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网

搜索文档
美团宣布:拼好饭推出“百万亮厨”计划,将联合20万商家打造透明开放标杆【附外卖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25 17:33
美团"百万亮厨"计划 - 公司推出"百万亮厨"计划,联合20万商家打造透明开放标杆,通过图文实况、视频直播即时更新后厨环境,并推动100万商家升级明厨亮灶[2] - 已有近30万商家主动晒出"三图",今年数量将达到百万级[2] - 一线运营人员每天对商家后厨环境、就餐区域、打包标准、售后服务进行督察和培训,针对特定店铺进行后厨抽查和协助整改[2] - 骑手送餐后可在App上反馈商户情况,今年以来已完成数十万次线下巡检任务[2] 京东外卖业务布局 - 京东外卖自营的七鲜小厨已正式开业,公司宣布将投入百亿资金建设新型供应链,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七鲜小厨[2] - 七鲜小厨定位为品质餐饮制作平台,业务负责人称这是外卖市场15年来最大的供应链模式创新[2] - 京东外卖通过标准化生产与即时配送结合,试图突破传统外卖"轻资产"模式局限[2] 外卖市场竞争格局 - 美团、饿了么长期占据市场超90%份额,形成双寡头格局[3] - 截至2020年上半年,美团外卖市场份额达到68.2%,饿了么占比25.4%[3] 外卖市场发展潜力 - 2022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1万亿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4] - 2022年中国外卖用户规模达到5.2亿人,较2018年增长了26.83%[4]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专家认为外卖终局是成为城市基础设施,技术需重构人、货、场关系[5] - 公司CEO认为即时零售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快速配送和便捷购物[8] - 即时性消费需求的满足将成为未来竞争关键领域[8]
全球50%AI开发者在中国!英伟达黄仁勋:我们输掉了5G,绝不能再让计算产业重蹈覆辙【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25 15:04
中美科技竞争格局 - 英伟达CEO黄仁勋指出美国在5G时代全面溃败,技术、政策、战略均落后,通信产业失去领先地位 [2] - 黄仁勋强调6G是扳回局面的机会,因6G将由AI驱动,建议美国推动技术栈成为全球标准而非限制输出 [2] - 全球约50%的AI开发者在中国,美国需确保开发者使用其技术栈以维持AI领导地位 [2]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全球占比达60%,成为最大拥有国 [4] - 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达5784亿元人民币,五年复合增速20.38% [6] - 中国大模型数量全球第二,截至2024年Q1累计发布478个,已建立体系化研发能力 [7] 中国AI产业链代表性企业 - **基础层**:AI芯片(寒武纪、嘉楠科技)、传感器(禾赛科技、奥比中光)、云计算(阿里云、华为云)、大数据(百分点、汇纳科技) [6] - **技术层**:计算机视觉(旷视科技、云从科技)、语音识别(科大讯飞、思必驰)、自然语言处理(来也科技、追一科技) [6] - **应用层**:智能安防(海康威视、大华股份)、智能金融(蚂蚁金服、平安科技)、智能医疗(推想科技、联影医疗)、智能家居(阿里、京东) [6] 行业竞争趋势 - 中美科技博弈进入"全要素竞争"阶段,技术领导权取决于生态系统构建能力 [10] - 技术生态需具备包容性、自主性和产业贴近性,以掌握未来全球竞争主动权 [10]
超硬材料产业招商清单:中兵红箭、力量钻石、四方达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前瞻网· 2025-07-25 14:23
