelEU Maritime、中国《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行动纲要》等 [23][25][26] - 2025年4月,IMO通过全球航运业首个法律约束性净零排放框架,预计2027年生效,适用于5000总吨及以上国际航行船舶 [28] - 法案转向直接管理燃料生命周期排放及经济成本,形成需求侧与供给侧结合的监管格局,绿醇等氢基能源是中长期最符合要求的燃料 [31][35] 二、绿色航运带动甲醇船需求快速增长,碳税下经济性价差显著缩窄 2.1 甲醇船订单旺盛,预计最快年底迎来批量需求 - 绿色燃料比化石燃料贵3 - 4倍,海外高额碳税使其填补绿色溢价更轻松,国内外航运公司将甲醇作为未来船用燃料优选 [39] - 2023年约有539艘替代燃料船舶新船订单,按吨位计占比45%,甲醇双燃料船订单125艘,占比23% [42] - 船舶制造周期长,从2025年底起甲醇船舶需求将逐步规模化起量 [3][45] 2.2 甲醇燃料价格是船舶运营具备经济性的关键,绿氢成本需进一步下行 - 甲醇船与传统油船最大不同在于发动机和燃料,发动机占造船成本约10%,燃料成本占船舶全生命周期成本约14% [48] - 双燃料发动机改装成本预计为250 - 350欧元/kW,甲醇加注基础设施部分已建设到位,安装和改装成本适中 [57][59] - 当欧盟碳配额价格100欧元/吨、绿醇单价降至4500元/吨时,绿醇与传统燃料成本基本持平,长期看绿电制甲醇更具经济性 [60][71] 三、绿醇需求高增并同步带动绿氢消纳,供不应求窗口期迎机遇 3.1 2030年绿醇需求看向千万吨,带动绿氢消纳并加速绿氢项目落地进度 - 中长期2030年全球绿色甲醇需求量将超4000万吨,中国船舶绿色甲醇燃料占比需超15%,存在至少500万吨市场缺口 [78] - 短期约300艘绿色甲醇燃料船舶投运,将带动绿色甲醇需求约680万吨,对应带动绿氢消纳75 - 130万吨,消纳42% - 72%绿氢产能 [4][81] - 为匹配甲醇船运营周期,预计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存量绿氢氨醇项目将加速动工,带动上游制氢设备需求爆发 [82] 3.2 绿醇存在供不应求窗口期,重点跟踪项目落地与船东合作方 - 全球绿色甲醇生产项目增加,预计2027年每年可生产近900万吨甲醇 [84] - 中国绿色甲醇产业爆发式增长,但仍处早期培育阶段,大部分产能尚处签约备案阶段,项目落地存在时间差 [86] - 绿醇产业化需突破技术落地、加注网络和认证壁垒,当前落地产能仅20余万吨,而运营船舶需求约93万吨,存在供不应求窗口期 [91][93] 四、投资建议 - 绿醇消纳方面,关注率先落地绿醇项目且与船东合作的绿醇运营商,如吉电股份、中集安瑞科、中国天楹、金风科技 [107] - 上游制氢方面,推荐已具备项目经验的设备企业,如华电科工、华光环能、石化机械 [107]
辞职创业后被前东家告!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 涉不正当竞争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21:27
诉讼事件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海辰储能及其他关联方 案件将于8月12日在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2] - 海辰储能创始人及多位高管有宁德时代工作背景 但双方关系紧张 2023年宁德时代曾起诉与海辰储能合作的厦门稀土材料所员工违反竞业限制 [5] 公司发展 - 海辰储能2019年成立 专注储能电池和系统解决方案 是全球唯一专注储能领域的GWh级别锂离子电池企业 [3] - 公司发展迅速 2020年建设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 2021年生产线投产 推出多款创新产品 2024年成为全球第三大储能电池公司 [3] - 2024年营收129.17亿元 近三年复合增长率接近90% 经调整净利润3.18亿元 [6] 海外业务 - 海外市场是重要利润来源 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28.6% 毛利率42.3% 显著高于国内市场的8.1% [6] - 在美国投资近2亿美元建设生产基地 计划2025年全面投产 年产能10GWh [6] - 大客户Powin近期申请破产 双方此前签订价值超20亿元的订单 [7] 上市进展 - 公司已向港交所递表 目前正补充境外上市备案材料 [3] - 诉讼事件可能影响赴港上市进程 但公司未回应相关询问 [3]
钧达股份(002865):产品价格偏软下业绩预告符合预期,海外产能布局再下一城
