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家化(600315)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家化(600315):发布股权激励计划,2025年重新起航
东方证券· 2025-05-14 19: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56.8亿,同比下降13.9%,归母净亏8.3亿;25Q1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0.6%和15.3%,业绩环比改善;24年大幅亏损主要因海外业务计提商誉减值、国内业务主动调整带来的费用和联营公司亏损等 [6] - 分产品看,2024年个护、美妆、创新和海外业务收入分别同比下降3.4%、29.8%、19.4%和11.4%,美妆业务承压;分渠道看,2024年线上和线下收入分别同比下降9.7%和17% [6] - 个护毛利率逆势提升,高费用率和资产减值损失拖累盈利能力;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4pct至57.6%;2024年销售、管理和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增长4.7pct、1.4pct和0.4pct;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为6.1亿,同比大幅提升;全年归母净利率为 -14.7%,表现承压 [6] -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公司重新起航;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长林总、CFO罗总以及43名骨干员工,本次持股规模不超过4.83亿股,占总股本的0.72%;回购股份的价格为16.03元/股;考核目标为2025年扭亏为盈,2026 - 2027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0%,三年解锁期分别为30%、30%和40% [6] - 2024年新管理层到位后,公司主动应对行业变革,推动线上化转型,在线上渠道重点突破兴趣电商,发展新兴电商,稳固平台电商,打造以内容为中心的线上运营能力;同时在线下渠道实施战略性调整举措;经过2024年的战略调整,公司至暗时刻已过,25Q1业绩拐点已现,后续季度有望逐步改善,预计2025年全年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盈利预测并引入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48、0.69和0.89元(原2025 - 2026年为1.03和1.17元),DCF目标估值27.26元,维持“增持”评级 [3][7]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6,598|5,679|6,272|6,793|7,383| |同比增长 (%)|-7.2%|-13.9%|10.4%|8.3%|8.7%| |营业利润(百万元)|556|(860)|367|533|687| |同比增长 (%)|2.3%|-254.6%|142.6%|45.4%|28.8%|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00|(833)|321|465|597| |同比增长 (%)|5.9%|-266.6%|138.6%|44.6%|28.5%| |每股收益(元)|0.74|(1.24)|0.48|0.69|0.89| |毛利率(%)|59.0%|57.6%|58.5%|59.2%|59.6%| |净利率(%)|7.6%|-14.7%|5.1%|6.8%|8.1%| |净资产收益率(%)|6.7%|-11.6%|4.7%|6.5%|7.9%| |市盈率|32.8|(19.7)|51.1|35.3|27.5| |市净率|2.1|2.5|2.3|2.2|2.1| [3] 股价及相关信息 - 2025年05月13日股价24.42元,目标价格27.26元,52周最高价/最低价25.6/13.64元,总股本/流通A股(万股)67,223/67,223,A股市值16,416百万元 [4] - 不同时间段绝对表现%:1周为1.33,1月为16.73,3月为51.77,12月为16.13;相对表现%:1周为 -0.97,1月为12.84,3月为52,12月为9.81;沪深300%:1周为2.3,1月为3.89,3月为 -0.23,12月为6.32 [4] 目标价敏感性分析 - 展示了不同永续增长率Gn(%)和WACC(%)下的目标价情况 [8] 估值参数假设 |假设科目|结果| | ---- | ---- | |所得税税率T|25%| |永续增长率Gn(%)|2%| |无风险利率Rf|1.69%| |无杠杆影响的β系数|1.13| |市场收益率Rm|8.63%| |股权投资成本(Ke)|10.2%| |债务比率 D/(D + E)|10%| |权益比率 E/(D + E)|90%| |债务利率 rd|3.6%| |WACC|9.47%| [9]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3A - 2027E各项目数据 [10]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在2023A - 2027E的情况 [10]
珀莱雅突破百亿、上海家化亏损8亿:国产美妆市场的“洗牌进行时”
36氪· 2025-05-13 09:56
