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

搜索文档
聚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领域发展 交大铁发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8-26 16:4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26.4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259.05万元,同比增长7.84% [1] 业务聚焦 - 公司专注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领域,主要产品包括安全监测检测类产品、铁路信息化系统、新型材料及智能装备 [1] - 服务涵盖测绘服务与运维服务等专业技术服务 [1] 运营策略 - 通过经营区域与业务部门深度协同提升整体市场营销能力 [1] - 推动研发创新与业务开拓深度融合,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1] 技术实力与资质 - 拥有工程勘察—工程测量甲级资质、测绘甲级资质及国家安防一级资质 [2] - 通过ISO9001、ISO14001、ISO45001体系认证及CRCC认证 [2] - 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建国家铁路局运营安全保障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 [2] - 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轨道交通安全监测技术创新中心 [2] 知识产权成果 - 参与制定行业及地方标准3项 [2] - 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及外观专利58项、软件著作权76项、注册商标权11件 [2]
日均客运量超3万人次 轨道交通资阳线客流量突破1000万人次
四川日报· 2025-08-26 15:37
面对持续增长的客流,成都成资轨道交通有限公司打出"组合拳",通过优化运力匹配、做好应急准 备等举措,保障客运组织平稳有序。此外,轨道交通资阳线提供的"银发买菜团"通道、车站纳凉区、母 婴设施等服务,也成为其成功"圈粉"的重要密码。(李好 记者 段玉清) 8月25日,记者从成都成资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获悉,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 阳线客流量已突破1000万人次。截至8月24日,该线路累计客运量达1002.61万人次,成为成都都市圈互 联互通重要支撑。 自去年9月开通以来,轨道交通资阳线已深度融入成都和资阳两地市民的日常生活,日均客运量超3 万人次。这背后是实实在在的"人气"与"活力"。轨道交通资阳线沿线站点分布在商圈广场、文旅地标、 交通枢纽等位置。特别是在资阳方特开业之际,资阳临空站同步优化服务、提升运力,以"下地铁、坐 公交、到方特"无缝衔接,实现单日客流屡破纪录,助力资阳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成都都市圈 近郊游目的地。 ...
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客运量突破1000万人次
新华财经· 2025-08-26 14:20
新华财经成都8月26日电 记者26日从成都成资轨道交通有限公司获悉,截至25日,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 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客流量已突破1000万人次,该线路累计客运量超1003万人次。 面对持续增长的客流,成都成资轨道交通有限公司通过优化运力匹配、做好应急准备等举措,保障客运 组织平稳有序。此外,该线路提供的车站纳凉区、母婴设施等暖心服务,也成为其"圈粉"的重要手段。 据介绍,轨道交通资阳线沿线站点分布在商圈广场、文旅地标、交通枢纽等位置。特别是在资阳方特开 业之际,资阳临空站同步优化服务、提升运力,以"下地铁、坐公交、到方特"的无缝衔接,实现单日客 流屡破纪录,助力资阳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自2024年9月开通以来,轨道交通资阳线已深度融入成都和资阳两地市民的日常生活,日均客运量超3万 人次。2024年国庆期间,该线首次迎接假期大客流,累计客运量达25.68万人次;2025年春运期间客运 量达73.40万人次。 ...
