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鹄模具(002997)

搜索文档
瑞鹄模具:顺势入局轻量化,开拓第二成长曲线
国盛证券· 2024-10-20 13:10
一、入局轻量化行业,产品线持续扩张 1. 深耕汽车装备制造业,积极开拓轻量化新业务 [1] 2. 公司客户结构逐步优化,出口业务加速拓展 [2][3] 二、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新业务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1. 营收与归母净利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4][5] 2. 公司毛利率小幅下滑,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8][9] 3. 三费管控良好,研发实力强劲 [10][11] 三、装备制造业务需求增长,公司产能瓶颈有所突破 1. 模具:新能源趋势中焕发新机,高端市场国产化加速发展 [12][13] 2. 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需求迎来高增长,国外企业垄断格局被打破 [14][15] 3. 技术优势明显,持续拓展客户+订单 [28] 四、加速轻量化领域布局,有望开拓第二成长曲线 1.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属于重资产行业 [29][30][31] 2. 轻量化布局加速推进, "装备+零部件"一体化优势明显 [32] 3. 安徽区位优势+奇瑞客户绑定,产业链配套能力强 [34][35][36] 投资建议 1. 专用设备制造业业务稳定增长 [38] 2. 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务快速增长 [38] 3. 公司估值合理,给予"买入"评级 [41][42] 风险提示 1.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2. 行业竞争加剧 3.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43]
瑞鹄模具:公司2024三季报点评报告: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新老业务强劲驱动
国泰君安· 2024-10-19 21: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Q3 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符合预期 [1] - 公司维持2024/2025/2026年EPS预测为1.68/2.26/2.90元 [1] - 给予公司2024年23倍PE,与可比公司平均相当,维持目标价38.62元 [1] - 2024Q1-Q3公司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33.0%;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63.7% [1] - 20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6.05亿元,同比+38.0%;实现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41.6% [1] -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装备业务的订单转化以及零部件业务逐渐上量 [1] - 2024Q1-Q3公司实现投资净收益0.37亿元,同比+16.9%,主要来源于联营企业成飞瑞鹄 [1] - 2024Q1-Q3公司毛利率为24.3%,同比+0.30pct;2024Q3毛利率为24.5%,同比-4.61pct,主要系零部件业务占比提升所致 [1] - 2024Q1-Q3公司净利率为16.5%,同比+3.62pct;2024Q3净利率为17.2%,同比+1.61pct,主要系公司费用率下降所致 [1] - 公司最大客户奇瑞集团2024年9月销售汽车24.45万辆,同比增长28.6%;其中出口10.9万辆,同比增长20.6%;新能源销量5.9万辆,同比增长183.4% [1] - 智界品牌相关车型部分冲压模具、自动化产线及一体化压铸结构件、冲压件等零部件由公司及子公司承制供应,有望为公司贡献较大业绩增量 [1] 财务数据分析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预计为30.44亿元,同比增长62.2% [2]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51亿元,同比增长73.8% [2] - 2024年公司每股收益预计为1.68元 [2] - 2024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为16.6% [2] - 2024年公司市盈率为18.94倍 [2]
瑞鹄模具:公司季报点评:业绩稳健增长,智界R7有望推动公司盈利提升
海通证券· 2024-10-19 18:3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瑞鹄模具"优于大市"的投资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稳健增长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33.0%;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63.7% [5] - 20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6.1亿元,同比增长38.0%;实现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41.6% [5] 装备制造业务订单充裕 - 截至2024年9月底,公司合同负债金额约14.5亿元,较年初增长2% [6] -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同时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汽车白车身高端制造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6] 智界R7带动零部件业务增长 - 智界R7 2024年9月大定突破11000台,国庆期间大定突破9600台,上市半月累计大定超2万,订单表现亮眼 [6] - 智界R7热销有望带动公司汽车零部件产能利用率提升,从而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25/26年营收分别为28/37/4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4.4/5.5亿元,EPS分别为1.67/2.10/2.65元 [7] - 公司2024年10月17日收盘价对应19/15/12x PE,我们认为公司2024年合理PE范围为21-23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35.12-38.46元 [6][8] 风险提示 - 未提及 [6]
