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油(00883)

搜索文档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67.07亿 内资抢筹盈富基金(02800)超52亿港元 绩前抛售腾讯控股(00700)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8:00
北水资金流向 - 5月14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67.0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50.03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17.04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个股为盈富基金(02800)、建设银行(00939)、中国平安(02318),净卖出前三为小米集团-W(01810)、腾讯(00700)、中芯国际(00981) [1] - 盈富基金获净买入40.89亿港元,建设银行获净买入7.61亿港元,中国平安获净买入2.98亿港元 [2][5] 个股资金流动 - 小米集团-W遭净卖出15.44亿港元,德意志银行指出其汽车业务订单下滑引发担忧,但里昂上调全年电动车交付预测至40万辆 [8]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7.23亿港元,公司一季度收入1800.22亿元同比增13%,净利润478.21亿元同比增14%,资本开支230亿元主要用于AI业务 [7]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3.53亿港元,一季度收入22.47亿美元环比增2%低于指引,毛利率22.5%超预期 [6] - 阿里巴巴-W净卖出1.25亿港元,中国移动净买入1.09亿港元,中海油净卖出1456万港元 [2][8] 行业动态 - 大金融板块获资金加仓,建设银行、中国平安、弘业期货分别净买入7.61亿、2.98亿、1256万港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修订放宽权益类资产风险因子 [5] - 电子烟行业思摩尔国际净买入8621万港元,美国对非法雾化电子烟监管趋严,合规市场扩容趋势明确 [6] - 电信行业中国移动获资金流入,高盛指出其企业业务转型影响现金流但资本支出减少将稳定自由现金流 [5] 市场情绪 - 交银国际认为中美经贸谈判进展超预期,降低全球贸易和衰退风险,短期风险情绪平稳利好港股 [4] - 盈富基金获52.4亿港元净买入,反映市场对港股整体乐观情绪 [4]
石化化工交运行业日报第61期:贸易摩擦有望缓解,继续看好顺周期板块复苏
光大证券· 2025-05-14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基础化工、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仓储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摩擦缓和,美国将修改对中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中国也将相应修改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并暂停或取消非关税反制措施 [2] - 中国召开各项会议刺激需求、稳就业稳经济,国务院常务会议释放更强政策信号 [3] - 看好炼化、MDI、农化、维生素等顺周期板块景气回暖,2025年化工品盈利有望整体回暖,价格有望底部回升 [4] - 给出投资建议,持续看好“三桶油”及油服板块、国产替代趋势下的材料企业、地产链及龙头公司、维生素及蛋氨酸板块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日化工品行情回顾 石油石化 - 炼化化纤相关产品中,布伦特原油最新价格64美元/桶,近一月均价65美元/桶,30日涨跌幅-1.1%;WTI原油最新价格61美元/桶,近一月均价61美元/桶,30日涨跌幅-0.8%等 [11] 基础化工 - 煤化工相关产品中,环渤海动力煤(秦皇岛,5500K)最新价格675元/吨,近一月均价678元/吨,30日涨跌幅-0.7%;无烟煤(Q:7000中块,焦作)最新价格1000元/吨,近一月均价993元/吨,30日涨跌幅2.0%等 [16] - 化肥相关产品中,复合肥最新价格3201元/吨,近一月均价3200元/吨,30日涨跌幅0.1%;尿素最新价格1945元/吨,近一月均价1906元/吨,30日涨跌幅-1.3%等 [18] - 农药相关产品中,草甘膦最新价格23350元/吨,近一月均价23332元/吨,30日涨跌幅0.2%;草铵膦最新价格46000元/吨,近一月均价46000元/吨,30日涨跌幅0.0%等 [19] - 聚氨酯相关产品中,纯MDI最新价格17550元/吨,近一月均价17132元/吨,30日涨跌幅1.4%;聚MDI最新价格16400元/吨,近一月均价15347元/吨,30日涨跌幅5.1%等 [21] - 钛白粉相关产品中,钛精矿最新价格2217元/吨,近一月均价2217元/吨,30日涨跌幅0.0%;钛白粉最新价格15200元/吨,近一月均价15437元/吨,30日涨跌幅-1.4%等 [27] - 硅相关产品中,金属硅最新价格9610元/吨,近一月均价10063元/吨,30日涨跌幅-9.8%;有机硅DMC最新价格11680元/吨,近一月均价12165元/吨,30日涨跌幅-16.6%等 [39] - 饲料及添加剂相关产品中,维生素A最新价格75元/公斤,近一月均价79元/公斤,30日涨跌幅-13.3%;维生素E最新价格114元/公斤,近一月均价119元/公斤,30日涨跌幅-6.9%等 [44] 新材料 - 新能源材料相关产品中,碳酸锂最新价格65900元/吨,近一月均价68053元/吨,30日涨跌幅-5.6%;磷酸铁最新价格10600元/吨,近一月均价10600元/吨,30日涨跌幅0.0%等 [46] - 半导体材料相关产品中,电子级双氧水G5级最新价格3800元/吨,近一月均价4583元/吨,30日涨跌幅-52.5%;电子级硫酸G5级最新价格3000元/吨,近一月均价3000元/吨,30日涨跌幅0.0%等 [5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5月13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5-13 20:39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5月13日下跌1.87% [2]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金额930.16亿港元 其中买入成交476.39亿港元 卖出成交453.77亿港元 合计净买入22.62亿港元 [2] - 港股通(深)净卖出15.72亿港元 港股通(沪)净买入38.33亿港元 [2] 个股成交活跃度 - 小米集团-W成交金额72.30亿港元居首 阿里巴巴-W成交66.97亿港元 腾讯控股成交59.64亿港元 [2] - 优必选成交金额31.29亿港元 美团-W成交40.63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成交金额30.78亿港元 泡泡玛特成交9.16亿港元 [4] 资金流向 - 净买入前三位为建设银行5.79亿港元 阿里巴巴-W5.33亿港元 中国海洋石油3.53亿港元 [2] - 工商银行获净买入2.87亿港元 中国移动获净买入3.20亿港元 优必选获净买入2.53亿港元 [3] - 腾讯控股遭净卖出6.64亿港元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2.27亿港元 泡泡玛特遭净卖出1.91亿港元 [2][4] 股价表现 - 建设银行股价上涨0.15% 工商银行股价上涨1.27% 优必选股价上涨5.68% [3]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3.89%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2.22% 美团-W股价下跌4.91% [3][4] - 中国海洋石油股价下跌0.46%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4.05%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3.85% [3][4] 连续交易特征 - 腾讯控股连续净卖出90.93亿港元 小米集团-W连续净卖出62.60亿港元 [3] - 7只个股同时上榜港股通(深)和港股通(沪)成交活跃股 包括阿里巴巴-W 中国海洋石油 优必选等 [3]
5月13日南向资金净买入22.62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5-13 20:36
恒生指数表现 - 5月13日恒生指数下跌1.87%,报收23108.27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22.62亿港元 [1] 港股通成交情况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930.16亿港元,成交净买入22.62亿港元 [1]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591.20亿港元,成交净买入38.33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338.96亿港元,成交净卖出15.72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 - 小米集团-W成交额48.55亿港元,居首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42.56亿港元,腾讯控股成交额34.74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净买入9.16亿港元,居首 [1] - 泡泡玛特净卖出1.91亿港元,居首 [1] 深市港股通成交活跃股 - 腾讯控股成交额24.89亿港元,居首 [2] - 阿里巴巴-W成交额24.41亿港元,小米集团-W成交额23.74亿港元 [2] - 中国海洋石油净买入3.69亿港元,居首 [2] - 腾讯控股净卖出8.14亿港元,居首 [2] 个股表现 - 阿里巴巴-W收盘下跌3.89% [1] - 泡泡玛特收盘上涨3.10% [1] - 腾讯控股收盘下跌2.22% [2] - 中国海洋石油收盘下跌0.46% [2]
