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及零配件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跨国经营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30 11:40
跨国经营是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必然路径。"十四五"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 环境与经济全球化的巨大挑战,中国大企业坚定落实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联动效应,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实现了走出去步伐逆势有进、向新而行。大企业跨国经营呈 现出由国际贸易到国际投资、本地化经营的升级跃迁,由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标准出海的价值跃升, 为世界经济注入稳定的中国动能。 从总量看,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十四五"以来,中国跨国公司100大的入围门槛(持有的海外资产)从 109.39亿元增长到221.73亿元,翻了一番多;海外营业收入从6.15万亿元增长到9.07万亿元,市场开拓能 力有力提升。大企业通过在当地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区域总部,大量雇用本地员工,深入理解、 融入并满足本地需求。 从结构看,行业分布持续优化。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企业加速崛起,成为展示中国经济实力的新名片, 与传统企业共同拓展了跨国发展的广度和宽度。2025中国跨国公司100大中,汽车及零配件制造、风能 太阳能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三大先进制造业入围数量合计15家,较"十三五"末期增加3家;互联 网服务、物 ...
深圳市桔子行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3 14:51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深圳市桔子行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伍文贵,注册资本1万人民 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是: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机械设备研发;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 业设备制造);汽车轮毂制造;汽车装饰用品制造;汽车装饰用品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 零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新能源汽车生产测试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汽车销售;残 疾人座车制造;残疾人座车销售;自行车制造;自行车修理;机动车修理和维护;电动自行车维修;电 动自行车销售;自行车零配件制造;自行车及零配件零售;自行车及零配件批发;助动自行车、代步车 及零配件销售;仓储设备租赁服务;智能仓储装备销售;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 审批的项目);国内贸易代理;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 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城市公共交通;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 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 件或许可证件 ...
跨越山海 携手共富 | 上合组织推动区域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央视网· 2025-08-30 14:27
贸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达5124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1] - 天津港1-7月货物吞吐量2.96亿吨 同比增长1.29% [5] - 天津港1-7月集装箱吞吐量1448.7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3.24% 全球排名第8 [5] 物流网络建设 - 天津港拥有148条集装箱航线 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500多个港口 [3] - 每周近10班集装箱船发往上合组织10国 运输汽车配件/农机/纺织品 [3] - 中欧中亚班列1-7月运量4.8万标准箱 同比增长14% [5] - 天津港至巴基斯坦卡拉奇港航程约25天 单次运载350吨汽车配件及电子设备 [5] 产业合作与投资 - 中白工业园入驻147家企业 其中61家来自中国 其余来自俄罗斯/印度等国 [9] - 上合组织推动本币结算与投资基金合作 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 [9][7] - 区域内能源与粮食进出口国互补性强 为经贸合作奠定基础 [11] 战略拓展举措 - 天津港赴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国推介港口服务 [7] - 计划加大海外物流网点建设 延伸上合组织国家服务覆盖范围 [7] - 通过"一带一路"陆海联动节点地位 强化全球市场枢纽功能 [3]
中国与上合成员国货物贸易上半年“成绩单”出炉 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新进展
央视网· 2025-08-20 15:21
