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fferies:中国钢铁减产的反直觉后果
2025-07-14 08:36
Global | Metals & Mining Equity Research The Counter-intuitive Consequences of Chinese Steel Production Cuts Following a y/y increase in Chinese steel production in 1Q and in response to trade wars and China's prolonged property market downturn, officials have ordered the closure of up to 50mtpa of steel capacity through the end of the year as part of the government's broader strategy to resolve structural overcapacity issues. Lower steel output should support finished steel prices globally and also impact ...
洪灝:如何交易关税谈判大限
2025-07-14 08:36
洪灝:如何交易关税谈判⼤限 159 最近,美股经历了过去四⼗年历史⾥最快的修复之⼀。这次,从特朗普 关税"解放⽇"历史性暴跌⾄熊市⾕底、到美股市场指数再创历史新⾼, 只⽤了短短不到三个⽉。这是市场的修复速度为美股历史第⼆,仅次于 1982年那次在保罗·沃尔克加息周期达到峰值之后的垂直性反弹。⽽全 球股市也在美股的强势反弹的影响下创了历史新⾼(图⼀)。 1/18 关税⼤限将⾄。如何布局? 周期的⼀次显著的模式转换。从实际市场观察经验来看,欧洲已经不是 那个欧洲,⽇本也不是以前的那个⽇本,⽽美国早已经在特朗普的胡作 ⾮为之下⾯⽬全⾮。 在2019年12⽉30⽇,我发表了⼀篇题为《展望⼗年:⻓波中的退潮》的 深度报告(⽹络上有,请读者⾃⾏搜索。我在⽂末将展⽰这篇⻓篇重磅 报告的关键篇幅)。近⽇,我应中信出版社之邀,为达⾥奥的新书《国 家为什么会破产》作序评。在阅读了达⾥奥对于⼤周期的观察和总结之 后,不免想到了多年前⾃⼰的这篇经典。六年后的今⽇,伫⽴潮头,再 读这篇报告,不免感触良多。请允许我把六年前的这篇报告的⾸⻚概览 ⼀字不动地复制粘贴如下: ——— 《展望⼗年:⻓波中的退潮》 —— 在这⼗年之末,我们将我们的 ...
云赛智联20250613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云赛智联、宜电新生、南洋王邦、易炼新生、蚂蚁、阿里巴巴、华为、百度、浦发银行、信通院、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市卫健委健康数据实验室 [1][2][3][7]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云赛智联区块链项目与合作成果显著**:自2020年与浦东新区大数据中心合作研究应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副组长参与可信区块链标准制定;2022年浦东新区建区块链平台由宜电新生中标开发维护,采用华为和阿里底层链,已应用于多领域,如契约存储链超1000份合同上链、电子材料链处理超2万件事务上线5万多份材料等 [3] - **宜电新生为数字资产领域提供技术支持**:未直接参与上海数据交易所RDA项目,但配合上海市数据局探索标准规范制定,协助浦东新区两家单位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及价格评估,与上海数据交易所交流推动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和医疗数药流通 [5] - **云赛智联技术储备扎实且有发展机遇**:2022年布局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项目,与信通院共创区块链标准,有稳定币和金融基础技术储备,可响应政府需求;上海市国资委学习加密货币和稳定币趋势,云赛智联将与政府合作推动区块链在跨境贸易等领域应用 [3][5][9] - **云赛智联与多方有合作及业务布局**:与蚂蚁、阿里巴巴、华为等在标准技术规范合作,用于区块链平台建设和智能网联车数据存证;旗下南洋王邦负责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区域运营,易炼新生参与市卫健委健康数据实验室工作,今年5、6月实验室成交三项数据产品,6月中标自贸区监管平台运维项目 [2][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云赛智联与浦发银行关系**:母公司与浦发银行是战略合作伙伴,旗下上海科技网贷款等项目部分贷款来自浦发银行,但尚未开展具体业务 [2][6] - **云赛智联与蚂蚁集团合作情况**:项目上有前期参与未到招投标阶段不便透露,技术上定期与阿里巴巴、蚂蚁集团、华为及百度进行沟通 [8] - **云赛智联金融领域应用计划**:具备将现有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储备,但目前专注现有客户和技术领域,未来或根据市场需求探索金融领域应用 [8]
