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

搜索文档
瀚川智能: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瀚川智能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7-11 20:17
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交易所: 根据贵所出具的《关于对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 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5】0088 号,以下简称"问询 函")的要求,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海通"或"保荐 机构"或"持续督导机构")作为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瀚川智能"或"公司")2022 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保荐机构,对瀚 川智能就《问询函》相关问题的回复进行了核查,现发表意见如下: 母净利润-11.03 亿元,同比下降 1205%,扣非净利润-10.98 亿元,同比下降 率分别为-2.34%、-106.98%。 请公司:(1)分业务板块量化分析营业收入下滑、持续亏损的原因及合 理性,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主营产品是否面临盈利能力弱化风险; (2)列示负毛利率项目的客户名称、合同金额、成本构成等情况,量化分析 毛利率为负的原因,说明开展负毛利率项目是否具有商业合理性。 回复: (一)分业务板块量化分析营业收入下滑、持续亏损的原因及合理性,结 合同行业可比公司情况,说明主营产品是否面临盈利能 ...
工信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含五方面17项内容
快讯· 2025-07-11 19:04
一、健全两化融合发展制度 (一)强化两化融合领导机制。将两化融合的思维贯穿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各方面,体系化推进制造业数 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制造工程、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工作,把推 进融合发展体现到各项政策标准制定、行业规划实施、重大项目部署等具体任务中。调整成立两化融合 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新征程推进两化融合的思路举措。 (二)健全两化融合政策体系。抓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实,高质量编制"十五五"两化融合发展规 划,明确两化融合领域工作概念和协同关系,引导政产学研各方找准融合发展路线和推进重点。推动发 布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实 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统筹用好"两新""两重"等政策,推动重点行业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 理创新。 (三)持续拓展产业评估监测。进一步明确两化融合可评价、可考核、可量化的发展目标,完善两化融 合发展监测分析、绩效评估和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产业两化融合度的跟踪分析。建立健全两化融合发 展水平评估体系,依托各行业、各领域、各项重点工作的评估评价基础,研究提出表 ...
工信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快讯· 2025-07-11 19:03
工信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 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金十数据7月11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含五方面17项内容。 其中提到,提升智能化水平。编制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深度 融合应用。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持续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研究制定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 依托智能工厂建设,带动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集成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和迭代升级。 ...
2025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将在苏州举行 五大亮点开启“双向奔赴”新篇章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13:01
转自:新华财经 金鸡湖畔,智慧涌动。2025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智博会")将于7月28日—30日在 苏州工业园区盛大启幕。2025智博会以"智无界▪慧共生"为主题,以苏州工业园区为窗口,集中展示全 球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成果,促进跨区域、跨行业深度交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构 建开放协同、共享共赢的产业新生态。 2025智博会将表彰第二届"祖冲之奖"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奖,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年度报告与中国城 市人工智能发展指数,并为第三届全球智博会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者颁奖。现场将集中签约一批"人工智 能+"重大项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将发表主旨演讲,共探人工智能前沿 议题。 二是中新首次联合参展。依托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重要合作项目的深厚基础,首次设立中国-新 加坡合作AI专题展团,集结中新多家创新企业携手亮相,展示AI+生命科学、AI+知识产权保护、AI+制 造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深化科技合作,共拓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机遇。 三是搭建对接平台发布央企与地方国企需求。全面升级供需对接机制,策划邀请央企与地方国企现场传 授数智化转型经验、发布数智化转型需求; ...
埃斯顿赴港 IPO:2024年录得8亿巨亏、63 亿短债压顶与外资撤离潮下前路不明
新浪证券· 2025-07-11 10:41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喜乐 埃斯顿的业绩在2024年出现"雪崩式"恶化。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8.81亿元、46.52亿元、40.09亿元,2024年营收较2023年缩水13.8%。盈利端 的表现更为刺眼,2022年、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1.35亿元,2024年却骤转为净亏损8.10亿元,同比下滑700.1%,几乎吞噬 了其自2015年上市至今的净利润总和(累计9.31亿元)。 | 載 日期 | | 2022-12-31 | 2023-12-31 | 2024-12-31 | 2025-03-31 | | --- | --- | --- | --- | --- | --- | | 报告期 | | 年报 | 年报 | 年报 | 李报 | | 报表类型 |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合并报表 | | ▽ 利润表摘要 | | | | | | | 营业总收入 | = | 38.81 | 46.52 | 40.09 | 12.44 | | 同比(%) | 2 ...
