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华创医药周观点:痛风用药蓝海大市场,关注在研新药进展2025/06/07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22%,跑赢沪深300指数0.34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 [5] - 涨幅前十名股票包括易明医药(33.09%)、万邦德(32.59%)、昂利康(30.28%)等,主要受创新药概念驱动 [5][56] - 跌幅前十名股票包括龙津退(-36.28%)、华森制药(-12.36%)、迈普医学(-9.29%)等,退市整理和短期回调是主因 [5][56] 板块观点和投资主线 -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配置比例低,2025年行业增长预期乐观,投资机会将百花齐放 [9]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转向质量逻辑,重点关注国内差异化及国际化管线 [9] - 医疗器械领域影像类设备招投标回暖,家用器械受益补贴政策,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 [9][37] -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回暖,国内触底回升,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长 [9][40]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改善,估值处十年低位,关注专利到期带来的增量机会 [9][50] 行业和个股事件 痛风用药市场 - 中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13.3%(1.77亿人),痛风发病率1.1%(1466万人),但2024年市场规模仅18.21亿元,与疾病负担严重不匹配 [14][17] - 现有治疗药物中非布司他市场规模12.30亿元,苯溴马隆4.48亿元,别嘌醇1.43亿元 [17] - URAT1抑制剂研发最热,恒瑞SHR4640已报NDA,一品红AR882临床数据优异 [15][24] - XO抑制剂替古索司他(信达引进)12周sUA<5mg/dL达标率47-62% [32] - 通化东宝THDBH151是唯一进展中的XO/URAT1双靶点抑制剂,II期数据良好 [33] 医疗器械细分领域 - 高值耗材:骨科集采后国产替代加速,神经外科迈普医学产品线拓展带动增长 [34] - IVD:发光赛道国产替代空间大(国产市占率20-30%),集采加速进口替代 [35] - 医疗设备:影像设备24Q4招标显著好转,25年业绩有望体现 [37] - 低值耗材:海外去库存影响出清,维力医疗等订单恢复增长 [38] 创新链动态 - CXO产业周期向上,24H1订单改善明显,CDMO海外收入占比高改善更早 [43] - 生命科学服务需求复苏,海外回暖传导至国内,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大 [48] 医药工业 - 2019-2026年全球近3000亿美元原研药专利到期,仿制药替代空间298-596亿美元 [51][53] - 翰森制药GLP-1/GIP双激动剂HS-20094授权再生元,首付款8000万美元+19.3亿里程碑 [54] - 三生国健IL-1β单抗SSGJ-613痛风适应症报产,临床数据优于对照组 [54]
华创医药周观点:集采优化,看好制剂板块业绩与估值修复机会2025/06/01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2.21%,跑赢沪深300指数3.30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位 [5]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舒泰神(60.41%)、华森制药(41.97%)、常山药业(35.91%)等,跌幅前十名股票为海辰药业(-19.289%)、海森药业(-10%)、一心堂(-6%)等 [4][5] 医药板块整体观点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配置也处于低位,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9]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看好国内差异化和国际化管线 [9] - 医疗器械领域设备招投标回暖明显,骨科集采后恢复较好增长,神经外科领域进口替代加速 [9] -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底部盘整有望触底回升 [9]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有望改善,估值处于近十年低位 [9] 