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摩根士丹利(MS)
icon
搜索文档
Morgan Stanley (MS) Laps the Stock Market: Here's Why
ZACKS· 2025-06-25 07:01
股价表现 - 摩根士丹利(MS)最新收盘价上涨+1.42%至135.90美元 跑赢标普500指数当日1.11%的涨幅 道指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上涨1.19%和1.43% [1] - 该股在交易日之前已累计上涨6.29% 表现优于金融板块1.91%和标普500指数3.92%的同期涨幅 [1] 财务预期 - 公司计划于2025年7月16日公布财报 预计每股收益(EPS)为2美元 同比增长9.89% 营收预计达15.97亿美元 同比增长6.36% [2] - 全年Zacks共识预期显示 EPS为8.57美元(同比+7.8%) 营收65.12亿美元(同比+5.43%) [3] - 近期分析师对摩根士丹利的盈利预测出现下调 过去30天共识EPS预期下降0.1% [5] 估值指标 - 公司当前远期市盈率(Forward P/E)为15.64 高于行业平均的15.02 [6] - PEG比率为1.22 略低于金融-投资银行行业平均的1.26 [7] 行业排名 - 金融-投资银行行业当前Zacks行业排名为96 位列所有250+行业的前40% [7] - Zacks行业排名前50%的行业表现优于后50% 超额幅度达2:1 [8] 评级系统 - 摩根士丹利当前Zacks评级为3级(持有) [5] - Zacks评级系统1级(强力买入)股票自1988年以来年均回报率达+25% [5]
一项衡量货币需求的关键指标正引起华尔街的关注
快讯· 2025-06-24 22:15
交叉货币基差掉期变化 - 近期交叉货币基差掉期变化引起华尔街关注 该指标衡量两种货币兑换成本超出现金市场借贷成本隐含水平的程度 [1] - 该指标决定全球企业和投资者长期外汇对冲的成本水平 货币需求上升时额外成本或溢价上升 需求不强时溢价下降甚至转为负值 [1] -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团队指出 近期走势表明外汇市场对美元计价资产兴趣减弱 对欧元和日元计价资产兴趣上升 [1] 美元资产需求变化 -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触发对美元资产的短暂撤离 [1] - 美元全球金融主导地位日益受到质疑 [1]
xAI increases yield offering for $5B debt raise amid modest investor interest: report
Proactiveinvestors NA· 2025-06-21 01:36
关于作者 - 作者Emily Jarvie曾在澳大利亚社区媒体担任政治记者 后转至加拿大多伦多报道新兴 psychedelics 领域的商业、法律及科学进展[1] - 其新闻作品发表于澳大利亚、欧洲及北美多家媒体 包括The Examiner The Advocate The Canberra Times等[1] 关于出版商 - Proactive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快速、可操作且独立的商业与金融新闻内容[2] - 新闻团队覆盖伦敦、纽约、多伦多、温哥华、悉尼和珀斯等全球主要金融中心[2] 内容覆盖领域 - 专注于中小市值公司 同时涵盖蓝筹股、大宗商品及广泛投资主题[3] - 重点报道生物制药、矿业与自然资源、电池金属、油气、加密货币及新兴数字与电动汽车技术等领域[3] 技术应用 - 采用自动化工具及生成式AI辅助工作流程 但所有内容均由人类编辑和撰写[4][5] - 团队拥有数十年专业经验 结合技术手段提升内容生产效率[4]
摩根士丹利:全球宏观策略-美元资金流动与交叉货币(XCCY)基差
摩根· 2025-06-19 17: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税收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元大幅走弱引发全球是否从美元资产转移的讨论,可通过交叉货币(XCCY)基差市场评估美元及相关资产需求 [1][2] - 近期XCCY基差走势显示投资者对美元资产投资意愿降低,对欧元和日元资产投资意愿增加,预计这种趋势将持续,直到美联储降息提升美元资产吸引力 [7][15] - 跟踪XCCY基差能为分析外国对美元及美元资产需求提供高频且有价值的信号,其与官方数据对比能体现高频信号的价值 [65][7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执行摘要 - 全球市场压力时期,投资者倾向避险货币,历史上美元在这种时期的表现增强投资者对美元及美元资产的信心,但2025年4月2日后情况不同,美元贬值,投资者对其避险地位存疑 [8][11] - 投资者利用XCCY基差市场进行较长期限的美元借贷,跟踪该市场可监测海外对长期美元资金需求及美国国内对长期外币资金需求 [12][14] 关键驱动因素 - XCCY基差互换利差主要由两种货币的供求因素决定,多数货币与美元的利差为负,意味着投资者借入美元需支付额外溢价 [22] - 