交银国际· 2025-07-16 20:2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品价格偏软下业绩预告符合预期,1H25预计亏损2 - 3亿元,2Q25亏损扩大,主要因内地抢装潮后电池片价格下跌,1H25海外收入占比51.9%较1Q25下降 [6] - 海外产能布局再下一城,6月2日与土耳其及欧洲最大光伏组件制造商签署协议共建5GW光伏电池生产基地,可捕捉本土市场机会,利于出货至美国等高价市场 [6] - 光伏供给侧将迎转机,7月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和工信部部长主持座谈会强调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最近一周光伏主材价格已开始回升 [6] - 维持买入评级,将2025 - 27年EPS下调至 - 1.39/4.88/5.90元,目标价下调至49.82元,对应10.2倍2026年市盈率,看好阿曼产能投产后出货美国和供给侧改革推动公司2026年业绩反转 [6]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80.40元,低位34.80元,市值95.3881亿元,日均成交量1191万,年初至今变化 - 16.34%,200天平均价47.47元 [4] 财务数据一览 |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收入(百万元) | 18,657 | 9,952 | 8,431 | 13,874 | 15,397 | | 同比增长(%) | 60.9 | - 46.7 | - 15.3 | 64.6 | 11.0 | | 净利润(百万元) | 816 | - 591 | - 406 | 1,427 | 1,726 | | 每股盈利(元) | 3.59 | - 2.58 | - 1.39 | 4.88 | 5.90 | | 同比增长(%) | - 1.0 | - 171.9 | - 46.3 | - 451.9 | 20.9 | | 前EPS预测值(元) | | | - 0.50 | 4.93 | 5.93 | | 调整幅度(%) | | | 176.3 | - 1.0 | - 0.6 | | 市盈率(倍) | 11.9 | ns | ns | 8.8 | 7.2 | | 每股账面净值(元) | 20.71 | 16.96 | 16.37 | 20.52 | 25.24 | | 市账率(倍) | 2.06 | 2.52 | 2.61 | 2.08 | 1.69 | | 股息率(%) | 1.7 | 0.0 | 0.0 | 1.7 | 2.8 | [5] 分部估值 |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亿元) | 市盈率(倍) | 市值(亿元) | 每股(元) | | --- | --- | --- | --- | --- | | 美国市场 | 8.5 | 9 | 77 | 26.17 | | 美国以外市场 | 5.8 | 12 | 69 | 23.65 | | 合计 | 14.3 | 10.2 | 146 | 49.82 | [7] 交银国际新能源行业覆盖公司 | 股票代码 | 公司名称 | 评级 | 收盘价(交易货币) | 目标价(交易货币) | 潜在涨幅 | 发表日期 | 子行业 | | --- | --- | --- | --- | --- | --- | --- | --- | | 2380 HK | 中国电力 | 买入 | 3.09 | 3.77 | 22.0% | 2025年05月27日 | 运营商 | | 579 HK | 京能清洁能源 | 买入 | 2.53 | 3.03 | 19.8% | 2025年05月02日 | 运营商 | | 916 HK | 龙源电力 | 买入 | 7.10 | 7.81 | 10.0% | 2025年04月30日 | 运营商 | | 1798 HK | 大唐新能源 | 买入 | 2.36 | 2.65 | 12.3% | 2025年03月31日 | 运营商 | | 836 HK | 华润电力 | 买入 | 19.76 | 23.06 | 16.7% | 2025年03月21日 | 运营商 | | 300274 CH | 阳光电源 | 买入 | 75.15 | 72.50 | - 3.5% | 2025年04月28日 | 光伏制造(逆变器) | | 688390 CH | 固德威 | 中性 | 43.12 | 43.30 | 0.4% | 2025年04月29日 | 光伏制造(逆变器) | | 1799 HK | 新特能源 | 买入 | 6.55 | 6.28 | - 4.1% | 2025年04月02日 | 光伏制造(多晶硅) | | 3800 HK | 协鑫科技 | 买入 | 1.24 | 1.49 | 20.2% | 2025年03月31日 | 光伏制造(多晶硅) | | 6865 HK | 福莱特玻璃 | 买入 | 10.04 | 11.30 | 12.5% | 2025年04月30日 | 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 | 968 HK | 信义光能 | 买入 | 2.93 | 4.28 | 46.1% | 2025年03月03日 | 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 | 1108 HK | 凯盛新能 | 中性 | 4.85 | 3.47 | - 28.5% | 2025年04月01日 | 光伏制造(光伏玻璃) | | 002865 CH | 钧达股份 | 买入 | 42.75 | 49.82 | 16.5% | 2025年07月16日 | 光伏制造(电池片) | | 600732 CH | 爱旭股份 | 中性 | 14.83 | 16.50 | 11.3% | 2025年07月09日 | 光伏制造(电池片) | | 3868 HK | 信义能源 | 买入 | 1.29 | 1.17 | - 9.3% | 2025年03月03日 | 新能源发电运营商 | [10] 财务数据 损益表(百万元人民币) | 年结12月31日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收入 | 18,657 | 9,952 | 8,431 | 13,874 | 15,397 | | 主营业务成本 | - 15,906 | - 9,880 | - 8,115 | - 11,409 | - 12,519 | | 毛利 | 2,751 | 72 | 315 | 2,465 | 2,879 | | 销售及管理费用 | - 476 | - 366 | - 310 | - 448 | - 497 | | 研发费用 | - 304 | - 199 | - 177 | - 222 | - 246 | | 其他经营净收入/费用 | - 27 | 71 | 10 | - 16 | - 23 | | 经营利润 | 1,945 | - 421 | - 162 | 1,778 | 2,111 | | 财务成本净额 | - 197 | - 176 | - 179 | - 133 | - 90 | |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及亏损 | 3 | 5 | 0 | 0 | 0 | | 其他非经营净收入/费用 | - 1,006 | - 139 | - 110 | - 60 | - 60 | | 税前利润 | 744 | - 731 | - 451 | 1,586 | 1,962 | | 税费 | 71 | 140 | 45 | - 159 | - 235 | | 非控股权益 | 0 | 0 | 0 | 0 | 0 | | 净利润 | 816 | - 591 | - 406 | 1,427 | 1,726 | [11] 资产负债简表(百万元人民币) | 截至12月31日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2,650 | 2,616 | 1,265 | 2,081 | 2,351 | | 有价证券 | 0 | 430 | 430 | 430 | 430 | | 应收账款及票据 | 1,895 | 833 | 706 | 1,162 | 1,289 | | 存货 | 727 | 552 | 453 | 638 | 700 | | 其他流动资产 | 1,728 | 1,900 | 1,900 | 1,900 | 1,900 | | 总流动资产 | 7,000 | 6,332 | 4,754 | 6,210 | 6,670 | | 物业、厂房及设备 | 8,075 | 8,144 | 8,643 | 7,863 | 7,056 | | 无形资产 | 1,097 | 1,176 | 1,176 | 1,176 | 1,176 | | 合资企业/联营公司投资 | 0 | 0 | 0 | 0 | 0 | | 长期应收收入 | 7 | 0 | 0 | 0 | 0 | | 其他长期资产 | 2,206 | 807 | 669 | 669 | 669 | | 总长期资产 | 11,385 | 10,128 | 10,488 | 9,708 | 8,901 | | 总资产 | 18,385 | 16,459 | 15,242 | 15,918 | 15,571 | | 短期贷款 | 450 | 1,511 | 171 | 447 | 0 | | 应付账款 | 3,883 | 3,475 | 3,128 | 2,815 | 2,533 | | 其他短期负债 | 2,128 | 1,391 | 1,391 | 1,391 | 1,391 | | 总流动负债 | 6,461 | 6,377 | 4,690 | 4,653 | 3,925 | | 长期贷款 | 2,010 | 2,142 | 2,000 | 1,800 | 1,100 | | 其他长期负债 | 5,205 | 4,053 | 3,761 | 3,461 | 3,161 | | 总长期负债 | 7,215 | 6,195 | 5,761 | 5,261 | 4,261 | | 总负债 | 13,676 | 12,572 | 10,451 | 9,914 | 8,186 | | 股本 | 227 | 229 | 293 | 293 | 293 | | 储备及其他资本项目 | 4,482 | 3,658 | 4,498 | 5,711 | 7,093 | | 股东权益 | 4,709 | 3,887 | 4,791 | 6,004 | 7,385 | | 非控股权益 | 0 | 0 | 0 | 0 | 0 | | 总权益 | 4,709 | 3,887 | 4,791 | 6,004 | 7,385 | [12]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人民币) | 年结12月31日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税前利润 | 816 | - 591 | - 406 | 1,427 | 1,726 | | 折旧及摊销 | 543 | 742 | 1,001 | 1,080 | 1,107 | | 营运资本变动 | - 751 | 159 | - 66 | - 940 | - 490 | | 其他经营活动现金流 | 1,372 | 344 | 179 | 133 | 90 | | 经营活动现金流 | 1,979 | 654 | 709 | 1,700 | 2,433 | | 资本开支 | - 2,781 | - 444 | - 1,709 | - 613 | - 581 | | 其他投资活动现金流 | 3 | - 424 | 0 | 0 | 0 | | 投资活动现金流 | - 2,778 | - 867 | - 1,709 | - 613 | - 581 | | 负债净变动 | 622 | 1,360 | - 1,482 | 75 | - 1,147 | | 权益净变动 | 2,804 | 62 | 1,309 | 0 | 0 | | 其他融资活动现金流 | - 1,221 | - 1,245 | - 179 | - 347 | - 435 | | 融资活动现金流 | 2,205 | 176 | - 352 | - 271 | - 1,582 | | 汇率收益/损失 | 0 | 3 | 0 | 0 | 0 | | 年初现金 | 1,244 | 2,650 | 2,616 | 1,265 | 2,081 | | 年末现金 | 2,650 | 2,616 | 1,265 |
蔚蓝锂芯锂电高增,净利预增超79%
起点锂电· 2025-07-16 18:10
公司业绩增长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3亿元至3.6亿元,同比增长79.29%至115.15%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28亿元,同比增长20.9%,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100.56% [7] - 2024年营收67.56亿元,同比增长29.38%,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246.43% [6] 业务发展 - 公司经历两次战略转型,形成LED芯片、锂电池及金属物流三大业务协同发展格局 [3] - 锂电池业务出货量持续增加,成为业绩增长主要驱动力 [2][7] - LED芯片业务业绩贡献较2024年上半年明显增加 [7]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海外客户订单总体营收占比接近50% [3][10] - 子公司天鹏电源与德国博世集团签订8700万颗三元圆柱锂电池订单,总金额约9585万美元 [9] - 与史丹利百得达成三年供货协议,2022年至2024年分别供应1.2亿至2.8亿颗电池 [9] 产能与研发 - 马来西亚10GWh圆柱锂电池项目一期厂房2025年4月投产,预计国内产能6亿颗左右 [10] - 2020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累计15.99亿元,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1.24亿元,同比增长48.11%,占总营收7.2% [10] 行业活动 - 2025年11月6日至8日举办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10][11] - 2025年12月11日至12日举办第十一届起点锂电行业年会暨锂电金鼎奖颁奖典礼 [11]
2025首届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暨展览会议程重磅公布,定档11月8日广州举办!
