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格隆汇APP
icon
搜索文档
3400点,为何如此难突破?
格隆汇APP· 2025-06-16 19:37
3300 点,是大 A 近年来反复难破的关口,今年终于稳稳破掉了。 但如今,压力位似乎又来到了 3400 点。 当前市场围绕 3400 点整数关口的拉锯行情引发广泛关注。 为何这一位置成为多空博弈的焦点?主力资金持续在此区间放量震荡的意图何在?今日市场再度 呈现缩量上涨态势,投资者该如何看待这一信号? 一系列市场疑问亟待梳理,我们今天透过盘面特征给大家讲一讲。 上周, A 股波动的轨迹大概就是 " 涨一天、跌一天 " 的脉冲式走势,让绝大部分散户难受得不 行。 这种剧烈震荡背后存在三重关键因素: 一是套牢盘压力 , 3400 点区域临近 5 月 14 日由券商、银行板块共振形成的 3417 点阶段性 高点,该位置形成后次日市场即低开低走,随后在 5 月 23 日以中阴线完成 " 倒 V 型 " 调整, 累计了大量套牢筹码; 二是筹码结构松动 ,端午节后市场的连续上涨呈现缩量特征,这种在投资者犹豫情绪中推进的涨 势,导致持仓筹码稳定性不足,稍有震荡便易引发抛压; 三是获利回吐压力 ,前期上涨使得低位建仓的资金积累了可观收益,一旦市场出现波动,获利了 结行为将进一步加剧短期震荡。 作为市场人气的风向标,证券板块具 ...
2025下半年投资风向标|格隆汇中期策略会全明星嘉宾阵容公布
格隆汇APP· 2025-06-16 19:37
全球经济变革 - 2025年全球经济正经历由人工智能和生物科技驱动的底层逻辑重构[1] - 新质生产力正在重新定义时代特征[1] - 东西方文明张力下中国经济正在进行量子跃迁式转型[5] 行业转型特征 - 当前转型不同于普通商业周期轮动具有历史性转折意义[6] - 全球面临地缘政治黑天鹅和货币政策差异带来的系统性压力[4] - 产业变革伴随阵痛但将推动文明层级跃迁[2][3] 战略会议信息 - 格隆汇2025中期策略峰会将于7月4-5日在深圳举办[9] - 会议聚焦变局十字路口的价值图谱绘制[9] - 设置全球机构投资者思享会(前排688元/普通388元)和200人普通席位[10]
伊朗怒了:动刀霍尔木兹海峡?
格隆汇APP· 2025-06-15 19:19
地缘冲突与油价波动 - 以伊冲突爆发导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6月13日油价单日大涨14%,收涨近8%,此前两日已累计上涨6% [1] - 冲突升级源于以色列袭击伊朗核设施及高层,伊朗随后发射100多架无人机和数百枚导弹报复,但市场认为报复力度不足 [4][5] - 伊朗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每日运输2000万桶原油(占全球海运石油贸易30%)及20%液化天然气,若封锁可能导致油价飙升至120-150美元/桶,极端情况下达200-300美元 [9] - 历史显示伊朗实际封锁海峡概率较低,因80%石油出口和70%民生物资进口依赖该通道,且面临中东国家和美国压力 [10][11][12] 油气板块市场表现 - 港A油气板块大幅上涨,山东墨龙飙升75%,中石化油服涨25%,中国海油较4月初累升24% [3] - 中国海油2022-2024年股价曾上涨300%,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82%和102%,2023年后受油价疲软影响增速放缓 [17] -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优于同行,2025年一季度销售毛利率53.6%(中国石油22.6%,中国石化15.5%),净利率32.8%(中国石油6.3%,中国石化1.9%) [17] 中国海油竞争优势 - 业务结构优势:85%收入来自上游油气开采(中国石油30-50%,中国石化不足10%),上游毛利率显著高于下游 [18] - 成本优势:2024年桶油成本28.5美元/桶,同比下降1.1%,较十年前降超40%,低于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40美元/桶,全球成本处于35%分位 [19] - 产量增长:2024年石油净产量726.8百万桶(+7.2%),2025年目标760-780百万桶(+4.6%-7.3%),资本开支从2016年500亿元增至2024年1233.6亿元 [20][23] 行业前景与投资逻辑 - 中东地缘风险持续可能推动油价易涨难跌,但OPEC+增产和全球经济放缓构成中期利空 [14][15] - 若冲突升级,中小市值油气股弹性更大;若缓和,中国海油因成本优势和分红率高(具备红利属性)更受青睐 [25] - 其他投资机会包括具备技术优势、海外突破或困境反转的油气企业 [24]
伊以冲突大升级还能持续多久?重视对大A的重大影响!
