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精工(002046) - 002046国机精工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1
2025-10-31 15:1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2.96亿元,同比增加4.9亿元,同比增长27% [3] - 前三季度毛利总额7.97亿元,同比增加1.3亿元,同比增长20% [3] - 前三季度净利润2.45亿元,同比增加3265万元,同比增长15.4% [3]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0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长 [3] - 收入增速大幅高于净利润增速,主因是风电轴承业务增速超200%但毛利率较低(约20%-25%),以及公司增加人员配置导致期间费用上升 [4] 核心业务表现 - 特种及精密轴承、超硬材料磨具两大核心产品合计收入同比增幅超50% [3] - 风电轴承是公司今年增速最大的业务,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占该业务收入约一半 [3] - 特种轴承景气度与去年相比略有提升,但与预期存在差距 [3] - 半导体业务前三季度增速超过10%,增长态势良好 [4] - 商业航天业务收入规模不大,尚未进入爆发阶段 [3] - 机器人轴承业务已纳入"十五五"规划,将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4] 超硬材料与金刚石业务 - 超硬材料业务于2025年3、4月份注入国机金刚石,公司对其权益从100%降至67% [3] - 河南新材料集团按股权比例以现金出资16亿多元,导致公司货币资金大幅增加 [4] - 金刚石散热业务基于MPCVD技术路线,2023年开始在散热和光学窗口实现部分收入,目前主要应用于非民用领域 [3] - 计划通过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晶种片、设备、沉积工艺、加工环节)及利用新疆哈密低价电能来降低金刚石散热产品成本 [3] - 高温高压法将继续开发,因在结构化应用领域还有新的市场空间且生产工艺有改善空间 [5] - 国机金刚石未来按"一中心三产业园"布局:以三磨所为主体的研发中心;超硬材料磨具产业园(郑州,预计2027年建成)、金刚石长晶产业园(新疆哈密)、金刚石相关装备产业园(郑州荥阳) [4] 贸易业务与战略调整 - 贸易业务已收缩,高峰时规模14亿元,当前约3-5亿元 [4] - 未来定位为"服务主业",仅在轴承、刀具、磨具领域适度开展,不追求规模扩张 [4]
宇信科技(300674) - 宇信科技:2025年10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5:16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剔除股权支付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07亿元,同比增长28.86% [2] - 第三季度表观归母净利润因股权支付费用增加和投资收益基数较高而同比波动 [2] - 综合毛利率达到33.86%,同比增加1.19个百分点 [3] - 软件业务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超过150%,应收账款余额减少,减值损失计提减少 [3] 研发与创新投入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占公司收入比例近13% [3] - 公司聚焦AI在金融垂直行业的赋能,致力于通过科技和产品链接Web 2和Web 3世界 [3] AI业务进展 - AI相关订单高速成长,推动垂直金融AI应用全面落地 [3] - 正式发布新一代AI智能手机银行产品,已在某国有大型银行落地 [3] - 在某外资银行落地多个AI智能场景 [3] - 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在监管方案中引入AI监管知识库与监管助手 [3] - 与某国有银行省级分行合作共研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信贷平台 [3] - 与某农商行达成AI大模型软硬件一体化应用合作 [3] - 与某集团达成AI智能评价系统开发合作 [3] - 重点研发大模型知识嵌入体系,整合至信贷、数据、监管等应用场景 [4] 创新运营业务 - 前三季度创新运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约30%,得益于某海外客户经营规模提升 [3] - 第三季度在东南亚、中东及中亚区域积极开拓市场,围绕场景金融、移动支付创新等方向开展业务探索 [3] 海外业务与项目 - 境外某银行数字货币项目已于今年四季度顺利投产,进入监管沙盒验证阶段 [5] - 去年中标的某跨国银行香港和国际分行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项目按计划实施,三季度成功上线两国际分行系统 [6]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电子渠道侧业务机会,以及AI营销、Customer 360等 [6] - 在中东市场关注数字货币业务合规性,挖掘东南亚地区运营业务机会 [8] 市场趋势与客户策略 - 预判明年银行IT市场将持续分化,大型银行在AI、数智化升级等战略方向上投入意愿强烈 [8] - 今年前三季度来自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的收入占比超过50% [8] - 针对中小银行,公司策略转向"运营--合作--赋能"模式,助力其提升经营规模、构建核心能力 [8]
