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日报

搜索文档
下周279亿元限售股解禁,这三家公司包揽前三名
IPO日报· 2025-05-31 20:25
解禁规模与结构 - 下周A股市场将有54只股票面临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数量为23.99亿股,解禁总市值达278.82亿元[1] - 解禁市值前三的股票为芯导科技(42.59亿元)、华强科技(40.81亿元)、*ST铖昌(35.54亿元),其中前两家为追加承诺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后者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4][5] - 解禁股占总股本比例超过50%的仅有芯导科技(75%)和华强科技(70%)[10][11] 重点公司解禁详情 芯导科技 - 6月3日解禁8820万股(占总股本75%),解禁股东包括上海莘导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6] - 流通盘将扩容300%,为下周解禁股票中流通盘扩容比例最高[2][13] - 公司2024年归属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15.70%),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2407万元(同比-1.62%),2024年度分红10派8元[8] - 当前股价48.29元/股(较月初+0.99%),后复权股价较发行价下跌26.30%[6][12] 华强科技 - 6月6日解禁24234.68万股(占总股本70.35%),解禁股东包括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等[9][11] - 流通盘将扩容237.24%[13] - 当前股价16.84元/股(较月初+2.67%),后复权股价较发行价下跌50.92%[9] *ST铖昌 - 6月6日解禁10210.76万股(占总股本49.27%)[11] - 流通盘将扩容100.71%[13] - 后复权股价较发行价上涨194.16%(较月初+4.60%)[14] 流通盘变化 - 下周有4只股票流通盘扩容超100%:芯导科技(300%)、华强科技(237.24%)、洁雅股份(132.81%)、*ST铖昌(100%)[13] - 洁雅股份后复权股价较发行价下跌42.52%(较月初+1.87%)[14] - 39只股票解禁股数量占总股本比例不足1%,包括宋城演艺、美的集团等知名企业[11]
又有两家!收到终止上市决定

IPO日报· 2025-05-31 20:24
退市整理期间公司股票继续在风险警示板交易。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后,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 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 AI制图 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IPO日报发现,这两家公司均是触及财务类退市情形。 具体来看,2024年5月,鹏博士因2023年财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已于2024年被实 施退市风险警示(*ST)。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如果*ST鹏博2024年度财务会 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无法 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ST鹏博股票同样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星标 ★ IPO日报 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5月30日晚间,又有两家上市公司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分别是*ST鹏博(600804.SH)、*ST龙 宇(603003.SH)。 两家公司均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决定书,决定 终止公司股票上市。公司股票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为2025年6月10日,预计最后交易日期为 2025年6月30日,退市整理期的交易期限为15个交易日。 4月29日,*ST鹏博发布公告称,公司2024年 ...
停牌九天后,终止,复牌股价暴跌......
