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家能源局
icon
搜索文档
新华社丨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
国家能源局· 2025-07-21 20:11
全社会用电量分析 -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达86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 [1] - 1至6月累计用电量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1] -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1至6月累计45371亿千瓦时 [1] 分产业用电情况(6月单月) - 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1] - 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0% [1]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1] 分产业用电情况(1至6月累计) - 第一产业累计用电量6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 [1] - 第二产业累计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 [1] - 第三产业累计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1% [1] - 城乡居民生活累计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1]
经济日报丨电力保供打出“组合拳”迎大考
国家能源局· 2025-07-21 15:38
全国电力负荷创新高 - 7月16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1] - 新疆、内蒙古、宁夏等地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电力供应[1] 新疆电力供应情况 - 吐鲁番电网日最高负荷达355.5万千瓦,同比增长9.96%[3] - 乌鲁木齐最大负荷达625.6万千瓦,同比增长11.7%[3] - 预计7月中旬电网最大负荷将达710万千瓦,同比增长24.8%[3] - 哈密-重庆特高压工程累计外送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3] - 10亿千瓦时可满足重庆家庭42.9天用电需求[4] - 新疆通过疆电外送工程将新能源电力输往全国[4] 内蒙古电力供应情况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火电累计发电43.8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1亿千瓦时[6] - 新能源累计发电10.9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5亿千瓦时[6] - 鄂尔多斯最大供电负荷681万千瓦,同比增长5.7%[7] - 最大日供电量1.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7] - 预计8月上旬电网最大负荷640-690万千瓦[7] - 鄂尔多斯6月火电累计发电超163亿千瓦时,增速提高14个百分点[9] - 机组负荷利用率提高6个百分点[9] 宁夏电力供应情况 - 完成29台机组检修,总容量1314万千瓦[11] - 完成50台火电机组健康评估[11] - 度夏储能规模超720万千瓦[11] - 晚峰顶峰能力达280万千瓦[11] - 银川电网预计2025年最大负荷340万千瓦[12] - 远程智能巡视系统覆盖81座变电站[13] - 70座变电站配备红外摄像机[13]
2025年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
国家能源局· 2025-07-21 10:09
全社会用电量数据 - 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670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 4% [1] - 1~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 7% [1] - 1~6月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5371亿千瓦时 [1] 分产业用电情况(6月) - 第一产业用电量13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 9% [1] - 第二产业用电量548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 2%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175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 0% [1]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91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 8% [1] 分产业用电情况(1~6月累计) - 第一产业用电量67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 7% [1] - 第二产业用电量3148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 4% [1] - 第三产业用电量916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7 1% [1]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09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4 9% [1]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举行,张国清出席并为公司成立揭牌
国家能源局· 2025-07-19 22:57
