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搜索文档
极端高温吓跑全国多少游客?
36氪· 2025-07-09 08:02
高温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 全国多地高温导致旅游目的地偏好变化,凉爽地区成为首选[16][17][22] - 东北地区旅游热度显著上升,吉林省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5%,租车预订量增长96%,门票预订量增长122%[24] - 西北地区如新疆阿勒泰因凉爽气候吸引大量游客,住宿价格大幅上涨[29][32][33][34] 旅游行业应对策略 - 夜游经济兴起,多地博物馆和动物园推出夜间营业模式[56][58] - 室内景区如科技馆和主题乐园因空调成为热门选择[61][62] - 酒店推出打包套餐,强调凉爽体验的营销策略[63][64] 国际旅游趋势 - 欧洲高温导致旅游计划调整,81%的欧洲人因气候变化改变假期安排[47] - 南欧国家旅游收入预计下降,北欧和英国因避暑需求增长[47] 行业长期思考 - 高温常态化促使对休假制度的重新思考,建议增加春假和秋假以分散出行压力[65][66] - 极端天气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将成为长期挑战,需系统性应对[67][68]
红牛什么都干,除了生产红牛
36氪· 2025-07-09 08:02
核心观点 - 红牛本质上是一家以营销驱动的公司,而非传统饮料制造商,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塑造和内容营销[4][8][31] - 公司通过极限运动营销策略突破功能性饮料市场瓶颈,将小众产品转化为大众消费品[14][16][18] - 采用轻资产运营模式,将生产全部外包,专注于高附加值的品牌建设环节[27][31][43] 商业模式 - 将饮料生产完全外包给奥地利代工厂Rauch,2024年全球销售126.7亿罐均为代工生产[7] - 建立完整传媒产业链,旗下Red Bull media house拥有电视台、电影团队、出版社等全媒体矩阵[4] - 传媒业务覆盖Xbox、PS5等游戏平台,并率先适配苹果Vision Pro[5] 营销策略 - 选择极限运动作为核心营销场景,以较低成本获取高传播效应[14][15] - 2012年策划Red Bull Stratos平流层跳伞项目,YouTube播放量超10亿次[18][22] - 通过体育赛事赞助实现品牌曝光,F1车队投资23亿美元带来年均3亿美元曝光价值[36] 品牌溢价 - 百毫升单价5.76-6.32元,是可口可乐价格的14倍[38] - 西方国家零售价达到生产成本的近40倍[39] - 不同地区产品存在显著价差:奥地利版15.8元/罐,中国版4.48元/罐[40] 体育投资 - 拥有2支F1车队、5家足球俱乐部及多个运动队,均以红牛命名[32][34] - F1车队Toro Rosso在2018年实现180万美元盈利,兼具品牌与商业价值[36] - 通过德国足球俱乐部RB莱比锡等投资建立体育产业生态[32] 行业启示 - 消费品行业技术门槛有限,品牌附加值比产品本身更具竞争力[31][43] - 营销与产品同样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理念在现代商业中存在局限性[42] - 成功案例证明市场部门可以成为利润中心而不仅是成本中心[37]
Deepseek月访问量连续4个月下滑,三款新产品首次登上增速榜|AI产品榜
36氪· 2025-07-08 21:30
