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钨业(600549)

搜索文档
人才的质量决定了企业的水平——厦门钨业董事长黄长庚谈企业管理
上海证券报· 2025-06-18 03:28
人才管理 - 公司提出"国有企业的体制,民营企业的机制"的市场化用人理念 [1] - 2024年完成新一轮5年战略规划,目标对标世界一流企业 [2] - 人才选拔标准包括价值观、学习能力和逻辑能力,技术人才按科研成果评级积分,积分有效期2年 [3] - 一级核心人才要求外语水平过硬,以具备全球视野 [4] - 技术人员按分评级,待遇与管理级别持平,一级核心技术人才待遇相当于集团总裁 [4] - 设立500万元科技进步奖,对突出贡献技术人员进行奖励,并实施中长期股权激励 [4] 技术创新 - 公司通过发现新需求、创造新产品获得技术溢价,形成研发投入良性循环 [5] - 构建IPD体系,明确研发是投资和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分离两大理念 [5] - 技术中心下设三大国家级研究中心,分别对应钨钼、稀土和能源新材料三大核心板块 [5] - 技术开发聚焦5-10年前沿技术,产品开发团队面向客户需求 [6] - 新产品营收占比接近30% [7] 公司发展 - 公司从1982年转产钨制品起步,2002年在上交所上市 [8] - 现任董事长黄长庚1987年加入,从车间工人成长为技术领军人物 [9] - 2015年成立产品事业部,实现研产销一体化,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10] - 中长期目标是成为制造业世界500强 [12] 管理理念 - 强调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认为企业管理者必须持续学习 [9] - 董事长重点关注体制机制调整、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和组织变革三件事 [10] - 坚持制造业为本,每一分钱都靠制造业挣出 [12]
7.39亿主力资金净流入,金属钴概念涨2.36%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22:08
金属钴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6月11日收盘,金属钴概念上涨2.36%,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3位,板块内33股上涨 [1] - 华宏科技涨停,大地熊、腾远钴业、华友钴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1.76%、7.90%、4.82% [1] - ST合纵、兴业银锡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47%、0.18% [1] 概念板块涨跌幅对比 - 稀土永磁板块涨幅最高达4.90%,金属钴板块涨幅2.36%位列第三 [2] - 中韩自贸区板块跌幅最大为-1.35%,CRO概念和阿尔茨海默概念均下跌0.90% [2] 资金流向分析 - 金属钴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39亿元,22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 [2] - 紫金矿业主力资金净流入2.85亿元居首,洛阳钼业、华宏科技、厦门钨业分别净流入1.32亿元、9161.51万元、8201.54万元 [2] - 华宏科技、中国宝安、ST盛屯主力资金净流入比率最高,分别为19.65%、14.43%、14.08% [3] 个股资金流量数据 - 紫金矿业今日涨2.13%,主力资金净流入28493.35万元,净流入比率11.98% [3] - 洛阳钼业涨3.07%,主力资金净流入13169.06万元,净流入比率6.76% [3] - 华友钴业涨4.82%,主力资金净流入2985.35万元,净流入比率2.02% [3] - ST合纵主力资金净流出1949.07万元,净流出比率-14.25% [6] - 格林美主力资金净流出4327.52万元,净流出比率-8.39% [6]
重稀土四龙:广晟有色、中国稀土、盛和资源、厦门钨业,潜力谁大
搜狐财经· 2025-06-11 18:22
行业背景 - 重稀土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在国际局势动荡下地位持续提升[1] 公司分析 广晟有色 - 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稀土集团,具备政策、资源、资金等全方位优势[3] - 拥有广东省仁居、五丰、新丰等稀土矿,资源储量近12万吨[3] - 销售净利率2025年为2.54%,2021-2025年波动较大(1.00%至-2.62%)[14] - 总资产周转率2025年0.20次,2021-2025年从3.01次持续下降[17] - 权益乘数2025年2.12倍,财务杠杆水平最高[20][22] 中国稀土 - 中国稀土集团核心上市平台,推进内外部资产整合重组[6] - 中稀湖南保有矿石量2,165万吨,稀土资源量22,734吨[6] - 销售净利率2025年9.99%,2021-2025年最高达18.94%[14] - 总资产周转率2025年0.14次,2021-2025年从0.85次下降[17] - 权益乘数2025年1.08倍,财务杠杆最低[22] 