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山西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开发科技(920029):领先的智能计量终端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山西证券· 2025-03-20 17: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为新股覆盖研究,默认无评级 [6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开发科技是国际领先的智能计量终端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先发优势且在海外市场有一定市占率,随着智慧能源体系及“双碳”目标推动将继续受益 [1][3] - 公司此次发行价为 30.38,对应发行后市值 42.19 亿元(考虑超额配售),2024 年 PE 为 7.16X,低于可比公司 PE(TTM)均值 15.10X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开发科技:领先的智能计量终端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 公司是全球最早参与智能电表研发及部署企业之一,累计向 40 余国出口超 9000 万套智能计量设备 [1][9]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 AMI 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智能计量终端收入贡献占比自 2020 年以来均在 95%以上,其中智能电表占主要比重 [9][11] - 公司深耕境外市场,2024 年境外收入占比 90.71%,境内业务进入国家电网供货体系,2024 年上半年国家电网贡献 6.55%收入 [13] - 公司 2021 - 2024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CAGR 达 25.75%,归母净利润 CAGR 达 41.41% [14] - 深科技直接持有公司 69.72%股份,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18] 政策、市场、技术共同作用,推动行业规模上行 智慧能源体系及“双碳”目标的驱动,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 - 全球多国出台政策提出智能电网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加强建设以智能电表为载体的智能计量体系,为公司业务开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19] 智慧变革引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向 - 各国布局碳中和发展规划,数字化技术可解决传统电力产业各节点难以协同问题,引领能源体系发展,智能计量基础设施是智慧能源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24] - 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分三个典型阶段,不同地区处于不同阶段 [26] 计量产品伴随新的技术指标迎来更新换代 - 原有智能计量终端性能难适应新型电力系统,IR46 标准将逐步替代 IEC 标准,新一代智能电表更符合建设要求 [29] 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行业具备极大潜力 -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能源体系变革加快,智能配用电解决方案和产品采购量增加,智能计量市场稳步增长,预计 2023 - 2028 年全球智能计量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 9.5%,2022 - 2027 年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 6.5% [31][32] 公司深耕智能计量终端、系统软件 AMI 公司围绕核心产品智能电表,提供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公司以智能电表为起点,提供涵盖多种能源、软硬件一体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35] - 智能计量终端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 年占总体收入 98.80%,其中智能计量表占比最高,2024 年上半年占总收入 64.52%,智能电表占主要比重,2024 年上半年占总体智能表收入 99.97% [35] - AMI 系统软件包括前置机系统、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等,与智能计量终端构成完整 AMI 高级计量架构,推动公用事业领域数字化转型 [40][41] 公司产品具备竞争力,深耕海外市场 - 公司 1998 年参与第一代智能电表研发,2001 年中标并大规模部署,开拓欧洲市场,2021 - 2023 年在欧洲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9.46%、10.41%、12.14% [43] - 公司技术储备丰富,产品集成能力强,能快速响应全球客户需求,产品可与超 30 余家全球主流厂商产品适配 [44][45] - 公司提供软硬件一体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为多个国家提供 AMI 系统及运维服务 [45] 募投项目情况 - 公司计划募资不超 101,687.90 万元,投资于四个项目,分别为成都长城开发智能计量终端自动化生产线建设项目、智能计量产品研发中心改扩建项目、全球销服运营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46] 可比公司财务及估值情况比较 - 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海兴电力、林洋能源、西力科技和炬华科技 [49] - 公司营收增速高于可比公司,2021 - 2023 年 CAGR 为 31.49%,归母净利润 2021 - 2023 年 CAGR 为 52.81%,仅次于海兴电力 [52] - 受客户结构影响,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与可比公司存在差距,外销收入占比高于可比公司 [54][57] - 公司此次发行对应 2023 年 PE 为 8.68X,2024 年 PE 为 7.16X,低于可比公司 PE 平均值 [58]
开发科技:领先的智能计量终端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20250320