资金动向 | 北水买入港股超22亿港元,加仓建设银行、阿里巴巴
格隆汇· 2025-05-13 20:08
南下资金流向 - 净买入建设银行5.79亿港元[1][3] - 净买入阿里巴巴-W 5.33亿港元[1] - 净买入中国海洋石油3.53亿港元[1] - 净买入中国移动3.2亿港元[1] - 净买入工商银行2.87亿港元[1] - 净买入优必选2.52亿港元[1] - 净卖出腾讯控股6.63亿港元[1] - 净卖出中芯国际2.27亿港元[1] - 净卖出泡泡玛特1.9亿港元[1] - 南下资金连续6日净卖出腾讯控股累计90.93亿港元[3] - 南下资金连续6日净卖出小米集团累计62.59亿港元[3] 个股交易数据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3.9% 成交额48.55亿港元 净买入0.73亿港元[3] - 阿里巴巴-W股价下跌3.9% 成交额42.56亿港元 净买入9.16亿港元[3] - 腾讯控股股价下跌2.2% 成交额34.74亿港元 净买入1.50亿港元[3] - 美团-W股价下跌4.9% 成交额23.78亿港元 净买入1.21亿港元[3] - 优必选股价上涨5.7% 成交额21.48亿港元 净买入3.02亿港元[3]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4.1% 成交额21.03亿港元 净卖出1.35亿港元[3] - 建设银行股价上涨0.2% 成交额9.95亿港元[3] - 泡泡玛特股价上涨3.1% 成交额9.16亿港元 净卖出1.91亿港元[3] - 中国海洋石油股价下跌0.5% 成交额8.63亿港元 净卖出0.16亿港元[3] - 工商银行股价上涨1.3% 成交额8.10亿港元[3] 公司动态与行业信息 - 建设银行受益于中国人民银行降准0.5个百分点 预计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4] - 阿里巴巴发布Qwen3量化模型 支持通过Ollama、LM Studio等多平台部署[4] - 优必选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合作[4] - 小米集团在商业诋毁诉讼中获得终审胜诉[4] - 中芯国际首季收入22.47亿美元 环比增长2% 毛利率22.5%超预期[4]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5月1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5-13 19:04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小米集团-W(01810)以48.55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榜首,净买入7265.68万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42.56亿元排名第二,净买入9.16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34.74亿元位列第三,净买入1.50亿元 [1][2] - 美团-W(03690)和优必选(09880)分别以23.78亿元和21.48亿元成交额进入前五,净买入分别为1.21亿元和3.02亿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21.03亿元但净卖出1.35亿元,显示资金分歧 [2] - 建设银行(00939)和工商银行(01398)分别获净买入5.79亿元和2.87亿元,反映金融股资金流入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腾讯控股(00700)以24.89亿元成交额居深港通(南向)首位,但净卖出8.14亿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4.41亿元排名第二,净卖出3.83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3.74亿元位列第三,净卖出2.22亿元 [1][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6.85亿元但净卖出1.90亿元,与沪港通流向相反 [2]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和中国移动(00941)分别获净买入3.69亿元和3.20亿元,显示能源及通信板块资金青睐 [2] - 快手-W(01024)和比亚迪电子(00285)分别净卖出1.11亿元和867.37万元,反映科技细分领域资金流出 [2] 跨市场成交对比 - 腾讯控股(00700)在沪港通净买入1.50亿元,但在深港通净卖出8.14亿元,显示南北资金分歧 [1][2] - 阿里巴巴-W(09988)沪港通净买入9.16亿元,深港通净卖出3.83亿元,跨市场资金流向差异显著 [1][2] - 小米集团-W(01810)沪港通净买入7265.68万元,深港通净卖出2.22亿元,反映投资者策略分化 [1][2]