行业格局与业绩分化 - 国产美妆行业结束"黄金十年",进入剧烈分化阶段,头部企业如珀莱雅首次突破百亿营收(107.78亿元,+21.04%),而上海家化出现首次亏损(-8.33亿元,-266.6%)[1][2][3] - 行业TOP10门槛快速提升至50亿元,6家企业营收超50亿,其中珀莱雅、上美股份(67.93亿元,+62.08%)、巨子生物(55.39亿元,+57.17%)增速领先[2][8] - 利润表现两极分化:巨子生物以20.62亿元利润(+42.06%)成为"利润之王",珀莱雅(15.52亿元,+30%)、毛戈平(8.81亿元,+33.04%)表现亮眼,而华熙生物(1.74亿元,-70.59%)、水羊股份(1.10亿元,-62.63%)大幅下滑[3][14] 增长驱动因素 - 功效型大单品成为核心增长引擎:珀莱雅主品牌占比79.69%,巨子生物可复美系列贡献82%营收(45.42亿元,+62.9%),丸美"胜肽小红笔眼霜"GMV达5.33亿元(+146%)[8][13][17] - 线上渠道红利持续:上美股份韩束品牌线上增长80.9%,丸美PL恋火品牌增长40.72%,而转型滞后企业如上海家化(营收-13.93%)面临压力[8][9][19] - 技术研发投入加大:华熙生物研发占比8.68%(4.66亿元),珀莱雅研发增长21.21%,多数企业研发费用同比提升,聚焦胶原蛋白、肽类等成分创新[21][22] 企业战略动向 - 并购扩张成主流:珀莱雅通过收购彩棠(11.91亿元,+19.04%)打造第二曲线,丸美收购PL恋火(9.05亿元,+40.72%),水羊股份收购法国EDB等高端品牌布局千元价格带[23][26] - 高端化尝试加速:珀莱雅推出500元"能量系列",薇诺娜试水800元抗衰套装,但与国际品牌千元级产品仍有差距[33][35] - 线下渠道重启:线上流量成本上升(珀莱雅销售费用51.61亿元,+29.93%),企业如上海家化加速布局抖音电商,部分品牌收缩线上转战线下专柜[40][41] 新兴市场机会 - 男性护肤市场潜力显现:2024年规模达170亿元(+17%),但国产品牌存在空白,国际品牌如科颜氏、碧欧泉主导[36][37][38] - 银发经济崛起:50+人群假睫毛购买增速达市场10倍,羽西"御龄系列"针对熟龄肌,多数品牌未明确布局该赛道[39] - 新锐品牌冲击:未上市的谷雨(预期50亿+)、HBN(60亿+)通过线上营销快速崛起,直逼上市企业规模[30][33] 技术竞争壁垒 - 胶原蛋白成战略高地:巨子生物凭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实现40%利润率,珀莱雅、上美股份等纷纷入局该赛道[14][16] - 研发成果集中落地:韩束完成"环六肽-9"备案,珀莱雅推出燕麦发酵液新品,上海家化备案金耳等3种新原料[22] - 生物科技转型加速:丸美更名"丸美生物",投资再生医学生物材料企业,行业从营销驱动转向科技驱动[24]
上市国货美妆洗牌:上美、巨子生物增长最快,华熙生物倒数
南方都市报· 2025-05-11 17:20
行业格局重塑趋势 - 国货美妆行业或将在2025年迎来格局重塑,单品牌突围能力成为企业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 [2] - 网红成分加速迭代,玻尿酸受到重组胶原蛋白的正面冲击,功效型护肤成为主导企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2] - 消费者趋于理性,关注焦点从"成分添加"转向验证"真实功效",倒逼企业加强研发 [2] 企业营收表现 - 珀莱雅2024年营收107.79亿元,成为首家破百亿的国货美妆企业,连续两年稳坐行业头把交椅 [3][4] - 上美股份2024年营收67.93亿元,同比增长62.1%,增速最快,排名从第六飙升至第二 [3][4] - 巨子生物2024年营收55.4亿元,同比增长57.2%,排名上升2位至第五 [4][5] - 上海家化2024年营收56.79亿元,排名从第二滑落至第四,归母净利润亏损8.33亿元,同比下滑266.6% [6] - 华熙生物2024年营收53.7亿元,同比下降11.61%,排名从第三下滑至第六 [7] 单品牌驱动效应 - 上美股份旗下韩束品牌2024年营收56亿元,占集团总营收82.3%,同比增长73.7% [5] - 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品牌2024年营收45.4亿元,同比增长62.9%,占集团总收入82% [5][6] - 贝泰妮旗下薇诺娜品牌2024年营收49.09亿元,占公司总收入85.6%,在国内皮肤学级护肤品市场份额达20.7% [10][11] 成分迭代趋势 - 华熙生物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2024年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主营业务收入47.92% [7] - 福瑞达化妆品板块2024年营收24.75亿元,同比增长仅2.46%,为五年来最低增速 [8] - 巨子生物凭借重组胶原蛋白技术实现业绩起飞,2024年毛利率达82.1%,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42.4% [9] 研发投入现状 - 珀莱雅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仅1.95%,在七家样本企业中倒数第二,但营销费用高企导致毛利率71.39% [12] - 华熙生物2024年研发占比8.68%,连续两年为样本企业中最高 [12] - 巨子生物2024年研发占比仅1.9%,在样本企业中最低,相比2023年的2.1%持续下滑 [12] 行业未来趋势 - 功效型护肤将持续主导行业发展,消费者对抗衰、修复与防晒三大核心需求高度关注 [10][11] - 行业从"流量驱动"向"品牌力+研发力"并重转型,研发技术话语权成为下一阶段竞争重点 [11][13] - 头部企业与腰部企业营收差距拉大,行业格局持续向头部集中 [13]
