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人寿(601628)
icon
搜索文档
举牌21次!入市热情仍在高涨!
金融时报· 2025-08-05 16:00
保险资金举牌热潮 - 今年以来保险公司已举牌21次 超过2024年全年的20次 [1] - 7月当月有利安人寿 信泰人寿 泰康人寿和中邮保险4家险企举牌上市公司股票 [1] - 共有10余家保险公司参与举牌 包括平安人寿 新华人寿 瑞众人寿 中国人寿等 [1] 举牌标的分析 - 被举牌上市公司包括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等10余只H股(含A+H股) [2] - 银行股被举牌次数最多 还涉及公用事业 能源 交通运输 科技等行业 [2] - 平安人寿7次举牌银行股 邮储银行 农业银行H股被二度举牌 招商银行H股被3次举牌 [2] 举牌驱动因素 - 低利率环境下通过权益投资增厚投资收益有现实需求 [2] - 多项支持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推出增强举牌动力 [1][2] - 财政部调整考核方式为"当年度指标+三年周期指标+五年周期指标" 权重30% 50% 20% [3] 资金配置数据 - 一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4.93万亿元 较2024年末增长5.03% [3] - 人身险行业股票持仓市值2.65万亿元 长期股权投资规模2.6万亿元 配比均超8% [3] 未来趋势展望 - 业内预计下半年保险资金举牌热潮仍将持续 [3] - 系列政策打通"长钱长投"入市堵点 险资权益资产配置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3] - 保险负债端持续转型将推动资产投资与保险负债更匹配 [3]
既普又惠 好用不贵——中国人寿财险山东省烟台市中心支公司构建普惠保险新生态
齐鲁晚报· 2025-08-05 15:06
核心业务数据 - 2024年普惠保险业务累计提供风险保障5479亿元 服务客户逾650万人(户)次 赔付支出超7490万元 [1] - 三年累计承保"烟台市民健康保"31.12万人次 承担风险保障超过1万亿元 [2] - 民生救助责任险覆盖1294万人次 年保障金额4200万元 [2] - 道路救助基金上半年实施250笔救助 垫付资金1918万元 [3] 健康保障领域 - 深度融入"烟台市民健康保"共保体 建立覆盖广泛的健康保障网络 [2] - 动态优化特药清单 降低起赔线 提供家庭承保优惠和特困人群10元专享保费 [2] - 创新推广"e诊保"产品 实现在线问诊和送药上门服务 采用0免赔额直赔模式 [3] 特殊群体保障 -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保险为建筑企业释放保证金1.3亿元 践行"两个只要"服务承诺 [4] - "惠军保"覆盖31.56万退役军人 提供风险保障4143亿元 构建多层次保障体系 [5] - 为新市民提供个人意外险和家庭财产险 37名新市民获得656万元风险保障 [5] - 为外卖骑手配备多功能闪烁肩灯 开展"照亮回家路 安全伴你行"专项行动 [5] 小微企业服务 - "提放保"产品将融资周期从20天压缩至3天 为352家小微企业促成2.9亿元增信融资 [8] - 投标保证保险为建筑企业缓释保证金压力1.9亿元 实现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系统直连 [7] - 国内贸易信用险转移应收账款风险 关税保证保险释放5.7亿元保证金现金流 [9] - 小微企业综合保险产品覆盖867家企业 提供风险保障6.59亿元 [9] 海洋保险创新 - 构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 实现20项海洋环境要素实时监测 [8] - 开发水温、浪高、风力等海水养殖指数保险 承保面积达2.7万余亩 [8] - 为养殖企业累计提供6840万元风险保障 [8] 跨境贸易保障 - 2024年出具2155件跨境贸易货物运输保险保单 覆盖海陆空运输方式 [9] - "关税宝"平台实现"保单秒出" 货物通关时间从3天压缩至3小时 [9] 新就业形态保障 - "惠工保"为2484名快递员、网约工提供106亿元风险保障 [9] 未来发展方向 - 推进从单一风险补偿向"预防-保障-服务"全链条转变 [10] - 通过科技驱动赋能风险识别和保障方案创新 [10]
财税新政策对保险公司净利润影响点评:短期测算对利润影响在1%以内,长期或可通过资产配置转向高股息来对冲
华源证券· 2025-08-05 15:05
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核心观点 - 财税新政策对保险公司净利润影响有限,短期测算对利润影响在1%以内,长期或可通过资产配置转向高股息来对冲[3][4] - 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恢复征收增值税后,保险机构需支付新发债券利息的增值税,计算公式为持有的新发债券利息总和/(1+6%)*6%[5] - 极端情况下,10年后所有新券需支付增值税,测算占24年末归母净利润的5.2%,但保险公司可通过资产配置调整对冲影响[5] 定量影响测算(以中国太保为例) - 中国太保24年报披露总保费为4646亿元(寿险2611亿元,财险203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1544亿元[5] - 固定收益类资产久期为11.4年,债权类金融资产规模为20742亿元,每年需重配置债券规模为1819亿元[5] - 债券类资产占投资总额的60%,国债、地方政府债和金融债占投资资产的44.5%[5] - 新增三类债券规模匡算为2036亿元,假设平均票息2.0%,增值税支付额为2.3亿元,占24年末归母净利润的0.51%[5] 投资建议 - 推荐资产负债久期匹配较为理想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以及权益收益较理想的新华保险[6]