华森制药(002907)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5:14
创新药研发管线 - 通过增持控股奥睿药业,整合后拥有7个自主立项的1.1类创新药在研项目 [2] - 创新药潜在适应症覆盖肿瘤及自免性疾病,包括嗜血细胞综合征、青光眼、多种实体瘤等 [2] - 进度最靠前的注射用盐酸ORIC-1940正在进行临床Ia/Ib期研究,可能成为我国首个用于继发性HLH的原研1类创新药 [2][3] - 计划在2025年底前及2026年第一季度分别提交另外1个项目的IND申请 [3] - 已建成计算机辅助药物发现平台和蛋白质靶向降解嵌合体平台等多个创新药自主研发平台 [3] 海外市场拓展与认证 - 2023年5月第五期生产基地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的cGMP现场检查 [4] - 重点中成药甘桔冰梅片、六味安神胶囊、都梁软胶囊和痛泻宁颗粒于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期间成功获得新加坡注册批文 [4][5] 重点中成药发展策略 - 五大重点中成药(甘桔冰梅片、痛泻宁颗粒、都梁软胶囊、八味芪龙颗粒、六味安神胶囊)针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仍处于成长期 [6] - 2024年八味芪龙颗粒和六味安神胶囊获批国家首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延长7年保护期 [6] - 核心品种五大重点中成药共计获得32项权威教材、临床指南等推荐 [6] 销售渠道与市场分布 - 公司销售终端以公立医院为主,院内市场占比约70% [7][10] - 积极布局基层医院、私立医院、零售连锁药店、电商平台及三终端等院外渠道以提升占比 [7][10][11] 核心研发项目进展 - ORIC-1940预计2026年会有一定量的Ib期数据产生,具体日期取决于患者入组速度 [8] - ORIC-1940临床前显示出较好安全性,有望成为HLH领域新的治疗选择 [8] 特医食品业务进展 - 公司拥有特医食品自研项目4项 [9] - TY005项目已获得特医食品注册证书及生产许可证,为重庆市首个,实现零的突破 [9] - 已建成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微信小程序等线上店铺,助力产品多渠道推广 [9] 整体销售策略 - 化学仿制药以快速上市及集采中标为主 [10] - 重点中成药以学术推广及零售渠道、第三终端拓展为主 [10]
豪恩汽电(301488)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2025-10-31 14:12
客户结构与收入 - 2025年前三季度前五大客户合计收入占比超70% [3] - 前五大客户为马恒达、大众、吉利、小鹏、长城 [3] - 2025年前三季度新能源相关收入与燃油车收入占比各约50% [3] - 2026年前五大客户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仅名次可能小幅调整 [4] - 2027年核心业绩增长主力仍以现有核心大客户为基础 [4] 产品收入结构 - 2025年前三季度智能视觉感知系统收入占比约60% [4] - 2025年前三季度超声波雷达系统收入占比接近30% [4] - 2025年前三季度车载视频行车记录仪收入占比约5% [4] - 域控制器产品与视觉系统、雷达等组合供应,不单独统计 [4] 业绩增长驱动 - 2025年单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7% [4] - 增长核心来自前五大客户增长强劲、配套车型数量增多、单车产品价值量提升 [4] - 部分高配车型单车配套价值已提升至2000-3000元 [4] 毛利率与费用 - 2025年单三季度毛利率同比略有提升、环比持平 [5] - 毛利率变动原因包括设备自动化效率提升、产品结构微小优化 [5][6] - 净利润下降核心原因是研发费用率显著提升 [6] - 管理费用率增长与业务规模扩大匹配,处于合理区间 [6] - 研发费用增长是为构建下一代技术平台、扩大研发团队 [6]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4年正式切入机器人赛道 [6] - 产品布局覆盖机器人感知与决策两大核心环节 [6][7] - 单个机器人搭载视觉感知6-8个、超声波雷达感知6-8个 [7] - 已与智元、浙江人形等头部机器人公司建立深度合作 [7] - 超声波雷达已成功搭载在智元机器人上并实现量产 [7] - 竞争优势包括与全球一流企业深度合作、技术复用优势 [7] 海外市场拓展 - 海外项目定点进展顺利,已构建覆盖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客户体系 [7] - 目标未来海外客户订单占比持续提升 [7]
长春高新(000661) - 2025年10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3:44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07亿元,同比下降5.60% [3] -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65亿元,同比下降58.23% [3] - 报告期内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2亿元 [3] 主要子公司业绩表现 - 金赛药业实现收入82.13亿元,同比上升0.61%,净利润14.21亿元,同比下降49.96% [3] - 百克生物实现收入4.74亿元,同比下降53.76%,净利润-1.58亿元,同比下降164.76% [3] - 