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中网

搜索文档
“今年最亮眼的一笔退出”
投中网· 2025-05-11 10:12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四十条资本 ,作者张楠 东四十条资本 . 有几个关键点,一是"一期基金即将到期",二是"三次大宗交易",三是"清仓",四是"上市前买入的 泡泡玛特股份"。分别对应以下解释,"卖出与后市是否看好无关","并未通过竞价减持,所以对股价 没影响","基金到期才清仓也能理解","上市后也不一定没加仓"。 总得来说,"解释"的意味挺明显,毕竟蜂巧资本和其创始合伙人屠铮是泡泡玛特最早的投资人之一, 陪跑了十几年。因此对这次减持,屠铮表示:"从天使阶段第一次投资到最终出售,陪伴公司整整14 年,First in Last out, 过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坚守至今,万分不舍,心存感激。" 聚焦股权投资行业人物、事件、数据、研究、政策解读,提供专业视角和深度洞见 | 创投圈有趣的灵魂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再耐心资本,LP的钱也永远有期限。 作者丨张楠 来源丨东四十条资本 泡泡玛特又火了。这次倒不是哪款潮玩或盲盒被疯抢,而是泡泡玛特那90度向上的股价,终于到了 一个关键的节点——有投资人宣布清仓了。 巧了,就在几天前,也有一位专挑高点"做空"的投资人对我说,已经开好泡泡玛特的空单了。我 ...
“GGV”出奇招了
投中网· 2025-05-10 13:30
Granite Asia私募信贷基金募资情况 - Granite Asia旗下私募信贷基金Libra Hybrid Capital Fund完成锚定募资 规模超过2 5亿美元[4] - 该募资额已达到基金目标规模的一半以上 完成首关[3][4] - 基金为Granite Asia自2023年分拆后筹划的新业务 是其多资产策略的核心支柱[4] 基金LP构成与团队配置 - 投资人包括亚洲顶级主权财富基金、Granite Asia合伙人团队及GGV历史投资企业网络[5] - 基金由新面孔Ming Eng与Roger Zhang领导 两人分别拥有20年和19年亚太私募信贷经验[6] - Roger Zhang此前担任黑石信贷董事总经理 Ming Eng曾领导Orion Capital Asia品牌重塑[6] 投资策略与市场定位 - 基金专注亚太地区 为科技驱动型成长公司及数字化转型传统企业提供信贷支持[7] - 策略上瞄准成长型/成熟企业 因地区资本正愈发支持中型企业[7] - 采用传统融资替代方案定位 与GGV核心投向保持协同[7] 行业趋势与机构转型 - PE机构近年加速布局信贷基金 如KKR 2022年募集11亿美元亚洲直接贷款基金[7] - 市场剧变下LP偏好从权益类转向债权类资产 驱动PE拓展信贷业务[8] - Granite Asia通过能力边界扩展应对美元基金环境变化 体现主动转型策略[8] 行业启示 - 案例显示分化时代VC/PE需突破单一押注 转向生态与能力持续进化[9] - 债权能力构建成为机构适应不确定性的重要手段[4][8]
一家400亿的公司要破产了
投中网· 2025-05-10 13:30
公司概况 - 美国太阳能公司Sunnova准备申请破产,市值从峰值60亿美元暴跌96%至2000万美元,负债高达85亿美元 [1] - 2024年总收入8.4亿美元,净利润-4.48亿美元,债务规模是营收的10倍以上 [1] - 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9年上市时总装机量572兆瓦,成为美国第二大住宅太阳能公司 [4] - 2024年管理光伏发电量达3吉瓦,拥有44.4万客户,在TPO住宅太阳能市场占有率40% [4] 商业模式 - 采用"能源即服务"(EaaS)模式,客户零首付安装太阳能系统,签订20年购电合同 [9] - 通过资产支持证券(ABS)融资58亿美元,占其总债务的68% [11] - 利用《通胀削减法案》税收抵免政策,设立34只税收抵免基金,吸引Meta、Amazon等企业投资 [10][12] - 融资结构:70%来自ABS和债务融资,30%来自税收抵免基金 [10] 发展历程 - 创始人John Berger具有能源行业背景,公司成立初期获得Blackstone、量子基金等机构超9亿美元私募融资 [3] - 2019年上市融资1.7亿美元,从高盛、瑞信等投行获得20亿美元贷款 [3] - 营收从2019年1.32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8.4亿美元,增长6倍 [4][5] - 累计亏损超15亿美元,2019年亏损1.33亿美元,2024年亏损4.48亿美元 [5] 危机原因 - 美联储加息导致ABS发行困难,2021年发行的4亿美元债券利率从5.75%升至14% [14] - 2024年利息支出占总收入25%,2026年到期债券已实际违约 [14] - 加州政策调整导致光伏安装申请量暴跌47%,损失1.4亿美元预期收入 [14] - 特朗普威胁取消税收抵免政策,进口光伏组件成本因关税增加18% [15] - 2024年四季度亏损超预期,无力支付2350万美元利息,进入30天宽限期 [17] 行业现状 - 美国住宅太阳能安装量2024年同比下降12%,2025年预计继续下滑 [16] - 2023年以来数百家光伏企业破产,包括SunPower、Titan等知名公司 [16] - 做空机构质疑行业存在庞氏骗局,认为收益被高估而维护成本被低估 [15] - 2019-2022年美国住宅太阳能发电量增长3倍,太阳能ABS发行量增长2倍 [11]
