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原股份(688521)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 ASIC:PD 分离和超节点:ASIC 系列研究之四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21:28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国产ASIC行业持积极看法,认为ASIC设计服务商迎来发展机遇,博通、Marvell、国内芯原股份、翱捷科技、灿芯股份有望受益 [2] 核心观点 - ASIC在能效与成本上优势突出,专用芯片特性使其在推理场景更具优势,AI渗透率提升带动推理需求激增,拓宽ASIC市场空间 [1][3] - ASIC设计复杂度高,专业分工下设计服务商价值凸显,博通等头部服务商凭借完整IP体系、封装技术和量产经验巩固行业地位 [1][3] - 国内云厂商自研ASIC已有独立成果,并非跟随海外路径,百度、阿里、字节等头部厂商推动国产ASIC放量,本土设计服务商迎来战略机遇 [1][3] - PD分离与超节点成为国产ASIC发展的两大核心趋势,华为、海光等厂商已形成自主技术体系,采用开源开放模式适配多元化需求 [1][4] 目录总结 大模型推理带动ASIC需求 - 2028-2030年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5000亿美元,AI基础设施支出预计达3-4万亿美元 [8] - ASIC专用性强,谷歌TPU v5能效比为英伟达H200的1.46倍,亚马逊Trainium2训练成本较GPU降低40%,推理成本降55% [14][15] - 推理需求激增驱动ASIC需求,ChatGPT C端WAU达7亿,OpenRouter统计Token消耗量一年翻近10倍 [21][29] - 博通2024年AI ASIC收入122亿美元,2025年前三季度达137亿美元,AMD预计2028年全球AI ASIC市场规模达1250亿美元 [1][30] ASIC设计复杂度高,服务商价值凸显 - ASIC设计需前端需求定义与后端技术落地,云厂商多依赖服务商,博通、Marvell为全球主要服务商 [36][41] - 谷歌TPU成功离不开与博通合作,博通优势包括30亿美元投入积累的完整IP体系、TPU设计经验、3.5D XDSiP封装技术、高速互联与CPO技术 [1][55] - 博通2024年AI ASIC收入122亿美元,2025年前三季度达137亿美元,季度环比增速超越英伟达 [1][55] 国内ASIC发展并非跟随 - 2025H1中国AI云市场CR5超75%,头部云厂需求旺盛,百度昆仑芯迭代至第三代,实现万卡集群部署并中标10亿元中国移动订单 [1][74][75] - 阿里平头哥PPU显存容量96GB、带宽700GB/s超英伟达A800,签约中国联通16384张算力卡订单 [76][78] - 字节2020年启动芯片自研,计划2026年前量产,国产服务商芯原股份、翱捷科技、灿芯股份各具优势 [1][80][82] 国产ASIC技术趋势:PD分离与超节点 - PD分离指Prefill与Decode任务用不同芯片完成,华为昇腾950分PR和DT型号适配不同场景 [1][94][95] - 超节点通过高带宽互联形成统一计算体,海光开放HSL协议吸引寒武纪等参与,华为开放灵衢总线支持超8192卡扩展 [1][104][107] - 英伟达Rubin CPX为海外首个芯片级PD分离实践,采用GDDR7替代HBM降低成本,华为昇腾950PR/950DT分别针对Prefill和Decode优化 [90][92][95]
ASIC系列研究之四:国产ASIC:PD分离和超节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6 20: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2] 报告核心观点 - ASIC专用芯片在AI大模型推理阶段具备显著成本效益优势,能效比和单位算力成本表现突出,验证了其商业化拐点 [3] - AI渗透率提升推动推理需求激增,Token消耗量近一年翻近10倍,驱动ASIC市场空间扩大,预计2028年全球AI ASIC市场规模达1250亿美元 [3][31][32] - ASIC设计服务商在产业链中价值凸显,博通等头部服务商凭借完整IP体系、先进封装技术和量产经验获得持续订单,国内厂商如芯原股份、翱捷科技、灿芯股份迎来发展机遇 [3][60][89][90] - 国产ASIC发展呈现PD分离和超节点两大趋势,华为昇腾950分型号适配不同场景,海光、华为构建开放互联生态,区别于海外封闭路径 [3][99][107][115] 大模型推理带动ASIC需求 - ASIC与GPU技术边界趋同,但商业模式差异显著:ASIC为下游场景高度耦合的专用芯片,GPU需覆盖多场景属通用芯片 [3][14][15] - ASIC能效比优势突出,谷歌TPU v5能效比为英伟达H200的1.46倍,亚马逊Trainium2训练成本较GPU方案降低40%,推理成本降55% [3][18] - 自研ASIC可显著降低TCO,外采芯片需承担厂商利润,英伟达FY2025净利率达57%,其数据中心AI芯片收入1022亿美元 [3][21] - 推理需求激增驱动ASIC放量,ChatGPT C端WAU达7亿,OpenRouter统计Token消耗量从2024年9月不足0.5T提升至2025年8月接近5T [3][25][31] ASIC设计复杂度高,服务商价值凸显 - 谷歌TPU成功离不开与博通合作,博通核心优势包括30亿美元投入积累的完整IP体系、TPU设计经验、3.5D XDSiP封装技术及高速互联能力 [3][59][60][69] - 博通2024年AI ASIC收入122亿美元,2025年前三季度达137亿美元,季度环比增速超越英伟达 [3][60] - 芯片设计连贯性带来高客户转换成本,服务商壁垒稳固,头部云厂如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均依赖博通、Marvell等专业服务商 [3][44][60][75] - 国内设计服务商各具优势:芯原股份具备5nm工艺能力和丰富IP积累,翱捷科技在手订单充足,灿芯股份依托中芯国际布局成熟制程 [3][89][90][91] 国内ASIC发展机遇 - 2025H1中国AI云市场CR5超75%,头部云厂自研ASIC成果显著:百度昆仑芯实现万卡集群部署并中标10亿元中国移动订单,阿里平头哥PPU显存带宽超英伟达A800并签约16384张算力卡订单,字节计划2026年前量产自研芯片 [3][78][83][84][87] - 国产ASIC服务商覆盖不同技术需求,芯原股份2024年芯片量产收入8.6亿元、芯片设计7.2亿元、IP授权7.4亿元,灿芯股份芯片量产收入8.1亿元 [3][91] - SerDes等关键IP国产化加速,国内厂商如芯潮流、晟联科、集益威已布局56Gbps-112Gbps产品,但224Gbps仍依赖海外 [3][95] 国产ASIC技术趋势:PD分离与超节点 - PD分离成为推理场景主流趋势,Prefill任务计算密集型,Decode任务内存带宽受限,华为昇腾950分PR和DT型号适配不同场景 [3][97][99][107] - 英伟达Rubin CPX专为Prefill优化,采用GDDR7替代HBM降低成本,预计2026年底上市 [3][99][103] - 超节点通过高带宽互联整合多处理器,国内海光开放HSL协议吸引寒武纪等参与,华为开放灵衢总线支持超8192卡扩展,均采用开源开放模式 [3][109][115][117] - 华为昇腾950PR采用自研低成本HiBL 1.0 HBM,950DT采用HiZQ 2.0 HBM,内存带宽达4TB/s,互联带宽2TB/s [3][107]
科创芯片ETF(588200)开盘跌1.00%,重仓股中芯国际跌1.04%,海光信息跌1.83%
新浪财经· 2025-09-26 11:34
科创芯片ETF市场表现 - 9月26日开盘价格2.470元 较前日下跌1.00%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达18.87%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150.11% [1] - 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收益率 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1] 成分股价格变动 - 中芯国际开盘下跌1.04% 海光信息下跌1.83% [1] - 寒武纪下跌1.56% 澜起科技下跌0.73% [1] - 中微公司下跌1.04% 芯原股份下跌2.70% [1] - 沪硅产业下跌1.66% 恒玄科技下跌0.35% [1] - 思特威下跌0.86% 华海清科下跌0.10% [1]
芯原股份股价跌5.18%,国联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300股浮亏损失3.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0:33
股价表现与公司概况 - 9月26日股价下跌5.18%至192.00元/股 成交额15.50亿元 换手率1.58% 总市值1009.37亿元 [1] - 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21日 2020年8月18日上市 主营半导体IP授权与芯片定制服务 [1] - 收入构成:芯片量产业务41.85% 知识产权授权28.81% 芯片设计业务23.83% 特许权使用费5.21%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联中证500ETF(515550)二季度持有33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44% 位列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规模7275.48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28.98% 近一年收益55.37% 成立以来收益62.64% [2] - 当日持仓浮亏约3.46万元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陈薪羽任职6年59天 管理规模12.16亿元 最佳回报63% 最差回报-19.21% [3] - 基金经理杜超任职1年343天 管理规模24.67亿元 最佳回报56.95% 最差回报-14.54% [3]
以AI重构供应链,京东发布大模型落地成果,科创AIETF(588790)回调超1%
新浪财经· 2025-09-26 10:22
