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海螺水泥(00914)
icon
搜索文档
瑞银:中国水泥行业-专家电话会议要点:“躺平” 不利于长期整合
瑞银· 2025-07-07 23:44
ab 3 July 2025 Global Research First Read We think investors may have overly priced in potential price upside from anti-involution initiates, while overlooking the structural demand weakness and obstacles to industry consolidation. We maintain our cautious view on the China cement sector. Equities China Building Materials China Cement Sector Expert call takeaway: "lie flat" no good for long- term consolidation No new policy We hosted a call with Digital Cement analyst, Ms. Xiaoliang Wang, to dive into the t ...
周期论剑: 中报预判及大宗品下半年的推荐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股票市场、基础化工、钢铁、房地产、建材、电子、航空、油运、高速公路、建筑、电力 - **公司**:江铜、云铜、铜陵、中铝、红桥、山金、易普力、广东宏大、江南化工、巨化股份、东岳集团、亚钾国际、东方铁塔、宝钢、中信特钢、华菱、方大特钢、新钢股份、柳钢、八一、万物云、华润万象、珠海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招商积余、海螺华新、信光能、旗滨集团、信义玻璃、宇宏、北新、科顺、三棵树、中材科技、宏和科技、中国巨石、华电、建投、京能、华能、大唐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股票市场** - **整体趋势**:下半年进入相对均衡阶段,七八月份上证指数横盘整固,九十月份冲击3700点,七八月份是基金经理和投资者年内最后一次加仓机会[1][2] - **影响因素**:地缘政治缓和预期收窄,政策预期上调空间受限;中报季需关注上市公司盈利与增长情况,6月IPO受理数量和计划募资额超上半年,减持规模上升,市场供需平衡变化[1][3][4][5] - **投资策略**:当前偏强震荡,建议高低切换,关注中报业绩确定性的电子、有色、农林牧渔等板块;下半年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如互联网传媒、创新药、军工机器人,以及金融板块[1][9] 2. **有色板块** - **政策影响**:工信部约束铜和氧化铝产能扩张,反内卷政策落地有助于矿端及产业链利润转移[1][10] - **业绩关注**:市场对中报业绩确定性给予较高溢价,关注黄金、铜、铝及稀土资源,前期过度交易业绩品种不建议追涨[1][11] 3. **能源行业** - **OPEC+增产**:决定大幅增产55万桶/天,符合预期但超出市场预期,OPEC减产故事尾声,远期供应上升和需求下降导致供应基本面弱化[1][12] - **美国达尔美法案**:可能降低油气公司成本,短期内油价可能阶段性反弹,远期供应上升和需求环比下降导致供应基本面弱化[13][14] - **原油价格走势**:短期内阶段性反弹并偏强震荡,远期供应增加且需求环比下降,供应基本面弱化[16] 4. **基础化工行业**:2025年有望走出底部,推荐民爆行业、涨价品种(制冷剂和钾肥)以及基础化工龙头白马企业[3][15] 5. **钢铁板块** - **行业趋势**:未来两三年呈现底部上行周期,核心是企业利润端修复,需求端稳健,供给端收缩,成本端焦煤价格下跌,铁矿进入下行周期[3][20][22][23] - **推荐标的**:宝钢、中信特钢、华菱等龙头公司,以及方大特钢、新钢股份、柳钢、八一[24] 6. **房地产行业** - **土地购置情况**:处于缩量提价过程,重点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提升,全国财政收入稳定[25] - **关注板块和标的**:建议关注物业板块,包括万物云、华润万象、珠海保利物业、碧桂园服务以及招商积余等[26] 