IPO日报· 2025-05-31 20:24
收购终止事件 - 光洋股份终止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银球科技100%股权的计划[1] - 股票复牌后股价单日暴跌9 9%至11 20元/股[2] - 收购意向最初于5月16日签署 交易对方包括胡永朋等自然人及三家宁波合伙企业[3] 标的公司银球科技 - 国内精密轴承龙头企业 年产能达9亿套 2024年营收超6 5亿元[4][5] - 高转速轴承中国市场占有率超80% 客户包括美的 格力 戴森 日本电产等[5] - 2022年曾启动独立IPO辅导 但未获实质进展[6] 光洋股份经营状况 - 主营业务覆盖新能源/燃油车零部件 工业装备及电子元器件[8] - 2021-2023年连续亏损 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4 32亿元[9] - 2024年业绩显著改善 归母净利润0 51亿元(同比+143 62%) 营收23 10亿元(同比+26 69%)[10] 战略发展规划 - 终止收购后将继续寻求产业链并购机会 重点关注技术/市场协同标的[12][13] - 拟通过研发投入和工艺改进强化现有业务竞争力[12] - 若成功收购银球科技 轴承业务规模可跃居行业第六[12]
他们清仓退场,大众口腔又来IPO
IPO日报· 2025-05-31 12:28
公司IPO动态 - 大众口腔于2024年5月29日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海通国际为独家保荐人,此前2024年11月29日递交的招股书已失效 [1] - 公司计划通过IPO募资用于华中地区新机构建设、现有机构升级、信息技术系统优化及团队发展等 [7] - IPO前原始投资方中元九派、中信证券投资等机构在2024年10月以1.21亿元回购837.93万股后清仓离场,仅剩3名个人投资者 [8] 公司经营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以直营模式运营92家机构(含4家医院),覆盖湖北、湖南两省八市,2023年以2.6%市场份额居华中地区民营口腔服务商首位 [3]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4.09亿元、4.42亿元、4.07亿元,净利润对应为5645万元、6703.8万元、6250万元,2024年同比双降 [3] - 2024年毛利率37.4%,净利率15.4%,综合牙科诊疗服务贡献53.4%收入(2.17亿元),口腔种植和正畸分别占28%和18.2% [4] 行业竞争格局 - 2023年中国口腔医疗服务市场规模1446亿元,预计2028年达1932亿元(CAGR 6%),其中民营市场1015亿元将增至1395亿元(CAGR 6.6%) [6] - 行业集中度低,大众口腔牙椅数量全国第五,但面临时代天使等头部企业竞争(后者2024年毛利率62.6%,营收19.3亿元) [6][7] 业务数据细节 - 综合牙科诊疗服务2022-2024年就诊人次分别为52.1万、55万、51.66万,客单价从408元降至421元 [4] - 口腔正畸服务同期就诊人次12.79万、14.01万、14.53万,但客单价从627元大幅下滑至510元 [4]
菲林格尔控股权要变,股价“提前”涨停
IPO日报· 2025-05-31 12:28
控制权变更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丁福如筹划股份协议转让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股票将于2025年6月3日起停牌不超过2个交易日 [1] - 公告发布前一日(5月30日)公司股价提前涨停 收报8.22元 [2] - 当前股权结构显示 外资股东菲林格尔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8.04% 丁福如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四家关联公司合计持股44.56% [3] 业绩表现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分别为6.02亿元、7.82亿元、5.23亿元、3.95亿元、3.36亿元 净利润从6087.71万元降至-3731万元 2023年起连续亏损 [4] - 亏损主因包括房地产调整导致家装需求减少 行业价格竞争加剧 订单不足致固定成本无法摊薄 [4] - 业绩恶化引发外资股东与管理层矛盾 德方董事长多次投弃权票 2023年以来多名董事及高管辞职 [4] 股东减持动态 - 第一大股东菲林格尔控股拟减持不超过1066.47万股(占总股本3%) 总经理及两位副总经理计划合计减持0.36%股份 减持期为2025年5月30日至8月29日 [5][6] 实控人关联交易违规 - 2024年9月公司及实控人丁福如因未披露关联交易被上海证监局警示 涉及两项建设工程合同 总金额2.92亿元(占净资产比例最高达21.73%) [8][9] - 2020-2023年实际关联交易金额累计达3.22亿元 占各期净资产比例5.34%-9.41% 施工方为丁福如控制的上海安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9] 管理层架构 - 公司董事长为德国人Jürgen Vöhringer 丁福如任副董事长 其子丁佳磊任非独立董事 [3] - 主要产品为实木地板和复合地板 品牌为"菲林格尔" 2017年上市 [3]
上海交大原副教授创业,干到中国第一!现第三次申请IPO
IPO日报· 2025-05-31 12:28
公司概况 - 上海拓璞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国泰君安与建银国际 [1] - 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专注于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4] - 创始人王宇晗曾任上海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目前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IPO前合计控制38.74%的股份 [9] 市场地位 - 2024年在中国航空航天五轴数控机床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11.6% [4] - 在中国五轴数控机床市场所有供货商中排名第五,国内供货商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4.3% [4] - 销售了世界首台在所有运动部件上全面应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床,也是世界唯一的该类产品制造商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6亿、3.35亿和5.3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97.9% [5]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97亿、-0.62亿和688.6万元,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 [5] - 2024年收入主要来自销售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占总收入的94.7% [6] 行业前景 - 五轴数控机床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08亿元以20.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29年的270亿元 [4] - 五轴数控机床具有超高精密度、效率及智能加工能力,跨行业应用日益广泛 [4] 产品与技术 - 产品组合包括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装备、紧凑型通用市场五轴机床、大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五轴机床 [4] - 2025年第一季度首次销售大尺寸碳纤维复合材料五轴机床 [4] 上市历程 - 第三次申请IPO,此前两次科创板申请均被撤销或终止 [8] - 期间多次变更保荐机构,从招商证券到中金公司再到国泰君安 [9] - 2021年8月完成5亿元C轮融资,由鼎晖百孚领投,临松创投跟投 [9]
茅台青睐的公司要IPO了!