上海家化:主动调整24年业绩承压,25Q1企稳,静待改善-20250508
中邮证券· 2025-05-08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因海外业务商誉减值及国内业务战略调整等因素亏损,目前在组织架构、品牌打法、产品推新布局、渠道运营等多方面调整改善,2025Q1基本面拐点已现,期待持续发力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4.10元,总股本/流通股本6.72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16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24.10/13.97元,资产负债率32.7%,市盈率-19.44,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 [2] 事件回顾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6.79亿元,同比-13.9%,实现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266.6%,扣非归母净利润-8.38亿元,同比-366.4%;2025Q1实现营收17.04亿元,同比-10.6%,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5.3%,扣非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34.5%;24年业绩亏损主要系海外业务商誉减值以及主业主动调整,25Q1环比改善 [3] 事件点评 - 个护稳健,美妆海外承压:24年个护业务收入23.8亿元,同比-3.42%,毛利率63.59%,同比+2.6pct;美妆业务营收10.5亿元,同比-29.81%,毛利率69.67%,同比-2.7pct;创新业务营收8.3亿元,同比-19.38%,毛利率40.93%,同比-5.4pct;海外业务营收14.2亿元,同比-11.43%,毛利率48.32%,同比-3.0pct,净利润-7.1亿元,主要系商誉减值 [4] - 线上提升直营,线下主动去库:24年线上渠道营收25.4亿元,同比-9.7%,毛利率64%,同比+1.8pct;线下渠道营收31.4亿元,同比-17.0%,毛利率53%,同比-4.1pct [5] - 发布股权激励,利空落地改善可期:公司公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员工45人,含董事长、首席财务官、中层骨干等;考核业绩目标为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扭亏为盈/同增不低于10%/同增不低于10%,每期解锁比例分别为30%/30%/40% [5]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3.9亿元/4.8亿元,对应PE分别为52倍/42倍/34倍 [6][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年度|2024N|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679|6229|6852|7555| |增长率(%)|-13.93|9.69|10.00|10.26| |EBITDA(百万元)|139.73|511.80|593.79|679.6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833.09|311.79|385.36|478.69| |增长率(%)|-266.60|137.43|23.60|24.22| |EPS(元/股)|-1.24|0.46|0.57|0.71| |市盈率(P/E)|-13.64|51.96|42.04|33.84| |市净率(P/B)|2.42|2.33|2.19|2.05| |EV/EBITDA|82.22|32.01|26.14|22.35|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展示了2024A - 2027E的财务数据,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情况,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 [13]
上海家化(600315):主动调整24年业绩承压,25Q1企稳,静待改善
中邮证券· 2025-05-08 15: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4年因海外业务商誉减值及国内业务战略调整等因素亏损,目前在组织架构、品牌打法、产品推新布局、渠道运营等多方面调整改善,2025Q1基本面拐点已现,期待持续发力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24.10元,总股本/流通股本6.72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162亿元,52周内最高/最低价24.10/13.97元,资产负债率32.7%,市盈率-19.44,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 [2] 