7. **建材行业** - **行业变化**:水泥限制超产,光伏玻璃自发减产,建筑玻璃与浮法玻璃限产预期增强,消费建材盈利能力提升,电子类建材值得关注[27] - **关注逻辑**:水泥、玻璃和光伏玻璃行业底部催化,消费建材提价和降费实现盈利改善,电子布领域边际紧度改善及产品迭代[29] 8. **电子部领域**:景气预期有所改善,产业链从机柜到PCB、CCL扩散,中材科技、宏和科技和中国巨石表现出色[28] 9. **航空业**: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同比改善确定,客流同比增长7%,机队周转率和客座率提升,燃油成本缩减留存为利润,暑运期间供需预期乐观[30] 10. **油运行业**:2025年第二季度VLCC运价均值略低于2024年,降幅收窄,下半年原油增产效应体现,油运需求增长可期待[31] 11. **高速公路板块**:4 - 5月人员流动量和货运量同比增长,通行需求韧性持续,LPR下降趋势下公司债务优化及财务费用压降,业绩稳健增长[32] 12. **建筑行业** - **资金情况**:2025年上半年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额同比增长45%,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额显著加速,城投债累计净融资额净偿还扩大[33] - **政策影响**: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有利于建筑龙头企业提升利润空间,支持海洋经济和海上风电建设对相关企业构成利好[34] 13. **电力股** - **走势展望**:7月可能迎来最佳买点,面临煤炭价格反弹挑战,极端天气导致电力需求和装机容量增加,高股息策略回归避险属性[35] - **盈利情况**:电价比煤价涨跌幅度差异导致利差扩大,业绩处于上行阶段,今年甚至明年继续增长[38] - **推荐标的**:央企如华电、建投、京能,以及华能、大唐等北方优质企业[3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央财经委员会提出反内卷议题,经济政策治理思路转变,财政政策向民生领域倾斜,为明年风格切换提供条件[6] 2.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出治理思路,包括价格调控转向、支持高质量发展、防止无序竞争,中上游可能通过产能去化解决问题,中下游可能通过行政措施和财政激励补贴平衡[7][8] 3. 2025年全国进入盛夏高温,沿海八省日耗处于过去五年同期偏高位置,火电发电量增速转正,新能源装机下半年至明年可能断崖式下跌,火电需求稳中有升[18] 4. 4月起港口库存水平低于2024年同期,政策强调反内卷,可能采用以时间换空间策略控制开工率,缓解供需偏松格局并扭转煤价下跌趋势[19] 5. 新疆能源发展战略领导变更可能影响煤炭新增产能,煤炭板块底部明晰,具有配置价值,部分红利标的股息率超4.5%[21] 6. 建材行业水泥、光伏玻璃、建筑玻璃与浮法玻璃、消费建材、电子类建材等近期变化及相关企业举措[27] 7. 电子部领域产业链景气预期改善及相关公司产品迭代表现[28] 8. 航空业客流、机队周转率、客座率、票价、燃油成本等情况对业绩的影响[30] 9. 油运行业VLCC运价及下半年原油增产对需求的影响[31] 10. 高速公路板块人员流动量、货运量、通行需求、债务优化及财务费用压降等情况[32] 11. 建筑行业新增专项债、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城投债净融资额情况及政策对相关企业的利好[33][34] 12. 电力股与煤炭价格、市场风格变化的关系,以及电价与煤价涨跌差异对盈利的影响[35][37][38]
煤炭拐点清晰,反内卷下的供给变化和新能源新政的对火电影响详解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煤炭、水泥、玻璃、多晶硅、钢铁、焦煤 - **公司**:海螺水泥、陕西煤业、中国神华、中煤能源、晋控煤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煤炭行业 - **需求方面**:5月下旬起煤炭板块上涨,7月首周全国气温超预期推动夏季用电高峰,日耗强度升至五年中值,今年日耗大概率超230万吨,7 - 