起点锂电· 2025-07-16 18:10
活动背景与意义 -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预计从2025年的350Wh/kg提升至2030年的500Wh/kg,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4% [5] - 商业化节奏加速,关键节点2026年实现规模化生产(原计划2027年),反映技术突破超预期 [5] - 中日技术路线趋同,中国2024年专利申请量达日本三倍,但日本在基础专利仍占全球40% [5] - 国内政策设定2027年装车节点,企业进度普遍提前半年 [5] 核心技术议题 - 硫化物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已达10-² S/cm量级,近期通过掺杂稀土元素可提升至5×10-² S/cm [13] - 通过表面包覆技术将硫化物电解质在30℃/60%RH环境下的稳定性从<1小时提升至>72小时 [15] - 机械化学法制备LiPSCl的能耗较传统高温固相法降低60%,材料成本较2023年下降40% [16] - 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可将界面阻抗从>1000Ω·cm²降至50Ω·cm²,循环寿命提升至1000次 [18] - 干法电极工艺能量密度提升至400Wh/kg(单体层面) [19] - 三维热传导网络设计使5Ah电池在5C快充时温差控制在3℃以内 [22] 商业化价值 - 硫化锂本土化生产可降低对日韩原材料的依赖,推动电解质成本向100美元/kg目标迈进 [6] - 高安全性特性适用于航空、军工等特殊领域,400Wh/kg高能量密度版本将解决电动汽车续航焦虑 [7] - 干法电极工艺与硫化物电解质膜集成可降低30%以上制造成本 [8] 政策与市场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5)》明确支持固态电池研发,科技部"十四五"专项投入超20亿元 [9] - 欧盟《电池2030+》计划将硫化物路线列为优先方向 [9] - 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45% [11] 产业链协同 - 宁德时代千人研发团队与中试平台建设反映头部企业布局决心 [10] - 需要材料、设备等上下游企业共同建立行业标准 [10] 活动组织 - 主办单位包括起点固态电池、SSBA全固态电池联盟、起点研究院SPIR,总冠名为茹天科技 [26] - 参展企业涵盖宁德时代、比亚迪、恩捷股份等产业链头部企业 [27][28] 议程设计 - 发布《2025-2030硫化物固态电池技术发展白皮书》 [32] - 成立首个专注于全固态电池的企业家和产业链生态联盟 [33] - 聚焦高纯硫化锂连续化生产、界面阻抗控制、百兆瓦/吉瓦时级产线建设等三大攻坚方向 [34] 宣传推广 - 通过全媒体覆盖、定向邀请策略、线下联动造势等方式形成持续3个月的热度爬坡 [53][54][55]
宁德时代再发力Robotaxi
起点锂电· 2025-07-16 18:10