在“大金砖合作”中把握“金色机遇”(侨界关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1 06:45
金砖机制扩员与经贸合作 -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是印度尼西亚和10个伙伴国加入后的首次峰会[1] - 金砖国家将在政治与安全、经济与金融、文化与人文三大支柱下加强合作[2] - 马来西亚成为金砖伙伴国后,与中国、南非、印度等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农业科技等领域合作加强[3] - 泰国华商中心协助7家中国企业在泰国东部经济走廊落地,其中一家深圳新能源电池企业从签约到投产仅用5个月[4] 行业投资与企业发展 - 巴西街头的中国面孔增加,来巴西投资设厂的中国企业明显增多[2] - 俄罗斯华侨华人关注中国将建立中国—金砖国家新质生产力研究中心、设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金鹭"卓越奖学金[2] - 泰国当地孔子学院新增"商务汉语培训班",反映人文交流持续升温[4] - 古巴华人企业参与引入中国节水灌溉技术,帮助当地农民提升粮食产量[7] 新兴领域合作 - 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副会长吴鹏跟进一项能源设施合作项目,涉及中国、俄罗斯及越南[5][6] - 泰国华商探索通过"直播电商+海外仓"模式,将中国地方特色产品销往其他金砖国家[7] - 古巴洪门民治党计划成立"中古金砖商务小组",推动两国在新能源、医疗等领域交流[7] 物流与旅游行业机遇 - 巴西物流行业华人青年表示金砖机制为中巴贸易带来新机遇,双向经贸往来将利好物流行业[8] - 巴西华人林筠计划开通赴华旅游业务,反映巴西民众对中国兴趣增加[9] - 中国对巴西等拉美五国试行免签政策,推动中巴在文旅、经贸层面深度互动[9]
蓝思科技、峰岹科技港股上市:首日涨势佳,A+H趋势升温
和讯网· 2025-07-10 21:57
公司上市情况 - 蓝思科技和峰岹科技于7月9日在港股上市,成为今年第9家和第10家加入"A+H"阵营的A股公司 [1] - 蓝思科技上市首日收盘上涨9.13%,峰岹科技上涨16.02% [1] - 蓝思科技A股较H股溢价25.49%,峰岹科技A股较H股溢价43.04% [1] 蓝思科技 - 全球发售2.62亿股,发行价每股18.18港元,集资47.68亿港元 [1] - 香港公开发售获462.76倍认购,国际发售16.68倍认购 [1] - 引入10家基石投资者,认购总额约14.99亿港元 [1] - 公司是智能终端全产业链一站式精密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布局消费电子、智能汽车、新兴智能终端等领域 [1] 峰岹科技 - 发行价120.5港元,募资22.59亿港元 [1] - 基石投资者包括泰康人寿等,合计认购1.12亿美元 [1] - 公司是芯片设计公司,在BLDC电机主控及驱动芯片行业地位强大 [1] A+H股市场表现 - 截至7月9日收盘,160只A+H股中有3只价格倒挂 [1] - 恒瑞医药和宁德时代今年港股上市,H股累计涨幅分别为58%和46.39% [1] - 恒瑞医药A股较H股折价9.83%,宁德时代A股较H股折价22.82%,药明康德A股较H股折价2.88% [1] 市场趋势 - 毕马威预测A+H上市趋势升温,2025年首6个月有47宗新上市申请,远超2024年全年 [1] - 截至6月30日,44家申请公司中43家为大型A股企业 [1] - 中金公司认为A+H上市催生优质资产增量,预计新增融资约3400亿港元,增厚港股总市值0.8% [1]
中铝国际收盘上涨2.38%,滚动市盈率77.38倍,总市值141.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8:52
公司股价与估值 - 7月10日收盘价4.74元,上涨2.38%,总市值141.62亿元 [1] - 滚动市盈率PE达77.38倍,创54天新低,远高于行业平均14.02倍和中值20.32倍 [1][3] - 市净率4.96倍,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24倍和中值1.48倍 [3] 机构持仓情况 - 2025年一季报显示6家机构持仓,包括4家其他机构、1家券商和1家基金 [1] - 合计持股22.80亿股,持股市值103.98亿元 [1]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设计咨询、EPC工程总承包及施工、装备制造 [2] - 在有色金属行业拥有技术、人才、资质、全产业链和国际化五大优势 [2] - 参与国内外十余个行业工程,创造百余项"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 [2] - 500多个项目获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国家级奖项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48.04亿元,同比下降3.63% [2] - 净利润6579.70万元,同比下降36.71% [2] - 销售毛利率8.91% [2] 行业对比 - 工程建设行业PE平均14.02倍,中值20.32倍,公司排名第59位 [1][3] - 总市值141.62亿元,低于中国建筑2524.68亿元等同行 [3] - 可比公司PE普遍低于10倍,如山东路桥4.07倍、中国铁建5.27倍 [3]
