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601857)

搜索文档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申请减缓冻土区管道冻胀变形专利,有效减缓油气管道冻胀变形
金融界· 2025-05-13 12:45
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减缓冻土区管道冻胀变形的设计方法和结构"的专利,公开号CN119962125A,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 [1] - 专利技术通过在冻土区管沟底部与油气管道之间敷设隔离换填垫层和保温材料层,形成完整隔热层,有效减缓冻胀变形 [1]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5年,位于廊坊市,主要从事专业技术服务业,注册资本6000万人民币 [1] - 对外投资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1751次,拥有商标31条、专利623条、行政许可40个 [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1990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注册资本48690000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10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443条、专利5000条、行政许可28个 [2] 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 - 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廊坊市,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建筑业,注册资本50067044万人民币 [2] - 对外投资3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5000次,拥有商标13条、专利1292条、行政许可161个 [2]
受OPEC+增产及关税政策扰动,国际油价大幅下行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5-13 09:55
核心观点 - 国际主要能源机构因"对等关税"政策影响下调2025年原油需求增长预期至73-130万桶/天 [1][3] - 2025年布伦特油价中枢预计为65-75美元/桶 WTI油价中枢预计为60-70美元/桶 [4] - OPEC+超预期加速增产计划导致供给增加 5月和6月各增产41.1万桶/天 [2][3] 4月油价表现 - 布伦特原油4月期货均价66.5美元/桶 环比下跌5.0美元/桶 月末收于63.1美元/桶 [2] - WTI原油4月期货均价62.9美元/桶 环比下跌5.0美元/桶 月末收于58.2美元/桶 [2] - 油价波动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变化、OPEC+增产及地缘政治因素共同影响 [2] 供给端分析 - OPEC+宣布5月增产41.1万桶/日 为原计划3倍 6月延续同等增产幅度 [3] - 增产计划将在2025年10月前完成 较原定2026年9月的截止时间大幅提前 [3] - 200万桶/日集体减产和166万桶/日自愿减产目标延长至2026年底 [3] 需求端分析 - OPEC预测2024年原油需求103.75万桶/天 较2023年增加151万桶/天 [1][3] - IEA预测2024年需求102.79万桶/天 较2023年增加83万桶/天 [1][3] - EIA预测2024年需求102.74万桶/天 较2023年增加89万桶/天 [1][3] - 2025年需求预测:OPEC为105.05万桶/天 IEA为103.52万桶/天 EIA为103.65万桶/天 [1][3][4] 机构预测变化 - OPEC维持2024年需求预测103.75万桶/天不变 但将2025年需求预测从105.20万桶/天下调至105.05万桶/天 [1][3] - IEA维持2024年需求预测102.79万桶/天不变 但将2025年需求预测从103.90万桶/天下调至103.52万桶/天 [1][3] - EIA将2024年需求预测从102.86万桶/天下调至102.74万桶/天 将2025年需求预测从104.14万桶/天下调至103.65万桶/天 [1][3][4] 相关标的 - 重点推荐中国海油、中国石油、卫星化学、海油发展、广汇能源 [5]
大湾区ETF(512970)涨近1%,国企共赢ETF(159719)盘中翻红,国资委:坚定不移提升央企基础大模型性能和水平
搜狐财经· 2025-05-12 11:11
大湾区主题指数及ETF表现 - 中证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题指数(931000)上涨1.05%,成分股广东宏大涨6.04%、中船防务涨4.54%、华大基因涨3.93% [1] - 大湾区ETF(512970)上涨0.85%至1.19元,近1周累计上涨2.34% [1] - 大湾区ETF管理费率0.15%、托管费率0.05%,为行业较低水平 [1]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3.49%,比亚迪(9.53%)、中国平安(7.81%)、招商银行(7.53%)为前三 [6][8] - 权重股立讯精密单日涨3.52%、TCL科技涨2.34%,中国平安与招商银行均涨超1.2% [8] 国企共赢ETF及政策动态 - 国企共赢ETF(159719)上涨0.20%至1.49元,近1周涨1.02%,近3年净值上涨44.07% [2][4] - 该ETF年化收益超越基准3.48%,历史持有3年盈利概率100%,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4.41% [2]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仅0.15%,为可比基金最低,管理费率0.25%+托管费率0.05%为行业最低 [3] - 前十大成分股均为"中字头",中国石油(15.58%)、中国石化(12.33%)、中国建筑(8.89%)权重最高 [4][6] - 国务院国资委会议强调央企需强化AI技术应用,打造高价值场景标杆,推动产业共同体建设 [3] - 机构看好央国企红利行情,认为政策端受益于化债/重组,资金端受益于险资入市,行业端关注低估值高股息消费板块 [3] 成分股市场表现 - 国企ETF成分股中国石化涨0.53%、中国中铁涨0.54%、中国铁建涨0.51%,中国移动A股跌0.34% [6] - 大湾区成分股海信家电、领益智造跟涨,中兴通讯涨1.48%,迈瑞医疗涨1.58% [1][8]