LP周报丨深圳又落地50亿科创基金
投中网· 2025-05-10 13:30
核心观点 - AIC股权投资布局持续升温,团队组建完成并与多地政府国资签订合作计划,预计今年投资动作将更加激进[4] - 中国银行在深圳设立50亿科创私募基金,中银系已布局多支科创基金,包括300亿科创母基金和苏州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5][7] - 深圳本周基金设立规模超100亿,包括36亿赛米产业私募基金和19亿北汽产投产业基金[5] - 全国LP圈本周有27条新消息,23支新基金设立,4支基金遴选GP[5] 新基金设立 金融机构主导 - 中国银行在深圳成立50亿科创私募基金,由中国银行间接全资持股[7] - 中国银河全资子公司参与设立10亿温岭银河母智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背靠北京大学资源[25] 地方政府主导 - 南京成立10亿战新新能源创投基金,关注电力、新材料、电池等领域,管理人为国投招商[8] - 十堰设立40亿武当产业引导基金,或将投向汽车产业链,助力传统汽车城转型升级[11] - 雄安新区设立3.01亿雄极未来智能机器人产投基金,此前已设立多支产业和科创基金[11][12] - 深圳引导基金等成立36亿赛米产业私募基金,由深创投管理[13] - 衢州设立20.01亿信安广合产业并购股权基金,聚焦氟硅新材料、动力电池等产业[14][15] - 常州设立5亿未来产业天使基金,重点布局合成生物、第三代半导体等未来产业[16] - 贵州设立40.02亿黔磷壹号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扩大股权投资布局[17] - 云南滇中新区设立50亿引导一号股权投资基金,首次设立引导基金[22] - 成都高新区产业基金规模超3200亿,新设20亿"中试基金"和50亿"数字文创母基金"[26] - 株洲设立10亿高创低空产业发展股权基金,延续北斗产业投资优势[27][28] - 南昌设立2.01亿智造未来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由南昌产投旗下新世纪创投管理[29] - 马鞍山设立10亿智创股权投资基金,聚焦智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30] - 洛阳10亿天使母基金完成备案,重点锁定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等领域[32][33] 产业资本主导 - 北汽集团成立19亿安鹏科创汽车产业投资基金,延续汽车CVC投资势头[9][10] - 泸州老窖在苏州成立3亿创业投资基金,可能从LP向GP转型进行直投[18] - 唯品会成立10.1亿珠海投资合伙企业,已对外投资27支基金[19] - 江苏省设立20亿海洋经济股权投资基金,加入海洋产业投资赛道[20] - 深创投管理20亿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由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出资[21] - 北京亦庄设立3亿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主题基金,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23][24] - 亦庄与泰兴合作设立5亿协同共创产投基金,聚焦智能制造[31] GP招募 - 黑龙江现代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托管母基金招GP,聚焦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等领域[35] - 浙江绿实新材料基金招GP,首期规模40亿,重点投向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领域[36] - 南京生物医药研发转化基金招GP,规模1亿,专注生物医药细分领域[37] - 郑州航空港新兴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招GP,重点投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38][39]
中国车企,鏖战巴西
投中网· 2025-05-09 15:44