盛和资源 - 混合所有制企业,实控人为财政部,控股股东为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9] - 通过收购参股国内外矿企,实现轻重稀土业务融合[9] - 销售净利率2025年5.97%,2021-2025年从10.57%下降[14] - 总资产周转率2025年0.18次,2021-2025年从0.78次上升后回落[17] - 权益乘数2025年1.58倍,杠杆水平居中[22] 厦门钨业 - 构建稀土全产业链闭环,国家重点稀土集团[11] - 参股中稀厦钨开发福建资源,合作赤峰黄金布局海外[11] - 销售净利率2025年7.00%,2021-2025年从5.32%持续上升[14] - 总资产周转率2025年0.18次,2021-2025年从1.11次下降但优于同行[17] - 权益乘数2025年1.84倍,杠杆水平较高[22] 财务对比 盈利能力 - 中国稀土(9.99%)>厦门钨业(7.00%)>盛和资源(5.97%)>广晟有色(2.54%)[14][16] 营运能力 - 广晟有色(0.20次)>盛和资源=厦门钨业(0.18次)>中国稀土(0.14次)[17][19] 财务杠杆 - 广晟有色(2.12倍)>厦门钨业(1.84倍)>盛和资源(1.58倍)>中国稀土(1.08倍)[20][22] 综合ROE - 厦门钨业2.4%:净利率第二+周转率第二+杠杆第二[23] - 盛和资源1.74%:轻稀土为主,中重稀土占比较少[23] - 中国稀土1.54%:高净利率抵消低周转率[23] - 广晟有色1.39%:高杠杆+高周转但净利率最低[23]
钨的新时代20250609
2025-06-09 23:3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钨行业 - **公司**:中国的厦门物业、中屋高薪、张源物业、祥路物业、中钨高新、下钨等;海外的阿尔蒙蒂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需求端 - **核心观点**:全球钨需求旺盛且持续增长,新兴行业和军工领域需求增长显著,未来五年消费复合增速高于供给增速 [2][3][19] - **论据**:全球钨消费65%用于硬质合金,新能源车、航空航天、3C等新兴行业及军工领域需求旺盛,军工领域约占10%消费比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光伏需求推动硬质合金钨材消费增长,2019 - 2024年,中国硬质合金和钨材复合增速分别为6.2%和5.8%,高于整体钨消费量复合增速;2025年1 - 3月,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30.5%,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同比增长20.5%,挖掘机产量同比增长14.6%;人形机器人若产量达100万台,有望带动刀具市场规模达50亿元;自2021年以来全球各地区军费开支增速上升,2025年欧盟、德国、英国、美国等均有国防开支提升计划,美国还计划重建安全库存;预计未来五年至2038年全球原钨消费复合增速为2.61%,高于供给增速的2.57% [2][3][18][19] 供给端 - **核心观点**:全球钨供给增速受限,中国产量增速放缓,海外增量有限,难以弥补中国减量压力 [4][15][17] - **论据**:中国钨资源储量占全球51%,产量占80%,但因品味下降和政策趋严等因素,自2011年以来产量增速放缓,近十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29%,低于同期开采指标复合增长率2.51%,预计2026年企稳回升,长期水平可能与2013年相近;海外过去十年金属量从2014年的1.58万吨下降到2024年的1.4万吨,2021 - 2024年仅增加1200金属吨,不足以弥补中国同期减少的4300金属吨;预计2025和2026年海外钨矿供给有所增加,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和韩国,但未来五年全球钨生产复合增速预计为2.57% [4][5][15][17] 价格端 - **核心观点**:钨价上涨,且未来有望持续处于高位并进一步走强,国内外价格体系形成割裂 [2][6][20][29] - **论据**:今年以来,钨价上涨主要受中国政策收紧和海外地缘冲突驱动,2月中国实施出口管制,4月自然资源部收紧开采指标,5月印度巴基斯坦冲突,钨价创2011年以来新高,累计涨幅达21.8%;钨价上涨是环保要求、出口管制和结构性管制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收紧供给指标并强化出口管制,欧美致力于产业链重构,国内外价格体系形成割裂,海外下游钨制品形成较高溢价;截至2025年6月6日,中国钨精矿价格自2月初实施出口管制以来累计上涨19.3%,海外上涨8.6%,国内比海外高出约10个百分点,国内相对海外溢价约10%,长期来看海外产业链溢价可能更大;短期内国内钨供给收缩,全球供给趋紧,海外高端装备需求提升,下游钨制品溢价高,将拉动对上游钨精矿价格的采购意愿 [2][6][9][20][21][29] 政策端 - **核心观点**:各国对钨产业链安全日益重视,中国收紧供给指标并强化出口管制,欧美致力于产业链重构 [8][11] - **论据**:中国从2002年起发布年度配额指标,实际增速自2018年回落,今年第一批指标同比减少4000吨,降幅6.5%,连续两年负增长,超产率下降体现实际有效性提升;今年2月4日中国实施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并打击非法走私行为;欧美将钨列为关键矿产清单,加快产业链进程并需求安全库存,欧盟出台关键原材料法案明确远期目标,进行原材料外交及贸易谈判,支持原材料项目开发;美国通过与传统盟国合作推进海外关键项目开发,计划到2027年1月1日起不再从中国采购用于军事用途的钨,重构安全库存 [10][11][12] 企业端 - **核心观点**:中国龙头企业向高附加值转型,有望受益于出口窗口开启,相关上市公司将受益于钨牛市;海外企业加速上游开发,部分项目将贡献增量 [14][28] - **论据**:中国企业积极布局下游高端产能,加速转型升级,附加值较高的硬质合金产品、刀具等不在出口管制名单内,可增加向其他地区出口;中国四家主要上市公司2019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14.7%,毛利复合增长率17.2%;2024年四家龙头企业经营性现金流为45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厦门物业完成定向增发35亿元,融资活动现金流改善;海外阿尔蒙蒂公司通过外部融资开发韩国山东项目,韩国山东项目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展活动;哈萨克斯坦和韩国项目预计今年进入商业化生产贡献主要增量 [14][25][26][27][2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国钨制品出口结构优化,上游原料出口受限,但下游刀具和刀片出口保持增长,2025年1 - 4月中国出口各类型刀具及刀片1157.6吨,同比增幅为5.1%,同期整体钨制品出口量为5857.7吨,同比下降20% [4][22] - 三四月份不受出口管制的产品如钨酸钠、未锻造钨、偏钨酸铵同比增速超过100%,下游物制品如硬质合金刀片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23] - 短期内中国和全球市场供需关系继续趋紧,全球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中国钨精矿价格可能进一步创下历史新高;长期来看,2021年起全球进入短缺状态,预计2022 - 2028年仍将维持短缺,2025年全球供需缺口或收窄至1.69万吨,此后将扩张至2028年的1.91万吨 [24] - 中钨高新市值储量比和市值产量比相对较低,大股东五矿集团拥有五个托管矿山,总资源量约150万吨三氧化钨,承诺优先注入优质资源;下钨联合战略储备或潜在开发大湖塘钨矿,三氧化物储量接近100万吨,正在开发油麻坡钨矿年产3200吨项目 [30] - 过去十年龙头企业资源自给率维持在30% - 40%,当前许多上市公司进行集团内部资源注入及融资扩产,应从长远角度评估其将储量优势转化为产量及业绩优势的能力 [31]
稀土:从资源龙头到永磁先锋,政策与需求双重驱动下的产业链价值解析
搜狐财经· 2025-06-09 22:32
政策驱动 - 中国2025年稀土开采配额预计维持在27-28万吨REO,同比增速5%-10%,较前几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显著放缓 [1] - 中重稀土配额连续五年维持1.92万吨不变,镝、铽等战略资源稀缺性进一步凸显 [1] - 2025年4月对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制度,海外中重稀土价格应声上涨(如氧化铽涨幅近10%) [4] 需求端 - 新能源汽车每辆电动车驱动电机消耗钕铁硼3-5公斤,2025年全球销量预计1800万辆,对应氧化镨钕需求超7万吨 [4] - 风电永磁直驱风机渗透率突破65%,单台用量1.2吨,2025年全球装机量或达150GW,需求1.5万吨 [4] - 人形机器人2025年或为量产元年,单台需0.3-0.5kg钕铁硼,高盛预测远期需求达20-40万吨 [4] 市场空间 - 2025年全球稀土矿产能预计8万吨(海外)+27万吨(中国),同比增速约6%,显著低于需求增速(9%-11%) [4] - 高性能钕铁硼需求年复合增长17.2%,到2028年达22.71万吨,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至42% [4] - 氧化镨钕供需缺口2025年达1.2万吨,2027年扩大至4.9%,推动价格中枢上移至45-50万元/吨 [4] 价格走势 - 氧化镨钕价格从2024年末41万元/吨涨至2025年4月44万元/吨,涨幅8% [4] - 氧化铽受出口管制影响,4月价格涨至725万元/吨,涨幅9.6% [4] - 氧化镝或突破2000元/千克,氧化铽站上7000元/千克 [4] 产业链价值重构 - 两大央企(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占据国内98%以上配额,行业集中度CR5达82% [4] - 中国掌握全球90%冶炼分离产能,北方稀土、厦门钨业等企业实现稀土氧化物纯度99.999% [9] - 稀土回收纳入开采配额豁免,2025年国内再生稀土产量预计3.2万吨,2030年市场规模突破1000亿元 [9] 收益公司 - 北方稀土全球最大轻稀土供应商,2025年稀土开采配额占全国69.8%,成本较行业平均低15% [7] - 中国稀土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41.32%,净利润扭亏为盈至7261.81万元 [8] - 广晟有色中重稀土储量超12万吨,分离能力全国第一(1.4万吨/年) [8] - 厦门钨业全国唯一实现稀土全元素回收利用的企业,磁材产能4000吨/年 [8] - 盛和资源独家运营美国芒廷帕斯稀土矿,年产量超3万吨,占全球现货交易量35% [11] - 金力永磁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31.1%,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风电需求爆发 [16] - 中科三环全球第二大烧结钕铁硼厂商,军工航天订单占比超20% [17] - 宁波韵升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暴增8724%,主要受益于稀土价格回升和产能释放 [20]
厦门钨业: 厦门钨业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6 18:37
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核心内容 - 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总数为135,925,480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8.56%,限售期为自发行结束之日起6个月,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6月13日 [1][2][4] - 限售股类型为非公开发行股份,涉及10名股东(除间接控股股东福建冶金外),福建冶金认购的股票限售期为36个月,其他发行对象限售期为6个月 [2][3] 股本结构变化 - 公司总股本由1,418,098,600股增至1,587,677,926股,后因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92,100股,最终总股本为1,587,585,826股 [3] - 本次限售股解禁后,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减少135,925,480股至33,653,846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相应增加同等数量至1,553,931,980股 [8] 发行与监管合规 - 公司于2024年7月22日获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证监许可〔2024〕1051号),并由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完成股份登记托管 [1] - 保荐机构中信证券核查确认本次解禁符合《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股东严格履行限售承诺,信息披露真实完整 [4] 股东限售明细 - 解禁股东包括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重庆渝新创能私募基金、湖北省铁路发展基金等10家机构,合计持股135,925,480股 [5][6][7] - 限售股解禁后,剩余限售股数量为0,表明相关股东持股将全部转为流通股 [7][8]
厦门钨业(600549) - 厦门钨业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2025-06-06 18:02
股份发行 - 2024年12月13日向特定对象发行新增169,579,326股股份完成登记[4] -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股数为135,925,480股,2025年6月13日上市流通[3] 股本变更 - 2024年12月13日发行后总股本由1,418,098,600股变为1,587,677,926股[6] - 2025年3月18日回购注销92,100股,总股本变为1,587,585,826股[6] 股东限售 - 福建冶金承诺36个月内不转让认购股份,其余10名认购对象承诺6个月内不转让[7] 股东持股 - 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限售股14,423,076股,占比0.91%[11] - 深圳市创新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持有限售股32,223,563股,占比2.03%[12] 股份流通 - 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后为33,653,846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变动后为1,553,931,980股[13]
厦门钨业(600549)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部分限售股解除限售上市流通的核查意见
2025-06-06 18:02
股本变动 - 2024年12月13日发行后总股本由1,418,098,600股变为1,587,677,926股[4] - 2025年3月18日回购注销92,100股,总股本变为1,587,585,826股[4] 限售股情况 - 2024年12月13日新增169,579,326股股份完成登记[1] - 2025年6月13日135,925,480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占总股本8.56%[3] - 多家机构认购股份,限售期6个月或36个月[2][3]
