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豪威集团(603501)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巨头韦尔股份为何突然更名
国际金融报· 2025-05-20 22:08
公司更名及战略调整 - 公司拟将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不变 [1] - 更名原因基于2019年完成对豪威科技的收购,逐步构建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 [1]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 [1] - 更名旨在准确反映公司未来战略发展方向,便于集团化管理及精细化管控,提升市场影响力 [1] - 公司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已完成更名,但尚需股东大会审议和监管部门核准 [2]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2007年成立,起初从事半导体产品分销业务 [2] - 2013年整合创始人旗下两家分销业务实体公司,主营业务转变为元器件分销与半导体分立器件 [2] - 2014年收购泰合志恒100%股权,业务拓展至SoC芯片领域 [2] - 2015年收购无锡中普微,拓展至射频芯片赛道,当年营收同比增长40.89% [2] - 2017年上市后,电子元器件代理及销售业务营收占比高达69.9%与79.01% [2] 重大并购交易 - 2019年公司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北京豪威85.53%股权,交易对价130亿元 [3] - 同时收购思比科42.27%股权和视信源79.93%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20亿元 [3] - 北京豪威主要业务由其下属公司美国豪威经营,后者原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2016年被中国财团以19亿美元私有化 [3] - 美国豪威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具有全球竞争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监控等领域 [4] - 并购时北京豪威总资产规模约为韦尔股份的5倍,在全球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占有率仅次于索尼和三星 [4] 业绩表现 - 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净利润环比激增457.1%,达到3.3亿元 [4] - CMOS图像传感器业务2019年即贡献83.56%的营收,成为公司核心支柱 [4]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57.31亿元,同比增长22.41% [5]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3亿元,同比增长498.11% [5]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91.90亿元,占比74.76%,同比增长23.52% [5] - 2024年显示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0.28亿元,占比4.01%,同比减少17.77% [5] - 2024年模拟解决方案业务营收14.22亿元,占比5.54%,同比增长23.18% [5]
韦尔股份拟更名豪威集团 凸显产业布局与战略方向
证券日报网· 2025-05-20 19:48
公司更名及战略调整 - 公司拟将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保持不变 [1] - 更名事项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变更登记与备案手续,证券简称变更需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 [1] - 更名旨在全面体现公司产业布局和实际情况,反映未来战略发展方向,推动集团化管理及精细化管控,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 [1] - 更名体现了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坚定信心和集中资源发展核心技术的决心,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司长远发展的信心 [2] - 公司强调更名是基于战略规划及经营业务需要,符合公司整体利益,不存在影响股价或误导投资者的情形 [2] 业务发展及财务表现 - 公司于2019年完成对全球前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北京豪威科技的收购 [1] - 公司构建了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 [1] - 2024年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4.76% [1] 行业前景分析 - 在手机、汽车电子等下游市场的强劲需求推动下,图像传感器行业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 [2] - 智能手机消费者对拍照功能要求日益严苛,多摄配置、超高像素及先进拍摄功能成为标配,带动图像传感器需求增加 [2] - 汽车电子领域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向L3及以上级别迈进,对环境感知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提升,图像传感器作为核心组件将迎来更大市场需求 [2]
中华交易服务半导体芯片行业指数上涨0.45%,前十大权重包含长电科技等
