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轻松健康IPO:活跃用户下降保费下滑, “健康”故事不好讲
搜狐财经· 2025-07-25 18:34
上市进展 - 轻松健康于2024年1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国际为联席保荐人,但截至7月25日仍未获批 [2][3] 商业模式与竞争格局 - 公司成立于2014年,依托大病筹款平台轻松筹起家,商业模式为通过公益众筹吸引流量并转化为保险和健康服务收入 [4][5] - 行业竞争对手水滴筹凭借互联网打法快速超越,2020年水滴筹在筹款侧市场份额达67%,轻松筹仅14% [11][13] - 水滴公司2021年赴美上市时市值达47.3亿美元,但当前股价较发行价下跌超80% [14][22] 用户与财务数据 - 活跃用户数持续下滑:2022年7050万、2023年6910万、2024年前三季度5000万 [4][20] - 保险业务收入下滑:2022年3.21亿元、2023年3.2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2.39亿元 [16][21] - 健康服务收入快速增长:2022年5977.7万元、2023年1.5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3.98亿元,占比从15.2%升至61.8% [24] 业务结构 - 保险业务合作保险公司数量远低于水滴(101家),2023年保险收入仅为水滴保的零头(3.27亿 vs 23.4亿) [17][18] - 健康服务业务分为早筛、综合健康服务包、科普服务和医学研究辅助四类,其中科普服务毛利率较低导致整体毛利率从96.9%降至20.3% [24][25] - 医学研究辅助业务2024年新开展,与水滴公司翼帆医药形成直接竞争 [26][27] 资本与运营 - 2015-2021年累计融资1.26亿美元,投资方包括IDG、腾讯等 [8] - 2024年为满足上市要求已剥离轻松筹平台,需向关联方采购流量 [29] - 按2023年移动设备活跃用户数计,公司在中国数字健康服务市场排名第二 [8]
从数码到基金,京东这波操作让我彻底服了!
点拾投资· 2025-07-22 18:34
京东零售生态优势 - 公司构建了涵盖商品交易、物流配送、用户服务的完整零售体系,严格筛选供应商并建立高效物流网络,售后服务体系完善[5] - 零售业务延伸至以旧换新政策落地,既拉动消费又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5] - 依托零售数据与供应链能力,拓展出京东健康(30秒接诊响应)、京东外卖等生活服务业务,形成生态协同[7][8] 京东金融业务创新 - 通过线下广告将零售品类(家电/健康/手机)与头部基金公司(易方达/富国/汇添富)联动,打造"消费+投资"场景联想[11][14] - 独创"消费行为→投资偏好"推荐逻辑:如家电以旧换新对应家电行业基金,户外消费匹配体育产业链基金,降低投资决策门槛[14][15] - 整合零售端消费数据、财富端投研能力及基金产品资源,形成差异化生态优势,用户真实消费行为成为投资线索[15] 指数基金营销突破 - 将抽象指数基金转化为生活化场景,例如消费升级指数对应高品质日用品购买者,医疗指数基金关联健康产品用户[14][16] - 投教工作摒弃理论讲解,采用"购物车与基金持仓联动"等场景化方式,使投资门槛降至"买菜级"[16][19] - 行业首创消费与投资融合营销模式,线下联名广告实现"消费烟火气+投资专业度"的无缝衔接[17][19] 企业战略与社会价值 - 业务拓展始终与国家战略结合,如参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三甲医疗资源下沉偏远地区[5][7] - 外卖业务设计兼顾商家(低佣金)、骑手(稳定收入)与用户利益,体现产业链责任担当[8] - 金融业务突破传统边界,使专业服务通俗化,成为行业创新标杆与普惠金融实践者[19][20]
优化供给质量,大力发展服务消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9 06:52
消费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过去四年社零总额年均增长5.5%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1] -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达到60%左右 主引擎作用持续凸显 [1] - 从商品零售看 我国社零相当于美国的80%左右 但按实际购买力计算已是美国的1.6倍 [1] - 汽车、空调、冰箱、洗衣机、手机等销量全球第一 物质供给日益丰富且质量快速提升 [1] 消费结构转型与潜力 - 我国正处于人均GDP 1万到2万美元区间 消费需求加速分化 消费结构加快转变 [1] - "十四五"期间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年均增长9.6% 占比达46.1% 较发达经济体60%以上仍有差距 [2] - 服务消费优质供给短缺 文化娱乐、健康、养老、家政等领域有待提升 高品质住房医疗教育供给不足 [2] - 年轻一代更重视情绪价值和精神体验 但当前支付能力相对较弱 [3] 服务业发展现状与挑战 - 地方政府过去更重视基建地产与制造业投资 服务业发展积极性不足 [2] - 服务业属于轻资产和慢变量 发展滞后影响了服务消费需求释放 [2] - 消费观念上 传统储蓄偏好仍存 服务消费更关注效率和成本而非体验 [3] - 文娱消费比重和旅游住宿服务消费偏低 精神体验类消费增长空间大 [3] 政策导向与未来方向 - 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 以消费提振畅通经济循环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1] - 中央提出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地方政府需投入更多政策性资源引导市场创新 [4] - 重点发展健康、养老、托育、赛事、文娱等服务消费 激励新兴服务业投资 [4]
