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及零配件
icon
搜索文档
山东卡卡罗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1-13 13: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山东卡卡罗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宽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3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于近日成立 [1] 公司经营范围 - 核心业务包括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 [1] - 业务覆盖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机械设备研发与销售 [1] - 涉及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机械电气设备、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及安防设备的制造与销售 [1] - 涵盖电子专用设备制造与销售、电气设备销售与修理 [1] - 提供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包括汽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零售、电池零配件销售与生产、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 [1] - 提供机械设备租赁和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 [1]
三季度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增111% “钢铁驼队”激活湘品出海新动能
长沙晚报· 2025-10-14 21:33
中欧班列(长沙)运营业绩 - 2023年第三季度进出境开行363列,同比增长111% [1] - 第三季度标箱数29828箱,同比增长111.5% [1] - 第三季度货值48.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 [1] - 2023年9月单月进出境开行82列,同比增长46.4% [5] - 2023年9月单月进出境标箱数6840箱,同比增长50.6% [5] - 2023年9月单月进出境货值14.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 [5] - 班列已累计开行超6000列,连续4年保持千列规模 [3] 物流效率与成本优势 - 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汽车出口运输时间从海运的45至60天缩短至15天 [3] - 海关实施"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将出口拼箱货物查验时间从4小时缩短至30分钟 [5] - 海关监管模式创新使综合物流成本平均降低15% [5] 服务范围与网络拓展 - 常态化运行"精品线路"12条,辐射欧亚大陆近30个国家100个城市 [5] - 2023年2月长沙市成功获批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成为全国14个获批城市之一 [3] - 目前服务近400家生产企业,出口产品涵盖汽车、工程机械、服装、家电、玩具等30多个品类 [3] 货物结构特点 - 出口货物中日用品、消费电子产品等小宗拼箱货物占比将近50% [5] - 中小企业多样化拼箱已成为班列发运常态 [5] - 从最初运载电子产品等"小件"货物,到如今涵盖汽车、工程机械等"大件"产品 [4] 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 创新实现"非标产品适箱化改造",设计了适应体积大、质量重、非标尺寸重工装备的装箱辅助架构 [4] - 突破重工装备出海的集装箱规格限制,成本得以大幅降低 [4] - 班列可根据不同企业货物规格特点量身定制运输专列 [4] - 中联重科、星邦智能、吉利汽车等大批企业受益于该创新解决方案 [4]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30 11:40
核心观点 - 中国大企业在“十四五”期间跨国经营实现逆势发展,呈现出从国际贸易向国际投资、本地化经营升级,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和标准出海的价值跃升 [1] 规模实力 - 中国跨国公司100大入围门槛(海外资产)从109.39亿元增长到221.73亿元,翻了一番多 [1] - 海外营业收入从6.15万亿元增长到9.07万亿元,市场开拓能力有力提升 [1] - 大企业通过在当地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区域总部,大量雇用本地员工,深入理解并满足本地需求 [1] 行业结构 - 汽车及零配件制造、风能太阳能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三大先进制造业入围数量合计15家,较“十三五”末期增加3家 [2] - 互联网服务、物流及供应链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入围数量合计6家,较“十三五”末期增加5家 [2] - 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企业加速崛起,与传统企业共同拓展了跨国发展的广度和宽度 [2] 经营模式 - 大企业带动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式发展,在物理疆域落地“中国产业园”,在线上构建“数字产业园”协作体系 [2] - 大型电商与物流企业加码海外仓基础设施布局,依托“人工智能+”整合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 [2] - 模式演进为跨境电商蓬勃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升级 [2]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 - 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持有发明专利数从47.3万件增加到76.3万件,增长约61% [3] - 累计参与标准制定从5.3万项增加到6.2万项,增长约17% [3] - 一批信息技术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将成熟的商业模式与技术标准输出海外,在国际数字生态治理中从参与者转变为赋能者与塑造者 [3] 未来发展方向 - 需进一步扩大“走出去”的广度、提升“走进去”的深度、加强“走上去”的高度 [4] -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以自主可控的硬实力优化开放合作的软环境 [4] - 强化资源整合和网络构建,推动供应链伙伴多元化与区域布局分散化,提升供应链韧性 [4] - 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在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贡献中国智慧 [4] - 深化本土战略,尊重东道国文化习俗与法律法规,推动“本土化研发+本土化生产+本土化就业” [4]
