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风股份(600006)
icon
搜索文档
汽车早报|小米YU7一小时大定破28.9万台 东风汽车成立新公司
新浪财经· 2025-06-27 08:38
小米汽车 - 小米YU7车型1小时大定突破28.9万台 [1] 东风汽车 - 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 旨在整合全价值链资源加速自主乘用车发展 [1] 鸿蒙智行 - 删除"智界全系立减2万元"促销内容 原活动含至高6万元购车权益 [1] 理想汽车 - 全国首座穿梭式超充站投入运营 配备5C/4C双平台超充系统共10个车位 [1] - 当前超充站超2500座 计划年底达4000座 [1] 小鹏汽车 - 印尼上市X9车型 起售价9.9亿印尼盾 [2] - 7月将在雅加达启动右舵版X9本地化生产 [2] 梅赛德斯-AMG - 发布GT XX概念车 搭载3电机系统功率超1000千瓦 [3] - 最高车速超360公里/小时 采用F1技术电池支持5分钟充电400公里续航 [3] 别克 - 新款GL8陆上公务舱上市 售价22.99万元 精简为单一配置车型 [3] 悦达起亚 - 冠名赞助江苏省足球联赛盐城赛区及"苏超"盐城队 [3] 中国一汽 - 成立旗新动力科技公司 注册资本5亿元 业务涵盖机器人研发制造等 [3] 特斯拉 - 高管Omead Afshar离职 [4][5] 通用汽车 - 在美召回62,468辆雪佛兰Silverado中型卡车 涉及制动压力传感器问题 [5]
东风汽车:新能源赛道上创新突围
中国证券报· 2025-06-26 05:08
品牌矩阵与产品布局 - 公司持续完善乘商并举的品牌矩阵 在自主乘用车领域布局完成猛士 岚图 奕派 风神 纳米等品牌 覆盖豪华 高端 主流各细分市场 [1] - 今年以来全速推新产品 包括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豪华智能越野SUV M817 岚图新车FREE+即将预售 全新岚图梦想家登顶新能源MPV销量榜 风神L8搭载马赫电混PHREV和天元智舱将于年中投放 [2] - 今年1-5月累计交付90 5万辆 其中自主品牌销售53 6万辆 中重卡终端市占率国内第一 累计出口9 4万辆同比增长4 9%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出口分别增长30%和331% [2] 新能源战略与产能建设 - 岚图智慧工厂实现数字化生产 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 生产线平均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车 [1] - 2023年投放13款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和12款新能源商用车基础车型 2024年计划上市7款全新自主新能源乘用车和3款新能源商用车基础车型 [2] - 构建从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制造的产业新生态 布局电池 电驱 电控全产业链 开展车电分离模式下的电池运营及平台管理 建设动力电池回收项目 [3] 技术创新与生态合作 - 在新能源领域拥有马赫动力 东风氢舟技术 智能化领域研制首颗全国产车规级MCU芯片DF30 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 构建一核双基双元技术体系 [3] - 与80家伙伴签约21项战略合作 覆盖物流 钢铁 能源等领域 牵头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 与超300家伙伴共建12个产业创新联盟 推动产业链效能提升30%以上 [4] - 深度融入湖北发展大局 在武汉 襄阳 十堰等城市建设产业集群 发挥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 [4] 发展目标与行业定位 - 全力冲击新能源车100万辆目标 推进产品矩阵智能化升级 将有序推出搭载天元智能技术的多款新品 [3] - 选择卷价值而非卷价格的竞争策略 通过技术与服务的领先性提供长期价值 引领行业走向高质量 可持续发展路径 [4]
东风汽车股份再现人事变动!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23 14:34
东风汽车董事会变动 - 李军智不再担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 选举段仁民接任该职位 [1][6] - 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6月17日召开 应出席董事9名 实际出席7名 2名董事委托他人行使表决权 [4] - 议案表决结果为全票通过(9票赞成 0票反对/弃权) 段仁民任期至第七届董事会届满 [6] 新能源商用车行业动态 - 5月新能源客车市场中 宇通份额达26% 比亚迪/中通/欧辉等品牌销量同比翻倍 [8] - 远程品牌第40万辆新能源商用车下线 暗示将推出新技术或战略 [8] - 某地发布2128万元公交车招标项目 反映地方政府持续采购新能源公交 [9] 企业竞争力与市场表现 - 东风汽车前5月中重卡销量跃居国内第一 公司强调通过创新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9] - 康明斯提出"长期主义"战略 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目标规划未来50年发展 [8]
东风汽车加速智能化升级 全力冲击新能源100万辆目标
新浪科技· 2025-06-23 10:10