山西证券· 2025-03-20 16: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为新股覆盖研究,默认无评级 [6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际领先的智能计量终端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具备先发优势且在海外市场有一定市占率,随着智慧能源体系及“双碳”目标推动将继续受益;此次发行价对应市值及PE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开发科技:领先的智能计量终端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 公司是全球最早参与智能电表研发及部署企业之一,累计向40余国出口超9000万套智能计量设备 [1][8] - 主营业务为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智能计量终端收入贡献占比超95%,智能电表是主要产品 [8][10] - 深耕境外市场,2024年境外收入占比90.71%,境内进入国家电网供货体系;2021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CAGR分别达25.75%和41.41% [12][13] - 深科技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其资源形成完整能源管理生态 [17] 政策、市场、技术共同作用,推动行业规模上行 智慧能源体系及“双碳”目标的驱动,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 - 全球多国出台政策提出智能电网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加强智能计量体系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18] 智慧变革引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方向 - 各国布局碳中和规划,数字化技术可解决传统电力产业节点协同问题,推动能源体系发展 [23] - 全球电力行业呈现建设智慧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趋势,智能计量基础设施是重要组成部分 [23] - 全球智能电网建设分三个阶段,不同地区处于不同阶段 [25] 计量产品伴随新的技术指标迎来更新换代 - 原有智能计量终端性能难适应新型电力系统,IR46标准将逐步替代IEC标准 [28] - 新一代智能电表符合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要求,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重要基础设施 [28] 在政策和技术的推动下,行业具备极大潜力 - 全球电力需求增长,能源体系变革加快,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加速扩大,智能计量市场随之增长 [30] - 预测全球智能计量市场规模2023 - 2028年复合增长率为9.5%,智能电表市场规模2022 - 2027年复合增长率为6.5% [30][31] 公司深耕智能计量终端、系统软件AMI 公司围绕核心产品智能电表,提供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 以智能电表为起点,提供涵盖多种能源、软硬件一体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34] - 智能计量终端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占比98.80%,智能计量表占比最高,智能电表占主要比重 [34] - AMI系统软件包括多个子系统,与智能计量终端构成完整AMI高级计量架构,推动公用事业数字化转型 [39][40] 公司产品具备竞争力,深耕海外市场 - 1998年参与第一代智能电表研发,2001年中标并部署,开拓欧洲市场 [42] - 在欧洲有一定市占率和品牌影响力,2021 - 2023年占有率分别为9.46%、10.41%、12.14%,还参与其他国家及地区AMI智能电表部署 [42] - 技术储备强,产品集成能力深厚,能快速响应全球客户需求,产品可与超30余家主流厂商产品适配 [43][44] - 提供软硬件一体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为多个国家提供AMI系统及运维服务 [44] 募投项目情况 - 计划募资不超101,687.90万元,投资于四个项目,分别是智能计量终端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智能计量产品研发中心改扩建、全球销服运营中心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 [45] 可比公司财务及估值情况比较 - 主要竞争对手有海兴电力、林洋能源、西力科技和炬华科技,各有优势 [48] - 营收增速高于可比公司,2021 - 2023年CAGR为31.49%;归母净利润成长性高,2021 - 2023年CAGR为52.81% [51] - 毛利率整体低于可比公司,受客户结构影响,外销收入占比差异大 [53] - 此次发行对应2023年PE为8.68X,2024年PE为7.16X,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57]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320
山西证券· 2025-03-20 10:05
报告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助力提振消费,券商财富管理优势凸显;芯动联科新品发布驱动MEMS加速度计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优利德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测试仪器、专业仪表贡献高增长;光伏产业链价格有结构性变化,部分产品价格上涨或有望上涨 [7][9][11][14] 市场走势 - 2025年3月20日,上证指数收盘3426.43,跌0.10%;深证成指收盘10979.05,跌0.32%;沪深300收盘4010.17,涨0.06%;中小板指收盘6832.90,跌0.21%;创业板指收盘2222.35,跌0.28%;科创50收盘1076.94,跌1.18% [4] 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20250310 - 20250316)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资本市场大有可为,方案强调培育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入市,对央国企提出市值管理要求,限制财务造假及违规减持,丰富债券产品品种 [7] - 券商股指类基金代销优势显著,2024年下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中,券商上榜56家,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三项指标环比分别增长12.46%、18.49%、26.69%,指数基金代销领域市占率达57.67%,同比提升0.65pct [7] - 上周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上证综指涨1.39%,沪深300涨1.59%,创业板指数涨0.97%;A股成交金额8.28万亿元,日均成交额1.66万亿元,环比减少2.66%;两融余额1.93万亿元,环比提升0.98%;中债 - 总全价(总值)指数较年初下跌1.59%;中债国债10年期到期收益率为1.83%,较年初上行22.40bp [7] 芯动联科(688582.SH)2024年报点评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扣非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增长48.21%;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长27.27% [9] - 