贸易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与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达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0.8% [1][3] - 近5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2024年达到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 [6][8] 贸易结构 - 中国对其他成员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配件、服装、化学品等 [6]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主要进口油气、农产品、煤炭、矿砂等 [6] 投资合作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对其他成员国全行业直接投资存量超过400亿美元 [10] - 投资项目从能源矿产、冶金化工、基建等传统领域向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新兴领域拓展 [10] - 中国企业在地区实施风光水储等清洁能源项目,加快5G、互联网、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 [10]
打破世界纪录!外贸顺差1万亿美元,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出口国
搜狐财经· 2025-08-19 16:32
外贸总体表现 - 2024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3.8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 [3] - 出口总额25.4万亿元人民币 涨幅超过7% 进口总额18.4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 [3] - 外贸顺差突破7万亿元人民币 折合9920亿美元 接近1万亿美元历史新高 [3] - 顺差规模在全球贸易史上极为罕见 除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特殊阶段外 几乎没有国家达到如此高度 [3] 历史国际对比 - 美国历史最高贸易顺差经通胀调整后为1300亿美元 日本超过2000亿美元 德国超过3200亿美元 [3] - 中国2024年近1万亿美元顺差创造新历史纪录 [3] 制造业支撑 -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达35% 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一 [5] - 制造业规模超过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韩国五国总和 [5] - 西方推行"脱钩断链"政策未能削弱中国产业链地位 [5] 中美贸易关系 - 2024年中美贸易额6882亿美元 较2023年6600亿美元回升 [7] - 对美国出口5246亿美元 涨幅接近5% 进口1636亿美元 微跌0.1% [7] - 对美贸易顺差3610亿美元 创历史新高 [7] - 2018年中美贸易额6335亿美元 顺差超3200亿美元 2021年曾达7500亿美元峰值 [7] 出口市场结构 - 三大出口市场分别为东盟5865亿美元(涨12%) 美国5246亿美元(涨5%) 欧盟5165亿美元(涨3%) [7] - 对越南出口1618亿美元 同比大涨17.7% 占东盟出口总额27.6% [7] - 越南在中美贸易中扮演"中转站"角色 实际贸易额远超公布数据 [7] 出口产品结构升级 - 芯片出口1.13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大涨18% [10] - 汽车及零配件出口1.5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6% [10] -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出口1.4万亿元人民币 增长11% [10] - 手机出口9559亿元人民币 船舶出口突破3000亿元 暴涨58% [10] - 液晶显示面板出口超2000亿元人民币 [10] 重点产业突破 - 汽车出口641万辆 同比增长23% 重登世界第一 [10] - 电动汽车出口首次突破200万辆 [10] - 芯片出口额首次超过手机 成为出口额最高单一商品 [10] 发展历程 - 用40多年时间实现万亿美元顺差和占全球三分之一制造业规模 [12] - 西方工业国家经过上百年发展才达到当前水平 [12]
今年上半年 中国与上合其他成员国货贸达2477亿美元
新浪财经· 2025-08-19 15:28
货物贸易规模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与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货物贸易额达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0.8% [1] - 近五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贸易额接连突破3000亿、4000亿、5000亿美元 [1] - 2024年贸易额达到5124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 [1] 进出口商品结构 - 中国对其他成员国主要出口机电产品、汽车及零配件、服装、化学品等 [1] - 中国自其他成员国主要进口油气、农产品、煤炭、矿砂等资源类商品 [1]
周度经济观察:名义增速筑底,股债切换启动-20250812
国投证券· 2025-08-12 17:37
出口与贸易 - 7月以美元计价出口金额同比7.2%,较6月提升1.3个百分点,打消市场对下半年出口塌方的担忧[4] - 对美出口仍处于深度负增长,但中国对欧盟地区出口转移明显,出口重心向欧盟转移[5] - 下半年出口有望维持高增长,主要因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及海外经济体需求修复[6] PPI与价格趋势 - 7月PPI环比-0.2%,较上月小幅增加0.2个百分点,同比-3.6%,今年二月以来首次企稳[8] - PPI环比增速抬升主要源于"反内卷"政策影响,黑色产业链价格修复明显[8] - 8-9月PPI同比增速有望大幅抬升,底部或已出现[9] CPI与消费 - 7月CPI同比0%,较上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核心CPI同比0.8%,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11] - 食品分项大幅弱于季节性,是主要拖累项,服务分项环比明显改善[11] - 消费降级过程或已接近尾声,下半年物价有望温和修复[15] 股债市场动态 - 权益市场处于牛市氛围,散户开户数量激增,融资余额大幅抬升[16] - 股债性价比达到历史极值水平,股票相对债券配置性价比急剧抬升[16] - 债券市场可能面临收益率中枢逐步抬升的风险,需提防潜在踩踏风险[21] 美国经济与政策 - 美国7月ISM服务业PMI为50.1,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24] - 市场预期2025年美联储降息次数约为3次,降息时点分别为9月、10月、12月[26] - 美股有望延续偏强表现,因减税政策与降息落地或对美国经济形成额外支撑[26]