格隆汇APP· 2025-06-15 19:19
伊以军事冲突概况 - 以色列发动代号"狮子的力量"大规模空袭 造成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等高级将领及10余名核科学家死亡 并袭击纳坦兹铀浓缩中心等关键设施 [3][8] - 伊朗实施报复行动"真实诺言-3" 向以色列发射200余枚导弹 采用无人机与导弹协同战术 造成以色列境内建筑损毁及4人死亡 [3][8] - 冲突导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盘中涨超10%至92美元/桶 纽约黄金期货上涨1.38%至3429.9美元/盎司 [4][9] 军事实力对比 - 伊朗军队总兵力61万人 主战坦克1500辆 战机260余架 拥有中东最大导弹库 但空军装备老旧 军费开支低于以色列 [5] - 以色列现役部队17万人 配备3600辆主战坦克 340架战机包括50架F-35 构建多层次防空反导体系 2023年军费275亿美元 [6] - 以色列GDP达5000亿美元(人均5万美元) 显著高于伊朗的3500亿美元(人均4000美元) [6] 市场影响路径 - 避险资产:黄金概念股(西部黄金 山东黄金)及航运板块(中远海控)直接受益 [14] - 能源产业链:油价上涨利好油气公司(中国石化 中国海油) 但挤压航空/物流/塑料等行业利润 [14][15] - 军工板块:无人机(睿创微纳) 导弹(航发动力)及武器出口概念(中航沈飞)获催化 [16] - 宏观传导:油价波动推升化工成本 通胀预期制约货币政策 北向资金短期或净流出 [15][17][18] 局势关键变量 - 大国干预:美国当前"支持但克制" 若直接参战将导致冲突规模扩大 [10] - 霍尔木兹海峡:若被封锁将致油价飙升至120-130美元/桶 摩根大通评估发生概率升至17% [11][12] - 核谈判进展:破裂将加速伊朗核武进程 重启则可缓和区域紧张 [13]
创新药狂飙!山东青岛大健康巨头冲刺IPO,高瓴押注,近几年持续分红
格隆汇APP· 2025-06-15 19:19
公司概况 - 山东青岛大健康巨头正在冲刺IPO [1] - 高瓴资本已押注该公司 [1] - 近几年公司持续分红 [1] 行业动态 - 创新药行业呈现狂飙式发展态势 [1]
港股打新机会来了!四箭齐发,哪些值得一搏?资金如何规划?
格隆汇APP· 2025-06-14 16:37
港股打新机会 - 港股市场迎来四箭齐发的新股发行机会 [1] - 投资者需关注资金规划以把握打新机会 [1] - 部分新股具备较高投资价值值得重点考虑 [1]
5连板后急速暴跌,Robovan这么快熄火?
格隆汇APP· 2025-06-14 16:37
无人配送行业现状与趋势 - 无人配送领域热度攀升,顺丰同城无人车起量,多家物流自动驾驶企业融资成功,推动二级市场相关概念股上涨[1][2] - 德邦股份在5月26日-6月3日期间累计涨幅达72.16%,换手率24.27%,但澄清未部署无人物流车后股价下跌超20%[4][5] - 行业加速推进末端配送与干线货运无人化变革,政策松绑与资本技术双重驱动是关键因素[2] 规模化落地的驱动因素 - 无人配送需L4级自动驾驶技术,依赖AI、传感器融合、车路协同等技术融合[9] - 中国快递业务量达1937亿件,末端配送成本占比高达60%,无人物流车可显著优化单票成本0.1-0.2元[12][14] - 新能源物流车采用无人驾驶后单件成本下降超六成,显性成本优化覆盖电商、生鲜、商超等多场景[15][16] - 2024年快递物流无人配送车累计超6000台,交付上亿订单,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10万台[16][17] 技术与成本突破 - 新石器无人车单月交付量超1000台,4月交付量超2024年全年,预计2-3季度突破2000台[19] - 九识智能推出E6无人物流车售价仅19800元(新客9900元),L4级设备从"奢侈品"变为"日用品"[24][25] - 激光雷达等关键部件价格下降,E6单月综合成本低于3000元,远低于传统面包车人工成本[28] - 顺丰同城白犀牛R5无人车实现极端天气100%无人化运营,技术成熟度提升[28] 下游企业布局与规划 - AJEF计划2025年引入8000台无人车,渗透率5%,预计降本1-2亿元;Haller计划渗透率2-3%[21] - 顺丰同城无人车规模增至200台,覆盖38城,5月活跃路线破万条;中通与新石器达成"万台级"合作[34][37] - 极兔计划新增3000台无人车,行业呈现"一家先行、多家跟进"的竞争态势[37] 产业链与商业模式 - 产业链涵盖无人车、人形机器人、无人机技术,中游聚焦运输工具制造[32] - 菜鸟、京东走独立研发路线,顺丰采用"投资+订单"模式,通达系以集中采购为主[34][37] - 九识智能推出FSD订阅服务(1800元/月),商业模式向"整车+服务"转型[38] 未来应用场景与市场空间 - 无人车应用拓展至仓储分拣、工业园区配送、智慧城市物流,2030年市场规模或达百万台级[39] -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30年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产值增量5948亿元[39] - 路权开放加速,新石器已获100多个地市路权,政策支持推动城市物流网络建设[22]
量化交易来势汹汹,散户又该怎么办?