行业概况 - 超硬材料行业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高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CBN)等超硬材料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广泛应用于精密加工、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珠宝首饰等多个高端领域 [1] - 中国超硬材料行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郑州三磨所的人造金刚石研发,2000年实现六面顶压机量产,2016年国家"领跑者计划"推动产业国产化破局 [1] - 2023年中国工业金刚石产量占全球95%以上,线锯国际市占率超70%,实现中游制造环节的全球主导权 [1] 政策支持 - 超硬材料行业被列为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政策以"国产替代、技术攻坚、高端化转型"为核心,目标2025年基础材料全球产能占比维持95%以上、高端产品国产化率突破30% [3] - 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产业园区建设、专项基金等方式支持行业发展,河南省郑州市打造"中国超硬材料之都" [5] 产业链格局 - 上游:石墨与触媒剂实现高纯度规模化供应,六面顶压机国产化率达100%,但半导体级CVD设备仍依赖进口 [4] - 中游:工业金刚石、培育钻石、切割工具等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培育钻石渗透率持续攀升,2025年有望开辟千亿级蓝海市场 [4] - 下游:应用场景拓展至半导体晶圆切割、核反应堆散热、量子计算等高端领域,2025年培育钻石渗透率预计突破20% [4] 重点企业 - 中兵红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本139,255.89万人民币,总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业务涵盖超硬材料及其工具、高性能磨料及磨具等 [9][10] - 中兵红箭全资子公司中南钻石是全球最大的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单晶制造商,拥有全产业链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11][12] - 其他主要企业包括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国机精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注册资本从9,127.5万人民币至144,218.45万人民币不等 [5] 区域布局 - 河南省以超90%的工业金刚石产能和50%的培育钻石产能构建"一核多区"产业版图,郑州、许昌等地形成全链条集群 [13] - 长三角集群聚焦精密刀具、半导体抛光等下游应用场景,江苏集群在CVD设备、半导体级金刚石等领域形成专精特新补链效应 [13] 行业挑战 - 当前行业产能利用率仅60%,中低端产品积压导致价格战频发,部分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至5%以下 [13] - 半导体级金刚石研发、CVD设备制造等高端领域人才缺口超过3万人,核心设备国产化率不足10% [13][15] - 河南省正联合高校机构共建半导体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郑州三磨所牵头攻关半导体级CVD设备研发,目标2025年国产化率提升至30% [15]
2025年中国奶酪行业细分产品现状 再制奶酪占据主导地位【组图】
前瞻网· 2025-07-25 13:13
中国奶酪行业市场分析 行业概况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光明乳业(600597)、伊利股份(600887)、妙可蓝多(600882)、天润乳业(600419)、新乳业(002946)、三元股份(600429)、燕塘乳业(002732)等 [1] - 中国奶酪市场分为再制奶酪和原制奶酪两大类 [1][6] - 中国消费者偏好口感柔和、口味丰富的再制奶酪 [1] 产品结构 - 2023年再制奶酪销量占比达73.4% [1] - 2024年再制奶酪占比预计为72.6% [1] - 中国再制与原制奶酪比例约为7:3 [1] - 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消费结构接近5:5 [1] 原制奶酪市场 - 原制奶酪分为硬质干酪(水分49%-56%)和软质干酪(水分≥65%) [2] - 硬质干酪营养价值高,含丰富蛋白质、乳脂肪、氨基酸等 [2] - 软质干酪采用巴氏杀菌奶制成,成熟时间短 [2] - 2024年原制奶酪市场规模达37亿元,同比增长8.8% [5] - 2018-2024年原制奶酪年复合增速7% [5] 再制奶酪市场 - 再制奶酪以天然干酪为原料,添加乳化剂等制成 [6] - 产品包括涂抹再制奶酪和奶酪棒等其他形式 [7] - 2024年市场规模达98亿元,同比增长4.2% [11] - 2018-2024年年复合增速17.7% [11]
【冰箱】行业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冰箱行业市场规模约1600亿元 零售市场均价达3670元/台
