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级AI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OpenAI与前苹果设计师合作研发无屏AI设备,挑战iPhone地位
新浪科技· 2025-10-29 16:13
此外,协议还规定,若 OpenAI Group 的股价在 15 年后增长超过十倍,OpenAI 基金会将获得一笔"可观 的"额外股权激励,进一步强化其长期收益与控制力。 而根据新协议,微软将不再对 OpenAI 未来的消费级硬件项目拥有任何决策权,这意味着 OpenAI 独立 研发的"iPhone 杀手"设备具备完整的话语权。 OpenAI 一直在与前苹果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合作,目的在开发一款能够颠覆现有智能手机形态的革命 性 AI 设备。 为了加速这一进程,OpenAI 于 2025 年 5 月斥资 64 亿美元收购了 Jony Ive 的 AI 设备初创公司 io,并从 苹果公司挖走了约 24 名核心员工,其中包括制造设计专家 Matt Theobald 和人机界面设计负责人 Cyrus Daniel Irani 等关键人才。 【#OpenAI和前苹果设计师造iPhone杀手#】科技媒体 Wccftech 昨日(10 月 2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OpenAI 与微软已重新谈判并确立新的合作关系。尽管微软在新协议中获得了 OpenAI 约 27% 的股份及 部分技术 IP,但明确不干涉 Op ...
OpenAI 新篇章:和前苹果设计官Jony Ive自主打造“iPhone 杀手”
搜狐财经· 2025-10-29 15:44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科技媒体 Wccftech 昨日(10 月 28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OpenAI 与微软已重新谈判并确立新的合作关系。尽管微软 在新协议中获得了 OpenAI 约 27% 的股份及部分技术 IP,但明确不干涉 OpenAI 的消费硬件。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在此次重组中,原有的非营利组织更名为 OpenAI 基金会,而其营利性实体则转型为一家名为 OpenAI Group 的公益性 公司(PBC)。最核心的调整在于,非营利性的基金会依然掌握对营利性公司的最终控制权,从而在商业化发展与公益使命之间建立起一道制 度屏障。 本次新协议还明确了股权结构。OpenAI 基金会目前持有 OpenAI Group 约 26% 的股份,当前价值约 1300 亿美元。其最大外部投资者微软则持 有约 27% 的股份,价值约 1350 亿美元。剩余约 47% 的股份由 OpenAI 的现任及前任员工和早期投资者共同持有。 图源:OpenAI 根据目前已知的消息,这款由 OpenAI 主导的消费级 AI 设备具备几个颠覆性特征,预计将是一款无屏幕、可放入口袋的便携设备,而非传统 的可穿戴形态。 ...
如果没有苹果,中国代工厂还剩下什么?
投中网· 2025-10-21 14:51
文章核心观点 - 以立讯精密、工业富联、歌尔股份为代表的原苹果供应链企业正通过技术迁移和业务多元化成功转型,从依赖单一客户的代工厂升级为掌握核心工艺并参与产品定义的解决方案提供商[6][7][9] - 这些企业凭借在服务苹果过程中积累的精密制造方法论、质量管理体系和工艺Know-how,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VR/AR等高增长新领域[15][16][17] - 未来发展方向是从"制造"升级为"智造",通过制造即服务模式成为AI硬件创新的基础设施平台,实现从价值链底端向顶端的跃升[21][22][27] 果链企业转型案例 - 立讯精密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占比达39.47%,营收规模49.98亿元,客户包括特斯拉、宁德时代、宝马、奔驰、大众等[9] - 歌尔股份智能硬件业务营收占比连续两年超过声学整机产品,达到60%,2022年营收金额同比增长超九成[9] - 工业富联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云计算业务营收首次超过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业务成为新支柱[9] - 欣旺达转型新能源赛道,蔚来、小鹏、东风三家客户占其2023年装机量72%,并与蔚小理形成"客户+股东"深度绑定关系[10] 技术迁移逻辑 - 立讯精密将手机连接器的微米级精度、耐高温低温、抗电磁干扰等技术升级应用于汽车连接器,从"手机级别"升级为"汽车级别"[15] - 工业富联将解决iPhone散热问题积累的导热材料、散热结构设计经验应用于AI服务器,从"毫瓦级"升级到"千瓦级"散热技术[16] - 苹果严格的"零缺陷"、"全程可追溯"质量管理体系成为果链企业转型的杀手锏[16][17] 制造即服务模式 - 富士康推出MIH电动车开放平台,提供底盘、三电、电子架构等整车级集成能力,已有1900多家企业加入联盟[24][25][27] - 未来果链企业可将工艺解决方案软件化为"工业APP",通过云更新方式服务客户,从代工厂升级为智造平台[27] - 这种模式使代工企业能够收取平台税、专利税,实现价值链位置的跃升[27] 核心竞争优势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出货量占全球近40%,液冷机型稳居国际第一梯队,其沉浸式机柜PUE达到1.03,远优于传统风冷数据中心的1.5以上[13] - 欣旺达凭借244Wh/kg的能量密度、5万次循环寿命、-30℃可靠运行等实打实的技术参数,在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夹缝中打出一片天地[10] - 制造业的Know-how体现在老师傅经验、工艺文件和设备参数中,是AI难以替代的行业瑰宝[31]
T链、达链、O链轮番反弹!基金经理如何捕捉新时代机遇?
