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江海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1-5月中国进出口分析:关税边际影响有望下降,高科技产品需求增长
江海证券· 2025-06-12 16:21
进出口总体情况 - 2025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出口10.67万亿元,增长7.2%,进口7.27万亿元,下降3.8%;5月进出口总值3.81万亿元,增长2.7%,出口2.28万亿元,增长6.3%,进口1.53万亿元,下降2.1%[3] 对美贸易情况 - 中国对美5月进出口396.27亿美元,1至5月累计2397.10亿美元,与去年1 - 5月相比,进出口整体下降9.1%,出口下降9.7%,进口下降7.4%;6月对美进出口或回暖,关税冲击边际影响将减弱[5] 企业主体表现 - 1至5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7%,占57.1%,出口增长8%,进口增长4.9%;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增长2.3%,占29%,出口增长6%,进口下降1.9%;国有企业进出口下降12.7%,占13.6%,出口增长4.3%,进口下降19.1%[5] 出口产品结构 - 前5个月占出口比重60%的机电产品增长9.3%,劳动密集型产品整体下滑1.5%,占比为15.6%,但纺织品仍增长3.7%[5] 进口商品情况 - 2025年1 - 5月,农产品进口金额同比下降12.5%,天然及合成橡胶进口量和金额分别增长23.5%和50.4%,集成电路进口量和金额分别增长8.4%和6.1%[5] 未来展望 - 6月中美出口或好转,关税冲击边际减弱;长期美关税对我国出口影响可控;外需海外需求走弱但转口和高技术产品出口支撑出口,内需需更积极财政政策[5][6]
医药生物行业:聚焦ADA会议催化剂,关注GLP产业链相关投资机会
江海证券· 2025-06-11 19: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聚焦ADA会议催化剂,GLP相关投资机会再现,会议将聚焦GLP - 1类创新药物,近期GLP类创新药物的BD交易活跃,凸显行业高景气度 [7] - 中国在内分泌代谢领域的创新成果正逐步获得国际认可,多家上市公司在GLP类药物领域取得活跃进展,中国GLP类药物创新药公司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7] - 2025年全球范围内将举办一系列糖尿病相关会议,激发GLP类药物市场空间,反映糖尿病类创新药研究急需和市场空间大 [7] - 2025年中国GLP - 1类减肥药市场将显著增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亿元,渗透率预计从2023年的不足5%提升至18% - 20%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近十二个月行业相对收益1个月为8.85%、3个月为10.28%、12个月为3.81%;绝对收益1个月为9.35%、3个月为8.29%、12个月为11.96% [3] ADA会议情况 - 美国糖尿病协会第85届科学年会于6月20 - 23日在芝加哥举行,期间有超200场专题报告展示糖尿病科学,聚焦GLP - 1类创新药物,礼来、诺德等巨头领衔,国内博瑞医药、来凯医药、甘李药业等药企将披露相关数据或进展 [7] GLP类药物BD交易 - 礼来与Camurus合作开发长效促胰岛素药物,总交易额8.7亿美元;翰森制药与再生元就GLP - 1/GIP双靶点药物达成超20亿美元全球授权协议 [7] 国内上市公司进展 - 信达生物与礼来的玛仕度肽Ⅲ期临床研究成果被《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常山药业、华东医药等多家公司公布糖尿病及减重药物领域最新进展 [7] 投资建议 - GLP类创新药龙头如信达生物、恒瑞医药等凭借差异化创新优势有优势 [8] - 仿制药及生物类似药如众生药业、华东医药等有望受益于原研药专利到期后市场需求释放 [8] - 给药方式创新如甘李药业、礼来等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提升患者依从性,可能重塑市场格局 [8] - BD授权及国际化如恒瑞医药、华东医药等企业通过海外授权和销售合作拓展全球市场,有望提升估值空间 [8]
万源通(920060):专注于PCB产品生产,下游保持众多优质客户