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单日充电量突破30万度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10 15:41
核心观点 - 中国石油北京销售公司新能源充电场站单日充电量首次突破30万度,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充电业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 - 公司通过前瞻性战略和扎实行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与绿色发展,持续提升充电服务品质 [1] - 公司致力于构建"人·车·生活"生态圈,以绿色行动诠释品牌形象 [2] 运营创新 - 实施"一站一策"分时段阶梯定价策略,通过数据分析场站区位特征与用户习惯,实现高峰让利、闲时增量,达到量效齐增 [1] - 跨界生态联盟深化"油电联动"营销活动,开发特群客户,推动与保险公司"充电保"服务项目落地,形成充电、保障一站式服务闭环 [1] - 平台化运营与场景化服务创新,联合引流平台按月对接营销活动,逐站分析运营效益,通过精准补贴提升新用户转化率 [1] 服务升级 - 探索"油电非一张网"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充电+"新业态,增设自助盒饭售卖业务,解决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充电期间就餐难问题 [2] - 同步推进洗车、广告等业务,实现"充电+"多点创效 [2] - 精心规划充电场站空间,增设休息室、按摩椅、自动售卖机、卫生间等设施,打造市民出行路上的温馨驿站 [2] 安全管理 - 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巡检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 - 设置专人专线24小时解决客户诉求,提升顾客充电体验 [2] - 搭建充电站标准化体系,持续提升场站形象、服务和安全管理水平 [2]
中国石油化工申请石油焦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显著提升劣质富芳烃油中重质馏分的附加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5-10 11:30
公司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石油焦及其制备方法"专利 公开号CN119931720A 申请日期为2024年3月 [1] - 专利技术涉及各向同性碳材料领域 通过劣质富芳烃油脱固分离、加氢反应和延迟焦化工艺 将重组分转化为可用于制备各向同性石墨的石油焦 [1] - 该技术显著提升劣质富芳烃油中重质馏分的附加价值 切割温度450-550℃ 萃取溶剂采用正构烷烃 具有工业化推广潜力 [1] 公司背景信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 注册资本1217.4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256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000次 持有5000项专利和45条商标信息 [2] -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 注册资本3亿人民币 对外投资2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1023次 持有1232项专利 [2] - 两家公司均位于北京市 前者主营石油煤炭燃料加工 后者专注科研试验发展领域 [2]
中国石油天然气申请基于超长冲程抽油机的运行设备及控制方法专利,降低超长冲程抽油机采油过程中电能的消耗
金融界· 2025-05-10 10:24
公司专利技术 - 公司申请了一项名为"基于超长冲程抽油机的运行设备及控制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19933613A,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 [1] - 专利技术包括抽油系统和两套节能系统,节能系统通过能量储存与释放减少外部电能输入,降低采油过程中的电能消耗 [1] - 该技术不改变原有超长冲程抽油机采油结构,通过节能系统为超长冲程抽油机提供驱动力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 - 公司注册资本18302097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1279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8次 [2] 公司知识产权 - 公司拥有商标信息33条,专利信息5000条 [2] - 公司拥有行政许可168个 [2]
2025年Brand Finance中国品牌价值500强:中国石油排名第12位,品牌价值达332.8亿美元
凤凰网财经· 2025-05-09 14:43
中国石油品牌价值与战略 - 中国石油品牌价值增长17%达到332亿美元 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石油天然气品牌 [1] - 品牌排名从2024年第14位上升至第12位 品牌强度评级为AA [1] - 品牌价值提升得益于强劲的运营业绩和良好声誉 尤其在上游业务领域表现突出 [1] 新能源转型布局 - 公司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重点布局氢能全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与加注环节 [1] - 在风光发电与储能、地热与CCUS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1] - 新能源战略展示对技术的敏锐洞察力 有助于塑造在新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 [1] Brand Finance机构背景 - Brand Finance是全球唯一独立第三方品牌估值与战略咨询机构 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深度合作 [1] - 参与制定ISO 10668品牌估值和ISO 20671品牌评估国际标准 [1] - 报告数据基于国际会计准则及ISO标准计算 涵盖品牌核心指标与创新亮点 [1] - 机构服务覆盖全球近万个品牌 为五大洲主要经济体提供品牌战略技术支持 [2] - 国际估值标准委员会中唯一的品牌估值机构 [2]
中国石油:2060年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报告(2024版)
搜狐财经· 2025-05-09 10:06
