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宝钢股份(600019)
icon
搜索文档
宝钢股份(600019) - 宝钢股份关于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5-08-20 16:31
报告与会议安排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将于2025年8月28日发布[4] - 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8月29日15:00 - 17:00举行[4][6] 会议相关信息 - 召开方式含多平台视频直播、转播与网络互动[3][7] - 召开地点涉及上证路演中心等多平台[3][6][7] - 参加人员有董事长邹继新等[7] 投资者参与 - 可在会议时段登录上证路演中心参与[7] - 22 - 28日16:00前可预提问[3][8] - 会后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查看情况[10] 联系信息 - 联系人是宝钢股份董事会秘书室[9] - 电话021 - 26647000,邮箱ir@baosteel.com[9]
我国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速 迎来转型关键窗口期
中国能源网· 2025-08-20 15:15
河钢集团绿钢出口突破 - 河钢集团签下万吨级氢冶金绿钢出口欧盟订单 刷新中国绿钢单笔出口纪录 [1] - 该批绿钢实现每吨钢碳减排50%的工业化突破 通过全流程碳核查并获EPD环境产品声明 符合欧盟碳足迹认证标准 [1] 钢铁行业绿色转型进展 - 全国碳市场扩围将钢铁行业正式纳入 推动钢铁企业参与碳交易 行业加速低碳化进程 [1] - 截至今年7月底 全国已有6亿吨粗钢产能、147家钢铁企业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累计投入改造资金超3000亿元 [3] - 计划到今年底 超低排放改造将覆盖80%的产能 [3] - 酒钢集团预计今年底新能源年发电量达64亿千瓦时 绿电占比31.2% 年减标煤210万吨、二氧化碳585万吨 [2] - 宝钢股份湛江钢铁首发BeyondECO—30%厚板产品 碳足迹降低30%以上 将建成国内首个"氢基竖炉+电炉"短流程生产线 具备年产180万吨零碳板材能力 [2] - 河北省公布全国首个绿色低碳钢材地方标准 开展2025年度"河北绿钢"评价计划 包含11家企业 [2] 绿钢产业发展现状 - 全国具备完整认证的绿钢占粗钢总产量占比不足1% [7] - 河钢集团60万吨级氢冶金直接还原工厂、宝武湛江氢基竖炉项目实现连续生产突破 [7] - 绿钢正从概念性产品走向竞争力货架 在碳税减免、品牌溢价和出口通行证加持下竞争力快速显现 [4] - 7月下旬重点统计钢铁企业钢材库存量1478万吨 环比下降5.6% 同比下降7.9% [4] 绿钢技术挑战与成本 - 绿氢综合制备成本偏高 导致氢冶金工艺吨钢成本较传统高炉增加200—300元 [5] - 富氢冶炼工程稳定性存在瓶颈 对大规模连续化生产要求高 [5] - 液氢储运成本偏高 内陆钢厂难以获取低成本绿氢 [5] - 国内绿钢技术和产品标准体系处于碎片化状态 行业标准化体系亟须建设完善 [6] 国际竞争与成本压力 - 全球钢铁业碳排放占总量7% 中国占比超60% [3] - 欧盟碳关税2026年全面落地 中国出口普通钢材成本或将增加50—100欧元/吨 [3] 未来发展路径与关键节点 - 2025—2030年将在氢冶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 完成氢基竖炉连续运行验证 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绿钢标准体系 [7] - 需要构建全国统一绿钢碳核算 推动钢铁企业在全国碳市场中通过减碳量抵扣获取收益 [7] - 关注贯通鄂尔多斯至河北的绿氢输送管网实现跨区域氢能调度 中核集团霞浦核能制氢基地投运等基础设施节点 [7] - 氢冶金技术可通过氢气直接还原技术或氢能与焦化等能源耦合优化炼钢能源结构 [8] - "电弧炉短流程全废钢+绿电"模式可能会挤压氢冶金发展空间 [8]
研判2025!中国不锈钢复合板行业发展历程、需求量、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前景展望:智能制造和工业4.0战略推进下,不锈钢复合板规模超200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9 09:16