公司成立背景与意义 -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在京举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并为公司成立揭牌 [1] - 公司组建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 旨在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1] - 成立该公司是保障雅下水电站工程顺利建设运营的重要举措 [1] 公司战略与目标 - 公司需坚决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 精心做好工程组织管理和建设实施 [1] - 坚持质量为先 安全为本 注重科技攻关和生态保护 以对历史 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推进工程建设 [1] - 目标是将雅下水电站工程打造成为具有中国特色 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世纪工程 标杆工程 [1] 公司管理与运营 - 需建立扁平化 高效率管理架构 建设数字化 智能化指挥调度系统 [1] - 构建符合工程建设需要的考核激励机制和队伍管理体系 [1] - 大力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 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1] 公司治理与党建 - 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 发挥公司党组把方向 管大局 保落实的作用 [1] -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 参会人员与支持 -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 有关地方 有关企业负责同志 以及专家 职工代表等参加大会 [1]
李强出席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开工
国家能源局· 2025-07-19 22:57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于7月19日在西藏林芝市举行开工仪式 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 [1] - 工程采取截弯取直 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 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 总投资约1 2万亿元 [1] - 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 同时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 [1] 项目参与方 -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雅江集团 中国电建等参研参试参建单位代表及西藏自治区主要负责同志出席开工仪式并发言 [1] -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 有关中央企业负责同志 工程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当地群众代表等参加开工仪式 [1] 工程位置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开工仪式在米林水电站坝址举行 [1]
国家能源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
国家能源局· 2025-07-18 11:39
国家能源局乡村振兴工作会议核心部署 核心观点 - 会议强调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 需坚决扛牢政治责任 重点推进能源行业任务 [1] - 能源行业需聚焦农村电力保障提升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 充电基建及北方清洁取暖四大领域 [1] - 提出通过重大能源项目带动就业 推广以工代赈模式 并创新农村能源革命试点以促进就业增收 [1] 能源行业重点任务 - **农村电力保障**:巩固提升现有农村电力基础设施水平 确保稳定供应 [1] - **可再生能源开发**:加强农村分布式光伏 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 [1] - **充电基础设施**:加快农村地区充电网络建设 支撑新能源汽车下乡 [1] - **北方清洁取暖**:持续推进煤改电 煤改气等工程 改善冬季供暖结构 [1] 创新帮扶与就业带动 - 能源建设项目将优先采用以工代赈模式 直接拉动当地劳动力就业 [1] - 试点农村能源革命新路径 探索"能源开发+就业增收"联动机制 [1] - 通过技术培训 项目运营等开发式帮扶 增强定点帮扶县内生发展能力 [1] 政策执行要求 - 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优化工作流程以减轻基层负担 [1] - 要求全年目标任务必须按期完成 强化责任考核机制 [1] (注:文档2仅为参会人员信息 无实质性行业内容)
《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
国家能源局· 2025-07-17 17:28
2024年中国电力市场核心观点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多层次多品类多功能多主体架构形成[4] - 电力市场化交易电量达6.1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62.7%[20] - 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4.07亿千瓦,风光新增发电量占总新增58.1%[9][12] - 绿电交易量同比增长235.2%至2336亿千瓦时,绿证交易量增长364%[77][78] - 省间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全年成交电量376亿千瓦时[43][45] 电力供需情况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33.49亿千瓦,新增4.29亿千瓦[9] - 风光发电装机同比增长33.9%,累计达14.07亿千瓦[9] - 全国发电量10.09万亿千瓦时,风光发电量1.83万亿千瓦时[11][12] - 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2016-2024年均增速6.6%[13][16] 经营主体情况 - 电力市场经营主体81.6万家,同比增长8.9%[17] - 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17] - 燃煤机组全部入市,超半数新能源及部分燃气/核电/水电参与市场[17] - 工商业用户除居民农业外全部进入市场[17] 交易量价情况 总体水平 - 市场化交易电量6.18万亿千瓦时,连续三年超60%全社会用电量[20] - 新能源交易电量9569亿千瓦时,占新能源发电量52.3%[20] - 单月交易峰值6035亿千瓦时(7月),谷值4161亿千瓦时(2月)[21] 