受OPEC+增产及关税政策扰动,国际油价大幅下行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13 09:55
核心观点 - 国际主要能源机构因"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调2025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期至73-130万桶/天 [1][3] - 2025年布伦特油价中枢预计为65-75美元/桶 WTI油价中枢预计为60-70美元/桶 [4] - OPEC+超预期加速增产计划导致供给增加 5月和6月各增产41.1万桶/天 [2][3] 4月油价表现 - 布伦特原油4月期货均价66.5美元/桶 环比下跌5.0美元/桶 月末收于63.1美元/桶 [2] - WTI原油4月期货均价62.9美元/桶 环比下跌5.0美元/桶 月末收于58.2美元/桶 [2] - 油价波动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变化、OPEC+增产及地缘政治因素共同影响 [2] 供给端分析 - OPEC+宣布5月增产41.1万桶/日 为原计划3倍 6月延续同等增产幅度 [3] - 增产计划将在2025年10月前完成 较原定2026年9月的截止时间大幅提前 [3] - 200万桶/日集体减产和166万桶/日自愿减产目标延长至2026年底 [3] 需求端分析 - OPEC预测2024年原油需求103.75万桶/天 较2023年增加151万桶/天 [1][3] - IEA预测2024年需求102.79万桶/天 较2023年增加83万桶/天 [1][3] - EIA预测2024年需求102.74万桶/天 较2023年增加89万桶/天 [1][3] - 2025年需求预测:OPEC为105.05万桶/天 IEA为103.52万桶/天 EIA为103.65万桶/天 [1][3][4] 机构预测变化 - OPEC维持2024年需求预测103.75万桶/天不变 但将2025年需求预测从105.20万桶/天下调至105.05万桶/天 [1][3] - IEA维持2024年需求预测102.79万桶/天不变 但将2025年需求预测从103.90万桶/天下调至103.52万桶/天 [1][3] - EIA将2024年需求预测从102.86万桶/天下调至102.74万桶/天 将2025年需求预测从104.14万桶/天下调至103.65万桶/天 [1][3][4] 相关标的 - 重点推荐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卫星化学、海油发展、广汇能源 [5]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2025年第六次董事会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5-13 03:18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于2025年5月12日以书面决议方式召开2025年第六次董事会,应出席董事8人,实际出席8人,会议程序合法有效 [2] 董事会审议议案 - 审议通过独立非执行董事陈泽铭的任命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批准 [3][5] - 通过独立非执行董事邱致中担任薪酬委员会主席的年度酬金17万港币(税前),陈泽铭若获任命则年度袍金为95万港币(税前) [6][33][36] - 通过重选周心怀、王德华、阎洪涛、穆秀平为执行董事或非执行董事的议案,均需股东大会批准 [8][10][11][13][14][16][17][19] - 通过修订公司组织章程细则及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涉及香港《公司条例》和上市规则更新,需股东大会特别决议批准 [20][22][39][40] - 通过召开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的议案,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3][24] 人事变动与委员会调整 - 独立非执行董事赵崇康将于股东大会后退任,确认无分歧事项 [30][31] - 拟任陈泽铭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36个月,同时担任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 [32][33][35] - 