业绩增长因产品经下游用户验证导入,应用领域增加,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项目增多,市场渗透率提升;MEMS加速度计产品收入快速增长得益于FM加速度计量产及新品研发 [9] -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85.03%,较去年同期提升2.0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54.93%,较去年同期提升2.76个百分点,主要系MEMS加速度计新品发布优化产品结构 [9]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09亿元,同比增长36.52%,在陀螺仪、加速度计、压力传感器、IMU等方面持续研发 [9]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5.88、8.22、11.29亿元,同比增长45.5%、39.7%、37.3%;分别实现净利润3.11、4.26、5.76亿元,同比增长40.2%、36.7%、35.3%;对应EPS分别为0.78、1.06、1.44元,维持“增持 - A”评级 [9] 优利德(688628.SH) - 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0.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5.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7.26%,业绩略低于预期 [11] - 经营业绩提升得益于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战略执行和落地,渠道及终端客户业务扩展成效明显;国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20.70%;海外市场主营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3.53% [11] - 2024年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提高,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带动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虽短期拖累利润但有助于提升长期竞争力 [11] - 2025年业绩稳健增长可期,驱动因素包括“两新”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效应显现,下游资本开支修复;新品迭代加快、高端新品转化销售,高端化进程加速;越南工厂完成建设和交付,国际竞争力提升 [11][12]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亿元、12.8亿元、14.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亿元、2.4亿元、2.8亿元,EPS为1.7/2.1/2.6元,维持“买入 - A”的投资评级 [14] 光伏产业链价格跟踪(20250319) - 组件价格结构性上涨,182mm双面PERC组件均价0.65元/W,较上周持平;182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73元/W,较上周上涨1.4%;3月国内组件排产规模预计在50 - 55GW之间,需求带动下预计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14] - 多晶硅价格持平,致密料均价为40.0元/kg,颗粒硅均价为38.0元/kg;少数企业签完本月订单,N型多晶硅成交量低;4月多晶硅期货仓单注册后,预计价格有望小幅上涨 [14] - 硅片价格结构性上涨,150um的182mm单晶硅片均价1.15元/片,较上周持平;130um的183mm N型硅片均价1.2元/片,较上周上涨1.7%;130um的182*210mm型硅片均价1.40元/片,较上周上涨3.7%;3月硅片排产环比上涨,后续有去库预期,预计价格持续上行 [14] - 电池片价格结构性上涨,M10电池片(转换效率23.1%)均价为0.31/W,较上周持平;TOPCon电池片均价为0.30元/W(转换效率25.0%+),较上周上涨1.7%;182*210mm N型电池品价格为0.33元/W(转换效率25.0%+),较上周上涨3.1%;光伏抢装潮带动下,电池供不应求,预计短期价格维持涨势 [14] - 光伏玻璃价格持平,3.2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22.0元/㎡,2.0mm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14.0元/㎡ [16] - 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的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改善方向的福莱特;海外布局方向的阿特斯、阳光电源、德业股份;建议关注横店东磁等多家公司 [16]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3-20
山西证券· 2025-03-20 10: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芯动联科维持“增持 - A”评级 [9] - 优利德维持“买入 - A”的投资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资本市场助力提振消费,券商财富管理优势凸显,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资本市场大有可为,券商股指类基金代销优势显著 [7] - 芯动联科 2024 年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MEMS 加速度计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未来营收和净利润增长 [9] - 优利德 2024 年经营业绩稳步提升,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展望 2025 年业绩稳健增长可期 [11] - 2025 年 3 月 19 日光伏产业链价格有结构性变化,组件、硅片、电池片价格有涨有平,多晶硅和光伏玻璃价格持平,部分产品预计价格后续有变动 [13][14] 各公司及行业总结 非银行金融行业 - 中办和国办在《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到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延续相关政策思路,强调培育长期资本入市,对央国企提出市值管理要求,限制财务造假及违规减持,丰富债券产品品种 [7] - 中基协公布 2024 年下半年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券商上榜 56 家,在“权益基金保有规模”“非货币市场基金保有规模”“股票型指数基金保有规模”三项指标环比分别增长 12.46%、18.49%、26.69%,指数基金代销领域市占率达 57.67%,同比提升 0.65pct [7] - 上周主要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上证综指上涨 1.39%,沪深 300 上涨 1.59%,创业板指数上涨 0.97%;A股 成交金额 8.28 万亿元,日均成交额 1.66 万亿元,环比减少 2.66%;两融余额 1.93 万亿元,环比提升 0.98%;中债 - 总全价(总值)指数较年初下跌 1.59%,中债国债 10 年期到期收益率为 1.83%,较年初上行 22.40bp [7] 