瑞鹄模具:Q3单季利润创新高,成长路径清晰
华泰证券· 2024-10-19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为36.52元人民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Q3单季利润创新高,24Q1 - Q3营收和归母净利均同比增长,主要得益于装备业务稳定放量且汽零大客户奇瑞排产向上[1] - 装备业务订单充足且趋势长期向上,客户覆盖范围广,有望长期受益于行业扩容,构筑稳固利润基盘[3] - 公司跨界轻量化汽零业务具有可行性,随着大客户奇瑞排产提升、新车型推出速度加快,汽零业务有望释放利润弹性[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Q3营收6.05亿元(yoy + 37.97%/qoq - 1.68%),归母净利9083.66万元(yoy + 41.61%/qoq + 5.74%)24Q1 - Q3营收17.26亿元(yoy + 32.99%),归母净利2.53亿元(yoy + 63.66%),扣非净利2.30亿元(yoy + 71.42%)[1] - 装备业务释放订单,截至24年6月在手订单39.3亿元,较23年年末增长15%,带动Q3收入同比高增[2] - 大客户奇瑞Q3销量64万(yoy + 29%/qoq + 14.5%),24Q1 - Q3销量同比+41%至172万辆,带动公司汽零业务业绩向上[2][4] 利润增长因素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于收入,得益于公司费用控制得当、投资收益增加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同比降低,24Q3公司期间费率yoy - 4pct[2] - 会计准则调整、公司可转债转股使利息减少、汇率波动,以及大客户奇瑞排产较好释放了规模效应,联营公司当期收益增长带动投资收益增长,对利润有正面贡献[2] 业务发展 - 装备业务客户层面已覆盖国外主流豪华品牌、“一带一路”属地化车企、国内头部传统车企和头部新势力,在手订单饱满,订单增长动力充足[3] - 车企造车趋向于平台化并向电动智能化方向积极投放新车型,公司装备业务有望长期受益于行业扩容[3] - 公司切入奇瑞大客户的轻量化业务,已形成多种产品,验证了跨界汽零轻量化的可行性,在安徽汽车集群中心有区位优势[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考虑奇瑞等大客户排产积极,上调24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3.47亿元、4.39亿元、5.29亿元[5] - 可比公司24年Wind一致预期PE均值为22倍,给予公司24年22倍PE,对应目标价36.52元[5]
瑞鹄模具:24Q3业绩同比高增,看好智界R7贡献增量
天风证券· 2024-10-18 18: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 - 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Q3业绩同比高增,装备和汽零业持续贡献,看好智界R7贡献增量 [1] - 预计24 - 26年归母净利润为3.49/4.34/5.6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19/15/12倍 [3] 各部分总结 业绩情况 - 24Q1 - Q3公司实现营收17.26亿元,同比+32.99%;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比+63.66%;毛利率达24.28%,同比+0.30pct;净利率达16.52%,同比+3.63pct [1] - 24Q3公司营收达6.05亿元,同比+37.97%/环比 - 1.68%;归母净利润达0.91亿元,同比+41.61%,环比+5.74%;毛利率达24.54%,同比 - 4.61pct/环比+0.05pct;净利率达17.21%,同比+1.61pct/环比+1.14pct [1] - 24Q3公司三费(不含研发)费用率达5.63%,同比 - 3.3pct/环比 - 0.29pct;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8%/5.49%/ - 0.94%,同比 - 0.88pct/ - 0.84pct / - 1.60pct,研发费用率5.27%,同比 - 0.70pct [1] 业务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汽车制造装备业务在手订单39.3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95%,为业绩增长提供坚实基础 [2] -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陆续进入量产阶段,多款车型零部件业务为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带来积极增长,24Q1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收入占比约为20% [2] 产品情况 - 9月24日,奇瑞与华为合作推出的智界R7正式上市,售价区间25.98 - 33.98万元,10月1日 - 5日大定突破6300台,展现热卖潜质 [2] - 公司与奇瑞深度合作,R7有望四季度起为公司贡献较大增量 [2] 客户情况 - 奇瑞是公司重要客户之一,也是公司股东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 [3] - 奇瑞9月销量24.45万辆,同比增长28.6%,其中新能源销量5.89万辆,同比增长183.4%;Q3销量65.2万辆,同比+27.4%/环比+14.2% [3] 财务预测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百万元)|1,167.79|1,877.03|2,704.04|3,712.06|4,722.07| |增长率 (%)|11.78|60.73|44.06|37.28|27.21| |EBITDA(百万元)|269.62|413.24|537.94|633.04|793.35|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百万元)|140.05|202.26|349.03|434.37|567.88| |增长率 (%)|21.54|44.42|72.57|24.45|30.74| |EPS(元/股)|0.67|0.97|1.67|2.08|2.71| |市盈率 (P/E)|46.94|32.51|18.84|15.14|11.58| |市净率 (P/B)|4.95|3.86|3.37|2.90|2.48| |市销率 (P/S)|5.63|3.50|2.43|1.77|1.39| |EV/EBITDA|14.24|14.68|11.48|9.32|7.71|[3][7][9]