华康药业实现收入5.42亿元,同比下降5.38%,净利润0.36亿元,同比上升2.46% [3] - 高新地产实现收入5.44亿元,同比下降7.97%,净利润23.27万元,同比下降99.39% [3] 重点新产品进展 - 金蓓欣(伏欣奇拜单抗)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500万元 [5] - 美适亚产品今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已接近1亿元 [5] - 公司已为金蓓欣搭建两百余人的销售团队 [5] 业务合作与拓展 - 金赛药业与丹麦ALK-Abelló A/S公司达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产品合作 [3] - 公司将接手ALK原有营销团队,利用金赛渠道优势快速推广 [6] - 将推进合作产品中的片剂产品三期临床,争取早日获批上市 [6] 研发管线进展 - 超长效生长激素月制剂GenSci134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 [7][8] - TSHR拮抗剂GenSci098的TED适应症Ⅰ期临床推进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已于10月获批临床 [8] - NK3R拮抗剂GenSci074启动Ⅲ期临床试验工作 [8] - PD-1激动剂GenSci120一期临床进展正常,预计明年2-3季度进入二期临床 [8] - 基于AI设计的GenSci142国内注册临床试验申请已于10月获受理 [8] - 小分子P53重激活剂GenSci128的I期临床正在推进中 [8] - KIF18A小分子抑制剂GenSci122的I期临床正在推进中 [8] - 三种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偶联物(GenSci143, GenSci140, GenSci139)的国内注册临床试验申请已于8-10月获受理 [8]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BD核心策略为通过与海外企业合作开发推进国际化布局 [8]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底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并于10月中旬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受理 [9]
崇达技术(002815) - 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3:30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5.93亿元,同比增长20.2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14亿元,同比增长19.58%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2亿元,同比增长252.87% [2][3] 盈利能力提升举措 - 深耕高价值客户和订单,优化销售结构,淘汰亏损订单,降低低利率订单比例 [4] - 针对工控、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梳理全球领先企业作为重点目标客户 [4] - 强化团队,提升销售专业服务能力,扩充并优化海外销售团队 [4] - 加强成本管理,深入推进工段成本管理标准化工作,降低单位产品成本 [5] - 协同保障,提升订单交付与客户服务水平,加强内部部门沟通协作 [5] - 创新驱动,加快高频高速高层板、高阶HDI板、IC载板等高端产品研发 [5] - 扩充产能,加快大连厂、珠海一厂、珠海二厂产能提升及泰国工厂建设 [5] 成本管控措施 - 强化单位工段成本动态监控与精准管理,构建多维度成本分析模型 [7] - 提升材料利用率,优化拼板面积设计,改进生产工艺流程 [7] - 针对部分产品实施结构性提价策略,科学制定调价方案 [7] 产能状况与规划 - 公司目前整体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 [8] - 加快珠海一厂(汽车、安防、光电产品)与珠海二厂(服务器、通讯)高多层PCB产能释放 [8] - 珠海三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将适时启动生产运营 [8] - 加速泰国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在江门崇达新建HDI工厂 [8] 子公司与行业展望 - FPC行业2025年产值预计实现3.6%温和增长 [9] - 子公司三德冠在2025年第三季度已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10] - 2026年公司将持续依托产品品质、成本控制及定价策略等综合竞争优势 [10] - 2026年将积极推动重点新客户开发,强化在汽车、服务器、医疗、通讯等高价值领域订单获取能力 [10]
