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利润回升看需求,需求修复在就业
中邮证券· 2024-11-28 14:23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为-10%,较9月回升17.1个百分点[17] - 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4.3%,跌幅扩大0.8个百分点[17] - 采矿业和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7%和-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11.5%[17] 行业利润表现 -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4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为31.9%[30] - 非金属矿物质制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速为-49.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为-23.7%[30] - 下游消费利润占比为16.12%,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27] 需求与生产传导 - 消费修复尚未传导至生产端,下游消费利润占比回落[27] - 若短期消费连续修复,叠加出口维持韧性,需求修复向生产传导可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能[34] - 10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尚未显示出明显传导信号[34] 政策建议 - 促消费政策主要采取补贴形式,短期效果明显,长期可持续性有待观察[35] - 建议适度增大政府投资力度,如加大基建投资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投资力度[35] - 加大对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建设,可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转移,优化生产力布局[35]
美国滞胀的阴霾并未消散
中国银河· 2024-11-28 13:20
特朗普政策对通胀的影响 - 特朗普的关税、减税和移民政策可能推升通胀预期[3][4][5] - 10年盈亏平衡通胀预期从2%回升至2.3%以上[4] - 密歇根大学5年期通胀预期小幅回升至3.2%[4] - 纽约联储调查的消费者通胀预期10月小幅下滑至2.9%[4] 特朗普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特朗普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存在滞胀风险[3][6] - 关税政策可能拖累GDP增速0.4%至1.7%[36] - 限制移民政策可能减少劳动供给,影响服务价格和经济增长[23][24][25] - 减税政策可能增加总需求,扩大供需缺口[25] 市场反应和预期 - 市场对特朗普政策反应定价通胀中枢回升和经济增速放缓[3][12] - 美联储可能维持高利率以稳定通胀预期,抑制消费和投资[6] - 高利率环境不利于制造业恢复和住宅投资增长[20][26] 风险提示 - 美国经济和劳动市场下行的风险[2] - 美国银行系统意外出现流动性问题的风险[2] - 特朗普政府政策出台不确定性较高的风险[2]
2025年宏观经济展望:在特朗普2.0 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浦银国际证券· 2024-11-28 13:19
中国宏观经济展望 - 2025年中国经济增速预计为4.5%,较2024年下降0.4个百分点[2] - 政策支持将继续加码,财政赤字率预计提高到3.5%-4.0%,新增专项债额度预计增加3000-6000亿元[2] - 货币政策预计继续宽松,明年还有20-30个基点的降息和50-100个基点的降准[2] - 房地产政策将继续升级,新增专项债额度中预计有至少8000亿元用于支持收地收储[2] - 内需预计显著改善,投资和消费对GDP的加总贡献预计比今年高0.9个百分点[2] - 关税战不确定性或影响净出口,预计明年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从今年的1.2%转负到-0.2%[2] 美国宏观经济展望 - 2025年美国经济增速预计为1.5%,较2024年下滑1.1个百分点[3] - 美联储预计从今年12月起到明年降息6次,每次25个基点,直到政策利率停在3.0%[3] - 美元指数预计先抑后扬,明年年终点位或在104以上[3]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温和下行,明年年底跌至3.8%[3] 中美关税战影响 - 基本假设是明年下半年开始对中国加征关税,受影响出口产品占对美国总出口的1/4-1/2,对中国明年GDP的影响或在0.3-0.6个百分点[2] - 估算特朗普若将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的关税加到60%,或将拉低中国经济增速2.3个百分点[69]
24年策略展望系列1:宽财政如何拉动企业盈利?