汇川技术: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50%及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 [3][21] - 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通用伺服系统市场份额约32%位居第一,低压变频器市场份额约22%位居第一,小型PLC市场份额7.0%位居第四,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8.2%位居第四 [9][19] - 新能源汽车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引擎,新能源乘用车电机控制器市场份额10.1%排名第二(第三方第一),电驱总成市场份额7.1%排名第四,定子装机量市场份额11.3%排名第二 [11][19]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营业成本143.10亿元,同比增长28.44% [3][4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扣非净利润26.71亿元,同比增长29.15% [3][2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0.20亿元,同比增长65.2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06%,同比提升1.71个百分点 [3] - 研发投入19.66亿元,同比增长33.47%,主要由于人员增长及薪酬费用增加 [40] 业务板块表现 - 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约88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变频器收入约27亿元,通用伺服系统收入约37亿元,PLC&HMI收入约9亿元,工业机器人收入约6亿元 [25][26] - 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90亿元,同比增长50%,主要受益于前期定点车型放量及客户结构多样化 [21][29] - 智慧电梯业务收入约23亿元,同比下滑1%,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 [29] - 轨道交通业务收入约2.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31] 行业发展趋势 - 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1486亿元,同比微增1%,OEM型市场同比增长2%,项目型市场同比下滑0.3% [3] - 低压变频器市场规模136亿元同比增长8%,通用伺服市场规模113亿元同比增长7%,PLC市场规模84亿元同比增长5% [3] - 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588万辆同比增长35.5%,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渗透率攀升至44.3% [4][5] - 电梯产量65.4万台同比下降6.4%,降幅较2024年收窄 [6] 技术创新与产品进展 - 伺服系统融合预测性维护、隔爆电机等技术,MD630低压变频器采用最新软件技术,HD9X高压变频器入选国产化创新产品推荐目录 [24] - 推出U系列协作机器人解决电子行业柔性制造需求,R220大负载机器人实现汽车焊装应用 [24] - 开发第五代动力总成平台采用自研高压SiC功率模块,第六代电源平台升级为GaN功率器件二合一产品 [27] - 高精度丝杠+导轨在机床行业实现进口替代,机电一体电缸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突破 [24] 市场拓展与客户发展 - 新能源乘用车客户结构多样化,国内新势力车企、传统车企及海外车企订单均快速增长,新增国内定点项目30余个,海外定点5个项目 [26] - 工业自动化业务在锂电、物流、机床、包装等高景气度领域订单增长,借船出海订单同比快速增长 [22][23] - 海外市场拓展成效显著,越南、中东、泰国等新兴市场销售收入快速增长,欧洲发达市场与行业TOP客户建立合作 [32] 战略布局与未来重点 - 国际化战略聚焦泛亚太、欧洲、美洲市场,采取区域+行业双轮驱动策略 [32] - 数字化业务推出InoCube平台,在空压机、纺织、包装等行业实现批量订单 [33][34] - 能源管理业务开发新一代3.5MW集中式PCS及430kW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取得国际认证 [35] - AI领域推出iFG工业智脑平台,涵盖数据接入、智能体开发、训练及应用全链路 [36][37] - 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无框力矩电机、关节模组及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开发 [38][39]
汇川技术: 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之星· 2025-08-26 01:19
核心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09亿元,同比增长26.7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9.68亿元,同比增长40.15%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65.24%至30.20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1.10元,同比增长39.24% [1] 通用自动化业务 - 实现销售收入约88亿元,同比增长17% [6] - 变频器(不含电梯专机)销售收入约27亿元,通用伺服系统约37亿元,PLC&HMI约9亿元,工业机器人(含精密机械)约6亿元 [6] - 重点把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锂电、物流等高景气度领域机遇 [4] - 伺服系统融合预测性维护、隔爆电机等技术,MD630低压变频器采用最新软件技术 [5] - 高精度丝杠+导轨在机床行业高端机型批量应用,实现进口替代 [5] 新能源汽车业务 - 实现销售收入约90亿元,同比增长约50% [11] - 电驱总成产品快速增长,多合一总成增长尤为突出 [7] - 新能源物流车配套产品销量超20万台,电机电控装机量份额超30% [10] - 海外客户定点5个项目,国内乘用车客户项目定点数量30余个 [7] - 第四代产品平台全面实现SOP并进入大批量交付阶段 [8] 智慧电梯业务 - 实现销售收入约23亿元,同比下滑约1% [11] - 海外新兴市场增长符合预期,成熟市场实现部分跨国客户全球主流梯型变频器产品独家供应 [11] - 持续推进"极光"家用梯创新解决方案升级迭代 [11] - 匈牙利工厂多个产品通过跨国客户审厂考核,墨西哥工厂已开工建设 [11] 轨道交通业务 - 实现营业收入约2.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 [12] - 获得济南地铁7号线、9号线永磁牵引系统订单,长春地铁1号线南延线订单 [12] - 永磁牵引组合技术方案在济南地铁项目成功应用 [12] - 完成双向变流产品的内部实验,样机开始在正线线路试点 [12] 国际化战略布局 - 聚焦发达市场及新兴市场,以泛亚太区、欧洲区、美洲区为全球化布局重心 [14] - 越南、中东、泰国等区域市场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印度、韩国市场业务稳健增长 [15] - 与空压机、测试台、纺织等行业TOP客户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15] - 匈牙利工厂完成首个客户项目样件下线 [10] 数字化与能源管理 - 推出InoCube-FOS平台产品,在空压机、纺织、包装等行业实现批量订单 [16] - 搭建InoCube-FEMS数字能源管理平台,在汽车、锂电等重点行业实现突破 [16] - 新一代3.5MW大功率集中式PCS储能逆变器占地面积较上一代减少超20% [18] - 西安储能新工厂正式投产,年交付能力可达50GW [18] AI与人形机器人布局 - 推出iFG工业智脑平台,涵盖数据接入、开发、训练、应用全链路工业AI软件体系 [19][20] - 无框力矩电机及关节模组进入开发阶段,优化功率、扭矩密度和线性响应度 [22] - 行星滚柱丝杠产品完成送样工作,集成电机、Ethercat伺服运控优势 [22] - 启动上肢部件开发工作,响应具身智能机器人场景化需求 [22]
