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国内并购市场火热,上半年交易额同比大增45%,超大型并购成增长主力
第一财经· 2025-08-25 19:11
私募退出活跃,科技投资热度不减 国内并购市场新陈代谢加速。 据普华永道8月25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年中回顾及展望》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披露交易总额超过170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 大幅增长45%。 其中,超大型并购成交易额大增的"主引擎",行业集中于高科技、大健康和工业领域。该机构预计在国企改革深化、科技革命催化、私募股权集中退出等多 重因素共振下,全年并购交易额将实现明显增长。 具体看来,2025年上半年,单笔交易金额超过10亿美元(约72亿元)的超大型并购交易达成29宗,其中20宗为境内战略投资,近半数由国有企业主导推动。 与境内战略投资的"高歌猛进"形成互补,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活动成为另一大亮点。普华永道数据显示,随着经济复苏预期升温及市场情绪回暖,私募股权 通过并购实现资本退出的交易量显著增长,并购已成为其最主流退出路径。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服务主管合伙人乔来智分析称,年初DeepSeek AI等颠覆性技术的落地,不仅点燃了科技行业的创新热情,更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激活 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为并购市场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香港联交所IPO市场的恢复也为私募股权提供 ...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3%,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盘中成交额超10亿元,近日连获资金净流入
搜狐财经· 2025-08-25 12:54
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盘上涨3.1% [1][2]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午间收盘上涨2.8% [1][3]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午间收盘上涨2.6% [1][2] -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午间收盘上涨2.4% [1][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3% [1][2] ETF资金流动 -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513010)盘中成交额超10亿元 [1] -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近一个月资金净流入23.9亿元 [1] - 恒生科技ETF易方达最新规模突破150亿元 [1] 指数估值水平 -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滚动市盈率23.9倍 估值分位处于49.3% [2] - 恒生科技指数滚动市盈率21.8倍 估值分位处于22.1%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滚动市盈率31.7倍 估值分位处于49.0% [2]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滚动市盈率23.6倍 估值分位处于19.1% [2]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滚动市盈率21.3倍 估值分位处于19.3% [3] 指数成分构成 - 恒生港股通新经济指数由50只新经济行业市值最大股票组成 涵盖信息技术、可选消费、医疗保健行业 [2] - 恒生科技指数由30只科技主题相关市值最大股票组成 信息技术及可选消费行业合计占比超90% [2] - 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由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股票组成 医疗保健行业权重占比超90% [2]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由30家互联网龙头企业股票组成 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可选消费行业 [2] - 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由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消费主题股票组成 可选消费占比近70% [3]
上周国际油价金价均上涨,美国将公布关键通胀指标引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8-25 12:39
上周国际油价显著上涨 原油期货方面,由于俄乌在达成和平协议方面几乎没有取得进展的迹象,预计美国对俄罗斯石油产业的 制裁将持续,另外上周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大幅减少,推动国际油价实现三周以来首次上涨, 美油累计上涨1.37%,布油累计上涨2.85%。 上周前几个交易日美股市场行情低迷,大型科技股遭到市场抛售,但周五(8月22日)美联储主席鲍威 尔发表重磅讲话,暗示美联储对降息持开放态度,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升温,美股大幅反弹。从全周 来看,道指涨1.53%,标普500指数涨0.26%,纳指跌0.58%。 本周市场重点关注美国7月PCE价格指数 本周五,美国将公布美联储关注的关键通胀指标——7月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也就是PCE价格指 数。经济学家普遍预计,美国7月核心PCE指数环比涨幅将保持在0.3%不变,同比涨幅小幅反弹至 2.9%。分析认为,本周公布的这份通胀数据可能不会成为美联储9月降息的阻碍,但高于预期的通胀数 据将会打压9月之后的降息预期。花旗集团分析认为,关税政策对美国消费价格的冲击比市场预期的有 所延迟,8月份至9月份将是关键窗口期,PCE价格指数同比涨幅或将在今年第四季度达到3.2%。 本 ...