芯动联科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05 亿元,同比增长 27.57%;归母净利润 2.22 亿元,同比增长 34.33%;扣非归母净利润 2.12 亿元,同比增长 48.21%;基本每股收益 0.56 元,同比增长 27.27% [9] - 业绩增长原因是产品经下游用户验证导入,应用领域增加,进入试产及量产阶段项目增多,市场渗透率提升 [9] - 2024 年 MEMS 陀螺仪、MEMS 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收入分别为 3.51 亿元、2784 万元、2140 万元、423 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 86.75%、6.88%、5.29%、1.05%,同比分别变动 34.76、68.57、 - 5.19、 - 75.94 个百分点 [9] - 2024 年销售毛利率为 85.03%,较去年同期提升 2.02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 54.93%,较去年同期提升 2.76 个百分点 [9] - 2024 年研发费用为 1.09 亿元,同比增长 36.52%,在多方面进行研发投入 [9]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营收 5.88、8.22、11.29 亿元,同比增长 45.5%、39.7%、37.3%;分别实现净利润 3.11、4.26、5.76 亿元,同比增长 40.2%、36.7%、35.3%;对应 EPS 分别为 0.78、1.06、1.44 元 [9] 优利德 - 2024 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11.3 亿元,同比增长 10.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86 亿元,同比增长 15.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78 亿元,同比增长 17.26%,业绩表现略低于此前预期 [11] - 经营业绩提升得益于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战略执行和落地,渠道及终端客户业务扩展成效明显,国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 5.11 亿元,同比增长 20.70%;海外市场主营收入 6.14 亿元,同比增长 3.53% [11] - 2024 年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提高,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带动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支出较上年增加 1413.52 万元,同比增长 13.63%;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年确认股权激励费用 768.48 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1 亿元 [11] - 2025 年业绩稳健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两新”政策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效应显现,下游资本开支有望修复;新品迭代加快、高端新品转化销售,高端化进程有望加速;越南工厂完成建设和交付,国际竞争力提升可期 [11] - 预计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3 亿元、12.8 亿元、14.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9 亿元、2.4 亿元、2.8 亿元,EPS 为 1.7/2.1/2.6 元,按照 3 月 19 日收盘价 39.15 元,对应 PE 为 24/18/15 倍 [14] 光伏产业链 - 组件价格结构性上涨,182mm 双面 PERC 组件均价 0.65 元/W,较上周持平;182TOPCon 双玻组件价格 0.73 元/W,较上周上涨 1.4%,3 月国内组件排产规模预计在 50 - 55GW 之间,预计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14] - 多晶硅价格持平,致密料均价为 40.0 元/kg,颗粒硅均价为 38.0 元/kg,本周少数多晶硅企业签完本月订单,N 型多晶硅有 7 家企业成交,成交量低,4 月多晶硅期货仓单注册后预计价格有望小幅上涨 [14] - 硅片价格结构性上涨,150um 的 182mm 单晶硅片均价 1.15 元/片,较上周持平;130um 的 183mm N 型硅片均价 1.2 元/片,较上周上涨 1.7%;130um 的 182*210mm 型硅片均价 1.40 元/片,较上周上涨 3.7%,3 月硅片排产环比上涨,后续有去库预期,预计价格持续上行 [14] - 电池片价格结构性上涨,M10 电池片(转换效率 23.1%)均价为 0.31/W,较上周持平;TOPCon 电池片均价为 0.30 元/W(转换效率 25.0% +),较上周上涨 1.7%;182*210mm N 型电池品价格为 0.33 元/W(转换效率 25.0% +),较上周上涨 3.1%,光伏抢装潮带动下,电池供不应求,预计短期价格维持涨势 [14] - 光伏玻璃价格持平,3.2mm 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 22.0 元/㎡,2.0mm 镀膜光伏玻璃价格为 14.0 元/㎡ [16] - 重点推荐 BC 新技术方向的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改善方向的福莱特;海外布局方向的阿特斯、阳光电源、德业股份;建议积极关注横店东磁等多家公司 [16]
芯动联科:新品发布驱动MEMS加速度计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0250319
山西证券· 2025-03-19 23: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 年芯动联科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MEMS 加速度计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明显提升,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1][2][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3 月 19 日收盘价 60.20 元,年内最高/最低 73.17/24.68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2.47/4.01 亿,流通 A 股市值 148.62 亿,总市值 241.17 亿 [1] 基础数据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基本每股收益 0.56 元,摊薄每股收益 0.56 元,每股净资产 5.79 元,净资产收益率 9.58% [1][2]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4.05 亿元,同比增长 27.57%;归母净利润 2.22 亿元,同比增长 34.33%;扣非归母净利润 2.12 亿元,同比增长 48.21%;基本每股收益 0.56 元,同比增长 27.27% [1] 产品收入构成 - 2024 年 MEMS 陀螺仪、MEMS 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分别实现 