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烯
搜索文档
三美股份(603379) - 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7 17:01
产量与销量 - 2025年前三季度氟制冷剂产量132,633.12吨,外销量95,412.79吨[1] - 2025年前三季度氟发泡剂产量14,465.48吨,外销量6,540.78吨[1] - 2025年前三季度氟化氢产量100,369.91吨,外销量50,139.25吨[1] 营业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氟制冷剂营业收入380,028.14万元[1] - 2025年前三季度氟发泡剂营业收入15,629.58万元[1] - 2025年前三季度氟化氢营业收入41,768.10万元[1] 产品均价 - 2025年前三季度氟制冷剂均价39,829.89元/吨,同比上涨56.50%[3] - 2025年前三季度氟发泡剂均价23,895.59元/吨,同比上涨43.18%[3] - 2025年前三季度氟化氢均价8,330.42元/吨,同比上涨8.59%[3] 原材料均价 - 2025年前三季度萤石粉均价3,192.77元/吨,同比下降0.31%[4] - 2025年前三季度硫酸均价572.55元/吨,同比上涨61.75%[4] - 2025年前三季度偏氯乙烯均价6,287.30元/吨,同比上涨1.00%[4] - 2025年前三季度三氯乙烯均价3,969.16元/吨,同比上涨0.63%[4]
滨化股份IPO:去年业绩增收未增利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90.8%
搜狐财经· 2025-10-27 14:46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0228亿元,较2023年的73059亿元增长399%,但期内利润从2023年的399亿元下降至217亿元,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3] - 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265%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64%,2025年上半年略回升至84%[4][7] - 公司净利率从2022年的135%持续下滑至2024年的21%,2025年上半年为18%[4][7] - 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为73539亿元,期内利润为136亿元[3] 资产负债与偿债能力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2年的419%持续攀升至2025年6月末的908%[2][6][7] - 公司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10下降至2024年的06,2025年6月末为08[7] - 公司速动比率从2022年的09下降至2024年的04,2025年6月末为05[7] 运营效率与成本 - 公司销售成本占收入比例从2022年的735%上升至2024年的936%,2025年上半年为916%[4] - 公司存货及合约成本结余从2022年的58亿元增至2024年末的1072亿元,两年增长848%,2025年6月末进一步增至1583亿元[4] 行业地位与业务构成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粒状烧硷、食品级片状烧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及氯丙烯生产商[3] - 按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产能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环氧丙烷民营生产商[3] - 公司业务涵盖氯硷化学品、碳三碳四化学品及湿电子化学品三大核心板块[3] 募集资金用途 - 募集资金将用于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源网荷储项目建设[7] - 部分资金将用于提升研发能力,聚焦生物基五亚甲基二胺、四氯丙烯等高附加值产品及硷性水电解槽开发[7] - 部分资金将用于在滨州阳信建设年产能17000吨的高端电子化学品生产设施[7] - 部分资金将用于拓展海外销售与服务网络,以支持MTBE化工品海外销售增长[7] - 部分资金将预留作一般营运资金[7]
滨化股份港股IPO递表,正式启动“A+H”战略
搜狐财经· 2025-10-23 18:10
上市申请与战略布局 - 公司于10月22日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主板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和建银国际 [1] - 此次上市标志着公司在登陆A股15年后,正式启动"A+H"双资本平台战略,是其国际化布局的关键一步 [1] - 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新能源+化工"耦合发展模式,深化科创引领、加大研发开支并拓展国际业务布局 [3] 行业地位与产能优势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粒状烧碱、食品级片状烧碱、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及氯丙烯生产商 [3] - 按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产能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环氧丙烷民营生产商 [3]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制造用于先进半导体工艺的电子级氢氟酸的生产商之一 [3] 绿色转型与投资项目 - 在"双碳"背景下,公司以能源突破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3] - 公司斥资14.21亿元启动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是其绿色发展战略的关键落子和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布局 [3] 财务表现与经营数据 - 2022年、2023年、2024年收入分别为88.92亿元、73.06亿元、102.28亿元,2024年收入较2023年增长显著 [3] - 2022年、2023年、2024年期内利润分别为12.03亿元、3.99亿元、2.17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3.5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1.36%,期内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增长15.32% [3] 公司概况与业务板块 - 公司始建于1968年,深耕化工行业50余年,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与绿色低碳为核心驱动力的综合型化工集团 [4] - 业务领域涵盖氯碱化学品、碳三碳四化学品及湿电子化学品三大核心板块,拥有全面的产品组合 [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3个制造基地、超2500名员工,生产单位使用率较高 [4]
永和股份(605020) -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10-20 17:45
产量与销量 - 氟碳化学品产量123,452.31吨,同比增1.51%,销量68,030.08吨,同比降9.00%[1] - 含氟高分子材料产量42,070.80吨,同比增14.90%,销量29,026.58吨,同比降1.53%[1] - 化工原料产量352,358.82吨,同比增26.02%,销量184,738.65吨,同比增0.73%[1] - 含氟精细化学品产量2,685.35吨,同比增438.71%,销量2,001.68吨,同比增1,037.70%[1] 营收情况 - 氟碳化学品营收203,887.72万元,同比增18.00%[1] - 含氟高分子材料营收123,662.71万元,同比增1.53%[1] - 化工原料营收32,673.99万元,同比降3.32%[1] - 含氟精细化学品营收8,302.44万元,同比增808.67%[1] 产品均价 - 氟碳化学品2025年前三季度均价29,970.23元/吨,同比增29.68%,环比降8.89%[4] - 含氟高分子材料2025年前三季度均价42,603.26元/吨,同比增3.11%,环比降2.42%[4] - 化工原料2025年前三季度均价1,768.66元/吨,同比降4.03%,环比增21.75%[4] - 含氟精细化学品2025年前三季度均价41,477.41元/吨,同比降20.13%,环比降10.83%[4] - 萤石精粉2025年前三季度均价2,844.46元/吨,同比增0.74%,环比降10.95%[5] - HFC - 32 2025年前三季度均价41,667.26元/吨,同比增110.06%,环比增6.24%[5]
滨城图强:以“三区联动”塑百强新城
齐鲁晚报网· 2025-09-28 14:47
高新区产业发展 - 滨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2025年1月获批设立,规划面积14.99平方公里,结束了主城区无高标准工业园区的历史 [2] - 高新区吸引了包括山东魏桥创业集团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安琪酵母等17个重大项目落地,总投资额达230.2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滨城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大幅增长37.2%,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8.4个百分点 [2] -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家纺服装、食品加工三大百亿级产业为优势,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 [3] 区域经济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滨城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居民可支配收入等12项指标位列全市第1位,地区生产总值等3项指标列全市第2位 [3] - 区域内固体烧碱、三氯乙烯、莱赛尔面料、赤藓糖醇、铝活塞耐磨镶圈等11项产品产量或市场份额居全球或全国第一 [3] 城市品质提升 - 2023年启动大规模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计划三年投入180亿元,实施126个城市更新项目 [4] - 完成交付16个安置区,共计15735套安置房,数量位列全市第1位,并完成既定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4] - 打通城区13条“断头路”,实施秦台河综合改造工程,清淤底泥13万方,新建地下排水管网92公里,清淤管网586公里 [4] - 高标准提升7个农贸市场,整治30条背街小巷,拥有116座公园和2400万平方米城市绿地,森林覆盖率达40% [5] - 2024年,滨城区在全国城市宜居指数评价中排名提升42位至第65位,群众满意度从82%跃升至96% [5] 高铁新城规划与建设 - 随着济滨高铁、津潍高铁交汇,规划开发8.11平方公里的高铁新城,其核心滨州站综合交通枢纽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站场规模为8台18线,预计2026年投用 [7] - 高铁新城采用“站城一体”理念规划,吸引10多家央国企参与,仅基础设施投资就超过120亿元,正在建设8条快速路网 [7] - 2024年以来,滨城区已签约41个高铁关联项目,计划总投资超过300亿元,预计到2030年高铁新城将集聚全区20%以上人口和30%以上经济总量 [8] - 高铁新城将形成“20分钟到济南、50分钟达北京、2小时通上海”的交通圈,推动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变 [8]
环氧氯丙烷、合成氨等涨幅居前,建议关注进口替代、纯内需、高股息等方向
华鑫证券· 2025-09-16 23:37
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行业评级为"推荐"且维持该评级 [4] 核心观点 - 国际油价受俄乌冲突及美俄谈判影响反复震荡 预计2025年油价中枢维持在65-70美元/桶 [6][21] - 化工行业整体处于弱势 但存在结构性机会 重点推荐进口替代、纯内需和高股息方向 [6][7][8] - 草甘膦行业呈现底部特征 库存下降价格回升 有望进入景气周期 [7][8] - 关税不确定性影响出口 内循环需承担更多增长责任 看好化肥等内需刚性行业 [8] - 高股息资产在油价上涨背景下具备吸引力 推荐"三桶油"及细分领域龙头 [6][8] 产品价格表现 - 本周涨幅前五产品:环氧氯丙烷(华东 +10.00%)、硫磺(温哥华FOB +4.59%)、合成氨(江苏新沂 +4.35%)、苯酚(华东 +3.46%)、三氯乙烯(华东 +3.36%) [4][21] - 本周跌幅前五产品:尿素(波罗的海 -8.47%)、液氯(华东 -7.32%)、硫酸(杭州颜料化工厂 -6.10%)、2-氯-5-氯甲基吡啶(华东 -5.98%)、硝酸(安徽98% -5.71%) [5][21] 细分行业跟踪 - 国际油价:布伦特收66.99美元/桶(周涨2.27%) WTI收62.69美元/桶(周涨1.33%) 地缘局势支撑但供需面疲软 [24][25] - 丙烷市场:均价4667元/吨(周涨1.31%) 下游阶段性补货推动稳中上行 [29] - 动力煤:均价566元/吨(周跌0.18%) 需求疲软弱势运行 [30][31] - 聚烯烃:聚乙烯LLDPE均价7327元/吨(周跌0.12%) 聚丙烯粉料均价6839元/吨弱势僵持 [32][34][35] - 涤纶产业链:PTA市场震荡走弱 涤纶长丝POY均价6790元/吨偏弱调整 [36][37][38] - 化肥市场:尿素均价1696元/吨(周跌1.97%) 复合肥价格稳中趋弱 [39][40][41] - 聚氨酯:聚合MDI均价15000元/吨(周涨0.33%) TDI市场V型反转 [42][43][44][45] - 新能源材料:EVA均价11060元/吨(周涨2.1%) 受光伏需求强劲支撑 [48][49] - 纯碱市场:轻质纯碱均价1179元/吨(周跌0.25%) 重质纯碱均价1329元/吨持平 [50][51] - 钛白粉:硫酸法金红石型均价13293元/吨 生产商库存减少 [52][53][54] - 制冷剂:R134a报价51000-53000元/吨 R32报价60000-62000元/吨 维持强势运行 [55][56] 重点公司分析 - 万华化学:聚氨酯龙头但业绩承压 上半年营收909.01亿元(同比-6.35%) 归母净利61.23亿元(同比-25.10%) 持续布局新材料领域 [58] - 博源化工:纯碱价格低迷拖累业绩 上半年营收59.16亿元(同比-16.31%) 归母净利7.43亿元(同比-38.57%) 阿拉善项目二期预计2025年底试车 [59] - 凯美特气:上半年营收3.10亿元(同比+10.52%) 归母净利0.56亿元扭亏为盈 电子特气业务打开新空间 [60] 投资建议方向 - 草甘膦景气周期:推荐江山股份、兴发集团、扬农化工 [7][8] - 成长性个股:推荐瑞丰新材(润滑油添加剂)、宝丰能源(煤制烯烃) [8] - 内需刚性行业:推荐华鲁恒升、新洋丰、云天化、亚钾国际、中国心连心化肥、利民股份 [8] - 高股息资产:推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及云天化、兴发集团、龙佰集团(股息率约5%) [6][8]
石油与化工指数涨跌互现(9月8日至12日)
中国化工报· 2025-09-16 10:43
化工与石油指数表现 - 化工原料指数累计上涨1.90% [1] - 化工机械指数累计上涨1.43% [1] - 化学制药指数累计下跌2.04% [1] - 农药化肥指数累计上涨3.16% [1] - 石油加工指数累计下跌1.15% [1] - 石油开采指数累计下跌1.70% [1] - 石油贸易指数累计上涨1.09% [1] 国际原油价格变动 - 纽约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2.69美元/桶 较9月5日上涨1.33% [1] - 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66.99美元/桶 较9月5日上涨2.27% [1] 石化产品现货市场表现 - 液氯上涨28.88% 环氧氯丙烷上涨6.02% 三氯乙烯上涨4.41% 代森锰锌上涨3.85% 丙烯酸上涨3.48% [1] - 维生素VE下跌10.00% 石蜡下跌6.49% 2-氯-5-氯甲基吡啶下跌5.89% DMF下跌4.88% 电池级碳酸锂下跌3.38% [1] 上市化企股价表现 - 东方铁塔上涨31.79% 亚太实业上涨27.62% 国立科技上涨26.33% 雅运股份上涨19.16% 皖维高新上涨18.55% [2] - 润普食品下跌16.71% 奇德新材下跌14.96% 中科电气下跌10.58% ∗ST达志下跌10.54% 长江材料下跌9.84% [2]
