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冰淇淋
icon
搜索文档
DQ冰淇淋开出定制蛋糕门店,冰淇淋赛道如何卷差异化
第一财经· 2025-06-25 20:16
公司战略转型 - DQ不再依赖大单品"暴风雪"冰淇淋贡献大部分销量 该产品销量占比从70%下降至40% [1][3] - 公司推出三种门店模型 包括常规冰淇淋店 冰淇淋与定制蛋糕店 以及热食冰淇淋与汉堡店 [1] - 南京首家手工定制蛋糕店提供60款以上不同蛋糕产品 配备专业裱花师并支持现场定制 [1] - 蛋糕销售占比已达20% 公司利用供应链优势拓展该高速成长品类 [3] 行业竞争格局 - 冰淇淋赛道竞争激烈 品牌通过联名策略实现差异化 如肯德基与OATLY 和路雪与奈雪的茶联名 [4] - 行业进入全维度竞争阶段 需通过健康概念 差异化定位 成本优化等策略错位竞争 [5] - 中国冰淇淋市场自2021年进入高速增长期 但同质化现象加剧 [5] 消费趋势变化 - 蛋糕消费场景多元化 生日场景占比从70%-80%降至40% 其他节日场景占60% [3] - 消费者追求质价比高且差异化的产品 注重社交属性和话题感 [4][5] - 口味创新速度加快 品牌需快速响应趋势并提高复购率 [4] 产品发展方向 - 定制化产品被视为未来方向 冰淇淋蛋糕虽属小众但增长潜力大 [5] - 行业需推出健康概念产品 小包装多规格策略以应对需求分化 [5]
「时代的眼泪」,哈根达斯也不香了?丨氪金·大事件
36氪· 2025-06-23 20:44
哈根达斯中国市场现状 - 母公司通用磨坊可能以数亿美元出售中国门店业务 目前谈判处于初期阶段 公司对传闻不予置评 [4] - 2025财年第三季度高端冰淇淋业务净销售额1.38亿美元 同比下降3.2% 门店客流量出现两位数百分比下滑 [5] - 2019财年中国销售额8亿美元 2024财年缩减至7.3亿美元 门店数量从466家减少至385家 [19][22]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Gelato品类2024年增速达10% 市场规模突破120亿元 本土品牌野人先生门店达566家 远超哈根达斯 [18][19] - 2025年消费者偏好显著变化 仅6.94%愿购买20元以上冰淇淋 77.39%选择10元以内产品 较2023年9.01%和49.67%结构逆转 [25] - 新茶饮与咖啡门店分流休闲场景 蒙牛 伊利等乳企加速布局冰品业务 [21][30] 品牌战略调整 - 重点拓展零售渠道 增加销售点与手持系列产品陈列 189.9元十支装山姆快闪店与9.9元咖啡促销活动落地 [27][28] - 广告语改为"每天都要非比寻常" 尝试开拓送礼场景与悦己消费 但门店服务创新不足问题仍存 [20][28] - 行业建议通过增设即买即走窗口或小型门店优化成本结构 考虑中资运营提升本地化程度 [31] 行业趋势观察 - 联合利华2024年拆分梦龙冰淇淋业务 其中国区业绩连续两年下滑 反映外资品牌普遍承压 [24] - 消费者对高端餐饮需求升级 要求绿色健康与文化社交属性叠加 现有门店模式匹配度不足 [30] - 外资品牌本土化案例参考:麦当劳中国变"金拱门"后加速发展 星巴克亦寻求中国业务买家 [31]
哈根达斯跌下神坛
虎嗅APP· 2025-06-22 16:40
哈根达斯市场表现 - 1996年以单球25元高端定位进入中国,2017年中国市场占全球销售额50% [1] - 2018财年高端冰淇淋收入8亿美元,2020财年降至7.18亿美元,2024年Q2中国门店客流量两位数下降 [1] - 巅峰时期中国门店超400家,全球六七百家,2024年中国内地门店缩减至263家 [2] 竞争格局变化 - 2019年双十一天猫冰品类目销售冠军被钟薛高取代 [3] - DQ通过本土化改良(抹茶/红豆口味)2023年市占率29%,门店达1721家,客单价30元低于哈根达斯 [6] - 本土品牌波比艾斯首创现烤华夫美式冰淇淋,2024年门店达1000家,野人先生一年拓店超300家 [8]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1835亿元,Gelato细分市场增速10%达120亿元 [7] 产品与渠道问题 - 产品创新不足,口味局限于巧克力/香草等常规选择 [2] - 国外售价低至1美元,中国小杯装定价超40元,消费者认知落差大 [3] - 渠道从专卖店转向便利店/电商,经典六杯组合装电商折扣超五折 [3] 行业趋势 - 高端冰淇淋市场整体疲软:GROM小蓝杯、安缇亚朵退出上海,茅台冰淇淋南京旗舰店关闭 [2][9] - 联合利华2023年剥离梦龙等高端冰淇淋业务,钟薛高因"雪糕刺客"争议热度骤降 [9] - 伊利、蒙牛等传统巨头凭借供应链优势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8]
哈根达斯跌下神坛
虎嗅· 2025-06-22 11:24
中国市场表现 - 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时单球售价25元,2017年中国市场业务占全球销售额一半 [1] - 2018财年高端冰淇淋业务收入8亿美元,2020财年降至7.18亿美元 [1] - 2025财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门店客流量呈现两位数下降 [1] - 巅峰时期中国内地门店超400家,2024年缩减至263家 [2] 竞争环境变化 - 高端冰淇淋行业整体表现不佳,GROM小蓝杯和安缇亚朵退出上海,茅台冰淇淋热度减退 [2] - 2019年双十一天猫冰品类目销售冠军被钟薛高取代 [3] - 2024年中国冰淇淋市场规模达1835亿元,Gelato品类以10%增速突破120亿元 [8] - DQ在2021-2023年稳居市场首位,2023年市占率接近29%,2024年门店达1721家 [7] 产品与定位问题 - 产品创新不足,口味局限于巧克力、香草等常规选择 [3] - 国外售价低至1美元,中国小杯装售价40元以上,消费者认知落差明显 [3] - 本土品牌如波比艾斯年均新增36家门店,2024年全国门店达1000家 [8] - 野人先生一年开出超300家门店,主打30元内中高价位和"当天现做"策略 [9] 自救措施与渠道调整 - 通过降价促销吸引消费者,经典六杯组合装电商折扣超五折 [4] - 渠道从专卖店拓展至全家便利店及抖音、小红书等兴趣电商 [4] - 外资品牌DQ通过抹茶、红豆等本土化口味改良及外卖服务巩固市场 [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联合利华宣布分离梦龙等高端冰淇淋业务,反映全球市场盈利能力下降 [10] - 钟薛高因价格争议和产品质量问题市场热度降温,茅台冰淇淋南京旗舰店关闭 [10] - 本土品牌如红楼、野人先生加速涌入一二线城市,加剧市场竞争 [8][9]
卖冰淇淋的,都去线上平台“薅羊毛”了
36氪· 2025-06-20 11:44
今天我们继续聊一个即刺激,又兴奋,涉及面很广的一个话题。 最近和一些经销商朋友在聊天,他们都在抱怨一个问题,那就是平台上的一些冰淇淋品牌的价格非常低,甚至比经销商进货价都低。 于是有经销商灵机一动,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经销商不去平台进货呢? 其实经销商去平台进货并不是新鲜事,早在饮料行业就有人这么干过,对于一些小批量的畅销产品,经销商是可以通过平台下单购买,在分给门店销售。 回到冰淇淋行业里,今年家批店老板在平台上下单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呢? 因为平台价格香啊,比如我们熟悉的拼多多,就有很多便宜的冰淇淋,而今年的618,京东平台也明显加大了冰淇淋的优惠力度,例如满299立减10%,满 119减40,甚至还有7天保价,于是一些行业人开始选择从这些平台下单。 比如购买331元的冰淇淋,最后优惠下来只掏109元,这价格可能消费者还觉得力度不大,但对于经销商甚至是家批店的老板,这力度比厂家大促都要香。 | 金额明细 | | --- | | ¥12.12 x9 | | 商品总价 ¥331.20 | | 共减 -¥222.05 | | 以下优惠不包含红包,请在结算页查看 | | 促销 - ¥33.12 ~ ...