意外吗?无论是公募还是对冲基金,美国机构普遍“低配”科技股
华尔街见闻· 2025-08-25 11:41
尽管科技股是今年市场上涨的主要驱动力,但美国主流机构投资者却普遍选择与其保持距离。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分析师Sean Watkin最新报告显示,二季度,美国机构投资者目前对科技股配 置明显偏低,公募基金对信息技术板块的低配程度创下历史纪录,对冲基金的科技股配置也处于2024年 以来的最低水平。 报告显示,公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目前最为超配的板块是医疗保健和工业股。相比之下,两类机构均大幅 低配TMT(科技、媒体、电信)板块。 第二季度,两类机构投资者均增持了金融板块,该板块在对冲基金热门股票榜单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一 资本(Capital One)成为公募基金和对冲基金同时大幅增持的明星股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作为科技巨头之一,不仅出现在公募基金减持最多的20只股票 名单中,同时也位列对冲基金持股下降幅度最大的"坠落之星"榜单。 科技股"七姐妹"持仓出现分化 在备受关注的科技股"七姐妹"(Magnificent 7)配置方面,公募基金和对冲基金呈现截然不同的策略。 公募基金进一步扩大了对"七姐妹"的低配幅度,从一季度的723个基点扩大至819个基点,且对七只股票 均有不同程度的减持。 ...
鲍威尔“放鸽”点燃降息预期!机构称海外流动性宽松等共振下,恒生科技或是弹性品种
搜狐财经· 2025-08-25 11:10
8月25日早盘,港股三大指数震荡上行,恒生科技指数一度涨近3.5%。A股同赛道规模最大的恒生科技 指数ETF(513180)一度涨超4%,持仓股中,蔚来、ASMPT、阿里巴巴、百度集团、网易、地平线机 器人等领涨,其中,蔚来涨超13%。 每日经济新闻 消息面上,美联储鲍威尔在Jackson Hole年会上作题为《货币政策与美联储评估框架》的演讲,表态偏 鸽,强调就业市场在供需走弱的脆弱平衡下面临的下行风险,释放了9月降息的信号。 华泰证券指出,美国当前形势暗示就业增长面临下行风险,风险平衡点的变化可能要求调整政策。鲍威 尔讲话后市场交易美联储宽松,美国基本面软着陆的概率上升,除美元外大类资产价格全面走高。美联 储降息预期升温推动美股、美债、黄金资产普涨,美债呈现牛陡,对全球流动性也将带来利好。海外环 境对国内资产整体偏利好,强化资金面叙事。恒生科技指数近期涨幅相对较小,海外流动性宽松+AI科 技主题+部分公司业绩有望形成一定共振,恒生科技或是弹性品种。 鲍威尔罕见"放鸽",美联储降息预期显著回温,海外流动性有望持续好转。截至发文,CME FedWatch Tool显示9月议息会议降息25BP的概率超85%。在 ...
债市何时回调到位
2025-08-24 22:47
债市何时回调到位 20250824 摘要 A 股市场面临多重利好,包括全球流动性宽松预期、业绩风险释放、外 部压力缓解、科技产业催化以及资金入场形成正循环,为权益市场带来 上涨动力。 转债市场供需紧平衡加剧,存量转债加速强赎退出,新券供给不足,而 机构投资者对转债的刚性配置需求强烈,转债 ETF 规模显著增长,表明 机构加仓意愿强烈。 转债价格中位数突破 135 元,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但考虑到权益市场慢 牛预期、中小盘股票及科技板块的上涨空间以及专业机构投资者占比提 升,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建议采取哑铃型转债投资策略,一方面关注偏股型优质标的,如 AI 算力、 半导体等科技成长赛道;另一方面选择低价、具备下修博弈潜力或偏大 盘底仓品种,以博取整体收益。 债市回调主因是市场预期变化而非经济数据回暖,可通过观察 30 年-10 年期国债利差收窄、地方债和超长债交投热度增加以及 2024 年底过度 预期回吐程度来判断回调是否到位。 Q&A 请问过去一周转债市场的表现如何? 过去一周,权益市场加速上行,上证指数从突破 3,700 点到 3,800 点仅用了一 周时间,创下十年新高。两市成交额维持在 2.4 万亿以上, ...