3.51 亿元、2784 万元、2140 万元、423 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 86.75%、6.88%、5.29%、1.05%,同比分别变动 34.76、68.57、 - 5.19、 - 75.94 个百分点 [1] 毛利率和净利率 - 2024 年销售毛利率为 85.03%,较去年同期提升 2.02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 54.93%,较去年同期提升 2.76 个百分点 [2] 各产品毛利率 - 2024 年 MEMS 陀螺仪、MEMS 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 87.25%、73.67%、63.58%、84.65%,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 1.70、11.14、 - 2.01、 - 2.33 个百分点 [2] 研发投入 - 2024 年研发费用为 1.09 亿元,同比增长 36.52% [3] 研发成果 - 陀螺仪方面对 Z 轴陀螺仪持续研发迭代,对单片三轴陀螺仪、工业级陀螺多轮流片并改进;加速度计方面高性能谐振式加速度计量产并小批量出货,研发出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产品;压力传感器方面小量程压力传感器定型量产并小批量供货,大量程高性能和适用恶劣环境的高性能压力传感器持续研发;IMU 方面可用于自动驾驶等的 6 轴车规级 IMU 持续研发 [3] 未来业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营收 5.88、8.22、11.29 亿元,同比增长 45.5%、39.7%、37.3%;分别实现净利润 3.11、4.26、5.76 亿元,同比增长 40.2%、36.7%、35.3%;对应 EPS 分别为 0.78、1.06、1.44 元,以 3 月 19 日收盘价 60.20 元计算,对应 PE 分别为 77.4X、56.6X、41.9X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 会计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17 | 405 | 588 | 822 | 1129 | | YoY(%) | 39.8 | 27.6 | 45.5 | 39.7 | 37.3 | | 净利润(百万元) | 165 | 222 | 311 | 426 | 576 | | YoY(%) | 41.8 | 34.3 | 40.2 | 36.7 | 35.3 | | 毛利率(%) | 83.0 | 85.0 | 83.8 | 83.1 | 82.5 | | EPS(摊薄/元) | 0.41 | 0.55 | 0.78 | 1.06 | 1.44 | | ROE(%) | 7.8 | 9.6 | 11.8 | 14.0 | 16.0 | | P/E(倍) | 145.8 | 108.5 | 77.4 | 56.6 | 41.9 | | P/B(倍) | 11.4 | 10.4 | 9.2 | 7.9 | 6.7 | | 净利率(%) | 52.2 | 54.9 | 52.9 | 51.8 | 51.0 | [8]
芯动联科(688582):新品发布驱动MEMS加速度计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山西证券· 2025-03-19 22: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芯动联科营收和净利润稳步增长,MEMS加速度计产品收入快速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明显提升,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1][2][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3月19日收盘价60.20元,年内最高/最低73.17/24.68元,流通A股/总股本2.47/4.01亿,流通A股市值148.62亿,总市值241.17亿 [1] 基础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0.56元,摊薄每股收益0.56元,每股净资产5.79元,净资产收益率9.58%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同比增长27.57%;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增长34.33%;扣非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48.21%;基本每股收益0.56元,同比增长27.27% [1] 产品收入构成 - 2024年MEMS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分别实现3.51亿元、2784万元、2140万元、423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86.75%、6.88%、5.29%、1.05%,同比分别变动34.76、68.57、 - 5.19、 - 75.94个百分点 [1] 毛利率和净利率 - 2024年销售毛利率为85.03%,较去年同期提升2.02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54.93%,较去年同期提升2.76个百分点 [2] 各产品毛利率 - 2024年MEMS陀螺仪、MEMS加速度计、惯性测量单元、技术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87.25%、73.67%、63.58%、84.65%,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1.70、11.14、 - 2.01、 - 2.33个百分点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为1.09亿元,同比增长36.52% [3] 研发成果 - 陀螺仪方面对Z轴陀螺仪持续研发迭代,对单片三轴陀螺仪、工业级陀螺多轮流片并改进;加速度计方面高性能谐振式加速度计量产并小批量出货,研发出单片双轴和单片三轴产品;压力传感器方面小量程已定型量产并供货,大量程和恶劣环境适用型在研发;IMU方面6轴车规级IMU在研发 [3]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收5.88、8.22、11.29亿元,同比增长45.5%、39.7%、37.3%;分别实现净利润3.11、4.26、5.76亿元,同比增长40.2%、36.7%、35.3%;对应EPS分别为0.78、1.06、1.44元,以3月19日收盘价60.20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77.4X、56.6X、41.9X,维持“增持 - A”评级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17|405|588|822|1129| |YoY(%)|39.8|27.6|45.5|39.7|37.3| |净利润(百万元)|165|222|311|426|576| |YoY(%)|41.8|34.3|40.2|36.7|35.3| |毛利率(%)|83.0|85.0|83.8|83.1|82.5| |EPS(摊薄/元)|0.41|0.55|0.78|1.06|1.44| |ROE(%)|7.8|9.6|11.8|14.0|16.0| |P/E(倍)|145.8|108.5|77.4|56.6|41.9| |P/B(倍)|11.4|10.4|9.2|7.9|6.7| |净利率(%)|52.2|54.9|52.9|51.8|51.0| [8]