8月旺季需求或超预期抬升[1][3] - **价格下跌原因**:上半年煤价下跌反映供需矛盾,去年四季度起进口煤放量、内蒙新疆供给释放及暖冬用电量低致煤价下降,4月起用电量回升、火电发电量正增长,供需矛盾扭转[1][4] - **新能源与火电关系**:2024年新能源装机或达顶峰,政策及补贴变化抑制未来装机量,2025年火电压力最大,2026年后趋缓,2027年需求稳定增长或使火电有向上弹性[1][5] - **新疆产能影响**:新疆领导层调整或改变能源战略,中长期抑制煤炭新增产能,影响中国煤炭市场[1][6] - **供给情况**:国内煤价跌至640 - 650元部分产区减产,1 - 5月进口量同比减少8000 - 9000万吨,全年预计4.5 - 4.6亿吨,总体供给稳中有降[1][7] - **价格走势**:市场供需稳中有升,价格底部610 - 650元,随天气升温回升至670 - 680元,9 - 10月淡季回落有限,2026年需求恢复后震荡上升,2027年或现机会[1][8] 反内卷政策 - **政策特点**:中央财经委强调反内卷,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不同,侧重依法治理低价竞争,以协同方式市场化出清过剩产能[2][9] - **水泥行业案例**:水泥行业协同停产,错峰生产压缩供给,需求上升使价格上涨盈利增加,初始低价时协同停产易达成目标,为其他行业提供启示[10][11] - **其他行业启示**:玻璃、多晶硅等亏损行业形成合力可形成价格底部,但需政策引导协同停产[11] - **实施难点**:亏损行业仍继续生产,不同行业协调难,需政策引导协同停产[12] - **囚徒困境**: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重资产投资、新增产能近年投放、负债率高,为生存加大生产,停产复产成本高,陷入囚徒困境[13][14] 各行业特点对比 - **水泥行业特点**:200公里内产品,供需协调简单;停产复工成本低;无库存,价格弹性大[15] - **钢铁和焦煤市场**:钢铁市场供需优越有潜力;焦煤部分供应来自蒙煤,国内政策或使蒙煤进口增加影响价格弹性,企业盈利差,反内卷政策或带动价格恢复,当前处于周期底部[16][17] 投资建议 - **短期投资**:预计2026年下半年前煤价难大幅上涨,短期投资关注市场利率下降周期中的红利龙头,如陕西煤业、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和晋控煤业[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水泥行业2016年后因海螺水泥领导层更换强调利润利税,全行业协同停产[10] - 玻璃停窑复产时间3 - 6个月,复产成本上千万甚至上亿[13] - 水泥停产复工仅需更换耐火砖,成本约80万元,钢铁、玻璃、玻纤等关停复产成本至少上千万甚至上亿[15] - 焦煤企业今年二季度超90%亏损,头部交易公司市净率0.7 - 0.8反映市场悲观预期[17]
新材料与投资品产业链点评:“反内卷”政策下,能源及材料投资机会梳理-20250706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6 21: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提出近一年,强度逐渐加码,已形成具体路线图,有望推动各行业落实供给侧改革政策,改善行业产能过剩情况,部分行业有望迎来反弹行情 [4][6] - 光伏、建材、有色金属、钢铁、基础化工、煤炭、石油化工等行业在“反内卷”政策下各有投资机会,如光伏板块有望迎来供给侧改革新机遇,水泥盈利触底价格弹性大等 [4] 各行业总结 “反内卷”政策背景 - 2024 年 7 月 30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反内卷”政策,强调强化行业自律等;2024 年 12 月 12 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升级政策力度;2025 年 7 月 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进一步提出具体措施,形成具体路线图 [4][6] - 截止 2024 年 6 月,PPI 环比 33 个月负增长,工业产能利用率持续回落,部分行业供给过剩问题与“供给侧改革”前夕相似,但本轮涉及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实现“反内卷”手段更市场化,政策有效性预计更强 [7] 光伏 - 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定调,人民日报点名,有望推动光伏行业落实供给侧改革政策,市场对光伏政策预期有望扭转 [8] - 