行业概述 - 不锈钢复合板是以碳钢基层与不锈钢覆层通过冶金结合形成的复合钢板 兼具碳钢的机械强度和不锈钢的耐腐蚀性 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焦化及电力设备制造领域[3] - 主要分为单面不锈钢复合板、双面不锈钢复合板、爆炸焊接不锈钢复合板、热轧不锈钢复合板和冷轧不锈钢复合板[3] - 工业化生产主要有两种方法 爆炸复合和热轧复合[4] 发展历程 - 行业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60年代 最初以爆炸复合技术为主导 早期研发集中在军工和重工业领域[8] - 2003年济南钢铁集团率先开展热轧不锈钢复合板研发 2007年河南盛荣特种钢业等企业加入 扩大技术储备[8] - 2015年以来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期 福建三明钢厂、广西柳州钢厂等地方企业布局 推动产能增长 目前国内具备生产能力企业超过40家[8] 市场规模与需求 - 中国不锈钢复合板行业市场规模从2019年95亿元增长至2024年179.5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13.57%[1][17]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9亿元[1][17] - 需求量从2019年52万吨增长至2024年84万吨 年复合增长率10.07% 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93万吨[16] 产业链结构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设备 原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等 设备包括爆炸复合装置、热轧机组等[10]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10]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石油化工、盐业、食品加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电力设备制造等[10] 原材料供应 - 2024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为3944.11万吨 同比增长7.54%[11] - 2025年上半年不锈钢粗钢产量为2047万吨 同比增长5.36%[11] - 不锈钢复合板消费中304不锈钢占比83% 430不锈钢占比10% 316和317不锈钢合计占比4% 其他种类占比3%[14] 竞争格局 - 行业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以大型国有钢企与专业复合材料企业共同主导市场发展[20] - 南钢股份、太钢不锈等传统钢铁巨头依托完整产业链和规模优势占据重要地位[20] - 天力复合、宝钛集团等专业技术型企业聚焦军工、核电等特殊需求[20] - 弘雷科技、润邦新材等新兴企业布局新兴领域 开发超薄复合板等特色产品[20] 重点企业 - 南钢股份具备年产千万吨级钢铁综合生产能力 2024年钢铁制造与销售收入403.94亿元[22] - 太钢不锈是国内最大不锈钢生产基地 2024年不锈钢材营业收入699.98亿元 同比增长0.34%[24] - 天力复合是国内最早从事有色金属爆炸复合材料研发单位 产品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21] - 青山控股主要产品有不锈钢连铸、棒线材、板带钢等 产品应用于石油、化工、机械等领域[21] 发展趋势 - 高性能化方向:通过优化材料配比和复合工艺提升产品性能 纳米技术、激光焊接等先进工艺增强界面结合力[26] - 高效率方向:连续轧制、爆炸复合等先进工艺缩短生产周期 智能化制造技术提高产品一致性和良品率[27] - 环保化方向:无污染复合技术替代传统高能耗工艺 可回收材料应用降低资源消耗 轻量化设计减少材料使用量[28]
将来捡海滩垃圾可赚积分兑换权益 上海为海洋垃圾收运处置寻找动力
解放日报· 2025-08-18 10:07
