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阳光电源(300274)
icon
搜索文档
动力和储能产销两旺,人形和固态热点多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09 09:54
东吴证券近日发布电力设备行业跟踪周报:电气设备10221上涨4.84%,表现强于大盘。 (本周,9月29日-10月5日,下同)锂电池涨6.65%,电气设备涨4.84%,新能源汽车涨 4.14%,光伏涨3.1%,核电涨1.84%,风电涨1.15%,发电设备涨0.85%。涨幅前五为富临精 工、亿华通、石大胜华、天际股份、德方纳米;跌幅前五为皓宸医疗、天能重工、力帆股 份、先导智能、赢合科技。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 电气设备10221上涨4.84%,表现强于大盘。(本周,9月29日-10月5日,下同)锂电池 涨6.65%,电气设备涨4.84%,新能源汽车涨4.14%,光伏涨3.1%,核电涨1.84%,风电涨 1.15%,发电设备涨0.85%。涨 幅前五为富临精工、亿华通、石大胜华、天际股份、德方纳米;跌幅前五为皓宸医疗、 天能重工、力帆股份、先导智能、赢合科技。 伟创电气(变频伺服持续增长、大力布局人形机器人)、新宙邦(电解液&氟化工齐头并 进)、星源材质(干法和湿法隔膜龙头、LG等海外客户进展顺利)、麦格米特(多产品稳 健增长、英伟达供应商AIDC潜力大)、远航精密(镍带箔龙头、固态镍基潜力大)、汇川 ...
储能行业爆发前夜: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万亿赛道蓄势待发
36氪· 2025-10-09 07:58
政策环境变革 - 2025年2月发布的“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作为新能源项目并网前置条件,终结了行政强制配储模式 [3] - 政策采取分阶段施策,对存量项目采用差价结算保障收益,对增量项目推行市场竞争定价,倒逼企业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3] - 国内政策形成组合拳,国家能源局要求风电、光伏项目配储不低于15%/2小时,并将算力设施列为储能核心应用场景 [4] - 海外市场释放政策红利,欧盟设定2030年储能装机目标200GW,美国IRA法案对长时储能提供额外补贴 [4]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突破100GW,是“十三五”末的32倍,上半年新增装机达23.03GW,同比增长68% [1] - 2025年1-9月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达86GW,同比增长92%,其中国内新增41GW,海外新增45GW [5] - 根据IEA预测,2030年全球储能装机量将达1200GW,较2025年增长380%,对应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 [8] - 国内2030年储能累计装机量预计达236.1-291.2GW,其中数据中心储能占比将提升至25% [8] 市场需求驱动 - 政策落地后触发抢装潮,2025年3-5月国内储能招标量达19.2GWh,同比激增210% [3] - 用户侧储能表现亮眼,2025年1-9月国内新增11.3GW,同比增长230%,其中工商业占比超75% [5][6] - 电网侧储能向多收益模式转型,2025年1-9月招标量达9.2GW,同比增长105%,具备辅助服务能力的项目占比升至55% [7] - 数据中心成为第四大需求支柱,2025年1-9月国内新增15.8GW,同比激增280%,占整体新增装机的38.5% [7] 技术进步与成本 - 2020-2025年国内储能系统成本从1.8元/Wh降至约0.8元/Wh,降幅达55%,效率从85%提升至92% [9] - 磷酸铁锂储能电芯价格已降至0.5元/Wh,叠加智能BMS系统延长电池寿命15%,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仅0.35元/度 [9] - 多种长时储能技术路线加速发展,全钒液流电池成本降至1.5元/Wh,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成本下降35% [9] - AI驱动的EMS系统优化充放电策略,使峰谷套利收益提升20%,智能化方案将运维成本降低30% [10] 市场竞争格局 - 系统集成领域国内市场CR5达65%,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市场份额分别达22%、18%、12% [12] - 储能逆变器领域全球市场CR5达70%,国内五家企业合计份额达65% [12] - 龙头企业业绩爆发力显著,阳光电源上半年储能业务收入达178.03亿元,同比增长127.78% [12] - 产业链价值中枢向技术密集型环节集中,龙头企业营收增速普遍超100%,中小企业低于30% [11] 商业模式与盈利 - 广东、江苏等省份峰谷价差超1.2元/度,配套1MWh储能系统的企业年套利收益可超180万元,投资回收期缩至3.5年 [5] - 北京、上海峰谷价差达1.8元/度,100MWh储能系统年套利超2000万元 [7] - 阳光电源储能业务毛利率高达39.92%,盈利水平显著高于行业平均 [12] - 下游运营环节通过模式创新延伸价值,明阳智能为阿里项目提供全链条服务,单份合同金额达14亿元 [12]
储能行业爆发前夜: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并非短期的“概念炒作”
格隆汇APP· 2025-10-09 07:43
随着《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重磅出台,1.8亿千瓦的装机目标如同一声发令枪,2500亿 元的直接投资蓄势待发。 数字背后是惊人的增长速度:截至2025年6月,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突破100GW,这个数字是"十三五"末 的32倍。仅上半年新增装机就达23.03GW,同比增长68%。 但比数字更深刻的,是游戏规则的彻底改变。 2025年2月,一纸"136号文"宣告了"强制配储"时代的终结,储能行业从此断奶自立。取而代之的是独立 储能的崛起——它已占据过半装机容量,从新能源的"附属品"蜕变为电力市场的"实力玩家"。 2025年,中国储能行业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风口。 储能,这个曾经的"配角",正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舞台上C位出道。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另一方面,政策落地后迅速触发抢装潮,2025年3-5月国内储能招标量达19.2GWh,同比激增210%,头 部企业订单排期延伸至2026年5月。 从长期看,这一政策推动储能从"必须完成的政策任务"转变为"能赚钱的盈利选择",企业可通过峰谷套 利、辅助服务等方式覆盖成本,竞争焦点从"卷价格"转向"卷价值"。 136号文并非孤立发力,而是与国内外政策形成共振: 国内层面, ...