集采影响分析 - 第十批国采平均降幅达75%,较前九批48-59%的降幅明显提高,主要因集采周期延长导致竞争格局恶化 [16] - 集采规则调整取消保底中选机制,新增熔断机制,加强委托生产企业限制 [16] - 多层级集采模式延长仿制药风险暴露时间,国采后联盟续约可能进一步降价 [21] - 集采后价格治理具有长尾效应,医保局推动"四同药品"省际间价格公平 [27] - 集采范围持续扩大,从口服固体制剂向注射剂、吸入制剂、贴剂、生物类似药等方向传导 [34] 投资机会 - 创新药:看好最终能兑现利润的产品和公司,关注差异化、国际化管线 [9] - 医疗器械:影像类设备招投标回暖,家用医疗器械受益补贴政策,骨科集采后恢复增长 [9][60] - 创新链:CXO订单面已现改善,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长车道 [69] - 医药工业:特色原料药行业困境反转,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带来的增量 [78] - 药房:处方外流提速,竞争格局优化,估值处于历史底部 [15] - 医疗服务:反腐+集采净化市场环境,民营医疗竞争力有望提升 [15] 行业热点事件 - 石药集团正就三项潜在交易进行磋商,涉及EGFR ADC等产品,潜在交易金额合计约50亿美元 [81] - 信诺维与安斯泰来达成XNW27011(CLDN18.2 ADC)独家许可协议,首付款1.3亿美元,潜在总金额可达15.4亿美元 [82]
【华创医药】爱博医疗深度研究报告:眼科器械领域创新先驱,“医疗+消费”双驱动
公司概况 - 爱博医疗成立于2010年 是眼科器械领域创新先驱 聚焦人工晶状体 角膜塑形镜 隐形眼镜三大业务 三大产品合计收入占比稳定维持在90%左右 [3] - 公司研发实力雄厚 具备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和创新激励机制 在多焦人工晶状体等多个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打破进口垄断 [3] 人工晶状体业务 - 公司是国产人工晶状体龙头企业 产品聚焦中高端市场 白内障在老年群体中高发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 [4] - 单焦点产品推出国产首款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Toric 双焦点产品推出国产首款双焦点人工晶状体 作为国采中唯一符合"视力改善"条件产品 享受20%溢价 在"双焦点-非散光人工晶状体"品类中获得最高报价2880元 [4] - 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一次性解决散光+老视+白内障问题 临床项目进展良好 EDoF人工晶状体已在欧洲市场销售 国内进入产品注册阶段 [4] 角膜塑形镜业务 - 全球儿童及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上升 角膜塑形镜可有效矫正或延缓近视发展 2018年后被写入《近视防治指南》 行业商业化进程加速 [5] - 公司产品集成全弧段非球面设计 非同心设计 周边减薄设计等关键技术 "透氧系数"和"湿润角"两个关键性能指标业内领先 [5] - 公司持续布局近视防治产业链 推出离焦镜和离焦软镜 与角膜塑形镜形成互补 并推出有晶体眼人工晶体(PR)渗透高度近视患者 [5] 隐形眼镜业务 - 隐形眼镜兼具医疗和消费双重属性 发展天花板较高 公司核心技术由人工晶状体等眼科医疗器械产品技术延展而来 底层技术扎实 [6] - 通过并购天眼医药 优你康 美悦瞳 分别切入彩色隐形眼镜业务 补充产能 拓展O2O零售渠道 加速业务发展 [6] - 未来将发力"高端"和"消费" 自研硅水凝胶隐形眼镜进军高端市场(白片25年取证 彩片26年取证) 通过软性隐形眼镜开拓消费市场 [6]
华创医药周观点:2025Q1实体药店市场分析2025/05/24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92%,跑赢沪深300指数2.10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位 [5]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三生国健、海辰药业、舒泰神、永安药业、一心堂、一品红、*ST赛隆、睿智医药、海森药业、海翔药业 [5] - 本周跌幅前十名股票为威高血净、倍益康、新赣江、拱东医疗、锦好医疗、拓新药业、欧康医药、天目药业、金河生物、花园生物 [5] - 三生国健本周涨幅达99.96%,主要原因为子公司三生制药与辉瑞签署PD-1/VEGF双特异性抗体SSGJ-707的全球授权协议 [69] 板块观点和投资主线 - 医药板块当前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对医药板块配置也处于低位,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9] - 