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进入暑期,北京全市联动推出500余项特色活动!邀您打卡
搜狐财经· 2025-07-17 22:35
暑期促消费活动概况 - 北京将紧扣"购在中国"和"京彩四季"活动主题品牌,联动全市16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重点商圈、景点等,举办500余项特色活动 [1] - 活动深度融合文商旅体资源,释放暑期消费潜力,为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1] 各区特色活动 - 北京市珐琅厂迎梦幻景泰蓝夜场文化体验季,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举办"书香文创·悦享生活"文化集市活动,门头沟区开启"嘟嘟仔夏日清凉计划" [1] - 东城区2025年消夏美食节启动,餐饮企业将开展线上促销、商户展卖等活动 [1] - 西城区"文化西城美食节"聚焦中华美食及国际视野,展示西城餐饮文化,激发餐饮市场活力 [1] - 西城区将于7月底上线"啤酒嘉年华",助力国内外精酿、美食品牌及科技产品融入消费市场 [1] 大型主题活动 - 第34届北京国际燕京啤酒文化节设置百米国际美食长廊与精酿啤酒长廊,汇集70余种全球美食、100余款特色精酿啤酒 [3] - 啤酒文化节开通基础门票、尝鲜票等5类票种,联动顺义区200余家企业推出多重折扣 [3] - 上线"GlobalCheers·燕京世界酒馆线"等五大主题文旅线路,覆盖餐饮、住宿、文体、休闲等多种场景 [3] 其他区域活动 - 丰台区"二十四节气丰味"、房山区"夏日寻宝大冒险"、顺义区"回忆80消夏节"等各种美食节主题活动将陆续上演 [3] - 中粮·祥云小镇的深夜食街将从7月持续到10月,500米主题食街设置光影外摆区,搭配霓虹灯牌、街头艺人表演等 [3] 文旅活动 - 市文旅局重点推出150余场夏日主题活动、6200余场精品演出、3800余场惠民文化体验活动 [3] - "第十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儿童艺术市集活动、北京消夏博物馆文创妙会、蓝精灵主题特展、沙"话"北京沙画展等活动将陆续登场 [3]
年中经济观察|供需两端发力 激发消费潜能
新华社· 2025-07-17 19:56
消费市场表现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1] - 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0%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 [1] - 最终消费支出对上半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2% [1] 消费增长驱动因素 - 春节和"五一"假期文旅消费表现红火 [1] - 绿色消费等新业态表现亮眼 [1] -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电消费增长较快 [1] 供给端优化措施 - 提升供给质量 优化消费环境 [2] - 市场需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做优产品质量 [2] - 政府需完善质量标准 信用约束和消费维权制度 [2] 需求端提振策略 - 增强消费能力 提升消费意愿 [2] - 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2] - 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 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2] 政策协同支持 - 健全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工作机制 [2] - 加强财税 金融 产业 投资等政策与消费政策协同 [2] - 岗位开发聚焦产业发展 扩大消费 重大项目和民生服务领域 [2]
洞悉十五五系列报告之一:战略资源、海洋、城市更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7 19:11
规划背景与时间进度 - 202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十五五座谈会,十五五规划研究成资本市场下半年政策研究重点[2][9] - 2024 - 2025年国家发改委面向社会征集两批研究课题,启动编制规划基本思路和纲要[10] 三条思路洞悉十五五 - 战略资源管理将更严格,自然资源部明确提出研究稀土、锂矿等战略性矿产资源保障[2][20] - 海洋经济发展政策倾斜,涉及海上风电、生物医药等产业,多部门开展相关规划编制[2][63] - 城市更新政策受关注,提出建立健全可持续模式和投融资机制,2025年相关政策持续推出[2][32][36] 增量政策思考 - 创新驱动关注未来产业细分培育和独角兽企业生态政策[24][26] - 国内消费刺激注重劳动薪酬分配,关注医疗、文旅领域资源配置[29][30]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聚焦投融资协调和并购高质量发展[32][33] 其他关注领域 - 国内总量政策关注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建立和逆周期调节机制[37][38] - 国际领域课题关注各国经贸投资政策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影响[40][41] - 人口高质量发展受重视,涉及养老、教育等资源布局政策研究[42] - 绿色发展关注国际碳排放规则变化对我国的影响[45] - 新兴产业政策储备和海洋经济政策布局受关注[46][48]
热展联动 书香飘进“顶流巨轮” 上海一系列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活动蓄势待发
解放日报· 2025-07-17 09:47
上海书展文创热 - 去年上海书展"敲章风"席卷全场 多家出版社文创产品被买到断货 印证"出版+"产业边界扩大趋势 [1] - 文创热带动产业链延伸 满足读者情绪价值需求 体现消费结构变化洞察 [1] - 主管部门表态支持供给创新 强调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将强化文化展会溢出效应 [1] 静安区文旅商体融合 - LV巨轮"路易号"将打造沉浸式"书装"体验空间 构建可逛可拍可购新消费场景 [2] - 中信泰富广场等核心商圈与世纪出版集团合作设立新书首发展台 实现文化IP与商业空间价值叠加 [2] - 推出"逛书展·游静安"一本通 整合停车餐饮购物住宿及首店打卡攻略 持书展门票享周边商业优惠 [2] 跨机构文化联动 - 上海书展与上海博物馆联动 推出"日读书展夜游古埃及展"特别活动 [2] - 8月13-17日将抽取幸运读者赠送古埃及文明展门票 实现热展联动效应 [2]
2025年山西大同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深耕四大赛道,构建具有大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7 09:18
内容概要:大同市,山西省辖地级市,Ⅱ型大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晋冀蒙 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近年来,大同市聚焦科技(先进制造业)、能源、农业 和文旅消费"四大赛道",加快构建具有大同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因地 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稳妥做好新旧动能的转换衔接。在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四大领域发展成果丰 硕,产业核心竞争不断增强,产业生态更加繁荣,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进一步夯实。 上市企业:大秦铁路(601006.SH)、晋控煤业(601001.SH)、仟源医药(300254.SZ) 相关企业:中车大同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山西耀邦环境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大同菲利普斯采矿机械制造 有限公司、山西仟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威奇达光明制药有限公司、山西润生大业生物材料有 限公司、晋能控股山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煤大同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华润新能源(大同)风能有限 公司、华润新能源(大同阳高)风能有限公司、大同隆基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大同中电光伏发电有限公 司、大同赢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大同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塞北红食品有限公司、大同 市绿苑饮品有限 ...
