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股研究社
icon
搜索文档
苹果的拐点或已到来
美股研究社· 2025-08-26 20:58
核心观点 - 苹果公司营收增长加速至多年高点 主要受益于大中华区销售改善和iPhone销售反弹 [1][6] - 公司宣布在美国制造业增加投资1000亿美元 并与谷歌就Gemini平台进行初步谈判以增强Siri人工智能能力 [1][12] - 分析师基于基本面改善和积极前景将评级上调至持有 认为当前估值合理 [2][14] 财务表现 - 2025财年第三季度总净销售额940.36亿美元 同比增长9.63% 超出预期48.7亿美元 [6] - 服务收入增长13.26% 产品销售额增长8.20% [6] - iPhone销售额445.82亿美元 同比增长13.45% 较第二季度1.91%增速显著加速 [7] - 大中华区销售额153.69亿美元 同比增长4.35% 扭转第二季度下降2.26%的趋势 [6] - 稀释每股收益1.57美元 同比增长12.14% 超出预期0.14美元 [11] - 毛利率同比提升至46.26% 营业利润率提升至29.56% [9] 运营效率 - 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74% 超过净销售额增速 表明持续投入未来技术 [9] - 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仅增长5.22% 显示运营效率提升 [9] - 服务毛利率提升抵消产品毛利率轻微下降 [9] 现金流与资本分配 - 经营现金流278.67亿美元 同比下降3.43% [11] - 应收账款275.57亿美元 较去年同期227.95亿美元增长20.89% 影响现金生成能力 [11] - 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8.62% 资本支出34.6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21.51亿美元 [11] - 股票回购从288.1亿美元下降至235.89亿美元 总股息支出从38.95亿美元微增至39.45亿美元 [11] 战略举措 - 计划四年内将对美投资承诺增至6000亿美元 包括新"美国制造计划"以回流供应链 [12] - 与谷歌就Gemini平台谈判 可能通过增强Siri人工智能功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12]
戴尔科技 AI 服务器销量强劲增长
美股研究社· 2025-08-26 20:58
核心观点 - 戴尔科技2026年第二季度业绩预期强劲 营收预计达292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2.30美元 接近指引上限[1][2][9] - 人工智能服务器需求激增推动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事业部(ISG)收入增长 服务器积压订单达144亿美元[3] - 传统服务器更新周期与商用PC销售改善形成增长动力[6][7][11] 财务预期与业绩 - 2026年第二季度营收预期292亿美元(共识预期291.92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2.30美元(共识2.29美元)[2] - 过去90天内分析师13次上调每股收益预期 仅3次下调[1] - 2026财年全年营收预期1130.88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9.49美元[9] - 2028财年营收预期1172.76亿美元 调整后每股收益11.61美元[9] 业务板块表现 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事业部(ISG) - 2026年第一季度ISG收入同比增长12% 服务器和网络部门收入增长16%[3] - 人工智能优化服务器出货量18亿美元 新增订单121亿美元 积压订单总额144亿美元[3] - 二级云服务提供商和企业客户为主要需求驱动力量[3] - 2026年第二季度人工智能服务器出货量预期约70亿美元[3] - PowerEdge服务器采用定制化设计缩短客户采购时间[4] - 传统服务器业务实现两位数增长[4] 客户端解决方案事业部(CSG) - 2026年第一季度商业销售额抵消消费者销售额19%下降 部门收入同比增长5%[7] - 推出搭载Nvidia GB10工作站的Dell Pro Max AI PC[7] - 支持Intel Core Ultra及AMD Ryzen处理器[7] 行业与市场环境 - Gartner预测2025年数据中心系统支出增长23.2%至4055亿美元[8][9] - 设备支出预计增长10.4%至8102亿美元[8][9] - AMD 2025年第二季度CPU销售强劲 预示服务器与设备需求增长[7] - Windows 11更新推动PC销售改善预期[11] 运营与财务状况 - 库存周转天数从33天增至36天 库存环比增长10%[10] - 现金及等价物77亿美元 总负债288亿美元[10] - 净负债/aEBITDA杠杆率1.87倍 自2025年第二季度持续改善[10][11] - 2025年3月新增42亿美元负债用于一般业务融资[10] - 公司利用GenAI技术优化运营成本[9] 增长驱动因素 - 人工智能服务器需求持续爆发[3][6][11] - 传统服务器更新周期(14代及以上旧服务器替换需求)[4][6] - 存储销售改善与经济环境好转[6][9] - 企业GenAI与代理AI应用推动设备更新[11]
鲍威尔暗示降息却难掩分歧,9月会议或现反向反对票!