12家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
梧桐树下V· 2025-07-10 10:28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5年第二批IPO企业现场检查名单 - 共有12家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其中沪主板3家、深主板3家、科创板5家、创业板1家 [1] 被抽查企业基本信息汇总 - 12家企业2024年营收跨度从2.08亿元(芯密科技)至403.10亿元(惠科股份),净利润跨度从0.63亿元(芯密科技)至25.89亿元(惠科股份) [5] - 科创板企业占比最高(5家),涉及半导体设备、新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5] - 保荐机构中中信证券参与3家,中金公司参与2家,显示头部券商在IPO市场的优势地位 [5] 重点企业分析 长裕集团 - 主营锆类产品和特种尼龙,2024年营收16.37亿元,扣非净利润2.01亿元,研发投入占比稳定在3.3%左右 [6][8] - 实际控制人刘其永父子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53.2%股权 [7] - 2022-2024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43.25%降至17.73%,显示盈利能力有所下降 [8] 易思维 - 专注汽车制造机器视觉设备,2024年营收3.92亿元,扣非净利润0.62亿元 [9][11] - 研发投入占比高达30.06%,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2] - 实际控制人郭寅通过多层架构控制56.13%股权 [10] 恒运昌 - 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供应商,2024年营收5.41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85.3% [13][15] - 扣非净利润从2022年0.20亿元增至2024年1.31亿元,增速显著 [15] - 实际控制人乐卫平控制72.87%表决权,股权集中度高 [14] 惠科股份 - 显示面板行业龙头企业,2024年营收403.10亿元,扣非净利润25.89亿元 [54][56] - 员工规模达17,033人,拥有40家境内子公司和19家境外子公司 [54] - 实际控制人王智勇通过多层架构控制52.31%表决权 [55] 行业特征 - 半导体产业链企业表现突出,包括恒运昌(设备零部件)、芯密科技(密封件)等 [13][17] - 新材料领域企业普遍保持10%以上的研发投入,如未来材料(含氟功能膜)研发占比9.54% [40][43] - 汽车电子企业埃泰克2024年营收34.68亿元,显示汽车智能化趋势带动相关产业链增长 [21][24]
陈立武:英特尔不再是TOP 10半导体公司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10 09:01
英特尔现状与挑战 - 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承认英特尔已不再是全球十大半导体公司之一,并指出公司在技术和财务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3] - 英特尔市值约为1000亿美元,仅为18个月前的一半,而英伟达市值短暂突破4万亿美元 [4] - 客户对英特尔的评价不及格,公司在人工智能训练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行业领先者英伟达 [3][7] 裁员与重组 - 英特尔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裁员,包括俄勒冈州529名员工,以及加州、亚利桑那州和以色列等地数百名员工 [5] - 公司关闭汽车业务、外包营销部门,并计划在制造业务中削减多达五分之一的岗位 [6] - 裁员目的是使英特尔更像竞争对手英伟达、博通和AMD,这些公司被认为速度更快、更灵活 [3] 技术劣势与市场压力 - 英特尔在数据中心市场份额下降,个人电脑业务表现略有好转,但仍需强化架构以满足先进计算需求 [7] - 公司缺乏先进的GPU,基本被排除在人工智能系统芯片需求的繁荣之外 [7] - 近十年来的技术挫折使英特尔在核心的个人电脑和数据中心市场处于竞争劣势 [11] 未来战略与转型 - 英特尔将专注于"边缘"人工智能和代理人工智能 (Agentic AI),这是一个新兴领域 [9] - 公司新聘用的三位副总裁或将帮助英特尔在人工智能业务上取得进展 [9] - 英特尔正在开发18A制造工艺,希望使其芯片在与台积电的竞争中更具竞争力,但进展甚微 [10] - 公司可能停止向外部公司推广18A工艺,转而专注于吸引下一代14A工艺的客户 [10] 管理层观点 - 陈立武强调英特尔需要谦虚倾听顾客声音并回应需求 [3] - 他认为英特尔的转型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期能完成的任务 [3] - 公司首要任务是确保18A处理器满足内部客户需求,其次是研发14A处理器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