江海证券· 2025-06-11 19: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目标期限为 12 个月 [1][5][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专注于 PCB 产品,不断开拓市场,近年来收入与净利润保持增长,多层板占比不断提升优化产品结构,所处 PCB 行业与下游行业均稳健增长,且拥有优质客户资源,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专注于 PCB 产品,不断开拓市场 - 公司成立于 2011 年,是从事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涵盖单、双、多层板,应用于多领域 [11] - 公司不断扩产并开发新产品线,2014 年增加多种电路板研发等业务,2015 年参与多家研发项目,2018 年扩厂增产,2021 年成为多家合格供应商,2024 年上市 [13] - 截至 2025 年一季报,公司第一大股东为王雪根,直接持股 34.94%,整体持股结构集中,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 63.49% [16] - 公司管理层资历深厚且具备一线工作经验,董事长王雪根曾任多职,2011 年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19] 公司财务数据稳健增长 - 公司营业总收入从 2019 年的 6.81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0.43 亿元,五年 CAGR 为 8.90%,2025 年一季度收入 2.42 亿元,同比增长 12.12%;归母净利润从 2019 年的 0.38 亿元增长至 2024 年的 1.23 亿元,五年 CAGR 达 26.48%,2025 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5.12% [20][22] - 公司毛利率 2021 年下滑,2022 年后上涨,2019 - 2024 年分别为 19.47%/17.48%/12.00%/17.83%/24.39%/22.39%,2025 年第一季度为 23.41%;净利率变化趋势与毛利率相似,2019 - 2024 年分别为 5.62%/6.35%/1.91%/5.42%/12.00%/11.83%,2025 年第一季度为 11.74%;期间费用率整体稳定 [25][27]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多层板、双面板、单面板与其他业务,2024 年多层板收入占比上升至 41.34%,双面板与单面板业务收入及占比下滑;2024 年多层板、双面板、单面板毛利率分别为 29.50%/15.71%/21.57%;产品收入按下游分类,消费电子占比最高,家用电器最少 [29][32][33] 主营所处 PCB 行业与下游行业均保持稳健增长 - PCB 是电子元器件组装基础载体,被誉为“电子产品之母”,应用广泛,产业发展程度是衡量电子信息产业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标志 [37] - PCB 按线路板层数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多层板,单面板工艺快捷等,双面板结构复杂,多层板技术层次高 [38] - PCB 按特殊工艺与基材划分有普通版、金属基板等多种类型,各有特性和应用领域 [41] - 当前 PCB 行业处于第五轮增长周期,受益于新兴技术推动,2021 年全球总产值 809.20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达 1015.59 亿美元,2021 - 2026 年 CAGR 达 4.65%;产业格局演变,2021 年中国大陆产值占比 54.56%排名第一 [45][46] - 消费电子领域对 PCB 加工精密度要求高,公司产品应用于游戏机等;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预计稳健增长,2025 - 2035 年十年 CAGR 为 5.8%;全球拓展坞市场 2024 年达 17.7 亿美元,2037 年预计达 37.3 亿美元,2025 - 2037 年 CAGR 达 6.3% [47][50][55] - 汽车电子领域对 PCB 可靠性等要求严苛,公司产品应用于汽车多系统;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 2021 年达 1104 亿美元,预计 2026 年达 1486 亿美元,五年 CAGR 达 6.12% [55][59] - 工业控制领域对 PCB 技术工艺要求高,公司产品应用于工控电源等;国内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 1399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3115 亿元,2015 - 2023 年区间 CAGR 达 10.52% [62][63] - 家用电器领域公司产品应用于液晶电视等;2025 年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或推动相关家电产品销量增长 [66][69] - 公司主要竞争优势包括优质客户资源等,与下游知名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汽车电子领域有优势,产品品质稳定可靠 [72][73]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11.61、13.00、14.60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1.37%、11.93%、12.