事件回顾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56.79亿元,同比-13.9%,实现归母净利润-8.33亿元,同比-266.6%,扣非归母净利润-8.38亿元,同比-366.4%;2025Q1实现营收17.04亿元,同比-10.6%,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5.3%,扣非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34.5%;24年业绩亏损主要系海外业务商誉减值以及主业主动调整,25Q1环比改善 [3] 事件点评 - 个护稳健,美妆海外承压:2024年个护业务收入23.8亿元,同比-3.42%,毛利率63.59%,同比+2.6pct;美妆业务营收10.5亿元,同比-29.81%,毛利率69.67%,同比-2.7pct;创新业务营收8.3亿元,同比-19.38%,毛利率40.93%,同比-5.4pct;海外业务营收14.2亿元,同比-11.43%,毛利率48.32%,同比-3.0pct,净利润-7.1亿元,主要系商誉减值 [4] - 线上提升直营,线下主动去库:2024年线上渠道营收25.4亿元,同比-9.7%,毛利率64%,同比+1.8pct;线下渠道营收31.4亿元,同比-17.0%,毛利率53%,同比-4.1pct [5] - 发布股权激励,利空落地改善可期:公司公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激励员工45人,含董事长、首席财务官、中层骨干等;考核业绩目标为2025 - 2027年净利润分别扭亏为盈/同增不低于10%/同增不低于10%,每期解锁比例分别为30%/30%/40% [5]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3.9亿元/4.8亿元,对应PE分别为52倍/42倍/34倍 [6][8]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 年度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增长率(%) | EBITDA(百万元)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增长率(%) | EPS(元/股) | 市盈率(P/E) | 市净率(P/B) | EV/EBITD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N | 5679 | -13.93 | 139.73 | -833.09 | -266.60 | -1.24 | -13.64 | 2.42 | 82.22 | | 2025E | 6229 | 9.69 | 511.80 | 311.79 | 137.43 | 0.46 | 51.96 | 2.33 | 32.01 | | 2026E | 6852 | 10.00 | 593.79 | 385.36 | 23.60 | 0.57 | 42.04 | 2.19 | 26.14 | | 2027E | 7555 | 10.26 | 679.66 | 478.69 | 24.22 | 0.71 | 33.84 | 2.05 | 22.35 |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主要财务比率在2024A - 2027E期间的预测情况 [13]
浙江省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2024年化妆品市级监督抽检情况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07 10:53
化妆品抽检情况 - 浙江省金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2024年化妆品市级监督抽检情况 涉及100多种化妆品产品 [3] - 抽检结果显示所有产品均合格 未发现不合格产品 [4][5][6][7][8][9][10][11] - 抽检产品涵盖护手霜 洁面乳 润肤乳 洗发水 面膜 防晒乳等多个品类 [4][5][6] 抽检产品详情 - 曼秀雷敦水份护手霜(50克/支) 生产批号D03389 限期使用日期202709 检验合格 [4] - 旁氏水润柔嫩洁面乳(90g/支) 生产批号20270502A0 限期使用日期20270502 检验合格 [4] - 红色小象每日倍护润肤乳(400ml/瓶) 生产批号B9173401 限期使用日期20260916 检验合格 [4] - 欧诗漫珍珠净透润白淡斑面膜(25ml×5片/盒) 生产批号MU82423 限期使用日期20280611 检验合格 [4] 生产企业情况 - 抽检产品涉及曼秀雷敦 联合利华 欧诗漫 百雀羚 自然堂等知名化妆品企业 [4][5][6][7] - 部分产品由委托方生产 如仁和匠心毛囊清洁洗发水由广州天芝丽实业有限公司受委托生产 [4] - 多数产品标注了清晰的生产日期和限期使用日期 保质期多为3年 [4][5][6]