海洋垃圾治理新模式 - 上海搭建政府搭台赋能、企业统筹实施、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多元造血的海洋垃圾治理新模式 [1] - 成立"沪海联盟"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话与合作共赢 [1] - 打通海洋垃圾打捞、处置、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并建立造血机制 [1] 产业链参与企业 - 宝钢股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利华、百事公司成为"沪海联盟"首批关键成员 [2] - 认证机构浙江蓝景科技、华测检测、挪亚检测、盛唐认证加入联盟 [2] - 英科再生公司将海洋塑料废弃物加工成画框、相框、地板等产品 [1] 技术应用与市场机制 - 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海洋垃圾从打捞到再生全链路不可篡改数据记录 [2] - 上海碳普惠平台上线个人碳账户 每减碳1克对应1个碳积分 [2] - 推动海洋垃圾联动碳普惠方法学研究 提升循环利用溢价效应 [2] 行业挑战与解决方案 - 海洋塑料废弃物分拣成本高导致源头发运单位缺乏分拣积极性 [1] - 企业通过品牌价值提升循环产品价值 激励源头收集和分拣环节 [2] - 传统再生塑料主要来自工业边角料 生活垃圾和海洋垃圾占比极低 [1]
钢铁周报20250817:环保限产预期降温,关注需求修复情况-20250817
民生证券· 2025-08-17 17:14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钢铁行业"推荐"评级 [5] 核心观点 - 环保限产预期降温,关注需求修复情况 [1] - 短期钢材需求处于季节性低点,需关注淡旺季切换时的需求修复 [3] - 长期来看产能治理仍是主线,粗钢供给有望进一步优化 [3] - 铁矿新增产能逐步释放将有助于钢企盈利能力修复 [3] 价格与利润 - 本周钢材价格涨跌互现:螺纹钢3300元/吨(-30),高线3470元/吨(-30),热轧3460元/吨(-10),冷轧3880元/吨(+10),中板3520元/吨(+30) [1] - 长材利润下降:螺纹钢毛利环比-24元/吨,热轧+3元/吨,冷轧-3元/吨 [1] - 短流程电炉钢毛利环比-18元/吨 [1] 产量与库存 - 五大钢材产量872万吨(+2.42万吨),其中建筑钢材-0.02万吨,板材+2.44万吨 [2] - 螺纹钢产量220.45万吨(-0.73万吨),长流程190.25万吨(-0.29),短流程30.2万吨(-0.44) [2] - 五大钢材社会总库存989.78万吨(+28.29万吨),钢厂库存425.13万吨(+12.27万吨) [2] - 螺纹钢表观消费量189.94万吨(-20.85万吨),建筑钢材日均成交10.23万吨(-1.08%) [2] 行业动态 - 7月中国粗钢产量7966万吨(-4.0%),1-7月累计59447万吨(-3.1%) [7] - 8月上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207.4万吨(+4.7%) [7] - 全国已完成6亿吨粗钢产能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9] - 山东地区个别焦化企业计划限产30%-50% [8] 国际钢材市场 - 美国热卷920美元/吨(-30),冷卷1160美元/吨(持平) [23] - 欧盟热卷670美元/吨(+5),冷卷765美元/吨(+5) [23] - 美国螺纹钢975美元/吨(+45),欧盟710美元/吨(持平) [23] 原材料市场 - 国产矿价格上涨:鞍山铁精粉750元/吨(+20),唐山铁精粉910.26元/吨(+18) [28] - 进口矿稳中有升:青岛港巴西粉矿884元/吨(+11) [28] - 废钢2110元/吨(+10),焦炭1420元/吨(+50) [28] 生产情况 - 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59%(-0.16pct),产能利用率90.22%(+0.13pct) [35] - 钢厂盈利率65.8%(-2.6pct),日均铁水产量240.66万吨(+0.34) [35] 重点公司推荐 - 普钢板块:华菱钢铁、宝钢股份、南钢股份 [3] - 特钢板块:翔楼新材、中信特钢、甬金股份 [3] - 管材标的:久立特材、友发集团、武进不锈 [3] - 建议关注高温合金标的抚顺特钢 [3]
工业化成熟期带来资本市场黄金期
国盛证券· 2025-08-17 15:07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工业化成熟期带来资本市场黄金期,钢铁行业进入成熟期后需求周期波幅下降,供给周期成为决定行业最核心要素[1][2] - 2025年1-7月粗钢产量59,447万吨,同比降3.1%,7月粗钢产量7,966万吨,同比降4.0%,日均产量环比降7.3%,可能与"反内卷"政策压力有关[4][13] - 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达462.