公司业绩与战略规划 - 1-5月累计交付整车90 5万辆 其中自主品牌销售53 6万辆 东风中重卡终端市占率国内第一 [1] - 累计出口9 4万辆 同比增长4 9% 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出口分别增长30%和331% [1] - 提出"三个跃迁、一个向新"五年目标 包括新能源跃迁、智能化跃迁、国际化跃迁 [1] - 计划推出搭载"天元智能"技术的多款新品 全力冲击新能源100万辆目标 [1]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推出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豪华智能越野SUV猛士M817 [2] - 岚图FREE+首搭HUAWEI ADS 4和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将于6月24日开启预售 [2] - 形成覆盖节能/混动/纯电的"马赫"动力品牌 商用车"龙擎"动力品牌和"东风氢舟"氢动力品牌 [2] - 马赫超级混动专用发动机热效率多次刷新行业纪录 风神L7车型实现超2000公里综合续航 [2] - 氢能领域发明专利数量行业第一 开发国内首款全功率燃料电池乘用车 [3] 产业链与生态建设 - 完成对电池/电驱/电控等核心部件的全产业链布局 纯电驱动总成销量进入行业前十 [4] - IGBT实现国产化替代 打破国外垄断 [4] - 建成全球领先的兆瓦级品牌超快充桩 开展"车电分离"模式下的电池运营 [5] - 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 加快建设回收项目 [5] 智能化与品牌建设 - 形成端云一体/智能线控底盘/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核心技术平台 [5] - 率先发布"具身智能"技术 打造"天元智能"技术品牌 [5] - 在央企品牌建设对标排名中跃升至第7位 连续四年位居汽车行业榜首 [5]
湖北万亿汽车产业集群加速链式跃升 打造智联生态冲击“双百万”目标
长江商报· 2025-06-23 08:44
湖北汽车产业现状 - 湖北新能源汽车产能占全国11.3%,智能网联专利占全国14.6% [1] - 全省拥有25家整车企业、2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产能近400万辆,2024年汽车产业营收规模突破万亿 [2]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企业超过300家,新能源整车企业19家,已建成新能源汽车产能175万辆 [2] "武襄十随"黄金走廊发展 - "武襄十随"产业集群以武汉为"智脑"、襄阳为"试验田"、十堰为"重装基地"、随州为"专用车先锋",形成全国唯一覆盖全系列车型的产业集群 [3] - 该走廊集聚25家整车企业、2000余家零部件厂商,2024年智能网联汽车产量突破80万辆 [3][5] - 汽车产业智能化率从2019年的12%跃升至43%,带动全省数字经济规模达2.8万亿元 [5]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武汉"车谷+光谷"协同模式推动车规级芯片本地配套率从2023年的18%提升至35%以上 [4] - 随州专汽通过数字化改造,订单交付周期从45天压缩至15天,1—5月出口量达5.2万辆,新能源车型占比首次突破40% [4][5] - 十堰焊接自动化率提升至98%,襄阳固态电池项目年产能达20GWh,商用车新能源重卡市场份额从12%跃升至29% [5] 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 - 湖北提出"双百万"目标:2025年东风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销100万辆,"湖北造"新能源车年产量100万辆 [2] - 2024年湖北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提升至31.4%,力争2027年整车产量突破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达50%以上 [6][8] - 湖北计划2025年L2级及以上级别新车销量占全省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80%以上 [7] 智能网联与软件产业布局 - 武汉经开区签约13亿元智能网联项目,重点发展自动驾驶、智能汽车软件等领域 [6] - 光谷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园揭牌,目标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7] - 湖北推动"人工智能+"行动,培育科技型领军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 [7]
解码东风汽车智能化转型:以“科技跃迁”破局行业“内卷”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15:12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汽车市场正经历从增量扩张向存量竞争的深刻变革 有限的市场空间内竞争愈发激烈 [1] - 新势力品牌与跨界企业加速入局 消费者购车逻辑发生根本性转变 [1] - 行业面临选择 是陷入低效内卷还是构建可持续的价值增长体系 [1] 公司转型实践 - 东风岚图智慧工厂依托5G 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多种车型共线混流生产 935台工业机器人协同作业 每118秒下线一辆新车 [1] - 全球创新中心展示"天元智能"技术体系 新一代马赫动力系统持续进化 氢舟系列勾勒新能源多元化路径 [1] - 公司拒绝以降价换份额的消耗竞争 将技术创新作为提升产品与品牌价值的核心抓手 [2] 智能化布局 - 深化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 借助工业互联网 大数据 云计算 AI+等技术 提升单车智能与车路云一体化水平 [2] - 推进"具身智能体"落地 前瞻布局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等前沿交叉领域 [2] - 与华为 中国移动共建5G车路云协同系统 覆盖武汉660公里开放道路场景 [2] 战略合作 - 与华为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汽车智能化 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生态共建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2] - "车企+科技公司"协同模式已成行业趋势 [2] 行业影响 - 公司智能化转型样本为传统车企乃至整个汽车行业提供破局方案 [3] - 前瞻布局与技术积累有望使其在未来产业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 [3]
解放/东风/重汽争冠 燃气重卡5月实销1.4万辆谁在逆增?|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21 12:31