上海家化(600315):25Q1业绩势能向上,员工持股计划绑定核心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11: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4年年报及25Q1季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25Q1业绩势能向上,员工持股计划绑定核心人员,根据25Q1实际业绩,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7年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4 - 2027E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6.79亿元、62.76亿元、71.52亿元、83.87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13.9%、10.5%、13.9%、17.3% [6] - 2024 - 2027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8.33亿元、3.18亿元、3.79亿元、4.6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266.6%、 - 、19.4%、22.4% [6] - 2024 - 2027E每股收益分别为 - 1.24元/股、0.47元/股、0.56元/股、0.69元/股 [6] - 2024 - 2027E毛利率分别为57.6%、59.1%、59.8%、60.5% [6] - 2024 - 2027E ROE分别为 - 12.4%、4.5%、5.1%、5.9% [6] - 2024 - 2027E市盈率分别为 - 19、50、42、34 [6]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56.79亿元,同比下滑13.93%;归母净利润亏损8.33亿元,同比下滑266.60%;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8.38亿元,同比下滑366.41%,业绩下滑受战略调整、海外低出生率、婴童品类竞争加剧和经销商降低库存致海外业务收入下降影响 [7] - 25Q1营收17.04亿元,同比下滑10.59%,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下滑15.25%,扣非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滑34.49% [7] 盈利能力与费用率 - 2024年毛利率57.6%,同比下降1.37pct,净利率 - 14.67%,同比下降22.25pct,受商誉减值、渠道结构调整及投资收益下滑等因素影响 [7] - 2024年销售费用率46.69%,同比增长4.71pct;管理费用率10.74%,同比上升1.4pct;研发费用率2.66%,同比上升0.44pct [7] - 2024年末应收账款7.71亿元,同比下降34.2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3亿元,同比增长165.05%,因上年同期股权激励一次性支付基数较高,24年销售收现扣除采购及服务付现后的净额同比减少所致 [7] 分品类与渠道情况 - 2024年个护品类营收23.79亿元,同比下滑3.42%,毛利率增加2.57pct至63.59%;美妆品类营收10.50亿元,同比下滑29.81%,毛利率同比下滑2.68pct至69.67%;创新营收8.30亿元,同比下滑19.38%,毛利率减少5.36pct至40.93%;海外营收14.15亿元,同比下滑11.43%,毛利率减少3.02pct至48.32% [7] - 2024年线上营收25.39亿元,同比下滑9.66%,线下营收31.36亿元,同比下滑16.97% [7] 员工持股计划 - 公司公告25年员工持股计划,激励45名中高层员工,员工持股规模不超过483.5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约为0.72%),回购均价为16.03元/股 [7] - 考核目标为25年净利润扭亏,26 - 27年净利润同比增速10%,3年每期解锁30%/30%/40%,业绩考核门槛相对较低,重在绑定员工并与公司人才共享发展成果 [7]
上海家化董事长林小海:历史问题基本已经解决 希望重回增长轨道
中国经营报· 2025-05-04 11:36
文章核心观点 上海家化2024年业绩亏损,2025年一季度由亏转盈,公司通过解决历史问题、调整组织架构、渠道和品牌战略等举措,期望新财年重回增长轨道并实现两位数增长 [2][3][4]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79亿元,同比下降13.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04亿元,同比下降260.72% [2]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4亿元,同比下降约10.6%,净利润约2.17亿元 [2][3] - 2025年一季度线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4%,收入占比同比提升5.5% [4] 业绩下降原因 - 2024年业绩下降主要因商誉减值计提影响,公司对收购汤美星形成的商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约6.13亿元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降是因线下业务供货节奏调整,六神花露水未提价致经销商进货节奏变化 [3] 改革进展 - 国内业务主动战略调整,包括百货去库存、电商渠道从经销转自营等,虽使去年利润承压,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4] - 渠道调整上,提升线上渠道占比,线上运营能力基本形成,玉泽、六神、佰草集等品牌在抖音平台自播业务GMV三位数增长 [4] - 线下积极拓展新兴渠道,一季度拓店3.8万家,新兴渠道销售额同比高双位数增长,计划上半年完成1万家门店陈列目标 [5] 品牌建设 - 2024年下半年以来实施四个“聚焦战略”,林小海上任后将旗下品牌分三个梯队 [6] - 第一梯队六神、玉泽,目标明确,提升运营操盘可快速出业绩 [7] - 第二梯队佰草集、美加净,知名度高但定位模糊,需复盘目标用户、重新定义品类定位 [7] - 第三梯队其他品牌,体量小、品类和目标用户细分,需创新找出路 [7] - 佰草集太极线进行定价调整,减少促销力度,转化率提升,经营效率提高,一季度上调大白泥单品售价 [7] - 部分客单价和价格下降因清仓旧库存、优化SKU,新财年计划在业绩上升基础上进一步压缩SKU [7]