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7、1.61、1.95 亿元,同比增速为 11.13%、17.23%、21.60% [5][75] - 核心假设包括多层板业务营收增速及毛利率变化、双面板业务重回增长及毛利率变化、单面板业务下滑及毛利率变化、其他业务收入增长及毛利率稳定 [76] - 选取沪深京市场同类公司作为参照,相关同业公司 2025 - 2027 年平均 PE 分别为 27.56、20.95 和 16.59 倍,结合多因素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78]
英美烟草发布2025H1业绩前瞻,关注新品GloHilo日本表现
江海证券· 2025-06-11 18: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注6月份日本仙台市场及后续日本全国上市之后的销售表现,HNB产业链将会迎来机会 [4] - HNB替烟减害效果出色,在全球渗透率提升空间大,Glo Hilo相比竞品有明显优势,若在日本取得较好销售业绩,HNB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带动行业增长 [4] - 建议关注英美烟草的核心供应商思摩尔国际(港股),同时可关注HNB相关产业链的公司,如中烟香港(港股)、华宝股份、集友股份、顺灏股份等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近十二个月,行业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收益分别为4.33、4.58、5.82,绝对收益分别为4.83、2.59、13.97 [2] 英美烟草业绩及新品情况 - 英美烟草2025H1前瞻显示,按固定汇率计算,集团上半年收入预计增长低个位数,高于此前指引,业绩将偏重于下半年 [5] - 新品Glo Hilo于6月9日在日本宫城县率先上市,开展“仙台试点→全国推广”策略 [5] - 2025H1营收略高于预期,预计全年营收增长1%-2%,调整后营运利润增长1.5%-2.5%,美国市场在可燃产品和现代口含烟领域表现强劲 [5] - 新型烟草方面,口含烟中Velo增速较快,预计2025H1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在现代口含烟的销量份额继续提升350 - 360个基点至29.7%,Velo Plus已在约110000个销售点上市 [5] - 电子烟Vuse受美国和加拿大非法电子烟产品泛滥影响,上半年收入下降约15%,随着高端电子烟新品Vuse Ultra推出,预计下半年收入表现将改善 [5] - 加热不燃烧产品2025H1 Glo收入增长处于低个位数,主要市场中销量份额下降90个基点,新品glo Hilo早期在塞尔维亚表现亮眼,预计下半年收入将加速增长 [5]
雷鸟发布光波导方案X3ProAR眼镜,融合AI多模态大模型
江海证券· 2025-05-30 2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 AR 眼镜发展将受益于光学技术进步与多模态 AI 融合而提速,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公司歌尔股份、立讯精密、亿道信息、水晶光电、思特威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近十二个月行业表现 - 1 个月相对收益 -1.94%,3 个月 -11.49%,12 个月 26.37%;绝对收益 1 个月 0.27%,3 个月 -14.24%,12 个月 33.15%(相对收益与沪深 300 相比) [2] 相关研究报告 - 北京支持企业采购自主可控 GPU 芯片,AI 芯片国产替代重要性提高 [3] - 多款 AI 眼镜推出或升级,市场增速较快 [3] - 2024 年四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创新高,先进制程需求强劲 [3] - 摩尔定律放缓增加散热需求,石墨烯散热有望成为更优解 [3] - 闪迪宣布 NAND 提价,多重因素推动存储行业景气度向上 [3] 雷鸟新品发布情况 - 2025 年 5 月 27 日雷鸟创新发布旗舰 AR 眼镜 X3 Pro,基于高通骁龙 AR1 平台,搭配 4GB + 32GB 存储等,采用光刻波导量产技术等,功能支持 Apple Watch 交互等,内置通义独家定制大模型,起售价 8999 元,6 月 15 日正式发售 [5] - 雷鸟还发布新一代口袋电视雷鸟 Air 3s 系列及 AI 拍摄眼镜雷鸟 V3 Slim 等多款新品,雷鸟 Air 3s 系列采用孔雀光学引擎 2.0 与第 5.5 代全新 Micro - OLED 屏幕等,售价 1499 元 [5] 行业出货量预估 - 2025 