这轮牛市跟哪一轮比较像?|投资小知识
银行螺丝钉· 2025-08-24 21:53
历史市场周期回顾 - 2014-2015年杠杆牛行情中 A股中证全指从2000多点最高冲至8000多点 涨幅超300% [2] - 2015年中小盘及成长风格大幅上涨 价值风格相对低迷跑输市场 [2] - 2015年下半年A股整体腰斩下跌 估值从泡沫水平快速回落至4点几星 [2] 风格轮动表现 - 2016-2017年基本面复苏推动价值股慢牛行情 红利/价值/低波动及消费行业上涨并超越2015年高点 [4] - 2016年价值股与消费股结束低迷状态 发力上涨 [3] - 2015-2017年中小盘及成长股整体下跌 因2015年涨幅过大 [4] 当前市场类比分析 - 2024年与2013-2014年相似 基本面低迷且上市公司盈利整体下降 [6] - 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及国内降息降准政策推动市场上涨 证券保险成为首波上涨主力 [7][8] - 2025年中小盘/科技/医药等成长风格接力上涨 价值风格及消费相对低迷 [8] 政策与基本面联动 - 刺激政策落地推动上市公司基本面复苏 2025年一二季度科技/医药行业盈利同比大幅增长 [9] - 历史经济复苏行情普遍达3点几星水平 如2009年/2016-2017年/2021年 [9] - 当前地产产业链处于熊市周期 与2016-2017年地产牛市带动的产业链上涨形成对比 [8] 市场差异特征 - 本轮行情杠杆管控严格 难现2015年杠杆牛疯狂走势 [8] - 2013-2017年风格轮动显著 但追涨杀跌导致投资者大幅亏损 [5]
A股3800点,绩优基金经理最新发声
中国基金报· 2025-08-24 21:25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沪指突破3800点刷新近10年新高 市场成交额连续多日突破2万亿元[2] -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增强市场信心 国内科技企业突破性进展提供支撑[16] - 市场估值中枢抬升源于政策引导下资本回报率预期上升 企业盈利预期提升来自供给侧结构优化[16] - 政策支持、资金结构优化与产业趋势共振形成核心上涨逻辑 与2021年公募抱团行情存在本质差异[18] - 经济软着陆后权益资产处于明显低估水平 机构资金在利率下行环境下提升权益配置需求[19] - 中国制造业全球竞争优势获重估 资产估值与全球地位不匹配得到修正[18] 市场趋势判断 - 多项利好因素持续 中国资产重估仍处早期阶段 企业盈利修复将带来较多机会[21] - 行情区别于2015年杠杆牛 或是A股首次系统性慢牛开端 上涨节奏更平缓[21] - 短期市场表现抢跑基本面 需警惕交易拥挤和政策效果不确定性[21] - 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迁移 形成可持续慢牛格局[21] - 企业盈利预期改善与政策引导估值提升共振 科技股盈利占比提高推动市场盈利持续改善[22] - A股PB仅1.4-1.5倍显著低于十年前2倍水平 政策持续性将改善基本面预期[23] 风格偏好与投资机会 - 科技成长板块超额收益明显 源于超跌修复和新质生产力驱动[25] - 风格切换关键因素包括增量资金属性、政策产业趋势和估值业绩匹配度[25][26][27] - 未来风格趋于均衡 科技成长业绩兑现领域与低估值大盘蓝筹均有机会[28] - 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与高端制造、AI赋能与数字经济、反内卷政策受益板块及困境反转领域[34] - AI和创新药为代表的科技板块、新消费板块及军工战略资源板块具备产业驱动力[35] - 智能驾驶作为AI最快落地场景 辅助驾驶渗透率快速提升带来产业链机会[36] - 半导体代工厂产能利用率高 先进制程突破是关键投资机会[37] 投资策略调整 - 采取均衡配置策略 科技成长适当获利了结 关注上游资源品、中游制造和下游服务新周期[30] - 保持较高仓位但不盲目追高 均衡配置成长领域与估值合理的价值板块[31] - 投资组合保持相对均衡 在不同方向寻找机会控制风险[31] - 挖掘高确信成长 优选行业空间大、核心竞争力强且增长确定性高的企业[31] - 坚定看好中国科技发展 AI和科技自主可控产业仍处快速成长阶段[32] 风险因素关注 - 全部A股市净率接近历史高位 技术指标显示股价抢跑基本面[39] - 需关注企业盈利修复不及预期、政策落地效果及资金面波动等国内风险[39] - 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和地缘政治变化等外部因素值得警惕[39] - 局部主题板块存在过热现象 海外贸易政策和AI技术发展路径是最大不确定性[39] - 市场情绪化交易导致波动率加大 但整体估值不算非常贵[39]
科技行业基金投资风险如何防范?