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看好国内差异化和国际化管线 [9] - 医疗器械领域影像类设备招投标量回暖明显,家用医疗器械受益补贴政策,骨科集采后恢复较好增长 [9] -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有望触底回升,25年有望重回高增长 [9]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有望改善,估值处于近十年低位,建议关注重磅品种专利到期带来的新增量 [9] 药房市场分析 - 2025Q1中国实体药店累计规模1406亿元,同比下滑6.1% [15] - 药品占比82.8%,较2024年同期上升1.1个百分点,保健品份额下降0.8个百分点 [21] - 处方外流或提速,"门诊统筹+互联网处方"成为较优解,电子处方流转平台逐步建成 [14] - 竞争格局有望优化,B2C、O2O增速放缓,上市连锁药房优势显著 [14] 创新药进展 - 诺诚健华血液瘤布局全面,BTK抑制剂奥布替尼一线治疗CLL/SLL的NDA已获受理 [40] - 自免领域布局多款差异化小分子药物,奥布替尼治疗ITP已推进至III期 [40] - 艾力斯1类创新药拘修酸戈来雷塞片获批,用于KRAS G12C突变型晚期NSCLC [68] 医疗器械发展 - 医学影像设备市场逐渐好转,25年1月市场规模同比增长47.82% [43] - 神经介入领域渗透率和国产化率双低,集采利好国产头部厂家 [49] - 外周介入产品借助集采实现快速放量,创新产品组合驱动长期增长 [49] 行业事件 - 三生制药与辉瑞签署协议,授予PD-1/VEGF双抗SSGJ-707全球权益,首付款12.5亿美元 [67] - 美敦力宣布将糖尿病业务拆分为独立上市公司 [68] - 国家药监局批准艾力斯KRAS G12C抑制剂戈来雷塞片上市 [68]
【华创医药】司太立深度研究报告:极具稀缺性的造影剂领军企业,有望开启新一轮高速成长周期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在造影剂领域拥有超过二十年的深厚积淀,是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碘造影剂原料药生产企业 [3] - 2018-2024年间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17.6%,始终保持较快增长 [3] - 现已构建起造影剂全产业链、全品种布局 [3] 行业分析 - 碘造影剂是仿制药行业中市场规模大、有望长期成长、进入壁垒高、全球玩家极少的优质赛道 [3] - 原研药企依然把控全球市场,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4] 原料药业务 - 仙居工厂、海神制药和江西司太立三大原料药及中间体生产基地新建产能逐步落地,陆续通过高端法规市场认证 [3] - 预计未来在碘造影剂原料药端的收入体量和毛利率有望持续上升,开启新一轮发展周期 [3] - 规模化的产能铸造长期发展护城河,规范市场认证通过标志产业升级正式开启 [4] 制剂业务 国内制剂 - 已中标的三大碘造影剂制剂持续实现进口替代 [4] - 碘美普尔、碘佛醇等制剂有望通过集采或省采中标迅速放量 [4] - 在研中的磁共振和超声造影剂未来有望接力下一轮成长 [4] 海外制剂 - 上海制剂工厂认证顺利推进,依托其产能和成本优势 [4] - 爱尔兰IMAX平台有望打开全球蓝海市场,提供显著的收入和利润增量 [4] 发展战略 - 实施API+制剂全球化战略,未来几年产量增长带来的规模效应和产品结构升级有望带来业绩持续爆发 [3] - 制剂全品种+全球化战略下,预计国内外制剂均有望实现中长周期下的持续增长 [4]
华创医药周观点:国内TAVR赛道近况更新2025/05/17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1.37%,跑赢沪深300指数0.26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0位 [5] - 本周涨幅前十名股票为拓新药业(45.03%)、交大昂立(35.59%)、永安药业(32.05%)、森萱医药(23.85%)、哈三联(23.84%)等,主要受新冠相关概念、要约收购、产品涨价等因素驱动 [5][68] - 本周跌幅前十名股票为*ST苏吴(-14.76%)、金凯生科(-7.25%)、泽璟制药-U(-7.18%)等,主要受董事长被立案调查、股东减持等事件影响 [5][68] 医药板块整体观点 - 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剔除医药基金)对医药板块配置比例较低,考虑到美债利率等宏观环境改善及大品种拉动效应,对2025年行业增长保持乐观 [9] - 投资机会将呈现百花齐放格局,重点关注创新药、医疗器械、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医药工业等细分领域 [9] 创新药领域 - 国内创新药行业正从数量逻辑(me-too速度)向质量逻辑(BIC/FIC数量及BD金额)转换,进入产品为王阶段 [9] - 