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京东收购Ceconomy,从撤退到反攻,一场"基因改造"正在上演
36氪· 2025-07-31 17:00
京东收购Ceconomy战略分析 交易概况 - 京东计划以每股4.6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零售巨头Ceconomy,交易总估值约22亿欧元(约合25.1亿美元)[1] - 交易完成后,京东将获得Ceconomy近30%的股份,Kellerhals家族保留25.35%股份,四大股东Haniel、Beisheim、BCEquities和Freenet计划出售合计27.9%股份[8] - 交易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Ceconomy首席执行官认为这是"恰当的时机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8] 战略转型背景 - 京东国际化战略从跨境模式转向本地运营,此前在东南亚、美国市场因物流成本高和本土化不足而受挫[4] - 面对Temu、SHEIN等"出海四小龙"的柔性供应链竞争,京东自营品牌模式在欧洲面临SKU有限、价格竞争力不足等问题[4] - 欧洲物流成本高昂,仓储网络稀疏且依赖第三方配送,导致"小时达"服务难以落地[5] 收购标的资源 - Ceconomy旗下拥有MediaMarkt和Saturn两大电子零售品牌,覆盖12个欧洲国家,运营超1000家门店,员工约5万人[6] - 成熟本地供应商体系可解决京东海外业务货源不足问题,品牌认可度有助于建立消费者信任[6][7] - 千家门店可改造为前置仓网络,结合京东"小时达"经验,配送时效有望从2-3天缩短至小时级[6][7] 协同效应与行业影响 - 收购直接解决京东海外扩张的货源短缺与运力不足两大核心难题[7] - 重资产本地化模式与京东中国战略一脉相承,虽进展慢但基础设施已布局三年[6][7] - 惠誉评级认为京东1600亿美元年收入和多元业务将增强Ceconomy信用状况[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电商出海呈现分化:Temu、SHEIN等主打低价跨境,京东转向本地实体网络[1][4] - 收购标志着与亚马逊等巨头的欧洲本土化对决开启,涉及供应链能力输出与监管挑战[9]
融创的“冰雪”,华发还没玩明白
36氪· 2025-07-31 16:41
融创资产处置与战略调整 - 2022年底至2023年初融创寻求央企及地方国企战投未果后转向自救[1] - 2021-2023年通过转让华南区域项目股权回笼资金:广州增城地块全转厦门国贸(2022年3月)、中山铭晟30%股权转中融信托(2022年4月)、深圳冰雪文旅城51%股权转华发(2023年1月作价35.8亿元)[1] - 深圳冰雪文旅城交易保留2025年11月前回购权及轻资产代建管理权 形成"国企注资+民企代建"合作范式[1] 华发接盘深圳冰雪文旅城项目细节 - 2023年1月华发100%控股项目 融创方管理层全面退出 华发高管向宇接任法人后由李挺继任[3] - 项目含63.55亿元未付地价款 华发追加超100亿元投资(含收购款及借款)[7] - 原规划46.1万㎡商业用地(41.97万㎡写字楼+3.64万㎡商业)占项目办公商业部分6成以上[6][7] 华发战略扩张与财务表现 - 2022-2023年逆周期扩张:权益拿地金额从142亿元(2021年行业第54)增至299亿元(2022年行业第10) 挖角20+名企高管[13][14] - 2024年收缩至10个一线城市 2025年上半年仅成都拿地12.6亿元[15]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02.2亿元(+11%)但净利润1.68亿元(-86.69%) 主因高成本项目结转及减值计提[17] 深圳冰雪文旅城项目后续发展 - 2025年7月政府44.05亿元回收7块未建商业用地 致华发13.55亿元亏损(折价24.59%)[4] - 剩余冰雪世界及酒店部分仍由华发持有 融创热雪奇迹参与运营 项目处雪道施工阶段[11] - 交易含2026年5亿元工抵尾款条款 整体交易跨度达2020-2026年[20] 行业与企业运营数据 - 华发存货周转率0.07次/年(2024年底)显著低于行业均值0.3次[15] - 现金流量比率降至0.05 反映财务压力加剧[15] - 2023-2024年权益拿地金额从280亿元(行业第10)骤减至68亿元(行业第31)[19]
