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601788)

搜索文档
“MPS”案阴霾渐散,光大证券能否“翻身”还面临合规和业务双重难题
新浪财经· 2025-03-31 20:5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光大证券虽MPS案阴霾渐散,但支柱业务承压、内控治理问题多、分支机构罚单不断,面临不小挑战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95.98亿元,同比下降4.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8亿元,同比下降28.39% [1] - 2016 - 2019年公司净利润连续下跌,从30.13亿元降至5.68亿元,2020年回升至23.34亿元,2021年归母净利润为34.84亿元,同比上升49.28% [3] - 2022 - 2024年公司营收三连降,2022年营收107.8亿元,同比下降35.48%,归母净利润31.89亿元,同比下降8.47%;2023年营业收入100.3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94%,归母净利润42.71亿元,同比增长33.93% [4] - 2024年除利息净收入和经纪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外,投行业务净收入8.23亿、资管及基金管理业务净收入7.9亿均下降,降幅超20% [3] MPS案处置情况 - 2024年公司进入“常态化”状态,已根据MPS项目相关案件进展计提预计负债,2023年光大资本以26.4亿元与招商银行、华瑞银行达成和解,转回预计负债约21.5亿元,2024年MPS预计负债未重大变化 [1] - 2016年MPS收购项目“暴雷”,2020年上海金融法院判决光大资本向两家银行合计支付35.16亿元,向招商银行支付31.16亿元,向华瑞银行支付投资本金4亿元 [1] - 公司对MPS案处置近尾声,曾在多个财年就MPS相关诉讼事项计提预计负债及资产减值准备 [3] 人事调整 - 涉及“MPS”案及“收购新鸿基金融案”的高管被撤换,包括分管自营投资的副总裁王忠、业务总监李炳涛,另类投资子公司董事长于荟楠被降职 [3] 合规问题 - 2024年以来公司及其分支机构、子公司共收到8张罚单,暴露出管理问题 [4] - 2025年开年至今,公司从业人员因违规炒股等被监管开2张罚单 [5] - 前高管赵远军因不服处罚起诉证监会,北京金融法院定于2025年5月26日开庭审理 [5] 业内建议 - 业内人士认为公司内部治理与合规问题制约发展,需加强内控与问责机制,针对分支机构高频违规建立更严格内部监控与培训机制 [5] 其他情况 - 2024年公司共裁撤15家营业部 [3]
光大证券:全地形车量价齐升维持稳健增长 看好出海公司春风动力(603129.SH)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3-31 11:37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全地形车行业进入稳健增长期,未来将量价齐升,北美为主要消费区域,看好具备先发优势、深耕北美地区并拥有海外产能的国内整车标的,春风动力、九号公司 - WD、涛涛车业有望提升全球份额及升级产品结构 [1] 全球市场量价平稳增长,北美为核心增长区域 - 2023 年全球全地形车销额 150 亿美元,预计 2033 年提升至 295 亿美元,10 年 CAGR 7% [1] - 2023 年全地形车全球销量 96 万辆,ATV/UTV 分别为 34/62 万辆,销量增速与北美 GDP 增速关联度高,23 年北美地区销额占全球 84%,未来销量稳健增长 [1] - 全地形车可选消费品属性明显,产品结构升级和小改款跑赢通胀推动行业均价持续向上 [1] 美日厂商全球领先,国内企业凭借供应链优势初露峥嵘 - 2023 年美日主要厂商合计占据全球产能份额超 80% [2] - 国内厂商凭借制造及成本优势出口欧美,全球份额逐年提升,同等性能产品价格仅为北美龙头 Polaris 的 50%-70% [2] - 春风动力在欧洲市场市占率第一,2023 年全球销量份额达 15%,与全球龙头差距逐步收敛 [2] 国内企业深耕北美地区,构建长期竞争壁垒 - 全地形车生意需以消费品逻辑竞争,以春风动力为例,产品上提高覆盖度和升级结构,切入细分市场拉动均价上行 [3] - 渠道上持续铺设网络,23 年美国经销商达 585 家,改革供应体系提升效率 [3] - 品牌上通过营销等融入美国文化,完善售后增强影响力 [3] - 组织上中美企业更专注细分市场,能集中资源取得竞争优势,国内企业市占提升空间大 [3] 布局海外产能弱化外部风险因素,利于估值中枢提升 - 前期加征关税及海运费高涨使国内企业利润中枢波动大,目前美国仍加征 25%关税,海运费已恢复合理区间 [4] - 春风动力、涛涛车业等布局海外产能,关税风险可控,有望提高长期盈利和估值中枢 [4]
光大证券(601788):2024年年报点评:经纪业务表现稳定,投行、资管收入降幅较大
东吴证券· 2025-03-28 2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大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但Q4表现较好 公司聚焦主业稳健发展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8.53%、7.44%、4.35% 看好其持续强化竞争力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3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0.31亿、95.98亿、102.15亿、107.08亿、111.94亿元 同比分别为 - 6.94%、 - 4.32%、6.42%、4.83%、4.54% [1]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71亿、30.58亿、33.19亿、35.66亿、37.21亿元 同比分别为33.93%、 - 28.39%、8.53%、7.44%、4.35% [1] - 2023 - 2027年EPS分别为0.93、0.58、0.72、0.77、0.81元/股 P/E分别为15.97、25.50、20.55、19.12、18.33 [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17.32元 一年最低/最高价13.49/22.51元 市净率1.36倍 流通A股市值676.64亿元 总市值798.59亿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2.77元 资产负债率76.37% 总股本46.11亿股 流通A股39.07亿股 [6] 事件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6.0亿元 同比 - 4.3%;归母净利润30.6亿元 同比 - 28.4%;对应EPS 0.58元 平均ROE 4.5% 同比 - 2.0pct [7] - 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9亿元 同比 + 40.2% 环比 + 43.6%;归母净利润10.6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 环比 + 78.1% [7] 各业务情况 - 经纪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29.9亿元 同比 + 8.0% 占营业收入比重31.4% 全市场日均股基交易额11853亿元 同比 + 23.1% 公司两融余额428亿元 较年初 + 16% 市场份额2.3% 较年初 + 0.1pct 全年代销金融产品收入5.3亿元 同比增长8.4% [7] - 投行业务:2024年收入8.2亿元 同比 - 20.3% 股权主承销规模10.1亿元 同比 - 81.0% 排名第35;债券主承销规模4267亿元 同比 - 3.1% 排名第7 IPO储备项目3家 排名第20 [7] - 资管业务:收入7.9亿元 同比 - 21.8% 光证资管管理规模3114亿元 同比 + 3.7% 2024年三季度私募资产管理产品月均规模行业排名第5位 [7] - 自营投资: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24.9亿元 同比 - 0.9%;第四季度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8.9亿元 同比 + 53.3% [7] 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2024 - 2027年客户资金分别为558.46亿、571.35亿、587.87亿、604.90亿元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 [18] - 利润表: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5.98亿、102.15亿、107.08亿、111.94亿元等多项利润数据 [18]
光大证券(601788):扣非净利润同比+61%,看好市场回暖下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释放业绩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3-28 17: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光大证券业绩略超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更能反映业绩表现,减值冲回和管理费下降提振业绩,看好市场回暖下公司财富管理业务释放业绩 [1][6] - 上调25 - 27E盈利预测,公司作为光大集团内唯一有证券牌照的核心子公司,有望打造产融协同标杆 [6]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6.0亿元/yoy - 4.3%;归母净利润30.6亿元/yoy - 28.4%,扣非归母净利润30.1亿元/yoy + 60.7%;扣非加权平均ROE 4.49%/yoy + 1.85pct;4Q24归母净利润10.7亿元/yoy扭亏/qoq + 78.0% [1] - 预测2025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116.4亿、126.5亿、138.0亿元,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1.29%、8.66%、9.1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6亿、40.1亿、44.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78%、9.57%、9.97% [2] 业务表现 - 经纪表现稳健,融资成本下行和固收投资增加驱动净利息同比双位数增长,2024年主营收94.2亿元/yoy + 1%,经纪、投行、资管、利息净收入、投资分业务线收入有不同变化 [6] - 财富管理业务提质增效,毛利率yoy + 12pct,贡献公司营收49%,零售业务客户数、资产有增长,证券投顾签约客户数和资产增加,代销金融净收入增长 [6] - 配置型债券驱动自营稳健扩表,24年末金融投资资产规模较上年末+14%,交易性金融资产中债券占比上升,关注25年股债再平衡趋势 [6] - 券商资管量增不敌价减,公募稳定贡献业绩,24年大资管业务合计实现利润7.3亿元/贡献达12%,各资管子公司有不同表现 [6] 市场数据 - 2025年3月27日收盘价17.32元,一年内最高/最低22.51/13.49元,市净率1.4,息率2.14,流通A股市值676.64亿元 [3] 基础数据 - 2024年12月31日每股净资产12.77元,资产负债率76.37%,总股本46.11亿股,流通A股39.07亿股,流通B股无,H股7.04亿股 [3]
光大证券:中国宏桥(01378)产品量价齐升支撑业绩高增 维持“增持”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6:02