年 5 月 8 日 CounterPoint 预估 2025 年全球 XR 头显屏幕出货量同比增长 6%,其中 AR 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 42%为增长最快细分领域,VR 仅增长 2.5%,预计 2026 年 AR 显示面板出货量增长 38%,VR 增长 2.1% [5] 思特威产品情况 - 2025 年 5 月 8 日思特威官网宣布推出 1200 万像素 AI 眼镜应用 CMOS 图像传感器 SC1200IOT,基于思特威 SmartClarity® - 3 技术平台,具备小尺寸、低功耗等性能优势 [5]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430
江海证券· 2025-04-30 16:47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因子名称:均线比较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价格与不同周期均线(MA5/MA10/MA20等)的相对位置,判断短期趋势强度[15] - **具体构建过程**: 计算各宽基指数收盘价与均线的偏离百分比: $$ vsMA = \frac{收盘价 - MA_n}{MA_n} \times 100\% $$ 其中$MA_n$为n日均线值(n=5,10,20等)[15] - **因子评价**:能有效捕捉指数短期超买超卖状态 2. **因子名称:风险溢价因子** - **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基准,计算指数超额收益[27][28] - **具体构建过程**: $$ 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 $$ 统计近1年/5年分位值及波动率带[30] - **因子评价**:中证2000波动率显著高于上证50,反映小盘股风险补偿更高[28] 3. **因子名称:PE-TTM估值因子** - **构建思路**:跟踪滚动市盈率历史分位值判断估值偏离度[36][40] - **具体构建过程**: - 计算当前PE-TTM相对于近5年分布的百分位 - 设置±1倍标准差通道作为阈值参考[41] - **因子评价**:中证500当前分位值81.49%处于危险区间[40] 4. **因子名称:股息率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现金分红回报率捕捉防御性资产特征[45][48] - **具体构建过程**: $$ 股息率 = \frac{年度现金分红总额}{总市值} $$ 结合近5年93.22%分位值判断沪深300高股息属性[50] 5. **因子名称:破净率因子** - **构建思路**:统计市净率<1的个股占比反映市场悲观情绪[51][53] - **具体构建过程**: $$ 破净率 = \frac{破净个股数}{指数成分股总数} \times 100\% $$ 当前上证50破净率28%显著高于创业板指3%[53] --- 因子回测效果 1. **均线比较因子** - 中证2000突破10日均线幅度0.59%,突破20日均线幅度1.24%[15] - 创业板指低于MA60达-8.22%[15] 2. **风险溢价因子** - 中证2000近5年分位值75.63%,超+1倍标准差3.16%[30] - 沪深300风险溢价波动率1.37%低于创业板指2.52%[30] 3. **PE-TTM估值因子** - 中证500当前PE28.26,超+1倍标准差0.47%[41] - 创业板指PE分位值仅19.75%处于历史低位[40] 4. **股息率因子** - 沪深300股息率3.59%,超近1年均值13.85%[50] - 中证全指股息率2.72%接近+2倍标准差阈值[50] 5. **破净率因子** - 上证50破净率28%较近250日低位上升19.93%[15][53] - 中证1000破净率11.2%低于历史均值[53] --- 注:所有因子测试结果均基于2025年4月29日截面数据[11][15][30][41][50]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429
江海证券· 2025-04-29 21:50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风险溢价模型** - 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为无风险利率基准,计算宽基指数相对无风险利率的风险溢价,衡量市场风险补偿水平[29] - 具体构建过程: $$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 其中指数收益率采用对数收益率计算,并统计近1年/5年分位值及波动率[31][32] - 模型评价:中证1000和中证2000风险溢价波动率显著高于其他指数,反映小盘股风险补偿波动更大[30] 2. **股债性价比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PE-TTM倒数与国债收益率差值衡量股票相对债券的吸引力[42] - 