2025年建议关注具备差异化管线和国际化能力的公司,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 [9] - 诺诚健华在血液瘤领域布局6款产品,BTK抑制剂奥布替尼新增适应症有望推动销售增长,自免领域布局多款差异化小分子药物,有望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39] 医疗器械领域 - 医学影像设备招投标量明显回暖,家用医疗器械受益补贴政策,关注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鱼跃医疗等 [9][44] - 骨科集采后恢复较好增长,神经外科集采后放量和进口替代加速,关注爱康医疗、春立医疗、迈普医学等 [9][40] - TAVR赛道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国内手术量达17232例(+14%),渗透率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关注沛嘉医疗、心通医疗、启明医疗等 [11][12][16]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 - 海外生物医药投融资持续回暖,国内投融资有望触底回升,创新链产业周期趋势向上 [49][54] - CXO板块订单面已现改善,预计25年重回高增长,重点关注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等 [54] - 生命科学服务行业需求复苏,供给端出清持续,长期国产替代空间大,并购整合有望加速 [55] 医药工业领域 - 特色原料药行业成本端改善,估值处于十年低位,关注同和药业、天宇股份等 [9][61] - 专利悬崖带来增量机会,2019-2026年全球近3000亿美元原研药专利到期,仿制药替代空间达298-596亿美元 [59][61] - 原料制剂一体化企业优势明显,关注华海药业等进入业绩兑现期的公司 [61] 行业热点事件 - 艾伯维c-Met靶向ADC药物Teliso-V获FDA批准,用于治疗c-Met过表达NSCLC [64] - 百济神州启动BTK PROTAC药物BGB-16673头对头Pirtobrutinib的Ⅲ期临床 [65] - 石药集团与Cipla达成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美国商业化协议,潜在里程碑付款达10.25亿美元 [66]
华创医药组招聘助理研究员和长期实习生
公司优势 - 公司在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药品上游领域具备竞争力的研究水平和产业资源 [1] - 医药组在公司内部已成立五年 团队口碑和氛围良好 离职率极低 仅少数优秀成员流向买方机构 [1] - 团队核心成员拥有10年从业经验 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知识积累 [1] 招聘背景 - 因合作方快速发展 需助理研究员协助提升研究产出 [2] - 医药行业正处于熊市转牛市的关键阶段 公司计划适度扩大团队规模 [2] - 行业人才竞争激烈 公司招聘名额有限 仅开放工作一年内的医药助理及应届/准应届优质候选人岗位 [2] 岗位需求 - 同时开放实习生岗位 接收简历投递至指定邮箱 [3]
华创医药周观点:从招投标数据看医疗设备更新进展2025/05/10
行情回顾 - 本周中信医药指数上涨0.98%,跑输沪深300指数1.03个百分点,在中信30个一级行业中排名第26位 [5] - 涨幅前十名股票包括锦好医疗(24.38%)、常山药业(23.59%)、海创药业-U(22.76%)等,主要受脑机接口和减肥药概念驱动 [4][5][59] - 跌幅前十名股票包括ST葫芦娃(-18.29%)、永安药业(-17.82%)、*ST苏吴(-15.31%)等,主要受业绩下滑和退市风险影响 [4][5][59] 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低位,公募基金配置比例低,2025年行业增长乐观,投资机会将百花齐放 [8] - 创新药领域关注国内差异化管线及国际化能力强的企业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 [8] - 医疗器械领域关注影像设备招投标回暖(迈瑞医疗、联影医疗)、骨科集采后恢复(爱康医疗)及神经外科进口替代(迈普医学) [8][34][36] - 创新链(CXO+生命科学服务)海外投融资回暖,国内触底回升,CXO企业订单增速显著(药明康德新签订单增速35%) [41][44][46] 医疗设备更新进展 - 国家政策推动设备更新,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2025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提供资金保障 [10][11] - 2024Q2为审批高峰期,2025Q1出现小高峰,医学影像设备(超声/CT/DR)占比最高(789个项目) [14][15][21] - 