文章核心观点 光大证券考虑到铝价中枢价格有望抬升上调中国宏桥盈利预测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9/247.3亿元 上调3.2%、9.8% 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为273.0亿元 维持“增持”评级[1] 产品量价与业绩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创上市以来新高 因产品量价提升[1] - 2024年铝合金产品销量583.7万吨 同比+1.5% 销售价格升6.6%至17550元/吨[1] - 2024年氧化铝产品销量约1092.1万吨 同比+5.3% 平均销售价格升33.6%至3420元/吨[1] - 2024年铝合金加工产品销量76.6万吨 同比+32.1% 平均销售价格升2.5%至20324元/吨[1] 成本与价格趋势 - 2024 - 2026年国内电解铝供需格局呈紧平衡且向好 2024年过剩49万吨、24万吨 2026年短缺35万吨 价格中枢有望上移[2] - 截至2025年3月14日 秦皇岛港动力末煤平仓价格681元/吨 较年初下滑11.2% 有望夯实电解铝板块利润[2] 产业链与股息 - 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02港仙 2024年度累计派息每股161港仙 按2025年3月14日收盘价算股息率为10.7%[3] - 公司通过合资公司拓展几内亚铝土矿开发项目 确保铝土矿原料供应[3] - 截至2024年年报 公司国内氧化铝年产能1750万吨 印尼200万吨 总年产能1950万吨 电解铝年产能约646万吨[3] 行业政策 - 2024年3月15日 生态环境部就铝冶炼行业相关指南征求意见 国内电解铝行业或纳入全国碳市场[4] - 火电生产电解铝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3吨 水电仅1.8吨 火电铝将面临成本上行压力[4]
光大证券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 高管总薪酬缩水近四成 经纪投行“瘦身”300人
新浪证券· 2025-03-28 10:45
文章核心观点 - 光大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和净利润下降,董监高薪酬缩减,人员结构调整,反映出公司在业务发展和管理上的变化[1][2]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2%至95.98亿元,归母净利润30.58亿元,同比下降28.39% [1] 董监高薪酬情况 - 2024年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总薪酬包从2023年的2744.61万元锐减至1679.07万元,同比下降38.82% [1] - 薪酬超百万高管数量由上年14人减少至9人 [1] - 董事长赵陵薪酬197.78万元居首,较2023年减少40.55万元,降幅达17.01%;总裁刘秋明薪酬183.13万元位列第二,同比缩减42.69万元,降幅18.89% [1] 人员结构调整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较上年减少340人至7724人,同比降幅达4.2% [2] - 经纪业务团队规模缩减241人至4957人,占全司减员量的71%;投行团队减少38人至578人,资管板块微降12人至262人 [2] - 研究团队增员6人至152人,合规风控部门大幅扩容23.6%,新增60人至306人 [2] 人员构成详情 2024年 - 母公司在职员工584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875人 [4] - 经纪业务人员4957人,投行人员578人,研究人员152人,资产管理人员262人,投资业务人员166人,信息技术人员453人,财务人员140人,合规/风控/稽核人员306人,其他业务及行政人员710人 [4] - 博士及以上57人,硕士2548人,本科4313人,其他806人 [4] 2023年 - 母公司在职员工6149人,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1915人 [6][7] - 经纪业务人员5198人,投行人员616人,研究人员146人,资产管理人员274人,投资业务人员117人,信息技术人员463人,财务人员144人,合规/风控/稽核人员246人,其他业务及行政人员860人 [6][7] - 博士及以上60人,硕士2614人,本科4451人,其他939人 [7] 业务转型侧重 - 经纪业务数字化转型使传统岗位需求下降,公司侧重研究定价能力与风控体系建设 [3]
西部利得基金高管变更:孙威离任 原光大证券老将王汗青出任副总经理
新浪基金· 2025-03-28 07:47
文章核心观点 - 3月28日西部利得基金宣布王汗青出任副总经理分管市场板块,原副总经理孙威因工作职务调整离任,王汗青有丰富从业经验,其加盟原因与公司战略、产品线和组织文化有关,其管理方法受关注,其跨领域经验及对公司的助力效果待检验 [1][2][3][4] 高管变更信息 - 3月28日西部利得基金宣布原光大证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王汗青出任副总经理,分管市场板块,原副总经理孙威因工作职务调整于2025年3月26日离任 [1] - 王汗青曾任国家经贸委、国资委研究中心科员,光大证券多部门职务,2024年8月加入西部利得基金,现任副总经理、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兼)、电子商务部总经理(兼) [1][2] - 王汗青任职日期为2025年3月26日,有基金从业资格,中国国籍,研究生、硕士学历 [2] 王汗青管理理念 - 王汗青提出“四维清晰法则”,包括客群划分精细化、任务目标节点化、考核机制透明化和人才梯队系统化,源于券商实战经验,强调提升组织效率 [2] - 王汗青注重培育团队“向善基因”,选人用人考察责任心与利他精神,通过内部资源共享和跨部门协作构建良性生态 [2] 加盟原因 - 王汗青加盟西部利得基金原因有三,一是公司“基础产品供应商”战略定位与长期主义理念契合,二是现有产品线形成固收打底、量化加持、混合增益的差异化布局,三是公司组织文化兼具专注性与进取心 [3] 公司基本情况 - 西部利得基金成立于2010年7月20日,股东为西部证券和利得科技,持股比例分别为51.00%、49.00% [3] - 截止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管理1121.7亿,非货币资产规模848.32亿,排名57/163 [3] - 公司主要成员包括董事长何方等董事、总经理贺藏萍等高管及任职日期 [4] 行业观察 - 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王汗青跨领域经验能否有效嫁接需时间检验,其加盟能否助力西部利得基金实现突破值得关注 [4]