“健康加 守护家”项目启动
经济观察网· 2025-08-05 11:16
公司活动 - 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公益支持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健康加 守护家"家庭健康管理宣导活动2025年度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行[1] - 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导活动普及家庭健康管理、健康保障及常见疾病防治知识[1] - 活动旨在提高家庭健康管理能力并促进健康家庭建设[1] 公司战略 -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总精算师侯晋表示公司将通过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开展社区义诊、发放健康手册等形式推动健康管理成为家庭"必修课"[1] - 公司作为保险领军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中国战略[1]
“健康加 守护家”项目启动,多方联动助力健康家庭建设
新浪财经· 2025-08-05 10:44
项目启动与参与方 -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公益支持的"健康加 守护家"家庭健康管理宣导活动2025年度项目于8月1日在北京启动 [1] -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董葵、中国人寿总裁助理兼总精算师侯晋、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刘小平出席并发言 [1] - 在京专家代表、志愿者代表、家庭代表等共同参与活动启动仪式 [1][3] 项目内容与目标 - 活动通过多样化健康宣导普及家庭健康管理、健康保障及疾病防治知识 旨在提高家庭健康管理能力并促进健康家庭建设 [2] - 项目将健康守护范围从个体扩展至整个家庭 探索家庭健康管理新模式与新路径 [2] - 中国人寿计划携手中国妇基会和中国家庭教育学会搭建社区健康网络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开展社区义诊及发放健康手册 [2] 战略意义与社会影响 - 项目致力于营造家庭重视健康、追求健康及受益于健康的社会氛围 夯实健康中国的家庭基石 [2] -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将推动健康管理融入家庭教育实践 指导女性在家庭健康活动中发挥带动作用 [2] - 社区妇联代表、医生代表、志愿者及家庭代表联合倡议社会各界从自身和家庭做起 推动健康生活理念根植家庭 以健康家庭激发健康中国活力 [5]
虚构理财骗取客户资金!中国人寿一代理人诈骗17人被判刑11年
新浪财经· 2025-08-05 08:41
行政处罚与监管行动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对中国人寿天津市分公司个人代理人田某某发出终身禁业处罚,因其欺骗投保人 [1] -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津金罚决字〔2025〕58号,由监管机关于2025年作出 [2] 案件事实与欺诈行为 - 田某某虚构中国人寿保险理财产品"鸿鑫",承诺年利息16%且保本保息,骗取17名被害人共计365.68万元 [1][3] - 欺诈行为持续时间为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通过现金和手机银行转账方式收款,并使用作废收据伪造公章和合同号 [3][5] - 骗得资金被用于个人消费、对外借贷及投资理财 [5] 司法审判与定罪 - 一审法院以诈骗罪判处田某某有期徒刑11年,罚金20万元,并责令退赔365.68万元 [3][6] - 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认定其行为不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终审裁定为诈骗罪 [8][9][10] - 法院认定诈骗金额特别巨大,但考虑自首情节从轻处罚 [6][9] 民事诉讼与债务纠纷 - 多名被害人于2019年通过民事诉讼追讨债务,法院判决田某某偿还借款本息 [12][13] - 例如王某某获判追回借款19万元、利息30,400元及逾期利息8,245元,年利率按16%计算 [12][13] 案件程序进展 - 案件曾因事实认定问题被二审法院发回重审,但最终维持原判 [4][10] - 田某某于2019年11月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刑事拘留,同年12月被逮捕 [12]