着力推动健康消费提质升级
人民日报· 2025-07-14 06:20
健康消费行业概述 - 健康消费成为新型消费市场重要组成部分,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1] - 2024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达9万亿元[3] - 行业呈现规模快速增长、业态创新、消费结构优化特点[3] 健康消费驱动因素 - 人民对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重视度提升推动需求增长[3] - 政策支持:国务院提出"健康消费专项行动",12部门联合发布10项重点任务[3] - 消费升级带动健康食品、服务、产品及生活方式需求[1] 行业细分领域发展 - 预防式健康产品、卫生防护用品、家用健身器材市场火爆[3] - 农业领域有机/绿色产品需求推动生态化转型[2] - 制造业健康产品需求驱动新材料研发和工艺改进[2] 供给端发展策略 - 构建"产品+技术+服务"生态体系,推动多业态融合[4] - 鼓励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协同创新打造完整产业链[4] - 发展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4] 消费市场分层 - 银发经济:老年健康管理与养生保健业态融合[4] - 年轻群体:健身运动与时尚休闲运动消费场景拓展[4] - 提升差异化、智能化、定制化服务能力[4] 行业政策环境 - 深化特殊食品注册备案制度改革[4] - 完善保健食品审评与评价机制[4] - 强化企业信息披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4]
中阿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落户浙大一院
杭州日报· 2025-07-10 10:26
合作中心成立背景与定位 - 中国—阿拉伯国家公共卫生科技合作中心正式落户浙大一院,构建覆盖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临床诊疗的全链条国际合作体系 [1] - 合作中心依托浙大一院优势学科资源,打造卫生人才培养、卫生医疗合作、卫生科技合作三大公共卫生合作体系 [1] 核心研究领域与目标 - 聚焦传染病、恶性肿瘤、神经精神疾病、老年健康、心血管疾病、重症患者生命支持等关键领域共建联合研究体系 [1] - 重点创建中阿疫苗创新与研发合作联盟,推进中医药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1] - 以人工智能赋能阿拉伯国家公共卫生管理,打造中阿公共卫生研发转化孵化地、临床诊疗中心与疑难病诊疗目的地 [1] 具体合作举措 - 建立远程就诊网络,持续接收阿拉伯国家优秀医师及高级管理人员来华进修 [1] - 为阿拉伯国家特需人群提供国际化、定制化健康服务 [1] - 平移转化医工信交叉技术,围绕重大需求清单开展联合攻关 [1] 长期愿景 - 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医疗战线、科研战线、疫苗战线联盟,实现技术共享、管理模式互鉴和科研协同创新 [2] - 贡献浙大智慧和浙一方案,推动构建中阿卫生健康共同体 [2]
广州首家外商独资专科医院落户黄埔
中国新闻网· 2025-07-02 20:40
项目概况 - 广州首家外商独资专科医院鹏瑞利康复医院正式落户广州黄埔区,预计2026年底投入运营 [1] - 项目依据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公布的《独资医院领域扩大开放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广州开发区与鹏瑞利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1] - 广州开发区投促局、卫健局等多部门在项目筹备中协调政策并对接本地三甲医院资源 [1] 公司背景 - 鹏瑞利集团总部位于新加坡,业务聚焦医疗健康与高铁TOD综合体开发,跨国布局覆盖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1] - 公司医疗健康业务网络覆盖中国14个城市,持有、运营和管理的医疗床位总数超过25000张 [1] 区域优势 - 广州开发区产业生态雄厚,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设备产业集群完善,政策支持力度全国领先 [1] - 区位辐射能力突出,大湾区核心枢纽可高效覆盖华南及跨境医疗需求 [1] - 营商环境高效,政府提供从项目审批到产业对接的全链条服务 [1] 战略合作 - 鹏瑞利集团与广州开发区政府、企业及医疗机构合作,融合新加坡经验与本地需求 [1] - 项目旨在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提供高效、人性化健康服务,助力广州建设全球医疗创新标杆城市 [1]
腾讯与泰康保险集团达成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
快讯· 2025-06-28 13:34
腾讯与泰康保险集团战略合作 - 腾讯云与泰康保险集团达成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 [1] - 合作领域包括云服务、人工智能、保险业务、智慧医养和健康服务 [1] - 双方将在上述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1]