2025Q1医疗设备招投标规模同比+67.49%,三级医院增速达81.45%,江苏(160.3亿元)、广东(121.8亿元)批复金额领先 [16][26][28][30] - 县域医共体建设加速,2025年目标覆盖90%县市,将带动中小型设备采购需求释放 [24][25] 细分领域机会 - 中药领域关注基药目录(昆药集团)、国企改革(东阿阿胶)及OTC龙头(片仔癀) [12] - 药房板块受益处方外流提速,关注老百姓、益丰药房等连锁龙头 [12][50] - 血制品行业浆站审批宽松,关注天坛生物、博雅生物等采浆量提升企业 [12] - 特色原料药行业迎专利悬崖机遇,2019-2026年仿制药替代空间达298-596亿美元,关注华海药业、同和药业 [53][56] 个股动态 - 诺诚健华BTK抑制剂奥布替尼新增适应症获批,自免领域布局差异化管线 [33] - 罗氏制药投资20.4亿人民币在上海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强化本地化供应链 [57] - 勃林格殷格翰PDE4B抑制剂那米司特片获优先审评,治疗肺纤维化 [57] - 清普生物美洛普康注射液获批,为首款长效镇痛新药 [58]
【华创医药】毕得医药(688073)系列深度研究报告二:多维度追求高质量发展,业绩拐点已至
毕得医药核心业务与竞争力 - 公司成立于2007年,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机构提供药物分子砌块及科学试剂产品,覆盖从药物靶点发现到临床候选药物选择的全流程服务[3] - 坚持"多、快、好、省"核心优势,采用"横向扩品种+纵向做深优势产品线"的发展模式[3] - 现有13万种常备现货种类,可提供超过50万种药物分子砌块,满足高技术、多品类、微小剂量需求[6][82] - 主要产品包括药物分子砌块(杂环类、苯环类、脂肪族类)和科学试剂(活性小分子化合物、催化剂及配体)[7] - 终端客户覆盖跨国药企(罗氏、默克等)、国内药企(恒瑞、百济神州等)、CRO机构(康龙化成等)及科研院所[9][10] Sigma-Aldrich发展启示 - 产品数量持续增长:1993-2014年从7.1万种增至25万种,2014年8.4万种自产产品贡献60%业绩[30] - 重视外延并购:通过收购Fluka、Supelco等企业整合资源,奠定行业龙头地位[32][34] - 全球布局与高效供应链:覆盖37个国家,ERP系统实现库存周转率1.95次[35] 行业发展趋势 - 国内市场需求复苏:2024年全国R&D经费达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国产替代需求迫切[57][72] - 海外需求回暖:美国生物医药投融资自23H2改善,创新药研发外包渗透率达50%[74][77] - 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小公司资金链断裂,头部公司员工人数和CAPEX下降,并购活动增多[61][64][67] 公司财务与战略布局 - 业绩增长:2018-2024年收入CAGR 37.51%,扣非净利润CAGR 53.34%,2024年海外收入6.16亿元占比55.9%[17][92] - 研发投入:2018-2024年研发费用CAGR 27.37%,部分产品价格仅为Sigma-Aldrich的1/5至1/10[86][90] - 全球布局:2023年完成德国、印度仓库改扩建,规划美国仓库智能化升级[92] - 股权激励:2024年推出255万股限制性股票计划,2025-2027年营收/净利润增长目标10%-30%[13][14]
华创医疗器械随笔系列11:X1镜体即将国内上市,消化内镜行业迎来新增长周期
Title = 华创研究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2009) 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奥林巴斯垄断全球软镜行业,收入变化可表征行业波动 奥林巴斯垄断全球软镜行业。奥林巴斯在1950年推出了世界上首个可实际使用的胃照相机,用于观察患者的胃内状况,开启了在软镜领域的探索。 在20世纪80年代,奥林巴斯就已经占据了全球纤维内镜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1991年,奥林巴斯占据了全球75%以上的软镜市场份额。 2024年, 公司依然占据全球胃肠镜市场的70%左右份额,是软镜行业的绝对霸主(胃肠镜占软镜市场规模的95%以上),余下的市场也主要被同为日企的 富士、宾得等所占据。 ESD收入变化可以表征软镜行业波动。奥林巴斯的胃肠筑业务属于其内窥镜解决方案(ESD)板块内,2024财年(实际时间为2023年4月-2024 年3月) 其ESD板块中的胃肠镜、硬镜、医疗服务(包括内窥镜维修、租赁等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5%、10%、35%,胃肠镜占奥林巴斯ESD 板块收入的主要部分,并且由于奥林巴斯的胃肠镜占到全球70%份额,所以其ESD收入变化可以表征软镜行业波动。 2024年全球胃肠镜市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