宁德时代与T3出行的合作 - 宁德时代旗下时代智能与T3出行签署合作,围绕磐石滑板底盘展开布局,宁德时代负责硬件制造,T3出行负责运营服务[3] - 合作聚焦三大方向:打造适配平台、开发定制化产品、与车企及算法公司合作提供场景支撑[3] - 未来双方将在技术整合、产品定义、研发测试、数据共享、智能化升级等方面深化合作[4] 磐石底盘技术亮点 - 磐石底盘以高安全、强性能、高度智能化为核心,采用全线控技术,时速120km/h正面碰撞不起火不爆炸,实现结构、电芯、高压三重安全[6] - 采用仿生学"立体式龟甲结构"和"航母式阻拦结构",使用潜航级热成型钢与航天铝,增强支撑强度与稳定性[6] - 电芯通过60公里时速撞击、直角折弯、贯穿式锯断三重安全测试,配备智能高压管理系统,碰撞后0.01秒切断高压回路[6][7] - 搭载轴向磁通分布式电驱系统(AMDS)时,可实现6200Nm轮边峰值扭矩、500kW峰值功率、5秒零百加速[7] - 配备SICC智能底盘域控制器,标准化接口适配各类智驾方案[7] Robotaxi行业动态 - 国内小马智行第七代Robotaxi进入量产阶段,极狐阿尔法T5车型开启路试[9] - 特斯拉Robotaxi服务定价单次6.9美元,计划1-2个月内在旧金山湾区推出[10] - 北美市场由特斯拉、Waymo、Zoox主导,Waymo运营车辆不足2000辆,马斯克预测2025年底特斯拉Robotaxi将超10万辆[11] Robotaxi发展挑战 - 需突破技术、成本、政策三大痛点:特斯拉Robotaxi存在急刹、逆行等技术问题[12] - Waymo单车成本约10万美元,特斯拉Cybercab目标量产成本降至3万美元内[13] - 行业缺乏政策先例,需从小规模试点逐步推进商业化并完善法规与保险体系[13] 行业竞争格局 - 宁德时代、小马智行与北美三巨头(特斯拉、Waymo、Zoox)为主要参与者[13] - 行业技术门槛高,竞争激烈程度堪比锂电池赛道,集中化趋势明显[13]
电池三巨头围攻磷酸铁锂!
起点锂电· 2025-07-16 18:10
磷酸铁锂赛道,韩系电池三巨头"攻势渐起"! 起点锂电注意到,继LG新能源、三星SDI后, SK On也公布了其在磷酸铁锂电池端的最新布局,剑指 北美储能系统市场。 01 下订磷酸铁锂,是蹭热度还是布局提速? 眼看 LG新能源、三星SDI频频发力磷酸铁锂, SK On终于按耐不住,一纸合作下定 磷酸铁锂材料。 7月15日消息, SK On近日宣布 已与韩国电池材料制造商L&F就北美市场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供应签署谅解备忘录(MoU)。 根据协议,双方将就供应量、供货周期等具体细节展开磋商,以构建中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SK On表示与 L&F的合作,有利于公司 积极应对美国对LFP电池不断增长的需求,并快速进入相关储能市场。 储能是美国目前高增市场,尤其是大型电池储能甚至超过新能源汽车增势。数据显示, 截至2025年5月底,美国大型电池储能累计装机已高 达31.88GW/89.31GWh,其中加利福尼亚、亚利桑那、德克萨斯、新墨西哥等州是主要增长地区。 市场预计,叠加户储、工商业储能需求,美国储能市场将长期保持增长。在三元电池安全隐患持续、其他电池储能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美国 储能将进一步为磷酸铁锂电池打开成长空间。 ...