IPO日报· 2025-05-30 22:04
公司概况 - 先通医药成立于2005年,2016年登陆新三板并于2018年主动摘牌,是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的头部企业,具备从放射性核素开发到商业化全价值链能力 [3] - 公司聚焦肿瘤学、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三大领域,管线包括15项资产(含4种核心产品:XTR008、XTR006、XTR004、XTR003) [4]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收益分别为1023 2万元和4406 4万元,净亏损分别为3 09亿元和1 56亿元,两年累计亏损4 65亿元 [4] 行业前景 - 全球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97亿美元增至2035年573亿美元,复合增长率17 5% [3] - 中国放射性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74亿元增至2035年758亿元,复合增长率23 5% [3] - 公司是中国首家获得创新放射性药物上市批准的企业,并完成治疗用放射性配体注册临床试验 [3] 核心产品 - XTR008(177Lu标记生长抑素受体靶向放射配体)处于注册阶段,预计2026年获NDA批准,是国内潜在首个靶向SSTR的治疗用放射性配体 [4][5] - XTR005(商品名欧韦宁®)是中国唯一获批用于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的病理靶向PET示踪剂 [5] - 已推出两款商业化产品:欧韦宁®和欧达乐腺苷注射液 [5] 生产与收入结构 - 拥有无锡、中山两处投产基地(总建筑面积超20000平方米,12条生产线),绵阳基地预计2025Q3投产 [6] - 2024年收入主力为CRO/CDMO服务(2716万元,占比最高),其他收入来源包括货品销售、许可收入及第三方营销服务 [6] 融资与估值 - 累计融资29亿元,投后估值从2017年10 3亿元增至2024年51 88亿元,7年增长4倍 [8][13] - 2023年6月完成11亿元融资(投后估值45 88亿元),2024年底完成6亿元融资(投后估值51 88亿元) [13] - 茅台金石基金持有1 21%股份,该基金由贵州茅台与中信证券等联合设立,总规模55 1亿元 [16] 股权与高管 - 董事长徐新盛直接持股11 32%,通过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27 03%股份 [15] - 2023-2024年徐新盛与联合首席执行官唐艳旻合计薪酬超4064万元(徐新盛1702万元,唐艳旻2366万元) [15] IPO计划 - 募资用途包括核心产品研发、新生产基地建设(京津冀鲁地区)、销售能力强化及营运资金 [15]
大股东退市一个月后,这家上市公司也将被强退!