不同期限XCCY基差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短期受美元流动性、监管和海外资产需求影响,中长期受海外资产需求、发行相关需求、外汇和投机需求影响 [24][25][35] 为何监测XCCY基差 - 监测XCCY基差能为分析外国对美元及美元资产需求提供高频且有价值的信号,通过回顾4月2日及之后美国利率、外汇和XCCY市场的发展,发现其与官方数据对比能体现高频信号的价值 [65][74] XCCY基差市场传达的信息 - 特朗普政府4月2日“互惠关税”宣布后,负的CCY/SOFR基差互换利差有所扩大但不显著且很快恢复,与其他时期不同,未出现对美元的“避险需求” [78][82] - 这表明离岸投资者对美元需求减少,美国投资者对海外资产兴趣增加,投资者可能增加对欧洲和日本资产的投资,预计这种趋势将持续到美联储降息吸引对美元资产的需求 [85][96][97] 附录:XCCY基差机制 - 介绍FX互换和XCCY基差交易的原理和区别,以及XCCY基差的两种类型(MTM基差和非MTM基差)及其特点 [102][118][135]
打造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发挥沪港“双轮驱动”优势
中国证券报· 2025-06-19 04:32
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 - 2025陆家嘴论坛围绕全球经济变局中的金融开放合作与高质量发展展开讨论 重点议题包括全球货币政策协调 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金融体系稳定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1] - 上海与香港协作打造中国金融"双枢纽"成为重要议题 两地为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广度与深度通道 [1][4] 全球货币政策协调与金融稳定 -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指出 国际经济不确定性上升 需加强中央银行间及国际经济金融领域交流协调 [2] - 中央银行需完善宏观经济分析 纳入地缘政治 AI 自然环境等因素 强化市场沟通 推动发展中国家货币政策框架向价格型转变 [2] - 需将自然环境变化等风险纳入金融监管框架 加大金融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投入 [2]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强调 中国资本市场需打造多层次市场体系 实现交易所优势互补与错位发展 [3] - 橡树资本Howard Marks指出 中国正扩大制度型开放 上海凭借金融市场体系及长三角优势取得成就 建议开放更多资产类别及优化外资准入机制 [3] 上海与香港金融协作潜力 - 摩根士丹利Gokul Laroia表示 资金流重新分配与人民币国际化使沪港合作至关重要 两地需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与系统协作 [4] - 上海与香港可为国际投资者提供良好监管环境 吸引外资投资人民币计价产品 助力中国经济发展 [4][6] - 香港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参与平台 上海连接本土投资者 两地合作助力中国企业资本形成 [5] - 目前10%中国公司股票由国际投资者持有 需更多金融期货产品满足避险需求 沪港共建人民币国际化生态系统 [6] AI与金融基础设施发展 - 中国拥有海量数据 基础设施及专业人才 具备发展AI生态系统的基石 需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4]
“特朗普-鲍曼”组合煽起美联储放松监管风向 华尔街巨头们迎来资本松绑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20:15
美联储拟调整银行监管规则 - 美联储将于6月25日召开监管政策会议讨论修改"补充杠杆率"(SLR) 该比率要求银行为所有资产留出固定比例资本而不考虑风险权重 [1] - 此次会议是美联储新任监管负责人鲍曼(特朗普提名)上任后的首次政策会议 其政策立场偏向宽松 市场预期将推动放松监管 [1][2] - 美国银行业长期呼吁调整SLR 可能通过豁免安全资产或修改计算公式实现 [1] 补充杠杆率(SLR)的争议 - SLR要求大型银行用普通股一级资本覆盖所有表内外资产 包括国债和准备金 不考虑风险权重 [2] - 银行业认为SLR已从安全缓冲演变为限制放贷、国债做市和回购交易的刚性约束 [2] - 在市场流动性紧张时期 SLR可能削弱银行在国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能力 [2] 潜在政策调整的影响 - 若豁免美国国债等安全资产 将立即释放数百亿美元资本 利好摩根大通、花旗、摩根士丹利等大型银行 [3] - 资本释放可能提升银行ROE 增加股票回购和分红空间 投行型机构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受益显著 [3] - 更宽松的SLR将鼓励银行持有国债、增强做市能力 缓解市场动荡时的流动性压力 [3] - SLR调整可能是系列放松监管措施的开端 包括下调G-SIB附加费用、简化压力测试等 [3]
利好!外资大举增持!