核心观点 - ChatGPT已成为全球首个AI超级应用,连续多月超越海外社交媒体X(原Twitter),并有望超越Instagram [5] - 全球AI产品竞争格局呈现大厂垄断趋势,国内BAT+字节+360占据主导地位,仅deepseek和kimi保持竞争力 [6] - 智能体领域创新活跃,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bot.n.cn)登顶AI产品榜·智能体榜,带动行业转型 [6] - 新兴产品增速显著,Chaport(聊天机器人客服工具)、Glasp(浏览器标注插件)、沉浸式翻译(翻译插件)分别实现214.72%、207.17%、66.99%的访问量增长 [6] 全球总榜 - ChatGPT以55.7亿月访问量位居全球第一,但同比下降1.77% [7] - New Bing以14亿访问量排名第二,Gemini以6.69亿排名第三 [7] - deepseek和纳米AI搜索分别以3.8亿和3.09亿访问量位列第四、第五,但deepseek连续4个月访问量下降(平均月降9.63%) [6][7] 国内总榜 - deepseek以3.8亿访问量居首,但同比下降11.94% [12] - 纳米AI搜索以3.09亿访问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16.69% [12] - 通义(阿里)和kimi(月之暗面)表现突出,分别增长34.29%和130.18% [12][24] 智能体榜 - 纳米AI超级搜索以1.57亿访问量位居第一 [20] - Manus以1781万访问量排名第二,增长7.07% [20] - Minmax Agent增速达780.73%,显示智能体细分领域的高增长潜力 [20] 增速榜 - 全球增速前三:Chaport(214.72%)、Glasp(207.17%)、kimi(130.18%) [22] - 国内增速前三:kimi(130.18%)、沉浸式翻译(66.99%)、通义(34.29%) [24] - 教育类产品普遍下滑,Q-Chat、gauthmath等降幅超30% [25] 细分领域表现 - **搜索工具**:New Bing领先,纳米AI搜索增速显著(16.69%),Perplexity AI保持2.13%增长 [28] - **图片生成**:SeaArt以2271万访问量领先,Midjourney增长8.21% [37][38] - **视频生成**:Sora(ChatGPT)以5203万访问量居首,但下降17.86%,HeyGen增长12.08% [42][43] - **代码助理**:GitHub Copilot以2.9亿访问量稳居第一,Lovable.dev增长16.73% [50] - **AI云服务**:阿里云以2638万访问量领先,腾讯云增长9.51% [52]
亏损超8000万,日本寿司巨头宣布退出内地市场
36氪· 2025-07-08 21:30
KURA寿司退出中国大陆市场 - 亚洲藏寿司股份有限公司宣布逐步结束KURA寿司上海所有门店营运 上海龙之梦店将于6月30日终止营业 [4] - 终止营业后 KURA寿司在中国大陆仅剩上海美罗城店和金桥店两家门店 [7] - 公司进军大陆市场两年间累计亏损约8190万元 [9] KURA寿司经营失败原因 - 公司归因于"在同行业竞争者众多的情况下 未能提升知名度" [11] - 消费者反馈产品存在"味道差""品类少""食材不新鲜"等问题 三文鱼有腥味 菜单单薄 乌冬面发苦 [11] - 定价策略失误 上海首店每盘售价240日元(约12元)是日本售价(115日元)的两倍多 后续降价至8元/盘仍未能挽救经营 [11] 日本寿司品牌在中国市场表现对比 - 寿司郎在中国内地等海外市场净销售额达58807亿日元(同比增长415%) 利润达6371亿日元(同比增长987%) 计划2025财年大中华区门店增至157-161家 [13] - 滨寿司中国内地门店从2023年62家增至2024年87家 北京首店首月销售额达400万元 [17] - 成功品牌特点:人均消费百元以内 菜品超200种 增加热食种类迎合中国消费者 通过社交平台优惠活动提升性价比 [17] 行业发展趋势 - 日本寿司品牌在中国市场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部分品牌加速扩张而部分品牌退出 [12][13][17] - 本土化策略成为关键成功因素 包括产品定价 菜品丰富度和热食供应等方面 [17]
这家广告投放平台,为什么成为垄断市场的「千亿」鲶鱼?