海通国际· 2024-11-28 12:50
日本经验 - 90年代日本宽财政对企业盈利拉动效果弱化,产能周期下行,库存周期弹性小[3] - 12年后日本强有力刺激政策带动经济走出通缩,企业进入扩产周期,库存周期和盈利弹性增强[3] - 产能周期上行期,企业收入和利润增速稳健上行,ROE中枢上移[3] 中国经验 - 08年金融危机后,“四万亿”政策拉动企业产能周期迅速回升,库存增速大幅反弹[4] - 16年后中国经济走出物价下行状态,工业企业进入产能上行周期,库存和盈利回升弹性改善[4] - 产能周期下行期,企业盈利长期下滑;产能周期上行期,企业盈利趋势性改善[4] 当前A股盈利预测 - 财政政策持续加码,25年全A非金融归母净利同比或达20%[2] - 财政政策规模有限,25年全A非金融归母净利同比或达10%[2] - 当前A股处于产能和库存周期底部,盈利增速仍有待改善[5] 风险提示 - 财政政策力度不及预期[6] - 历史规律不代表未来[6]
每日投资策略:内地数据好过预期,大市止跌回升
国都香港· 2024-11-28 12:50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报19,603.13点,上涨2.32%,创下10月18日以来最大点数升幅[2] - 国企指数上涨2.57%,报7,027.40点;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61%,报4,374.44点[2] - 大市全日成交1,389.12亿元,蓝筹股近乎全线走强,美团(03690)飙升7.2%,贡献恒指114点升幅[2] 宏观经济 - 香港年金计划首10月收到超过6,500宗申请,按年上升近3倍,保费申请总额超过33亿元[6] - 国务院提出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8] - 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数字金融风险防范及业务监管[9] 公司动态 - 渣打集团(02888)探讨出售博茨瓦纳、乌干达及赞比亚的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12] - 阿里云香港业务今年以来收入保持双位数升幅,活跃客户数按年增加超过六成[15] - 中国海洋石油(00883)宣布周心怀不再兼任总裁,阎洪涛接任[16]
【粤开宏观】特朗普2.0:内阁成员思想图景及对华影响——外交篇
粤开证券· 2024-11-28 11:38
特朗普2.0内阁外交政策 - 内阁成员对华态度强硬,视中国为最大威胁[6] - 内阁成员年轻化,平均年龄51.7岁,核心成员平均46.8岁[6] - 内阁成员忠诚度高,政策主张与特朗普一致性高[6] - 外交思想以"美国优先"为核心,减少国际责任和成本[7] - 对中国和以色列特别对待,视中国为威胁,坚定支持以色列[7] 中美关系影响 - 加剧中美关系紧张,内阁成员多为对华鹰派[8] - 主要通过贸易和政治手段影响中国,以关税为主[8] - 特朗普计划对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已宣布加征10%关税[8] - 政治上增加对台军售,推动台湾半导体企业转移到美国[8] 全球地缘政治影响 - 美国优先和孤立主义思想下,全球地缘冲突减少,局势缓和[8] - 美国盟友面临更高关税和结盟成本,外交政策缺乏连贯性[8] - 对俄罗斯、伊朗等战略对手,特朗普回归可能带来地缘博弈机会[8]
四季度,盈利可能向原材料行业集中
信达证券· 2024-11-28 11:38
企业利润分析 - 1-10月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增速为-4.3%,企业营收和营业成本增速也出现下滑[7] - 10月企业利润率为2015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1-10月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29%,比去年同期低0.38个百分点[12] - 企业利润率自7月开始走低,主要由于成本增速快于营收增速,每百元营收中的成本上升至85.2元[22] 利润率下降原因 - 企业利润率偏弱可能是压价出清的结果,7-10月产成品存货同比从5.2%下降至3.9%,但利润累计同比下滑[15] - 出厂价格走低削弱了营收,1-10月PPI累计同比增速下降至2.1%,企业营收同比增长1.9%,较9月继续下降[15] - 企业单位成本上升,成本增速快于营收增速,侵蚀了企业利润[15] 四季度利润趋势 - 10月原材料行业利润占比提升超6个百分点,利润格局显示企业利润向原材料行业集中[23] - 四季度可能出现强生产脉冲,企业利润或进一步向原材料行业集中,10月生产PMI远高于新订单PMI[24] - 10月原材料行业景气度上行,消费品行业、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景气度略有回落[27]
国内观察:2024年10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政策初见成效,当月利润小幅改善
东海证券· 2024-11-28 11:38
