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

搜索文档
港股半年盘点:新股千亿集资领跑全球 “新核心资产”表现亮眼
新华社· 2025-06-30 16:06
新华社香港6月30日电(记者李柏涛)2025年上半年,香港新股市场交出亮眼成绩单。根据香港交易所 数据,截至6月30日,首次公开招股(IPO)集资额超过1050亿港元,稳居全球资本市场榜首。 具体来看,内地监管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依法依规赴境外上市,港交所持续优化上市条件和审 核流程、缩短问询周期,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提供了便利。 从新股的行业分类来看,硬科技和新消费领域的龙头企业最受投资者欢迎,也成为港股"新核心资产"的 典型代表。 业内人士认为,香港新股市场表现突出,折射资本市场对香港作为全球金融枢纽的信心。从硬科技巨头 到新消费品牌,这些新上市企业正成为重塑港股生态的"新核心资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 能。 进入2025年以来,香港股市总体延续了2024年的强劲势头。港交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香港有42只新 股上市,相较去年同期增长40%,集资总额也是2021年以来新高,并已超越去年全年的876亿港元。 德勤报告显示,上半年港交所IPO集资额位列全球第一,大幅高于位列其后的纳斯达克的713亿港元。 今年港股IPO市场走热并非偶然。德勤中国华南区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 ...
这也太猛了!一年飙升25倍!股价突破千元!新消费持续狂欢,股民直呼:看不懂!
雪球· 2025-06-30 15:43
A股上半年市场表现 - 沪指上半年上涨2.76%,北证50指数大涨39.45%并创历史新高 [1] - 涨幅居前板块:军工、游戏、脑机接口、光刻机、光伏 [1] - 表现落后板块:银行、证券、汽车整车、乳业 [1] 军工板块 - 六月中旬以来板块持续走强,恒宇信通、晨曦航空等个股涨停,板块整体涨幅达5.36% [3][4][5] - 国内因素:"9.3阅兵"和"十四五"收官节点提振信心,国防部确认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将展示国产主战装备及新型作战力量 [6] - 国际因素:俄乌冲突升级,俄罗斯发动大规模空袭,全球军备竞赛加剧,美国增加国防开支,北约目标将国防开支提至GDP的5% [6][7] - 行业前景:世界军贸需求增长,中国军贸或迎高速增长期,企业盈利能力和质量有望改善 [7] 半导体板块 - 光刻机方向领涨,半导体材料、设备板块集体冲高,蓝英装备涨停,波长光电涨超9% [8][9]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三期将重点投资光刻机、EDA等关键技术领域,投资周期延长 [11] - 国务院会议强调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11] - 中信证券指出国产高端光刻机发展有望推动半导体设备产业链受益,未来DUV及EUV设备国产化或带动新一轮扩产周期 [11][12] 港股新消费板块 - 老铺黄金大涨近16%,股价突破1000港元,较发行价累计上涨约25倍 [2][13][14] - 布鲁可涨超6%,泡泡玛特、蜜雪集团、古茗等跟涨 [14] - 老铺黄金新加坡首店开业表现超预期,计划在上海高端商圈扩展门店 [16] - 市场分歧:部分观点认为新消费公司市值空间有限,利润支撑不足,与行业龙头相比存在估值泡沫 [20]
【汇正研究】新兴消费因“情绪价值”增长显著 人形机器人尚处于初级阶段
新华财经· 2025-06-30 15:11
宏观经济与政策 - 政府工作报告将扩大内需放在首位,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国补、消费券等政策刺激消费,上半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有所修复 [1] - 消费主力军转向95后年轻一代,消费趋势由传统零售转化为"享乐、悦己"等情绪价值释放型消费 [1] - 美元走弱导致热钱流入香港,港股表现良好,离岸人民币汇率受影响较大 [2] 消费行业 - 黄金、零食等新兴消费场景增长显著,泡泡玛特年内涨幅接近200%,老铺黄金年内涨幅超过300% [1] - 