信安世纪20250611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公司 信安世纪(文档中存在“新安世纪”“西安世纪”表述错误,实际均指信安世纪)[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信安世纪在稳定币和跨境支付领域具备技术优势,未来有望受益于业务量增长并推动海外布局 [2][3][17] - **论据** - **技术积累**:公司自2011年研究区块链技术,掌握底层原理,搭建区块链平台进行商用密码集成验证,具备支持稳定币技术架构发展能力 [2][10] - **业务地位**:在二代支付、数字货币和跨境支付等领域处于中心节点,参与数据集中和分发结算工作 [2][3] - **市场机会**:香港金融布局关注稳定币和跨境支付通,公司已具备相关技术并与香港金管局探讨业务,未来业务量或大幅增长 [2][3] - **产品费用**:跨境支付业务中,加密企业提供产品单元起步价至少60万,高等银行单次采购可达1000万,大部分银行采购费用为两三百万 [2][12] - **技术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在区块链及智能合约领域经验丰富,在金融行业应用及稳定币未来技术发展方面有领先优势,密码产品与金融结合程度高 [13][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稳定币特点**:国外稳定币基于区块链实现,中国数字货币采用部分区块链技术但整体为中心化架构,二者底层架构存在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区别 [5] - **系统建设难点**:若央行发行人民币稳定币,需新建交易清算系统,发行端、银行端和用户侧均需单独建设系统,技术架构建设规模庞大且复杂 [2][6] - **钱包对接情况**:稳定币钱包和数字人民币钱包之间的对接方式及底层技术供应目前尚未开始年检工作 [7][8] - **资质牌照要求**:离岸人民币交易需遵从各国密码安全要求,海外业务拓展需满足各地合规性要求 [9][11] - **海外布局计划**:公司已在国内27个省设立子公司和办事处,未来将随市场需求增加建立海外分支机构,支持产品出海及国际化发展 [18][19]
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行业深度报告汇报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人形机器人触觉传感器行业 - **公司**:汉威科技、福莱新材、日盈电子、柯力传感、智源机器人、北京泰山科技、深圳帕西尼、星际光年、美国Gear Site、天觉机器人、维泰、深圳戴蒙机器人 [6][1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市场空间**:当全球机器人数量达100万台时,触觉传感器市场规模约470亿元;达1000万台时,规模增至2000亿元;若产量达1亿台,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级别,市场成长空间大 [1][15] - **技术路线**:主流技术路线有视触觉、电阻、电容、磁电霍尔效应四种。视触觉技术天花板高但成本昂贵;电阻方案成熟便宜但性能粗糙;电容方案精细但价格稍高;磁电效应能感知切向力,体积大价格高。不同技术路线将融合发展以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1][5][13] - **应用现状与趋势**:去年特斯拉Optimus第二代在指尖落地触觉传感器后,今年本体和灵巧手厂家纷纷跟进,每个机器人配约10个模组。未来传感器将扩展至手掌、指节等部位,且家庭场景对全躯干布置传感器需求将从现阶段1倍扩展至10 - 20倍 [1][11][12] - **证券化率**:当前触觉传感器板块证券化率仅约10%,已上市公司总市值约200亿元,随着更多公司涌现,证券化率有望提升 [4][17] - **投资标的**:推荐投资标的有汉威科技、柯力传感、福莱新材、日盈电子等,还有潜在玩家安培龙及相关标的华培动力等 [6] - **公司成长性因素**:掌握多种技术路线、多样化产品布局、与高校实验室合作研发尖端技术,如汉威科技、福莱新材、日盈电子的技术布局 [19]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产品价格**:定制化电阻模组价格约300 - 500元,标准品可能低至100多元;磁电效应方案目前约2000 - 3000元;北京泰山科技一代产品去年售价2000 - 3000元,今年降至1000 - 2000元,新产品预计2000 - 3000元 [1][9][10] - **技术发展趋势**:硬件端成本相对可控,后端算法成本高,但随使用量增加,算法成本有望快速降低 [7] - **触觉传感器是产业瓶颈**:触觉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硬件发展核心瓶颈之一,无它机器人无法实现复杂精细任务,只能依靠预编程执行特定任务 [4]