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巴西是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2024年1至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万辆,同比增长146% [5] - 中国新能源车企已抢占巴西市场,比亚迪以61.2%市场份额领先,长城、奇瑞、江淮等品牌紧随其后 [8] - 巴西政府推出"Rota 2030"规划,目标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0%,并提供190亿雷亚尔税收激励 [9] 中国车企在巴西的布局与策略 - 比亚迪通过混合动力车型快速渗透,覆盖圣保罗等主要城市及周边乡村地区 [5][8] - 江淮采取100%纯电动产品线策略,侧重商用车市场;奇瑞与本地CAOA集团合作主攻内燃机和混动车型 [8] - 长城哈弗H6混动车型2023年上市后迅速普及,哪吒汽车通过经销商模式扩张 [8][9] 市场机遇与挑战 - 巴西实施阶梯制进口关税,2026年税率将升至35%,倒逼车企本地化生产 [10] - 充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车桩比达17:1,远低于欧盟2030年10:1的目标 [15] - 纯电动汽车因价格过高(比亚迪起步价11.5万雷亚尔)和电池寿命问题难以普及,混动车型更受青睐 [13][15][16] 本地化运营关键问题 - 劳动合规风险突出,比亚迪工厂曾因劳工条件问题引发舆情 [18] - 需适应巴西财税、环保及政商关系要求,避免"先干再说"导致高额罚款 [19] - 需平衡外资企业与本地产业关系,避免被视为"竞争掠夺者" [19][20] 长期战略与合作前景 - 比亚迪计划2025年本地化生产,2026年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长城已建厂并承诺促进本地经济 [21] - 巴西咨询机构认为中企可成为"合作伙伴",协助巴西再工业化进程 [22] - 巴西市场是打开南美的重要跳板,智利、哥伦比亚等市场已现中国新能源车踪迹 [22]
不追人形机器人,却拿下超百家KA客户:思谋科技给AI落地打了个样
投中网· 2025-05-09 15:44
文章核心观点 - 思谋科技以"去形存智"的工业智能体战略突破AI落地难题,聚焦产业渗透率而非人形机器人形态,实现商业化闭环与规模化应用 [4][8][12] - 公司通过"脑-眼-手"模块化技术架构解决工业场景碎片化需求,技术转化能力获国家级认可,客户覆盖全球300家制造业巨头 [8][9][14][16] - 创始人贾佳亚的产学研融合背景(港科大教授/腾讯优图/思谋创始人)驱动技术零时差转化,形成学术-产业双向反哺的独特模式 [6][18] 非典型的学术大牛创业 - 贾佳亚学术成就包括200+篇论文、90,000+引用量、H指数110+,连续两年获SIGGRAPH Asia时间检验奖,培养40+AI领域领军人才 [6] - 2019年创立思谋科技后,团队将顶刊论文(CVPR/NeurIPS等)直接转化为产线解决方案,入围工信部"揭榜挂帅"等国家级项目 [8] 机器人进厂为什么这么难 - 人形机器人存在续航不足40分钟、运动控制不稳定(行走摔倒)、抓取误差大等硬伤,难以满足工业产线连续性要求 [11] - 行业估值泡沫显现,部分投资人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赛道,转向关注效率提升而非形态酷炫的务实解决方案 [12] 遥遥领先的商业化 - 2020年推出SMore ViMo平台解决电动汽车电池产线检测难题,5年拓展300家客户,服务覆盖近百亿件工业品 [14][16] - 2023年发布IndustryGPT工业多模态大模型,整合200+场景、300万+图像、500亿+Tokens数据,实现跨行业方案迁移 [15][16] - 已实现稳定现金流,客户包括苹果/特斯拉/富士康等,完成超十亿人民币融资并持续估值上扬 [17] 产学研协同效应 - 冯诺依曼研究院聚焦具身智能/多模态大模型研发,与思谋产业场景形成技术攻关-数据反哺的双向循环 [18]
主动转身:世间又少了一家“真VC”|投中嘉川
投中网· 2025-05-09 15:44
来源丨 投中网 从红杉到光速,顶级机构的 RIA 转型是否意味着全球 VC 传统范式的重构? 硅谷的风险投资行业,正经历从投资人到资产管理人的深层转变。 2025 年 4 月 28 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SEC )正式批准了光速创投( 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 )的注册投资顾问( RIA )申请。这标志着,继红杉资本( Sequoia Capital )、 A16z 、 General Catalyst 、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之后,又一家顶级风投机构撕下了传统 VC 标签。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又一家顶级风投机构撕下了传统VC标签。 作者丨 投中嘉川 获得 RIA 资格后,光速创投可合法投资于公开市场股票、母基金、加密资产等多元品类。而尚未注册 RIA 的 VC ,则仍被限制在" 80/20 "规则下, 最多只能将 20% 的资本配置于非初创企业股权。 RIA 与 VC 有何根本差异? 根据《 1940 年投资顾问法》及其后续修订,若一家管理人旗下所有基金均为"合规的风险投资基金",则可享受 RIA 注册豁免,以 E ...