起诉消费者只是热身?爱康国宾的“法律狂飙”冲向媒体
36氪· 2025-07-31 16:25
公司事件 - 爱康国宾CEO张黎刚在媒体说明会上表示"别指望几百块钱什么病都查出来",引发舆论热议[1][5] - 公司随后声明媒体断章取义并保留追诉权利,导致舆情进一步发酵[8][10] - 公司公布涉事用户体检报告显示已标注"肾钙化灶和肾错构瘤可能",并已对用户提起诉讼[3][4] 行业现状 - 体检行业存在癌症检出率仅约千分之三的现状,部分机构存在"假体检"现象[11][12] - 民营体检机构主要依赖B端业务(入职体检/企业定期体检),C端市场占比小且用户教育不足[26][27] - 体检服务存在天然信任危机,用户容易将后续健康问题归咎于体检结果不准确[19][20][24] 商业模式 - 基础体检套餐价格约几百元,专业癌症筛查费用达8000元以上[5] - 体检服务与保险产品不同,难以给用户带来直接正反馈[21][22][23] - 行业面临B端市场增长受限(C端市场潜力大但需解决认知问题[27][28] 公司规模 - 截至2024年11月在全国57个城市设有173家体检、齿科与医疗中心[14] - 旗下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如成都金牛爱康国宾(注册资本1500万元)、无锡爱康卓悦(注册资本2000万元)等[15] 市场策略 - 公司曾与北京卫视合作打造健康科普综艺《爱康AI智爱之夜》进行市场教育[29] - CEO张黎刚此前多次揭露行业问题,可能导致行业陷入"塔西佗陷阱"[12][13] - 当前舆情事件可能影响公司前期在C端市场的品牌建设投入效果[30]
敦煌网COO杨青青:全球化重塑时代,协同共创的出海之路 | 2025出海大会
36氪· 2025-07-31 15:57
大会概况 - 2025「以"匠心"至"世界"」出海大会将于7月25日在杭州钱塘君澜大饭店举办,由浙江省商务厅、36氪等机构联合主办 [1] - 大会设立主会场及分会场"投资金砖"-国别合作对接会,聚焦消费、科技、电商、金融、新能源等出海热门领域 [1] - 主会场分为"不确定中确定"和"在全球做生意"两大篇章,包含10余主题演讲、5场圆桌对话及创新名册发布环节 [1] 全球化趋势与挑战 - 当前全球化面临关税、供应链区域化、地缘冲突等挑战,但全球化并未退潮而是在重塑 [3] - 新全球化时代需要构建协同共赢的底层系统,关注本地贡献而非市场红利 [8][9] - 可持续出海需通过真实链接建立信任,长期关系构建韧性,扎根本地实现贡献 [9] 敦煌网业务布局 - 敦煌网成立于2004年,为跨境电商中小微企业提供全链路服务,包括店铺开设、营销推广、跨境物流支付等 [3][4] - 多维生态布局包括跨境电商平台DHgate、社交电商平台MyyShop、智慧物流平台DHLink、跨境金融支付平台驼驼数科 [4] - 平台拥有278万注册供应商、3400多万在线产品、上亿注册卖家,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 [4] 协同生态构建 - 敦煌网通过社群连接工厂、分销商、内容创作者、网红等角色,打造去中心化价值网络 [4][5] - Inner Mountain国际社群成立两年已有四千多人,促成工厂与网红合作开发新产品等案例 [5][6] - 线下活动如洛杉矶买家大会促进生态角色协同,平台以协同者身份参与而非规则制定者 [6] 技术创新与成果 - AI技术优化商品表达、翻译、社媒热点发现等,提升转化率20-50% [7] - DHgate App在90多个国家购物榜排名第一,美国市场仅次于ChatGPT [6] - AI赋能实现协同生态规模化、自动化,包括导购机器人、个性化推荐、广告优化等 [7] 本地化运营战略 - 新全球化核心是本地贡献,需以利他姿态链接当地人,激发本地创造力 [8][9] - 通过共创品牌、探索新机会、共同制定规则实现可持续出海 [9] - 案例包括美国小企业主与工厂合作实现多方价值 [6]
不赚钱的文艺片,为何一直有人投资