中国中车20250613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中国中车、晋西车轴、思维列控、今创集团、鼎汉技术、祥和实业、时代电气、通号、时代新材 [1][13][10] - 行业:铁路行业、城轨行业、风电、电驱、IGBT、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 [2][1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中车业绩超预期**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利润同比增长15% - 41%,中值28%;扣非利润同比增速27% - 55%,中值42%;整体经营性利润保持20%左右增速 [3] - 预计上半年利润增长25亿 - 34亿,全年业绩预计释放150亿左右,有可能超预期 [4][12] - **业绩超预期原因** - 铁路市场招标和交付节奏超预期,2025年二季度多项招标,订单集中交付且遗留订单持续释放 [2][4][6] - 城轨业务订单恢复显著,2025年预计车辆体量达4000多辆,零部件和维修市场改善 [2][9] - 新兴产业业务表现出色,风电、电驱、IGBT和海工装备等领域订单高增长,收入和利润逐步释放 [2][10] - 降本增效策略提升盈利能力,规模化效应显著 [2][4] - **铁路市场情况** - 2025年二季度进行多项招标,包括120台机车、68组复兴号动车组、7007 - 800台货车 [6] - 三季度预计交付四组左右动机及2000辆货车,还有动车组高级修等招标 [7] - 上半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旅客量同比增长7%以上,全年客运量预计增长约5%,货运量小幅提升 [7] - 下半年通车里程预计达2500 - 3000公里,高铁运营支撑动车组需求 [2][7] - **城轨市场情况** - 2024年招标数量下滑,四季度开始修复,2025年中车城轨订单恢复显著 [2][9] - 2025年预计车辆体量达4000多辆,零部件和维修市场同等幅度改善,信号系统环节快速增长 [2][9] - **新产业业务情况** - 2025年风电、电驱、IGBT和海工装备等领域订单高增长,收入和利润逐步释放,景气度向好 [2][10] - **投资性价比** - 中车公司维持50%左右稳定分红,A股股息率约4%,港股股息率约6%,港股性价比更高 [4][13] - 晋西车轴、思维列控等公司盈利高增长或扭亏,相关资产投资性价比高 [4][1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车公司一季度存货、合同负债及签单情况显示盈利能力逐步转好 [4][11] - 2025年8月份将启动动车组高级修招标,下半年新车与维修层面签单和交付旺盛 [8] - 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基建投资目标9500亿人民币,新线投产目标2600公里,总收入突破1万亿人民币 [7]
稀土磁材:美国防部成MP最大股东,稀土板块业绩超预期
2025-07-14 08:36
稀土磁材:美国防部成 MP 最大股东,稀土板块业绩超预 期 20250613 摘要 美国国防部设定钫钕混合稀土价格底线为 110 美元/公斤,远高于国内 价格,反映其保障稀土供应链的决心,并为国内轻稀土出口提供价格上 涨空间。 美国扩展稀土产能,虽有储量但技术和成本劣势明显,需通过高价保障 供应,表明其认为稀土供应问题是长期挑战,而非短期现象。 高端装备制造,如永磁电机、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和低空飞行器, 对高性能永磁材料需求增加,稀土的不可替代性凸显,需求将持续增长。 中美关系变化加剧博弈,中国可能严控中重稀土出口,并放开轻稀土价 格管制,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加,供给紧张将增大价格弹性。 稀土价格目前处于相对底部,未来存在长期增长机会,即使上涨 50%仍 低于美国市场价格,上市公司尤其是上游企业利润弹性将释放。 上游稀土公司如北方稀土、中国稀土等将直接受益于价格上涨,磁材环 节公司如金力永磁也将持续受益,关注产业链完整的系统回收公司。 电机行业在新场景应用中前景广阔,主机厂涉足永磁体环节,掌握溢价 权,地位提升,如卧龙电气等公司在新应用场景中具有较强竞争力。 Q&A 当前全球稀土市场的供需情况如何? 稀土在 ...