美股研究社· 2025-08-26 20:58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可能在9月政策会议上降息 但决策层存在明显分歧[5] - 当前经济面临通胀高于2%目标且持续上升 与劳动力市场疲弱信号形成政策方向冲突[5] - 7月会议已有两位理事对不降息决定持不同意见 若9月降息可能出现反向反对[7] 经济数据表现 - 通胀持续位于美联储2%目标之上 价格压力扩散至非关税直接影响领域[7] - 劳动力市场呈现需求与供给同步下降的"令人困惑"态势 失业率维持低位但夏季招聘显著放缓[6][7] - 欧元兑美元在鲍威尔讲话后上涨1% 可能加剧欧元区2025年通胀降至1.6%的下行风险[11] 政治环境影响因素 - 特朗普公开施压要求美联储理事库克因房贷欺诈指控辞职 否则将解雇其职务[6]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任期将于2025年5月结束 叠加特朗普拟任命新官员可能加剧政策分歧[7] - 杰克逊霍尔研讨会安保措施显著加强 特朗普支持者詹姆斯·菲什巴克被带离现场[6] 政策框架调整 - 美联储公布新政策框架 删除应对疫情前长期低通胀的表述 更聚焦"最大就业"与"价格稳定"双重使命[8] - 新框架经过数月审查 是对2020年版指导文件的修订 获经济学界认可其回归基本原则的取向[8] - 鲍威尔强调实现通胀与就业目标需通过独立的美联储机制 该立场获得全球政策制定者认同[9][10]
AI日报丨最强人形机器人“大脑”!英伟达推Jetson Thor,AI性能暴涨7.5倍
美股研究社· 2025-08-26 20:58
英伟达产品与技术进展 - 英伟达推出新一代机器人计算平台Jetson Thor AI算力达前代7.5倍 能效为前代3.5倍 [5] - Jetson Thor开发者套件起售价3499美元 批量采购单价降至2999美元 [5] - 超过200万开发者使用英伟达机器人技术栈 宇树科技 智元机器人等公司已率先采用Jetson Thor [5] 消费电子人机交互趋势 - 手机厂商包括vivo 荣耀 小米 华为 OPPO纷纷布局MR头显与AI眼镜赛道 [5] - 苹果MR头显曾遭遇销量遇冷并停产 小米AI眼镜经历退货潮 [5] - 行业押注新赛道反映手机业务增长焦虑 旨在提前布局人机交互下半场机遇 [5] 全球AI基础设施发展 - 沙特AI公司Humain数据中心计划2026年初投入运营 从英伟达等供应商进口芯片 [6][7] - 沙特通过建设数据中心与云算力基础设施 目标成为地区性AI中心 [7] 英伟达财务与市场预期 - 华尔街预计英伟达季度营收达460亿美元 每股收益1.01美元 [13] - 韦德布什分析师指出英伟达AI芯片供需比例达10:1 需求远超供应 [11][12] - 英伟达业绩被视为科技股积极催化剂 AI建设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12]
遭巨头围剿,青春诊所成新氧的救命稻草?
美股研究社· 2025-08-26 20:5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3.79亿元,同比下滑7.0% [4] - 净亏损3600万元,而2024年同期净利润为1890万元 [4] - 总成本1.846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51亿元增长19.0% [4] - 2021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6.92亿元、12.58亿元、14.98亿元和14.6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0.08亿元、-0.66亿元、0.21亿元和-5.90亿元 [10] 线上业务萎缩 - 信息及预约服务业务2024年营收9.29亿元,同比下降19.36%,占总营收比重缩至63.37% [10] - 2025年第二季度该业务营收1.35亿元,同比下降35.6% [11] - 平台上订阅信息服务的医疗服务提供商数量持续减少 [11] - 2022年美国存托股票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每股1美元,遭遇退市危机 [5] 线下业务扩张 - 自营轻医美连锁品牌SOYOUNG CLINIC门店数量达33家,预计年底达50家 [5] - 2024年连锁业务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1206% [15] - 2025年第一季度治疗服务收入9883万元,同比增长551.4% [15] - 2025年第二季度治疗服务收入1.444亿元,同比增长426% [15] 竞争环境 - 美团2024年新开机构近3000家,同比增长38.5%,线上医美交易用户超700万 [13] - 抖音通过三感内容矩阵、直播引流和AR/AI技术争夺医美市场 [14] - 小红书通过内容社区种草为医美机构导流 [14] - 新氧与平台医美机构形成直接竞争关系,导致客户流失 [7][13] 运营模式创新 - 通过社群转化和口碑传播获客,自然流量占比10%以内 [16] - 40%客户来自老带新,30%来自私域用户,30%通过公域投流 [16] - 