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 2024年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为-4.3%,前值为-3.5%[1] - 10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为-10.0%,前值为-27.1%,显示出低位回升[2] - 10月当月工业企业利润环比为11.20%,高于近5年同期均值-4.29%,为2010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2] 利润率与营收 - 10月营收利润率回升至5.4%,基数由6.3%回落至6.2%,总体上拖累有所减轻[3] - 10月工业增加值当月同比为5.3%,PPI当月同比为-2.9%,营收增速由-0.01%小幅回升至0.24%[3] 行业利润占比 - 上游原材料开采的利润占比为16.9%,继续回落[3] - 中游原材料制造利润占比为17.9%,下半年以来相对稳定[3] - 中游装备制造利润占比为28.0%,继续稳步提升[3] - 下游利润占比为25.8%,趋势上仍延续回落[3] 库存与预期 - 10月末,名义库存累计同比为3.9%,前值为4.6%;实际库存累计同比为6.8%,前值为7.4%[4] - 库存增速回落,反映出政策推出后预期改善,库存消耗加快[4] 风险提示 -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5] - 需求恢复不及预期[5] - 数据测算偏差的风险[5]
宏观点评:特朗普2.0内阁成员的重要性
天风证券· 2024-11-28 11:38
特朗普内阁组建速度与特点 - 特朗普在当选后仅8天就任命了12位内阁级官员,速度是拜登和奥巴马时期的5倍,比小布什快了6倍[1][3] - 内阁成员以80后年轻白人为主,体现了特朗普希望年轻人承担MAGA运动重任的意图[7][10] - 内阁成员呈现明显的反传统建制特征,如反对疫苗的小罗伯特·肯尼迪被任命为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11] 对华政策与经济影响 - 特朗普内阁成员在对华外交政策上主要聚焦经济利益,商务部长、贸易代表办公室和财政部长的立场体现了这一点[1][13] - 自2018年以来,加强关税并未对中国出口造成太大影响,效率损失是双边的,效率较低的国家承担更多损失[1][14] - 关税大多由美国进口商和贸易商承担,最终转化为输入性通胀,未带来美国制造业的回流和效率提升[15] 外交政策与鹰派倾向 - 特朗普内阁成员在外交上可能较为鹰派,国务卿卢比奥和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对华持有强硬立场[13] - 特朗普的世界观是商人视角,关税是实现“做生意需要平等、互惠和公平”的工具[13] - 特朗普任命的经济官员认为关税是谈判工具,强调应针对性地增加关税以实现外交政策目标[13]
ESG研究专题报告:ESG信披指南及沪市三年行动方案发布,助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
东方证券· 2024-11-28 11:23
ESG信息披露政策与行动方案 - 上交所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 ESG 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旨在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1] - 沪深北交易所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包括《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第二号 应对气候变化》,推动ESG信息披露规范化[3] - 《指南》定位为《指引》的“教科书”和典型实践推荐,提供具体实操建议和示例[20] ESG信息披露现状与挑战 - 2023年沪市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比例达51.97%,深市为35.35%,显示ESG信息披露比例持续上升[67] - 沪深两市ESG评级中,cc级和c级公司占多数,反映ESG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67] ESG信息披露要求与框架 - 《指南》将披露要求划分为三个层次,具有双重重要性的议题需按照“四要素内容+《指引》具体议题规定”进行披露[30] - 《第一号 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明确“治理—战略—影响、风险和机遇管理—指标与目标”四要素披露要求[26] ESG治理与考核机制 - 《指南》建议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公司考核制度,明确涵盖高管或更广泛员工的考核范围[44] - 董事会可通过审批战略、评估风险、设定目标等方式监督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影响、风险和机遇[49] ESG与资本市场 -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ESG表现良好的上市公司纳入重要指数,丰富ESG产品供给,引导资金流向可持续发展领域[73] - 中证A50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已引入ESG负面筛选策略,剔除ESG评级在C及以下的上市公司证券[73] 风险提示 - ESG政策落地存在不确定性,可能不及预期[75] - 公司ESG数据披露标准不统一,关键指标披露存在不完全、缺乏量化指标等问题[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