证券时报· 2025-09-29 12:34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科技巨头如特斯拉、苹果、英伟达和OpenAI通过引领新能源、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产业变革,成为影响A股投资主线的关键风向标,深度绑定这些巨头的A股产业链公司(例如果链、达链、O链、T链)分享成长红利并实现股价显著上涨 [1][2][3][4] - A股市场中紧跟龙头产业链的公司凭借订单业绩支撑、技术适配能力及景气验证获得估值溢价,涌现多只翻倍股,同时基金经理通过系统化布局龙头产业链标的获取超额收益 [4][10][12][14] 全球巨头与A股产业链绑定 - OpenAI与国内企业战略合作开发消费级AI设备,推动消费电子板块走强,相关O链公司股价飙升,部分个股近三个月涨幅接近100% [2] - 工业富联深度绑定苹果和英伟达两大巨头,切入AI算力核心供应链,年内股价涨幅超过200%,跻身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 [2] - 英伟达算力需求爆发催生A股"达链"企业(如工业富联、胜宏科技、中际旭创),股价表现亮眼 [2]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订单预期推动原T链(特斯拉新能源车供应商)切入新业务,多只个股年内涨幅翻倍 [3]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锚定龙头产业链,通过需求扩张、技术引领和景气验证三大路径布局标的,优先选择与龙头建立长期合作且具备业绩兑现能力的公司 [10][14][15] - AI行情核心驱动力来自AMD、英伟达等龙头业绩兑现,国内光模块、PCB企业凭借产能成本优势和技术迭代分享盈利红利 [10][14] - 人形机器人赛道受特斯拉及国内厂商投入加码推动,下半年新技术路线落地可能催生新一轮行情 [10] 历史与当前投资主线演变 - A股历年投资主线随时代变迁,从招商银行、万科、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果链、华为产业链,转向新能源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宁德时代、T链、达链 [8][9] - O链公司成为新焦点,吸引大量投资者关注 [9]
T链、达链、O链轮番反弹!基金经理如何捕捉新时代机遇?