前瞻网· 2025-07-25 12:32
行业概况 - 2024年中国冰箱行业市场规模约1600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速4.37% [1] - 中国冰箱产量和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海尔连续17年全球销量第一,美的、容声位列前三 [1] 价格走势 - 2024年中国冰箱平均零售价格超3670元/台,呈波动上升趋势 [2] -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嵌入式和大容积产品普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智能化技术应用推动价格增长 [2] 企业布局 海尔 - 全球冰箱零售量连续17年第一,2025年推出AI全空间保鲜冰箱,搭载DEEPSEEK大模型实现"家庭健康饮食AI管家" [5] - F+冰箱采用MSA控氧保鲜技术,获中国家电行业首个大家电IF设计金奖 [5] 美的 - 2025年Q1高端品牌COLMO零售额同比增长45%,微晶冰箱线下零售额增长19%,均价提升7.5% [5] - 荆州工厂为全球最大单体冰箱基地,海外OBM收入占比提升至45%,马来西亚和沙特市场份额第一 [5] - 技术聚焦智能化与节能,如AI语音交互和自适应变频驱动矩阵 [5] 容声 - 2025年推出606系列养鲜冰箱,搭载SUPLPRO多频光照养鲜系统,全空间除菌率99.99% [5] - 线上双系统冰箱市场占比28.3%(行业第二),线下15.9%(行业第三),出口额连续多年行业第一 [5] - 技术整合AI省电算法(节能41%)和增氧新风技术 [5] 伊松平(海尔旗下高端品牌) - 2025Q1收入同比增长20%+,万元以上冰箱市场占比53% [5] - F+冰箱采用原创平嵌科技,MSA控氧保鲜技术实现7天细胞级保鲜 [5] - 欧洲和北美市场为主,高端四门冰箱在德国和美国销量增速超25% [5] 美菱 - 2025年冰箱冷柜订单增长10%,外销同比增长44%,海外收入突破百亿元 [5] - 技术聚焦0.1度变频和-32℃深冷速冻,2025年推出"极智养鲜"系列,实现±0.1℃精准温控 [5] - 线下渠道覆盖超2万家门店,三四线城市市占率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5]
2025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产品现状 多样产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融资方案【组图】
前瞻网· 2025-07-25 11:14
供应链金融产品类型 - 中国供应链金融核心产品包括应收账款融资、预付账款融资、存货仓单质押、保理业务、订单融资、动态池融资及资产证券化,围绕企业流动资产提供多元化融资解决方案 [1] - 产品分类基于流动资产类型:应收类(盘活债权)、预付类(支持采购周转)、存货类(动产变现)及其他 [3] 保理类产品 - 有追索权明保理:保理商可向融资方追索已付融资款项,应收账款转让需通知卖方确认,适用电信、医疗、航空等行业,参与方包括融资方、债务人及资金方,融资用途不限,担保方式为信用 [4] - 租赁保理:资金方基于租赁公司应收租金提供融资,类似"再保理",适用租赁行业,参与方包括租赁公司、承租人及资金方,融资用途为预付货款,担保方式为保证担保 [4]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 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品获取短期借款,需发货实现物权转移并获核心企业确权,适用电信、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参与方包括融资方、债务人及资金方,担保方式为质押 [4][6] 预付类产品 - 先票后货:前半段为预付款融资,后半段为动产质押融资,适用钢铁、汽车等核心企业强势行业,参与方包括经销商、制造商、物流公司及资金方,担保方式由信用转为质押 [8] - 保兑仓:核心企业承担保兑责任,实现杠杆采购与批量销售,分三方(经销商、制造商、资金方)或四方(增加物流公司)模式,担保方式为保证担保 [8] 存货类产品 - 标准仓单质押融资:以期货交易所大宗商品标准仓单为质物,适用大豆、铜等特定品类,参与方包括融资方、期货公司及资金方,融资用途可专用于交割 [10] - 普通仓单质押融资:以非标仓单为质物,要求货品权属清晰且货值稳定,对仓储物流企业资质要求高,担保方式为质押 [10] 行业参与主体 - 主要上市公司包括怡亚通、联易融、浙江东方、飞马国际、中信证券等 [1]
DeepSeek月均下载量暴跌72.2%!周鸿祎:梁文锋不屑于做APP,他把技术全都开源免费【附大模型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7-25 09:34