A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2025-06-04)
金十数据· 2025-06-04 09:36
政务数据共享政策 - 国务院发布《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要求政府部门科学合理确定政务数据共享属性 不得擅自增设条件阻碍共享[1] - 有条件共享类政务数据需在目录中列明共享范围和使用用途 不予共享类需列明法律依据[1] 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 五部门联合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重点覆盖推广比例不高的县域城市[2] - 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入选下乡车型名单 活动将与充换电设施建设形成协同[2] 医疗器械贸易摩擦 - 欧盟拟限制中企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 商务部指其违反世贸规则并构筑贸易壁垒[2] - 中方要求欧方纠正错误做法 将采取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2] 资本市场监管 - 地方证监局向涉资本市场主体征集股市"小作文"线索 旨在整治网络"黑嘴"乱象[2] 慈星股份并购交易 - 慈星股份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顺义科技75%股份 现金支付比例不超40%[3] - 标的公司主营国防科技装备健康管理系统 交易后将助力公司切入国防科技行业[3] 联合光电产业整合 - 联合光电拟发行股份收购长益光电100%股权 标的公司主营手机及安防光学镜头[4] - 交易将增强公司加工制造能力和成本管控能力 双方存在产业协同效应[4] 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 - 易明医药实控人高帆以6.62亿元转让23%股份予北京福好 实控人变更为姚劲波[5] - 帝欧家居控股股东筹划一致行动变更 可能导致控制权变更 股票4日起停牌[5] 医药产品研发进展 - 乐普医疗"童颜针"获NMPA注册批准 系聚乳酸面部填充剂 标志公司进入皮肤科领域[5] - 舒泰神注射用STSP-0601附条件上市申请获受理 用于血友病出血按需治疗[6] - 科兴制药提示多个创新药项目处于临床前阶段 存在研发和审批不确定性[6] 股东减持计划 - 广康生化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6%股份 其中5%以上股东计划减持3%[6] 机器人及核聚变布局 - 精锻科技5000万元参股武汉格蓝若智能机器人公司 持股10%布局人形机器人供应链[7] - 厦门钨业为ITER等核聚变装置提供钨产品及部件 具备大尺寸钨材料精密加工能力[8] - 高澜股份为"人造太阳"EAST项目提供热管理产品 目前该业务占比很小[8] 金融机构设立 - 中信银行获准筹建信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注册资本100亿元 专注债转股及股权投资业务[9] 车联网战略合作 - 四维图新与阿里云签署战略协议 计划在大模型应用、辅助驾驶及车联网等领域合作[10]
厦门钨业:为国内外聚变客户提供钨产品;德尔股份拟3亿元投建锂电池等项目|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4 07:31
厦门钨业核聚变业务进展 - 公司是国内首家具备核聚变装置用ITER偏滤器钨探针组件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 具备大尺寸ITER级钨材料的精密机加工成型能力 [1] - 产品可满足EAST ITER等不同磁约束聚变装置部件的高标准需求 已为ITER等国内外聚变客户提供多款钨产品及部件 [1] - 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提升 有望在未来获得更多核聚变领域相关订单 [1] 百利电气核聚变业务说明 - 公司股票因"可控核聚变"热点概念出现异常波动 连续两日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20% [2] - 核聚变相关业务收入金额较小 不会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2] - 当前市盈率和市净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德尔股份新能源产业投资 - 拟投资3亿元在湖州市吴兴区建设新型锂电池中试及产业化项目 智能电机产业化项目 [3] - 投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3] -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有助于提升公司在新能源电池和智能电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