券商中国· 2025-09-29 07:27
全球科技龙头引领A股投资主线 - 特斯拉、苹果、英伟达与OpenAI在新能源、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具有绝对影响力,成为当下时代的典型代表,牵动全球产业格局与资本市场走向 [2] - 今年以来A股投资主线与这些全球巨头深度绑定,人形机器人主题升温受特斯拉机器人订单预期催化,人工智能算力火热由英伟达算力需求爆发驱动,消费电子板块走强与苹果产业链创新及OpenAI合作相关 [2] - 全球巨头动态点燃A股主题投资热情,深度参与其中的A股产业链公司分享成长机遇,精准洞察产业趋势的基金经理获得持续超额收益 [2] A股产业链公司股价表现 - OpenAI与国内企业战略合作开发消费级AI设备,推动消费电子板块走强,相关合作企业被冠以"O链"标签,与苹果产业链高度重合的O链公司股价飙升 [3] - 一家千亿市值果链龙头受OpenAI合作传闻影响,近三个月股价涨幅接近翻倍 [3] - 工业富联作为果链龙头深度切入英伟达核心供应链,凭借与苹果、英伟达双重绑定,股价持续刷新历史高点,年内涨幅超过2倍,跻身A股万亿市值俱乐部 [3] - 英伟达算力需求爆发催生A股"达链"企业,包括工业富联、胜宏科技、中际旭创等,股价表现亮眼 [3] - 人形机器人赛道中,原特斯拉新能源车供应商("T链")有望切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业务,多只个股年内涨幅翻倍 [4] - T链、达链、O链和果链公司股价涨势迅猛,涌现不少翻倍股,重仓这些产业链的基金净值表现突出 [4] 基金经理投资策略与布局思路 - 基金经理通过加大布局龙头公司及其产业链公司获得超额收益,龙头带动的产业链机会是资本市场重要投资方向和经济结构升级缩影 [6] - 投资策略包括跟随行业龙头,历史布局过万科、中国平安等领军企业,并在新领军者出现时调仓换股 [6] - 今年AI行情回暖核心驱动力是AMD、英伟达等龙头业绩兑现,国内企业在光模块、PCB等领域凭借产能成本优势与关键技术迭代分享景气周期红利 [7] - 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认为特斯拉与国内厂商投入持续加码,下半年特斯拉新技术路线落地后有望催生新一轮行情 [7] - 龙头公司对产业链带动通过三大路径实现价值扩散:需求扩张激活供应链增量市场、技术引领催生生态红利、景气验证增强产业链信心 [8] - 科技行业投资需提前预判,准确识别真正产业机会,重点关注深度参与北美供应链的A股光模块、PCB等领域龙头公司 [8] - 警惕概念炒作陷阱,优先选择与龙头建立长期合作、占据核心供应份额的企业,核心考量指标是业绩兑现能力 [9]
科技龙头引领A股风潮 基金经理锚定产业链顺势布局
证券时报· 2025-09-29 02:25
全球科技巨头对A股投资主线的影响 - 特斯拉、苹果、英伟达与OpenAI作为全球产业龙头,深度绑定了A股资本市场的投资主线 [1] - 人形机器人主题升温由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订单预期催化,人工智能算力火热由英伟达算力需求爆发驱动,消费电子板块走强与苹果产业链创新及OpenAI合作相关 [1] - 全球巨头动态点燃A股主题投资热情,产业链公司分享龙头引领下的成长机遇 [1] A股产业链公司与全球巨头绑定的市场表现 - OpenAI与国内企业战略合作开发消费级AI设备,推动消费电子板块走强,相关企业被冠以"O链"标签 [2] - 与苹果产业链高度重合的O链公司股价一路飙升,带动板块获得估值溢价,多只个股涨幅位居市场前列 [2] - 某果链龙头在传出与OpenAI合作后,近三个月股价涨幅接近翻倍,成长潜力重获认可 [2] - 工业富联深度切入英伟达核心供应链,凭借与苹果、英伟达双重绑定,股价持续刷新历史高点,年内涨幅超过2倍,跻身万亿市值俱乐部 [2] - 英伟达算力需求爆发下,A股涌现工业富联、胜宏科技、中际旭创等"达链企业",股价表现亮眼 [2] - 原特斯拉新能源车供应商(T链)凭借技术优势切入人形机器人业务,多只个股年内涨幅翻倍 [3] 基金经理基于产业趋势的投资策略 - 基金经理通过加大布局龙头公司及其产业链公司获取超额收益 [4] - 投资策略包括跟随行业龙头,如历史上布局万科、中国平安,并在新领军者出现时调仓换股 [4] - 今年AI行情回暖的核心驱动力是AMD、英伟达等龙头的业绩兑现 [5] - 国内企业在光模块、PCB等领域凭借产能成本优势与关键技术迭代,分享全球算力需求爆发的红利 [5] - 龙头公司通过需求扩张、技术引领、景气验证三大路径实现价值扩散至产业链 [6] - 投资关键是从科技热点中识别真正产业机会,优先选择与龙头有长期合作、占据核心供应份额的企业,核心考量指标是业绩兑现能力 [7]