36氪· 2025-07-08 21:30
公司概况 - 公司上市4年股价上涨近40倍,年利润超过40亿美元,净收入同比增长超过300% [2] - 公司不是传统明星企业,没有轰动性产品发布会或AI奇迹,但在全球广告市场已成为低调的盈利机器 [2] - 公司核心业务是通过自研广告引擎系统Axon运营移动广告投放平台,服务全球数百万App开发者和广告主 [2] - 公司定位为深嵌系统的商业基础设施,通过技术重构广告主、开发者和平台之间的协作方式 [2] 商业模式创新 - 2023年AXON 2.0上线后广告联盟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总营收70%,完成从自有App变现向平台服务的转型 [5] - 公司改变行业从"人调策略"到"系统自动化"的运作模式,专注提升广告投放精准度和ROAS(广告支出回报率) [6][7] - 公司ROAS模型精度接近真实值(≈1),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7] - 采用28天回收期窗口(行业标准7天),更好捕捉高价值用户行为 [9] - 系统冷启动速度快,仅需基础信息即可完成建模与投放 [9] 技术优势 - AXON广告引擎被CEO称为"全球最好的广告人工智能模型" [14] - 技术路径不追逐潮流算法,而是构建"每一层都不出错"的工程体系 [19] - 坚持自有训练流程和归因逻辑,不照搬行业既有工程套路 [19] - 模型设计注重因果关系还原,保持"因果率不破"原则 [19] - 专注LLM和生成式AI的实际应用而非基础研究 [20] 市场定位 - 服务大量中小开发者,使其无需自建模型能力即可实现广告变现 [10] - 整合长尾流量(小游戏、实用工具等),形成"暗网"流量池 [10] - 不挑战Meta和Google的流量规模,而是提升碎片化市场投放效率 [10][11] - 2024年市值达千亿美元,进入纳斯达克100指数 [32] 企业文化 - 技术团队响应速度快,问题处理不依赖KPI驱动 [25] - 内部管理扁平化,决策基于独立判断而非流程 [25] - 技术领导层仍保持一线编码习惯 [25] - 文化强调"把事情做出来形成共识"而非讨论 [26] - 发展路径从流量中间商逐步转向掌握全链路技术系统 [28][29] 发展历程 - 2012年成立初期定位为手游流量分发中间商 [28] - 2015年战略转型,收购游戏工作室并自建广告竞价平台MAX [28] - 2021年上市后收购Adjust和MoPub,整合广告资源 [31] - 2023年AXON 2.0发布成为行业标准制定者 [32] - 2024年实现年利润40亿美元,完成基础设施级进化 [32]
小小观赏鱼,游出400亿大市场
36氪· 2025-07-08 21:30
行业概况 - 广州观赏鱼产业历史悠久,2022年产值达5.4亿元,广东水族业年产值近400亿元,带动近30万人就业,养殖面积10多万亩,年产观赏鱼数百亿尾,相关水族器材厂家两千余家[4][5] - 观赏鱼产业从线下转向直播电商赛道,抖音开放活体宠物类目后加速发展,商家通过直播触达更广泛用户群体[9][10] - 2025年抖音电商水族小宠同比增速超175%,水族用品同比114%,广东产业带水族用品同比164%,显示直播电商推动行业快速增长[28] 消费趋势 - "盘草缸"等小众爱好兴起,社交媒体推动观赏鱼风靡,小红书"鱼缸造景"话题浏览量7.96亿,"观赏鱼"14.9亿,抖音"草缸造景"播放量12.1亿次,"观赏鱼"超358亿次[7] - 消费者通过直播间购买观赏鱼及相关设备,商家推出配齐基础设备的套餐,购买便捷直观[9] - 资深玩家青睐稀缺品种,直播拍卖形式与锦鲤匹配度高,曾有一条黄金锦鲤经过4分钟竞价以10万元成交[15] 商业模式 - 直播电商提升经营效率,商家从被动等待转为主动触达用户,兴隆锦鲤直播收入占营收50%,抖音店铺复购率超60%[12][15] - 直播直观展示产品,解决图文落差问题,"水族乡长"通过直播介绍品种习性,积累累计消费上万元的老用户[16][19] - 商家通过直播建立信任,展示饲养环境和专业知识,前海水族客服提供专业解答,形成高复购,有客户2个月消费7000元[27] 供应链与产品开发 - 聚流水族作为供应链上游,观察到商家通过直播电商扩大用户范围,抖音平台对新品牌友好,支持快速成长[23] - 直播电商让商家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根据反馈开发新产品,如雷龙鱼饲料,市场表现超预期[23] - 观赏鱼物流要求高,需解决温度控制问题,消费者需掌握养殖知识,商家注重品质和口碑以应对平台打分机制[23] 行业前景 - 直播电商推动观赏鱼从小众兴趣发展为长期热爱,商家与用户形成"陪伴式成长"关系,共同提升养殖水平[24][27] - 行业门槛低但天花板高,优质商家通过直播获得认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23][24] - 直播电商为观赏鱼产业带来全新蓝海,圈子持续扩大,商家拥有更多发展机会[28]