搜狐财经· 2025-08-24 18:57
核心观点 - 科技行业基金投资存在多重风险 需通过关注技术趋势 政策动态 市场情绪管理和分散投资等方式进行有效防范 [1][2][3] 技术迭代风险 - 科技行业创新速度极快 新技术不断涌现导致原有技术和产品可能迅速被替代 [1] - 企业在技术创新竞争中失利可能导致业绩大幅下滑 进而负面影响基金净值 [1] - 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了解基金所投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能力 [1] - 选择研发实力雄厚 能持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新产品新技术的企业关联基金 可降低技术迭代风险 [1] 政策风险 - 科技行业极易受宏观政策调整影响 政府政策扶持对企业发展作用明显 [2] - 政策方向改变或扶持力度减弱可能阻碍科技企业发展步伐 [2] - 税收优惠政策取消或产业标准变化等会影响企业盈利 [2] - 投资者需及时关注宏观政策动态 深入研究政策对细分领域的影响 [2] - 了解哪些领域可能获得持续政策支持 哪些面临政策风险 从而合理调整基金投资组合 [2] 市场情绪风险 - 科技股作为市场热点容易引发投资者过度追捧或恐慌抛售 [2] - 市场过度乐观时科技股价格可能被高估导致基金净值虚高 [2] - 市场悲观情绪蔓延时科技股价格可能被过度打压 [2] - 投资者需保持理性 不受市场短期涨跌情绪左右 [2] - 通过制定合理投资计划和止盈止损策略应对市场情绪波动风险 如设定收益目标和亏损底线并果断执行决策 [2] 投资组合管理 - 投资科技行业基金不宜将所有资金集中投入一只或几只基金 [3] - 科技行业内部不同细分领域表现差异较大 分散投资可降低单一基金风险影响 [3] - 投资者可选择投资不同细分领域 不同风格的科技基金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 [3] - 适当配置其他行业基金可进一步平衡投资组合风险 [3]
广电21条提振长视频行业情绪,DeepSeek发布DS-V3.1
国盛证券· 2025-08-24 16:56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7] 核心观点 - 传媒板块本周上涨5.82%,主要受游戏板块二季度业绩及影视新政催化[1][11] - 2025年下半年继续看好游戏等基本面驱动板块,弹性方向关注AI应用及IP变现[1] - AI应用聚焦新应用的映射投资及成熟应用数据跟踪,重点关注AI陪伴、AI教育及AI玩具方向[1] - IP变现聚焦有IP优势及全产业链潜力的公司,传统文化IP价值挖掘是重点方向[1] - 广电21条政策取消剧集40集上限、取消季播剧间隔一年播出限制、调整古装剧播出政策,精准解决行业痛点[3][20] - 新政策推动市场资源向头部IP集中,提高长剧集制作水准,推动影视产业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3][20] - DeepSeek发布DS-V3.1模型,参数规模达671B,编码实力显著优于Claude 4 Opus,采用UE8M0 FP8数据格式降低75%带宽开销[4][20] - vivo发布国产MR头显Vision Pro,重量仅398g(苹果Vision Pro为600g),价格目标万元内(约为苹果Vision Pro价格的1/3)[5][20] - 字节跳动开源大模型Seed-OSS-36B,参数达360亿,原生支持512K超长上下文窗口[20] 行情概览 - 本周(8.18-8.22)中信一级传媒板块上涨5.82%[1][11] - 涨跌幅前三板块:通信(10.47%)、电子(9.00%)、计算机(7.80%)[11] - 