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晋控电力(000767) - 000767晋控电力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09:30
公司经营与业绩 - 公司 2024 年已扭亏,2025 年将采取积极争发电量、提高综合电价、优化电煤供应渠道、开展机组技术改造、拓展热力市场、控制融资成本等措施提高盈利能力 [4][9] - 公司目前经营状况稳步向好,按既定目标逐步推进 [8] - 公司应收账款中新能源企业涉及的国补电费为 45.82 亿元,按国家新能源财政补贴的发放要求逐步收回,其他日常经营性应收账款均能安排回收督促工作 [9] 关联交易 - 2024 年年报中关联交易抵消主要为公司所属子公司煤炭配售公司、工程公司等与内部各电厂之间的燃料、检修、维护等业务,关联交易已按规定程序履行,金额为 67.57 亿元 [2] - 2024 年年报其他收入之和 -53.75 亿元,构成包括检修服务 3.92 亿元、其他业务 9.9 亿元、公司内部单位关联交易抵消 -67.57 亿元 [10][11] 政策补贴与结算 - 公司新能源发电补贴按照山西省政策正常收取 [1] - 按照山西省容量电价补偿政策,容量电价都按月进行结算补偿 [2] 研发投入 - 2025 年公司会进一步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如针对煤电机组深度调峰带来的问题,在调峰深度、灵活性、安全性及节能降碳等方面加大投入 [5][8][9] 公司发展目标与规划 - 公司发展目标是打造具有竞争力、创造力的行业一流绿色能源综合服务企业,建成国内一流电力上市企业 [3] - 公司大部分项目已按十四五规划稳步推进,十五五规划正在编制中,新能源是重点发展方向,新建新能源项目由全资子公司晋控电力山西新能源公司加速推进 [13] 投资者相关问题 - 公司将加强经营管理,努力做好市值管理,在具备分红条件后考虑回报投资者 [1][6][7][14] - 公司拟在年度及 1 季度报、半年度报及三季报后都举行业绩说明会,会定期向投资者传递业绩情况 [14] 其他问题 - 北京中茗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运行正常 [6] - 公司和通宝能源同属晋能控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12] - 公司暂无收购兼并大股东优质资产、收购新能源公司的相关信息披露 [6][8] - 大股东国电投华泽(天津)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减持原因已在减持预披露公告中说明 [6][9] - 目前公司煤电一体化主要是坑口供应,就近供应 [6] - 集团公司目前无其他电力资产注入安排 [16]
联检科技(301115)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09:20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型为媒体采访和路演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15:00 - 18: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参与单位包括浙商证券、长江证券等多家证券机构,以及上海曜与基金、上海贵源投资等投资机构,还有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等媒体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杨江金、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剑峰等多位公司高层 [2] 公司战略规划 经营情况与转型 - 过去依托地产与基建行业高速增长,在传统领域占优势,近年因行业红利消退和投资增速放缓,净利润承压,加速战略转型,切入新兴赛道并进行国际化布局 [2] 业务结构优化 - 聚焦检测主业,推动传统建工业务占比收缩,带动业务结构向高附加值升级,实现检验检测服务营收增长 [2] 外延并购拓展 - 完成对仕益质检等多家公司收购,切入新兴检测领域,补充业务能力,拟设立产业基金聚焦检验检测及新质生产力领域投资 [2] 转型升级方向 - 业务拓展至新能源、双碳等多领域,布局海内外市场,已在越南、泰国等国家设立区域公司或办事处,在多地部署检测网络 [2] 品牌焕新 - 从“建科股份”更名为“联检科技”,“联”体现综合服务实力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检”是核心主业,“科技”是发展驱动力,更名反映业务方向和市场定位 [3] 未来发展战略全景图 - 以“科技赋能质量生态”为使命,秉承合作理念,以客户为中心,打造多领域综合性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构建发展生态圈 [3] 国际化布局策略 - 分三个阶段,初期“一带一路”建设,中期欧美技术反哺与资质互认,长期全球网络生态协同 [3] 并购思路 - 通过精准化收并购实现外延式发展,获取区域资质、客户资源和实验室网络,抢占高增长赛道,构建技术壁垒,构建多维评估体系筛选并购标的 [3] 问答环节要点 更名考量与业务重心调整 - 业务多元化且拓展至海外,更名能体现业务布局,提升国际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重塑资本市场认知 [3] 未来增长动力 - 业务结构优化聚焦新兴领域,外延并购协同效应和国际化布局深化,数字化与技术创新驱动,全球化布局拓展市场,产业深耕构建一站式服务能力 [3] 检验检测业务收入增长 - 得益于跨领域并购整合与新兴市场拓展,2024年完成多起收购提升业务能力,未来坚持主业,把握机遇整合资源技术实现多元化 [3][4] 建筑工程检测领域布局 - 采取“技术深耕 + 弹性调节”策略,未来深耕细分领域,紧抓政策机遇,巩固综合服务优势 [4][5] 城市生命线业务 - 通过子公司开展业务,涵盖多领域安全工程,已在多地落地,技术创新有无线低功耗和光纤传感技术,市场突破是构建数字孪生一体化平台 [5][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造 - 开展检测项目,研发推广智慧监测系统,参与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和施工服务 [6] 应对竞争挑战 - 采取“内生增长 + 投资并购”双轮驱动策略,拓展海外市场,与国际机构合作获取认证资质 [7] 并购策略与风险规避 - 采用“区域渗透 + 赛道扩张 + 资质补强”三维并购策略,结合评估体系精准并购,通过“总部赋能 + 区域自治”模式整合资源 [8] 行业集约化趋势看法 - 认为是必然趋势,带来机遇,通过并购整合提升实力应对挑战,政策支持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 [8] 把握新兴领域机会 - 关注发展趋势,通过并购切入高增长赛道,加大研发投入,拟设立产业基金,成立智合联检进入生命科学检测领域 [8] “一带一路”市场策略与风险应对 - 采取“技术标准先行 + 本地化深耕”策略,设立区域专项事业部和与本地机构合资运营分散风险,以国际资质反哺国内实验室能力 [8] 国际化布局举措 - 分阶段推进,初期聚焦“一带一路”国家,2024年取得成果,成立国际部和专项事业部;中期在欧美建研发中心推动资质互认;长期形成全球协同检测服务网络 [8] 产业基金用途 - 聚焦检验检测行业投资,兼顾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领域,拓展业务协同和寻找新增长点 [8] 新兴科技布局举措 - 构建智能化检验检测平台,推进AI技术应用,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拓展新兴科技领域合作与创新,共建合成生物AI研究院 [9] 人才储备举措 - 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核心团队稳定,自2018年启动高层次人才储备计划,2023年加大领军人才引进力度 [9] 研发投入计划 -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多方向进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通过联合研发等方式提升效率,设立研发中心和引进高端人才提升实力 [9] 减持计划 - 目前暂未收到大股东减持计划,未来若有变动将及时披露信息 [9]
太阳能(000591) - 2025年5月20日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09:18
公司运营与政策影响 - 136号文利于推动光伏行业技术进步,降低度电成本,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公司将优化投资模型,紧跟政策提升电站收益稳定性 [3] 资本开支与分红 - 2025年公司投运、在建、拟建及预收购电站总规模力争超13.6吉瓦,较2024年新增约1.5吉瓦,全年光伏电站投资总额约60亿元,资本金比例20%-30% [3] - 过去三年公司累计现金分红约15.12亿,分红比例约占年均归母净利润的36%,后续会保持稳定分红比例 [3] 盈利增长点 - 扩大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优化投资模型,加强运维管理和电力交易水平 [4] - 优化制造业经营模式,向节能光伏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加强产品竞争和品牌建设 [5] - 拓展工商业储能、售电、虚拟电厂等新业务 [5] 光伏电站区域分布规划 - 继续布局东、南部地区项目,兼顾中部消纳和电价优势及云贵地区开发 [5] - 综合考虑西部光照、土地等因素,均衡发展大型光伏复合项目 [5] - 拓展海外市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项目,适时设立海外投融资平台 [5] 市值管理规划 - 通过提升内在价值、资产质量、优化信息披露、加强市场沟通和投资者关系管理、稳定分红等举措实现公司价值与市值动态平衡 [6][7] - 公司回购部分股份事宜已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将按授权开展工作 [7]
华软科技(002453)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1 09:06
研发投入与方向 - 2024 年研发投入 2365 万元,占总营业收入的 4.59%,2025 年将持续投入 [2] - 未来产品研发围绕光气下游产品、医药/农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方向开展 [2] 业务经营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5.15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6.55%,主要因复配食品添加剂业务量下降及出售力菲克股权致合并报表范围变化 [3] - 2024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 40.73%,公司整体毛利率上升,经营情况有所改善 [3] - 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03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272.45 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 7.