深圳市桔子行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3 14:51
公司基本信息 - 深圳市桔子行走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伍文贵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万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1] - 业务涉及机械设备销售、租赁、研发及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 [1] - 公司从事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 [1] - 公司业务包括汽车轮毂制造、汽车装饰用品制造与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与零售 [1] - 公司经营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1] - 公司业务包含汽车销售、残疾人座车制造与销售 [1] - 公司涉及自行车制造、自行车修理、自行车及零配件零售与批发 [1] - 公司经营电动自行车维修与销售、助动自行车、代步车及零配件销售 [1] - 公司业务包括智能仓储装备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 [1] - 公司从事国内贸易代理、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1] - 许可经营项目为城市公共交通、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 [1]
跨越山海 携手共富 | 上合组织推动区域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央视网· 2025-08-30 14:27
贸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达5124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1] - 天津港1-7月货物吞吐量2.96亿吨 同比增长1.29% [5] - 天津港1-7月集装箱吞吐量1448.7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3.24% 全球排名第8 [5] 物流网络建设 - 天津港拥有148条集装箱航线 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 [3] - 每周近10班集装箱船发往上合组织10国 运输汽车配件/农机/纺织品 [3] - 中欧中亚班列1-7月运量4.8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14% [5] - 天津港至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航程约25天 单次运载350吨汽车配件及电子设备 [5] 产业合作与投资 - 中白工业园入驻147家企业 其中61家来自中国 其余来自俄罗斯/印度等国 [9] - 上合组织推动本币结算与投资基金合作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 [9][7] - 区域内能源与粮食进出口国互补性强 为经贸合作奠定基础 [11] 战略拓展举措 - 天津港赴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推介港口服务 [7] - 计划加大海外物流网点建设 延伸上合组织国家服务覆盖范围 [7] - 通过"一带一路"陆海联动节点地位 强化全球市场枢纽功能 [3]
中国与上合成员国货物贸易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
央视网· 2025-08-20 15:21
贸易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达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0.8% [1][3] - 近5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 [6][8] 贸易结构 - 中国对其他成员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配件、服装、化学品等 [6]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主要进口油气、农产品、煤炭、矿砂等 [6] 投资合作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对其他成员国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 [10] - 投资项目从能源矿产、冶金化工、基建等传统领域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 [10] - 中国企业在地区实施风光水储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5G、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 [10]
打破世界纪录!外贸顺差1万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出口国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32
外贸总体表现 - 202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3.8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 [3] - 出口总额25.4万亿元人民币 涨幅超过7% 进口总额18.4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 [3] - 外贸顺差突破7万亿元人民币 折合9920亿美元 接近1万亿美元历史新高 [3] - 顺差规模在全球贸易史上极为罕见 除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特殊阶段外 几乎没有国家达到如此高度 [3] 历史国际对比 - 美国历史最高贸易顺差经通胀调整后为1300亿美元 日本超过2000亿美元 德国超过3200亿美元 [3] - 中国2024年近1万亿美元顺差创造新历史纪录 [3] 制造业支撑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35% 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 [5] - 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五国总和 [5] - 西方推行"脱钩断链"政策未能削弱中国产业链地位 [5] 中美贸易关系 - 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2亿美元 较2023年6600亿美元回升 [7] - 对美国出口5246亿美元 涨幅接近5% 进口1636亿美元 微跌0.1% [7] - 对美贸易顺差361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7] - 2018年中美贸易额6335亿美元 顺差超3200亿美元 2021年曾达7500亿美元峰值 [7] 出口市场结构 - 三大出口市场分别为东盟5865亿美元(涨12%) 美国5246亿美元(涨5%) 欧盟5165亿美元(涨3%) [7] - 对越南出口1618亿美元 同比大涨17.7% 占东盟出口总额27.6% [7] - 越南在中美贸易中扮演"中转站"角色 实际贸易额远超公布数据 [7] 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 芯片出口1.1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涨18% [10] - 汽车及零配件出口1.