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FOMC 会议:降息如期落地,政策进入观察期
银河证券· 2025-10-30 14:19
美联储政策与利率预期 - 美联储利率走廊上限为隔夜逆回购利率(ONRRP)3.80%,下限为准备金余额利率(IORB)4.30%,有效联邦基金利率(EFFR)为4.80%,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为5.30%[5] - CME市场预期显示,2025年12月FOMC会议维持利率在375-400基点的概率为67.79%,升至400-425基点的概率为32.21%[10] - 市场对2024年12月再次降息的预期明显收窄[10] 宏观经济指标 - 美国2024年第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初步数据为2.1%[7] - 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涨幅为2.8%[7] - 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4年初出现波动[7] - 美国成屋销量中位数价格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维持在约40万美元水平[9] - 美国CPI同比涨幅从2023年中的高点回落,2024年初核心CPI同比约为3.4%[14] 劳动力市场 - 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在2024年期间维持在20万至25万人区间[17] - 美国劳动力市场缺口收窄,显示市场趋于平衡[16] 财政与流动性 - 美国财政部一般账户(TGA)余额在2024年变化显著,影响市场流动性[2] - 量化紧缩(QT)政策持续,对准备金水平产生影响[2]
风险管理的重心回到通胀上行风险—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2025年第7期
华创证券· 2025-10-30 14:12
货币政策行动 - 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4%-4.25%降至3.75%-4%[2][4] - 美联储宣布自12月1日起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的操作[5] 政策立场与风险评估 - 美联储的风险管理重心从9月份聚焦就业市场放缓风险,转向通胀水平上行风险[2][5]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12月份继续降息远未达到板上钉钉的状态[2][6] - 本次降息被视为"风险管理"式操作,而非开启降息周期,同时管理就业放缓与通胀上行风险[6] 经济基本面分析 - 劳动力供给下降抑制了失业率的上行压力[2] - AI相关的资本开支削弱了美国经济的利率敏感度,企业投资对利率不敏感[2][9] - 在劳动力供给下降与需求回落相匹配的背景下,失业率仍处于较低水平[9] 市场影响与资产配置 - 若关税冲击不发生变化,后续市场可能朝着美国经济增长改善或通胀上行风险摆动,美元和长期美债利率倾向上行[10]
“十五五”规划学习体会:“十五五”规划建议的10个关键细节
开源证券· 2025-10-30 14:11
经济增长目标与路径 - “十五五”期间隐含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7] - 为实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2025-2035年需人均GNI增速超过6.3%,实际GDP增速需超过4.6%[7][22] - 学术研究测算“十五五”期间潜在经济增速约在4.8%-5.0%之间[7][2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将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领域包括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8][36] -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预计将新增10万亿元市场空间[8][31] - 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低空经济)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32][35] - 绿色低碳产业规模目前约11万亿元,未来5年有翻一番的增长空间[38] 内需提振与消费结构 - 截至2023年居民消费率约为39.6%,较发达国家有15-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9][41] - 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支出比重为46.1%,较发达经济体有10%-20个点的提升空间[9][46] - 新型城镇化建设预计将改造地下管网超过70万公里,新增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57] 财政与改革 - 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拓展政策空间,国有资源使用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逐渐提升[68][69] - 财税改革重点包括完善地方税体系及推进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67] 国家安全与对外开放 - 安全战略地位提升,新增“国防实力”作为2035年发展目标[71] - 对外开放更注重制度型开放和自主开放,战略任务顺序大幅提前[62][77]
PPI回升周期:主导力量、政策基础和前景展望
信达证券· 2025-10-30 14:03
PPI主导力量与当前态势 - PPI的走势主要由生产资料价格主导,其在PPI中的权重约为75%[8] - 生产资料内部,采掘、原材料、加工工业的价格波动幅度沿产业链梯度递减,分别为16.12%、9.67%、2.99%[10][11] - 行业法显示,“三黑一色”(黑色金属、石化、煤炭、有色金属)是主导PPI波动的关键行业[20][23] - 当前积极信号显现: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已摆脱负区间,且“三黑一色”重点行业中超六成行业价格环比由负转正[3][24] 产能过剩与“反内卷”政策影响 - 2023年以来出现第三次(部分行业)产能过剩,2024年三季度产能过剩规模占总产能比重达4.3%[44][46] - “内卷式”竞争的根源是产能扩张快于需求增长,2020年二季度至2023年一季度产能增速持续高于GDP增速[38] - “反内卷”政策聚焦产能治理,旨在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有望带来产能过剩下行拐点[49] - 历史数据显示产能过剩规模与PPI高度负相关,产能过剩化解进程加快有望推动PPI迎来上行拐点[50] PPI转正前景与政策路径 - 回顾四轮PPI转正周期,政策核心驱动均为货币宽松搭配需求扩张或供需并进(如2009年“四万亿”、2016年供给侧改革)[68][70][78] - 当前已具备货币政策宽松基础(7次降息+6次降准)和供给侧反内卷政策,若配套需求侧政策,PPI回正节奏可能加快[3][83] - 基准情形下,若有配套需求侧政策(提振力度接近2016年一半),PPI同比有望在2026年二季度(明年年中)回正[84][85] - 若PPI如期转正,将改善工业企业盈利预期,企业利润增速可能与股指形成正向共振[85]