怎样认识把握健康消费新机遇
经济日报· 2025-06-19 04:16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1.87%,较2012年提高23.07个百分点 [1] - 2024年大健康产业总收入规模有望达9万亿元 [1]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和《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从政策层面支持健康消费发展 [1] 健康消费定义与范畴 - 健康消费是以维护、改善或促进身心健康为目标,涵盖健康食品、服务、产品及生活方式 [1] - 涉及面广、关联领域多,正开拓消费新蓝海 [1] 驱动因素 健康意识提升 - 银发经济催生康养旅居需求,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占银发经济总量近20% [2] - Z世代成为健康消费主力军,偏好防患未然的健康管理方式 [2] 收入与消费升级 - 2024年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547元,增长3.6%,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9.0% [3] - 消费方式从"治病"转向"防病",从"延长寿命"转向"提升生命质量" [3] 技术赋能 - 线上问诊、远程医疗、基因检测等技术提升健康管理便捷性与精准度 [3] - 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如手环、APP)推动消费者为"优化健康指标"买单 [3] 市场影响 - 一季度老年人养护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5.5%,护理机构服务业增长23.9%,托儿所服务增长12.2% [4] - 带动体育、文旅等产业跨界融合,形成"健康+"产业链 [4] 行业挑战与建议 - 存在虚假宣传、过度营销、"伪健康"产品泛滥等问题 [4] - 需强化监管机制(如制定标准、打击乱象)和加强科普教育(如提升公众辨假能力) [4]
21社论丨深挖潜力提振消费,做强国内大循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01:23
消费市场整体表现 - 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174亿元,同比增长5 1%,反映消费者信心和预期回升改善 [1] - 消费结构显著提升,体育娱乐用品零售额大幅增长23 3%,金银珠宝等升级类商品需求旺盛 [1] - 服务消费增速高于商品零售,显示消费从温饱型向体验型转变 [1]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4月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9 9%、38 8%、26 9% [2]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绿色消费理念普及,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发展 [2] 城乡消费均衡发展 - 4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 2%,1-4月累计增长4 7% [2] - 4月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 7%,1-4月累计增长4 8% [2] - 电商、物流普及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促进消费均衡性提升 [2] 消费市场未来趋势 - 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旅游、文娱、健康服务等领域将保持快速增长 [4] - 绿色低碳产品需求上升,环保产品、节能家电、有机食品等销售增长 [4] - 线上线下零售业态融合加速,实体零售数字化赋能提升体验 [4] - 年轻消费者和银发经济将成为重要主力军,推动个性化与健康需求增长 [4]
国新健康收盘下跌2.63%,最新市净率7.48,总市值101.6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5-15 16:30
公司财务表现 - 5月15日收盘价10.36元,单日下跌2.63%,市净率7.48,总市值101.66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046.77万元,同比增长5.33%,净利润亏损4557.65万元,同比扩大12.86%,销售毛利率为-14.79% [1] - 机构持仓方面,7家机构合计持股2.66亿股,持股市值28.81亿元,其中基金2家、其他机构5家 [1]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涵盖数字医保、数字医药、数字医疗及健康服务四大板块,核心产品均围绕上述领域展开 [1] 行业估值对比 - 公司PE(TTM)为-652.94,静态PE为-979.85,显著低于行业平均PE(TTM)113.16和静态PE129.78 [2] - 市净率7.48略低于行业平均8.22,但高于行业中值3.74 [2] - 总市值101.66亿元低于行业平均113.81亿元,但远超行业中值54.83亿元 [2] 同业公司数据 - 同业公司市净率差异显著:拓维信息16.15最高,达实智能2.14最低 [2] - 总市值对比:拓维信息409.61亿元居首,数字人16.17亿元垫底 [2] - PE(TTM)普遍为负值,盛邦安全-1616.44最低,达实智能276.94为同业唯一正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