指数及ETF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6日09:58,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1.64%,成分股晶晨股份领涨3.75%,复旦微电上涨2.07%,澜起科技上涨0.29%,合合信息领跌6.92%,凌云光下跌5.08%,芯原股份下跌4.61% [3] - 科创AIETF(588790)下跌1.72%,报价0.86元,近1周累计上涨4.19% [3] - 科创AIETF盘中换手率2.43%,成交额1.71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9.07亿元,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科创AIETF近1周规模增长3.33亿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1/9,近3月份额增长9.27亿份,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9 [6] 行业事件与动态 - 京东发布AI三大产品及四大场景应用成果,升级三个深度应用平台,进入AI深度应用"量产阶段" [3] - 中国将三家美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另三家美企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3] - 月之暗面Kimi发布全新Agent模式OK Computer并开启灰度测试,通过端到端训练Kimi K2模型提升智能体及工具调用能力 [4] - 英特尔在云栖大会展出下一代至强能效核处理器,采用英特尔18A工艺及Foveros Direct 3D先进封装技术,与阿里云联合发布基于至强6处理器的云基础设施新品 [4] - 中国超70%能源央企(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化等)已接入阿里AI,应用覆盖电力、油气、煤炭等能源全谱系 [4] 机构观点与趋势分析 - AI普及率与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产业空间广阔,政策落地、模型能力迭代及成本下降将加速中国AI渗透率提升 [5] - 6-8月AI行情集中于上游基础设施硬件,下游应用因缺乏爆款单品和清晰商业模式导致业绩能见度不足,但中长期应用端爆发确定性高且空间较硬件更广阔 [5] 产品及指数结构 - 科创AIETF及联接基金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产品,覆盖寒武纪(第一大权重股)及海光信息(国产GPU市占率70%)等核心替代力量 [6] -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选取30只科创板人工智能相关上市公司证券,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澜起科技、芯原股份等,合计权重71.66% [6][7]
半导体甩掉了渣男外号
Datayes· 2025-09-24 20:24
A股市场表现 - "924"行情一周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涨幅显著 沪指累计涨超40% 深成指累计涨超65% 创业板指累计涨超108% 科创50累计涨126.5% [1] - 市场呈现"小登股"强势格局 代表个股如芯原股份年涨幅292.90% 生益电子涨131.45% 寒武纪-U涨105.22% 而"老登股"代表如海天味业跌12.68% 五粮液跌8.68% 中国人寿跌8.44% [2] - 今日市场低开高走 三大指数集体收涨 上证指数涨0.83% 深证成指涨1.80% 创业板指涨2.28% 科创50上涨3.49% 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 成交额23474.78亿元 较上日缩量1713.16亿元 [16] 半导体设备进口 - 中国8月半导体生产设备(SPE)进口额达26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环比下降22% 环比下降主要由于7月高基数 [5] - 年初至今SPE进口额达212亿美元 同比增长3% 较前7个月同比增速改善1个百分点 [5] - 进口需求增长主要由光刻设备驱动 同比增55% 该领域本土化能力有限 其需求是衡量中国整体晶圆制造设备(WFE)需求的领先指标 [6] 区域半导体设备需求 - 上海进口需求强劲 同比增132% 表明该市28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产能在持续扩张 [6] - 湖北SPE进口需求回升 同比增23% 环比增296% 可能暗示长江存储或武汉新芯扩产 [6] - 广东进口需求开始正常化 环比下降46% 尽管同比仍增164% [6] 设备类型进口结构 - 光刻设备占SPE进口总额28.6% 同比提升8个百分点 非光刻设备占比71.4% [7] - 蚀刻设备进口额558亿美元 同比增2% 沉积设备进口额576亿美元 同比降6% [7] - 离子注入机进口额118亿美元 同比降34% 其他设备进口额同比增27% [7] 阿里巴巴与AI合作 - 