涨跌幅后三板块:煤炭(1.23%)、医药(1.17%)、房地产(0.98%)[11] - 传媒板块涨幅前五:顺网科技(24.2%)、昆仑万维(23.5%)、智度股份(20.5%)、利欧股份(19.8%)、惠程科技(17.6%)[12] - 传媒板块跌幅前五:吉视传媒(-5.9%)、上海电影(-5.6%)、游族网络(-4.0%)、长江传媒(-1.5%)、幸福蓝海(-0.3%)[12] - 教育&人服板块涨幅前五:科德教育(22.3%)、东方时尚(21.7%)、童程童美(16.3%)、佳发教育(16.2%)、民生教育(12.5%)[12] - 教育&人服板块跌幅前五:思考乐教育(-11.1%)、有道(-9.7%)、好未来(-5.0%)、高途集团(-3.4%)、新东方-S(-1.9%)[12] - 重点港股&中概股一周走势:泡泡玛特(18.1%)、爱奇艺(23.6%)、阅文集团(9.4%)、心动公司(4.8%)、网易-S(2.5%)、猫眼娱乐(2.8%)、腾讯控股(1.4%)、快手(0.1%)、腾讯音乐(-0.8%)、哔哩哔哩(-3.5%)[12] 板块观点与关注标的 - 游戏:重点关注ST华通、吉比特、恺英网络、巨人网络、神州泰岳、心动公司等,关注完美世界、冰川网络、华立科技等[2][18] - AI:豆神教育、盛天网络、上海电影、荣信文化、中文在线、易点天下、视觉中国、盛通股份、焦点科技、世纪天鸿、佳发教育等[2][18] - 资源整合预期:中视传媒、国新文化、广西广电、华智数媒、吉视传媒、游族网络等[2][18] - 国企:慈文传媒、皖新传媒、中文传媒、南方传媒、凯文教育、大晟文化等[2][18] - 教育:学大教育、粉笔、天立国际控股等[2][18] - 港股:关注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泡泡玛特、中旭未来,产业爆发在即的阜博集团[2][18] 重点事件回顾 - 广电总局召开关于广电21条的视频会议,取消剧集40集上限、取消季播剧间隔一年播出限制、调整古装剧播出政策,推动影视行业复苏[3][20] - 剧集市场产量接近200部/年"生死线",新政策从供给侧和消费侧两端发力,推动更多影视项目加速开机[3][20] - DeepSeek发布DS-V3.1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模式,实现单一模型在思考与非思考模式间自主切换[4][20] - vivo发布国产MR头显Vision Pro,支持眼手交互,眼动交互实现精准"看哪选哪",手势交互可识别26个自由度,垂直范围达175度[5][20] - 字节跳动开源大模型Seed-OSS-36B,创新引入"思考预算"机制,在BBH基准测试中取得87.7分,刷新开源模型纪录[20] 子板块数据跟踪 - 游戏:近期热门重点游戏包括《命运:群星》、《偃武-即时三国 全面开战!》、《地下城堡4:骑士与破碎编年史》、《新三国逐鹿》、《鹅鸭杀》、《溯回青空》等[21] - 院线:内地电影市场周总票房(8.16-8.22)约11.07亿元(不含服务费),票房前三:《浪浪山小妖怪》(3.05亿元)、《捕风追影》(2.94亿元)、《南京照相馆》(2.21亿元)[22][24] - 剧集周排名(8.16-8.22):《生万物》(播映指数84.7,爱奇艺独播)、《锦月如歌》(播映指数79.7,腾讯、芒果TV联播)、《凡人修仙传》(播映指数80.6,优酷独播)、《献鱼》(播映指数80.1,优酷独播)、《子夜归》(播映指数80.3,腾讯独播)[25] - 综艺周排名(8.16-8.22):《麻花特开心第二季》(播映指数66.7,优酷独播)、《披荆斩棘2025》(播映指数76.1,芒果TV独播)、《地球超新鲜》(播映指数79.1,腾讯独播)、《喜剧之王单口季第2季》(播映指数74.8,爱奇艺独播)、《心动的信号第八季》(播映指数76.7,腾讯独播)[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