中泰期货晨会纪要-20250923
中泰期货· 2025-09-23 22: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资金抱团科技股,考虑逢低做多股指期货,震荡操作为主;国债期货继续考虑中长线做陡短端和超长端利率曲线,单边策略保持逢低做多债券思路 [10][11] - 钢材整体维持震荡行情,铁矿石逢高做空并持有;双焦价格短期或延续震荡上涨;铁合金中长期以逢高偏空为主;纯碱可维持逢高做空趋势思路,玻璃当前观望为主 [14][15][16] - 铝节前维持相对高位,建议高位观望为主;氧化铝建议逢高做空;锌价将震荡走弱;碳酸锂以震荡运行为主;工业硅区间内震荡偏强运行;多晶硅以宽幅区间震荡对待 [21][22][23] - 棉花建议保持逢高沽空思路;白糖保持逢高空头思路;鸡蛋建议以反弹做空思路为主;苹果暂时观望;玉米建议卖虚值看涨期权;生猪近月逢高偏空操作 [28][30][32] - 原油大概率转入供大于求格局,可考虑逢高试空;燃料油价格将跟随油价波动;聚烯烃建议转入偏弱震荡思路;橡胶短线或逐渐震荡转强;甲醇建议震荡思路;烧碱期货预计偏弱运行;沥青跟随油价;胶版印刷纸预计震荡运行;聚酯产业链预计延续偏弱震荡走势;LPG长期维持偏空思路;纸浆预期盘面震荡走势;原木盘面震荡为主;尿素保持震荡偏弱思路;合成橡胶继续关注宏观政策、装置变化及下游采购情绪 [37][38][39] 各目录总结 宏观资讯 -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资本市场含“科”量提升,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各类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增长,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 [6] - 中国海军三型舰载机完成福建舰首次弹射起飞和着舰训练,标志福建舰具备电磁弹射和回收能力 [6] - 特朗普称将与中国领导人会面,外交部回应中美双方正在沟通 [6] - 中国9月LPR连续第4个月不变,四季度央行或降息降准带动LPR下调 [7] - 财政部将指导地方落实增量化债政策,强化专项债券全流程管理 [7] - 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钢铁行业稳增长方案,明确未来两年增加值年均增长4%左右目标 [7] - 有消息称OpenAI与立讯精密等合作,立讯精密未正面回应,产业链人士证实有合作 [7] - 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152个已承认 [8] - 美联储官员对降息态度不一 [8] 宏观金融 股指期货 - 考虑逢低做多,震荡操作为主。A股三大指数收涨,资金抱团科技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提升,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市值增长,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央行未来宽松概率增加,股市近期有突破迹象但持续性待观察 [10] 国债期货 - 继续考虑中长线做陡短端和超长端利率曲线,单边策略保持逢低做多债券思路。周一债市偏强震荡,央行开启14天期逆回购操作,净投放3000亿元。下周关注MLF操作情况,预计央行宽松概率增加 [11][12] 黑色 螺矿 - 后期市场政策预期中性,行情可能旺季不旺。需求端建材需求弱,卷板需求尚可;出口政策或影响买单出口。钢厂利润低位,原料成本方面焦煤等期货价格反弹。钢材整体震荡,铁矿石逢高做空,铁矿1 - 5逢低正套参与 [14][15] 煤焦 - 双焦价格短期或延续震荡上涨,需关注“金九银十”成材端需求和国庆节前下游补库节奏。短期供应逐步恢复,“反内卷”、环保限产预期发酵,期货价格高位震荡。供给端中期复产预期受阻,需求端钢厂铁水维持高位支撑价格 [16] 铁合金 - 锰硅中长期以逢高偏空为主,硅铁中期内逢高偏空为主。