平均获客成本仅为传统医美机构的三分之一 [16] - 采用全托管加盟模式,单店投资约800万元 [21] 业务挑战 - 二线城市日诊疗量约为一线城市一半,毛利率24%难以吸引足够客户 [20] - 线下业务扩张拉高投入,拖累整体盈利能力 [7] - 消费者反映诊疗效果未达预期,售后服务质量不足 [26] - 医美行业客单价同比下降10%,消费降级趋势明显 [27] 股价波动 - 财报披露当日股价暴跌22.73% [4] - 童颜针促销推动股价在15个交易日内从1.32美元飙升至4.27美元,累计涨幅223% [15] - 市值从不足1亿美元跃升至3.1亿美元 [15]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当你快100岁时很难改变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核心观点 -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面临增长和利润率的结构性挑战 长期难以实现超越市场的回报 [1][4][14] - 公司业务模式受成本加成合同限制 缺乏运营杠杆和定价能力 [1][4] - 新兴竞争对手和行业初创化趋势可能进一步削弱其市场地位 [2]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销售额182亿美元 同比持平且低于预期185亿美元 [4] - 各业务部门表现分化:导弹和火控业务增长11%至34.33亿美元 航天业务增长4%至33.07亿美元 航空业务增长2%至74.20亿美元 旋翼机和任务系统业务下降12%至39.95亿美元 [4][6] - 营业利润率大幅恶化: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11.9%降至4.1% 主要因航空和旋翼系统确认项目亏损 [6][7] - 分部营业利润率显示航空业务从10.3%降至-1.3% 旋翼和任务系统从10.9%降至-4.3% 导弹和火控从14.5%降至14.0% 航天业务持平于10.9% [7] 业绩展望 - 维持2025年销售收入指引737.5-747.5亿美元 同比增长4%-5% [8] - 因18亿美元项目费用大幅下调利润预期:分部营业利润从81-82亿美元降至66-67亿美元 每股收益从27.00-27.30美元降至21.70-22.00美元 [7][8] - 市场预期2025年每股收益下降21.86%至21.87美元 2026年反弹33.50%至29.20美元 随后两年增长约7.5% [10] - 收入增长预期逐步放缓:2025年增长4.58%至743亿美元 2028年降至2.55%至820亿美元 [11] 投资价值 - 当前股价450美元 对应2026年预期市盈率15倍 接近近年最低水平 较五年平均估值低约6% [11][13] - 适合寻求稳定股息或短期估值反弹的投资者 但不具备长期超额收益特征 [11][16] - 公司增长轨迹预计保持缓慢 利润率难以扩张 [15][16]
AMD二季度盈利能力强劲,但隐忧已显?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核心观点 - 华尔街分析师看跌公司并维持卖出评级 因数据中心销售放缓 游戏业务表现不佳 人工智能服务器扩展速度可能不足以抵消其他细分市场的周期性逆风 同时不断上升的风险可能削弱未来增长 [1]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温和增长 盈利能力强劲 [1] - 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为11亿美元 低于去年同期的15亿美元 [3] - 研发支出达到20亿美元 占营收的21% [3] 数据中心业务 - 第二季度数据中心部门收入32亿美元 同比增长14% 但增长率较去年同期80%的同比增长率已放缓 [2] - 云供应商支出更选择性 优先支持AI的GPU而非通用处理器 给EPYC服务器处理器带来压力 [2] - Instinct MI300加速器获关注 但供应限制和竞争性定价可能限制近期增长 [2] - 基于Zen 5的EPYC处理器若强劲采用 可能加速未来增长 [3] 游戏业务 - 游戏业务表现不佳 [1] - 若游戏机更新周期加快且主要市场需求复苏 游戏行业有望反弹 [3] 竞争与市场环境 - 面临来自英伟达在AI加速器领域和英特尔在服务器处理器领域的强大竞争压力 [4] - 监管风险上升 若对更先进芯片出口限制放宽 或能重新进入高利润率的中国市场 [4] - 公司业务覆盖台式机 移动和云计算市场 多元化产品组合使其免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 [4] 增长挑战与风险 - 数据中心发展势头放缓 [4] - 资本支出增加拖累自由现金流 [3][4] - 即将发布的Zen 5处理器和MI400 GPU需要额外营销和制造投入 进一步限制现金流 [3] - 短期内毛利率预计不会大幅增长 难以平衡股东回报和创新资金需求 [3] - 当前估值几乎没有执行失误的空间 风险回报状况不理想 [4]