算力设施企业Q2业绩指引好,再看算力各领域景气度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通信行业、AI 算力市场、卫星互联网赛道 - **公司**:工业富联、瑞杰网络、新网锐捷、华工科技、光迅科技、沃尔核材、新旺、中兴通讯、菲菱科思、旭创新易盛、太辰光、博创、天孚、袁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 - **AI 算力推动交换机市场**:工业富联 2025 年 800G 以上高速交换机收入同比翻三倍,验证 AI 算力需求强劲增长,推动交换机市场景气度[1][2] - **瑞杰网络和新网锐捷**:瑞杰网络 2025 年上半年预计利润 4 亿 - 5.1 亿元,市值达 470 亿;新网锐捷持有 45%股权,市值 130 亿 - 140 亿,2025 年预计利润 2 亿元,全年可能达 4 亿 - 5 亿元,估值水平低,是投资标的[1][2] - **光模块领域**:华工科技和光迅科技表现强劲,华工科技 2025 年预计利润接近 20 亿元,2026 年收入目标 300 亿元,激光制造和传感器业务有 20% - 30%增长潜力[1][2] - **铜连接市场**:沃尔核材中报指引利润 5.4 亿 - 5.9 亿元,2025 年全年预计利润 12 - 13 亿元,北美市场对铜连接产品需求强劲,其作为安菲诺核心配套厂商,业绩增长潜力大[1][2][3] - **AI 算力市场情况** - **整体增长态势**:市场呈现高度紧密的增长态势,海外需求强劲,台起等 AI 服务器 ODM 厂商高速增长[4] - **国产算力标的可能被低估**:英伟达 CEO 可能推出新国产芯片,华为从 ASIC 转向 GPCPU,预示国产算力标的可能被低估[4] - **国产算力标的推荐**:新旺、光迅华工、中兴通讯及其他交换机公司、液冷领域菲菱科思、旭创新易盛、光器件厂商太辰光、博创等企业值得关注[5] - **英伟达动向**:英伟达 CPU 交换机开始出货,消除市场疑虑,CPU 相关标的如天孚、太辰光及与归光模块相关联的袁杰等公司将受益,证明 AI 算力市场景气度良好[1][6] - **卫星互联网赛道**:2025 年人事变动、火箭技术突破和治理结构变化将推动其发展,2025 - 2026 年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很大潜力和前景[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互联网云厂商若能合法购买 AI 卡,IDC 市场会持续增长[5]
云服务器韧性取决于什么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云服务行业 - **公司**:亚马逊云科技、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微软Azur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云服务韧性的重要性** - **观点**:云服务韧性至关重要,企业对云服务韧性强度存在顾虑,影响核心工作负载上云决策 [9] - **论据**:超90%中国企业仅依托公有云承载非核心工作负载,原因之一是对云服务韧性强度的顾虑;超80%受访者认为本地数据中心虽投入和维护成本高,但能为核心工作负载提供更强服务韧性 [9] 2. **云服务韧性的定义和实现方式** - **观点**:云服务韧性需云提供商和用户责任共担,云提供商负责云服务韧性,用户负责云上应用韧性 [18] - **论据**:云提供商需对云基础设施进行冗余规划,确保云服务硬件、软件、网络和运维机制能抵御故障并快速恢复;用户需设计多可用区、多区域部署的容错应用架构,开发具备自愈能力、负载均衡和弹性扩展的应用软件等 [18][20] 3. **云基础设施架构设计和部署对云服务韧性的影响** - **观点**:云基础设施架构的设计和部署策略差异决定云服务韧性强度和可用性高低 [38] - **论据**:稳健的云基础设施需要充分冗余的架构配置、冗余的资源配置和有效的隔离策略;同一区域部署3个或以上可用区并采用物理隔离策略,可保障业务连续性 [37] - **案例**:腾讯云广州区域数据中心制冷系统故障、阿里云香港区域机房制冷系统故障、华为云广州区域公网访问线路异常故障,均因受影响的云上应用程序未多可用区部署、底层关键云服务组件未充分物理隔离,导致单点故障影响大 [39] 4. **云提供商云服务韧性实际表现** - **观点**:亚马逊云科技云服务韧性高于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以及微软Azure,服务异常或中断时长更低,服务可用性更高 [62] - **论据**:研究周期内,亚马逊云科技是唯一将年均服务异常/中断时长控制在1小时以下的云提供商,达到99.9909%的可用性;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微软Azure的年均云服务异常/中断时长都超过2小时 [63] 5. **云服务与本地数据中心韧性对比** - **观点**:云服务相对企业自建本地数据中心表现出明显更高的可用性和韧性 [76] - **论据**:企业自建本地数据中心每年服务中断时长均值为22小时,年均可用性约99.7%;主要云服务每年中断时长均值为4.2小时,年均可用性达到99.92%以上 [76] 6. **企业增强云上业务韧性的行动建议** - **观点**:企业可采取策略提升云上业务的整体连续性 [79] - **论据**:企业需判断工作负载对风险的容忍程度,选择合适的韧性级别;采用云原生工具和流程进行部署;确认工作负载是否具备自动故障转移能力;平衡用户体验与部署策略;进行周期性的韧性需求评估 [8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评估云服务韧性的考虑因素**:Frost & Sullivan在评估云服务韧性时,着重关注被归类为“服务不可用”“服务故障”“服务异常”的事件,涉及计算、存储、数据库、网络等核心云服务的事件,以及服务中断持续超过10分钟的事件 [44][46][49] 2. **云服务可用性和服务异常事件的公开信息**:主要云提供商披露服务中断事件的主要渠道和披露内容存在差异,微软Azure在事件披露透明度和完整度方面表现较高 [53][60] 3. **企业对云迁移和自建本地数据中心的态度**:绝大多数自建本地数据中心的企业对增加自建投入能否提高服务可用性抱有不确定性,约50%的企业考虑在未来3年向云上迁移;约70%已采用云服务的企业表示将把更多工作负载迁移到云上 [77]
中信建投机械 建“机”行事:机械周观点
2025-07-14 08:3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工程机械、叉车、智能物流、无人叉车、人形机器人、机械 - **公司**:徐工机械、三一重工、山推柳工、中联重科、安徽合力、杭叉集团、智元语数、上纬新材、巨升智能、宇树、绿谐波、中大力德、永新股份、奥比中光、汉威科技、海田国际、福斯达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工程机械行业** - **2025年6月数据表现**:内销增长约6%,出口增长20%;小挖国内市场增长超10%,大挖基本持平,中挖下滑近10%;出口中大中型挖掘机表现突出,中挖增长超20%,大挖增长近50%[2] - **2025年全年预期**:内需回归健康温和复苏,出口维持15%增速;6月市场趋于稳定,7月第一周个位数增长,非挖掘类产品上半年表现平稳,1 - 6月国内营收略超去年或年初预期[1][3][4] - **下半年趋势**:看好国内大周期向上,由设备更新换代和二手机出海推动,呈温和向上态势;头部企业上半年营收增长约15%,亚非拉和东南亚表现良好,欧洲已恢复,出口预计保持双位数增长[1][5] - **推荐公司**:徐工机械、三一重工、山推柳工、中联重科等传统主机厂,其业绩受内外需共同驱动[6] - **叉车子板块** - **近期表现**:5 - 6月内需持续温和复苏,因去年同期基数低和外向型制造业采购回暖;出口保持双位数增长;无人化技术有望快速放量,锂电化技术已推动行业发展[7] - **未来趋势**:AI赋能下,智能物流和无人叉车市场渗透率预计快速提升,2025年预计有企业营收超10亿元;国内叉车企业具备硬件和场景优势,软件和AI方面加紧投入,有望提升行业整体估值[8] - **推荐公司**:安徽合力、杭叉集团[8] - **人形机器人领域** - **近期进展**:最近一周出现积极变化,智元语数中标上亿级订单,上纬新材披露志远持股信息,智元语数有望2025年底递交科创板IPO申请,资本运作加速发展[1][9][10] - **应用落地**:巨升智能与宇树中标中移信息技术公司代工服务项目,表明在终端商业场景探索逐步落地[11] - **特斯拉进展**:7月10日推出GROK4模型,推理能力提升10倍,Optimus引入GROK应用,助力AI能力提升,产业链积极推进[3][12] - **出口链** - **关税调整**:美国关税调整符合预期,预计最终保持20%水平;中国产品除301关税外额外增加约55%,越南仅20%;部分国家关税有下调[13] - **影响**:北美客户调查供应商海外产能保障情况,确保产能备份;关税落地非利空,中美关系改善预期增强,出口量看好,对美出口链风险降低[13] - **机械行业** - **2025年前景**:坚持哑铃策略,关注新技术领域,如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和固态电池等;工程机械、工具五金及注塑机板块有基本面支撑且出口敞口大[14] - **二季度超预期公司**:出口链相关领域的海田国际、3亿以及福斯达等[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机械行业2025年关注新技术领域,人形机器人及巨神智能领域受资本介入,更多订单落地,特斯拉第四代模型导入及后续股东大会指引推动产业进展,传感器、灵巧手等相关公司因AI技术进步需求增长[14] - 中国出口制造业产能出海与关税政策关联度大,不同国家关税不同,部分国家有下调,北美客户确保中国和海外产能备份,关税落地对美出口链风险降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