阿里巴巴股价大涨9% 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 覆盖数据合成处理、模型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及模型验证测试等领域 [13] - 公司宣布token使用量每2-3个月翻一倍 在未来三年3800亿元投入计划基础上追加投资 [13] - 全球数据中心电力消耗预计到2033年将较2022年增长10倍 阿里云2022年数据中心产能约2.5GW 预计到2032年增长到25GW [13] 行业政策与动态 - 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培育数字国潮品牌 [20] - 六部门印发《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严禁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 新建改建项目须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21] - 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11款进口游戏 包括《宇宙机器人》等 [22] 资金流向与龙虎榜 - 主力资金净流入951.73亿元 电子行业净流入规模最大 北方华创居首 [26] - 净流入前五大行业为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机械设备、医药生物 净流出前五大行业为银行、汽车、煤炭、社会服务、建筑装饰 [26] - 龙虎榜显示机构净买入力星股份24169.98万元 汇成股份15173.86万元 北方华创14288.91万元 [31] 知名游资动向 - 炒股养家买入山子高科1.053亿元 深科技5981万元 [35] - 中山东路买入北方华创2.314亿元 黄河旋风7049万元 [35] - 毛老板买入北方华创3.874亿元 呼家楼卖出北方华创2.103亿元 [35] 行业估值与拥挤度 - 电力设备、电子、传媒领涨 银行、煤炭、通信领跌 [36] - 机械设备、公用事业、国防军工交易热度提升居前 农林牧渔、非银金融、食品饮料PE处于历史百分位低位 [36] - 申万行业拥挤度显示公用事业、医药生物、食品饮料拥挤度较低 通信、煤炭拥挤度下降明显 [38]
科创50ETF指数(588040)涨超1.7%,半导体设备领涨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9-24 10:59
指数表现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强势上涨1.74%至2025年9月24日10:21 [1] - 科创50ETF指数上涨1.74% 最新价报1.46元 [1] 成分股表现 - 盛美上海上涨9.99% 股价创新高 [1] - 华海清科上涨7.10% [1] - 和辉光电上涨7.04% [1] - 中控技术及拓荆科技等个股跟涨 [1] 半导体设备动态 - 盛美上海推出首款KrF工艺前道涂胶显影设备Ultra Lith KrF [1] - 首台设备系统于2025年9月交付中国头部逻辑晶圆厂客户 [1] 投资机会分析 - 东吴证券建议关注国内AI芯片带来的封测设备端投资机会 [1] - 测试设备领域因国产AI芯片采用更大引脚和电流导致测试难度提升 关注国产测试机突破 [1] - 封装设备领域因国产AI芯片采用CoWoS先进封装 国内先进封装有望进入起量元年 关注国产封装设备新机遇 [1] 指数构成 -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科创板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证券组成 [2] -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澜起科技中微公司金山办公联影医疗芯原股份石头科技九号公司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25% 截至2025年8月29日 [2] 相关ETF产品 - 科创50ETF指数(588040) [2] - 科创50增强ETF(588460) [2] - 场外联接A(021908) 联接C(021909) 联接I(022969) [2]
科创芯片ETF指数(588920)开盘跌0.46%,重仓股中芯国际跌1.27%,海光信息涨0.52%
新浪财经· 2025-09-24 09:46
科创芯片ETF指数表现 - 9月24日开盘跌0.46%至1.520元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达16.96% [1] - 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为52.79% [1] 成分股价格变动 - 中芯国际跌1.27% 海光信息涨0.52% 寒武纪跌1.51% [1] - 澜起科技跌1.04% 中微公司跌2.81% 沪硅产业持平 [1] - 芯原股份跌2.78% 恒玄科技持平 华海清科涨0.45% 思特威跌0.71% [1] 基金产品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收益率 [1] - 管理人为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罗英宇 成立日期2025年7月16日 [1]