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 [10]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1.4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11% [10] - 手机出口9559亿元人民币 船舶出口突破3000亿元 暴涨58% [10] - 液晶显示面板出口超2000亿元人民币 [10] 重点产业突破 - 汽车出口641万辆 同比增长23% 重登世界第一 [10] - 电动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 [10] - 芯片出口额首次超过手机 成为出口额最高单一商品 [10] 发展历程 - 用40多年时间实现万亿美元顺差和占全球三分之一制造业规模 [12] - 西方工业国家经过上百年发展才达到当前水平 [12]
今年上半年 中国与上合其他成员国货贸达2477亿美元
新浪财经· 2025-08-19 15:28
货物贸易规模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与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达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0.8% [1] - 近五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 [1] - 2024年贸易额达到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 [1] 进出口商品结构 - 中国对其他成员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配件、服装、化学品等 [1]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主要进口油气、农产品、煤炭、矿砂等资源类商品 [1]
周度经济观察:名义增速筑底,股债切换启动-20250812
国投证券· 2025-08-12 17:37
出口与贸易 - 7月以美元计价出口金额同比7.2%,较6月提升1.3个百分点,打消市场对下半年出口塌方的担忧[4] - 对美出口仍处于深度负增长,但中国对欧盟地区出口转移明显,出口重心向欧盟转移[5] - 下半年出口有望维持高增长,主要因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及海外经济体需求修复[6] PPI与价格趋势 - 7月PPI环比-0.2%,较上月小幅增加0.2个百分点,同比-3.6%,今年二月以来首次企稳[8] - PPI环比增速抬升主要源于"反内卷"政策影响,黑色产业链价格修复明显[8] - 8-9月PPI同比增速有望大幅抬升,底部或已出现[9] CPI与消费 - 7月CPI同比0%,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0.8%,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11] - 食品分项大幅弱于季节性,是主要拖累项,服务分项环比明显改善[11] - 消费降级过程或已接近尾声,下半年物价有望温和修复[15] 股债市场动态 - 权益市场处于牛市氛围,散户开户数量激增,融资余额大幅抬升[16] - 股债性价比达到历史极值水平,股票相对债券配置性价比急剧抬升[16] - 债券市场可能面临收益率中枢逐步抬升的风险,需提防潜在踩踏风险[21]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7月ISM服务业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24]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次数约为3次,降息时点分别为9月、10月、12月[26] - 美股有望延续偏强表现,因减税政策与降息落地或对美国经济形成额外支撑[26]
南财快评|面临外部不确定性,日本下调增长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0:38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税行政令7日生效,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目前美国已与多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但在关键细节上存在明显分歧[1] - 日本内阁府公布经济预期估算结果称,2025年度实际GDP增长率预计为0.7%,较今年1月的预期目标下修了0.5个百分点[1] - 日本七大车企预计2025财年合并营业利润或将缩水约2.67万亿日元(约为1302亿元人民币)[2] - 丰田汽车预期2025财年的合并净利润预期将同比减少44%,降至2.66万亿日元(约为1293亿元人民币)[2] - 斯巴鲁预计2025财年合并财报的净利润比上年减少52.7%,降至1600亿日元(约为78亿元人民币)[2] 日本电子零部件行业表现 - 日本8家电子零部件巨头的2025年4~6月财报显示,除京瓷外,其他7家的最终损益均同比恶化[2] - 8家公司综合来看,4~6月的销售额为2.8747万亿日元(约为1398亿人民币),同比略微减少[2] - 净利润减少24%,降至1839亿日元(约为89亿人民币)[2] 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日本出口减少和企业投资收缩[3] - 日元下跌趋势持续,过去三个月表现差于其他主要货币,市场预计日元将进一步下跌[3] - 日本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上调了对2026财年和2027财年的通胀预期[3] - 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但汇率走强会令出口企业实际利润减少[3] 日本经济积极因素 - 日本内阁府公布中央和地方的基础财政收支最新估算结果,2025年度为3.2万亿日元(约1560亿元)赤字,较之前估算的4.5万亿日元有所收窄[3] - 预计2026年度将转为盈余[3] - 日本政府决定从2027年度起全面转变大米政策,包括强化"农地中间管理机构"功能,支持农户削减生产成本和扩大出口[4] 日本企业应对措施 - 丰田汽车在静冈县裾野市推进建设新一代技术试验城市"Woven City",将于9月25日启用,进行自动驾驶技术实测和跨行业合作[4] - 日本寻求韩国恢复进口日本农产品[4] - 自民党主张鼓励农民种植大米,以缓解上半年罕见的"米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