瑞鹄模具:三季报点评:在手订单充足、新业务量产有序推进,营收与归母双高增
浙商证券· 2024-10-18 18: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新业务量产有序推进,营收与归母双高增 [1] - 零部件业务陆续量产,带来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高增长 [1] - 毛利率改善0.3个百分点,费用端优化1.72个百分点 [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保持较高增速,对应PE分别约22、16、13倍 [2] 公司投资亮点 - 公司轻量化业务成长确定性较高,在汽车制造装备领域地位领先 [2] 风险提示 无相关内容 [1][2][3]
瑞鹄模具:系列点评五:24Q3业绩稳健增长,智界R7上市迎来催化
民生证券· 2024-10-18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推荐"评级[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4Q3 业绩稳健增长 零部件业务产能逐步释放[2] - 2024Q3 营收 6.05 亿元,同比+37.97%,环比-1.68%[2] - 2024Q3 归母净利 0.91 亿元,同比+41.61%,环比+5.74%[2] - 2024Q3 扣非后归母净利 0.77 亿元,同比+37.55%,环比-6.41%[2] 2. 零部件业务规模效应提升 智界 R7 上市迎来催化[2] - 2024H1 汽零业务营业收入 2.57 亿,同比+244.75%,占比22.97%[2] -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车身及关键零部件精密成形装备智能制造工厂一期预计2025年6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 - 智界R7上市14天累计大定突破20,000台,有望带动公司盈利上行[2] 3. 装备类业务供需两旺 在手订单充裕+产能扩张带动盈利向上[2] - 截至2024H1,公司在手订单39.30亿元,较上年末+14.95%[2] - 公司已建成的覆盖件模具升级扩产项目、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等陆续于2024年达成营收端的兑现[2] - 2024H1新增客户包括丰田汽车、达契亚汽车及相关"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属地品牌[2] 财务数据总结 1.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5.7/34.2/44.6亿元,归母净利为3.6/4.6/5.8亿元,对应EPS为1.73/2.21/2.76元[3] 2. 按照2024年10月17日收盘价31.41元,对应PE分别为18/14/11倍[3]
瑞鹄模具:系列点评五:24Q3业绩稳健增长 智界R7上市迎来催化
民生证券· 2024-10-18 15: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推荐"评级。[4] 报告的核心观点 24Q3 业绩稳健增长 零部件业务产能逐步释放 1) 2024Q3 公司营收 6.05 亿元,同比+37.97%,环比-1.68%,主要受益于下游核心客户奇瑞销量增长。[2] 2) 2024Q3 归母净利 0.91 亿元,同比+41.61%,环比+5.74%,扣非 0.77 亿元,同比+37.55%,环比-6.41%,利润和净利率实现同环比提升,主要得益于零部件业务放量,规模效应提升。[2] 3) 2024Q3 毛利率 24.54%,同比-4.61pct,环比+0.05pct,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系零部件业务为新增业务,当前尚未完全起量,前期投入较大,后续规模具备后毛利率有望提升。[2] 零部件业务规模效应提升 智界R7上市迎来催化 1) 2024H1 汽零业务营业收入达到2.57亿,同比+244.75%,营收占比达22.97%,同比+14.28pct。[2] 2) 公司是智界品牌相关车型一体化压铸结构件、冲压件等产品的供应商,9月24日智界R7上市,上市14天累计大定突破20,000台,有望带动公司盈利上行。[2] 装备类业务供需两旺 在手订单充裕+产能扩张带动盈利向上 1) 公司装备类业务在手订单充裕,截至2024H1,公司在手订单39.30亿元,较上年末+14.95%。[2] 2) 公司已建成的覆盖件模具升级扩产项目、焊装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等陆续于2024年达成营收端的兑现。[2] 3) 客户拓展加速,2024H1新增客户包括丰田汽车、达契亚汽车及相关"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属地品牌。[2] 财务指标总结 1)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5.7/34.2/44.6亿元,归母净利为3.6/4.6/5.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3/2.21/2.76元。[3] 2) 按照2024年10月17日收盘价31.41元,对应PE分别为18/14/11倍。[3]
瑞鹄模具2024三季报点评:盈利稳中有升,业绩符合预期
中泰证券· 2024-10-18 0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瑞鹄模具(002997.SZ)的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瑞鹄模具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盈利稳中有升,业绩符合预期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状况 - 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209.32百万股,市价为31.41元,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6,574.78百万元 [1] 公司盈利预测及估值 - 2022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1,168百万元、1,877百万元、2,678百万元、3,766百万元和4,529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12%、61%、43%、41%和20% [1] - 