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潮资讯

搜索文档
中船特气:呼和浩特一期项目今年将逐步释放产能
巨潮资讯· 2025-05-19 18:21
产能扩张与生产基地布局 - 2024年2月成立中船派瑞特种气体(呼和浩特)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高纯电子气体项目(一期),新增年产7,500吨三氟化氮、10,000吨超纯氨气、75,000吨液氮的生产能力 [2] - 2025年1月项目具备投料试生产条件,将视市场需求逐步释放产能 [2] - 呼和浩特子公司相比邯郸生产基地在土地、电力等资源要素方面具备优势,产能释放将对生产成本产生积极影响 [2] 市场开拓与业务策略 - 电子特气市场客户更关注质量稳定性、供应能力及服务响应速度,而非单纯产品价格 [2] - 针对电子大宗气体业务成立专业事业部,计划通过错位竞争和资源整合参与市场竞争 [2] - 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达25%,通过日本、韩国服务中心及"设备销售+收益共享"模式拓展业务,未来将持续多样化经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2] 财务表现与产品结构 - 2024年营收增长但利润下滑主要受三氟化氮等产品价格下行影响,目前售价已处低位,预计下半年或明年企稳 [3] - 2025年毛利率有望回升,受益于呼和浩特基地产能释放及生产工艺优化 [3] - 三氟甲磺酸系列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106.3%,受益于新能源、储能市场需求,今年或延续高增长态势 [3] 研发与战略规划 - 坚持"技术+产业"双轮驱动,通过技术攻关与客户需求协同完善产品矩阵,目前成熟产品达90余种,收入结构逐步优化 [3] - 2025年将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强化激励机制,但暂无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 [2]
安联锐视拟与杭州临平区国资企业共设合伙企业,投资新质生产力领域
巨潮资讯· 2025-05-19 16:58
投资合作概况 - 公司拟与杭州市临平区政府所属国资企业共同投资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总规模不超过1.5亿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不超过4500万元,占比30% [2] - 投资方向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的优质企业 [2] - 合作旨在引进杭州市高校科研资源和产业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发掘新的利润增长点 [2] 投资目的与战略意义 - 通过资本市场优势与专业机构资源改善收入结构,加速战略发展 [2] - 推动产业整合,实现外延式发展,提高资本运作效益 [3] - 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但短期内对生产经营无实质影响 [3] 资金来源与财务影响 - 投资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不会对财务及经营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3] - 不存在损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情形 [3] 投资进展与不确定性 - 目前处于筹备阶段,合作各方尚未正式签署合伙协议 [3] - 投资资金募集、进度及完成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3] - 所投项目为股权投资,面临较长投资回收期 [3]
传大众计划对ID系列前缀更名,或于2026年开始执行
巨潮资讯· 2025-05-19 11:19
大众汽车命名体系调整 - 公司宣布从2026年起逐步淘汰电动汽车"ID"前缀命名体系 例如ID2可能改名为"Polo" ID1预计2027年发布 可能采用"Lupo""Fox""Up!"等名称 [2] - "ID"系列作为电动化转型标志性命名 承载了新能源战略布局 此次调整旨在适应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 提升全球竞争力 [2] - 新命名将更简洁直观 以传达产品核心价值 分析认为此举可能优化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 或预示电动战略重心变化 [2] 大众中国市场表现 - 4月一汽大众(含奥迪)销量11.34万辆 上汽大众8.25万辆 合计19.59万辆 同比仅微降0.6% [3] - 1-4月累计销量81.85万辆 略低于上年同期的85.14万辆 大众中国仍保持合资车企销量第一地位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作为全球知名制造商 命名体系调整将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需持续关注市场表现和品牌建设变化 [3]
小米雷军官宣:小米YU7将于5月22日发布
巨潮资讯· 2025-05-19 11:12