年内举牌21次 险资正跑步入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20:56
险资举牌规模与参与机构 - 截至8月4日保险资金在A股及H股市场累计举牌达21次 超越去年全年水平 [1][2] - 参与机构包括中国人寿 平安人寿 新华保险 瑞众人寿 中邮人寿 长城人寿 阳光人寿 泰康人寿 信泰人寿 利安人寿等十余家 [2] - 举牌标的涵盖银行 能源 公共事业等领域 包括农业银行 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杭州银行 电投产融 大唐新能源 中国神华 中国水务 江南水务 绿色动力环保等 [2] 港股市场偏好与投资案例 - 香港上市公司受险资青睐 中邮人寿7月4日买入绿色动力环保H股72.6万股 持股比例达5.0722% [2] - 泰康人寿作为基石投资者取得峰岹科技H股8.69%股份 [3] - 平安人寿及关联资管三度举牌招商银行H股 对农业银行H股和邮储银行H股各进行两次举牌 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 [3] 投资策略与驱动因素 - 险资通过高息股填补利率下行导致的现金收益缺口 偏好银行 交运 公用事业等分红率较高行业 [1][3] - 港股因估值较低 股息率较高 更适合作红利标的长期持有 [3] - 利率长期下行及非标供给不足导致"资产荒" 险资缺乏提供长期稳定收益的优质资产 [4] 会计准则影响与配置调整 - 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9)实施促使险资调整资产配置 [6] - 将高息股计入FVOCI(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可降低利润波动性 [6] - 长期股权投资以权益法计量有助于贡献稳定投资收益 [5] 战略协同与政策支持 - 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旨在优化资产配置 增加长期股权投资 促进银保业务协同 [5] - 中邮人寿举牌东航物流落实中国邮政与东航战略合作 连接金融与物流要素 [5] - 财政部拉长国有险企考核周期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 为险资入市创造有利条件 [1][7][9] 资金规模与政策空间 - 截至202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投资A股比例约11% 距离25%政策上限仍有较大空间 [7] - 国有险企考核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组合方式 弱化短期收益压力 [8] -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有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运作阶段 [9]
年内举牌21次,险资正跑步入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20:44
险资举牌规模与趋势 - 截至8月4日保险资金在A股及H股市场累计举牌达21次 超越去年全年水平 [1] - 举牌机构包括中国人寿 平安人寿 泰康人寿等十余家 标的涵盖银行 能源 公共事业等领域 [1][2] - 香港上市公司受险资青睐 例如中邮人寿持有绿色动力环保H股5.0722% 泰康人寿持有峰岹科技H股8.69% [2] 举牌动因与投资策略 - 险资通过高息股填补利率下行导致的现金收益缺口 重点关注银行 交运 公用事业等分红率较高行业 [3][4] - 新会计准则IFRS9实施推动险资增配FVOCI类资产 高息股计入FVOCI可降低利润波动 [4][6] - 部分举牌基于战略协同考量 如新华保险投资杭州银行促进银保业务协同 中邮人寿投资东航物流落实集团战略合作 [5] 政策环境与市场影响 - 财政部拉长国有险企考核周期 净资产收益率考核调整为年度30% 三年50% 五年20%权重组合 [7][8]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将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调高5% 为险资提供更大投资空间 [9] - 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3万亿元 实际A股投资比例约11% 距离25%政策上限仍有提升空间 [7] 产品创新与市场发展 - 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设立6只 包括鸿鹄基金系列 泰康稳行一期 太保致远1号等 [9] - 长期投资试点始于2023年 通过私募基金形式拓展险资参与资本市场深度 [9]
非银金融行业数据周报(20250728-20250801):保险板块跑赢大盘,市场活跃度边际下滑-20250804
华创证券· 2025-08-04 18:16