22日双硅主力合约走弱,基本面无新增变动,硅铁盘面下跌后投机买盘积极 [17][18] 纯碱玻璃 - 纯碱可维持逢高做空趋势思路,玻璃当前观望为主。纯碱供应端后续提升潜力待观察,需求端光伏产业链产品情绪尚可,部分碱厂有期现待发订单,后续潜在交割压力偏大;玻璃主要交割区域中游持货量较大,对上游出货构成潜在压力,未来供应小幅增加 [19] 有色和新材料 铝和氧化铝 - 铝节前维持相对高位,建议高位观望为主,逢低可适当做多;氧化铝建议逢高做空。沪铝需求表现一般,库存增加,价格高位回调;氧化铝基本面过剩压力上升,价格跌破2900 [21] 沪锌 - 锌价将震荡走弱。国内社会库存有反复,加工费回归高位,炼厂复产节奏加快,下游需求支撑弱。临近国庆假期,国内锌锭库存环比下滑,LME锌低库存支撑,沪锌低位反弹 [22] 碳酸锂 - 短期去库状态支撑价格,无明显驱动下以震荡运行为主。目前存在复产预期与需求订单预期的博弈,节前下游补库将支撑价格 [23][24] 工业硅 - 区间内震荡偏强运行,区间下沿可逢低少量试多远月合约。现实供需压力或限制丰水期冲高,后续新疆头部大厂复产进度是供需核心矛盾,枯水期预期开启去库 [25] 多晶硅 - 以宽幅区间震荡对待,谨慎操作。目前政策进展主导盘面波动,9月下旬并购收储产能政策未推进,盘面调整。8月工信部会议提及光伏行业落后产能退出,下游因订单好转提产,9 - 10月累库压力缓和 [26] 农产品 棉花 - 建议保持逢高沽空思路。上下游博弈格局复杂,供给压力加大、需求偏弱。隔夜ICE美棉期货价格震荡偏稳,国内郑棉昨日下跌,因新棉上市供给增加,下游需求订单不足。需关注原油市场和关税问题对棉市的影响 [28] 白糖 - 保持逢高空头思路。国际糖价受供给充裕压力拖累,国内郑糖跟随走势偏弱,因国际糖价下挫、国内进口增加和新榨季产量增加。预计未来国际糖价仍面临压力,需关注超强台风带来的产量变化 [30][31] 鸡蛋 - 建议以反弹做空思路为主。蛋鸡在产存栏仍较高,高产能去化有限,旺季进入尾声,蛋价或转弱,饲料成本下降,远月合约短期或偏弱。关注产能去化情况,中秋前淘汰维持快节奏 [32] 苹果 - 暂时观望。新季高开秤预期较强,盘面震荡运行。山东产区红将军收购进入中后期,价格稳定;陕北部分地区早熟富士收购进入尾声,价格下跌;部分产区晚熟富士逐步摘袋,需关注产区天气。销区市场早熟、库存苹果表现稳定 [33] 玉米 - 建议卖虚值看涨期权。国内玉米现货价格走势分化,东北地区收购价走弱,华北地区价格企稳。新粮供应增加,价格有回落可能,但2025/26年度供应存在缺口预期提供支撑,需关注贸易商收购积极性和下游企业采购节奏 [34] 生猪 - 近月逢高偏空操作。现货价格跌幅趋缓,北方地区有惜售情绪但缺乏上涨动力。市场进入双节预期兑现阶段,供强需弱格局未变,预计现货价格低位震荡 [35][36] 能源化工 原油 - 大概率转入供大于求格局,可考虑逢高试空。旺季利多兑现,叠加地缘降温,重回基本面交易。供给端有复产计划,需求端旺季将过,全球经济转弱。需关注美俄谈判进展和OPEC+配额是否提升 [37] 燃料油 - 价格将跟随油价波动。油价无主线逻辑,地缘支撑减弱,低硫基本面供应宽松,需求平淡,新加坡库存累库,高硫方面国内炼厂原料需求分流燃料油 [38] 塑料 - 聚烯烃建议转入偏弱震荡思路,可少量偏空配置。自身供需偏弱,市场情绪消退后回归基本面,供应压力大,上游产量高位,下游需求偏弱 [39] 橡胶 - 短线或逐渐震荡转强,关注短多策略。海外原料价格回落,现货需求端有支撑,台风“桦加沙”或影响胶林和原料,现货端近月升水幅度扩大 [40] 甲醇 - 建议震荡思路。自身主要矛盾是港口库存压力大,前期利多消息落地后盘面反弹转入震荡,国内港口本周累库幅度减小但库存仍偏大 [40][41] 烧碱 - 期货预计偏弱运行。期货与现货价格背离,主力合约多头主动平仓打压盘面价格,山东液氯下游故障但价格未下跌 [42] 沥青 - 跟随油价。油价无主线逻辑,受地缘支撑减弱,沥青自身基本面平稳,9月进入季节性需求旺季,刚需支撑,库存降库 [43] 胶版印刷纸 - 预计震荡运行。淡季持续下晨鸣复产或致供应偏过剩,基本面偏弱,但盘面估值偏低有支撑,短期可背靠工厂生产成本线轻仓试多或卖看跌策略 [44] 聚酯产业链 - 预计延续偏弱震荡走势。国际油价下行,市场情绪转弱,聚酯链品种震荡下行。原油供需预期偏弱,成本端驱动有限,PX供应增加,PTA供应预期收缩,“金九”需求平淡 [45] 液化石油气 - 长期维持偏空思路。高位转弱,兑现旺季备货和基差修复逻辑,供给充裕,需求端调油市场旺季将过,化工需求或转弱。全国液化气估价下跌,各地区民用气市场价格有不同表现 [46][47] 纸浆 - 预期盘面震荡走势。现货基本面体感及成交仍偏弱,但外盘阔叶强势报涨有支撑,短期观察港口去库和现货成交情况 [48] 原木 - 盘面震荡为主。基本面偏震荡,下游需求持稳,重点观察挺价落实情况和旺季下游订单情况,落实良好可逢低轻仓试多 [49] 尿素 - 保持震荡偏弱思路。内需疲软致现货价格下移,后期面临国庆假期收单,产量稳步增加。全国尿素市场价格下行,期货市场震荡偏弱 [50] 合成橡胶 - 主力合约整体震荡偏弱,急跌时谨慎追空。中石化丁二烯挂牌价格下调,合成橡胶跟随成本下跌,下游补货明显,近期现货受需求旺季和10月检修装置较多影响,下跌空间难打开 [51]