资本市场助力提振消费,券商财富管理优势凸显
山西证券· 2025-03-19 20: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资本市场大有可为,方案延续政策思路,强调培育长期资本入市,对央国企提出市值管理要求,限制财务造假及违规减持,丰富个人投资种类 [2][3][8] - 券商股指类基金代销优势显著,在多项指标上实现显著增长,指数基金代销领域市占率优势明显 [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强化央国企市值管理,打击违规行为,丰富债券产品品种 [2][8] - 券商在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中表现突出,多项指标增长,指数基金代销市占率提升 [3][9] 行情回顾 - 上周沪深 300 指数、创业板指数分别收于 4006.56(1.59%)、2226.72(0.97%),申万一级非银金融指数涨幅为 3.15%,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7 位,证券Ⅲ涨幅为 2.86% [10] - 个股表现方面,本周板块涨幅居前的有中国银河(14.79%)、信达证券(12.84%)、瑞达期货(8.99%),跌幅居前的有四川双马( - 6.52%)、浙江东方( - 0.98%)、渤海租赁( - 0.59%) [10][11]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市场表现及规模:上周主要指数均上涨,上证综指上涨 1.39%,沪深 300 上涨 1.59%,创业板指数上涨 0.97%,A股成交金额 8.28 万亿元,日均成交额 1.66 万亿元,环比减少 2.66% [4][11] - 信用业务:截至 03 月 14 日,市场质押股 3178.58 亿股,占总股本 3.93%,两融余额 1.93 万亿元,环比提升 0.98%,其中融资规模 1.92 万亿元,融券余额 121.73 亿元 [13] - 基金发行:25 年 02 月,新发行基金份额 657.86 亿份,发行 55 只,环比上涨 - 20.99%,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 302.53 亿份,环比上涨 20.78%,发行份额占比 45.99% [13] - 投行业务:25 年 02 月,股权承销规模 64.77 亿元,其中 IPO 金额 1.28 亿元,再融资金额 63.49 亿元 [13] - 债券市场:中债 - 总全价(总值)指数较年初下跌 1.59%,中债国债 10 年期到期收益率为 1.83%,较年初上行 22.40bp [4][13] 监管政策与行业动态 - 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精神,要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扩大开放,提升监管执法效能,建设监管铁军 [18]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1 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明确监督管理和自律管理要求,规定权益调整要求等 [18] - 2024 年下半年券商基金代销实现保有规模、市占率“双升” [19] 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国泰君安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 89.04 亿元变更为 176.30 亿元 [19] - 天风证券向特定对象宏泰集团发行 A 股股票申请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 [19] - 中信建投选举刘成先生为董事长 [19]
非银行金融行业周报:资本市场助力提振消费,券商财富管理优势凸显-20250319
山西证券· 2025-03-19 1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领先大市 - A(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资本市场大有可为,方案延续政策思路,强调培育长期资本入市,对央国企提出市值管理要求,限制财务造假及违规减持,丰富个人投资种类 [2][3][9] - 券商股指类基金代销优势显著,2024 年下半年多项指标显著增长,指数基金代销领域市占率优势明显 [3][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 - 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多措并举稳住股市,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强化央国企市值管理,打击违规行为,丰富债券产品品种 [2][9] - 方案延续政策思路,提升市场公平性和投资者投资种类 [3][9] - 券商股指类基金代销优势显著,多项指标增长且市占率提升 [3][10] 行情回顾 - 上周沪深 300 指数、创业板指数、申万一级非银金融指数、证券Ⅲ均有涨幅,非银金融指数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7 位 [11] - 个股表现方面,中国银河、信达证券、瑞达期货涨幅居前,四川双马、浙江东方、渤海租赁跌幅居前 [11][12] 行业重点数据跟踪 - 市场表现及规模:上周主要指数上涨,A股成交金额 8.28 万亿元,日均成交额 1.66 万亿元,环比减少 2.66% [4][12] - 信用业务:截至 03 月 14 日,市场质押股 3178.58 亿股,占总股本 3.93%;两融余额 1.93 万亿元,环比提升 0.98% [14] - 基金发行:25 年 02 月,新发行基金份额 657.86 亿份,发行 55 只,环比上涨 -20.99%,股票型基金发行份额占比 45.99% [14] - 投行业务:25 年 02 月,股权承销规模 64.77 亿元,IPO 金额 1.28 亿元,再融资金额 63.49 亿元 [14] - 债券市场:中债 - 总全价(总值)指数较年初下跌 1.59%;中债国债 10 年期到期收益率为 1.83%,较年初上行 22.40bp [4][14] 监管政策与行业动态 - 证监会传达学习精神,要巩固市场回稳势头,支持科技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升监管效能,建设监管铁军 [19] - 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11 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相关事项》,明确监管和自律管理要求,规定权益调整要求等 [19] - 2024 年下半年券商基金代销实现保有规模、市占率“双升” [20] 上市公司重点公告 - 国泰君安中文名称变更为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 89.04 亿元变更为 176.30 亿元 [20] - 天风证券向特定对象宏泰集团发行 A 股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20] - 中信建投选举刘成先生为董事长 [20]
优利德: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测试仪器、专业仪表贡献高增长-20250320