出海品牌最大召回?安克创新的全球治理大考|36氪出海·关注
36氪· 2025-07-08 17:18
安克创新召回事件 - 6月安克创新在海外发起两次大规模移动电源召回,涉及产品预计超过两百万台 [4][8] - 6月12日在美国召回型号A1263的PowerCore 10000充电宝,涉及数量超过一百万台,已收到19起火灾和爆炸报告,总损失超过6万美元 [6] - 6月30日面向全球市场召回A1257、A1647、A1652等五个型号,与国内召回型号一致 [6] - 加拿大市场售出约11985件,日本市场召回规模达数十万个,成为日本市场最大规模移动电源召回 [7] - 安克创新副总裁表示海外召回数量比中国区更大,主要市场包括美国、日本、欧洲、东南亚等 [7] 召回影响与应对措施 - 移动电源品类占安克创新整体营收10%左右,召回型号仅占在售充电宝型号的一小部分,对公司利润影响有限 [10] - 为海外用户提供免费更换产品或礼品卡补偿,召回产品价格在25.99-89.99美元不等 [10] -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锂离子电池废品处理要求不同,安克创新提供对应建议解决方案 [10] - 美国要求锂离子电池应带到专门回收点或家庭危险废物收集点处理 [13] - 德国要求电池不应丢入家庭垃圾,应在零售店或市政收集点处理 [13] - 日本将发送回收套装供用户寄回 [13] 行业背景与监管要求 - 北美与欧洲市场对含锂电池类产品监管严格,包括安全、环保、能效、运输安全等 [16] - 欧盟2023年生效的电池环保法规(EU 2023/1542)增强电池可持续性和安全性,规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等 [16] - 销售平台如亚马逊、沃尔玛也有对应认证要求 [16] - 产品召回伴随风险传播、法律与声誉代价,百万量级召回是对品牌体系能力的压力测试 [16] 其他品牌召回案例 - 6月美的在美加召回约170万台U和U+窗式空调,因积水可能导致霉菌滋生,造成呼吸系统问题 [9] - 按产品售价$280-$500计算,美的召回造成的损失或达上亿美元 [9] - 2025年5月倍思召回65W 30000mAh充电宝约5.5万台 [13] - 2024年12月贝尔金召回BoostCharge Pro充电宝约4000台 [13] - 2024年12月安克创新因锂电池问题在美召回一款Soundcore蓝牙音响约6.9万台 [13]
独家对话「杭州六小龙」云深处CEO:人形机器人进家干活还要10年
36氪· 2025-07-08 17:18
公司发展历程与融资 - 云深处科技成立于2017年,初期专注于四足机器人硬件和运动控制算法研发,解决稳定性问题[11][14] - 2024年AI大模型技术革新推动机器人稳定性实质跃升,新款轮足机器人山猫M20具备复杂地形适应能力[5][7] - 公司完成近5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由达晨财智、国新基金等联合领投,多家机构跟投[4] 技术突破与算法演进 - 机器人稳定性问题本质是算法问题,传统控制方案依赖简化模型和实时计算,存在延迟问题[14][19] - 技术发展经历三阶段:VMC力控方法→MPC模型预测控制→RL强化学习,强化学习是最大突破[17][18] - 当前采用"世界模型"方向,减少对海量数据依赖,使机器人具备自主判断能力[22][23] 产品应用与商业化 - 四足机器人已应用于电力巡检、应急消防、安防巡逻等场景[5][35][36] - 提出"最后一公里"新概念,与快递平台合作测试配送场景,目标将单日配送量从200单提升至300单[7][40][41]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推出人形机器人,聚焦全身协调和手部操作能力研发[24][25] 