江苏夜间重点时段用电量激增14.3%
中国电力报· 2025-07-17 09:15
苏超赛事对夜经济的带动效应 - 苏超赛事期间江苏省餐饮、综合零售、室内娱乐三大行业18时至22时用电量达1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 [1] - 常州通过打造"足球+"多元夜间消费场景延长消费链条 [1] - 扬州瘦西湖、个园等景区夜游项目单日参与人数超3000人次 [1] - 无锡江阴外滩设置漫澄光"双城"特产集市,江苏省商务厅公布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 [1] 餐饮行业表现 - 美团数据显示夜间消费和异地消费增长明显,烧烤成为顶流 [2] - 徐州市餐饮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3%,丰储街烧烤集中区用电负荷较平日增长89% [2] 文旅融合活动 - 南通举办"跟着苏超游南通"活动,结合体育赛事、江海文化与滨海风情 [1] - 常州、扬州、无锡等地推出夜间文旅活动,激活城市消费活力 [1]
新消费派丨 “北客南游”?从“找凉快”到“造热闹”,避暑旅游催生新玩法
新华财经· 2025-07-16 20:49
暑期避暑旅游市场趋势 - 极端高温催生避暑旅游刚需,北方地区如内蒙古根河市显示39.5℃高温,黑龙江漠河北极村空调安装需排队一周[1] - 传统避寒胜地海南三亚因夏季最高温34℃、最低26℃的舒适气候成为北方游客避暑新选择[2] - 海南五指山、万宁、儋州、陵水等依托海洋和山地调节气温的城市也成为避暑新宠[3] 避暑旅游目的地多元化 - 中国气象局推出16条全国暑期避暑旅游路线,覆盖21个省60余座城市,包含北方传统避暑区和南方高海拔凉爽区域[3] - 路线设计特色鲜明,如"林海秘境·踏青寻幽"、"草原天路·北疆穿行"、"22℃清凉密码·醉美吉林"等[3] - 避暑游目的地资源不断突破传统认知,消费者基于微气候优势重新审视旅游资源价值[4] 避暑旅游消费升级 - 避暑模式从被动"避"转向主动"玩",溯溪、漂流等亲水项目成为新潮流[5] - 浙江杭州九溪十八涧因清凉美景成为网红打卡地,游客过多导致"堵人"现象[6] - 浙江安吉县深溪峡谷漂流2024年暑期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单日最高收入突破200万元,三个月营收达5000万元[6] 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 安吉构建立体化玩水体系,包含20条生态漂流、9大亲水乐园、5处瀑布景观,水上活动类项目总数达28个[6] - 安吉文旅与抖音生活服务合作推出"零佣金+流量扶持"政策,吸引4家头部文旅企业签约[7] - 首创"苏超足球×安吉玩水"主题联动,将运动激情与水文化深度交融[7] - 避暑文旅向综合场景体验转型,满足游客新奇探索、互动连接、文化浸润等深层需求[7]
北京时尚场景育新行动全面启动,一批示范项目落地
新京报· 2025-07-16 17:34
北京市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成果 - 上半年北京市通过构建"四大功能区"推动时尚场景育新行动,落地一批示范项目为市民带来全新消费体验 [1] - 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包括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王府井商圈智慧化转型、大吉巷合院式街区等项目 [1] 多元融合集聚区建设 - 石景山区首钢园依托工业遗存举办30余场高品质活动 [2] - 通州区"湾里"商业综合体招商进度超80%,首店和创新概念店占比超60% [2] - 朝阳区京东MALL双井店创新融入电竞、汽车等多元业态成为区域消费新地标 [2] - 丰台区京东MALL南三环店打造南城家电家居3C数码一站式文化潮购地标 [2] 时尚文化体验创新 - 石景山区完成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等特色展馆培育,推出首款区内博物馆联票 [3] - 通州区宋里文创园"万物可循"潮流艺术活动吸引4000人次参与并实现200万次社交媒体曝光 [3] -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体验,首钢园沉浸式空间活动吸引6000人次现场体验,全网传播量突破1.24亿次 [3] - 海淀区"未来形态:陶瓷在科技纬度下的艺术重构展"展示158位中外艺术家的147件作品 [4] 健康休闲功能区发展 - 北京市整合首钢园、奥林匹克公园等资源设计体育旅游线路 [5] - 石景山区加速打造首钢园国际赛事高地,WTT中国大满贯赛事9月开赛 [5] - 延庆区"冰雪长城行"线路成为北京唯一入选国家级春节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的项目 [5] - 海淀区培育体育消费城市地标,联动商圈举办马拉松等赛事活动 [6] 特色消费街区打造 - 丰台区长辛店商业步行街改造后带动销售额破730万元、客流量约85万人次 [7] - 海淀区中关村大融城开业吸引客流160万人次、实现销售7040万元 [7] - 石景山区模式口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 [7] - 延庆区井庄镇乡村奥莱商街开街运营,串联柳沟村1公里主街打造主题消费带 [7]