2022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40百万元、202百万元、359百万元、456百万元和573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22%、44%、78%、27%和26% [1] - 2022年至2026年的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67元、0.97元、1.72元、2.18元和2.74元 [1] - 2022年至2026年的净资产收益率预测分别为9%、11%、16%、17%和17% [1] - 2022年至2026年的P/E比率分别为46.9、32.5、18.3、14.4和11.5 [1] - 2022年至2026年的P/B比率分别为5.0、3.9、3.2、2.7和2.2 [1] 公司收入和盈利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增长63.7% [1]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1亿元,同比增长38%,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增长41.6% [1]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4.54%,环比提升0.05个百分点 [1] 公司业务发展 - 装备业务持续突破国际主流豪华客户,国内市场头部传统自主和头部新势力订单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6月30日在手订单3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 [1] - 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已全面进入规模量产阶段,铝合金一体化压铸车身结构件产品于2023年第四季度进入稳产阶段,高强度板及铝合金板材冲焊件于2023年末部分进入爬产阶段,上半年已实现收入2.6亿元 [1] - 铝合金动总零部件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2023年全年实现收入2.9亿元 [1] 盈利预测 - 考虑公司装备业务盈利超预期,零部件业务规模拐点已现,上修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3.6亿元、4.6亿元和5.7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8.3倍、14.4倍和11.5倍,维持“增持”评级 [1]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 2023年至2026年的货币资金预测分别为842百万元、937百万元、1,130百万元和1,223百万元 [5] - 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1,877百万元、2,678百万元、3,766百万元和4,529百万元 [5] - 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成本预测分别为1,470百万元、2,028百万元、2,881百万元和3,437百万元 [6] - 2023年至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02百万元、359百万元、457百万元和573百万元 [24] 现金流量表 - 2023年至2026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预测分别为200百万元、320百万元、334百万元和477百万元 [29] - 2023年至2026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预测分别为-276百万元、-91百万元、-204百万元和-317百万元 [29] - 2023年至2026年的融资活动现金流预测分别为335百万元、-133百万元、62百万元和-67百万元 [29] 主要财务比率 - 2023年至2026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60.7%、42.7%、40.6%和20.3%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归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4.4%、77.5%、27.1%和25.5%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毛利率分别为21.7%、24.3%、23.5%和24.1%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净利率分别为10.6%、15.9%、16.6%和17.0%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ROE分别为12.7%、19.3%、20.4%和21.9%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3.5%、61.4%、61.2%和58.1%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3、1.2、1.3和1.3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速动比率分别为0.6、0.7、0.7和0.7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0.97元、1.72元、2.18元和2.74元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每股经营现金流预测分别为0.96元、1.53元、1.60元和2.28元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P/E比率分别为33倍、18倍、14倍和11倍 [30] - 2023年至2026年的P/B比率分别为4倍、3倍、3倍和2倍 [30]
瑞鹄模具(002997)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17 18:11