邱致中调任薪酬委员会主席并卸任提名委员会成员,李淑贤接任提名委员会成员 [36] 高管背景 - 周心怀现任中国海油集团总经理,曾任勘探部总经理及海南分公司总经理,拥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 [26] - 王德华为前国家管网集团总会计师,现任中国海油集团董事及公司非执行董事 [28] - 阎洪涛现任中国海油集团副总经理兼公司总裁,曾任开发生产部总经理 [29] - 穆秀平现任中国海油集团总会计师,曾任中国石油财务部总经理,由非执行董事调任执行董事并兼任首席财务官 [29] - 陈泽铭为香港及英格兰执业律师,曾担任香港律师会会长及多项公职 [37] 公司治理修订 - 修订组织章程细则以符合香港《公司条例》新规,包括默示同意机制、虚拟股东大会电子投票及无纸化安排 [39] - 同步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以匹配章程调整,需股东大会普通决议批准 [40]
深水“优智”钻完井技术体系助力深海油气开发
科技日报· 2025-05-13 02:56
技术突破与作业效率 - 中国海油在南部海域某超深水探井以11.5天完成钻井作业,打破我国3500—4000米超深水钻井周期纪录,验证了自主深水钻完井技术体系的先进性[1] - 公司逐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深水"优智"钻完井技术体系和精益管理模式,将作业拆解为数百个常规操作环节,实现全流程安全高效[1] - "十四五"以来我国深水井钻完井作业量较上一个五年环比增长超74%,支撑大型深水油气项目投产和海洋油气产量增长[1] 重大项目进展 - 2024年8月7日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气田陵水36-1成功钻探,首创超浅层高效成井工艺[2] - "深海一号"二期开发井提前完成,最大作业水深超1500米,攻克"深水、深层、高温、高压"四大技术难题,压力控制精度提升至0.2兆帕以内[2] - 2024年9月10日在荔湾4-1构造钻获天然气井,测试日产无阻流量43万立方米,首次在1640米超深水碳酸盐岩储层实现水平段钻遇650米气层[2] 技术影响与未来方向 - 深水钻完井技术水平和作业能力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带动海洋钻完井装备产业链发展和人才队伍壮大[2] - 未来技术将向更深、更快发展,通过数智赋能实现从经验主导到数据驱动的跨越,为全球深海开发提供"中国方案"[3] - 技术突破彰显海洋科技自主创新实力,为加快深海油气开发提供有力支撑[3]
资金动向 | 北水抛售港股超185亿港元,大肆减仓腾讯、小米、中芯国际
格隆汇· 2025-05-12 20:32
南下资金动向 - 5月12日南下资金净卖出港股185.28亿港元,创2021年2月24日以来单日新高,为历史第二大单日净卖出 [1] - 净买入个股:比亚迪电子1.21亿港元、中国海洋石油1.13亿港元 [2] - 净卖出个股:盈富基金56.02亿港元、腾讯控股36.65亿港元、小米集团-W 21.16亿港元、中芯国际9.14亿港元、恒生中国企业7.56亿港元、小鹏汽车-W 6.66亿港元、美团-W 4.67亿港元、农业银行3.29亿港元、中国移动2.84亿港元、阿里巴巴-W 2.39亿港元 [2] - 南下资金连续5日净卖出腾讯控股累计84.2934亿港元,连续5日净卖出小米集团累计61.0979亿港元 [4] 个股表现 - 小米集团-W股价下跌1.5%,成交额83.72亿港元 [4] - 阿里巴巴-W股价上涨6.2%,成交额81.51亿港元 [4] - 腾讯控股股价上涨4.6%,成交额55.47亿港元 [4] - 美团-W股价上涨2.5%,成交额28.46亿港元 [4] - 小鹏汽车-W股价上涨10.6%,成交额15.53亿港元 [4] 行业及公司动态 比亚迪电子 - 中美发表联合声明互相削减关税,美方保留加征剩余10%关税,取消或暂停其他加征关税 [5] - 信达证券认为消费电子行业估值已显露较大空间,若关税政策未恶化则行业估值修复可能性较大 [5] 中国海洋石油 -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全球原油市场短期需求韧性延续,长期达峰节奏分化,油价或维持高位震荡 [5] - 建议关注高景气、高红利及成品油消费税改革利好企业,推荐三桶油等标的 [5] 腾讯控股 - 里昂重申"高度确信跑赢大市"评级,预测首季收入同比增长10%至1753亿元,经调整EBIT同比增长15%至673亿元 [5] - 游戏业务收入料增长15.8%,线上广告收入料增长17.4% [5] 小米集团 - 小米汽车SU7 Ultra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被揭发无助散热提升性能,公司致歉并给出补偿方案 [6] - 雷军承认目前是小米最艰难的时间 [6] 小鹏汽车 -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陆地航母"X3-F生产许可证申请获受理,标志量产体系开始接受审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