天天基金网· 2025-06-18 13:11
外资增持境内股票 - 外资增持境内股票较上月进一步增加 [1][2] - 5月份企业、个人等非银行部门跨境资金净流入330亿美元 其中货物贸易资金净流入保持较高水平 [2] - 银行结售汇转为顺差 企业、个人等结汇意愿稳定 购汇需求回落 [2] 外资机构看多中国市场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意愿明显加强 因担忧错过中国科技进步红利 [3] - 中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促使国际投资者重新考量中国股票前景 [3] - 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股票配置比例(26.6%)低于MSCI新兴市场基准指数权重(29%) 存在2.4个百分点的增持空间 [3][4] 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具体观点 -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认为中国权益资产下半年将跑赢海外市场 政策对成长行业支持力度大 [4] - 沪深300指数静态估值较十年均值低估25.6% 股息率稳定的红利股及科技成长板块更具吸引力 [4] - 高盛看好人民币计价资产 预计企业盈利前景改善 外资流入中国股市势头增强 [4]
美国加密货币监管迈出重要一步!稳定币《天才法案》“闯关”参议院
第一财经· 2025-06-18 10:00
法案内容与监管框架 - 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通过《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法案),标志着稳定币监管立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1] - 法案拟为稳定币发行方建立系统性监管框架,涵盖储备资产类别、信息披露与审计机制等关键条款 [1] - 法案允许稳定币发行人持有法定货币、受保存款、短期国债、回购协议、政府货币市场基金以及央行准备金作为储备资产 [1] - 法案旨在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制定监管框架,强化消费者保护并增进加密货币行业合法性 [1] 市场影响与行业反应 - 分析人士认为法案将为加密资产提供更清晰的合规路径,推动全球大型机构加速布局 [1] -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表示法案将有效消除监管模糊,明确发行机构义务 [2] - 全球稳定币市值已接近2620亿美元,但监管空白长期限制其应用 [2] - 法案意在通过明确联邦与州层面监管职责、规范发行和托管机制,降低金融风险并提升市场透明度 [2] 国际监管动态 - 欧盟已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为稳定币设立统一标准 [2] -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正在征求公众意见,关注稳定币与指定资产的价值挂钩机制 [2] 机构布局与创新 - 摩根大通宣布将通过其区块链平台Kinexys在Base公链上推出机构专用"存款代币"JPMD,提供7×24小时结算和利息支付服务 [2] - 摩根大通强调存款代币在合规性、可控性方面更易与现有金融体系对接,具备作为大型机构数字化结算工具的潜力 [3] - 美国银行、摩根士丹利、法国兴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正在积极评估稳定币潜力 [3] - 零售巨头沃尔玛、亚马逊探讨发行专属代币用于支付与积分系统整合 [3] - PayPal已在2023年推出美元稳定币并应用于支付场景 [3] - Circle旗下USDC、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USD1、Tether等稳定币持续扩张市场版图 [3]
摩根士丹利: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周报_ 猜猜是谁