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2504.30 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 5.16% [11] - 2023 年电子化学品营业收入 1853 万元,2024 年为 3011 万元,2025 年将提高其销售业绩 [2] - 光刻胶基材业务光引发剂产品按客户订单小批量生产销售,2024 年该产品收入占公司总营收不到 2%,连续两年对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7][12][16] - 海洋防污剂产品研发工作仍在进行中,尚未进入生产阶段 [12][15][16][18] 子公司情况 - 控股子公司山东天安化工 2025 年 3 月 27 日起停产,开展 2 万吨/年光气及光气化新装置与现有装置的接驳工作,预计停产约 2 个月,工作正有序开展 [4][10][14] - 武穴奥得赛自动化改造尚在推进,已通过委托加工方式进行产品生产 [14] 公司战略与举措 - 从业务提质和管理增效双维度改善经营情况,后续将夯实主业优势,专注精细化工业务,推进技改与升级项目,优化营销模式,提升产品盈利能力 [3][11][17] - 积极开展研发工作,开拓利润增长点,加强研发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现有产品升级迭代 [11][17] - 加强安全环保管控,促进可持续发展;深化精细管理,降本增效;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调整人员结构,提升团队活力及创新能力 [11] - 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市场,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优化管理提升运营效率,加强信息披露,提升投资者信心,探索新业务增长点,优化资产结构 [6][7] 行业情况 - 化工行业整体业绩呈现结构性分化,受宏观环境及行业周期等因素影响,部分细分领域因新能源、高端精细材料等需求表现突出,部分传统大宗化学品盈利空间承压 [13] 其他事项 -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公司股东人数为 40436 人 [5] - 公司正在追偿股东涂亚杰涉及的业绩承诺未补偿部分,已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法院已开庭,尚未判决 [5] -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用途为融资担保,未设置平仓线,不存在强制平仓风险,不影响公司控制权稳定性 [15] - 公司目前无增发计划,名称、办公地址如变更将按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2][16][18] - 公司薪酬战略以总体经营发展战略为基础,建立以岗位价值和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针对不同层级人员实施不同工资制度,并实施单项奖励政策 [9]
天铁科技(300587)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调研活动信息)
2025-05-21 08:36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及人员包括粤港澳大湾区产融基金周家伊等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许超等 [2] 庐江工厂进展 - 安徽天铁庐江工厂2022年上半年开工,2024年10月金属锂产线试生产,12月末烷基锂产线试生产,计划近期氯化锂和电池级碳酸锂产线试生产,全部投产后锂化物产能有望跨越式提升 [2] 金属锂下游应用 - 工业级金属锂用于医药、精细化工、合金等行业,电池级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用于新能源固态电池等,公司看好其在锂电池等领域应用 [3] 金属锂在固态电池应用 - 金属锂是能量密度最高的金属材料,国内外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以其作为固态电池负极材料研究,全固态电池技术突破后,有望成为全新负极材料,在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以上标准能提升能量密度与续航能力,是全固态锂电池负极材料理想选择 [3] 锂产品下游客户拓展情况 - 下游客户包括锂电电芯、医药、合成橡胶及电子材料企业等,已与多家业内知名客户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新客户在积极拓展中 [3]
朗科智能(300543) - 300543朗科智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1
2025-05-21 07:52
公司业务情况 - 主营业务包括智能控制器、新能源及智能终端产品三大板块,智能控制器板块含智能控制器和电机应用产品,下游有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领域;新能源板块包括锂电池包等产品;智能终端产品包括新消费家电等 [4] - 智能控制器产品在机器人应用方面已研发送样,主要用于驱动控制 [2] - 2024年部分新研发项目实现业务转化,如新能源电池包新产品和新客户订单逐步放量 [4] 公司经营状况 - 随着下游客户需求恢复和前期研发投入进入业务转化期,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储备充分 [2][5] - 2024年在传统业务领域深耕,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传统下游行业市场份额总体保持平稳,业务规模和经营利润同比增长 [7]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4.61亿元,现金充足,主营业务现金回收情况良好 [7] 公司发展规划 - 积极开拓下游应用领域,除电动工具、家用电器领域外,开拓新能源、汽车电子等方向,成立汽车电子事业部及智能宠物业务子公司,在新兴领域寻找技术应用和突破 [4] 公司产能及计划 - 新能源业务暂无产能扩充计划 [3] - 暂无回购注销相关计划 [5] 行业发展前景 - 智能控制器行业未来前景广阔,将朝着智能化、集成化等方向发展,应用领域从传统拓展到新兴领域,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国内厂商迎来更多机遇 [6][7]