高盛交易员:现在,一切取决于8月的非农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核心观点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为9月降息铺平道路 但8月非农就业数据将决定降息节奏和幅度 [2][11] - 高盛认为如果8月非农就业增长低于10万人 将有助于确定9月降息 [2] - 美联储可能在2026年上半年结束本轮降息周期 [2][10][12] 就业数据修正分析 - 就业数据修正可能偏向负面 原因包括出生-死亡模型过于乐观 历史经济放缓中原始就业数据修正多为负面 ADP数据对医疗保健行业就业增长提出质疑 家庭调查高估移民和就业增长 [4] - 少数行业"追赶式招聘"已结束 这些行业之外的就业增长降至接近零水平 [5] - 均衡就业增长步伐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高盛估计均衡水平约8万人 当前3个月平均3.5万人的增长数据令人担忧 [5] - 7月数据大幅修正规模引发美联储担忧 可能促使更积极降息行动 [6] 降息路径预测 - 就业数据显示更大幅度放缓可能性的窗口期就是现在 [8] - 市场已度过最严重关税不确定性 若后续数据回升则当前疲软可能只是短暂波动 [8] - 美联储9月降息后将"谨慎观察"劳动力市场 寻找进一步急剧疲软迹象以确定后续路径 [8] - 疲软若出现将在接下来几次数据公布中 否则当前疲软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12] 降息周期时间框架 - 无论经济放缓还是正常化情景 美联储都可能在下一任主席上任前完成降息周期 [2][10] - 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将于明年5月结束 [10] - 2026年6月26日/28日的美国收益率曲线呈现平坦状态 [10]
AI日报丨“AI信仰”迎大考!美股新高之路的“重磅关卡”:英伟达本周能否交出完美财报?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AI行业动态 - 高盛上调寒武纪目标价50%至1835元人民币 主要因中国云计算资本支出提高 芯片平台多样化及研发投入增大[5] - 高盛将寒武纪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59% 28%和29% 反映更高AI芯片出货量预期[5] - 寒武纪等8家公司通过DeepSeek适配测试 印证其研发能力[5] 企业产品进展 - 钉钉推出首款AI录音卡片机DingTalk A1 具备语音记录 转写 翻译 总结和分析功能[5] - 英伟达推出Spectrum-XGS以太网技术 可将分布式数据中心组合成十亿瓦级AI超级工厂[5][6][7] - DeepSeek发布V3.1版本 使用适配国产芯片结构的参数精度 暗示国产芯片有望大规模使用[7] 英伟达市场影响 - 英伟达在标普500指数中占比近8% 位居榜首[8] - 公司40%营收来自Meta 微软 Alphabet和亚马逊 均为标普500前十大权重股[8] - 季度财报被视为重要市场事件 可能影响AI领域投资信心[8][9] 苹果AI战略调整 - 苹果考虑使用谷歌Gemini模型支持新版Siri 同时评估Anthropic和OpenAI方案[13][14] - Siri升级计划因工程挫折推迟一年 原定2024年春季发布[13] - 苹果同时开发两个Siri版本:Linwood(自有模型)和Glenwood(外部技术)[14] - 公司AI团队发生人事变动 首席架构师庞若明离职加盟Meta 获2亿美元薪酬[15] 技术研发进展 - 苹果开始测试首个万亿参数模型 较现有1500亿参数系统显著提升[17] - 第三方AI模型将在苹果私有云服务器运行 使用Mac芯片进行远程处理[17] - 苹果已为部分功能招募合作伙伴 在iOS 26中提供ChatGPT图像生成选项[17]
有英特尔的“虚假竞争”,对台积电“只有好处”
美股研究社· 2025-08-25 19:07
核心观点 - 英特尔代工业务对台积电的竞争威胁被市场过度夸大 其存在反而有助于台积电避免监管压力并维持市场主导地位 [5][8] - 台积电预计在先进制程领域保持90%以上市场份额 维持增持评级且目标价1275新台币 [5][10] 竞争格局分析 - 英特尔代工业务为客户创造"有选择"的假象 实际减轻台积电面临的政府审查和地缘政治风险 [8] - 台积电历史上未因垄断预期获得显著市盈率提升 因垄断地位可能引发监管压制估值 [8] 客户参与影响 - 苹果或英伟达等客户参与英特尔代工计划并非纯粹负面 不影响台积电核心市场份额 [10] - 英特尔需在2-3个先进制程节点完美执行才能获得客户信任 目前产品业务仍依赖台积电代工 [10] - 英特尔产品业务持续面临AMD/ARM/英伟达竞争 迫使外包订单流向台积电 [10] 英特尔代工业务挑战 - 根本挑战在于企业文化转型 需从产品导向转为服务导向和成本效率优先 [11] - 代工策略历史上未成功 即使英特尔在CPU主导和技术领先时期也未奏效 [11] - 建议采用N-1或N-2节点策略降低客户风险 而非直接与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竞争 [11] - 获得美国政府投资可能迫使英特尔采取非最优的正面竞争策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