山西证券· 2025-03-19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的投资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得益于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战略执行和落地,渠道及终端客户业务扩展成效明显,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提高,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带动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但业绩略低于此前预期 [1][3][4] - 2025 年公司业绩稳健增长可期,驱动因素包括“两新”政策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效应显现、新品迭代和高端新品转化销售加速高端化进程、越南工厂完成建设和交付提升国际竞争力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公司 2024 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11.3 亿元,同比增长 10.8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86 亿元,同比增长 15.0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78 亿元,同比增长 17.26% [1] 市场数据 - 2025 年 3 月 19 日收盘价 39.15 元,年内最高 / 最低 47.58/26.50 元,流通 A 股 / 总股本 1.11/1.11 亿,流通 A 股市值 43.52 亿,总市值 43.57 亿 [3][4] 基础数据 - 2024 年 9 月 30 日基本每股收益 1.37 元,摊薄每股收益 1.37 元,每股净资产 11.05 元,净资产收益率 12.08% [4] 事件点评 -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11.26 亿元,同比增长 10.68%,测试仪器和专业仪表产品线增长较好,国内市场主营业务收入 5.11 亿元,同比增长 20.70%,海外市场主营收入 6.14 亿元,同比增长 3.53% [3] - 收入结构上,2024 年测试仪器与专业仪表产品线收入增速高于整体,通用仪表与温度与环境测试仪表收入增速低于整体,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提高;费用端,2024 年研发费用支出增加 1413.52 万元,同比增长 13.63%,确认股权激励费用 768.48 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1 亿元 [4] 展望 2025 年 - “两新”政策 +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效应持续显现,下游资本开支有望修复,支撑仪器仪表需求和公司新增订单 [5] - 新品迭代加快、高端新品转化销售,高端化进程有望加速,2024 年已发布十余款测试仪器新品,2025 年计划推出 30 余款仪器产品,测试仪器全产品线更新升级,有望推出新品类,2 月已发布基于 DeepSeek 大模型的 MSO8000HD 系列高分辨率示波器 [5] - 越南工厂完成建设和交付,已小批量试产,预计 2025Q2 - Q3 大规模生产,与河源、松山湖生产基地构筑全球生产及供应链网络,增强响应速度与市场竞争力 [5]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1.3 亿元、12.8 亿元、14.8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9 亿元、2.4 亿元、2.8 亿元,EPS 为 1.7/2.1/2.6 元,对应 PE 为 24/18/15 倍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91|1020|1130|1284|1478| |YoY(%)|5.9|14.4|10.8|13.6|15.1| |净利润(百万元)|117|161|186|237|283| |YoY(%)|8.0|37.5|15.0|27.6|19.7| |毛利率(%)|36.3|43.3|44.9|45.2|45.6| |EPS(摊薄/元)|1.05|1.45|1.67|2.13|2.55| |ROE(%)|10.9|13.3|14.3|16.0|16.6| |P/E(倍)|37.1|27.0|23.5|18.4|15.4| |P/B(倍)|4.1|3.7|3.4|3.0|2.6| |净利率(%)|13.2|15.8|16.4|18.5|19.2|[9]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呈现 2022A - 2026E 各年度数据,涵盖流动资产、现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等资产项目,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等负债项目,以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等利润表项目和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现金流量表项目 [11] - 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等增速)、毛利率、净利率、ROE、ROIC、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总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估值比率(P/E、P/B、EV/EBITDA)等各年度数据 [11]
优利德:收入结构持续优化,测试仪器、专业仪表贡献高增长-20250319
山西证券· 2025-03-19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 - A”的投资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10.80%;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15.02%;扣非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17.26%,业绩略低于预期 [1] - 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得益于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战略执行和落地,渠道及终端客户业务扩展成效明显,主营业务收入11.26亿元,同比增长10.68%,测试仪器和专业仪表产品线增长较好,国内市场收入5.11亿元,同比增长20.70%,海外市场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3.53% [2] - 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中高端产品占比提高,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带动净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2024年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增加1413.52万元,同比增长13.63%,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确认股权激励费用768.48万元,虽短期拖累利润但有助于提升长期竞争力 [3] - 2025年业绩稳健增长可期,驱动因素包括“两新”政策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效应显现,下游资本开支修复支撑需求和订单;新品迭代加快、高端新品转化销售,高端化进程加速,2024年发布十余款新品,2025年计划推出30余款产品并有望推新品类;越南工厂完成建设交付,预计2025Q2 - Q3大规模生产,增强国际竞争力 [4]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3亿元、12.8亿元、14.