恩捷股份(002812) - 2025年5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3:34
公司固态电池材料布局与进展 - 2021 年 12 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硫化物路线全固态相关材料,有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膜三款产品,高纯硫化锂建成中试百吨级产线,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纯度和电导率满足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性能指标,硫化物电解质膜实现卷对卷、连续化生产 [2] - 在云南省玉溪市推进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产线项目,设计产能约 1000 吨,分阶段投建 [2] 公司半固态材料布局与合作 - 2021 年 11 月与北京卫蓝新能源、溧阳天目先导合资成立江苏三合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 2 条生产线生产半固态电池隔膜,多家国内电池厂正在验证 [3] - 2025 年 1 月上海恩捷和北京卫蓝签定《采购框架协议》,北京卫蓝将自身需求材料的 80%采购份额定点向上海恩捷及其关联公司采购用于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相关材料,2025 - 2030 年预计下达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隔膜订单不少于 3 亿平方米,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订单不少于 100 吨 [3]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与进展 - 全固态硫化锂产品用碳热还原法,纯度达 99.9%,产能达百吨级,粒径大小控制好,保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活性和烧结程度 [4] - 全固态电解质通过微纳化技术,粒径从 15um 以上减小到 300nm,离子电导率从 11ms/cm 保持在 6ms/cm 以上,固态电解质粉体已建成吨级产能,正在推进千吨级产能建设项目 [5]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制成浆料涂到 PET 膜上辊压成膜,厚度可做到 30um,离子电导率可做到 3ms/cm 以上 [7] 技术原理与行业知识 - 减小全固态电解质粒径能减小固固界面阻抗,提高电池堆积密度,减小电解质孔隙率,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减少锂枝晶发生,满足快充性能 [6] - 全固态电解质膜孔隙率最好控制到 5%以下,预防锂枝晶发生 [8] - 全固态电解质制备方式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公司用固相法,更安全环保,制成的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更高 [9]
利欧股份(002131)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3:2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 [2] - 参与单位包括汇正财经、西南证券等多家机构,人员众多 [2] - 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地点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公司会议室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张旭波,副总经理颜土富、郑晓东 [2] 利欧数字AI应用优势与布局 - 在行业聚焦生成式大模型时,利欧数字注重人工智能与营销业务投放层面深度耦合,依托自主研发平台实现人机协同,提升投放效率 [2] - 持续深化AI智能体布局,以全链条业务场景为基础实现全环节智能化升级,部分业务岗位已应用智能体,未来将构建覆盖全链路的智能体矩阵 [3] - 宣布支持广告业MCP服务,可打通内部系统与外部AI生态连接,赋能全链路营销服务 [3] - 未来视业务需求确定AI研发团队和投入规模,持续构建核心竞争力 [8] - 聚焦AI技术与营销业务融合方向,探寻合作或并购机会 [9] 利欧泵业业务调整与转型 - 在产品端开发推广智能化节水、节能产品,在业务端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成立节能改造部门推广节能改造服务 [3][4] - 积极探索AI技术与业务场景结合,在全链条将AI与业务应用结合,提升效能、降低成本 [4] - 在数据中心布局全场景智慧冷却方案,已对接主流供应商开展送样和联合验证工作 [6] 理想汽车股票情况 - 截至目前,公司持有理想汽车股票折合ADS不到1000万股,股价波动有账面影响,已变现部分带来可观收益,将审慎评估并择机处置 [5] 公司业务格局 - 公司保持“机械制造 + 数字营销”双主业发展格局,两大主业协同发展,数字营销为机械制造开拓市场提供支持 [7] 其他信息 - 本次活动不涉及未公开披露的重大信息,无附件 [10][11]