36氪· 2025-07-31 15:25
文艺片行业现状 - 文艺片市场面临寒冬 部分项目停滞三年仅完成《三个字》一部作品 [5] - 头部导演娄烨作品票房表现不佳 最高票房仅6000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多数作品低于3000万 [5] - 电影节展体系问题频出 First影展持续陷入舆论争议 平遥电影节展映作品质量遭质疑 [3][19][23] - 新导演创作同质化严重 模仿文学文艺作品或复刻国外电影现象普遍 [25] 文艺片商业模式 - 小成本模式:控制成本在200-300万 通过电影节奖金和院线回收实现盈利 典型案例《心迷宫》170万成本获1000万票房 [7] - 明星盘模式:投资千万级 利用明星降薪冲奖诉求 需票房过亿才能盈利 如《河边的错误》3亿、《乔妍的心事》1.5亿 [7][9] - 海外预售模式:贾樟柯通过北野武工作室、法国MK2等海外发行网络实现版权预售回本 [18] 制作体系问题 - 导演中心制导致制片约束力薄弱 超支和任性拍摄现象普遍 《地球最后的夜晚》预算从2000万增至5000万 [14][16] - 文艺片拍摄不可控因素多 停拍单日成本达30-40万 [16] - 宣发策略错位案例:《地球最后的夜晚》用爱情片营销获2.8亿票房但折损口碑 [18] 投资方动态 - 福莱魔石投资娄烨新片《三个字》涉及地产背景资本 大股东李烨东与"烂尾楼之王"李贵斌家族存在商业关联 [11][12] - 相关投资方存在高风险:李烨东和李贵杰均为限制高消费人员 涉及股权冻结和司法案件 [12] - 资方撤资现象普遍 除法国制作公司外 娄烨电影出品方多为单次合作 [11] 创新方向 - 《宇宙探索编辑部》示范成功路径:6000万票房证明创新题材市场潜力 [23] - 类型片融合成为国际趋势 惊悚类型与文艺片结合的商业化探索 [25] - 需打破审美固化 避免"自说自话式"创作 建立更开放的内容评价体系 [19][22][25]
奔驰大电池新车,计划采用吉利插混技术
36氪· 2025-07-31 15:12
奔驰与吉利合作开发插电混动系统 - 奔驰计划与吉利合作开发一款面向中国市场的超长续航插电混动新车,以参与大电池插混产品竞争 [1] - 奔驰有意采用吉利旗下莲花跑车的"路遥"插电混动技术方案,双方已做出关键方向性决策 [2] - 奔驰此前已决定采购吉利系业务亿咖通和星际魅族的联合座舱方案 [2] 莲花跑车"路遥"混动技术方案 - "路遥"技术方案以电机驱动为主,支持900V高压平台,综合续航超1100公里,支持插入式快充和行驶中自主快充 [3] - 该方案预计纯电续航超300km,性能与补能表现优于奔驰现有P2混动系统 [3] - 奔驰现有P2混动系统纯电续航仅115km,而国内主流大电池混动车已突破200km [3] 中国插电混动市场竞争格局 - 问界M8增程版纯电续航310km,综合续航超1500km;极氪9X纯电续航380km;理想增程系列纯电续航超280km [4] - 国内车企主要采用比亚迪DM-i、吉利超级电混等单档DHT技术,或理想、问界等增程式技术 [7] - 奔驰因专注电动化研发,未深入跟进主流插混技术,现有P2方案已非市场主流 [7] 奔驰电动化转型与市场表现 - 奔驰战略重点为MMA平台纯电新车和MB.EA纯电平台,但电动化进程被推迟 [8] - 2025上半年奔驰全球销量107.63万辆,净利润9.57亿元同比下滑68.7%;中国销量29.31万辆同比下滑18% [8] - 奔驰纯电车型销量下降24%,插混车型增长34%,显示插混市场需求强劲 [8] 奔驰选择吉利合作的原因 - 独立研发单档DHT技术需3-4年,与成熟企业合作更高效 [9][10] - 吉利是奔驰第二大股东(持股9.69%),双方已有Smart品牌合资公司和内燃机合作历史 [12] - 吉利插混技术经验丰富,极氪9X采用800V高压系统,纯电续航380km,与"路遥"技术同源 [13] 吉利的发展与合作优势 - 2025上半年吉利总销量193万辆同比增30%,新能源车销量破百万辆同比增73% [14] - 吉利与奔驰合作涵盖座舱系统(亿咖通+星际魅族)、内燃机、插混技术等多领域 [12][14] - 吉利通过合作豪华品牌加速转型,奔驰则借助吉利产业链提升本土化效率 [14]
中国品牌出海,如何在不确定中锚定“确定”?2025出海大会嘉宾超级金句来了!
