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富临精工20250506
2025-07-16 14:13
非常好,欢迎大家早上来接受我们国际电话会议的第五期。那么今天我们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节前刚刚发布深度报告的这个复令进攻的这样一个推荐。那么最近这段时间呢,其实我们对于这个理电这个板块的推荐有一条很重要的主线,就是主页非常稳健,同时也在积极布局一些像机器人啊,半导体啊,这些第二增长曲线的一些公司。 那么傅林金工呢就是这样一家比较典型的这个标的啊甚至他的主业不只是文件啊甚至在这个零酸铁力的技术迭代的过程当中可能会打造为一家这个铁力的一个新龙头啊那么我们接下去就把时间交给这篇报告的这个主笔研究员陆文杰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一个汇报啊文杰 好的感谢杨老师各位投资者早上好然后也是感谢大家这么早来接入我们这边的一个进门的一个会议然后我这边的话是节前发布了一个富林金工的一个深度的报告那么现在我们就是就节前的深度以及我们推荐的一个观点然后我再向各位把我们整体的一些内容PPT过一遍然后再继续重申一下我们对于富林金工向公司的推荐 那么这个首先呢就是呃从呃核心的这个观点上来看的话呢呃第一个啊我们呃认为说呢呃在过去的这两到三年的这个时间里面呢呃其实弗林金工呢是一家比较稀缺的也比较典型的一家 因为受到了这种下游这种往高性能电池发展的这么一种 ...
中国6月经济数据分化,关注美国6月PPI数据
华泰期货· 2025-07-16 1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6月经济数据分化,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高于全年目标,财政发力和“抢出口”提供支撑;美国政策转向“易松难紧”,关税事件影响需求预期;商品基本面偏弱,价格波动率或偏高;策略上工业品逢低多配 [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分析 - 5月国内投资、出口走弱,消费有韧性,6月制造业PMI回升但经济企稳基础待夯实;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8%,社零同比增速放缓至4.8%;7月15日央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反内卷”政策预期升温,关注相关行业及7月政治局会议 [2] - 特朗普签署法案使美国政策转向“易松难紧”,6月美联储纪要显示多数官员认为关税推高通胀,少数考虑降息;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开启对等关税2.0阶段,关注关税对需求预期的影响 [3] 商品板块 - 国内供给侧敏感的是黑色和新能源金属板块,海外通胀预期受益的是能源和有色板块;黑色受下游需求拖累,有色供给受限未缓解,能源中期供给偏宽松,农产品波动空间有限;商品基本面偏弱,对政策预期落地需谨慎 [4] 策略 - 商品和股指期货方面,工业品逢低多配 [5] 要闻 - 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6月社零同比增长4.8%,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7月15日央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7] - 美国财长称鲍威尔继任者遴选启动;6月未季调CPI同比升2.7%,核心CPI同比升2.9%;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25个基点可能性大 [7] - 欧盟确定针对720亿欧元美国商品的反制措施清单;欧佩克维持2025、202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6月原油产量增加 [7]
光大期货碳酸锂日报-20250716
光大期货· 2025-07-16 13: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昨日碳酸锂期货 2509 合约涨 0.21%至 66660 元/吨,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和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均上涨 250 元/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粗颗粒)维持 57420 元/吨,仓单库存减少 1 吨至 11203 吨 [3] - 7 月碳酸锂产量预计环比增加 3.9%至 81150 吨,周度产量环比增加 690 吨至 18813 吨,进口环比变化不大;7 月排产环比小幅增加,两大主材消耗碳酸锂环比增加 3%至 8.08 万吨左右;周度库存环比增加 2446 吨至 140793 吨,中间环节增幅明显 [3] - 