冰淇淋市场新意不断
经济日报· 2025-06-20 06:12
进入夏季,骄阳似火,冰淇淋销售迎来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雪泥/棒冰销量环比增长167%,棒支冰 淇淋销量环比增长127%,凸显季节性消费的热情和活力。 甜蜜的冰淇淋,不仅给人们带来清凉享受,更成为观察消费活力与市场韧性的窗口。对商家而言,如何 精准把握消费脉动并作出创新回应,成为关键课题。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在区域策略方面,既要精耕细作成熟市场,增强品牌黏性,更要敏锐捕捉高增长地区的独特需求,开发 贴合当地口味偏好的特色产品,并通过高效渠道下沉和精准营销触达新兴消费者。同时,需持续研究消 费人群偏好,为不同消费群体提供个性化产品。 另外,家庭自制场景的兴起也给冰淇淋市场带来了新商机。数据显示,冰淇淋勺和冰淇淋粉同比增长均 超10倍,追求个性化乐趣的消费新风尚悄然兴起,为市场注入新活力,也呼唤更完整的产品种类——操 作简便、口味丰富的原料套装,安全耐用的配套工具,以及便捷的制作指南。 市场的活力最终要落在有序与创新的良性循环上。对监管部门而言,季节性消费高峰意味着更重的责 任。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就夏季冷饮、冰淇淋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超标、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标签标 识不规范等问题做好检查监督,确保从生产线到 ...
哈根达斯中国门店拟分拆 高端冰淇淋神话终结?
新浪证券· 2025-06-19 13:55
业务出售计划 - 美国食品巨头通用磨坊正考虑出售其在中国的哈根达斯门店业务,潜在交易价值可能达数亿美元 [1] - 出售计划源于哈根达斯在中国市场连续多季度门店客流量双位数下滑,以及过去四年中国门店数量减少近两成 [1] - 通用磨坊已与顾问展开合作评估出售事宜,正式出售流程可能在2025年启动 [2] - 公司近期持续进行业务重组,本季度将计入约7000万美元重组费用,整个重组项目预计耗资1.3亿美元 [2] 市场表现与挑战 - 哈根达斯在华门店客流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双位数下滑 [2] - 2025财年第二季度通用磨坊国际业务有机净销售额下降3%,主要源于中国和巴西市场的下降 [3] - 哈根达斯在华门店客单价达到58.36元,而蜜雪冰城冰淇淋价格仅为2元/支 [3] - 2024年伊利冷饮收入同比下滑18.4%至87.2亿元,蒙牛冰淇淋收入同比下滑14.1%至51.75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12日,哈根达斯在中国内地仅剩263家门店,较2021年9月的400家减少近两成 [3] 业务转型与战略调整 - 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力零售渠道,自2016年起已布局超市冰柜渠道 [4] - 手持系列产品在零售渠道有巨大增长潜力,公司将加强渠道渗透、增加销售点、改善产品陈列 [4] - 公司正全力进军抖音、本地生活、小红书等兴趣电商平台,从"人找物"转向"物找人"的模式 [4] - B端业务占比更大、增速更快,涵盖高铁与高端航线餐食、高级酒店下午茶、景区文创冰淇淋、高端自助餐供应 [5] - 2022年成立专门事业部整合门店、餐饮、零售及电商等多个渠道,同时推动卡券业务发展 [5]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冰淇淋市场进入"质价比"时代,近两年能够在市场上"走量"的新品集中在3-5元价格带 [6] - 在中国冰淇淋连锁领域,2023年哈根达斯市占率超过15%,稳居第二位 [6] - 在冰淇淋零售市场,哈根达斯排名第十,2023年市场份额超过2%,且预计2024年将维持上涨势头 [6] - 公司已重点转向零售和餐饮服务等利润更高、增长机会更大的业务 [7]
冰淇淋顶流拟售中国门店?国产品牌重塑冰淇淋市场格局
36氪· 2025-06-19 12:14
哈根达斯中国业务动态 - 通用磨坊考虑出售哈根达斯在华冰淇淋门店资产 预计交易价格为数亿美元 但谈判仍处初期阶段且存在不确定性 [1] - 公司回应称对出售传闻"不予置评" 同时明确将继续通过超市、便利店等渠道销售哈根达斯产品 [1] 哈根达斯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门店客流量连续多季度出现两位数下滑 首席执行官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该问题 [2] - 2024年门店数量从1月的466家锐减至263家 南昌、太原、北京等多地出现关店现象 [2] - 2005-2015年为黄金发展期 中国销售额年均增长23% 2017年中国业务贡献全球业绩的50% [2] - 2025财年第三季度中国区净销售额同比下滑3% 尽管杯装和手持系列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 [7] 哈根达斯战略调整 - 构建餐饮合作+商超零售+电商的全渠道运营体系 2022年成立"哈根事业部"整合资源 [4] - 线下渠道拓展至7-11、全家等便利店 线上渠道大幅降价 81g产品售价26.8元较门店100g/49元降价46% 电商渠道折扣超五折 [5] 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格局 - 国产新兴品牌快速崛起 波比艾斯门店达1200家(行业第二) 2023-2025年6月新增1219家门店 [8] - 罗曼林门店326家 2025上半年新增超140家 PANDA QUEEN门店161家 同期新增109家 [10] - 国产品牌主打10-20元平价现制冰淇淋 强化手工制作标签 如波比艾斯展示华夫饼制作过程 [13] 茶咖品牌跨界竞争 - 蜜雪冰城子品牌极拉图将gelato单价降至5-6元 已开设50家门店 [12] - 甜啦啦、茶颜悦色、库迪咖啡等品牌新增10元以内冰淇淋产品 利用现有门店网络优势 [12]
钟薛高破产,一次社会性死亡
创业邦· 2025-06-19 11:16
钟薛高品牌现状 - 钟薛高旗下子公司钟茂食品被申请破产清算 原因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 [5] - 公司被执行总金额超8296万元 有多条限制消费令和失信被执行人信息 [24] - 创始人林盛已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名单 [25][26] - 天猫旗舰店仍在营业 产品价格段位在116-178元不等 但销售情况惨淡 [26] 品牌发展历程 - 2019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 全渠道销量突破1500万支 [18] - 2020年销量破3400万支 [18] - 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卖出1.52亿根雪糕 [18] - 从66元高价定位到2.5元低价策略均引发负面舆论 [6][10] - "火烧不化"事件引发重大品牌危机 [21] 品牌问题分析 - 高端定位未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被冠以"雪糕刺客"称号 [20] - 产品力不足 未能让消费者感受到"贵有所值" [32][36] - 过度依赖营销 但缺乏产品实质支撑 [37][44] - 品牌口碑持续恶化 评论区出现"好走不送"等负面评价 [12] 高端冰淇淋行业现状 - 2024年单价20元以上高端产品占比从15%提升至25% [46] - 5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年增速达25% [46] - 哈根达斯等国际品牌通过情感化叙事保持溢价能力 [48][49] - 行业面临消费紧缩 茅台冰淇淋出现多地闭店情况 [50] - 哈根达斯2025财年第三季度中国区销售额同比下降3% [50] 行业发展趋势 - 消费者更加关注配料表"干净"程度而非网红光环 [58] - 部分品牌通过降价策略应对竞争 但可能损伤品牌调性 [56] - 行业正经历洗牌 回归理性发展轨道 [57][59] - 品质问题和虚假宣传频发 导致高端滤镜破碎 [54]
哈根达斯中国业务或被出售 通用磨坊在华面临多重困境
犀牛财经· 2025-06-19 10:11
哈根达斯中国业务出售传闻 - 通用磨坊正考虑出售其在中国的哈根达斯冰淇淋门店业务,初步估值达数亿美元,相关流程或于2025年启动 [2] - 公司未明确否认出售传闻,仅回应"不予置评" [2] - 哈根达斯品牌于1961年诞生,2001年随品食乐公司被通用磨坊收购,2002年北美业务已转售雀巢 [2] 通用磨坊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三季度净销售额48亿美元(约3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 [2] - 净利润6.26亿美元(约45.3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未达投资者预期 [2] - 国际市场(含中国)净销售额同比下降3% [4] - 营业利润891.4百万美元,同比下降2%;所得税前利润769.0百万美元,同比下降5% [3] 哈根达斯中国市场困境 - 中国门店数量从2024年初的466家缩减至2024年12月的403家,一年内关闭超60家门店 [4] - 60%以上门店分布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但客流量呈双位数下滑 [4] - 客单价约58元的奢侈品定位与当前消费者追求的"质价比"趋势脱节 [5] 中国冰淇淋行业竞争格局 - 本土品牌(如茅台冰淇淋)通过文化联名、国潮营销抢占市场,定价10-50元 [5] - 国际品牌(如雀巢、DQ)以性价比优势吸引中产群体 [5] - 蜜雪冰城等10元以下产品成为年轻消费者主流选择 [5] - 行业呈现多元化、个性化趋势,消费者更注重品质、健康及情感价值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