雷尔伟:聘任赵旭东为公司副总经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2:08
公司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聘任赵旭东为副总经理的议案 [1] - 该聘任由总经理提名并经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审议通过 [1] 公司业务构成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100%来自轨道交通行业 [1] 公司市值数据 - 公司当前市值为41亿元 [1]
《广东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条例(草案修改二稿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20:43
人民财讯8月25日电,广东人大网消息,《广东省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条例(草案修改二稿 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鼓励建设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轨道交通工 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应当符合轨道交通相关规划,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遵守工程建设管理的有关 规定和标准。支持推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轨道交通的票务互认,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 区轨道交通票务互通机制,促进完善联程、往返等票务服务,提升通勤服务品质。省人民政府应当统筹 推进本省不同地区不同层次轨道交通的票务互通,组织制定票务互通标准规范,推动实现乘客一站购 票、一票通行,提高便捷支付能力。 ...
深铁集团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2.82亿元 同比增长34%
深圳商报· 2025-08-25 15:12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2.82亿元 同比增长34% [1] - 集团总资产达7932亿元 较年初增长6.29% [1] - 营业收入72.84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9.64亿元 [1][2] 运营数据 - 轨道交通在建里程达598.7公里 包含208个开工工点及101台盾构始发 [1] - 单日客流累计38次突破千万 日均客运量880.92万人次 [2] - 客流强度连续19个月居全国超大城市首位 [2] 业务发展 - 年内计划开通5条新线(段)提升市民出行便利性 [1] - 拓展"轨道+物流/仓储"多场景业务模式 成立中国前海·时代产业联盟 [2] - 4个轨道科技园入驻38家企业 研发AI+安检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2] 行业地位 - 在线网密度、在建里程、投资强度等核心指标保持国内领先 [1] - 日均客流同比增量及客运强度双双位列全国第一 [2] - 西丽枢纽主体结构开始施工 推动TOD与低空经济等产业协同 [1][2]
上交所: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债券8月26日上市,代码243489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09
依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等规定,上交所同意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 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第一期)于2025年8月26日起在上交所上市,并采取匹配成交、 点击成交、询价成交、竞买成交、协商成交交易方式。该债券证券简称为"25武铁Y1",证券代码 为"243489"。根据中国结算规则,可参与质押式回购。 来源:金融界 8月25日,上交所发布关于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 (第一期)上市的公告。 ...
半年报 众合科技上半年净利亏损 公司称预采取多项措施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经营报· 2025-08-23 16:2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6.88亿元,同比增长13.77% [1] - 扣非净利润为-7420.90万元,同比增长21.23% [1] - 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约4.68亿元,环比一季度增长112.70% [1] - 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143.04万元,环比一季度减亏59.40% [1] 业务板块分析 - 智慧交通业务营收占比超六成,上半年实现收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6.77% [2] - 智慧交通业务毛利率为23.29%,同比下降4.13个百分点 [2] - 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10.4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89% [2] - 泛半导体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14.05% [3] - 数智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0.15亿元,同比下滑23.32% [3] 业绩驱动因素 - 营收增长受益于智慧交通业务新增订单增加及项目交付规模同比增长 [1] - 半导体单晶硅材料业务保持积极稳健发展趋势 [1] - 毛利额尚不足以覆盖期间费用等固定成本费用导致亏损 [1] 毛利率变动原因 - 智慧交通业务客户主要为各城市地铁集团,不同项目毛利率存在差异 [2] - 2025年上半年交付的主要项目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2] 市场竞争策略 - 公司将采取管理改革、工艺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等措施应对竞争 [2] - 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跟踪客户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 [2] 公司背景与行业地位 - 公司前身为1970年成立的浙江大学半导体厂,1999年6月改制上市 [3] - 在轨道交通信号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全国前三 [3] - 是中国轨道交通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