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增速为全部31个工业大类最高[2] - 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90.2%,环比+0.2pct,日均铁水产量240.7万吨,环比+0.5万吨[3][12] - 五大品种钢材周产量871.6万吨,环比+0.3%,社会库存990.8万吨,环比+2.9%,表观消费831.0万吨,环比-1.7%[3][25] 重点领域分析 供给端 - 国内91家电炉产能利用率54.2%,环比+0.3pct[18] - 螺纹钢周产量220.5万吨,环比-0.3%,热卷产量315.6万吨,环比+0.2%[18]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供给端调控预期升温[13] 库存与需求 - 钢材总库存增幅3.0%,较上周增幅扩大1.2pct,社会库存与钢厂库存同步增加[25] - 螺纹钢表观消费189.9万吨,环比-9.9%,热卷表观消费314.8万吨,环比+2.8%[42][52] - 建筑钢材成交周均值10.2万吨,环比降1.1%[43] 价格与利润 - Myspic综合钢价指数126.2,周环比+0.1%[73] - 长流程螺纹即期毛利-122元/吨,热卷即期毛利-207元/吨[73] - 247家钢厂盈利比例65.8%,较上周减少2.6pct[3] 重点公司推荐 - 推荐华菱钢铁、南钢股份、宝钢股份、新钢股份等底部估值区域标的[2] - 久立特材受益油气核电景气周期,新兴铸管受益管网改造,常宝股份受益煤电新建周期[2] - 甬金股份受益需求复苏和镀镍钢壳业务,武进不锈受益煤电新建及进口替代趋势[2] 原料市场 - 普氏62%品位铁矿价格指数101.8美元/吨,周环比+0.3%[61] - 焦炭加总库存887.4万吨,周环比-2.2%,钢厂可用天数10.8天[61] - 废钢价格2210元/吨,周环比+4.7%,短流程螺纹即期毛利-335元/吨[74]
钢铁行业周报(20250811-20250815):淡季供需与预期博弈,钢价震荡整理-20250817
华创证券· 2025-08-17 13:16
行业投资评级 - 钢铁行业评级为"推荐",预期未来3-6个月内行业指数涨幅超过基准指数5%以上 [6] 核心观点 - 短期钢价受淡季供需博弈影响呈现窄幅震荡,高温多雨导致需求环比下降,社会库存累计明显 [2][3] - 供给端保持稳定,但需关注唐山地区环保限产可能带来的收缩效应 [3] - 中长期看好"反内卷"政策对行业格局的修复,政策定位高层级,行业盈利能力已现改善 [4] - 部分优质钢企仍处破净状态,行业估值具备重估空间 [4] 行业数据跟踪 价格与产量 - 五大钢材品种周价格涨跌分化:螺纹钢(-0.39%)、线材(-0.43%)、热轧(+0.40%)、冷轧(+0.61%)、中板(+0.59%) [2] - 周产量871.63万吨(环比+2.42万吨),高炉产能利用率90.22%(环比+0.13pct),电炉利用率57.39%(环比+0.49pct) [2] 库存与消费 - 钢材总库存1415.97万吨(环比+40.61万吨),社会库存990.84万吨(环比+28.34万吨) [2] - 表观消费量831.02万吨(环比-14.72万吨),螺纹钢消费降幅显著(-20.85万吨) [2] 盈利水平 - 样本钢厂铁水成本2321元/吨(环比+3元),吨钢毛利:螺纹钢121元(-37元)、热轧151元(-7元)、冷轧59元(持平) [2] - 钢企盈利率65.8%(环比-2.6pct) [2] 重点事件与政策 - 宝钢9月冷热轧产品调涨200-300元/吨 [19] - 河南省推进钢铁超低排放改造,达标企业可申请减免水电加价 [19] - 7月全国粗钢产量7966万吨(同比-4.0%),钢材产量12295万吨(同比+6.4%) [19] 投资建议 - 关注产品结构优势龙头:华菱钢铁、宝钢股份、中信特钢等 [4] - 关注区域市场修复弹性标的:三钢闽光、柳钢股份、八一钢铁等 [5]
7月数据跟踪:粗钢产量持续“数字”回落
国盛证券· 2025-08-16 20:58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6] 核心观点 - 7月粗钢产量同比下降4.0%,日均产量环比回落7.3%,显示钢厂生产强度持续回落,但可能与"反内卷"政策压力有关[2] - 上半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达462.8亿元,同比增长13.7倍,增速为全部31个工业大类最高[2] - 1-7月钢材净出口达6451万吨,同比增长13.0%,内外需增长强劲[3] - 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上半年总发债预算额完成7.79万亿,去年同期为3.4万亿[3] - 行业未来存在修复机会,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具备强安全边际[4] 数据跟踪 - 7月粗钢产量7966万吨,同比降4.0%,日均产量257.0万吨,环比降7.3%[8] - 1-7月粗钢产量59447万吨,同比降3.1%[8] - 