DeepSeek下载量变化 - 2025年二季度月均下载量从一季度的8111.3万骤降至2258.9万,降幅达72.2% [2] - 用户流失主要因第三方平台分流,59.2%转向百度App,38.6%转向豆包App [2] - 阿里、字节、百度等大厂推出低价同类API进一步挤压市场空间 [2] DeepSeek开源策略与行业影响 - 采用低成本高性能开源模式,训练成本仅600万美元+2048块H800 GPU [3] - 开源推动第三方平台开发更优质服务,加速AI技术普及 [3] - 创始人梁文锋专注AGI研发而非流量变现,技术全开源免费 [4] 国内大模型竞争格局 - 截至2024年4月国内推出305个大模型,其中10亿参数以上达254家 [4] - 百度文心4.5性能超GPT4.5但API价格仅1%,文心X1价格约为DeepSeek-R1一半 [5] - 主流模型特点:文心系列侧重综合能力,通义千问采用混合推理,DeepSeek-R1数学推理强且成本为国际模型1/10 [6] 技术成本优势与行业应用 - DeepSeek-R1推理成本为OpenAI的1/30 [5] - AI大模型成为城市规划和工业革新核心驱动力,提升动态规划与决策效率 [7] - 轻量化、低成本化趋势加速行业大模型开发与规模化应用 [9]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
前瞻网· 2025-07-24 20:10
中国eVTOL行业 - 沃兰特航空获得泰国泛太平洋17.5亿美元订单,采购500架VE25-100天行eVTOL,创中国高等级客运eVTOL最大单笔国际订单纪录 [2] 消费电子与AI硬件 - 阿里巴巴本周将发布首款自研AI眼镜,集成语音助手、实时翻译、会议纪要等基础功能 [3] - 华为Pura80数字版7月30日开售,起售价4699元,较上代同版本降价800元 [9] - 亚马逊计划收购可穿戴语音设备公司Bee AI [18] 汽车行业动态 - 三菱汽车终止与沈阳航天三菱合资关系,彻底退出中国汽车生产 [4] - 理想汽车完成直采供应商账期调整,统一为60天并按月支付 [7] - 特斯拉加州Q2注册量同比下降21.1%至41138辆,连续七个季度下滑 [14] - Stellantis在美国召回121398辆汽车,因头枕锁定缺陷 [12] 能源与核能技术 - 中核集团完成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初步设计 [8] - 欧盟考虑与日本合作开采稀土元素 [15]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 夸克健康大模型通过中国12门核心学科主任医师考试 [6] - 商汤科技将成立独立具身智能公司,核心团队含首席科学家王晓刚 [10] - 智元机器人官网发布四足机器人D1 ULTRA,最高速度3.7米/秒 [11] - OpenAI与英国政府达成战略合作,加速AI基础设施建设 [16] - xAI计划筹集120亿美元资金用于扩张 [17] 跨境电商与新材料 - 速卖通平台莫桑钻饰品销量过去两年增长20倍 [11] - 沙特商超巨头Othaim入驻速卖通拓展"小时达"服务 [11] 半导体与国产替代 - 360集团转向采购华为等国产芯片 [7] - 中微半导考虑H股上市以拓展海外市场 [19] 资本市场动态 - SURPINE松野湃获数千万级Pre-A轮融资 [17] - 迈瑞医疗考虑香港二次上市,拟筹资至少10亿美元 [19] - A股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恒生科技指数涨2.48% [19][20] - 日经225指数大涨3.51%至41171.32点 [21]
预见2024:《2024年中国电石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7-24 17:10
产业概况 - 电石主要成分是碳化钙,主要用于生产乙炔及乙炔基化工产品,乙炔可衍生出数千种有机化合物,被誉为"有机合成工业之母" [1] - 电石按用途分为工业级、农业级和实验室级,工业级用于生产乙烯、乙炔等化学品,农业级用于生产杀菌剂,实验室级用于化学实验 [1] 产业链 - 电石行业上游为兰炭、焦炭和石灰石等原料,中游为电石制造,下游对应PVC、BDO及石灰氮等产品 [2] 产业发展历程 - 电石行业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技术改进出现密闭式电石炉和自动化生产线,二战期间快速发展但面临环境污染和产能过剩挑战 [5] - 行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要求 [5] 行业政策背景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限制电石行业新增产能,推广电石渣在水泥制造中的应用 [9] - 