「潮汕女首富」接住Open AI大单
36氪· 2025-09-23 19:05
OpenAI合作与市场反应 - OpenAI与公司签署协议共同开发消费级AI设备 预计2026年底至2027年初量产 这是OpenAI首次涉足AI硬件且公司是其首个中国合作商[5] - 消息公布后公司股价涨停 报收60.95元/股 上涨10% 市值达4420亿元 同时歌尔股份因可能供应扬声器股价大涨7.73% 消费电子板块整体受提振[7] - OpenAI为布局硬件斥资65亿美元收购苹果前首席设计官创立的AI硬件公司Humane 并从苹果挖走超20名资深员工[11] 港股IPO与全球化战略 - 公司宣布赴港IPO计划募资约10亿美元(约78亿港元) 旨在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并拓宽融资渠道 已于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7] - 外销收入占总营收84.92% 达1057.26亿元 制造基地遍布中国、越南等全球多地 港股上市有助于海外业务拓展及吸引国际人才[18][19] - 公司客户涵盖三星、华为等国际品牌及奇瑞、理想等国内车企 但2024年前五大客户贡献营收78.5% 最大客户占比70.74%[17] 财务表现与业务结构 - 2022-2024年营收持续增长 从2140.28亿元升至2687.95亿元 净利润从91.63亿元增至133.66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1245亿元同比增长20.18% 净利润66.44亿元同比增长23.13%[16] - 消费电子业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2-2024年贡献收入1796.67亿元至2240.94亿元 占比稳定在83%-85%[16] - 公司通过并购扩展业务 上市以来累计募资1164.15亿元 其中直接融资380.92亿元 并购耗资超252亿元[21][31] 战略转型与多元化布局 - 公司从苹果代工厂转型为多领域供应商 业务覆盖消费电子、通信、汽车、医疗 并与美国芯片企业PIMIC合作开发智能可穿戴产品[16] - 2021年提出"三个五年计划" 重点发展汽车、通信等多板块 目标成为全球领先汽车Tier1供应商[25][26] - 通过收购奇瑞股权、莱尼公司及闻泰科技资产包进入汽车线束和ODM领域 2022年与奇瑞组建合资公司开展整车组装[27][29]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发展 - 创始人王来春从富士康基层员工成长为管理者 1998年创业时获郭台铭支持 成立香港立讯并承接富士康订单[38] - 公司2010年上市后业绩高速增长 营收10年增长逾60倍 利润增40倍 王来春以620亿元财富位列2024胡润百富榜第59位[38][39] - 王来春2024年税前报酬733.33万元 涨幅266.67% 2025年连续三年位居《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商界女性榜首[40][41]
三大指数调整,银行股回暖,芯片、摩尔线程概念持续活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35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跌1.23%报3781.61点,深证成指跌1.84%,创业板指跌1.75%,北证50跌3.05%,科创50跌2.67% [1] - 全市场超4900只股下跌,半日成交额1.71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539亿元 [1] - 