7月钢材产量12295万吨,同比增6.4%,1-7月钢材产量86047万吨,同比增5.1%[8] - 7月出口钢材983.6万吨,同比增25.7%,1-7月出口钢材6798万吨,同比增11.4%[8] - 7月进口铁矿石10462万吨,同比增1.8%,1-7月进口铁矿石69657万吨,同比降2.3%[8] 重点公司推荐 - 华菱钢铁:2025E EPS 0.58元,PE 9.71倍[9] - 南钢股份:2025E EPS 0.44元,PE 10.03倍[9] - 宝钢股份:2025E EPS 0.48元,PE 14.90倍[9] - 新钢股份:2025E EPS 0.28元,PE 14.81倍[9] - 久立特材:受益于油气、核电景气周期,2025E EPS 1.85元,PE 12.06倍[4][9] - 甬金股份:受益于需求复苏和镀镍钢壳业务,2025E EPS 2.21元,PE 8.22倍[4][9]
2025年上半年中国粗钢产量为5.1亿吨 累计下降3%
产业信息网· 2025-08-16 11:36
粗钢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粗钢产量为0 8亿吨 同比下降9 2% [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粗钢累计产量为5 1亿吨 累计下降3% [1] 涉及上市钢企 - 主要上市钢企包括宝钢股份(600019) 鞍钢股份(000898) 马钢股份(600808) 沙钢股份(002075) 首钢股份(000959) 包钢股份(600010) 太钢不锈(000825) 华菱钢铁(000932) 河钢股份(000709) 八一钢铁(600581)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由智研咨询整理 [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董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会议于2025年8月14日以书面投票表决方式召开临时董事会 [2] - 会议通知及资料于2025年8月11日通过电子邮件和书面方式发出 [3] - 应出席董事11名,实际出席董事11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 [2][4] 董事会审议决议 - 选举邹继新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全体董事一致通过 [5][6] - 选举战略、风险及ESG委员会成员6人,审计及内控合规管理委员会5人,提名委员会5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4人,全体董事一致通过 [7][8] - 聘任刘宝军为公司总经理,经提名委员会事前审查认可,全体董事一致通过 [9][10][11] - 聘任4位副总经理(吴军、王娟、彭俊、蔡延擘),王娟兼任财务总监,武凯任总法律顾问,经相关委员会事前审查认可,全体董事一致通过 [12][13] - 聘任王娟为董事会秘书,陶昀、盛志平为证券事务代表,经提名委员会事前审查认可,全体董事一致通过 [13][14] - 修订《董事会授权管理制度》并制定《董事会授权决策方案》,全体董事一致通过 [15][16] 高级管理人员背景 - 刘宝军任总经理,拥有钢铁生产、低碳冶金管理经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士、东北大学工程硕士 [18][19] - 吴军任副总经理,拥有战略规划及科研管理经验,东北大学硕士、华东理工大学博士 [20] - 王娟任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拥有财务管理及资本运营经验,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 [21] - 彭俊任副总经理,拥有生产制造及营销管理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学士、东北大学工程硕士 [22] - 蔡延擘任副总经理,拥有生产制造及采购经营管理经验,东北大学学士、韩国浦项工科大学硕士 [23][24] - 武凯任总法律顾问,拥有法律实务及合规管理经验,北京大学法律硕士 [24] 证券事务代表背景 - 陶昀任证券事务代表,拥有投资者关系管理经验,南京大学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硕士 [25][26] - 盛志平任证券事务代表,拥有技术管理及投资者关系经验,西安交通大学学士、上海交通大学硕士 [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