行业投资评级 - 非银金融行业评级为"推荐(维持)",保险板块跑赢大盘[2] 核心观点 - 保险板块表现优于大盘,市场活跃度边际下滑[2] - 证券板块跑输大盘,保险板块跑赢大盘[7]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1.71%,较上周末下降2.65bp[7]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与估值 - 中国太保:2025E EPS 4.87元,PE 7.61倍,PB 1.08倍,评级"推荐"[3] - 中国人寿:2025E EPS 3.09元,PE 13.17倍,PB 2.25倍,评级"推荐"[3] - 广发证券:2025E EPS 1.45元,PE 13.36倍,PB 1.17倍,评级"推荐"[3] - 中信证券:2025E EPS 1.82元,PE 15.76倍,PB 1.53倍,评级"推荐"[3] 市场行情数据 - 券商指数下跌3.11%,跑输大盘1.36pct,近3年PB估值分位数90.6%[7] - 保险指数下跌0.18%,跑赢大盘1.57pct,近3年PB估值分位数96.0%[7] - A股日均成交额18096.34亿元,环比下降2.11%[7] - 两融余额1.98万亿元,环比上升1.92%[7] 重点公司逻辑分析 - 广发证券:基本面改善,H股PB估值0.98x,A股PB估值1.26x,目标价26.25元[9] - 中信证券:业绩略超预期,自营业绩环比同比均有提升,目标价31.9元[9] - 中国平安:Q1利率上行影响业绩增速,Q2及全年或有望好转,目标价65.6元[9] - 中国太保:投资影响利润,分红险转型首战出喜报,目标价45.5元[9] 数据追踪 - 券商板块市净率、市盈率均下行[15] - A股股权质押规模环比下降[29] - IPO承销金额环比下降23.4%,再融资承销金额环比下降35.9%[36] - 企业债和公司债承销金额环比上升27.1%[36] 行业基本数据 - 非银金融行业总市值52,964.03亿元,占A股6.04%[4] - 流通市值39,161.16亿元,占A股5.93%[4] - 绝对表现:1M +10.1%,6M +6.8%,12M -13.9%[5] - 相对表现:1M +6.0%,6M +12.0%,12M +9.0%[5]
中国养老金专题:长钱长投,企业年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华源证券· 2025-08-04 17: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未来十年随着覆盖面扩大、权益配置优化和三支柱整合,企业年金有望提升中小企业员工退休收入替代率,成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支撑 [2] - 企业年金现状存在规模扩张但覆盖不足、机构格局头部化、投资业绩分化等问题,未来在政策推动下或向扩大覆盖、提升权益配置等方向发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史演进:制度红利释放与深层矛盾并存 从非市场化到市场化 - 非市场化运作阶段(1991 - 2004 年)是补充养老制度奠基期,分探索期(1991 - 2000 年)和试点转型期(2000 - 2004 年),存在制度分散和资金安全风险,推动 2004 年政策出台开启市场化 [14][15] - 市场运作阶段始于 2004 年,经历快速发展期(2007 - 2016 年)和成熟深化期(2017 年至今),规模增长、制度完善、投资质效升级 [16][18] 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有哪些 - 管理机构市场高度集中与专业化分工并存,类型多元且资格分布不均衡,头部机构主导,部分可提供一体化服务,托管由商业银行独立承担 [27] - 受托市场险资主导、银行系崛起,头部集聚;托管格局国有大行主导、股份行差异化增长 [30][51] 企业年金计划与年金养老金产品 - 企业年金计划分单一计划和集合计划,单一计划适用于大型企业,集合计划效率高、成本低 [59][63] - 年金养老金产品投资范围逐步扩大,面向多类养老金基金定向销售 [66] 企业年金现状剖析 企业年金覆盖面与地域特征 - 参加职工人数增长但覆盖率提升不明显,参与率远低于 OECD 国家 [67] - 资产金额人社部备案占主导,地方发达地区居前,整体格局稳定,备案地资产集中度有差异 [73][75] 企业年金业绩如何 - 整体业绩长期稳健增长,近三年累计收益 7.46%,资产配置分化,固收类表现优,政策导向长周期考核 [78][91] - 固定收益类单一计划多数年份稳健,集合计划弹性好;含权类高波动,单一计划多数年份表现好 [84][85] 不同投资管理人规模与业绩如何 - 投资管理机构市场头部效应强化,考核机制转向长期化,未来头部机构或巩固竞争壁垒 [94] - 公募基金公司权益投资能力强,险资系固收投资能力强,部分机构收益均衡 [95] 年金养老金产品 - 截至 2025 年 Q1,已备案 649 个,实际运作 573 个,普通股票型、混合型、普通固定收益型占比高 [100] - 产品数量走势下降,规模略微上升 [102] 企业年金未来可能如何发展 - 覆盖面或扩大,自动加入机制破解中小企业参与难题 [105] - 受托和投资管理机构或持续头部化 [105] - 单一计划与集合计划投资管理或有结构性调整 [106] - 长周期考核机制或将近期落地,权益占比或提高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