36氪· 2025-07-31 14:27
品牌出海已驶入深水区,如何在不确定中锚定"确定"?如何从"走出去"真正"融进去"?让我们重温大会嘉宾的精彩洞见—— 指导单位:浙江省商务厅、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秘书处、杭州市商 主办单位: 36氪、钱塘建投集团 eKr | >> 浙亚出海 2025/07/25 2025年7月25日, 2025出海大会在浙江钱塘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以"匠心"至"世界"」为主题,特设主会场及分会场"投资金砖"-国别合作对接会,主会场 围绕"不确定中确定"和"在全球做生意"两大核心议题,辐射消费、科技、电商、金融、新能源等出海热门领域,汇聚出海领域的专家学者、品牌高管及行业 先锋,围绕出海趋势洞察、区域政策法规解析、品牌出海实战落地、文化认知革新、创新模式探索等五大维度,共同探讨出海征程中"确定"的事,帮助更多 中国企业"走出去"、"融进去"。 作为大会举办地,浙江及钱塘区为企业出海提供了坚实支撑。浙江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真舫在致辞中表示,将通过构建海外服务体系、深化金砖合 作,为企业出海筑牢后盾。 36 氪 CEO 冯大刚则从行业视角感慨道,两年前,中国企业的出海叙事还是如何把货卖到海外,而今天再谈出海,很多企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落户重庆,目标全球汽车品牌前十
36氪· 2025-07-31 12:13
公司成立与定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挂牌成立,是重庆第一家一级央企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为朱华荣 [1] - 注册地位于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60号 [1][4] - 公司定位为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1] 经营目标与战略 - 2030年整车产销规模目标为50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目标超过60% [1] - 海外销量占比目标超过30% [1] - 公司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汽车品牌TOP 10 [1] - 将加速全球化发展,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1] 业务范围 - 主营业务包括汽车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与零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 [1][5] - 涉及汽车零部件研发与制造、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 [5] - 拓展至智能机器人研发与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与销售 [5] - 包含计算机系统服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技术服务 [5] - 涉及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等国际贸易业务 [5] 公司运营 - 公司成立日期为2025年7月27日,经营期限为长期 [4] - 公司类型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4] - 登记管理部门为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4]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00000MAEPY98C4R [4] - 已开通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官方社交平台账号 [1] 行业定位 - 公司所属经济行业为汽车整车制造 [4] - 业务涵盖传统汽车制造和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 [1][5] - 涉及智能出行、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领域 [1][5] - 布局从研发到销售、从生产到服务的完整汽车产业生态 [5]
内衣自由下,爱慕需要新故事
36氪· 2025-07-31 11:28