行业前景与形态发展 - 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承担家务的终极目标预计还需10年时间[26][28][30] - 四足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将长期共存,各自适配不同场景需求[31][32][33] - 未来5年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将显著提升,具身智能是关键突破方向[44][45] 研发团队与人才策略 - 团队规模扩大,招聘侧重行业经验丰富的市场人才和具备理论+实践能力的研发人才[42][43] - 创始人朱秋国保持高校教授身份,亲自参与技术研发和团队管理[9][27]
一斤2元,荔枝跌成白菜价
36氪· 2025-07-08 17:18
荔枝价格暴跌现象 - 今年荔枝价格大幅下跌,妃子笑品种从6元/斤降至1.98元/斤,桂味地头价从25-26元/斤降至3-4元/斤 [5][14] - 价格下跌导致消费者实现"荔枝自由",多地消费者首次体验个位数价格购买荔枝 [6][9] - 茶饮品牌受益于低价荔枝,推出高价荔枝饮品(16-18元/杯),茶百道新品一小时销量达5万杯 [11] 价格下跌原因 - 全国荔枝总产量预计365.04万吨,同比增产111.26%,创历史新高 [14] - 各产区成熟期重叠,广东、广西等主要产区采摘期几乎重合,造成集中上市 [14] - 错过端午节销售高峰,节后品种集中上市导致消费疲劳 [15] - 朴朴超市数据显示,节后妃子笑价格同比降30%,桂味等品种降幅达50% [16] 产业链影响 - 物流成本占终端售价主要部分,5斤荔枝省内运费17-27元,省外30-90元 [16] - 电商平台凭借规模优势获得更低运费(50元5斤包邮),线下渠道价格更具优势 [17] - 部分种植户因价格过低放弃采摘,宁愿让荔枝烂在树上 [20] - 种植端长期面临渠道有限问题,难以获得合理价格 [21] 行业应对措施 - 科研机构优化品种结构,选育特早/晚熟品种延长供应期 [24] - 本来生活采用预售+带枝采摘+定制保鲜袋方式提升保鲜效果 [24] - 朴朴超市加强源头直采,部分品种实现24小时内从采摘到配送 [24] - 产地政府加强品牌建设(如茂名、增城),年轻一代通过社交媒体拓展销售渠道 [24] 消费端变化 - 低价促使消费者尝试多个品种,桂味被广泛认可为"民选之王" [10] - 两广地区消费者开发"全荔宴"(荔枝排骨、咕咾肉)和冷冻保存方法 [11] - 社交媒体形成"荔枝鄙视链"文化讨论,挂绿、仙进奉等高端品种认知度提升 [10]
商务酒楼的关店潮,又加速了
36氪· 2025-07-08 17:18
以下文章来源于餐企老板内参 ,作者内参君 餐企老板内参 . 餐饮业首席经管新媒体!超500万餐饮老板、产业高端精准读者;财经作家吴晓波、源码资本等投资;业务涵盖媒体传播、峰会、培训、游学餐访、中餐出海、"餐里眼"大数据、"72 餐"供应链平台、行业报告等…(更多资讯服务下载:餐饮老板内参APP) 曾因时代"躺赢",今因时代"消逝"。 文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来源| 餐企老板内参(ID:cylbnc)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 大型酒楼"关店潮"加剧 这家面朝珠江,坐落在广州"富人区"二沙岛的陶然轩门店,正式谢幕了。门头上,"国家五钻级酒家""首家博物馆食府"的荣誉,还赫然在目。 一些古典字画随意地放在地面,保安对着驻足张望的顾客逐一解释:"这家店已经关闭,如果有充值卡可以到沙面店消费。" 摄图:内参君 7月1日,老字号粤菜餐厅陶然轩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7月2日起,陶然轩二沙岛店停止对外营业。内参君致电陶然轩沙面店咨询,工作人员表示二沙岛店已经正式结业了。 至此,这家有着20余年历史的餐饮品牌在广州仅剩沙面店一家门店。 最近几日,香港餐饮品牌富临皇宫也发布公告称:由于商铺租赁合同解除,安华汇店将于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