具体构建过程: $$股债性价比 = \frac{1}{PE_{TTM}} -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结合历史分位值(80%为机会值,20%为危险值)判断当前估值水平[44] 3. **破净率监测模型** - 构建思路:统计市净率(PB)小于1的个股占比,反映市场整体低估程度[51] - 具体构建过程: $$破净率 = \frac{破净个股数}{指数成分股总数} \times 100\%$$ 跟踪各宽基指数破净率的历史分位变化[53]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PE-TTM因子** - 构建思路:滚动12个月净利润计算的市盈率,作为估值核心指标[36] - 具体构建过程: $$PE_{TTM} = \frac{总市值}{最近12个月净利润}$$ 计算时剔除净利润为负的个股,并统计近5年分位值[40][41] 2. **股息率因子** - 构建思路:现金分红与股价比率,衡量红利投资价值[46] - 具体构建过程: $$股息率 = \frac{近12个月现金分红总额}{总市值} \times 100\%$$ 结合波动率带(±1倍标准差)分析当前偏离程度[52] 3. **分布形态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收益率分布的峰度和偏度捕捉市场极端波动特征[24] - 具体构建过程: $$峰度 = \frac{E[(X-\mu)^4]}{\sigma^4} - 3$$ $$偏度 = \frac{E[(X-\mu)^3]}{\sigma^3}$$ 对比近5年与当前值的偏离度[26]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风险溢价模型** - 上证50近5年分位值55.08%,沪深300为45.48%,中证2000仅15.0%[32] - 中证1000近1年波动率2.01%,显著高于上证50的1.21%[32] 2. **PE-TTM因子** - 中证500当前PE-TTM 28.10,近5年分位值80.5%(危险阈值)[40] - 创业板指PE-TTM 29.14,近5年分位值仅19.5%[41] 3. **股息率因子** - 沪深300股息率3.58%,近5年分位值93.55%[52] - 中证2000股息率1.04%,近1年波动率0.16%[52] 因子的回测效果 1. **破净率因子** - 上证50破净率28.0%,创业板指仅3.0%[53] - 中证全指破净率中枢从2024年9月起下移[53] 2. **分布形态因子** - 创业板指当前峰度偏离+5.60,正偏态+1.40,均为极端值[26] - 中证2000峰度偏离-0.29,市场波动最小[26]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424
江海证券· 2025-04-24 19:39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均线比较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比较指数收盘价与不同周期均线(MA5/MA10/MA20等)的关系,判断市场趋势强度[14] - 具体构建:计算各宽基指数(如上证50、沪深300)的收盘价与5日/10日/20日均线的偏离百分比,公式为: $$ vsMA_n = \frac{收盘价 - MA_n}{MA_n} \times 100\% $$ 其中n为均线周期(5/10/20等)[14] - 模型评价:能有效捕捉短期市场超买超卖信号 2. **风险溢价模型** - 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计算股票指数的超额收益[26][27] - 具体构建: $$ 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国债即期收益率 $$ 并统计近1年/5年分位值及波动率[28][29] - 模型评价:中证2000和创业板指的风险溢价波动性显著高于大盘指数[31] 3. **股债性价比模型** - 构建思路:通过PE-TTM倒数与国债收益率的差值衡量权益资产相对吸引力[38][40] - 具体构建: $$ 股债性价比 = \frac{1}{PE-TTM} - 十年国债收益率 $$ 结合80%/20%分位值判断极端情况[41]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PE-TTM因子** - 构建思路:跟踪滚动市盈率的历史分位值[35][37] - 具体构建:计算当前PE-TTM在近1年/5年数据中的百分位排名,公式为: $$ 分位值 = \frac{当前值 - 最小值}{最大值 - 最小值} \times 100\% $$ 并设置±1倍标准差通道[38] 2. **股息率因子** - 构建思路:反映现金分红回报率,适用于防御性策略[43][44] - 具体构建: $$ 股息率 = \frac{年度现金分红总额}{总市值} \times 100\% $$ 统计沪深300等指数的近5年分位值[46][48] 3. **破净率因子** - 