光伏板块处于多重底部,预期扭转下有望迎来反弹行情,首推硅料板块,其次关注 BC 技术企业和胶膜企业 [8][9][10] 建材 - 建材企业目标从追求份额转向追求盈利,水泥盈利触底,价格弹性大于销量缩减,建议关注海螺水泥等企业 [11] - 光伏玻璃多个头部企业规划减产,预期盈利触底反弹,平板玻璃冷修周期将至,产能加速出清,建议关注信义玻璃等企业 [12] - 防水行业盈利触底,价格企稳提价,头部企业话语权增强,建议关注东方雨虹等企业 [12] 有色金属 - 铜冶炼矿铜供给增速下滑,冶炼产能投产集中,海外高成本产能减产,国内成本低抗低价能力强,建议关注铜陵有色等企业 [13] - 工业硅价格跌破成本线,大厂减产影响大,短期价格强势,建议关注合盛硅业 [13] 钢铁 - 会议强调治理痛点,结合降能耗要求,预计粗钢产量调控、供给侧优化将落实,产能过剩情况有望缓解 [15] - 限产背景下,原料价格中枢下行,产业链利润分配趋于合理,建议关注新钢股份、华菱钢铁 [15] 基础化工 - 有机硅供给端预计未来 2 年无新增产能,海外产能稳定或收缩,需求端表观增速超 10%,供需有望转换,建议关注东岳硅材等企业 [16] - 农药全球去库存成效显著,价格跌无可跌,业绩逐步修复,去产能有望加速,建议关注扬农化工 [16] - 新能源材料产能扩张后供需失衡价格下行,反内卷行动有望改善供需格局,建议关注云天化、新宙邦 [17] 煤炭 - “反内卷”背景下,煤炭行业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煤价有望上行,一方面焦钢产业链改善提振焦煤价格,另一方面政策推动供需优化支撑煤价 [18] - 煤炭供给预计收缩,需求稳中有增,中期煤价有望维持高位,建议关注山西焦煤等企业 [20][21] 石油化工 - 炼化落后产能淘汰速度可能加快,民企气头装置投产进度或暂缓,炼化景气有望修复,建议关注恒力石化等企业 [22] - 聚酯资本开支增速放缓,格局有望改善,长丝和瓶片新增产能低,行业增速放缓,景气度有望提升,建议关注桐昆股份、万凯新材 [22]
国泰海通建材鲍雁辛-周观点:供给端重现预期 需求端关注升级
新浪财经· 2025-07-06 18:33
周观点 - 建材行业关注度在7月1日后显著提升,主要因供给端出现边际超预期变化,而需求端政策预期在Q2减弱[1] - 水泥和玻璃行业迎来"反内卷"政策催化,水泥以限制超产为主,玻璃受光伏自主减产和河北钢铁减产映射影响[2] - 消费建材中防水行业CR3或超60%,行业集中度高且盈利能力触底,东方雨虹等三家企业首次在原材料未涨价背景下联合提价[2][4] - AI需求预期加速催化,终端云厂商资本开支提升、tokens用量高增等环节景气印证,缓解AI基建过剩担忧[3] 消费建材 - 防水行业价格竞争缓和,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北新建材同步提价,行业盈利能力底部确认[4] - 三棵树中期业绩预告显示降费改善盈利逻辑兑现,2025年消费建材盈利修复或领先营收增长[4] - 东方雨虹渠道结构调整,海外拓展加速,2025年一致预期净利润20亿,PE 15X[5] - 兔宝宝现金流稳定,分红率领先行业,2025年预期净利润7.5亿,PE 12倍[6][7] - 北新建材石膏板主业稳健,防水和涂料业务进取,2025年预期净利润45亿,PE 11倍[7] 水泥 - 水泥协会7月1日发布"反内卷"文件,政策方向以限制超产为主,监管力度或加强[10] - 5月全国水泥产量同比下滑8.1%,1-5月累计下滑4%,长三角熟料价格回落至220-230元/吨[10] - 海螺水泥2025Q1吨毛利同比+12元至65元/吨,华新水泥海外水泥销量同比+9.4%[16][17] - 行业供需收缩比喻为"龟兔赛跑",供给优化持续但被需求下滑掩盖,2025年盈利改善确定性高[13][15] 建筑浮法玻璃 - 浮法玻璃均价1201元/吨,周环比+1.51元,沙河区域受期货上涨带动小涨[19] - 行业日熔量环比+1400吨至158855吨,头部企业微利,行业平均现金亏损加剧[19][20] - 信义玻璃2024年归母净利润下滑30-40%,光伏玻璃业务亏损拖累,2025年浮法玻璃单箱净利预计5元[21] 光伏玻璃 - 7月新单价格下调,2.0mm镀膜面板主流价10.5-11元/㎡,行业进入现金亏损区间[25] - 冷修提速,6月冷修4600吨/日,大企业减产难度高于去年因窑炉规模较大[25] - 海外基地盈利优于国内,马来等地价格高于国内3元/㎡,支撑头部企业盈利中枢[26] 玻纤 - AI需求驱动低介电布紧缺,一代、二代和三代(Q布)升级路径明确[26][27] - 中国巨石2025Q1粗纱单吨净利780元,电子布单平盈利0.4-0.5元/米,埃及基地扩产应对关税[29][30] - 中材科技2025Q1玻纤单吨盈利500元,叶片出货5GW,隔膜出货5-6亿平[31] 碳纤维 - 风电需求环比修复,但增量有限,碳碳复材和氢能需求稳健[31] - 民用碳丝价格维稳,吉林碳谷原丝价格保持稳定微利,避免产业链恐慌性降价[32]