财务业绩 - 2024年1-9月营业收入为17.26亿元,同比增长32.99%[3] - 202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亿元,同比增长63.66%[3] - 2024年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30亿元,同比增长71.42%[3]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6.05亿元,同比增长37.97%[3]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83.66万元,同比增长41.61%[3] - 2024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7,713.14万元,同比增长37.55%[3] - 2024年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3元,同比增长26.47%[3] - 2024年第三季度稀释每股收益为0.43元,同比增长30.30%[3] - 2024年1-9月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14%,同比增加2.13个百分点[3] - 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7.26亿元[20] - 营业总成本为15.08亿元,同比增加29.8%[2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26亿元,同比增加63.6%[22] - 基本每股收益为1.23元,稀释每股收益为1.23元[22] 现金流 - 2024年1-9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72.91万元,同比下降71.96%[3]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4.17亿元[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572.91万元[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019.86万元[2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526.42万元[24,2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6,625.18万元[25] - 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520.79万元和3,429.81万元[24]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10,268.02万元和6,042.21万元[24]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98,068.07万元和90,179.35万元[24]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33,455.33万元和26,255.19万元[24] - 支付的各项税费为7,033.02万元和9,191.46万元[24] -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为53,126.44万元和86,300.00万元[24] 资产负债情况 - 交易性金融资产较上年同期增加123.5亿元,增幅为40.8%[18] - 应收账款较上年同期增加159.4亿元,增幅为41.8%[18] - 存货较上年同期增加245.8亿元,增幅为13.9%[18] - 固定资产较上年同期增加378.2亿元,增幅为76.2%[18] - 在建工程较上年同期减少281.2亿元,降幅为82.9%[18] - 合同负债较上年同期增加33.9亿元,增幅为2.4%[19] - 应付职工薪酬较上年同期增加36.3亿元,增幅为28.7%[19]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较上年同期增加363.1亿元,增幅为21.3%[19] - 少数股东权益较上年同期增加50.9亿元,增幅为24.2%[19] 费用情况 - 2024年1-9月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35.08%,主要系本期售后服务费计入营业成本所致[2] - 2024年1-9月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37.83%,主要系管理人员职工薪酬及折旧摊销费用增加所致[2] - 2024年1-9月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257.16%,主要系本期可转换公司债券转股带来利息费用减少以及汇兑损失变动共同影响所致[2] - 研发费用为8.70亿元,同比增加28.1%[21] - 管理费用为8.90亿元,同比增加37.8%[21] 其他收益和损失 - 2024年1-9月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113.90%,主要系本期享受先进制造企业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抵减影响所致[2] - 2024年1-9月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同期增长100.18%,主要系期末持有的理财产品金额较期初增加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所致[2] - 2024年1-9月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下降57.09%,主要系本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减少所致[2] - 2024年1-9月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下降114.87%,主要系本期存货跌价损失和合同资产减值准备减少所致[2] - 2024年1-9月资产处置收益较上年同期增长118.46%,主要系本期处置在建工程的损失减少所致[2] - 2024年1-9月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686.04%,主要系本期业务罚款收入增加以及冲回上年预提的诉讼赔偿支出所致[2] - 2024年1-9月所得税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92.43%,主要系当期业务规模扩大带来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2] - 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5.19亿元[21] - 其他收益为3.25亿元,同比增加114.1%[21] - 信用减值损失为5,928.26万元[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