典萃X屈臣氏,找到功效护肤的零售新解法
FBeauty未来迹· 2025-05-01 18:21
品牌战略升级 - 典萃从佰草集子品牌转型为独立功效护肤品牌,定位"精准护肤"和"质价比",覆盖大众消费者需求[3][26][27] - 品牌技术路线升级为"靶向植萃+前沿成分"精准复配,形成"(1+1)n"产品配方公式,强化科技壁垒[25] - 依托上海家化36年研发底蕴,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资质,科研竞争力行业顶尖[16][18] 产品创新与科技实证 - 新品"滢润保湿修护系列"采用4D玻尿酸快速补水、两重神经酰胺修护屏障、专利成分"鲜百合+生地黄"稳固屏障[8][10] - 应用CPPs穿膜肽专利技术提升渗透效率,实验显示2小时渗透率提升73.93%,8小时渗透整个角质层[10] - 通过KOL真人实测(如@颜纠所破坏性修复对照实验)和消费者7天功效承诺强化实证效果[10][12] 线下零售场景创新 - 与屈臣氏合作打造"焕活秘境实验室",整合品牌溯源、科研展示、互动游戏(如肌肤问题沙包游戏)消除信息差[5][12][22] - 屈臣氏通过"MORE"策略转型体验零售,设置功效品类货架并增加轻服务,拥有超2亿用户及6000万付费会员[19][20] - 活动设计年轻化互动(小红书晒照领体验装、IP联名赠品)和249元9件的高质价比组合,降低决策门槛[13][22] 渠道与市场拓展 - 典萃十年来深耕CS渠道,2018年入驻屈臣氏后成为国货Top品牌,积累丰富实体零售资源[23] - 成都首站后计划扩展至全国16个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屈臣氏门店,形成"核心城市引爆—区域渗透"增长飞轮[29] - 通过"大牌同效价格减半"策略对标国际功效护肤巨头,强化供应链与渠道溢价控制的质价比优势[29]
国货美妆十强榜单揭晓:百亿时代,谁在引领变革?
FBeauty未来迹· 2025-04-30 17:27
行业里程碑与竞争格局 - 2024年国内诞生首个突破百亿的美妆企业珀莱雅,营收达107.78亿元,成为行业里程碑事件[3] - 十强门槛从2021年的15.52亿元抬升至2024年的29.7亿元,扩大了14亿元左右[8] - 前十企业总营收规模从2021年的407.07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543.77亿元,四年增长超130亿元[7] - 行业竞争加剧,前三名每年不同,2024年毛戈平首次闯入榜单[6][7] 头部企业业绩表现 - 珀莱雅营收同比增长21.04%至107.78亿元,净利润增长30%至15.52亿元[9] - 上美股份营收同比增长62.1%至67.93亿元,净利润增长74%至8.03亿元[9] - 巨子生物营收同比增长57.2%至55.39亿元,净利润20.61亿元为十强最高[9][10] - 毛戈平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30%以上增长,毛利率保持84.4%高位[10] - 上海家化营收下滑13.93%至56.79亿元,净利润亏损8.33亿元[9] - 华熙生物营收下滑11.61%至53.7亿元,净利润下滑70.59%至1.74亿元[9] 研发投入与技术壁垒 - 华熙生物研发投入4.66亿元居首,聚焦再生医学和功能性食品[17][18] - 上美股份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3%至1.8亿元[16][17] - 巨子生物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1%至1.07亿元,推进III类医疗器械研发[16][18] - 毛戈平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77%至0.32亿元[16][17] - 珀莱雅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1.21%至2.1亿元[17][18] 渠道与品牌战略 - 珀莱雅线上渠道占比超90%,同时开拓新型百货和购物中心[20] - 贝泰妮OTC渠道覆盖超12.9万家药房门店[20] - 巨子生物产品进入约1700家公立医院和3000家私立机构[20] - 毛戈平线上收入同比增长51%至17.84亿元,占比提升至46%[20] - 珀莱雅子品牌营收首次突破20亿元,占比20.31%[21] - 上美股份形成高中低端品牌矩阵,韩束贡献82.3%收入[9][21] 未来发展规划 - 珀莱雅制定"双十"战略愿景,目标全球前十[23] - 贝泰妮法国、日本实验室建成,泰国东南亚总部落地[25] - 毛戈平深化与丝芙兰合作,开拓香港市场[25] - 华熙生物聚焦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26] - 巨子生物推进三类医疗器械临床申报[27] - 逸仙电商探索神经科学在护肤领域应用[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