摩根· 2025-06-18 08: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核心观点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与经济学家的预测存在分歧,预计这将导致抵押贷款近期痛苦、长期获益 [131][132] - 供应方面,净发行量低、证券化率高,CMO发行成为显著主题;需求方面,银行需求未回归前表现不佳,海外投资者活跃度降低 [9][202][203] - 建议投资者通过10年期DUS和CMO浮息债券增加抵押贷款敞口,偏好Ginnie的单户住宅投资,看好G2/FN的5.5和6.0互换 [90][91] 各部分总结 市场回顾 - 本周利率曲线大幅反弹,CPI和PPI低于预期,市场预计今年有两次以上降息,经济学家预计无降息 [10] - 投资级企业信贷利差收紧1个基点,标准普尔指数小幅上涨,抵押贷款表现出色,MBS指数OAS较上周收紧4个基点 [10] - 关于特朗普税收法案第899条的不确定性,参议院可能澄清固定收益资产不受额外税收影响 [11] - 宏观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主要担忧,银行需求催化剂Basel III Endgame最早2026年第一季度到来 [14] - 供应方面,净发行量低,可能受现金提取水平低和新房价下降影响,CMO发行平均每月320亿美元,主要受CMO浮息债券需求推动 [15][18] 投资者构成 - 海外投资者可能名义上持有与Ginnie类似数量的常规MBS,预计海外投资者占Ginnie所有权的31%,占常规MBS所有权的11% [25] - 若政府关注房利美和房地美盈利,可能扩大GSE投资组合,GSE投资组合与监管要求存在近2000亿美元差距 [30] 特定池表现 - 特定池相对于相同队列表现展示,临近季度末,溢价支付相对于对冲表现良好 [42] - 对特定池持谨慎态度,但5.5息票中低支付贷款余额和纽约的支付凸性有吸引力 [43] Ginnie展望 - 供应/需求技术面可能对Ginnie构成挑战,尤其是海外需求不温不火且夏季供应增加时 [52] - 折扣发行在常规MBS和Ginnie中都是持续趋势,Ginnie折扣的定制提取比例远低于常规MBS,新的可交割不确定性对表现有负面影响 [57] - 平价息票Ginnie互换在当前低价水平有价值,银行对Ginnie的积极需求有支持作用,CMO需求高是积极因素,Yield Book v97更新对高息票Ginnie有利 [62] 机构CMBS更新 - 更新彭博社上10年期K A2和DUS 10/9.5s、5年期K A2和DUS 5/4.5的基准利差指标 [65] - 机构CMBS利差本周大致持平,10年期K A2利差收窄1个基点至40个基点,10/9.5 DUS利差维持在46个基点 [66] - 偏好10年期机构CMBS,因其凸性特征易于对冲,在近期不确定性中表现良好 [66] 衍生品表现 - 展示过去一周衍生品表现变化,IIO近期面临挑战,但长期若曲线牛市变陡,表现应良好 [81] - 本季度迄今超额回报上周转正,15年期和常规MBS表现较好,Ginnie中间息票表现不佳 [82] 关键建议 - 对基差持中性态度,建议投资者通过10年期DUS和CMO浮息债券增加抵押贷款敞口,若投资单户住宅,偏好Ginnie [90] - 看好G2/FN的5.5和6.0互换,可能受益于GSE改革变化 [91] - 最高信念是做多信用受损池、FICO、LTV、投资者和社会池相对于TBA,也看好适度成熟的生产MBS [92] 服务商困境 - 抵押贷款公司通过收购和创新精简服务,今年抵押贷款服务转移量下降,可能因发行总量低和经济不确定性 [94] - 服务转移在贷款约6个月时激增,尤其是经纪贷款,服务转移后1 - 2个月,实值贷款提前还款速度加快 [95] - Rocket是更高效的服务商,实值贷款提前还款速度比Mr. Cooper快,两者在后期购买服务时提前还款速度最快 [123][126] FOMC预览 -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与经济学家的预测存在分歧,2025年市场预期降息次数从三次降至两次,经济学家预计零次;2026年市场预期两次,经济学家预计七次 [131] - 预计这将导致抵押贷款近期痛苦、长期获益,2025年市场调整降息预期时主要风险是熊市扁平化,2026年市场调整时牛市变陡对表现积极,明确美联储路径将降低波动率 [132] 最新每周情况 - 展示近期每周报告的市场回顾、各部分内容,包括CMO发行、银行数据、REIT更新、FOMC反应等 [143][145][146] 附录 - 提供团队和利率策略师在彭博社上发布的指标列表,包括抵押贷款利差指标、其他抵押贷款指标和宏观指标 [147][148] 5月提前还款情况 - 展示30年期常规MBS、15年期常规MBS、30年期Ginnie MBS、FN DUS、FR PC的提前还款速度数据 [152][154][156][157][165] 新闻资讯 - 总结MBS供应和需求的最新数据,包括净发行量、美联储还款、摩根士丹利TBA发行流量、外国托管持有、交易商持有、国内银行持有、日本投资、MBA再融资指数等情况 [170][171][176]
摩根士丹利:摩根士丹利:研究关键预测