宏观趋势 - 经济发展在波动中曲折前进,长期向好趋势不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加快,助力能源消费提质稳量,增速逐步走低、转负 [20][22][23] - 总人口开启长期持续负增长模式,城镇化和老龄化助推能源消费电气化、智能化转变 [20][27][28] - 能源转型围绕可再生替代、电气化替代、清洁化利用三方面技术创新展开,技术驱动成本下降、关键矿产资源和CCUS碳汇是重要支撑 [20][33][34] - 政策系统性、协同性、一致性、可持续性不断加强,着力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推动可再生能源消费增长 [20][12] - 能源三角近期向安全一极倾斜、远期回归到协调平衡格局,能源转型存在协调发展、安全挑战、绿色紧迫三大可能性路径 [20][12] 能源供需与碳排放展望 - 一次能源消费预计2030-2035年间达峰,峰值超62亿吨标煤,2060年回落至56-57.8亿吨标煤,非化石能源占比提升至80% [2][13] - 煤炭、石油消费达峰后下降,天然气需求2040年前后达峰,非化石能源成为增量主体,2045年前后成为供应主体 [2][14] - 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预计"十五五"期间达峰,峰值约101亿吨,控制煤炭消费和工业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关键 [2][15] - 终端能源消费"十五五"后期达峰,电、氢融合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电力将成终端第一大能源 [2][15] 各能源品种展望 - 煤炭消费进入峰值平台期,2023年达到43.5亿吨,预计2025年前后达峰43.7亿吨,到2060年降至3.8亿吨 [14] - 石油消费2023年增至7.6亿吨,预计"十五五"中期达峰8亿吨左右,到2060年降至2.8亿吨,化工原料属性将逐步超越交通燃料属性 [14] - 天然气消费2023年达到3820亿立方米,预计2040年前后达峰6100亿立方米,占比升至13%,到2060年降至4000亿立方米 [14] - 非化石能源供给高速增长,2023年增至9.9亿吨标煤,预计2045年前突破30亿吨标煤成为主体,2060年增至45.4亿吨标煤 [15] 终端部门展望 - 交通部门运输需求影响用能,电动化是碳减排主要路径 [2] - 工业部门能耗和碳排放将达峰,结构持续优化 [2] - 建筑部门电气化提速,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将达峰 [2] 能源转型建议 - 能源转型进入减速调整新阶段,为后续转型蓄能,但能源消费高位达峰也带来挑战 [3] - 探索能源转型路径的窗口期在收窄,需厘清诸多关键问题 [3] - 应加快关键技术研发,完善能源统计核算、碳排放管理等制度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3]
近七成A股公司推年报分红,“中字头”公司扛旗
第一财经· 2025-05-08 21:18
分红规模与覆盖面 - A股超3600家公司披露年报分红预案或进入实施阶段,占上市公司总数近七成,拟派现总额累计超过1.6万亿元 [2] - 工商银行、中国移动、建设银行位列现金分红总额前三甲,分别达586.64亿元、535.78亿港元(约499.4亿元)和515.02亿元 [2] - 24家公司分红总额超百亿元,包括中国石油(457.55亿元)、中国神华(449.03亿元)、贵州茅台(346.71亿元)等 [6] 行业分布特征 - 银行股是分红主力,24家百亿分红公司中6家为上市银行(占比25%),包括建设银行、兴业银行(220.21亿元)、浦发银行(120.34亿元) [7] - 上市险企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分红总额分别为293.34亿元、127.19亿元和103.9亿元 [7] - 石油石化、食品饮料、家电行业高分红公司包括中国石油、五粮液(123.01亿元)、美的集团(267.12亿元) [8] 高送转与组合分红 - 比亚迪推出"10送8转12派39.74元"方案,派现总额120.77亿元,2024年营收7771.02亿元(同比+29.02%)、净利润402.54亿元(同比+34%) [12][15][16][17] - 道通科技每10股转4.9股派5元,科林电气每10股转4.8股派2元 [13] - 新华网拟"10送2转1派1.36元",华图山鼎拟"10送2.2转1.8派0.55元",后者2024年营收增1046.34%至28.33亿元 [17] 分红比例与政策影响 - 中国神华2024年分红比例76.5%(2023年为75.2%),拟派现449.03亿元 [9] - 中国平安现金分红比例37.9%,股息每股2.55元(同比+5%),连续13年增长 [9] - 监管推动"分红常态化",沪深交易所修订指引鼓励提高股息率、一年多次分红 [19][20]
天津市北辰区市场监管局发布2024年车用机油、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制动液、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车用汽油清净剂5种产品抽查结果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5-08 16:46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 - 天津市北辰区市场监管局抽查5种车用产品(车用机油、机动车发动机冷却液、制动液、汽车风窗玻璃清洗液、车用汽油清净剂),共55批次,其中54批次合格,1批次不合格 [3] - 不合格产品为燃油系统清洗剂,标称受检单位为天津市川达汽车维修有限公司,标称生产单位为北京拉力国际润滑油有限公司,涉嫌假冒 [4] 合格企业及产品分布 - 合格产品涉及多家企业,包括江西车仆实业有限公司、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山东莱克科技有限公司等 [4][5][6] - 合格产品覆盖燃油宝、制动液、防冻液、汽车玻璃水、汽油机油等多种类型 [4][5][6] 企业地域分布 - 合格产品生产单位分布广泛,包括北京、江西、江苏、山东、天津、广东、上海、河北等地 [4][5][6] - 部分企业如中国石化润滑油有限公司、山东莱克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蓝星清洗有限公司等多次出现在合格名单中 [4][5][6] 加油站相关产品 -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化道达尔等加油站销售的多款燃油添加剂、柴油机油、汽油机油等产品均合格 [6] - 涉及企业包括天津悦泰石化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润滑油分公司、道达尔能源石化(上海)有限责任公司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