构建思路:衡量市净率<1的个股占比,反映市场悲观情绪[49][50] - 具体构建: $$ 破净率 = \frac{破净个股数}{总成分股数} \times 100\% $$ 跟踪各指数破净率的中枢变化[50] 模型回测效果 1. **均线比较模型** - 上证50 vsMA5:-0.24%[14] - 中证2000 vsMA20:1.16%[14] 2. **风险溢价模型** - 中证2000近5年分位值:79.84%[29] - 创业板指近1年波动率:2.53%[29] 3. **PE-TTM因子** - 中证500近5年分位值:78.84%[37] - 创业板指当前值:29.76[38] 4. **股息率因子** - 沪深300近5年分位值:97.27%[48] - 中证2000当前值:1.03%[48] 5. **破净率因子** - 上证50当前值:28.0%[50] - 创业板指当前值:3.0%[50]
焦点科技(002315):AI电商核心标的,投资买入正当时
江海证券· 2025-04-24 17: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焦点科技买入评级,目标价43.70元/股,目标期限12个月 [1][6][6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国外贸市场发展强劲但面临风险,AI应用行业发展迅猛,焦点科技中国制造网业务有望稳健增加,AI应用业务处于快速成长期,预计公司未来营收和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简介 - 焦点科技1996年1月成立,总部位于南京,2009年12月在深交所上市,主营中国制造网、外贸AI应用、跨境电商、新一站保险代理等业务 [12] 公司发展历史 - 1996年公司前身成立,1998年推出中国制造网,2009年上市,2011年新一站保险网上线,2023年推出AI麦可,2024年AI麦可升级 [13][14] 公司股权结构 - 截至2024年报,公司实际控制人沈锦华直接持股比例46.42% [15] 公司核心管理层 - 核心管理层从业经验丰富、教育背景良好,创始人沈锦华任董事长兼总裁 [18] 行业分析 - 202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43.85万亿元,同比增5.0%,外贸市场产品结构优化、新事物涌现、经营主体壮大、贸易伙伴增多,但面临合规、地缘政治、贸易摩擦等风险 [21][22][24] - 2024年AI应用发展迅猛,AI Agent技术推动生成式AI转变,AI工具成电商发展新引擎,未来将助力跨境电商企业提升竞争力 [27] 主营业务分析 - 中国制造网为供应商和采购商提供服务,2024年实施双线并举战略,买家端拓展新兴市场、巩固传统市场,供应商端提升组织效率,2022 - 2024年营收占比超80%,收入和会员数稳健增长 [29][30][31] - 2023年推出AI麦可,2024年成立AI事业部,2025年将加大Sourcing AI研发投入,公司有四款跨境贸易AI产品,AI麦可迭代快,2023 - 2024年业务回款和会员数增加,业务处于快速成长期 [34][37][40] - 跨境电商业务包括Doba.com和inQbrands Inc.,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8457.82、8642.34、9221.54万元,同比增速-52.55%、2.18%、6.70%,未来有望稳定 [41] - 新一站保险代理业务是全资子公司,2022 - 2024年营收分别为11408.25、11315.29、11555.28万元,同比增速-27.11%、-0.81%、2.12%,未来有望稳定 [45] 公司财务分析 - 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4.75、15.27、16.69亿元,同比增速0.00%、3.51%、9.3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0、3.79、4.51亿元,同比增速22.60%、26.12%、19.09%,收入和利润增长因中国制造网业务稳定及降本增效 [49] - 2022 - 2024年境内收入占比94.50%、95.02%、95.08%,境外收入占比5.50%、4.98%、4.92%,收入主要来自境内 [53] - 2022 - 2024年直销收入占比97.89%、97.81%、97.97%,经销收入占比2.11%、2.19%、2.03%,销售模式主要是直销 [54] - 2022 - 2024年毛利率分别为80.23%、79.45%、80.29%,整体稳定,2024年小幅上升因主营B2B业务成本刚性和跨境业务降本增效,未来有望改善 [55] - 2022 - 2024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6.28%、36.27%、39.93%,合同负债分别为8.03、9.58、11.5亿元,2024年负债率上升因主营业务增长带来合同负债增长 [57] - 2022 - 2024年期间费用率分别为58.33%、54.67%、51.72%,逐年下降,因营收提升和利息收入增加,未来有望持续下降 [61]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中国制造网业务收入增速15.00%、13.00%、11.00%,毛利率80.00%、80.50%、81.00%;AI业务收入增速100.00%、80.00%、60.00%,毛利率90%、93%、96%;新一站保险业务收入增速2.00%,毛利率97.00%;跨境业务收入增速5.00%,毛利率59.85% [62][63][64]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19.01、21.54、24.11亿元,同比增速14.46%、13.31%、11.