天赐材料(002709) - 2025年10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10-31 12:08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08.4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亿元,同比增长24.33%,扣非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30.13%,基本每股收益0.22元/股 [2] - 2025年三季度电解液销量维持较高水平,尽管价格有小幅波动,但通过核心原材料产能爬坡与成本管控,保持单位盈利稳定性 [2] 核心产品与市场供需 - 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已达到紧平衡状态,市场价格有一定幅度回升,行业从底部运行阶段开始明显向好 [2] - 六氟磷酸锂现有产能约11万吨,产线存在技改提升空间,技改项目手续正在申请,新增产能投放节奏将结合市场需求变化综合考虑 [5] - 电解液产品报价与六氟磷酸锂挂钩,参考第三方报价区间随市场价格调整,部分长协订单会根据市场价格变化重新定价 [3] - 除六氟磷酸锂外,部分添加剂供需关系较为紧张,存在涨价可能性,溶剂端暂未看到供需偏紧,价格未有明显变化 [5] 技术研发与产品进展 - 三季度LiFSI添加比例已提升至2.2%,随着工艺技术改进及产品性能提升,有望进一步提升添加比例 [3] - 硫化物路线固态电解质处于中试阶段,主要交付公斤级样品配合下游客户验证,百吨级中试产线计划明年中建成,采用液相反应法,在水分控制、循环效率等指标性能优势明显 [3] - 磷酸铁产线顺利调试,三季度开工率已有明显提升,四季度有望维持较高开工率水平 [5] 海外项目与资本运作 - 摩洛哥项目已完成土地勘察整理,计划2025年底至2026年一季度开工建设,美国项目已完成工厂设计及前期手续,计划2025年四季度开始土建施工,均计划于2027年底至2028年上半年完成建设 [4] - 公司已于2025年9月22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计划2026年拿到批复后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发行 [5] 行业展望 - 在行业需求正常增长背景下,伴随各环节资本开支有效降低,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预计维持紧平衡状态,产品价格及盈利水平有望回升到合理水平 [2] - 经过高景气周期,多数小企业缺乏扩产信心和能力,未来供给端增量主要来源于头部企业,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5]
天际股份(002759) - 002759天际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31
2025-10-31 12:06
财务与经营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因六氟磷酸锂销售均价较低导致亏损,但销售均价呈持续上升趋势 [2] - 2025年第三季度六氟磷酸锂销售均价约为5万元/吨 [8] - 2025年第三季度亏损部分原因包括碳酸锂套保亏损800多万元,若剔除该因素亏损额将减少 [8] - 公司对2025年第四季度六氟磷酸锂业务实现盈利有信心 [11] - 2025年1-9月新特化工业务利润约1000万元,月利润约100多万元 [8] - 小家电业务基本盈亏平衡 [8] 六氟磷酸锂供需与市场 - 2025年第三季度六氟磷酸锂出货量超过1万吨 [2] - 2025年11月、12月六氟磷酸锂计划月排产3600-4000吨 [2] - 2025年公司六氟磷酸锂预计全年出货量3.5-3.8万吨 [5] - 预计2026年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增长25%,公司出货量目标超过5万吨 [5] - 当前六氟磷酸锂散单价格已上涨至11万元/吨 [2] - 行业预测2026年六氟磷酸锂需求可能超过30万吨,现有产能约35-36万吨,叠加新增产能后约38万吨 [2] - 公司希望六氟磷酸锂长单均价能维持在8万元/吨左右 [3] - 公司六氟磷酸锂长单占比约70%,散单主要销售给电解液厂商 [6] - 公司六氟磷酸锂库存已降至极低水平,仅几百吨,当前产线满产满销 [2] 产能与成本 - 公司六氟磷酸锂月产量约3400-3800吨 [2] - 募投的1.5万吨六氟磷酸锂产能预计2025年底开始设备定制安装,建设周期约10个月,2026年9月投产,预计贡献4000-6000吨产量 [5] - 新产线六氟磷酸锂单位投资成本约2.8-3.2亿元/万吨 [8] - 新产线六氟磷酸锂生产成本较老产线有几千元的下降 [5] - 小厂六氟磷酸锂生产成本与公司相比有1万元/吨以上的差距 [13] - 小厂产能利用率约50%-60%,可贡献月增量2000-3000吨 [7] - 新建六氟磷酸锂产能若厂房已建好需约10个月,未建则需18-24个月,若从审批算起需2.5-3年 [12] 原材料与供应链 - 碳酸锂价格上涨对六氟磷酸锂成本有影响,但幅度不大 [8] - 氟化锂价格预计随碳酸锂上涨,但幅度有限;五氯化磷供过于求;氢氟酸价格稳定 [14] - 公司自有氟化锂产能可满足50%-60%的需求 [14] - 长单定价会考虑碳酸锂成本因素 [8] 新业务进展 - 固态电池材料中,硫化锂进展较快,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公斤级放大,2026年上半年建成中试线 [17] - 硫化锂中试线规模为几十吨级 [20] - 公司同时布局锂硫磷氯、正极补锂剂(小试送样阶段)及硅碳负极(百吨级中试线,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第一季度安装) [17] - 公司对硫化锂同时开发固相法和液相法,液相法因与六氟工艺相似,量产可能性较大 [18] - 大客户送样反馈周期约2-3个月 [19] - 海外市场主要通过韩国代理商销售,月销量约100吨,占比较低 [22]
伟星新材(002372)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二)