消息面炒作刺激价格短期上涨,但后市套保压力将随之而来,矿山端未有停减产迹象,社会锂矿和锂盐库存较高,可关注情绪转向后的沽空机会,仓单库存若维持低位水平或将阻碍价格顺畅回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日度数据监测 - 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涨 180 元/吨至 66660 元/吨,连续合约收盘价涨 660 元/吨至 66860 元/吨 [5] - 部分锂矿价格有变动,锂辉石精矿(6%,CIF 中国)跌 1 美元/吨至 681 美元/吨,磷锂铝石(Li2O:6%-7%)跌 45 元/吨至 4605 元/吨,磷锂铝石(Li2O:7%-8%)跌 50 元/吨至 5450 元/吨 [5] - 碳酸锂中电池级和工业级价格均上涨 250 元/吨,分别至 64900 元/吨和 63300 元/吨;六氟磷酸锂跌 650 元/吨至 49900 元/吨 [5] - 部分价差有变动,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缩小 250 元/吨至 -7480 元/吨,CIF 中日韩电池级氢氧化锂 - SMM 电池级氢氧化锂扩大 6 元/吨至 -221.6 元/吨 [5] - 部分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价格下跌,三元前驱体 523(多晶/动力型)跌 130 元/吨至 75275 元/吨,三元前驱体 811(多晶/动力型)跌 350 元/吨至 89445 元/吨等 [5] - 部分电芯和电池价格有微小变动,523 圆柱三元电池涨 0.01 元/支至 4.31 元/支,钴酸锂电芯涨 0.01 元/Ah 至 5.52 元/Ah,方形磷酸铁锂电池涨 0.001 元/Wh 至 0.3 元/Wh [5] 图表分析 - 展示锂辉石精矿、锂云母、磷锂铝石等矿石价格走势图表 [6][8] - 展示金属锂、碳酸锂、氢氧化锂、六氟磷酸锂等锂及锂盐价格走势图表 [12][14][16] - 展示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价差、电碳 - 工碳价差等价差走势图表 [19][20][21] - 展示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锰酸锂、钴酸锂等前驱体和正极材料价格走势图表 [23][26][29] - 展示 523 方形三元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芯、钴酸锂电芯、方形磷酸铁锂电池等锂电池价格走势图表 [32][34][36] - 展示下游、冶炼厂、其他环节碳酸锂库存走势图表 [37][39] - 展示碳酸锂不同生产方式的生产成本走势图表 [41] 有色研究团队成员介绍 - 展大鹏任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研究总监等职,有十多年商品研究经验,团队获多项荣誉 [45] - 王珩为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研究员,研究铝硅,为客户提供解读,撰写深度报告 [46] - 朱希为光大期货研究所有色研究员,研究锂镍,聚焦有色与新能源融合,提供解读并撰写报告 [46]
香港彻底告别“金融废墟”
投中网· 2025-07-16 11:32
港股IPO盛况 - 2024年上半年港股IPO数量达43只,同比增长43.3%,募资1067.1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713亿港元)成为全球第一 [6][15] - 排队企业数量达220家,其中219家为2024年新递表,广东省企业占比最高(44家)[17][18]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7亿港元创年内全球最大IPO,港股市值超越A股近3000亿元 [12] - 海天味业H股超额认购逾930倍,恒瑞医药港股融资额达A股3倍 [13] - 德勤预测2024年港股IPO将达80只,融资2000亿港元,其中25只为"A+H"新股 [20] 市场结构演变 - 内地企业市值占比达港股总市值81%,港股成为国际资本投资中国的核心枢纽 [4][42] - 上市主体从90年代地产/公用事业转向中资红筹股(1993年青岛啤酒)、互联网中概股(2018年阿里回归)、新经济企业(2024年宁德时代等)[22][23][24] - 港交所改革措施包括允许同股不同权(2018)、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18A章)、特专科技企业融资(18C章)及SPAC机制 [48] 中资金融机构崛起 - 中资投行包揽IPO保荐业务:中金(13家上市/62家排队)、中信(9家/64家)、华泰(9家/27家)[27][28][29] - 南向资金成交占比从34.6%跃升至43.9%,年内净流入7300亿港元 [34][36] - 招商证券国际采用"管线估值法"评估创新药企,外资投行人才向中资机构流动 [31][32]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港股融资能力远超新加坡,2025年新加坡股市出现11家企业4个月内集体退市 [44][45] - 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扩容(ETF标的扩大、税收优惠),恒生指数年内涨幅22%领跑全球 [36] - 港交所推出"H+A"机制,允许大湾区企业在深圳二次上市 [49] 典型案例分析 - 宁德时代90%港股募资投向匈牙利工厂,欧洲客户认可港股上市供应链 [25] - 蜜雪冰城港股上市使创始人身价突破2000亿港元,超越牧原秦英林成河南首富 [13] - 泡泡玛特股价自低点飙升21倍,老铺黄金PE达120倍,体现"中国式估值"逻辑 [30][29]