英伟达H20芯片恢复对华供应,或将带动数据中心电芯需求
高工锂电· 2025-07-16 17:59
英伟达芯片解禁影响 - 英伟达H20 AI加速芯片出口禁令解除后,将加速国内数据中心、算力中心、智算中心建设 [1][2] - 禁令期间英伟达损失约55亿美元收入,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字节、阿里等未交付订单占比达40%(约60万张H20芯片) [2] - 芯片中断导致阿里张北项目、贵阳数据中心集群等项目延期,字节部分数据中心将于下半年启动招标 [2] 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增长 - 算力增长及PUE严格标准推动数据中心配储需求,高工产研预测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突破69GWh,2030年达300GWh(2024-2030年CAGR超80%) [2] - 宁德时代将数据中心配储视为新增长极,预测2025年该市场电芯需求达15GWh [3] - 智算中心(AIDC)建设规模向百MW级/GW级演进,低PUE要求提升清洁能源供电及配储需求 [3] 企业布局与产品技术 - 宁德时代、蔚蓝锂芯、欣旺达、亿纬锂能等企业布局数据中心业务,产品涵盖UPS、BBU及高倍率圆柱电芯(18650/21700) [3][4] - 全极耳圆柱电芯技术可降低内阻与发热量,提升UPS/BBU安全性能 [4] - 蔚蓝锂芯已向第三方少量出货BBU电池,欣旺达具备定制化BBU产品,亿纬锂能开拓数据中心备电新兴市场 [4] 行业趋势 - AI算力需求驱动电力与能源需求增长,电池企业将深度参与数据中心建设 [4] - 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项目投产,采用清洁能源体系推动数据中心低碳化 [3]
锁定技术红利,磷酸铁锂、提锂技术正式纳入限制出口目录
高工锂电· 2025-07-16 17:59
磷酸盐系材料与锂加工技术出口限制 - 商务部、科技部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与提锂技术纳入限制出口范畴,涉及磷酸铁锂(LFP)、磷酸锰铁锂(LMFP)及磷酸盐正极原材料三类制备技术 [2] - 磷酸铁锂压实密度的测试压力从300MPa下调至220MPa,更贴近实际工业应用情况,技术指标覆盖三代半及以上磷酸铁锂产品 [2] - 目录精准指向国内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高端产品,锁定国内磷酸铁锂技术成熟的技术红利 [2] 磷酸铁锂产品代际升级 - 三代及以上磷酸铁锂正在快速上量,成为正极材料中的主流高价值产品 [3]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三代半(压实密度≥2.55g/cc)产品占正极材料采购量50%,较2024年底提升20个百分点,其高端平台要求材料密度≥2.60g/cc [3] - 比亚迪加速转向三代技术(≥2.50g/cc),刀片电池平台对高压实材料需求量大 [3] 锂提取技术限制 - 新增5项锂提取技术限制,覆盖卤水提锂吸附剂配方、锂辉石连续生产控制等核心工艺 [4] - 中国锂加工产能全球占比60%但资源进口依存度55%,通过技术壁垒倒逼海外企业高价获取锂资源 [4] - 国内盐湖提锂等技术在成本上的优势可受保护 [4] 技术目录具体调整内容 - 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条目,对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设定具体指标要求 [5][6][7] - 磷酸铁锂技术指标包括:220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58g/cc,0.1C可逆容量≥160mAh/g,首次库伦效率≥97% [5] - 磷酸锰铁锂技术指标包括:220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38g/cc,0.1C放电克容量≥155mAh/g,0.1C平均电压>3.85V [5][6] - 新增锂辉石提锂生产碳酸锂、氢氧化锂技术,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制备技术,卤水提锂技术等多项锂提取技术限制 [7][8]
每日速递 | 蜂巢能源入局人形机器人,为行业提供固态电池
高工锂电· 2025-07-16 17:59
◆ 电池 ◆ 蜂巢能源宣布入局人形机器 人 7月15日,蜂巢能源透露正式布局人形机器人与低空经济赛道,并已获得央企相关项目定点,将提 供固态电池来满足相关领域的需求。按计划,其今年将量产能量密度300Wh/kg的第一代半固态 电池;随后推出为低空飞行器专用的、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第二代产品;其第一代全固态电 池能量密度目标则为400Wh/kg。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上半年,蜂巢能源在国内动力电池生产商中排名第 七,市占率为2.81%。 02 国轩高科10GWh新能源重 卡电芯项目 10月试投产 据人民网河北频道消息,唐山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年产10GWh新能源重卡电芯项目建设 正加速推进,预计10月试投产。这是唐山国轩基地的第六期项目,总投资35亿元,该项目建成 后,唐山国轩总产能将达30GWh。 多项锂电池技术列入出口限制 7月15日,商务部会同科技部调整发布《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新增了电池正极材料 制备技术,修改了有色金属冶金技术,并在这一条目下新增了多个提锂技术。 在电池技术上,新增的是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磷酸盐正极原材 料制备技术等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