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威集团(603501)

搜索文档
韦尔股份:拟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快讯· 2025-05-23 17:33
公司动态 - 韦尔股份第六届董事会第四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议案及相关方案 [1] - 公司计划加快国际化战略及海外业务发展 [1] - 发行旨在增强境外融资能力并提高综合竞争力 [1] - 发行方案尚需股东大会审议及政府机构、监管机构的备案、批准和核准 [1] - 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且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 - 公司将根据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AI商业应用空间有望持续拓展,数字经济ETF(560800)逆市上涨
搜狐财经· 2025-05-22 10:37
数字经济ETF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上涨0.20%,成分股士兰微上涨3.22%,沪硅产业上涨2.85%,韦尔股份上涨2.31%,澜起科技上涨1.61%,三环集团上涨1.50%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上涨0.13%,最新价报0.76元 [1] - 数字经济ETF近1月规模增长1116.71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1] - 数字经济ETF近1周份额增长200.00万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1] - 数字经济ETF近10个交易日内合计资金流入2623.93万元 [1]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5%,包括东方财富(权重8.12%)、中芯国际(6.58%)、汇川技术(5.49%)、北方华创(4.95%)、海光信息(4.85%)等 [3] - 前十大权重股中韦尔股份上涨2.31%,澜起科技上涨1.61%,中芯国际上涨0.43%,北方华创上涨0.25%,海光信息上涨0.22%,中科曙光上涨0.08% [5] - 前十大权重股中汇川技术下跌1.32%,海康威视下跌0.81%,东方财富下跌0.14%,寒武纪下跌0.06% [5] 火山引擎AI生态发展 - 火山引擎发布大模型生态广场MCPServers,通过"MCPMarket+火山方舟+Trae"实现全链路开发闭环 [2] - 2025火山引擎FORCE原动力大会将带来模型升级和"让Agent繁荣让模型落地"新理念 [2] -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字节跳动已成为我国AI发展头部力量,模型与应用齐头并进 [2] - AI模型持续迭代推动Agent适用范围拓展,计算机板块商业应用空间有望持续扩大 [2] 数字经济ETF跟踪标的 - 数字经济ETF紧密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应用领域上市公司 [2]
对话元禾璞华牛俊岭:半导体行业进入并购+创新的综合时代
新浪财经· 2025-05-21 22:42
行业趋势与技术创新 - 大模型爆发推动AI渗透云、边、端三端,成为驱动集成电路产业收入增长的强劲引擎,主要增长点包括云AI训练/推理芯片、AI PC/Mobile/Auto边端侧推理芯片以及HBM、SSD等存储产品 [1] - 未来在先进计算架构和算力芯片、先进存储器、先进工艺及设备、先进EDA等领域,中美集成电路创新将呈现相互竞争但彼此隔离的局面 [1] - 中国半导体行业在体量和技术产品迭代方面突飞猛进,部分细分赛道已从国产替代进入内卷阶段,部分企业通过核心技术及成本优势实现芯片出海,行业进入并购+创新的综合性时代 [2] 投资策略演变 - 投资领域从半导体产业链延伸至卡脖子与原始创新的硬科技,投资阶段从以成长期、成熟期为主的"纺锤形"变为"哑铃形",聚焦中早期少数股权投资项目及成熟类并购项目 [4] - 少数股权投资围绕"AI+深度国产替代",重点关注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半导体材料、EDA/IP、光通信、新型存储等创新设计及技术 [4] - 并购策略围绕国内链主企业实现业务补强,包括帮助模拟芯片、EDA等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整合扩大规模,以及协助半导体设备企业并购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 [4][5] AI技术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 - 在半导体设计环节,AI技术可承担重复性任务如设计空间探索、验证覆盖和测试码生成,帮助开发团队节约时间并专注于产品差异化 [5] - 在半导体制造环节,AI可加强生产智能化,利用生产数据实现敏捷与智慧化生产,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提高晶圆缺陷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5]
中证建行科技创新领先(长三角)指数上涨0.28%,前十大权重包含拓普集团等
金融界· 2025-05-21 20:35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21%,中证建行科技创新领先(长三角)指数上涨0.28%,报1350.63点,成交额257.41亿元 [1] - 中证建行科技创新领先(长三角)指数近一个月上涨5.18%,近三个月下跌6.12%,年初至今上涨4.19% [1] 指数构成 - 中证建行科技创新领先(长三角)指数选取长三角地区50只科技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基日为2019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韦尔股份(10.18%)、澜起科技(8.07%)、中微公司(7.03%)、江淮汽车(6.32%)、华友钴业(4.42%)、思源电气(4.23%)、沪电股份(3.79%)、恒生电子(3.67%)、新和成(3.18%)、拓普集团(3.15%)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2.84%,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7.16% [1]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49.54%,工业占比19.37%,可选消费占比11.20%,医药卫生占比9.09%,原材料占比7.48%,通信服务占比2.53%,主要消费占比0.79% [2] 样本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定期调整设置缓冲区,剩余待选样本中综合得分排名前25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前75的老样本优先保留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可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中证汽车半导体产业指数报2879.5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闻泰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5-21 