金融界· 2025-05-20 19:48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上涨0 38% 中华交易服务半导体芯片行业指数上涨0 45% 报8565 3点 成交额253 38亿元 [1] - 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近一个月下跌1 63% 近三个月下跌6 31% 年至今上涨1 57% [1] 指数构成 - 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追踪沪深市场半导体芯片行业上市公司 涵盖半导体芯片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 基日为2011年12月30日 基点为2000 0点 [1] - 十大权重股为中芯国际(9 2%)、寒武纪(7 64%)、北方华创(7 52%)、海光信息(7 03%)、韦尔股份(6 1%)、澜起科技(4 86%)、兆易创新(4 56%)、中微公司(4 22%)、长电科技(2 6%)、三安光电(2 41%) [1] 市场分布 - 指数持仓中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77 35%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22 65% [1] - 行业分布为集成电路(70 29%)、半导体材料与设备(21 03%)、分立器件(4 09%)、光学光电子(2 41%)、电子终端及组件(2 18%) [2] 跟踪基金 - 跟踪该指数的公募基金包括国泰CES半导体芯片行业ETF联接A/C、华安CES半导体芯片行业A/C、西部利得CES半导体芯片行业指数增强A/C、国泰CES半导体芯片ETF [2]
5月20日晚间重要公告一览
犀牛财经· 2025-05-20 18:19
宏景科技 - 签署5.97亿元智算项目服务合同 合同期限5年 提供服务器及算力服务 [1] 威孚高科 - 控股子公司出资2.2亿元设立合资公司 持股55% 注册资本4亿元 [2] 中山公用 - 超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获准注册 金额分别为20亿元和30亿元 有效期2年 [3] 联特科技 - 出资1亿元设立光互联创业投资基金 占基金认缴总额50% [4][5] 辰安科技 - 合肥国投受让6.27%股份 转让价17.7元/股 交易后持股7.22% [6] 杭州园林 - 每10股派现0.5元 总派送662.08万元 [7][8] 华懋科技 - 筹划收购富创优越100%股权 股票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9] 卓锦股份 - 中标6768万元合肥污染土壤修复项目 [9] 上海医药 - 两款药品获美国FDA批准 治疗鼻炎及血栓 [10][11] 复星医药 - 高级副总裁Rong Yang辞职 [12] 保隆科技 - 全资子公司出资1.8亿元设立合资公司 持股45% [12][13] *ST中地 - 拟调用不超过1.06亿元项目公司富余资金 [14][15] 南侨食品 - 4月净利润394.34万元 同比下降82.14% [16][17] 常山药业 - 那屈肝素钙注射液获白俄罗斯药品注册证书 有效期至2030年 [18][19] 南山铝业 - 设立全资子公司 投资500万元建设光伏能源 [20][21] 博众精工 - 董事、副总经理宋怀良辞职 仍留任公司 [22] 新疆交建 - 中标4.51亿元高速公路项目 [23][24] 广州酒家 - 每股派现0.48元 总派送2.73亿元 [25][26] 维力医疗 - 控股子公司获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27] 新澳股份 - 每股派现0.3元 总派送2.19亿元 [28] 联化科技 - 控股子公司进入新三板创新层 [29][30] 华西能源 - 董事长黎仁超辞职 [31][32] 一品红 - 拟使用不超过5亿元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33] 首华燃气 - 拟购买铝土矿资源 金额不超过总资产30%或净资产100% [33] 金诚信 - 签署8.05亿美元铜矿采矿服务协议 合同期限5年 [34] 万润新能 - 与宁德时代签订供货协议 2025-2030年供应132.31万吨磷酸铁锂 [35] 维尔利 - 拟1亿元转让子公司100%股权 交易对方承担2.226亿元股东借款 [36][37] 臻镭科技 - 子公司获221.25万元政府补助 占上年净利润12.40% [38] 韦尔股份 - 拟更名"豪威集团" [38] 圆通速递 - 4月快递收入57.55亿元 同比增长16.32% [39] 咸亨国际 - 多个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股份 [40] 神奇制药 - 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拟减持不超过1.93%股份 [41] 德展健康 - 控股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获批 [42] 科前生物 - 拟与华中农大合作研发疫苗 支付400万元研发费用 [43] 维海德 - 董事及高管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84%股份 [44] 顺丰控股 - 4月速运物流收入180.03亿元 同比增长11.85% [45] 岱勒新材 - 实控人拟减持不超过2.94%股份 [47] 利尔化学 - 控股股东及实控人拟变更 [49] 慈星股份 - 拟购买沈阳顺义控股权 股票停牌 [51] 锦龙股份 - 终止出售中山证券67.78%股权 [53] 华鼎股份 - 2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过3%股份 [55] 金固股份 - 获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车轮产品定点 [57] 拓尔思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2%股份 [59] 津膜科技 - 股东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59]
电子行业今日净流入资金26.73亿元,欧菲光等9股净流入资金超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0 17:19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5月20日上涨0.38%,申万所属27个行业上涨,美容护理、综合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2.50%、2.12% [2] - 国防军工、煤炭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0.50%、0.33% [2] - 两市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10.37亿元,18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3个行业净流出 [2] 电子行业资金动向 - 电子行业上涨0.71%,主力资金净流入26.73亿元,净流入规模居首 [2][3] - 