情绪价值消费将短期刺激转化为长期情感沉淀,对企业经营、营运、盈利产生积极影响 [1] - 弱美元周期下,消费、创新药及科技产业是配置重点 [2] 科技与创新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丰富,涉及躯体制造、机脑训练、开源生态等,市场预期今年在量产和场景应用上有突破 [2]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初期阶段,技术尚未收敛,硬件多采用3D打印或传统硬件转型,软件如视觉语言动作模型仍处于中间状态 [2][3] - 行业未来发展取决于应用端与消费者对接能力及智能体交互流畅度 [3] 半导体行业 - 半导体行业规模已达万亿级别,维持较高增速,目标实现70%国产自主化率 [3] - 人工智能需求激发半导体产业链活力,高端AI算力、芯片及终端应用在未来生活化场景渗透率将显著提升 [4] 资本市场与IPO - A股IPO放缓有历史原因,优质资产仍有较大机会,并购重组需求将在下半年或明年显现 [4][5] - 第五套标准放开对科技类企业是重大利好,一二级市场联动将带来并购机会 [5] - 政策逻辑面有明确向好的延续性和指引性,贴合经济平稳运行上升趋势 [5] 投资策略 - 2025年下半场可关注科技创新,聚焦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及政策驱动型产业 [5] - 需关注全球流动性变化与国内经济复苏节奏 [5]
500亿元资金,密集入市
天天基金网· 2025-06-30 13:05
新基金发行情况 - 6月新成立基金总数137只,合计发行份额1123.01亿份,相比5月的96只、657.59亿份大幅提升,创今年以来单月新高 [1] - 债券型基金占比51.06%,为A股带来超500亿元资金流入 [1] - 待发行的48只新基金中超过七成为权益类产品,被动指数型占多数 [1] 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 - 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中已有19只成立,合计募集金额近190亿元,有效认购总户数超21万户 [1] - 鹏华共赢未来混合募集金额6.92亿元(5616户认购),万家新机遇同享混合募集金额4.74亿元(4715户认购) [1] - 部分早期成立产品已开始建仓,如东方红核心价值混合净值0.9926元,平安价值优享混合净值1.0001元 [2] 基金经理建仓策略与市场观点 - 沪深300、恒生指数等宽基指数估值处于合理偏低区间,基金经理对A股和港股中长期信心坚定 [3] - 建仓节奏动态调整:市场亢奋时放缓,悲观时加快,注重回撤控制与自下而上选股 [3] - 重点关注互联网、创新药、科技硬件、新消费四大行业,因其商业模式清晰且长期成长性明确 [3] 重点投资方向分析 - AI领域:中国通过政策驱动与技术攻坚形成竞争力,建议关注算力和应用方向 [4] - 高端制造:新能源、军工等领域突破显著,成长机遇突出 [4] - 周期成长:创新药及有色金属方向具备潜力 [4] - 红利资产:低利率环境下配置性价比相对较高 [4] 细分行业机会 - 互联网+AI应用、创新药(中国IND-临床1期效率与成本优势显著)、智能制造(电子/半导体/汽车供应链)、新消费(运动品牌/美妆) [4]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半日下跌0.42% 芯片股继续走强 中芯国际录得7连涨
快讯· 2025-06-30 12:15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半日下跌0.42%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12% [1] - 大型科技股走势分化,快手(01024.HK)涨近3%,网易(09999.HK)涨超2%,美团(03690.HK)、腾讯控股(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则跌超1% [1] 行业板块表现 - 半导体芯片股继续走强,中芯国际(00981.HK)录得7连涨 [1] - 新消费概念股再度走强,老铺黄金(06181.HK)涨16.19%,股价刷新历史新高 [1] - 大金融股集体低迷,中国银行(03988.HK)、光大银行、工商银行(01398.HK)、农业银行(01288.HK)早盘均下挫 [1]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跌0.42% 恒生科技指数涨0.12%
