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代币化债券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金管局:上半年银行数字资产相关产品及代币化资产交易总额达261亿港元
北京商报· 2025-08-05 14:45
香港数字资产业务发展 - 香港银行数字资产业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监管指引推出后 更多银行开拓数字资产相关产品销售 代币化资产及数字资产保管业务 [1] - 截至2025年7月中 22家银行获准销售数字资产相关产品 13家银行获准销售代币化证券 5家银行获准提供数字资产保管服务 [1] - 2025年上半年银行数字资产相关产品及代币化资产交易总额达261亿港元 同比增长233% 并已超过去年全年交易总额 [1] 行业动态与未来展望 - 多家资产管理公司计划推出代币化产品 政府积极推动代币化债券发行 [1] - 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增长势头预计将持续 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带来新动力 [1]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增长势头将会持续
新浪财经· 2025-08-04 07:13
数字资产相关产品及服务发展 - 截至2025年7月中,22家银行获准销售数字资产相关产品,13家银行获准销售代币化证券,五家银行获准提供数字资产保管服务 [1] - 2025年上半年银行数字资产相关产品及代币化资产交易总额达26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33%,并已超过去年全年交易总额 [1] 代币化产品及债券发行趋势 - 多家资产管理公司相继公布计划推出代币化产品 [1] - 政府积极推动代币化债券发行 [1] 香港数字资产领域前景 - 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增长势头将会持续 [1] - 数字资产发展为香港财富管理业务带来新动力 [1]
星路科技CEO蔡华:未来2至3年RWA的主流产品仍是标准类资产
经济观察网· 2025-07-25 10:40
公司战略部署 - 复星集团旗下星路科技正式启动Web5战略部署 并发布全RWA技术平台FinRWA Platform [2] - 平台当前主要发行标准类产品 包括基金类 票据类和债券类产品 [2] - 未来计划将非标准化资产如充电桩等实物资产纳入生态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监测和收益追踪 [3] 市场产品偏好 - 货币基金是目前市场发行最多且认可度最高的产品 [2] - 代币化债券(原生或已发行债券代币化)位列第二 可作为稳定币底仓或客户配置首选 [2] - 债券基金 流动性强且风险评级较好的基金或票据类产品也较受欢迎 [2] 产品发展趋势 - 未来2至3年RWA主流产品仍为标准类资产 非标类资产因局限性大尚未成为主流但可能是未来趋势 [3] - 公司将优先上链大众接受度高 风险等级低的底层金融资产 再逐步向非标产品过渡 [3] 生态参与方展望 - 资产上链将吸引传统金融机构加入 包括资产管理公司(资产方)和证券公司 银行(分销方) [3] - 这些机构对构建RWA生态将起到重要作用 [3]
解读《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
2025-06-30 09:0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数字资产、虚拟资产、金融科技 - **公司**:宇信科技、民生证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香港数字资产政策宣言 2.0 影响 - **稳定币发展**:为稳定币发展提供明确时间表(2025 年 8 月 1 日实施)和监管框架,证监会负责发牌等,金管局监督银行数字资产交易活动,确认银行参与角色 [2] - **应用场景扩展**:扩大稳定币应用场景至代币化资产,香港政府常规化发行代币化政府债券,倡导现实世界资产金融代币化,如贵金属、再生能源等 [3][4] - **人才技术支持**:免除代币化基金和 ETF 基金印花税,促进监管执法与技术提供者合作,吸纳 Web 3 领域人才,打造虚拟资产生态系统 [5] 宇信科技应对策略 - **海外布局**:全面布局海外业务,申请在香港上市,结合战略出海扩展,布局稳定币相关业务 [6] - **合作探索**:与大陆及港澳地区金融机构合作,探索跨境支付及代币化债券等应用场景 [6] 民生证券业务布局 - **银行角色定位**:全面布局银行作为加密资产交易参与方,包括资金托管、数字资产服务提供等,定位为银行与数字资产结合关键节点 [13] - **应对监管挑战**:利用大陆监管经验,结合海外研究成果,与学术机构探讨应用于新监管环境 [14] 稳定币生态系统发展措施 - **多方合作**:与发币方签订保密协议,与新加坡等地合作研究 RWA 转化为数字资产,在中东闭环产业探索应用场景 [9] - **研究课题参与**:参与 Web 3 零售支付系统研究课题,结合海外研究成果和自身经验参与稳定币生态 [11][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代币化债券情况**:香港已发行 67 亿绿色债券两期,基础设施基于高盛区块链平台,主要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在场外市场交易,未来可能在新稳定币链上发行 [3][14] - **横琴数据中心作用**:建设将提升澳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解决境内外数据壁垒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7][8] - **公司业务进展**:今年民生证券走访香港银行,未收到稳定币直接诉求;宇信科技海外市场探索进展显著,科技能力获认可,将拓展东南亚、中东及新兴国家市场 [16][18] - **澳门数字货币项目**:澳门 2025 年 11 月试点数字人民币,公司参与并扮演重要角色 [17]
中国稳定币第一股已经出现?