IPO日报· 2025-05-30 22:04
财务造假与处罚 - 公司2022年虚增利润3610.4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22.46% [1] - 2023年虚增利润6808.78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5.96% [1] - 2024年第一季度虚增利润1537.75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2.05% [1] - 2018年至2021年累计虚增收入约86.24亿元,累计虚增利润约1.79亿元 [3][4] - 证监会拟对公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合计罚款2000万元 [5] - 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刘辉被罚款9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 时任财务总监李挺被罚款650万元,禁入市场10年 [5] 退市情况 - 公司因2020年至2023年年度报告连续4年存在虚假记载,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30日起停牌 [2] - 2018年至2024年连续7年财务造假 [6] - 东方集团因财务造假导致2020年至2023年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61.3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60.73亿元 [7][8] - 东方集团股价持续低迷,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面值退市 [8] - 2025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12家公司完成退市 [8] 关联交易与资金占用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时任副董事长、总经理刘辉实际控制的企业通过虚假贸易占用公司资金,累计金额超百亿元 [4] - 公司为关联方提供巨额担保,但均未及时披露 [4] 其他违规行为 - 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半年度报告,直至2024年10月31日才补发 [4] - 公司通过虚假贸易业务及跨期确认港口包干作业费收入等方式虚增利润 [4]
四年前收购的一家公司,如今要上市了!
IPO日报· 2025-05-30 22:04
公司概况 - 江苏日御光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1] - 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 曾用名为上海日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现为江苏省无锡市的导电银浆料与金属化浆料方案供应商 [3] - 实控人郭鹏于2021年收购公司控股权 随后更名并迁址至无锡 [4] 业务与技术 - 公司专注导电光伏银浆制造和供应 产品覆盖TOPCon电池 xBC电池及PERC电池等光伏电池类型 [3] - 光伏导电银浆是光伏电池产业链提效降本的关键材料 直接影响光电转换效率与组件输出功率 [3] - 2021年成为隆基绿能及通威股份的浆料供应商 2022年战略性研发HPBC正银浆料并于2023年量产 [5] - 2024年实现TOPCon LECO正面细栅浆料及TBC正银浆料的量产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 93亿元 15 94亿元 22 85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41 3% [6] - 同期年内盈利分别为87 7万元 5965 9万元和9224万元 复合年增长率925 6% [6] - 毛利分别为3746万元 1 79亿元 2 12亿元 毛利率9 5% 11 2% 9 3% [6] - 五大客户贡献收益占比从99 8%降至74 8% 仍存在客户集中情况 [7] 市场地位 - 按2022-2024年收益增长计算 公司在全球光伏银浆制造商中排名第一 [6] - 2024年按收益及销量计全球排名第四 市场份额约4 8% [6] 融资与估值 - 2023年8月完成1 83亿元A轮融资 投后估值7 83亿元 [9] - 2024年8月完成1 2亿元B轮融资 投后估值19 7亿元 [10] - 2024年12月完成1 563亿元B+轮融资 投后估值24 56亿元 [11] - 一年多内估值增长229% [8] 股权结构 - 实控人郭鹏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控制公司57 4%股权 [12] - 深圳深赛尔持股4 83% 总经理曹建基持股3 19% [13]
嘉应制药遭证监会立案调查,直指公司内控!
IPO日报· 2025-05-30 18:17
公司概况 - 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中成药制药企业 [3] - 公司于2007年12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98 [3] 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于5月28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正式立案 [1] - 受此影响,5月29日公司股价大跌7.46%,市值单日蒸发超2亿元,5月30日继续下跌0.48% [3]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收3.76亿元,同比下降29.46% [4] - 归母净利润为2061万元,同比下降39.94% [4] 内部控制问题 - 2025年4月26日发布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显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6] - 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全资子公司嘉应湖南向关联方湖南药聚能医药有限公司累计转出资金1.7亿元,另向非关联方转资6500万元 [6] - 资金采用"月初转出、月末归还"操作,使各月末账面余额归零,规避审计核查,该行为未经董事会审批及披露 [6] - 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与第二大股东养天和大药房及其关联方、广东共合医药发生关联交易共计1039.94万元,未履行董事会审议程序,也未及时披露 [6] - 广东共合医药实控人为公司董事兼总裁游永平亲属,构成隐蔽关联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