北京时尚消费版图再添“新爆点” 四大功能区交出成绩单
北京商报· 2025-07-16 15:48
北京市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成果 - 北京市上半年通过"四大功能区"建设推动时尚消费场景创新,包括前门之夜科技体验馆开馆、大吉巷合院式街区成为打卡地、平谷万达"撸宠+二次元+夜经济"组合拳刷新客流纪录等[1] - 北京通过"场景革命"融合文化底蕴与潮流基因,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速[1] 多元融合集聚区建设 - 北京市商务局出台《2025年文商旅体融合工作方案》,重点围绕16个场景推动商业、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3] - 通州区"湾里"商业综合体招商进度超80%,其中首店、创新概念店占比超60%[3] - 朝阳区京东MALL双井店创新融入电竞、汽车等多元业态,成为区域消费新地标[3] - 海淀区打造以三山五园—中关村论坛中心和展览展示中心—中关村商圈为核心的文旅会展科技融合消费区[3] 时尚文化体验区发展 - 石景山区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推出首款区内博物馆联票[4] - 通州区宋里文创园"万物可循"潮流艺术活动吸引超4000人次参与并实现200万次社交媒体曝光[4] - 首钢园"北京超高清视听·行!"沉浸式空间活动吸引6000人次现场体验,全网传播量突破1.24亿次[4] - 丰台区宛平博物馆集群引入20余家特色业态[4] 健康休闲功能区培育 - 北京市文旅局联合体育局设计"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体育旅游线路[5] - 石景山区WTT中国大满贯赛事9月将在首钢园开赛[5] - 延庆区"冰雪长城行"线路成为北京唯一入选国家级春节户外运动精品线路的项目[6] - 密云区全年计划举办46项赛事,已落地攀冰公开赛等活动[6] - 海淀区围绕五棵松商圈打造体育消费聚集区,联动马拉松等赛事推出特色促消费活动[6] 特色消费街区打造 - 丰台区长辛店商业步行街改造后带动销售额破730万元、客流量约85万人次[6] - 海淀区中关村大融城开业吸引客流160万人次、实现销售7040万元[6] - 石景山区模式口街区入选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6] - 延庆区井庄镇乡村奥莱商街开街运营[7] - 丰台区"长辛国潮演艺生活节"引爆消费热潮[7] 整体成效 - 北京正以系统化、场景化的"时尚育新"行动构建全域联动、全时活跃的消费生态[7]
今起生效!中国“免签朋友圈”再+1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6 08:37
中国免签政策扩容 - 中国与阿塞拜疆互免签证协定生效 持普通护照人员单次停留不超过30日 每180日累计不超过90日免签 [2] - 中国单方面免签国家扩大至47个 过境免签国家达55个 [3] - 2024年通过免签入境外国人达2012万人次 同比增长1123% [4] 入境旅游市场表现 - "China Travel"成为全球旅行新时尚 带动多元旅行文化热潮 [3][4] - 暑期入境游升温 亲子游、研学游需求旺盛 [4][5] - 北京推出6条主题线路 上海开展十大标杆活动 西安举办华裔青少年夏令营 [5] 旅游消费促进措施 -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起退点降至200元 现金限额提至2万元 商店持续扩容 [6] - "旅游+购物"模式受追捧 海外社交平台热议"带空箱子去中国"现象 [6] - 服务细节升级 包括双语标识普及 辣度分级标注 外币兑换点增加 [7] 文旅产业开放趋势 - 中国与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联邦互免签证协定将于7月生效 [7] - 政策红利双向释放 彰显高水平对外开放决心 [3][7] - 各地结合文化特色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 如故宫外文专场、秦腔脸谱绘制等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