碳酸锂日评:国内碳酸锂7月供给预期偏松,国内碳酸锂社会库存量环比增加-20250716
宏源期货· 2025-07-16 10:51
| | | | 碳 锌 8 详20250716:国内碳酸锂7月供给预期偏松,国内碳酸锂社会库存量环比增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交易日期(日) | 2025-07-15 | 2025-07-14 | 2025-07-09 | 较昨日变化 | 近两周走势 | | | 近月合约 | 收盘价 | 66860.00 | 66200.00 | 64700.00 | 660.00 | | | | 连一合约 | 收盘价 | 66660.00 | 66720.00 | 64680.00 | -60.00 | | | | 连二合约 | 收盘价 | 66100.00 | 66260.00 | 64400.00 | -160.00 | | | | 连三合约 | 收盘价 | 66100.00 | 66260.00 | 64160.00 | -160.00 | | | | | 收盘价 | 66660.00 | 66480.00 | 64400.00 | 180.00 | | | 砖酸锂期货 | 活跃合约 | 成交堂(手) | ...
2025年H1锂电池市场盘点:全球产量986.5Gwh,同比增长48.3%
鑫椤锂电· 2025-07-16 10:15
锂电池市场规模增长 -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电池产量达986.5Gwh,同比增长48.3%,动力电池贡献684Gwh(+49%),储能电池达258Gwh(+106%)[2] - 国内市场需求强于海外,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为代表的中国厂商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6] 动力电池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93.7万辆(+40.3%),商用车销量7万辆(+58.6%),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及热销车型带动[4] - 欧洲市场因碳排放政策放缓及东欧国家补贴刺激需求,美国市场受EV补贴终止影响需求承压[4][5] 储能电池市场表现 - 国内大储市场因抢装政策推动需求,海外美国电力储能需求高位但受关税干扰,欧洲户储库存消化,中东及东南亚大储需求强劲[5] - 全年储能出货预计超500Gwh,技术迭代聚焦大容量电芯及系统应用[5][8] 数码消费及新兴领域 - 以旧换新政策刺激高端电子产品需求,手机换机周期带动消费恢复,电动工具市场拓展至人形机器人领域[5] - 两轮车市场受国内政策及海外电摩、"油改电"需求推动[5] 主要厂商与下半年展望 - 全球锂电池厂商包括LG新能源、三星SDI、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8] - 2025年全球锂电池产量有望突破2000Gwh,动力电池依赖爆款车型,储能关注关税及技术升级,数码消费期待新品发布[8]
免费领取!2025年全球锂电产业链分布图
鑫椤锂电· 2025-07-16 10:15
全球锂电产业链分布图 - 分布图尺寸为1.5米X1米,详细描绘全球锂电产业全链条生态,涵盖原材料、四大主材、电池制造及终端应用 [2] - 覆盖地域包括中国、北美、欧洲、日韩东南亚四大锂电产业主要聚集区 [2] 分布图领取方式 - 需转发文章至朋友圈并添加指定微信(13248122922)免费领取 [3] - 目前正按登记顺序依次派发 [4]
电动车中期策略:稳健增长低估值,聚焦锂电龙头和固态新技术
2025-07-16 08: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锂电行业、电动车行业、储能行业 - **公司**: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科达利、璞泰来、尚太科技、华友钴业、富临精工、裕能科技、下午新能、纳克诺尔、天娜荣百当参、上海西霸、宏工科技、英联天远航精密、天铁科技、LG、松下、三星、SK、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广汽英派特、吉利旗下企业、格林美、中伟股份、天赐、恩捷、新元、加园、诺德、夏沃、天籁、当升、上海洗霸、宏工银联 [1][2][11][23]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需求 - **电动车市场**:2025 年全球电动车销量预计增长 21%达 2,070 万辆,2026 年增长 