光伏产业链涨价潮起融资资金加仓22股
证券时报· 2025-10-09 01:38
行业整体趋势 - 四季度资本市场焦点从估值修复转向具备明确增长逻辑的产业赛道,人形机器人、深远海风电、光伏板块是三大关键赛道 [1] - 光伏行业“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产业链价格自底部反弹,行业有望迎来盈利修复 [1] - 9月光伏概念股平均上涨7.82%,跑赢沪深300约4个百分点,阳光电源、聚和材料、晶盛机电9月涨幅均在50%以上 [1] 太阳能装机容量 - 今年1—8月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新增2.31亿千瓦,同比增加9062万千瓦,占全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66.81% [2] - 截至8月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1.2亿千瓦,首次突破11亿千瓦,同比增长48.5% [2] - 根据彭博中性预期,2024—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量预计保持10%以上增速,国内需求增速或放缓至约5% [3] 产业链价格变动 - 截至9月25日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格为51元/千克,较上半年末上涨45.71% [4] - 182—183.75mm尺寸单晶N型硅片价格为0.17美元/片,较上半年末上涨超50% [4] - 单晶TOPCon电池片(G12)价格涨幅在40%以上,辅材环节如光伏玻璃价格也明显回暖 [4][5] 政策与行业格局 - 相关部门多次出手治理光伏产业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6] - 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推动市场竞争秩序优化,8月国家能源局等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从四方面规范行业秩序 [6] - 一系列行动有效优化行业竞争格局,促使产品价格触底反弹 [6] 资本市场表现与融资 - 7月以来光伏概念股合计获得融资净买入161.68亿元,22股融资净买入金额在1亿元以上 [7] - 阳光电源、捷佳伟创、锦浪科技融资净买入额居前,分别为76.05亿元、12.42亿元、8.92亿元 [7] - 阳光电源下半年股价累计上涨139.01%,创历史新高,最新市值达3358.19亿元,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7] 重点公司动态 - 捷佳伟创融资余额达22.82亿元,较上半年末的10.41亿元实现翻倍,其钙钛矿GW级磁控溅射立式真空镀膜设备顺利出货 [8] - 融资加仓股获机构高度关注,净买入超1亿元的22股中15股获得10家及以上机构关注,阳光电源、德业股份、通威股份关注家数居前 [8] - 三峡集团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开启协同运行新模式 [3]
光伏产业链涨价潮起 融资资金加仓22股
证券时报· 2025-10-09 01:32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相关政策持续推进,产业链各条线价格自底部反弹,行业有望迎来盈利修 复。 四季度资本市场的布局窗口已然开启,市场焦点正从估值修复转向具备明确增长逻辑的产业赛道。 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的人形机器人、在深远海实现技术突破的风电产业、价格触底反弹的光伏板 块,三大赛道齐头并进,把握科技突破与能源转型中的结构性机遇,或将成为穿越市场波动的关键。 9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个股股价表现亮眼,统计显示,光伏概念股9月平均上涨7.82%,跑赢沪深300约4 个百分点,阳光电源(300274)、聚和材料、晶盛机电(300316)9月涨幅均在50%以上。 长江证券研报认为,受到碳中和政策影响,过去10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保持高于全球的增速飞速增 长,带动相关光伏组件需求量快速增长。展望未来,根据彭博中性预期,2024—2025年,预计全球光伏 装机量仍然保持10%以上增速,国内需求增速或有所放缓,大约保持5%的需求增速。 产品价格底部反弹 9月以来,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走高。数据显示,截至9月25日,硅料方面,多晶硅(致密料)现货价格为 51元/千克,较上半年末上涨45.71%;硅片方面,182—183 ...