医药生物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5.55亿元,日涨幅1.64% [2] - 国防军工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达30.14亿元,基础化工行业净流出26.24亿元 [2] 电子行业个股表现 - 电子行业461只个股中334只上涨,7只涨停,119只下跌 [3] - 资金净流入个股226只,其中9只净流入超亿元,欧菲光净流入17.88亿元居首,盈方微、万润科技分别净流入2.97亿元、2.55亿元 [3] - 资金净流出个股中10只净流出超5000万元,光智科技、寒武纪、蓝黛科技净流出居前,分别为1.73亿元、1.44亿元、1.35亿元 [3] 电子行业资金流入榜 - 欧菲光涨停,换手率11.35%,主力资金净流入17.88亿元 [3] - 盈方微涨停,换手率12.45%,主力资金净流入2.97亿元 [3] - 万润科技涨停,换手率4.96%,主力资金净流入2.55亿元 [3] - 国科微涨幅12.54%,主力资金净流入1.41亿元 [3] 电子行业资金流出榜 - 光智科技上涨4.61%,主力资金净流出1.73亿元 [5] - 寒武纪上涨0.16%,主力资金净流出1.44亿元 [5] - 蓝黛科技下跌2.25%,主力资金净流出1.35亿元 [5] - 恒玄科技下跌2.09%,主力资金净流出9120.60万元 [5]
这家显示芯片厂商宣布改名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20 16:30
公司更名及战略调整 - 公司拟将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反映战略布局深化调整[1] - 更名原因包括体现产业布局实际情况、准确反映未来战略方向、便于集团化管理、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1] - 2019年完成对豪威科技(OmniVision)收购后,公司构建了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核心业务体系[1] 业务表现及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整体营收257.30亿元,归母净利润33.23亿元[2] - 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表现突出,2024年营收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1] - 显示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营收10.2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01%,全年销售量达15,523.23万颗,同比增长16.84%[2] 产品与技术发展 - 主要产品包括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LCD-TDDI、OLED DDIC、TED、模拟IC和分立器件[2] - 在智能手机领域开发出适用于智能手机的OLED DDIC[2] - 中尺寸屏幕显示驱动芯片领域推出新的TED芯片以满足笔记本电脑等场景需求[2] - 持续投入车载显示驱动产品研发,推出满足市场主流需求规格的车载TDDI产品[2]
看好国产算力!芯片ETF上涨0.41%,泰科技上涨3.35%
搜狐财经· 2025-05-20 14:31
A股市场表现 - 5月20日午后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 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 38% [1] - 休闲用品 办公用品 日用化工等板块涨幅靠前 港口 海运跌幅居前 [1] - 芯片科技股震荡走强 芯片ETF(159995)上涨0 41% [1] - 芯片ETF成分股闻泰科技上涨3 35% 韦尔股份上涨2 48% 卓胜微上涨1 68% 澜起科技上涨1 10% 圣邦股份上涨1 01% [1] 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 - 美国商务部废除拜登政府人工智能扩散规则 加强对全球半导体出口管制 [3] - 规定在世界任何地方使用华为昇腾芯片均违反美国出口管制 [3] - 警告公众允许美国AI芯片用于训练和推理中国AI模型的潜在后果 [3] 国产AI芯片发展前景 - AI芯片是AI技术迭代的基础 独立自主对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 - 英伟达降低中国定制版AI芯片规格后 国产AI芯片优势和重要性更加突出 [3] - 看好国产AI芯片公司 [3] 芯片ETF相关信息 - 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 包含30只A股芯片产业龙头企业 [3] - 成分股覆盖材料 设备 设计 制造 封装和测试等领域 包括中芯国际 寒武纪 长电科技 北方华创等 [3] - 场外联接基金为A类008887 C类008888 [3]
新鲜早科技丨华为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齐登台;英伟达转型AI基建企业并发布新品;微软围绕Agent发布系列新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10:09
巨头动向 - 华为发布nova 14系列手机及鸿蒙电脑 全面搭载鸿蒙5系统 加速中高端市场鸿蒙普及 并完成全场景生态布局 [2] - 英伟达宣布Grace-Blackwell产品投产 三季度升级GB300版本 推出连接八GPU的Blackwell RTX Pro 6000主板及开放标准NVLink Fusion 同时发布开源人形机器人模型Isaac GR00T N1.5 [3] - 微软在Build 2025宣布Windows 11原生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 推出新版GitHub Copilot预览版 提升开发者效率 [4] - 小米玄戒O1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工艺 研发团队超2500人 累计投入超135亿元 2025年研发投入预计超60亿元 [4] - 荣耀印度否认退出市场传闻 计划推出四款新智能手机 2023年通过分销商重新进入印度市场 [5] - 腾讯将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 集成双模型QBot 具备AI搜索/浏览/学习/办公/写作功能 并灰度测试高考/下载/股票等智能体 [5] 技术突破 - 国轩高科G垣准固态电池获主流车企认可 应用于多款车型测试 支持1000公里续航 