18:33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21%,中证汽车半导体产业指数报2879.52点 [1] - 中证汽车半导体产业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53%,近三个月下跌9.90%,年至今上涨3.42% [1] 指数构成 - 中证汽车半导体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50只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提供半导体材料、设备及产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1] - 指数以2016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1000.0点为基点 [1]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兆易创新(6.95%)、韦尔股份(6.51%)、北方华创(5.26%)、三安光电(4.52%)、紫光国微(4.45%)、长电科技(4.2%)、中微公司(4.04%)、瑞芯微(3.2%)、芯原股份(3.18%)、闻泰科技(3.06%) [1] - 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5.59%,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4.41% [1] 行业分布 - 集成电路占比60.20%,半导体材料与设备占比23.37%,分立器件占比7.65%,光学光电子占比4.52%,电子终端及组件占比3.06%,交通运输设备占比1.20% [2] 样本调整规则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2]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下将对指数进行临时调整 [2]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2]
金融开放战略持续推进,数字经济ETF(560800)盘中溢价
搜狐财经· 2025-05-21 13:56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0 38%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 均胜电子领涨5 53% 德赛西威上涨3 59% 纳思达上涨2 16% 兆易创新领跌6 21% 鸣志电器下跌1 87% 龙芯中科下跌1 60%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0 26% 最新报价0 76元 [1] - 数字经济ETF盘中换手0 77% 成交588 54万元 [1] 政策动态 - 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 要求各地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1] 行业分析 - 金融开放战略持续推进 跨境支付领域持续发展 [2] -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 多边贸易体制受阻 关税壁垒增多 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 - 《行动方案》或加速我国跨境金融系统建设 中国跨境支付企业或受益于新跨境支付体系建立 [2] - 建议关注中国跨境支付产业链相关标的 重点关注跨境支付平台标的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涉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应用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5% 包括东方财富(8 12%) 中芯国际(6 58%) 汇川技术(5 49%) 北方华创(4 95%) 海光信息(4 85%) 寒武纪(4 84%) 海康威视(4 23%) 韦尔股份(4 19%) 中科曙光(3 60%) 澜起科技(3 31%) [4][6] ETF表现 - 数字经济ETF近2周规模增长254 76万元 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2 [2] - 数字经济ETF近1周份额增长2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3] - 数字经济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 近10个交易日合计"吸金"2623 93万元 [4] 成分股表现 - 东方财富下跌0 28% 中芯国际下跌0 59% 汇川技术上涨0 63% 北方华创下跌1 33% 海光信息上涨0 03% 寒武纪下跌0 82% 海康威视上涨1 24% 韦尔股份下跌0 75% 中科曙光下跌0 30% 澜起科技下跌0 74% [6]
观察:上市公司改名有利有弊 关键在于能否推动长远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23:14
上市公司更名现象 - 近期A股市场上市公司更名案例增多,仅2025年以来完成更名的公司数量已超过30家 [1] - 韦尔股份、新华联、新疆浩源等公司近期宣布拟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 [1] - 远兴能源、怡和嘉业等公司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1] 更名原因分析 - 韦尔股份拟更名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因2019年收购豪威科技后业务结构变化,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营收达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 [2] - 新华联更名是为突出铜官窑国风乐园景区重要性,强化主业影响 [2] - 新疆浩源拟更名为"新疆万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因公司主营天然气业务,新名称更能反映业务结构和未来格局 [2] 更名的潜在弊端 - 放弃原有高知名度名称可能导致公众认知成本增加,新名称可能不易被记住 [3] - 历史上存在公司为追逐短期热点频繁改名,这类公司更容易陷入困境 [3] 更名决策建议 - 更名应基于能否推动公司长远发展,消费品公司更名需有助于深化公众认知 [4] -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更名,需自行承担改名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4]
半导体巨头韦尔股份为何突然更名
国际金融报· 2025-05-20 22:08