南财快评|面临外部不确定性,日本下调增长预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0:38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关税行政令7日生效,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目前美国已与多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但在关键细节上存在明显分歧[1] - 日本内阁府公布经济预期估算结果称,2025年度实际GDP增长率预计为0.7%,较今年1月的预期目标下修了0.5个百分点[1] - 日本七大车企预计2025财年合并营业利润或将缩水约2.67万亿日元(约为1302亿元人民币)[2] - 丰田汽车预期2025财年的合并净利润预期将同比减少44%,降至2.66万亿日元(约为1293亿元人民币)[2] - 斯巴鲁预计2025财年合并财报的净利润比上年减少52.7%,降至1600亿日元(约为78亿元人民币)[2] 日本电子零部件行业表现 - 日本8家电子零部件巨头的2025年4~6月财报显示,除京瓷外,其他7家的最终损益均同比恶化[2] - 8家公司综合来看,4~6月的销售额为2.8747万亿日元(约为1398亿人民币),同比略微减少[2] - 净利润减少24%,降至1839亿日元(约为89亿人民币)[2] 日本经济面临的挑战 -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日本出口减少和企业投资收缩[3] - 日元下跌趋势持续,过去三个月表现差于其他主要货币,市场预计日元将进一步下跌[3] - 日本食品价格持续上涨,上调了对2026财年和2027财年的通胀预期[3] - 日本央行决定维持利率不变,但汇率走强会令出口企业实际利润减少[3] 日本经济积极因素 - 日本内阁府公布中央和地方的基础财政收支最新估算结果,2025年度为3.2万亿日元(约1560亿元)赤字,较之前估算的4.5万亿日元有所收窄[3] - 预计2026年度将转为盈余[3] - 日本政府决定从2027年度起全面转变大米政策,包括强化"农地中间管理机构"功能,支持农户削减生产成本和扩大出口[4] 日本企业应对措施 - 丰田汽车在静冈县裾野市推进建设新一代技术试验城市"Woven City",将于9月25日启用,进行自动驾驶技术实测和跨行业合作[4] - 日本寻求韩国恢复进口日本农产品[4] - 自民党主张鼓励农民种植大米,以缓解上半年罕见的"米荒"[4]
宏观数据观察:东海观察7月进出口超预期回升,贸易顺差有所下降
东海期货· 2025-08-07 16: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中国出口因外部关税风险缓和、海外抢进口效应等回升且高于预期,进口因集成电路等商品价格上升超预期回升,贸易顺差低于预期但整体仍较大 [3][4][5] - 未来出口受中美贸易改善、美国抢进口、转口出口增长和新动能支撑,需关注中美贸易谈判进展;进口因内需刺激政策需求预期提升,但短期进入淡季商品需求偏弱,预计进口增速维持低位,短期净出口对经济有一定拉动作用 [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进出口总额 - 7月进出口总额5453.23亿美元,同比上升5.9%,前值3.9%,上升2.0% [1][3] - 贸易总额排名前五的经济体依次是东盟(860亿美元,同比增长7.3%,占比15.78%)、欧盟(745亿美元,同比增长5.42%,占比13.67%)、美国(479亿美元,同比增长 -21%,占比8.79%)、韩国(281亿美元,同比增长2.28%,占比5.14%)、日本(274亿美元,同比增长9.95%,占比5.02%) [3] 出口 - 7月出口3217.84亿美元,同比上升7.2%,预期5.4%,前值5.9%,上升1.3%,好于市场预期 [1][3] - 出口贸易经济体排名前五依次是东盟(546亿美元,同比增长16.59%,占比16.98%)、欧盟(500亿美元,同比增长9.24%,占比15.54%)、美国(358亿美元,同比增长 -21.67%,降幅扩大5.54%,占比11.13%)、日本(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5%,占比3.88%)、韩国(124亿美元,同比增长4.63%,占比3.84%) [3][4] - 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占比60.2%,同比增长8.0%,其中高技术产品占比24.3%,同比增长4.2%;其次是服装及衣着附件(占比4.7%,同比增长 -0.6%)、文化产品(占比4.2%)、纺织纱线等(占比3.6%,同比增长0.5%) [4] - 机电产品出口中电子元件占比14.23%,其次是汽车及零配件(占比10.37%)、电工器材(占比9.67%)、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占比8.69%)、家用电器(占比4.29%) [4] 进口 - 7月进口2235.39亿美元,同比上升4.1%,预期 -1%,前值1.1%,上升3% [1][4] - 进口贸易经济体排名前五依次是东盟(314亿美元,同比增长 -5.76%,占比14.05%)、欧盟(245亿美元,同比增长 -1.58%,占比11.07%)、中国台湾(194亿美元,同比增长0.45%,占比8.67%)、韩国(157亿美元,同比上升0.51%,占比7.02%)、日本(149亿美元,同比增长17.13%,占比6.68%) [4] - 进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占比40.68%,同比增长2.74%,其中集成电路等电子元件进口同比增长13%,占比41.02%;其次是原油(占比10.68%)、金属矿及矿砂(占比10.15%)、农产品(占比8.36%),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占比32.15% [4] - 农产品进口中大豆占比27.44%,其次是肉类(占比10.99%)、干鲜瓜果及干果(占比9.33%) [4] 贸易帐 - 贸易顺差9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3%,预期1050亿美元,前值1147.7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 [1][4][5] - 贸易顺差最大的商品是汽车(83亿美元,增加8.26亿美元)、汽车零配件(63亿美元,下降0.36亿美元);贸易逆差最大的商品是原油(238亿美元,下降3.4亿美元)、集成电路(194亿美元,上升20.49亿美元)、农产品(102.93亿美元,下降1.12亿美元)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