沪深300跌1.19%,中证500跌2.19%,中证1000跌2.68%,万得全A跌1.98% [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跌0.94%报26096.45点,恒生国企指数跌1.13%,恒生科技指数跌2.20% [4]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跌2.96%,港股通50指数跌0.65% [4] - 南向资金净买入9.23亿元,港股成交额1604.19亿元 [4] 板块表现 - 银行板块涨幅居前,央企银行指数涨2.22%,银行指数涨1.44% [6] - 半导体产业链延续强势,长川科技20cm涨停,立昂微涨停,华软科技3连板 [5] - 港口航运板块逆势活跃,南京港、宁波海运涨停 [5] - 旅游股集体大跌,云南旅游跌停,华为HMS概念跌4.45%,稀土指数跌4.59% [5][6] 个股及概念表现 - 消费电子代工指数跌3.01%,赛微电子跌6.92%、福日电子跌6.16%、卓翼科技跌6.39% [6] - 摩尔线程概念持续活跃,盈趣科技、和而泰、联美控股集体连板,初灵信息涨超12% [7] - 银行股企稳回升,南京银行涨超4%,厦门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涨3% [7] - 五大保险股集体飘红 [7] 贵金属市场 - 国际金价创纪录高位3759美元/盎司,截至11:52报3745美元/盎司 [8] - 国内首饰金价持续走高,周大福和老凤祥足金首饰报1098元/克,周生生达1100元/克 [8] - SHFE黄金涨1.66%报852.68元,SHFE白银涨1.49%报10320元 [9] 资金与利率 - 央行开展276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净回笼109亿元 [4] - 国债期货午盘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5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19% [4]
三大指数调整,银行股回暖,芯片、摩尔线程概念持续活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2:28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全线下跌 上证指数跌1.23%报3781.61点 深证成指跌1.84% 创业板指跌1.75% 北证50跌3.05% 科创50跌2.67% 万得全A跌1.98%[1] - 沪深300跌1.19% 中证500跌2.19% 中证1000跌2.68% 全市场超4900只个股下跌[1][2] - 半日成交额达1.71万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539亿元[1] 板块表现分化 - 银行板块逆势上涨 南京银行涨超4% 厦门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涨3% 五大保险股集体飘红[10] - 半导体产业链延续强势 长川科技20cm涨停 立昂微涨停 华软科技3连板 沪硅产业涨超10%[7][11] - 港口航运板块活跃 南京港/宁波海运双双涨停[7] - 旅游股集体大跌 云南旅游跌停 华为HMS概念跌4.45% 稀土跌4.59% 地产商跌4.56%[7][8] 热门概念指数表现 - 央企银行指数涨2.22% 银行指数涨1.44% 半导体设备指数涨0.31%[8] - 摩尔线程概念持续活跃 盈趣科技/和而泰/联美控股集体连板 初灵信息涨超12%[12] - 消费电子代工指数跌3.01% 赛微电子跌6.92% 福日电子跌6.16% 卓翼科技跌6.39%[9] 国债期货与公开市场 - 国债期货全线下跌 30年期主力合约跌0.52% 10年期跌0.19% 5年期跌0.12% 2年期跌0.04%[5] - 央行开展2761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当日净回笼109亿元[5] 商品市场表现 - 国际金价创新高至3759美元/盎司 国内首饰金价同步上涨 周大福/老凤祥报1098元/克 周生生达1100元/克[14] 港股与个股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震荡调整 蔚来/百度跌超7% 京东集团跌超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