快讯· 2025-06-30 12:0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间收盘下跌0 42% [1] - 恒生科技指数午间收盘上涨0 12% [1] 新消费概念股表现 - 老铺黄金股价上涨16 19% 刷新历史新高 [1] - 布鲁可股价上涨超5% [1] - 古茗股价上涨超3% [1]
港股即将“结构转向”?聪明人正在做两件事:囤科技,加红利
金融界· 2025-06-30 10:58
港股市场结构性行情分析 - 当前港股新消费与创新药板块交易拥挤度已处于高位 而AI产业链估值大幅回落 科技互联网龙头ROE与估值基本匹配 但部分新消费板块仍存在泡沫 显示向科技板块迁移的时机已成熟 [1] - 2025年1月1日至6月27日期间 港股科技指数涨幅达29.23% 显著跑赢恒生科技指数19.55%的涨幅 主要因港股科技指数覆盖50只成分股 能全面捕捉AI科技 互联网 创新药等板块机会 [4][7] - 中金测算显示 若从2024年9月24日牛市启动精准把握每轮风格轮动 可获得超110%超额收益 印证港股结构性行情强度 [4] 重点ETF产品表现 - 港股科技50ETF(159750)年内累计上涨26.34% 跟踪指数覆盖"中国科技十雄" 具备两融标的资格且支持T+0交易 [7] - 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年内涨幅17.89% 年内34次创历史新高 标的指数采用三年净股息率与波动率双因子筛选 月度评估分红机制可实现年化12次分红 [9] 资产配置策略建议 - 建议减持创新药 新消费等拥挤度过高板块 转向估值回落的AI科技领域 港股科技50ETF可作为核心配置工具 [1][4] - 过渡期可配置港股红利低波ETF进行防御 其分红机制产生的现金流可用于再投资科技ETF 形成"以守养攻"的哑铃策略 [9]
中金:如何寻找行业轮动的线索?
中金点睛· 2025-06-30 07:56
港股市场表现与结构特征 - 2024年四季度以来港股整体跑赢A股但呈现脉冲式冲高回落特征,底部不断抬升但超额收益获取难度大[1] - 市场表现高度集中于少数行业且轮动快速,非银地产、AI互联网、新消费与创新药成为三大主线[1] - 若从去年924开始精准把握三轮轮动(非银→AI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模拟组合绝对回报达143.5%,跑赢恒指110.4%[2][6] 行业轮动驱动因素 - 去年924政策转向推动非银与地产等顺周期板块领涨,交易总量政策预期[1] - 春节后DeepSeek引领AI相关科技硬件与互联网龙头价值重估,交易产业趋势[1] - 4月关税风波后新消费与创新药成为新主线,由行业催化和流动性驱动[1] 宏观环境分析 - 私人信用持续收缩+政策"有所保留"导致信用周期难以大幅扩张,市场呈底部有支撑但上行受限特征[8] - 结构性亮点(AI产业、新消费)与过剩流动性(M2达325万亿人民币/GDP2.4倍)共同造就极致结构行情[8][10] - 香港金管局5月4天内四次注资累计1294亿港币,Hibor快速走低至近零水平强化流动性环境[10][15] 历史可比周期 - 类似2012-2014年移动互联网投资热潮下的TMT板块结构性行情[12] - 类似2019-2020年贸易摩擦背景下国产替代带动的半导体/新能源行情[12] - 日本1992-2000年"失去的二十年"期间科技、出海、分红和新消费持续跑赢[13][16] 行业选择逻辑 - 稳定回报策略聚焦ROE稳定板块(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成长回报策略聚焦ROE抬升板块(新消费/AI/创新药)[18][19] - 新消费/科技硬件/软件服务/媒体娱乐等板块ROE显著改善,建材/石油/煤炭等ROE下行板块遭抛弃[18][20] - 港股在AI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领域相对A股具有明显优势[19] 轮动跟踪指标 - 交易集中度:新消费板块成交占比6月达6%历史新高,创新药6月中旬触及100%分位数[23][24][28] - 南向资金:924阶段主配非银(占比20%),DeepSeek阶段信息技术占比超3%,关税后创新药占比3.5%[32][34] - 估值体系:高分红AH溢价125%为阈值,科技互联网估值与ROE匹配但部分新消费估值偏高[44][45] 当前市场状态 - 恒指处于23,000-24,000点区间震荡,风险溢价与去年10月高点相当[49] - 新消费与创新药交易拥挤度高,AI产业链拥挤度回落[23] - 内地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持仓占比达30.8%历史新高,后续加仓空间受限[37][40]