另类策略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全球视野看风格之港股的长期主义投资范式
长江证券· 2025-07-06 13:12
报告核心观点 - 从AH比较出发,复盘港股超额收益来源线索和收益收敛的或有影响因素,以美、日市场为鉴,发现长期优势组合具备较强的股东回报能力,港股兼具配置高股息和高质量成长两类机会 [2] 各部分总结 AH市场差异来源 - A股和港股市场价差来源可归结于基本面、产业结构、流动性、投资者结构和交易制度等五大维度,对港股整体大势、内部风格和产业个股机会均有影响 [18] - 2016 - 2017年经济企稳回升,基本面向好是AH共振的坚实基础,政策发力下经济景气企稳,传统经济受益使港股通高股息绝对收益更佳,宏观和中观基本面改善,部分港股公司产生溢价 [20][30] - 相对流动性收敛和分化是港股行情启动或终结的有效信号,2015年6月港股超额A股行情开启源于政策收紧下AH相对流动性收敛,2018年下半年港股相对收益转弱受流动性和海外环境变化影响 [36][42] - 港股交易费率相对高,交易活跃度大部分阶段不及A股,且存在卖空机制,定价更敏感充分,卖空比例处于高位时有高赔率特征 [47] 高质量下的长期投资主义 - 股东回报类策略在美、日成为主流,美国以回购形式呈现,日本高股息策略长期占优 [52] - 日本MSCI日本高股息指数长期跑赢日经225,高股息投资占优始于泡沫后投资者配置防御性资产需求,在低增速、低利率环境中受益,当下日本各行业上市公司多步入成熟期,高分红普遍,行业间分化小 [53][58] - 美国市场曾有高股息投资甜蜜期,长期来看标普500回购指数是美股“长跑冠军”,回购指数占优得益于信息技术、金融等优势产业贡献,美国信息技术、金融产业优势确立,以回购为主与政策驱动和低借债成本有关,美国市场现金流策略表现好,可与科技指数作杠铃平衡配置 [62][75] 港股长期投资范式机会 - 港股市场受益于中国基本面和政策优势,兼具高股息和高质量成长两类机会,一系列改革措施将强化其作为中国资产投资窗口和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79] - 港股高股息是投资者配置确定性的选择,受益于A股市场流动性过剩与稳健收益资产稀缺的矛盾,当下港股高股息股息率相较于A股具备性价比,分红优势明显,全球比较下占优,分红主要由内地企业贡献,内资可通过港股通优选高股息标的,南下资金中险资等是增持红利的主力,优选高质量红利股可参考日本市场,推荐港股通央国企红利等 [86][125] - 港股现金流布局高质量成长,港股波动大与投资者结构和目的有关,选择高质量成长标的符合外资和非险资南下资金偏好,港股产业结构趋于均衡,基本面特征显示分红之外回购激增,龙头现金流充沛,股东回报维度看港股成长股龙头从2021年开始大量回购,回购策略效果初现,现金流类策略攻守兼备 [128][152] - 推出长江港股通回购、长江港股通现金流指数,长江港股通现金流质量策略综合考虑经营性现金流和ROE稳健性,行业侧重科技、消费,现金流策略在港股市场应用与A股不同,分布结构更接近美股,长江港股通现金流质量组合和回购率组合表现较好 [156][171]
房地产链白皮书:建材篇:竞争缓和,价值突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04 17: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已现改善信号,需求企稳,部分品类提价,水泥价格阶段性走强 [4][5] - “好房子”建设带动建材提质增量,需求随城镇化发展,始终代表改善居住环境本质需要 [4][6] - 2025 年建材行业提价,是企业改善盈利信号,响应国家号召,助于行业质量提高 [4][6] - 2021 年后建材企业加速转型,有工程端转零售、跨领域并购、新房转存量房三种方向 [4][7] - 当前行业处于价格战结束到盈利恢复拐点,提价改善产品质量和企业盈利,建议关注相关企业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建材:3 万亿以上市场空间的基础材料行业 1.1 周期波动,底部复苏 - 建材行业品类多,需求来自地产、基建、农村等,总体需求与地产数据关联性高,市场规模超 3 万亿 [14][15] - 