格隆汇APP· 2025-06-14 16:37
量化交易市场现状 - 2024年2月初某量化巨头通过程序化指令在1分钟内净卖出上亿元导致指数明显下跌随后低位买入完成"砸盘-抄底"操作 [1] - 截至2025年5月量化交易已占A股市场25%-30%成交量部分交易日逼近35% [3] - 近两个月量化交易占比持续高位运行龙虎榜频繁出现量化席位 [4] 量化与散户的技术差距 - 量化系统交易指令下达仅需几百毫秒散户手动操作平均耗时5秒速度差距达数十倍 [3][5] - 量化机构每日处理TB级数据涵盖历史行情产业链动态舆情等散户主要依赖碎片化新闻和财报 [4] - 高频交易账户数量少但交易金额占程序化交易总额60%形成对散户的"数字镰刀"效应 [5] 量化交易的市场影响 - 提供额外流动性但造成三方面碾压:数据霸权策略碾压资金杠杆 [6] - 部分量化策略通过制造短期波动诱导散户情绪交易再高频套利收割 [6] - 券商低门槛量化工具普及使散户"以量化对抗量化"成为可能但门槛仍高 [6] 监管与行业演变 - 证监会采取渐进式监管策略持续完善量化交易框架 [6] - 10月监管新规实施后高频交易"速度战"将转向策略有效性比拼 [7] - 交易速度从毫秒回归秒级策略优势将取代技术霸权 [7] 市场参与者行为数据 - 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专用席位净买入1752.84万预估成本价8.15元 [4] - 国盛证券宁波桑田路席位净买入2130.06万预估成本价8.30元 [4] - 粤开证券潮州潮州大道席位净卖出5827.32万预估卖出价8.02元 [4]
万亿资本南渡潮:解码香江金融春汛2025
格隆汇APP· 2025-06-14 16:37
全球经济形势 - 全球经济面临地缘政治冲突升级、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和债务危机三重压力[1]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2.8% 较年初预测回落0.5个百分点[1] - 人工智能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近三年投资增速持续保持在15%以上 成为对冲传统经济下行的新引擎[1] 香港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五月港交所迎来117家IPO申请企业[1] - 新股首日破发率同比下降23%[1] - 打新申购人数激增47% 市场复苏信号明确[1] 投资策略转向 - 全球资本正在从被动承受压力转向主动创造转机[2] - 资本从固守旧有格局转向开拓新生疆域[2] 行业会议信息 - 格隆博士将在7月4日中期策略会解构新衣冠南渡时代下的资本迁徙与港股机遇[3] - 格隆博士为金融学博士 著名经济学家 横跨港股美股A股三大市场26年[6] - 7月5日全球机构投资者思享会设置688元早鸟价前排席位和388元普通席位[7]
贵州茅台,加速下跌!
格隆汇APP· 2025-06-13 19:12
贵州茅台股价表现 - 贵州茅台股价从5月14日的1645元/股跌至1427元/股,1个月内跌幅近13%,显著跑输同期微跌0.8%的沪指[1] - 自2021年初2400元历史高位以来,茅台股价已弱势震荡4年多,累计跌幅超40%[3] - 近期中国头部企业估值普遍上涨背景下,茅台表现令市场失望[4] 白酒行业下行压力 - 2025年5月18日中央修订禁酒令,明确公务接待不得提供任何酒类,对白酒消费预期造成重大冲击[6][7] - 尽管公务消费占比已不足5%,但禁令将连带影响商务及普通宴请场景[8] - 近20个交易日白酒行业跌幅居前:山西汾酒跌18.33%,古井贡酒跌17.55%,泸州老窖跌14.97%,茅台跌12.56%[10][11] 茅台批发价持续下跌 - 2025年6月13日飞天茅台原箱批发价报2025元/瓶(单日跌25元),散瓶价跌破2000元至1960元/瓶[12][13] - 相较2025年初,24年飞天原箱和散瓶批发价分别下跌290元(12%)和260元[14] - 原箱价逼近散装价,经销商面临亏损加大风险[15][16] 库存与渠道压力 - 当前茅台社会流通库存约1.2亿瓶,基酒库存可勾兑5.6亿瓶,加上2025年新增产能合计达7-8亿瓶[17] - 经销商价格预期转负面,库存压力形成恶性循环[18] - 电商平台618大促加剧渠道压力:美团放出1499元飞天茅台,拼多多部分售价低于2000元/瓶[16] 行业结构性变化 - 中国白酒产量从2016年1358.4万千升降至2024年414.5万千升[22] - 行业已形成"一超多强"成熟格局,黄金时代渐行渐远[24][25] - 年轻人白酒消费占比仅13%,18-25岁消费者占比11%,代际断层显著[26] - 2023年商务宴请白酒占比首次跌破50%,被咖啡奶茶等替代[26] 企业转型尝试 - 茅台曾推出冰淇淋、酱香咖啡等跨界产品,但市场反响平平[31] - 新消费品牌崛起:蜜雪冰城门店超4.6万家,泡泡玛特LABUBU初代拍卖价达108万元[28][29] - 46.28%新青年消费以"取悦自我"为核心,64%倾向精神消费[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