16%以上;中国增长 25%以上,欧洲增长 27%,美国增长有限,新兴市场增长 35% [1][2][4] - **储能市场**:2025 年全球储能需求预计达 1.8 TWh,同比增长 31%,2026 年为 2.1 - 2.2 TWh,同比增长 20%以上;中国增长 20% - 30%,欧洲和新兴市场增速快,美国潜力大但受政策影响 [1][2][3][5] 市场表现 - **国内新能源汽车**:2025 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40%,出口超预期,本土市场增长超 30%,渗透率 50%以上;纯电占比 60%左右,经济型车增长显著;全年含出口总销量超 1,600 万辆,同比增 65%,2026 年增速 15%以上 [2][12][13] - **欧洲市场**:2025 年上半年增长 25%,全年预计增长 27%,2026 年 30%左右;德国、西班牙、英国表现好,大众增长 70% - 80%,中国比亚迪出口增长三倍 [4][15] - **美国市场**:2025 年 1 - 5 月增长约 5%,电动化率近 10%,政策补贴退出后增长有限,明年增速不高 [4][16] - **新兴市场**:2025 年前五月增长 30%以上,全年预计 35%,明年 20%以上;印尼、印度等增速好,渗透率约 4% [4][17][18] 行业供给与盈利 - **供给**:龙头企业率先扩产,产能利用率高;锂电产业链供需格局改善,产能利用率 60% - 70%,竞争向头部集中 [6][20] - **盈利**:电池端价格平稳,盈利维持或扩张;材料端价格波动小,部分环节因钴涨价改善;龙头企业盈利稳定,二三线部分环节亏损改善 [7][20] 固态电池发展 - **进展**: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备小规模量产准备,多家头部企业完成 60 安时小试线测试,2025 下半年至 2026 年中试线落地是看点 [8] - **前景**:2027 年小规模量产,2030 年大规模量产,市场目标 100GWh 左右;固态电解质、干电极等设备及新黑科技方向有投资机会;成本可实现每瓦时五六毛钱,大规模应用将提振行业 [9][10] 关键材料情况 - **碳酸锂**:2025 年过剩 20 万吨左右,2026 年近 40 万吨,价格维持底部震荡,可能跌破 6 万元/吨 [27] - **钴**:刚果金限制出口使钴价涨至 24 万元/吨,禁令延长钴价或涨至 25 - 30 万元/吨,利好相关公司盈利 [28] - **铁磷正极材料**:供给紧缺,第三代、四代产品需求强,但涨价幅度受龙头企业影响 [30]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动力电池市场**:2025 年前五月增长 39%,国内铁锂电池占比提至 80%左右,插混车占比下降使单车带电量增一度,重卡提升整体单车带电量 [21][22] - **市场份额**:全球宁德时代占 38%,海外企业份额下降;国内比亚迪等二线及车企自建电池企业市占率提升,宁德和比亚迪合计占近 70% [23] - **宁德时代海外市场**:欧洲份额提至 43%,匈牙利一期工厂下半年投产;美国份额下降,但技术授权项目推进顺利 [24] - **储能电池竞争格局**:宁德时代市占率下降,新兴市场使二三线企业获更多订单,但宁德在高端市场份额高且拓展系统集成 [25] - **电池价格与盈利**:动力及储能电池价格低位,铁锂储能芯片约 0.3 元/瓦时,三元约 0.4 元/瓦时;宁德时代每瓦时利润 0.08 - 0.09 元,亿纬锂能 0.02 元左右,中创新航 0.01 元左右 [26] - **结构件环节**:保持降价趋势,龙头产能利用率提高,新技术钢壳技术在测试阶段 [29] - **各环节盈利情况**:一季度和二季度锂电行业盈利不理想,铁锂盈利改善不明显;石油胶价格波动对企业盈利影响小,负极盈利稳定;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市场摸底,天赐二季度盈利底部;隔膜市场分化,短期内难现拐点;三元正极材料总体量增长弱;铜箔和铝箔市场好转 [31][32][33][35][36][37] - **投资价值环节**:锂电主产业链中结构件和负极环节最具投资价值,估值底部可关注碳酸锂环节,新技术看好固态电解质领域及弹性标的 [39]
香港彻底告别“金融废墟”
创业邦· 2025-07-16 08:16
港股IPO盛况 - 2024年上半年港股43只新股IPO上市,数量同比增加43.3%,募资1067.1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713亿港元)登顶全球榜首 [10] - 宁德时代赴港募资357亿港元创年内全球最大IPO,港股市值超越A股近3000亿元 [8] - 海天味业H股上市超额认购逾930倍,恒瑞医药港股融资额达A股3倍,蜜雪冰城创始人身价突破2000亿港元 [9] 中资企业主导 - 上半年240家企业涌入港股,220家排队中,219家为2024年新递表,广东省(44家)、北京市(30家)、上海市(27家)为前三来源地 [11][13] - 德勤预测2024年港股IPO达80只,融资2000亿港元,其中25只为"A+H"新股 [13] - 中资企业市值占港股总市值81%,港交所成为内地企业国际化前哨站,宁德时代90%港股募资投向匈牙利工厂 [14][28] 中资机构崛起 - 中金以13家IPO保荐居首,中信证券和华泰各9家,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外资投行份额萎缩 [16][17]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7300亿港元,成交占比从34.6%跃升至43.9%,险资配置比例突破51% [21][22] - 中资投行采用"管线估值法"评估创新药企,"用户资产模型"测算奶茶店价值,外资投行人才向中资机构流动 [20] 制度创新与历史沿革 - 港交所2018年打破"同股不同权"限制吸引阿里巴巴,2023年推出18C章支持特专科技企业,2024年引入SPAC机制 [30] - 1984年中信注资嘉华银行开启红筹模式,1993年青岛啤酒成为首家内地赴港上市企业,2010年后互联网企业中概股回归 [14][26] - 互联互通标的扩容、ETF范围扩大及税收优惠延续,恒生指数年内涨幅22%碾压全球主要股指 [22] 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香港股市成交量与融资能力远超新加坡,2025年11家新企集体退市,汇丰、渣打将亚太总部迁回香港 [28] - 港交所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企业"H+A"上市新规,强化与内地资本市场联动 [30] - 新消费(泡泡玛特股价飙升21倍)、创新药、新能源等板块构建港股新经济矩阵,脱离欧美定价体系趋势显现 [19][23]
国民技术港股IPO:股权结构分散 连续3年亏损
新华财经· 2025-07-16 07:40
公司概况 - 国民技术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采用集成电路和锂电池材料双主业模式,2024年两项业务收入占比均约47% [2] - 公司为平台型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提供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集成度的控制芯片与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形成"集成电路+新能源材料"双主业协同布局 [3] 业务布局 - 集成电路领域聚焦通用MCU、专业市场芯片、射频芯片和BMS四大产品线,覆盖汽车电子、智能家电、物联网终端等应用场景 [7]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在全球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五,全球32位平台型MCU市场的中国企业排名前三,内置商业密码算法模块的中国MCU市场排名第一 [7] - 锂电池负极材料业务涵盖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人造石墨产品和石墨化加工服务,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与便携式设备,客户覆盖行业主流电池厂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11.7亿元,同比增长12.6%,年内亏损2.56亿元,亏损规模较上一年收窄 [12]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31.87%,净亏损2137.58万元 [12] - 2022年至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35.6%、1.7%、15.6%,2023年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受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产品售价下降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影响 [12] - 2024年研发开支和行政开支分别占收入的16%和13.9% [12]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21亿元,连续三年净流出,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62亿元,短期借款达8.37亿元 [12] 股权结构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港股上市前单一最大股东孙迎彤持股2.65% [13] - 公司A股市值约150亿元,A股上市早期进行过多次分红,最近三年未分红 [16] 港股上市计划 - 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2] - 拟将募集资金用于开发新产品系列及提升产品性能,包括高性能MCU、多协议通信芯片、专业市场芯片、车规级芯片等,升级现有产品组合,开展战略性投资及收购,偿还部分银行贷款及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