建材分周期建材与消费建材,水泥与玻璃为周期建材,防水、涂料等为消费建材,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建材 [20] - 周期建材分析关键在供给、需求和成本,水泥需求与新开工面积增速同步性高,2024 年 Q3 后价格与开工面积同步性走弱 [23][25][28] - 玻璃价格领先地产竣工三个月左右,消费建材具备品牌属性,有工程 + 消费属性,是产生牛股的好赛道 [31][38][41] 1.2 存量翻新代表居住体验升级,响应“好房子”号召 - “好房子”建设带动建材提质增量,旧改惠及超 1 亿人,刺激重装修需求,以旧换新政策刺激翻新需求 [44][47] - 消费建材使用寿命低于房屋建筑,催生翻新需求,多个消费建材复合增速跑赢地产竣工与新开工 [49][53] 2.复盘:高周转向高质量的转型 2.1 高周转阶段建材需求与新房高度相关 - 建材行业历史波动与房地产强相关,企业收入增速与对应地产阶段收入增速相关性高 [55] - 建材行业股价波动与地产周期波动相关性强,存在政策与基本面时滞,房地产扩张周期内建材企业会扩张资产负债表 [58][59] 2.2 三种模式:B 端高周转、C 端拼渠道、周期建材拼成本 - B 端后周期建材通过资产负债表扩张增长,方式有负债扩张、经营资产扩张和股权融资,红利期资金周转能力和信用环境影响业绩 [64][69] - 后周期零售建材深耕品牌、渠道、服务,核心竞争力在于品牌、渠道、服务,现金流质量好、利润率高,但增长节奏慢 [75] - 周期建材核心在成本竞争,水泥从需求拉动转变至格局改善拉动,当前处于供给收缩拉动/分红拉动阶段 [95] 3.转型:满足改善居住体验的底层需求 3.1 存量市场看重品牌与服务质量 - 2021 年后行业进入承压阶段,存量房将成未来建材需求主体,二次装修占比提升,家装消费水平多在 11 - 20 万元 [100][102][104] - 整装提高消费者便捷性,渗透率提高,消费建材有品牌效应,增量市场下滑但家装需求不降级,中高端品牌抢占市场 [106][108][109] 3.2 企业转型:零售、跨领域、存量房、海外四种路径 - 建材企业转型方向有工程端转零售、跨领域并购、新房转存量房、海外扩展,各方向核心分别是与经销商利润共享、高效管理、服务能力和海外经营 [110][112][113] 3.3 提价提质带动盈利改善 - 水泥 2024 年盈利见底,2025 年产能处置可期,价格战结束,盈利中枢将上行 [114] - 2025 年消费建材多个品类提价,反映行业出清,响应“好房子”建设号召,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117] 4.投资分析意见 - 行业处于价格战结束到盈利恢复拐点,建议关注防水、涂料、消费建材、水泥等行业相关企业 [119]
“反内卷奏乐”,周期“起舞”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6:57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华源证券近日发布水泥行业"反内卷"点评:整治水泥超产,进一步推动行业"反内卷""稳 增长"。《工作意见》称,为深入贯彻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印发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 实施办法(2024年本)》(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 长"。 投资要点: 投资分析意见。我们认为行业供需结构有望边际向好。行业当前反内卷意识强烈,头部 企业积极协同挺价,同时由于煤炭价格的下行,一旦水泥复价,水泥行业保有较好盈利空 间。给予行业"看好"评级,建议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上峰水泥。 风险提示:地产基建需求低于预期,超产产能规范执行力度弱于预期,原材料和能源价 格大幅上涨(华源证券 戴铭余,王彬鹏,郦悦轩) 【责任编辑:杨梓安 】 整治水泥超产,进一步推动行业"反内卷""稳增长"。《工作意见》称,为深入贯彻工业 和信息化部修订印发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以下简称《实施 办法》)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中国水泥协会提出,要切实推动水泥行业 熟料生产线备案产能与实际产能的统一工作;各企业要逐条逐项核查自身熟料生产线的备案 产能与实际产能差异情 ...