阳光电源(300274) - 关于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第一批次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公告
2025-10-08 15:46
证券代码:300274 证券简称:阳光电源 公告编号:2025-08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 第一批次归属结果暨股份上市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本次归属数量:29.89 万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的 0.01%。 2、本次归属人数:68 人。 3、本次归属的限制性股票归属完成日为 2025 年 9 月 30 日(星期二)。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5 日召开第五届董 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 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及相关事项的议案》。近日,公司已办理完成 2023 年限 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下简称"2023 年激励计划")预留授予部分第一个归属期第一 批次限制性股票的归属登记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概要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以下简称"《激 励计划(草案)》")及其摘要已经公司第五届董事 ...
储能行业爆发前夜: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万亿赛道蓄势待发!
格隆汇APP· 2025-10-08 15:29
2025年,中国储能行业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风口。 随着《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重磅出台,1.8亿千瓦的装机目标如同一声发令枪,2500亿元的直接投资蓄势待发。 数字背后是惊人的增长速度:截至2025年6月,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突破100GW,这个数字是"十三五"末的32倍。仅上半年新增装机就达23.03GW,同比增 长68%。 但比数字更深刻的,是游戏规则的彻底改变。 2025年2月,一纸"136号文"宣告了"强制配储"时代的终结,储能行业从此断奶自立。取而代之的是独立储能的崛起——它已占据过半装机容量,从新能源 的"附属品"蜕变为电力市场的"实力玩家"。 储能,这个曾经的"配角",正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舞台上C位出道。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01 政策破局:"136号文"改写储能增长规则 储能估值重塑的关键,在于2025年2月发布的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与前期政策形成"短 期抢装托底、长期市场驱动"的组合拳,彻底改变行业增长逻辑。 136号文最核心的突破,是明确"不得将储能作为新能源项目并网前置条件",直接终结行政强制配储模式: 一方面分阶段施策,对 ...
储能行业爆发前夜:政策市场双轮驱动,万亿赛道蓄势待发!
格隆汇APP· 2025-10-08 15:27
2025年,中国储能行业站上了前所未有的风口。 随着《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重磅出台,1.8亿千瓦的装机目标如同一声发令 枪,2500亿元的直接投资蓄势待发。 数字背后是惊人的增长速度:截至2025年6月, 新型储能累计装机突破100GW,这个数字 是"十三五"末的32倍。 仅上半年新增装机就达23.03GW, 同比增长68%。 但比数字更深刻的,是游戏规则的彻底改变。 2025年2月,一纸"136号文"宣告了"强制配储"时代的终结,储能行业从此断奶自立。取而代 之的是独立储能的崛起——它已占据过半装机容量,从新能源的"附属品"蜕变为电力市场 的"实力玩家"。 储能,这个曾经的"配角",正在新型电力系统的舞台上C位出道。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01 政策破局:"136号文"改写储能增长规则 储能估值重塑的关键,在于2025年2月发布的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该文件与前期政策形成"短期抢装托底、长期市场驱动"的组 合拳,彻底改变行业增长逻辑。 2025年1-9月,全球储能新增装机达86GW,同比增长92%,其中 国内新增41GW、海外新 增45GW ...
3300亿光伏巨头,正式冲刺H股
DT新材料· 2025-10-08 14:42
【DT新材料】 获悉,10月5日,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向港交所正式提交上市申请书。 此前,8月25日,公司公告表示,为深化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打造公司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拟 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据悉,阳光电源此次发行H股,拟将募集资金用于研发用途, 包括新一代光伏与储能产品的研发投入,以及建设及升级研发中心;用于在海外建造生产基地 ;用于加速数智化建设,赋能业务发展;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阳光电源创立于1997年,业务集中于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风电变流及传动产品、氢能装备等领域。其中,光伏逆变器等电力电子 转换设备、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构成公司的三大主要收入来源,营收占比分别为35.21%、40.89%和19.29%。 不同于一体化组件厂商,由于业务结构的差异, 阳光电源是今年上半年少数实现逆势发展的光伏行业企业之一 。据阳光电源解释,主要盈利贡献来自 于光伏逆变器、储能业务和新能源投资开发。 近日,阳光电源在二级市场走势相当抢眼,公司股价持续攀高,9月份累计涨幅超62%, 总市 ...
递表港交所!阳光电源冲击“A+H”
北京商报· 2025-10-08 10:19
据了解,阳光电源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氢能、电动汽车及充电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 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风电变流及传动 产品、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控及电源系统、充电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 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北京商报讯(记者马换换王蔓蕾)近期,港交所官网显示,阳光电源(300274)已提交赴港上市申请书, 公司正式冲击"A+H"两地上市。 2025年上半年,阳光电源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 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二级市场方面,截至9月30日收盘,阳光电源A股股价报161.98元/股,总市值3358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