小米芯片研发历程 - 公司于2014年9月启动造芯计划,2014年10月成立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5亿元,专注于手机芯片开发 [2] - 2017年2月发布首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采用28nm工艺,搭载于小米5C手机,定位中端市场,采用4+4大小核心全A53架构 [2] - 2018年澎湃S2芯片研发完成但未商业化,松果团队分拆为南京大鱼半导体和小米手机部两部分,分别从事AI/物联网芯片和手机SoC研发 [2] - 2022年推出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2023年成立玄戒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芯片研发 [2] 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 - 公司将于5月22日晚7点举行战略新品发布会 [3] - 发布会将推出多款重磅产品,包括手机SoC芯片小米玄戒o1、小米15SPro手机、小米平板7 Ultra、首款SUV小米YU7 [3] 小米首款SUV YU7产品细节 - 车辆采用家族式设计语言,配备水滴大灯、光环尾灯和空气动力学风道,整体造型时尚科技感强 [4] - 提供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版本:后驱版最大功率235kW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四驱版综合功率365kW/508kW配备三元锂电池 [4] - 智能驾驶系统集成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智能避让等功能 [4] - 智能互联系统支持手机互联和语音控制,可通过语音指令操作车窗、空调、音乐等功能 [4]
小米SU7又出重大交通事故:两名行人被撞
巨潮资讯· 2025-05-18 21:34
5月17日凌晨,贵阳市花果园区域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重大交通事故。据初步调查,一辆蓝色小米SU7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撞倒两名行人,其中一人被撞 飞,另一人被压在车底。不幸的是,事故最终导致两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交警部门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和调查。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相关部门已对事故现场进行了妥善处理,并对遇难者家属 表示深切慰问。 作为小米汽车首款车型,小米SU7是一款高性能、高性价比汽车,受到了市场的喜爱,销量也迅速飙升,在今年3月、4月销量均接近3万辆。不过,小米 SU7的高人气也伴随着高关注度,今年3月29日晚,一辆小米SU7在高速公路发生碰撞后爆燃,导致3人死亡,该事件直接将小米汽车推上风口浪尖。 5月15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小米价值观大赛后对所有小米员工发表演讲时表示,"我们为15周年准备了一系列的庆典活动。 但是,三 月底,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把这一切都击碎了。我们受到了狂风暴雨般的质疑、批评和指责,我和同事们一样,一下子都懵了。" 雷军进一步称,"这一次的事件让我深深的理解,小米今天的规模、影响力、社会关注度都到了非常高的地方,社会和公众要求我们去承担一家 ...
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新国标意见稿发布,拟于2028年1月1日实施
巨潮资讯· 2025-05-17 12:42
政策更新 - 工信部发布《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2] - 新标准将代替GB/T39901—2021 适用于M1和N1类汽车 [7] - 标准拟于2028年1月1日实施 [8] 技术要求 - M1类汽车需在10-80km/h速度区间内激活AEBS N1类汽车需在10-60km/h速度区间内激活 [8] - 所有车辆需在20-60km/h速度区间内对行人、自行车和踏板式两轮摩托车激活AEBS [8] - 制造商需证明系统在全部可激活速度区间的安全性 [8] 系统功能 - AEBS可实时监测车辆前方行驶环境 在碰撞危险时自动启动制动系统 [6] - 系统能有效减少追尾及碰撞事故 尤其在低速行驶和城市道路环境中 [9] - 新增对弱势交通参与者(行人、自行车等)的识别能力考核 [9] 行业影响 - 新标准对标国际法规UN-R152 有助于提升中国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 [8] - 统一技术规范将减少市场产品技术差异和质量参差不齐现象 [9] - 新标准实施后将显著提升整体道路安全水平 [9]
中电信息以4.84亿挂牌转让GPU企业中微电32.5%股权
巨潮资讯· 2025-05-17 11:46
| 转让底价 (万元) | 48391.9220 | | | | --- | --- | --- | --- | | 标的名称 标的企业 所在地区 | 深圳中微电科技有限公司32.4778%股权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所属行业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 造业 | 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企业,中微电堪称GPU研发领域的"国家队"。公司自2020年专注GPU研发以来,已取得 阶段性成果:2022年首款高性能桌面GPU"南风一号"成功点亮并实现量产;2024年"南风二号"核心IP研发完成。然而技 术突破的背后是持续的经营亏损,2023年公司营收5521万元却亏损8905万元,2024年前十月亏损3854万元。 此次股权转让方中国中电国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信息)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企业,其"清仓式"转让行为已 获股东批准。分析人士指出,这一动作折射出GPU研发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需要持续巨额投入,另一方面市场竞争 激烈,国际巨头占据主导地位。在当前半导体行业深度调整期,国资股东的战略调整或为优化资源配置之举。 值得关注的是,中微电股权结构显示,除国资股东外,公司还吸引了包括红杉资本、力合创投 ...