“反内卷”背景下水泥行业盈利望迎来拐点;推荐算法管理标准立项,数据治理与平台合规建设提速 —《投资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3 08:09
(一)重要市场新闻 1、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02%,标普500指数涨0.47%,再创历史新高,纳指涨0.94%; 科技股集体上涨,特斯拉涨近5%,甲骨文涨超5%,英伟达、苹果涨超2%;特朗普称美越达成贸易协 议,服装和鞋类股走高,耐克涨超4%。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06%;老虎证券 涨超1%,小鹏汽车涨0.6%,新东方跌超3%,阿里巴巴、哔哩哔哩跌超2%。 2、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ADP就业人数减少3.3万人,预估为增加9.8万人,前值为增加3.7万 人。国际金价走高,现货黄金涨0.59%,报3356.93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涨0.56%,报3368.7美 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涨1.08%,报36.79美元/盎司。国际油价强势上扬,美油主力合约收涨 3.18%,报67.5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涨3.00%,报69.12美元/桶。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 一,德国DAX指数涨0.49%报23790.11点,法国CAC40指数涨0.99%报7738.42点,英国富时100指数跌 0.12%报8774.69点。 (二)行业掘金 每经记者|杨建 每 ...
“反内卷”重申,如何展望水泥供改2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水泥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政策影响**:国家反内卷政策重要性体现在维护国际声誉和金融安全,中央提出遏制措施确保各领域正轨发展,中国水泥协会发文推动行业反内卷和稳增长,人民日报文章引发行业关注,东北三省践行反内卷政策[1][2] - **错峰生产**:短期可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使多方受益;长期企业集团需制定3 - 5年计划,关停低效产能,区域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政府主导统一报备执行比企业协商更有效[1][4] - **价格与盈利**:东北三省价格分别达到300元、350元、350 - 400元左右可盈利;2024年东北市场价格涨约100元,增盈约70亿;2025年需求下滑,8月重点项目释放后价格或恢复,但整体效益或不及去年[1][7] - **去产能方式**:加强质量管控限制粉末站,大企业引领同比例关停,政策奖励资金鼓励淘汰,兼并重组优化结构;中长期主动关停部分劣质产能,建立政策补偿机制[3][10][11] - **行业挑战**:行业集中度低,企业数量多管理难;民营企业支持反内卷,大集团顶层设计有分歧;需合理设计奖惩机制平衡销售激励与利润[1][5][6] - **行业发展**:需顶层设计,结合长期规划和短期现产保价;兼并重组优化结构,主动关停劣质企业;加强行政约束力,政府落实政策,各方协同合作[13][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企业盈利情况**:黑龙江优势企业5月底盈利,吉林预计6月底盈利,辽宁预计7月末至8月中旬旺季盈利[16] - **沟通协调机制**:各部委、协会与企业大量交流沟通,国家审计委员会与部委沟通频繁,地方阶段性汇报,主要与工信部沟通,需调整政府导向[17][18] - **老旧产线情况**:某省部分新产线投产或致老旧产线关停,预计五年内主动关停2 - 3条,小规模县级产线和部分国企高成本产线可能退出[19] - **碳交易影响**:取决于配额分配,目前分配未确定,科学分配对行业有促进作用[20] - **超低排放改造**:改造进行中但存在问题,过度严格要求不合理,应按标准生产和处罚[21][22] - **企业交流成果**:企业间及跨区域交流频繁,带来有益成果,可扩大朋友圈,实现现产保价和去产能[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