金石电池样品能量密度达350Wh/kg 容量提升150%至70Ah [7] - 英伟达个人AI计算机DGX Spark全面投产 搭载GB10超级芯片 华硕/戴尔/惠普将于年底推出DGX Station工作站 计划7月开源物理引擎Newton [9] - 中国操作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250亿元 国产系统从"能用"迈向"好用" 有望实现PC消费市场规模化商用 [8] 资本运作 - 纳思达拟以0.75亿-1.5亿美元向施乐出售美国利盟100%股权 该业务占上市公司营收超60% 交易后境外经营风险大幅下降 [11] - 联合光电拟收购长益光电100%股权 股票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2] - 慧博云通拟收购宝德计算67.91%股份 实现软硬件一体化延伸 股票复牌 [12] - 信邦智能拟收购英迪芯微控股权 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股票复牌 [12] - 亿航智能考虑在美国之外进行第二上市 探索不同备选方案 [13] - 芯耀辉完成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新华投控/国投聚力等 资金用于核心技术研发及IP规模化应用 [13] 业务合作 - 弘信电子控股子公司签署1.77亿元算力技术服务合同和3.85亿元算力硬件采购合同 [6] - 友阿股份与长沙国控资本/清华电子院战略合作 聚焦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 推动"零售+半导体"双主业发展 [9] 品牌与法律 - 韦尔股份拟更名为"豪威集团" 证券代码不变 基于战略规划及业务需要 [10] - 小米法务披露破获网络黑公关案件 公安机关对多名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该团伙操纵近万账号散布不实信息 [6] - 虎牙因侵害音乐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被判赔偿音著协22000元 涉及八首未授权歌曲 [7]
韦尔股份,官宣改名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20 09:04
公司名称变更 - 公司拟将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从"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保持不变[1] - 变更基于战略规划及经营业务需要,旨在更全面体现产业布局和未来战略方向,便于集团化管理及品牌优势发挥[1] - 变更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登记,证券简称变更需上交所审核[2] 业务结构及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营收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74.76%,同比增长23.52%[1][3] - CMOS图像传感器业务在智能手机市场收入达98.02亿元,同比增长26.01%[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64.72亿元,同比增长14.68%,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55.25%[2] 收购与品牌整合 - 2019年完成对全球前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豪威科技的收购,构建图像传感器、显示及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1] - 豪威科技为子公司,2024年公司总营收257.3亿元,同比增长22.41%,图像传感器业务为核心增长驱动力[3] 历史发展 - 公司2007年由虞仁荣在上海成立,初期从事半导体分立器件及电源管理芯片设计,收购豪威后实现业务飞跃[2]
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股东大会召开信息 - 股东大会类型为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日期为2025年6月10日10点00分,地点为上海浦东新区上科路88号 [2] - 投票方式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结合,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交易系统投票时间为9:15-9:25、9:30-11:30、13:00-15:00,互联网投票时间为9:15-15:00 [3] - 涉及融资融券、转融通等特殊账户投票需按上交所自律监管指引执行 [4] 会议审议事项 - 议案1-13已于2025年4月16日披露,议案14-17于2025年5月20日披露,均刊载于四大证券报及上交所网站 [5] - 特别决议议案为第15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议案为6-7、10-13、16-17,关联股东需回避表决议案为10-12 [6] 股东投票与登记 - 股东可通过交易系统或互联网投票平台(vote.sseinfo.com)投票,首次需完成身份认证 [6] - 公司委托上证信息通过智能短信推送股东大会提醒及投票指引,支持一键投票 [7] - 现场登记需携带身份证件及股东账户卡,书面登记可通过邮箱提交扫描件,登记时间为2025年6月4日9:30-17:00 [14][15][16] 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 - 拟将中文名称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OmniVision Integrated Circuits Group, Inc.",A股证券简称变更为"豪威集团",证券代码603501不变 [25][26][27] - 变更原因基于2024年图像传感器业务收入占比达74.76%(191.90亿元),需更准确反映业务布局及品牌战略 [29][30] - 更名事项已获董事会通过,尚需股东大会审议及市场监管部门核准 [28][30] 公司章程修订 - 删除监事会相关条款,由审计委员会替代,同步修订"股东大会"为"股东会"、"财务负责人"为"财务总监"等表述 [32][33] - 修订依据为新《公司法》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25年修订),同时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