区域分布 - 国家电网区交易电量4.72万亿千瓦时,省间交易1.17万亿千瓦时[21] - 南方电网区交易电量1.14万亿千瓦时,省间交易0.26万亿千瓦时[21] - 蒙西电网交易电量0.32万亿千瓦时[21] 价格表现 - 中长期交易均价较煤电基准价平均高出4.7%[33] - 现货市场均价:山西0.314元/千瓦时,广东0.347元/千瓦时[33] - 电网代理购电均价0.426元/千瓦时,区域价差0.250-0.505元/千瓦时[40] 市场建设进展 跨省跨区市场 - 省间现货市场覆盖国家电网和蒙西电网经营区[43] - 南方区域市场完成53天结算试运行,日前出清均价0.315元/千瓦时[47][49] - 长三角市场启动省市互济机制,最大互济电力1041万千瓦[52][53] 省内市场 - 4省现货市场正式运行(山西/广东/山东/甘肃)[54] - 4省开展连续结算试运行(蒙西/湖北/浙江/福建)[54] - 9省完成整月以上结算试运行[54] 辅助服务市场 - 全国辅助服务费用402.5亿元,用户侧分摊占比2.8%[68] - 调峰/调频/备用费用分别为330.4/68.9/2.9亿元[70] - 南方区域调频市场年出清均价11.23元/兆瓦[65] 绿色电力发展 - 绿证交易4.46亿个,跨省交易占比92.32%[77] - 内蒙古出售绿证8041万个,浙江购买7622万个[77][79] - 蒙西绿电交易规模最大(757亿千瓦时),冀北/辽宁次之[78][82] - 巴斯夫等跨国企业签署长期绿电采购协议[81][83] 新型主体发展 - 售电公司2613家,代理用户65.35万户[88][91] - 新型储能参与现货和辅助服务市场,甘肃储能利用率1146小时[95] - 虚拟电厂等新型主体平等参与市场[94] 2025年建设重点 - 形成"1+6"基础规则体系,推动辅助服务/计量结算规则出台[104] - 实现现货市场全覆盖,南方区域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104] - 推动新能源电量全面入市,完善辅助服务价格机制[105] - 建立电力市场评价制度,加强数字化监管[105]
经济日报丨充电设施升级破解“里程焦虑”
国家能源局· 2025-07-17 15:18
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 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的目标,旨在构建技术先进、布局合理的充电体系 [1] - 当前新能源汽车用户面临充电等待时间长、设备老化、分布不均等问题,高速公路服务区在节假日高峰期排队现象严重 [1] - 大功率充电设施通过提升电流电压参数(单枪输出功率超250千瓦)、优化接口等技术手段实现快速充电,类比"大水流"高效补能 [1] 大功率充电设施的核心价值与技术突破 - 大功率充电可显著缓解用户"里程焦虑",提升出租车、网约车等高频运营车辆的效益 [2] - 碳化硅第三代半导体技术成熟是关键突破点,其耐高温高压特性使充电设备效率提升30%以上,体积缩小50% [2] - 液冷技术普及解决了散热问题,深圳、广州等地已推出"超充之城"等建设计划加速商用落地 [2] 政策规范与电网协同要求 - 新政优先改造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充电设施,避免资源浪费,并统一充电接口与通信协议标准 [3] - 大功率充电需配套电网升级,提升配电网接入能力和负荷响应调节能力以应对局部电网冲击 [3] - 充电体系建设被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下半场的竞争核心,需持续完善以支撑全球绿色交通领导地位 [3]
经济日报丨筑牢迎峰度夏电力安全防线
国家能源局· 2025-07-17 11:12
电力供需形势 - 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同比增加约1亿千瓦,电力保供面临关键挑战 [1] - 截至5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1亿千瓦,同比增长18.8% [1] - 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加速,甘肃送山东、新疆送重庆等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 [1] - 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较高水平,为电力保供提供支撑 [1] 电力系统运行挑战 - 空调负荷激增和工业用电刚性需求加大电力平衡压力 [2] - 新能源大规模接入加剧电力实时平衡难度 [2] - 跨省跨区电力资源配置交易规则不够精细,调度协调机制不畅 [2] - 负荷侧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足,市场化激励和用户参与度有待提升 [2] 电力保障措施 - 完善监测预警机制,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提升预测准确性 [2] - 宁夏制定详细负荷管理序位表,明确不同预警等级下的负荷压降要求 [2] - 强化设备运维管理,构建"空天地"全景立体巡检体系(如浙江超高压公司案例) [3] -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开展应急演练并建立物资储备制度 [3] - 北京市朝阳区建立24小时应急管理体系,优化应急抢修布点 [3] 电力调度优化 - 完善调度制度,综合考虑发电成本、电网安全和环保要求 [4] - 加强区域间电力互济合作,通过协议签订和电力置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
人民日报丨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破15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 2025-07-17 11:12
全国电力负荷创新高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 达到15 06亿千瓦 较去年最大负荷增加0 55亿千瓦 [2] - 电力负荷相当于150亿盏100瓦灯泡同时点亮 刷新7月4日14 65亿千瓦和7月7日14 67亿千瓦的历史纪录 [2] - 入夏以来16个省级电网负荷36次突破历史新高 [2] 电力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叠加经济增长趋势向好 共同拉动电力负荷创新高 [2] - 江苏通过新型储能集中调用可满足4800万户居民一小时用电需求 [2] - 广东深圳虚拟电厂管理平台秒级调度充电桩 空调 新能源汽车等分散资源支撑电网稳定 [2] 电力供应保障措施 - 国家能源局协调优化跨区跨省电力互济能力 实施"一省一策"保供方案 [3] - 行业持续跟踪电力供需 燃料供应 水文气象等关键指标 [3] - 全国电力供应总体平稳 保供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