财富FORTUNE· 2025-06-26 21:01
国泰君安国际虚拟资产牌照升级 - 国泰君安国际于6月24日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升级证券交易牌照,成为首家具备全方位虚拟资产服务能力的香港中资券商,涵盖比特币、以太币及稳定币交易,并提供合规投资建议和代币化证券服务 [1] - 牌照升级后公司港股股价次日大涨近200%,并带动香港中资券商指数单日涨逾11%,市场将其视为"中国稳定币第一股" [1] - 公司2024年已推出虚拟资产现货ETF结构性产品,2025年启动数码债券发行业务,业务路径与香港证监会"A-S-P-I-Re"路线图高度契合 [2]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与市场发展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成为全球首个对法币稳定币实施全链条监管的司法管辖区 [3] - 花旗银行预测2030年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达1.6-3.7万亿美元,香港有望凭借监管先发优势占据重要份额 [3] - 2024年香港虚拟资产相关基金规模同比激增200%,机构资金占比突破40%,显示市场机构化趋势加速 [6] 虚拟资产交易生态影响 - 稳定币被视为连接传统金融与虚拟资产的核心枢纽,其法币锚定特性和低波动性支撑跨境支付与链上投资场景 [3] - 国泰君安国际4月协助某央企发行1.5亿美元代币化债券,成为首批通过香港代币化证券中央结算网络(TCN)完成的项目 [5] - 虚拟资产合规化将重塑非银金融产业链,催生区块链设施、智能合约审计等技术服务需求,并推动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等新型可编程资产发展 [5] 行业竞争格局与技术挑战 - 多家香港本地券商如胜利证券、艾德证券已完成1号牌照升级,主要通过持牌交易所设立综合账户提供主流币种分销服务 [6] - 虚拟资产交易面临黑客攻击与私钥管理等高安全风险,需持续投入风控体系升级,同时全球监管差异可能引发政策套利 [6] - 香港虚拟资产日均交易规模达千亿美元级,为传统券商开辟新战场,跨境金融场景效率因区块链技术获得颠覆性提升 [4][5]
香港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发展Web3是整个金融系统的创新改革,未来所有金融产品可能都会代币化|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5-18 18:32
香港Web3与数字资产发展布局 - 香港正积极推动Web3和数字资产发展,其生态布局受市场高度关注 [2] - 国际组织正在讨论虚拟货币买卖标准与分类,相关政策即将出台 [2] - 香港必须抢占虚拟资产领域制度化和标准化的领先地位,以维护国家金融地位 [2] Web3对金融系统的变革 - Web3不仅是虚拟资产交易,更是整个金融系统的创新改革 [2] - 未来所有金融产品都可能上链和代币化,涉及数万亿美元规模 [2] - 香港机遇不仅在于现有虚拟产品,更在于未来金融产品的代币化进程 [2] 香港具体推进措施 - 已推出代币化债券,银行将投入稳定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3] - 未来1-2年将完善数字化产品的交易方法、监管标准和风险规范 [3] - 将区分专业投资者与散户的交易原则和技术标准 [3] 法律与制度完善计划 - 2025年将完善Web3领域的法律制度 [3] - 建立新金融产品和代币化产品在香港发行的规范框架 [3] - 预计数字资产行业将逐步实现标准化发展 [3]
香港金融体系保持稳健——访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
经济日报· 2025-04-27 06:42
香港金融体系稳健性 - 港元汇率稳定在7 75至7 85港元兑1美元区间 [1] - 香港外汇储备约4160亿美元 相当于基础货币的1 6倍 [1] - 银行业资本充足比率达21 8% 流动性覆盖比率为178 4% [1]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 全球29家系统重要性银行及超70%全球百大银行在香港营运 [1] - 香港资产管理规模约4万亿美元 为亚洲顶尖国际资产管理中心 [1] - 大湾区企业通过香港接入全球资本市场 全球企业通过香港进入内地市场 [1] 离岸人民币业务领先优势 - 2024年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参与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额达10万亿元人民币 [2] - 全球人民币支付金额月均18 7万亿美元 75%通过香港进行 [2] - 人民币债券余额12644亿元 较2022年底增长40% 人民币贷款余额7240亿元 增长278% [2] 金融创新与债券市场发展 - 香港推动北向通、南向通债券流通 计划开发代币化债券等新品种 [2] - 过去两年完成两次政府代币化债券发行 运用区块链技术降低成本与风险 [2] - 鼓励私营部门参与代币化债券发行 巩固香港金融创新领先地位 [2] 应对关税战与行业支持 - 香港金融体系在关税战背景下保持顺畅运行 [1][3] - 重点支持贸易、运输等易受外部影响的行业 针对性帮扶中小企业 [3] - 计划为全球供应链调整提供融资服务 持续监测市场动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