2024年政策要求电石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淘汰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 [10] - 2023年政策将20万吨/年以下电石生产装置列入限制类名单,淘汰单台炉容量小于1.25万千伏安的电石炉 [10] - 政策鼓励电石渣等工业废物再利用,推动节能降碳改造 [11][12] 行业发展现状 - 2023年电石行业产能达4164万吨,同比增长1%,增速明显下降 [12] - 2023年第四季度产能利用率约68.5%,2024年前三季度开工率低于65% [14] - 2023年电石产量超2000万吨,同比增速49.1%,下游多配套PVC生产装置 [15] - 2023年电石表观消费量达1955万吨,同比增速46.44% [17] - 2023年电石价格降至3050.4元/吨,市场规模回升至596.4亿元 [18] 行业竞争格局 - ST中泰产能260万吨居国内第一,占全国产能6.2%,新疆天业占比5.9% [21] - 西北地区电石产能占比55.1%,华北地区占比34.1% [23] 行业发展前景 - 预计2024-2029年电石行业年复合增速4%,2029年市场规模达612亿元 [27] - PVC行业稳健发展和供给端持续优化是未来电石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9]
一文带你了解中国雅江集团对西藏经济冲击 雅江工程如何重塑西藏产业生态与民生格局
前瞻网· 2025-07-24 16:42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概况 - 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至墨脱县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区域,采用"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创新模式,通过50公里长、直径10米的引水隧洞利用2230米天然落差,90%主体工程建于地下,生态扰动减少80% [1] - 规划总装机容量6000万-8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3亿人年度用电需求,是国家"西电东送"核心工程 [2] - 较三峡工程对比:装机容量为2.7-3.6倍,年发电量3倍,天然水头落差19.7倍,地下工程比例达90% [4] 工程战略价值与布局 - 配套特高压线路直送粤港澳大湾区,与周边风光资源形成2.4亿-2.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集群,支撑"东数西算"工程 [4] - 剩余电量可销往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推动区域能源互联互通 [5] - 总投资1.2万亿元,建设周期10-12年,计划2035-2040年分阶段投产,主体位于林芝市米林县及墨脱县希让村区域 [7] 对西藏经济的拉动效应 - 每1000亿元投资带动GDP增长0.15个百分点,1.2万亿元总投资理论上拉动GDP增长1.8个百分点 [9] - 开工阶段(2025年)年均投资480亿-840亿元,直接带动GDP年增速提升2-3个百分点 [11] - 全面投产(2035年)年营收900亿元,占2024年西藏GDP的32.5%,预计带动GDP突破8300亿元 [11] 就业与收入增长影响 - 建设期创造5万-10万个岗位,高峰期达20万人,运营期新增20万个长期就业机会 [14] - 2024年西藏城镇新增就业5.21万人,雅江项目岗位数相当于该数据的3.8倍 [13] - 技术岗基础年薪25-35万元加高原补贴,项目管理岗年薪超50万元,工人平均月工资8000元 [19] - 累计培训5万名藏族技术工人,30%参与电站运维,月收入较传统农牧业提升5-8倍 [21] 产业升级与集群效应 - 水电工程催生本地建材产业链,需求包括1.5亿吨砂石骨料、1000万吨特种水泥和300万吨钢材 [24] - 西藏天路水泥产能翻倍至628万吨,吨毛利较内地高200元;高争民爆炸药产能从8万吨/年提升至50万吨/年 [24] - 绿电优势推动高载能产业发展,电解铝年产值可达240亿元,数据中心年耗电量40亿千瓦时 [31] 工程与旅游融合 - "工程+旅游"模式形成观景平台、科普研学等业态,如雅江水电站地下厂房隧道年门票收入可达15亿元 [37] - 墨脱"果果塘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3.9亿元,带动民宿户年均增收4万元 [37] - 预计川藏铁路2030年通车后年增200万游客,雅江水电站建成后带来200亿元旅游收入增量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