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9亿元、2.4亿元、2.8亿元,EPS为1.7/2.1/2.6元,对应PE为24/18/15倍 [6] 财务数据与估值 财务数据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891|1020|1130|1284|1478| |YoY(%)|5.9|14.4|10.8|13.6|15.1| |净利润(百万元)|117|161|186|237|283| |YoY(%)|8.0|37.5|15.0|27.6|19.7| |毛利率(%)|36.3|43.3|44.9|45.2|45.6| |EPS(摊薄/元)|1.05|1.45|1.67|2.13|2.55| |ROE(%)|10.9|13.3|14.3|16.0|16.6| |净利率(%)|13.2|15.8|16.4|18.5|19.2|[8] 估值数据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P/E(倍)|37.1|27.0|23.5|18.4|15.4| |P/B(倍)|4.1|3.7|3.4|3.0|2.6| |EV/EBITDA|25.2|19.9|17.7|13.5|11.0|[8][10] 财务报表预测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流动资产|786|764|903|1060|1232| |现金|41|341|421|570|700| |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95|97|126|130|138| |预付账款|3|6|6|7|8| |存货|239|291|332|338|361| |其他流动资产|408|29|18|15|24| |非流动资产|432|676|619|678|719| |长期投资|3|2|2|2|2| |固定资产|378|370|414|460|494| |无形资产|40|38|41|44|47| |其他非流动资产|12|266|162|172|177| |资产总计|1218|1441|1522|1738|1951| |流动负债|152|211|209|254|254| |短期借款|0|0|0|0|0| |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90|130|127|154|155| |其他流动负债|63|80|82|100|99| |非流动负债|6|41|32|26|19| |长期借款|4|38|29|22|15| |其他非流动负债|3|3|3|3|3| |负债合计|159|252|241|280|272| |少数股东权益|0|-1|-3|-7|-11| |股本|110|111|111|111|111| |资本公积|578|594|601|601|601| |留存收益|368|487|557|646|753|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059|1190|1284|1465|1690| |负债和股东权益|1218|1441|1522|1738|1951|[10]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891|1020|1130|1284|1478| |营业成本|568|578|623|703|803| |营业税金及附加|9|10|11|12|14| |营业费用|66|102|114|116|126| |管理费用|62|66|75|80|89| |研发费用|72|104|118|128|148| |财务费用|-9|-10|-8|-6|-4| |资产减值损失|-6|-5|-5|-4|-4|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0|0|0|0| |投资净收益|6|5|3|3|4| |营业利润|127|180|202|258|309| |营业外收入|0|0|3|3|1| |营业外支出|1|4|2|2|2| |利润总额|127|176|203|259|308| |所得税|12|17|19|25|30| |税后利润|115|158|183|233|279| |少数股东损益|-2|-3|-2|-3|-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7|161|186|237|283| |EBITDA|157|203|224|282|334|[10]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现金流|94|212|124|298|275| |净利润|115|158|183|233|279| |折旧摊销|31|35|32|38|44| |财务费用|-9|-10|-8|-6|-4| |投资损失|-6|-5|-3|-3|-4| |营运资金变动|-65|14|-81|38|-39| |其他经营现金流|28|20|1|-1|0| |投资活动现金流|-231|86|42|-93|-85| |筹资活动现金流|-15|2|-86|-56|-60|[10]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5.9|14.4|10.8|13.6|15.1| |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12.2|41.4|12.1|27.8|19.9| |成长能力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8.0|37.5|15.0|27.6|19.7| |毛利率(%)|36.3|43.3|44.9|45.2|45.6| |净利率(%)|13.2|15.8|16.4|18.5|19.2| |ROE(%)|10.9|13.3|14.3|16.0|16.6| |ROIC(%)|10.7|12.3|13.2|14.8|15.3|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13.0|17.5|15.8|16.1|14.0| |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5.2|3.6|4.3|4.2|4.9| |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3.4|2.2|2.6|2.8|3.4| |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7|0.8|0.8|0.8|0.8| |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11.0|10.6|10.1|10.0|11.0| |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4.4|5.3|4.9|5.0|5.2| |每股指标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元)|1.05|1.45|1.67|2.13|2.55| |每股指标 -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元)|0.84|1.90|1.12|2.68|2.47| |每股指标 -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元)|9.51|10.69|11.54|13.16|15.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