公司更名及战略调整 - 公司拟将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不变 [1] - 更名原因基于2019年完成对豪威科技的收购,逐步构建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 [1]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 [1] - 更名旨在准确反映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便于集团化管理及精细化管控,提升市场影响力 [1] - 公司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已完成更名,但尚需股东大会审议和监管部门核准 [2]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2007年成立,起初从事半导体产品分销业务 [2] - 2013年整合创始人旗下两家分销业务实体公司,主营业务转变为元器件分销与半导体分立器件 [2] - 2014年收购泰合志恒100%股权,业务拓展至SoC芯片领域 [2] - 2015年收购无锡中普微,拓展至射频芯片赛道,当年营收同比增长40.89% [2] - 2017年上市后,电子元器件代理及销售业务营收占比高达69.9%与79.01% [2] 重大并购交易 - 2019年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北京豪威85.53%股权,交易对价130亿元 [3] - 同时收购思比科42.27%股权和视信源79.93%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亿元 [3] - 北京豪威主要业务由其下属公司美国豪威经营,后者原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2016年被中国财团以19亿美元私有化 [3] - 美国豪威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监控等领域 [4] - 并购时北京豪威总资产规模约为韦尔股份的5倍,在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占有率仅次于索尼和三星 [4] 业绩表现 - 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环比激增457.1%,达到3.3亿元 [4] - CMOS图像传感器业务2019年即贡献83.56%的营收,成为公司核心支柱 [4]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57.31亿元,同比增长22.41% [5]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长498.11% [5]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91.90亿元,占比74.76%,同比增长23.52% [5] - 2024年显示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0.28亿元,占比4.01%,同比减少17.77% [5] - 2024年模拟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4.22亿元,占比5.54%,同比增长23.18% [5]
韦尔股份拟更名豪威集团 凸显产业布局与战略方向
证券日报网· 2025-05-20 19:48
公司更名及战略调整 - 公司拟将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1] - 更名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变更登记与备案手续,证券简称变更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 [1] - 更名旨在全面体现公司产业布局和实际情况,反映未来战略发展方向,推动集团化管理及精细化管控,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 [1] - 更名体现了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坚定信心和集中资源发展核心技术的决心,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 [2] - 公司强调更名是基于战略规划及经营业务需要,符合公司整体利益,不存在影响股价或误导投资者的情形 [2] 业务发展及财务表现 - 公司于2019年完成对全球前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北京豪威科技的收购 [1] - 公司构建了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 [1]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4.76% [1] 行业前景分析 - 在手机、汽车电子等下游市场的强劲需求推动下,图像传感器行业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2] - 智能手机消费者对拍照功能要求日益严苛,多摄配置、超高像素及先进拍摄功能成为标配,带动图像传感器需求增加 [2] - 汽车电子领域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向L3及以上级别迈进,对环境感知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提升,图像传感器作为核心组件将迎来更大市场需求 [2]
中华交易服务半导体芯片行业指数上涨0.45%,前十大权重包含长电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5-20 19:48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 38% 中华交易服务半导体芯片行业指数上涨0 45% 报8565 3点 成交额253 38亿元 [1] - 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 63% 近三个月下跌6 31% 年至今上涨1 57% [1] 指数构成 - 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追踪沪深市场半导体芯片行业上市公司 涵盖半导体芯片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 基日为2011年12月30日 基点为2000 0点 [1] - 十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9 2%)、寒武纪(7 64%)、北方华创(7 52%)、海光信息(7 03%)、韦尔股份(6 1%)、澜起科技(4 86%)、兆易创新(4 56%)、中微公司(4 22%)、长电科技(2 6%)、三安光电(2 41%) [1] 市场分布 - 指数持仓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7 35%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2 65% [1] - 行业分布为集成电路(70 29%)、半导体材料与设备(21 03%)、分立器件(4 09%)、光学光电子(2 41%)、电子终端及组件(2 18%) [2] 跟踪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联接A/C、华安CES半导体芯片行业A/C、西部利得CES半导体芯片行业指数增强A/C、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