六个核桃,投了武汉最大独角兽
投中网· 2025-05-09 15:44
核心观点 - 养元饮品以16亿元认购长江存储0.99%股份,成为其第八大股东及最大市场化股东,交易实际完成于17个月前但近期才披露[4][6][7] - 长江存储股东背景强大,前七大股东均为国资机构,合计持股超76%,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直接持股23.67%[7] - 长江存储面临国际供应链挑战,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和1260H名单,并与美光存在专利诉讼,但近期技术突破显著,2025年公布超260项专利并与三星达成专利授权[7][8][9] - 此次长江存储融资规模或超95亿元,新增16家股东包括多家银行系投资机构和产业基金[10] - 养元饮品主业"六个核桃"收入下滑,2022年营收59亿元仅为2015年峰值91亿元的65%,净利润14亿元为10年最低,因此通过设立30亿元私募基金跨界投资硬科技寻求转型[12][13][14][15] 投资细节 - 养元饮品通过旗下泉泓投资以1610亿元估值入股长江存储,对应PE约16亿元获0.99%股权[6] - 泉泓投资已投资6家企业包括紫光华智、瑞浦兰钧等,其中瑞浦兰钧港股IPO退出收益10.41亿港元,新潮传媒并购估值较投资时缩水近50%[15] - 养元饮品2017年IPO时年净利润27.41亿元超A股平均水平3倍,持有47亿银行理财产品,现金流充裕[12][13] 行业意义 - 长江存储专利授权三星被视为中国高端制造"历史性一刻",实现技术逆向输出[9] - 消费品牌跨界投资硬科技成为趋势,但多数企业尚未形成成熟投资方法论,存在试错成本[16] - 养元饮品转型方向明确:食品饮料产业链+半导体/存储/大数据等高科技领域[14]
90后当“阿姨”,不打卡月入上万
投中网· 2025-05-08 10:23
家政行业趋势 - 家政行业正在被"懒人经济"重构,传统服务模式被打破,健康饮食需求推动"做饭阿姨"等新职业兴起[5][6] - 行业从业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平均年龄从五六十岁降至四十岁左右,90后、00后占比提升[6][17] - 细分领域涌现新职业如整理收纳师、做饭阿姨等,吸引年轻人加入[5][8] 从业者案例 - 97年魏梨从销售转行上门做饭,服务7-8家固定客户,月入1万多元[9][10] - 90年马哥从健身房销售转型"男保洁",组建5人团队专攻精细保洁,单笔收入可达上千元[11][12][13] - 92年大璐璐创业收纳服务,四年打造12人团队,年销售额百万并还清30万房贷[15] 行业优势 - 工作时间灵活性强,可自主安排服务时间,部分从业者实现"身兼四职"[17][18] - 收入水平可观,上门做饭月入过万,收纳服务年销百万,精细保洁单笔收入上千元[10][15][13] - 客户需求旺盛,从业者主要依靠口碑获客,订单供不应求[21][22] 市场前景 - 2023年全国家政服务业营收达1.16万亿元,预计2024年增长至1.23万亿元[27] -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教育部将收纳纳入中小学课程,商务部推动行业提质扩容[26] - 年轻从业者拓展产业链,如收纳服务衍生培训、日式搬家等业务,实现收入多元化[29] 行业挑战 - 工作强度大,精细保洁团队一天仅能完成一单,需工作8-9小时[13] - 专业要求提升,收纳服务涉及空间改造等复杂需求,需持续学习[28] - 初期心理落差明显,需克服社会偏见并掌握专业技能[12][27]
海外最赚钱的中国AI公司,藏不住了
投中网· 2025-05-08 10:23
核心观点 - 昆仑万维"All in AGI与AIGC"战略成效显著,AI商业化拐点已现,各业务线加速落地[2][3] - 公司完成"算力基础设施—大模型算法—AI应用"全产业链布局,AI芯片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6][7] - 海外收入占比达94%,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成为海外收入增长最快的中国AI企业[3][24][26] - 天工大模型技术领先,AI短剧、音乐等应用商业化进程加速,形成多点开花生态格局[12][20][2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69%[2] - 海外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56%,占总营收94%[3][26] - 2024年研发费用15.4亿元,同比增长59.5%,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4.3亿元,同比增长23%[5] AI业务商业化进展 - AI音乐年化流水1200万美元(月流水100万美元)[3] - 短剧平台Dramawave年化流水1.2亿美元(月流水1000万美元),预计年底达3.6亿美元[3][20] - AI社交应用Linky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月活300万[3] - DramaWave累计下载量突破3000万次,月活超1000万,进入行业前五[21] 技术研发突破 - 天工4.0大模型在GSM8k、MATH等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超越GPT4o等竞品[13][14] - SkyReels-V1视频生成模型开源,在Hugging Face下载量近3万次[15][18] - AI芯片研发进度过半,预计年内流片,团队规模近200人[6][7] 全球化布局 - 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地区,全球月活用户近4亿[27] - 2024年海外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21.9%,占总营收91%[24] - 发达国家市场(美日英)与新兴市场(印尼、巴西、印度)双轮驱动[21] 行业前景 - 全球AI相关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3万亿元[27] - 短剧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美元,海外月均用户规模预计2-3亿[21] - 国产AI芯片产业商业化进程提速,技术成熟度显著提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