华工科技(000988) - 2025年5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3:2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日期为 2025 年 5 月 20 日,形式为特定对象调研,地点是线上电话会议 [3][6]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景顺长城、南方基金等约 89 家基金、资管、保险等机构 [3][4][5][6]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华工科技董事刘含树、熊文等 7 人,接待中未出现未公开重大信息泄露情况 [6] 3D 打印业务相关 技术积累 - 3D 打印业务脱胎于华中科技大学,90 年代开始技术探索,2009 年自主研制 SLM 装备,2016 年实现关键技术与装备突破,现具备从材料到光源等核心技术自主掌控能力 [8] 合资公司背景 - 全球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3D 增材 SLM 制造技术优势明显,材料利用率超 90%,契合低碳制造趋势 [9] - 公司与立铠精密合作可实现优势互补,推动 3D 打印技术全场景拓展应用,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9][10] 应用前景和趋势 - 材料方面,钛合金已批量使用,铝合金、镁合金快速产品化,未来市场空间大 [11] - 产品应用上,已有手表表壳等成熟产品,未来有望拓展更多产品 [11] - 技术上,除 SLM 技术外,积极拓展新流派,突破效率和精度问题后可制造更精细和更大产品 [11] 业务规划 - 横向扩展行业领域,包括 3C 电子、通讯零部件、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13] - 纵向深耕材料工艺研发,材料上拓展新型材料,工艺上创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13] 客户合作情况 - 与全球知名终端品牌和国内头部 3C 品牌客户合作良好,部分产品已验证或进入验证测试环节 [14] 公司优势 - 技术上自主掌控核心技术,具备持续迭代能力 [15] - 品质成本上能提供 3C 行业最具性价比产品 [15] - 交付及服务上深耕 3C 行业,能敏捷响应客户需求 [15] 公司 2025 年业务经营情况 激光 + 智能制造业务 - 由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高功率激光装备、精密激光装备组成 [17] - 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带动高功率激光装备业务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保障其收入和利润,精密激光装备因 3D 打印合作有增长空间 [17] 联接业务 - 国内算力光模块业务需求旺盛,海外业务推进顺利,泰国工厂已投产,6 月达月产 25 万的 800G 模块能力,计划建 4 万平厂房 [17] 感知业务 - 加大与整机整车厂合作,光电类传感器获整车厂定点量产,压力传感器有新增长点,新能源汽车业务和海外市场业务增长 [18]
中船汉光(300847) - 中船汉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5月20日)
2025-05-20 23:18
会议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方式为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路演中心,以现场交流、视频直播和网络文字互动进行 [2] - 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14:30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苏电礼、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冬雪、财务总监李欢、独立董事李文昌 [2]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10%,利润增长30%,利润增速超收入增速 [2]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1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亿,同比增长29.89% [5] 业绩增长原因 - 坚持创新驱动,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新产品开发、品质提升和关键技术攻关 [3] - 持续对标先进,开展精益管理,挖潜提效,促进管理提升 [3] 公司优势 - 技术研发优势:50多年专注办公设备和耗材行业,高端墨粉取得突破,长寿命复印机鼓推向市场;有5款产品进入国家信创目录,6款产品获国家保密信息技术测评中心检测证书;储备掌握先进核心技术,产品获国内外知名打印机厂商认可并进入OEM市场 [4] - 产品匹配优势:既能大规模生产墨粉又能大规模生产OPC鼓,利用产品匹配优势取得良好协同效应 [4] - 质量成本控制优势:产品质量稳定,规模经济带来成本优势,产品性价比优良,与长期客户稳定合作 [4] 研发实力 - 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体系 [5] - 设有专门研究中心和技术部门,组建研发团队 [5] - 设有邯郸市有机光电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与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产学研融合 [5] - 是高新技术企业等多种荣誉企业,积累科技创新成果,储备核心技术,产品达原装耗材水平并进入OEM市场,具备与国外厂商竞争实力 [5] 其他问题回复 - 对于今年扩展业务打算,如涉及重大信息将按要求披露,需关注公司公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