三美股份(603379) - 浙江三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22 17:31
产品产量与销量 - 2025年半年度氟制冷剂产量88,275.68吨、外销量61,968.21吨[1] - 2025年半年度氟发泡剂产量8,410.74吨、外销量4,314.16吨[1] - 2025年半年度氟化氢产量68,366.59吨、外销量32,411.82吨[1] 产品营收 - 2025年半年度氟制冷剂营业收入241,913.27万元[1] - 2025年半年度氟发泡剂营业收入9,776.76万元[1] - 2025年半年度氟化氢营业收入27,619.82万元[1] 产品均价及同比变化 - 2025年半年度氟制冷剂均价39,038.29元/吨,同比增长56.53%[3] - 2025年半年度氟发泡剂均价22,662.02元/吨,同比增长36.87%[3] - 2025年半年度氟化氢均价8,521.53元/吨,同比增长11.79%[3] 原材料均价及同比变化 - 2025年半年度萤石粉均价3,307.76元/吨,同比增长3.15%[5] - 2025年半年度硫酸均价536.20元/吨,同比增长65.66%[5] - 2025年半年度三氯乙烯均价3,858.05元/吨,同比下降8.22%[5] - 2025年半年度氯仿均价2,295.09元/吨,同比下降9.62%[5]
永和股份(605020) - 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营数据公告
2025-08-11 18:15
产品价格 - 氟碳化学品2025年上半年均价30,237.96元/吨,同比增33.33%,环比增15.75%[4] - 含氟高分子材料2025年上半年均价42,564.68元/吨,同比增1.83%,环比增6.18%[4] - 化工原料2025年上半年均价1,769.14元/吨,同比降6.45%,环比降29.94%[4] - 含氟精细化学品2025年上半年均价43,606.34元/吨,同比降8.18%,环比降1.20%[4] - 萤石精粉2025年上半年均价2,996.54元/吨,同比增5.96%,环比降3.61%[6] - 电石2025年上半年均价2,255.56元/吨,同比降10.48%,环比降3.76%[6] 产品产销及营收 - 氟碳化学品2025年产量82,930.97吨,同比降1.74%,外销量43,336.54吨,同比降5.48%,营收131,040.86万元,同比增26.02%[5] - 含氟高分子材料2025年产量27,346.27吨,同比增3.72%,外销量18,790.20吨,同比降5.82%,营收79,979.88万元,同比降4.10%[5] - 化工原料2025年产量250,622.13吨,同比降0.30%,外销量125,239.12吨,同比降2.01%,营收22,156.57万元,同比降8.33%[5] - 含氟精细化学品2025年产量1,659.56吨,同比增530.39%,外销量1,133.27吨,同比增4,196.37%,营收4,941.78万元,同比增3,845.07%[5]
研判2025!中国三氯乙烯行业产量、消费量及出口分析:制造业景气度下行叠加环保政策趋严,供给端呈现“以销定产”主动收缩特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29 09:24
行业概况 - 中国三氯乙烯行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体系,2025年1-5月产量10.38万吨,同比下降2.52%,消费量8.79万吨,同比下降8.92% [1][6] - 5月底库存量1200吨,同比增长14.29%,供给端主动收缩,需求端因制造业景气度下行及环保政策趋严导致金属加工和农药行业需求减少 [1][6] - 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阶段,2025年6月最后一周毛利润2180.57元/吨,同比增长102.74% [8]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包括乙炔、氯气、催化剂,生产设备涵盖乙炔干燥设备、氯化塔、精馏塔等 [4] - 中游为三氯乙烯生产制造环节,下游应用包括金属脱脂/清洗、医药中间体、农药/染料溶剂、涂料等领域 [4] 市场供需与贸易 - 高纯度电子级三氯乙烯(纯度≥99.9%)需求同比增长25%,毛利率较工业级高40%-50% [8] - 2025年1-5月出口量1.45万吨,同比增长58.20%,出口金额6340.14万元,同比增长27.58%,呈现"量高增、价温和"格局 [10] 竞争格局与企业表现 - 行业形成"两超多强"格局,吉化、航锦科技为传统巨头,内蒙古三联、滨化集团等凭借区域或技术优势占据剩余份额 [12] - 航锦科技2025年电子级产品占比提升至18%,高纯度产品毛利率显著高于工业级,但2025年一季度营收10.69亿元,同比下降34.26% [12][13] - 滨化集团2024年三氯乙烯产量8.52万吨,同比增长3.02%,产品纯度超99.99%,质量合格率100% [16] 技术升级与环保 - 吉化采用乙烯直接氯化法工艺,新型催化剂使反应转化率提升10%、能耗降低12% [12] - 滨化集团通过汽化器改造等技术升级年节约成本超20万元,设备检修效率提升60%,废水回用率超90% [16] 未来趋势 - 电子清洗和金属加工领域需求稳健,电子级产品推动技术升级 [18] - 环保法规趋严推动替代品研发(如氢氟醚、柠檬烯),循环利用技术将发展 [19][20] - 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大型企业通过技术研发扩大市场份额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