舜宇精工:内饰功能件业务在手订单规模进一步提升
巨潮资讯· 2025-05-17 11:26
业务发展 - 公司内饰功能件业务在手订单规模进一步提升,主要得益于配套车型产销量增长及新定点车型项目不断投入量产 [2] - 公司模具业务是支撑内饰功能件业务拓展的重要能力,随着内饰功能件业务的增长而增长 [2] - 公司AGV业务的应用领域已由汽车主机厂拓展至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与物流等领域 [2] 业务模式 - 内饰功能件业务采用"框架协议+销售订单(价格协议)"的方式进行,整车厂商或一级供应商根据年预测和市场实际销量每月下达滚动订单需求 [2] - 公司与现有客户合作关系良好 [2] 市场覆盖 - 业务覆盖国内主要汽车产地集群,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客户与海外业务 [2] - 部分产品已销往西班牙、德国、捷克、英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2] 产品布局 - 公司积极布局和深度研发智能机构件、智能照明、智能成像三大系列产品 [3] - 凭借同步开发及一体化开发能力,公司在细分市场拥有良好的品牌信誉度和稳定的客户群体 [3] 客户群体 - 汽车功能件业务服务客户包括延锋、Novem、新泉股份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 [3] - 覆盖的车企品牌包括一汽红旗、上汽通用、比亚迪、梅赛德斯奔驰、宝马、Stellantis、吉利、沃尔沃等 [3] - 直接服务于一汽红旗、上汽集团、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Renulat、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一汽捷达、江铃福特、北汽新能源、奇瑞等知名汽车厂商 [3] - 服务造车新势力包括小鹏、理想、岚图、赛力斯、零跑等 [3]
氮化镓明星企业陷破产危机:聚力成半导体从50亿项目到清算边缘
巨潮资讯· 2025-05-17 11:26
公司动态 - 聚力成半导体(重庆)有限公司面临破产清算申请 广东中保维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先申请破产重整后撤回 次日直接申请破产清算 法院要求7日内提交异议 [1] - 公司为聚力成半导体(上海)全资子公司 2018年落户重庆大足高新区 规划投资50亿元建设21条产线 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 项目连续两年入选重庆市重大建设项目 [1] - 核心团队来自台积电、中芯国际等龙头企业 掌握硅基/碳化硅基氮化镓外延片核心技术 [1] - 2020年B轮融资赛伯乐领投1.7亿元 上汽加州风投跟投 合计融资近3亿元 2021年吸引阿里系云锋基金、中金浦成等知名机构入局 估值持续攀升 [1] - 重庆基地仅实现3条产线量产 盐城10亿元扩产计划未见实质进展 [1] - 聚力成上海、重庆两家主体均已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涉及劳动争议、合同违约等多项纠纷 [2] 行业影响 - 破产清算申请若成立 将导致50亿级项目搁浅 波及整个氮化镓产业链布局 [2] - 在第三代半导体国产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 公司曾被视为技术标杆 业界关注法院最终裁定 [2]
隆利科技:预计Mini-LED车载显示技术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巨潮资讯· 2025-05-17 11:12
行业趋势 - Mini-LED技术因显示效果和节能特点满足车载显示屏需求 预计市场空间广阔 [4] - 智能座舱渗透率加速 车载显示呈现智能化、大屏化、多屏化、高清化、交互化趋势 [4]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总出货量达2.32亿片 同比增长6.2% [4] 公司业务 - 公司为Mini-LED车载背光显示技术头部企业 具备技术优势及智能座舱显示整体方案解决能力 [4] - 车载背光模组产品已与知名tier1客户及终端车企建立合作 包括大陆、佛吉亚、比亚迪、蔚来等 [4] - 车载显示业务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未来Mini-LED技术加速渗透有望带来更好增长空间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2亿元 同比增长28.64% 归母净利润1.06亿元 同比增长132.90% [5] - 2024年扣非净利润0.94亿元 同比增长1,813.63%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4,072.68万元 同比增长15.18% 归母净利润3,060.94万元 同比增长51.88% [5] -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净利润2,692.12万元 同比增长57.19%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