公司发展历程 - 1991年创始人张荣明利用记忆合金技术研发"超弹性记忆合金文胸底托"并创业 1992年以技术入股濒临倒闭的华美时装厂 成为爱慕制衣厂前身 [1] - 经过二十余年发展 公司已成为A股上市内衣龙头企业 旗下拥有爱慕、爱慕先生、爱慕儿童等十余个品牌 覆盖内衣、家居服、成衣等多品类 门店超1700家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及海外市场 [2] - 2024年公司营收31.63亿元(同比-7.71%) 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46.56%) 管理层承认对市场变化应对不足 [3] 品牌战略 - 多品牌矩阵始于2004年 针对不同客群定位:高端欧式风格的LA CLOVER兰卡文 年轻客群的爱美丽 核心品牌爱慕当前主力客群为35-45岁人群 [12][13] - 正在进行品牌整合 重点重构爱美丽品牌 合并运动子品牌Aimer Sports与彳亍为Aimer Move [14][15] - 健康板块保持20%年增长 考虑布局银发经济 设计师线AIMER·CHUANG以高品质形象示人 [16] 产品与技术 - 无钢圈产品占比已达50% 90年代已推出无钢圈产品 2016年推出跨尺码内衣 [23][25][26] - 核心产品结构:文胸内裤占比45% 家居服27% 海藻纤维睡眠衣成为30周年革命性产品 [32] - 拥有自主研发的人体模台系统 基于百万份中国女性体型数据 研发投入占比超3% 研发人员占比近6% [29][31][34] 渠道与营销 - 线下优势明显 计划升级为"爱慕旗舰店"大店模式 增设咖啡区等体验空间 同步提升线上销售占比至30% [18][22] - 曾通过内衣大秀等营销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但近年暂停 正尝试新型营销如动物IP代言、AI运营等 [17][20] - 面临租金上涨、客流下降压力 通过艺术品牌Aimer Art提升店铺设计感 [19] 行业趋势与竞争 - 行业转向无钢圈、简化尺码趋势 新兴品牌蕉内、内外、Ubras通过线上渠道快速崛起 [3][27] - 运动内衣成为增量市场 多家品牌尝试打造中国版lululemon [28] - 中国女性需求特点:追求舒适与美观平衡 对防凸点、隐形要求高 与欧美性感风、日韩细致版型形成差异 [30] 国际化布局 - 2007年启动1.0出海 主要覆盖海外华人市场 2024年开启2.0阶段 重点拓展东南亚及澳洲市场 [35]
「匠心」即答案,国产品牌驶向「大航海时代」|2025出海大会
36氪· 2025-07-31 11:00
中国企业出海趋势 - 中国企业出海进入"精耕时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信仰"跃迁,以"匠心"为核心破局密码 [2] - 浙江省商务厅通过构建海外服务体系和深化金砖合作,为企业出海提供支持 [2][4] - 钱塘区依托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构建浙企出海综合服务平台 [4] 品牌出海策略 - 元气森林通过精准捕捉用户需求、文化符号创新和突破合规门槛实现全球化,健康饮品具有全球普适性 [8][10] - 正泰新能通过"产品-品牌-产能"三部曲出海,覆盖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海外制造基地应对贸易壁垒 [10] - 消费电子品牌出海需注重合规、用户共创和长期主义,绿电品牌溢价来自价值观共鸣 [12] AI技术赋能出海 - 商汤科技通过大模型、AIGC、AR等技术重构出海营销的"成本-效率-体验"三角 [14] - AI出海需选择高付费行业、控制履约成本、搭建中外双轨团队,软件服务可实现90%毛利 [16] - AI落地需"可监督、可量化",合规先行比追求完美更重要 [16] 文化出海与本土化 - 文化出海需通过AI翻译结合文化暗码理解,用全球语言讲中国故事 [18] - 短剧出海保留"逆袭"核心情绪,替换文化符号以撬动共鸣 [18] - 社群可作为文化出海"共鸣放大器",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变现统一 [18] 全球化服务与合规 - 全球80%以上国家已出台数据法规,企业需分场景梳理数据链路并建立全球管控机制 [21] - 出海企业98%遭受过欺诈攻击,风控是生存底线与增长密码 [25] - 分贝通通过"低价+服务"双引擎为企业出海提供机票酒店预订和50项海外客服覆盖 [24] 中东市场机遇 - 迪拜凭借战略位置、税收政策和金融服务体系成为中企出海中东首选 [33] - 阿联酋市场通过货物贸易、交通运输和金融连通性吸引外国直接投资 [42] - 哈伊马角提供优越地理位置和引进外资政策,是进入全球市场的绝佳选择 [42] 全球化协作与资源整合 - 钱塘建投集团整合法律合规、税务筹划、营销推广等资源,构建企业出海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 [52] - 全球化3.0时代需将供应链优势、数字技术实力与文化韧性转化为全球市场扎根能力 [36] - "抱团出海"可降低海外投资风险并提升效率,中国卖家通过拓展新兴市场实现增长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