港股大涨!还能买吗?最新研判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21:55
港股市场表现与估值分析 - 上半年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超21%,恒生科技涨近20%,领跑全球主要市场 [2] - 港股估值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PE为11倍,PB为1.2倍,股息率3.2%,银行/电信等板块股息率超5% [21] - MSCI China指数PE为11.7倍(低于长期均值0.1倍标准差),PB为1.4倍(低于长期均值0.3倍标准差) [22] - 恒生科技指数2025年EPS增速预计35%,ROE增速14%,显著高于沪深300的6%和11% [25] 驱动因素与市场特征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7000亿港元创历史同期新高,重塑港股定价权 [16] - 上半年行情分两阶段:一季度由AI技术突破驱动科技股上涨,二季度因中美关税预期缓和及政策托底反弹 [17] - 结构性行情突出:医疗保健板块涨50%,科技板块涨30%,新消费领涨 [19] - 港股市值结构优化,"中特估""科特估""民特估"三重估值体系并存 [14][16] 下半年行业机会聚焦 - **科技领域**:AI商业化加速(互联网巨头盈利超预期)、智能驾驶(2025年渗透率快速提升)、半导体 [29][31][33] - **医药领域**:创新药出海加速(政策松绑+国际化)、CXO订单回升,2025年或成估值系统性提升起点 [30][31][33] - **高股息资产**:银行/公用事业/电信股息率优势强化,潜在红利税下调或提升实际收益率 [30][32] - **新消费领域**:盲盒潮玩、新型餐饮连锁、美妆医美、宠物经济等细分赛道弹性显著 [31][32][33] 市场趋势预判 - 主流机构预计下半年呈"震荡上行+结构分化"格局,核心驱动为政策托底(财政加码/降息)、技术革命(AI/智能驾驶)、资金流入(南向资金全年或破万亿) [4][25][26] - 外资配置比例有望从低位回升,若企业盈利持续改善或触发资金回流 [26][27] - 成长风格或持续占优,科技/医药板块估值修复空间大于传统行业 [14][31]
这类基金,申报数激增!
中国基金报· 2025-06-29 20:00
消费主题基金申报情况 - 二季度消费主题基金申报数量环比增长三倍,4月以来共有16只名称中带有"消费"字样的主题基金提交申报材料,其中7只已获批,而一季度仅有4只上报 [1][2][3][4] - 16只基金来自14家基金管理人,类型包括8只指数基金、5只混合型基金、1只股票型基金和2只QDII基金,其中10只聚焦港股消费主题 [5] - 港股消费主题基金主要指向"国证港股通消费"、"恒生消费"等方向,反映机构对港股消费板块配置价值的看好 [5] 消费板块市场表现与机构关注 - 二季度消费板块尤其新消费赛道多点开花,港股消费板块表现亮眼,折射中国消费市场变迁及港股消费板块独特魅力 [5] - 消费板块上涨体现价值体系合理化回归,具备成长属性、景气度高、空间大且质地优秀的公司表现突出 [6] - 机构调研热度高:74家机构调研泡泡玛特概念股创源股份,178家机构调研潮宏基,223家机构调研周大生,221家机构调研宠物食品龙头中宠股份 [6] 消费板块投资逻辑与细分机会 - 政策、业绩、估值三方面利好助推消费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A股消费板块整体处于历史低位,新兴消费板块估值合理 [7][8] - 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消费支持政策转向"长效机制",绿色消费、文旅及养老领域有望率先受益 [8] - 中等及中低收入群体消费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经济企稳与新消费趋势形成合力,叠加内需激励政策加码预期 [8] - 消费板块投资机会复杂化,细分领域分化明显:美容护理行业增长动力强,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表现低迷,港股潮玩、茶饮、珠宝首饰等新兴行业表现突出 [9] - 需筛选业绩不受宏观压力影响、能保持高增长且质地优秀的公司,这类公司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定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