摩根· 2025-06-17 14: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广泛征收关税冲击全球贸易秩序,虽不会引发全球衰退,但会显著拖累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从2024年的3.5%降至2.5%,美国实际GDP增速从2024年的2.5%降至2025和2026年的1.0% [2] - 全球经济放缓,但风险资产表现或好于预期,建议投资者超配美国股票、国债和投资级企业信贷,同时关注资产质量 [3][4] - 大宗商品市场波动较大,无明显趋势,不同商品受不同因素影响,价格走势存在多种可能性 [16][17] - 信贷市场在宏观环境不佳情况下,信用质量和需求有望保持,但建议通过提升资产质量和持有信用违约互换(CDX)对冲风险 [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未来12个月展望 - 美国关税冲击全球需求和美国供应,移民限制也拖累美国经济,欧元区出口和投资受关税影响,财政刺激不足以抵消拖累,中国关税需求冲击仅部分被政策刺激抵消,日本名义GDP通胀虽持续,但全球经济放缓影响出口和投资 [8] - 预计2025年全球GDP增速为2.5%,2026年为2.8%;美国2025和2026年GDP增速均为1.0%;欧元区2025年为0.8%,2026年为1.0%;日本2025年为0.3%,2026年为0.6%;新兴市场2025年为3.8%,2026年为4.2% [9] - 预计2025年全球通胀率为2.1%,2026年为2.0%;美国2025年为3.0%,2026年为2.5%;欧元区2025年为1.8%,2026年为1.9%;日本2025年为1.9%,2026年为1.5%;新兴市场2025和2026年均为1.9% [9] 资产配置建议 - 建议投资者超配美国股票、国债和投资级企业信贷,关注资产质量,不看好美元,认为其可能随美国经济增长和收益率差异缩小而大幅贬值 [4] - 美国股票方面,偏好优质周期股、大盘股和低杠杆、低估值的防御股;日本看好国内通胀和企业改革受益股以及与国防和经济安全相关支出的公司;欧洲建议利用周期股与防御股近期的波动,重新配置到相对有韧性的板块,如国防、银行、软件、电信和多元化金融;新兴市场超配金融和盈利领先企业,偏好国内业务为主的企业 [6] 即将公布的经济指标 - 6月17日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预计政策利率维持0.5%不变;美国5月零售销售(预估值/剔除汽车/控制组)预计分别为-0.7%、0.1%、0.3% [13] - 6月18日巴西Selic利率预计维持14.75%不变;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利率决定(上限)预计维持4.5%不变 [13] - 6月19日英国央行利率决定预计维持4.25%不变 [13] - 6月20日日本5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总体/剔除新鲜食品和能源)预计分别为3.5%、3.2% [13] 美元熊市持续 - 预计美国国债收益率在2025年四季度前保持区间波动,2026年美联储降息175个基点,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到2025年底达到4.00%;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分别降息75和100个基点,10年期德国国债收益率年底为2.40%,10年期英国国债收益率为4.35% [14] - 美元指数(DXY)承压,到2026年年中下跌9%至91,欧元和日元等全球避险资产将表现出色 [14] 大宗商品市场 - 石油市场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存在多种结果,最可能情况是对石油流动和布伦特油价影响较小,另一种可能是伊朗出口大幅减少使明年全球供应过剩减少,油价稳定在75 - 80美元,最不可能情况是海湾地区石油出口广泛中断,油价可能涨至2022年水平(约120美元),建议风险溢价约10美元/桶 [16] - 天然气方面,欧洲夏季储气任务重,虽4月储气季开局良好,但库存仍同比低23个百分点,预计夏季需多进口45%的液化天然气(LNG)使储气率超80%,夏季欧美对LNG的竞争将使荷兰TTF天然气价格升至40欧元/兆瓦时 [17] - 金属市场波动大,黄金是首选,受央行强劲需求和ETF资金流入支撑,工业金属目前表现尚可,但受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增长下行风险影响较大,衰退情况下金属需求通常下降1 - 3%,主要金属价格可能再下跌10 - 25% [17] G4央行监测 - 因通胀高于目标且关税可能推动通胀上升,预计美联储2026年前推迟降息;欧元区和英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下降,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将继续降息;预计日本央行今年及2026年底前维持政策不变 [19] 信贷市场 - 预计信贷质量和需求在宏观环境不佳情况下仍能保持,但建议通过提升资产质量和持有CDX对冲经济增长放缓和风险升级的风险 [22] - 预计信贷市场总回报强劲,超额回报适度为正,低评级债券(Bs/CCCs)与高评级债券(BBs)利差扩大,周期类债券表现不佳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