吉林定下智能算力目标 实施“算力联盟”计划
巨潮资讯· 2025-09-23 18:35
吉林省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到2027年智能算力规模突破5000PFLOPS [1] - 打造10个行业影响力数据集和5个垂直领域大模型 [1] - 建设50个以上高价值示范应用场景 [1] 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 建设长春都市圈和吉林西部绿色算力集群 [3] - 实施算力联盟计划支持智算中心建设 [3] - 鼓励国产芯片部署与绿电消费比例提升 [3] AI算力概念股市场表现 - 板块年内平均上涨62.89%大幅跑赢大盘 [3] - 开普云 新易盛 芯原股份 中际旭创 工业富联累计涨幅超200% [3] - 吉视传媒日均换手率20.39%居首 IDC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 [3] 产业链订单与机构关注 - 芯原股份新签订单12.05亿元同比增长85.88% [4] - AI算力相关订单占比约64% [4] - 龙芯中科 中际旭创 海光信息 天孚通信 新易盛获机构频繁关注 [4] 行业发展驱动力 - 算力 算法 数据成为人工智能落地重要驱动力 [1] - AI大模型快速迭代带来算力需求倍增 [3] - 国家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带来发展机遇 [4]
芯原股份_本土人工智能芯片扩张推动设计服务和知识产权(IP)长期增长;2025 年第三季度订单增长稳健;买入
2025-09-23 10:37
公司及行业 * 公司为VeriSilicon(芯原股份,688521 SS)[1] * 行业聚焦于本地AI芯片生态系统 特别是AI训练和推理解决方案[2]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公司被视作本地AI芯片生态系统扩张的关键受益者 因其提供一站式服务(设计/生产管理服务)和IP产品组合(GPU/VPU/NPU/ISP/RISC-V IP等)[1][2] * 本地AI需求增长已开始对公司增长势头产生效果 截至9月中旬在手订单达30亿元人民币(7月至9月中旬订单较3Q24同比增长86%) AI计算订单占总订单的64%[1] * 第三方一站式服务和IP解决方案可为客户节省重复性工作支出 使其能专注于关键规格[1] * 维持买入评级 12个月目标价上调至250元人民币 目标价推导基于53倍2029年预期市盈率(原为46倍) 贴现回2026年 资本成本为10%[7] * 53倍目标市盈率源于同行2027年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与2026年预期交易市盈率的关系 基于公司2030年预期净利润同比增长42%(原为40%)[7] * 目标价隐含的2027年预期市销率为20倍 处于公司近期17-23倍远期市销率交易区间内[7] 财务预测与修订 * 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至净亏损2700万元人民币(原为净亏损1800万元) 因微调3Q25 IP解决方案收入且新项目交付需要时间[3] * 上调2026-30年盈利预测1%~2% 以反映设计服务业务因本地AI生态系统从芯片组到设计服务/IP解决方案的扩张带来更强增长所驱动的更高收入[3] * 因产品组合向利润率较低的设计服务转变 下调2026-30年毛利率0.2至0.6个百分点[3] * 关键财务预测:2025年收入30.01亿元人民币(原为30.26亿元 下调1%) 2026年收入50.00亿元(上调1%) 2027年收入67.32亿元(上调2%)[7] * 关键财务预测:2025年净亏损2700万元 2026年净利润7.86亿元(上调1%) 2027年净利润13.21亿元(上调1%)[7] * 关键利润率预测:2025年毛利率45.9%(上调0.3个百分点) 2026年毛利率45.3%(下调0.2个百分点) 2027年毛利率44.1%(下调0.5个百分点)[7] 行业动态与客户进展 * 昆仑芯(私营)宣布从中国移动获得价值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新项目以提供AI计算解决方案[2] * 中国联通于9月宣布其数据中心签署新合同以部署本地AI芯片组[2] * 对中国本地半导体/系统/云服务提供商客户的进展持积极态度 预期对第三方IP和一站式解决方案的需求将上升以驱动更好的投资回报率[2] 风险因素 * 技术发展慢于预期[14] * 人才获取和保留成本高于预期[14] * 客户在IP/新芯片组项目上的支出弱于预期[1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当前股价为203.00元人民币 相对目标价有23.2%的上涨空间[18] * 公司市值1014亿元人民币(143亿美元)[18] * 公司M&A Rank为3 代表成为收购目标的概率低(0%-15%)[18][24] * 高盛与其研究覆盖的公司存在业务往来并寻求此类业务 投资者应意识到可能存在影响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