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2、6.73、7.81亿元,同比增速24.45%、19.84%、16.05%;EPS分别为1.77、2.12、2.46元/股,对应PE分别为22.43、18.72、16.13倍 [66] - 选取吉宏股份、小商品城为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PE算术平均值分别为20.27、15.32、13.69倍,考虑公司业务情况,给予2026年目标PE 25倍,对应目标价43.70元/股 [67]
A股市场快照:宽基指数每日投资动态-20250423
江海证券· 2025-04-23 19:00
根据提供的金融工程定期报告内容,以下是量化模型与因子的详细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注:报告中未明确提及具体量化模型名称和构建过程,该部分内容缺失)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1. **均线偏离因子** - 构建思路:通过计算指数价格与不同周期均线的偏离程度,捕捉短期超买超卖信号[17] - 具体构建: - 计算5日/10日/2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线(MA) - 偏离度公式:$$ \text{偏离度} = \frac{\text{收盘价} - \text{MA}_n}{\text{MA}_n} \times 100\% $$ - 例如上证50对5日均线偏离-0.02%,中证2000对120日均线偏离-2.08%[19] - 因子评价:中证500、中证1000等指数对长期均线偏离较大,反转势能显著[17] 2. **风险溢价因子** - 构建思路: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基准,衡量权益资产超额收益[31] - 具体构建: - 风险溢价 = 指数收益率 - 十年期国债即期收益率 - 分位值计算采用近5年历史分布[32] - 因子评价:上证50风险溢价分位值达57.62%,显示较高配置价值;创业板指分位值仅30.08%,吸引力较低[33] 3. **PE-TTM估值因子** - 构建思路:动态市盈率结合历史分位评估估值水平[36] - 具体构建: - 计算滚动市盈率:$$ \text{PE-TTM} = \frac{\text{总市值}}{\text{最近12个月净利润}} $$ - 中证500当前PE-TTM为27.79,近5年分位值78.68%[43] - 因子评价:中小盘指数估值分位偏高,需警惕回调风险[39] 4. **股息率因子** - 构建思路:现金分红与股价比率,捕捉高股息资产[48] - 具体构建: - $$ \text{股息率} = \frac{\text{近12个月分红总额}}{\text{总市值}} \times 100\% $$ - 沪深300股息率3.65%,近5年分位值97.11%[53] - 因子评价:大盘指数股息率处于历史高位,防御性突出[51] 5. **破净率因子** - 构建思路:市净率低于1的个股占比,反映市场悲观情绪[55] - 具体构建:统计指数成分股中$$ \text{市净率} = \frac{\text{股价}}{\text{每股净资产}} < 1 $$的股票比例 - 当前上证50破净率26%,创业板指仅3%[55] 因子回测效果 1. **均线偏离因子** - 中证2000对250日均线偏离+43.17%,创最大正向偏离记录[19] - 创业板指对120日均线偏离-10.55%,显示深度超卖[19] 2. **风险溢价因子** - 近1年波动率:中证2000达2.29%,创业板指2.53%[33] - 当前风险溢价:上证50 +0.13%,创业板指 -0.82%[33] 3. **PE-TTM估值因子** - 中证500近1年波动率3.33,当前值超+1倍标准差-0.74%[44] - 创业板指PE-TTM 29.61,低于近1年均值29.99[44] 4. **股息率因子** - 沪深300股息率超+2倍标准差24.92%[53] - 中证2000股息率1.04%,低于近1年均值1.15%[53] 5. **破净率因子** - 上证50破净个股占比26%,沪深300为19%[55] - 中证2000破净率最低仅5.8%[55] (注:报告未提供信息比率IR等风险调整后收益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