2025-10-31 11:56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9亿元,同比下降9.83%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亿元,同比下降5.48% [2]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下降18.54% [2] - 2025年1-9月累计营业收入33.67亿元,同比下降10.76% [2] - 2025年1-9月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0亿元,同比下降13.52% [2] - 2025年1-9月累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0亿元,同比下降19.94% [2] 业务亮点与韧性 - 零售业务营业收入降幅明显收窄,体现韧性 [2] - 在严酷市场环境下公司毛利率水平保持稳定 [2] - 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得益于对库存和应收账款的严格控制 [5] - 公司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达70-80% [8] 业务板块表现 - 第三季度防水业务营业收入同比略有增长 [4] - 第三季度净水业务营业收入同比降幅明显收窄 [4] - 第三季度零售业务和市政工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降幅收窄 [9] - 第三季度建筑工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 [9] 战略举措与市场应对 - 公司通过“开源”和“节流”两条路径积极应对弱市环境 [2] - 商业模式创新变革与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伟星全屋水生态”如期推出 [2] - 防水业务发展较好得益于家庭装修对隐蔽工程重视度提升及“产品+服务”模式 [5] - 通过升级终端门店形象(旗舰店、体验店)将隐蔽工程显性化以改善消费者体验 [6] - 主要通过产品迭代升级和服务升级来实现产品“复价”,销售价格同比略降但趋势向好 [7] 市场展望与挑战 - 当前市场需求仍未看到好转迹象 [3] - 外部环境和需求依然不容乐观,第四季度压力可能不小于第三季度 [3]
伟星新材(002372) - 2025年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一)
2025-10-31 11:54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9亿元,同比下降9.83%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9亿元,同比下降5.48% [2]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下降18.54% [2] - 2025年1-9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67亿元,同比下降10.76% [3] - 2025年1-9月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0亿元,同比下降13.52% [3] - 2025年1-9月累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90亿元,同比下降19.94% [3] - 公司毛利率水平在严酷市场环境下保持稳定 [3] - 公司应收账款状况随着销售规模下降及风险管控加强而更为良性 [6] 业务亮点与战略 - 零售业务营业收入下降幅度明显收窄,体现韧性 [3] - 商业模式创新变革与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伟星全屋水生态"如期推出 [3] - 公司坚持"三高定位",通过提升产品力与服务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避免无序价格竞争 [4] - 公司总体执行"以销定产"原则,并基于当前市场需求适当减少了工厂端和销售端的存货 [6] - 第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及货币资金减少主要系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增加所致 [6] 子公司与市场拓展 - 第三季度防水业务营业收入同比略有增长,净水业务营业收入同比降幅明显收窄,两项业务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 [3] - 新加坡捷流子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毛利率大幅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率持续向好 [6] - 浙江可瑞子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盈利水平有所企稳,业务模式处于调整完善过程中 [6] - 在新疆设立生产基地以把握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机遇,深耕西北市场并辐射中亚,同时降低物流成本 [5] 未来展望与规划 - 外部环境和需求依然不容乐观,第四季度压力可能不小于第三季度 [3] - 未来新房市场数量无法回到过去快速增长阶段,但新房质量提升将对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高端品牌带来机会 [6] - 公司零售业务从全国市场来看仍以一次装修为主 [6] - 未来会持续开展股权激励,具体时间与形式根据发展需要而定 [5] - 公司分红政策稳定透明,上市至今每年均实现现金分红,平均分红率达70-8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