光大证券: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8 00:25
文章核心观点 光大证券第七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议案,部分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会议还听取相关报告并审阅相关审计报告议案 [1][2][1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通知于2025年3月14日以电子邮件方式发出,于2025年3月26日下午15:00以现场结合视频方式召开 [1] - 应到监事9人,实到监事9人,梁毅先生主持会议,部分高管列席会议,会议符合规定,决议合法有效 [1] 审议通过的议案 - 《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表决情况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1] - 《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的议案》,表决情况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 - 《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的议案》,表决情况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 - 《公司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暨2025年度工作计划的议案》,表决情况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 - 《公司2024年度董事履职评价结果的议案》,表决情况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 - 《公司监事2024年度绩效考核和薪酬情况的议案》,表决情况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2] - 《公司2024年度风险管理及评估报告的议案》,表决情况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 - 《公司2024年度合规工作报告的议案》,表决情况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 - 《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议案》,表决情况为同意9票,反对0票,弃权0票 [2] 会议听取和审阅内容 - 听取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的报告、2024年度廉洁从业管理情况的报告、2024年度内部审计工作及2025年审计项目计划的报告 [2][10] - 审阅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议案 [10]
光大证券: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证券之星· 2025-03-28 00:25
文章核心观点 光大证券发布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涵盖会议基本情况、审议事项、投票注意事项、出席对象、登记方法等内容 [1] 召开会议的基本情况 - 召开日期为2025年4月29日 [3] - 召集人为董事会 [3] - 投票方式为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 [3] - 现场会议召开时间为2025年4月29日14点30分,地点在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508号静安国际广场 [1][3] - 网络投票起止时间为2025年4月29日,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络投票系统,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投票时间为9:15 - 9:25、9:30 - 11:30、13:00 - 15:00,互联网投票平台投票时间为9:15 - 15:00 [1] - 融资融券、转融通、约定购回业务账户和沪股通投资者投票按相关规定执行 [3] 会议审议事项 - 本次股东大会审议议案涉及A股股东和H股股东,议案已获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2] - 相关公告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公司H股股东的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告及通函详见香港联交所披露易网站 [2] - 应回避表决的关联股东名称无 [2] 股东大会投票注意事项 - 股东可通过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或互联网投票平台投票,首次登陆互联网投票平台需完成股东身份认证 [2] - 持有多个股东账户的股东,可行使表决权数量为名下全部账户相同类别普通股和相同品种优先股数量总和 [4] - 持有多个股东账户的股东通过网络投票,可通过任一账户参加,重复表决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 [4] - 同一表决权通过多种方式重复表决,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 [4] - 股东对所有议案表决完毕才能提交 [4] 会议出席对象 - 股权登记日2025年4月22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A股股东有权出席,可委托代理人,H股股东登记及出席须知参阅香港联交所网站文件 [4]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出席 [5] - 公司聘请的律师出席 [5] - 其他人员出席 [5] 会议登记方法 - 法人股东法定代表人出席需持相关证件,委托代理人还需授权委托书 [5] - 个人股东亲自出席需持相关证件,委托他人还需授权委托书 [5] - 融资融券投资者出席需持相关证件和授权委托书 [5] - H股股东登记及出席须知参阅香港联交所网站文件 [5] - 登记时间为2025年4月28日上午9:00 - 11:00,下午13:30 - 15:30,地点在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508号静安国际广场,异地股东可用传真或信函方式登记,参会登记非必备条件 [5][6] 其他事项 - 公司地址为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508号静安国际广场,联系电话021 - 22169914,传真021 - 22169964,联系人赵蕾 [6] - 附件包含授权委托书,报备文件为提议召开本次股东大会的董事会决议 [6][7]
光大证券: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8 00:2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评价,认为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未来将深化内控体系建设促进健康发展 [1][2][15]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 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公司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2] - 基准日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2] - 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发出日未发生影响内控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2]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占比均为100%,包括分支机构及多家子公司 [2] - 公司层面内控涵盖公司治理、企业文化等多方面 [2] - 业务及流程层面内控包括投资银行等业务控制和费用管理等流程控制 [2][3] - 高风险领域包括投资银行、证券自营等 [4] 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 - 推进内控制度建设,开展重点领域制度完善评估,提升制度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4] - 优化授权体系和决策机制,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健全授权管理体系 [4] - 加强关键领域内控管理,推进巡视“回头看”整改,强化重点领域内控 [5] - 建立多层次监督体系,加强部门监督协同,强化执纪问责 [5] 重点业务及高风险领域主要控制措施 - 投资银行业务优化“三道防线”内控体系,2024年新增及修订30余项制度 [5] - 证券自营业务细化决策与授权机制,2024年新增及修订30余项制度 [6] - 资产管理业务构建全流程内控体系,2024年新增及修订20余项制度 [6][7] - 期货业务完善治理结构,2024年修订制度加强重点领域管理 [7] - 信用业务完善内控工作机制,2024年优化融资融券业务内控体系 [8] - 财富管理业务优化制度确保业务合规,制定多项管理细则 [8] - 金融创新业务优化内控机制,2024年完善制度加强管理 [9] - 海外业务子公司完善管控机制,适应监管和市场需求 [9] - 子公司管理强化垂直管控与穿透管理,优化管控机制 [9][10] - 信息技术管理聚焦科技战略愿景,2024年加强系统运行等管理 [10] - 财务管理强化资金管控等工作,提升财务运营效率 [10] - 反洗钱工作多方位加强管理,优化系统、开展检查和培训 [11]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依据及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 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等要求开展评价工作 [11] - 区分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报告内控,确定缺陷具体认定标准且与以前年度一致 [11] - 明确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和定性标准 [12][13] - 明确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的定量和定性标准 [13][14]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 报告期内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和重要缺陷 [14] - 基准日发现个别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已采取措施整改 [13][14] 其他内部控制相关重大事项说明 - 上一年度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一般缺陷已完成整改 [15] - 2024年度不存在财务报告及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及重要缺陷 [15] - 聘请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15] 公司未来规划 - 锚定战略目标,坚持稳中求进,践行均衡发展,服务实体经济 [16] - 深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合规管控机制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