天然气重卡市场表现 - 2025年3月、4月、5月天然气重卡销量同比分别下降26%、35%、34%,遭遇"3连降" [2][5][6] - 5月销量1.4万辆,环比4月下降18%,同比降幅较4月缩窄1个百分点 [6] - 1-5月累计销量7.8万辆,同比下降16%,较去年同期净减少1.46万辆 [29][36] - 5月天然气重卡占重卡整体市场份额22.10%,较4月(24.86%)缩窄,1-5月累计占比27.33%,低于2024年全年29.58%和去年同期36.47% [10] 区域市场分析 - 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新疆五省占据1-5月全国销量的50.2%,其中河北占比最高达14.8% [16] - 新疆、四川、内蒙古等区域销量同比增长,河北、山西等传统主力市场出现下滑 [18] 企业竞争格局 - 5月销量前五企业为一汽解放(3382辆)、东风(2966辆)、中国重汽(2963辆)、陕汽(2275辆)、福田(1910辆) [22][24] - 5月仅福田(+9%)、北奔(+3%)、徐工(+58%)实现同比增长,8家企业同比降幅超两位数 [24][27] - 1-5月累计销量中,解放(2.27万辆)、重汽(1.64万辆)、东风(1.47万辆)居前三,东风(+16%)、福田(+12%)、北汽重卡(+38%)逆势增长 [31][33] - 解放以29.05%的累计份额保持行业第一,但份额同比下滑3.89个百分点;东风份额同比提升5.16个百分点至18.87% [31][35] 影响因素 - 2025年天然气价格稳定在4400-4600元/吨,5月降至4500元/吨,但柴油价格同步下跌(北方0号柴油低于6.5元/L),油气价差缩小削弱燃气车经济性优势 [13][14]
东风股份: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20 19:16
业绩说明会安排 - 会议将于2025年6月30日16:30-17:30通过价值在线平台以视频录制及网络文字互动方式召开 [1] - 投资者可在会前通过指定网址或微信小程序提交问题 [1] - 参会人员包括总经理段仁民、独立董事张国明、财务负责人郑直及董事会秘书周方平 [1] 信息披露情况 - 公司已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2025年4月26日)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5年4月30日) [1] - 说明会内容将在信息披露允许范围内回应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 投资者参与方式 - 可通过网址https://eseb.cn/1pebxjTR9fi或微信小程序参与互动交流 [1] - 会后可通过价值在线平台或易董app查看说明会内容 [1] 联系方式 - 咨询电话:027-84287933 [1] - 联系邮箱:dfac@dfac.com [1]
东风股份(600006)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6-20 18:30
业绩说明会信息 - 2025年06月30日16:30 - 17:30举办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3][5][6] - 会议地点为价值在线(www.ir-online.cn)[3][5] - 召开方式为视频录制及网络文字互动[3][5] - 参会人员有董事、总经理段仁民等(特殊情况可能调整)[5] 投资者参与信息 - 2025年06月30日前可进行会前提问[2][6] - 2025年06月30日16:30 - 17:30可通过网址或小程序码参与互动交流[6] 其他信息 - 联系人是公司综合管理部,电话027 - 84287933,邮箱dfac@dfac.com[7] - 业绩说明会召开后可通过价值在线或易董app查看情况及内容[7] - 2025年4月26日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全文》及摘要[3] - 2025年4月30日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3]
持续突破卡脖子技术,东风汽车创新破局“内卷”困境 | 走进新国企
第一财经· 2025-06-20 17:3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公司推进"科技跃迁行动",与超300家伙伴共建12个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业链整体效能提升30%以上[1][9] - 岚图智慧工厂采用935台工业机器人实现118秒/辆的生产节拍,支持多车型共线混流生产[4] - 在新能源核心领域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建成22GWh电芯、5000套氢燃料电池、100万套电驱、42万套控制器、70万套IGBT产能[7] - 突破"卡脖子"技术,量产首颗国产高性能MCU芯片DF30,并联合开发超大吨位一体化压铸装备[9] 新能源转型成果 - 5月销售新能源汽车8.1万辆(同比+26.5%),1-5月累计销售31.8万辆(占比超30%)[5] - 自主品牌1-5月销量53.6万辆(占比近60%),中重卡终端市占率国内第一[5] - 建设全球最大16000吨+10000吨一体化压铸双产线,预计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7][9] - 项目将带动50+上下游企业,创造数千高端岗位,三年拉动区域GDP增长数十亿元[7] 产业链协同发展 - 构建"两小时供应链圈",带动湖北2600+零部件企业升级,集群内一级配套商超1000家[10] - 2023年集群汽车总产量200万辆(公司占比66%),产业总产值6400亿元(公司占比34%)[10] - 联合华为、中国移动建成覆盖660公里的5G车路云系统,支持300+无人出租车运营[8] - 与一汽、长安共建固态电池联盟,与中车合建华中首条IGBT生产线[8] 行业竞争格局 - 监管部门密集发声整治"内卷式"竞争,企业采取支付账期≤60天等反内卷措施[1] - 行业面临从量变到质变临界点,低价格竞争成为高质量发展瓶颈[6] - 公司坚持长期主义,通过技术领先提升产品竞争力,拒绝短期功利思维[1][7] 技术品牌生态建设 - 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开源天元OS吸引华为、百度等5000+应用接入[8] - 与航天科工开发高精度定位技术,与中国信科共建车联网安全实验室[8] - 牵头成立湖北省车规级芯片创新联合体,联合40余家单位攻关芯片技术[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