鲍威尔淡化12月降息预期
中信证券· 2025-10-30 13:43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于2025年10月议息会议降息25个基点至3.75%-4.00%,符合市场预期,但鲍威尔称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引发市场下调降息押注[5][6] - 美联储宣布自12月1日起停止缩表,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到期资金将再投资于国库券[6][33] - 鲍威尔鹰派言论导致美债大跌,2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涨10.8、10.0和8.5个基点[5][33] - 美元指数因降息预期降温而走高0.6%至99.22,纽约期金涨幅收窄至0.4%,报3,983.7美元/盎司[4][28][29] 全球股市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个别发展,道指跌0.16%至47,632点,标普500微跌不足1点,纳指涨0.55%至23,958点,科技股持续强势[3][11] - 欧洲股市分化,泛欧Stoxx 600微跌0.1%,英国富时100涨0.61%,德国DAX跌0.64%[3][11] - 亚太股市多数上涨,日本日经225指数涨2.2%,韩国KOSPI涨1.8%,澳大利亚标普/澳证200跌1.0%[21][22] - A股市场强势上涨,沪指涨0.7%报4,016点,深证成指涨1.95%,创业板指涨2.93%,沪深两市成交额2.26万亿元[16] 企业业绩与行业动态 - Meta三季度经营收入512.4亿美元超预期,但因一次性所得税支出近160亿美元,净利润同比暴跌83%至27.1亿美元[9] - Alphabet三季度收入首破1,000亿美元达1,023.5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大增41%至285亿美元[9] - 微软2026财年一季度资本支出激增74.5%至349亿美元,数据中心支出引担忧[9] - 三星电子三季度净利润12.01万亿韩元超预期,芯片业务营业利润达7万亿韩元[24] 其他重要事件 - 中美领导人计划会晤,焦点包括降低对华芬太尼关税、稀土及大豆等议题[6][33] - 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首期规模达510亿元人民币[6] - 国际油价反弹,纽约期油涨0.55%报60.48美元/桶,布伦特期油涨0.75%报64.88美元/桶[4][29]
美联储10月货币政策会议点评与展望:美联储10月再度预防式降息,但数据缺失、通胀风险将推升后续降息变数
东方金诚· 2025-10-30 13:21
东方金诚宏观研究 美联储 10 月再度预防式降息,但数据缺失、通胀风险将推升后续降息变数 ——美联储 10 月货币政策会议点评与展望 研究发展部高级副总监 白雪 事件:美东时间 10 月 29 日周三,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委员会 FOMC 会后公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 目标区间从 4.00%至 4.25%下调至 3.75%至 4.00%,降幅 25 个基点。在上次会议今年内首次降息后, 本次是联储一年来首次连续第二次 FOMC 会议降息。声明重申"鉴于风险平衡已转变"决定降息,将 "最近的"数据指标换为"可获得的",新增指出,劳动力市场近期指标与政府关门前趋势相符,称 就业下行风险"近几个月增加"。声明不再继续重申,美联储将继续减少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机构债 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而是明确指出将于 12 月 1 日结束对其合计证券持仓的减持。这意 味着美联储的缩表行动将在持续三年半之后告终。 对此,东方金诚解读如下: 本次降息依然属于"预防式降息",近期"通胀低于预期+就业明显疲软"的数据组合为本次降 息提供了支撑;近期货币市场流动性压力持续累积、准备金规模接近流动性"阈值",加大了停止缩 表的必要性。 ...
美联储宣布10月降息和12月结束缩表,称12月降息并非板上钉钉
浦银国际· 2025-10-30 13:20
美联储政策行动 - 美联储10月会议决定降息25个基点[2]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结束缩表计划[1][2] - 美联储内部存在分歧,两名票委对10月降息持反对意见[2] 政策前景与预测 - 浦银国际维持12月美联储将再降息25个基点的基本预测[1] - 美联储强调12月降息并非必然,为未来决策保留灵活性[1][2][3] - 政府停摆结束后密集发布的数据将对12月议息决议产生重要影响[1][3] 经济数据与评估 - 美联储声明指出经济活动以温和速度扩张,就业增长已放缓,失业率略有攀升但截至8月仍保持低位[2]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剔除关税影响的核心PCE通胀率可能处于2.3%-2.4%区间,非关税通胀未远离2.0%目标[3] - 鲍威尔认为劳动力市场仍在降温,但疲软趋势未加剧[1][3]
10月FOMC:鲍威尔意外表示12月降息仍有变数
华泰证券· 2025-10-30 11:15
货币政策行动 - 美联储10月议息会议如期降息25个基点,基准利率降至3.75%-4.00%[2] - 美联储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缩表[2] - 会议内部存在分歧,Miran要求降息50个基点,而施密德要求不降息[2] 市场反应与预期变化 - 鲍威尔偏鹰派表态导致市场对12月降息预期收窄4个基点至17个基点,对2026年降息预期收窄1个基点至69个基点[2] - 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分别上行8个基点和6个基点,至3.59%和4.07%[2] - 美元指数上涨0.4%至99.2,标普500和道指分别下跌0.2%和0.4%,黄金下跌1.1%至3964美元/盎司[2] 经济基本面评估 - 经济增长保持稳健,AI相关投资是重要动力,居民消费有韧性但存在分化[3] - 就业市场处于供需共同走弱的脆弱平衡状态,就业创造和再就业率处于较低水平[3] - 剔除关税影响后,通胀仅略高于美联储2%的目标,关税影响或持续至明年春季[3] 未来政策展望 - 报告预计美联储12月继续降息仍是基准情形,但市场定价的2026年接近降息3次或难以兑现[1][5] - 当前市场定价的12月降息概率已下降至60%左右,最终决定将取决于后续就业和通胀数据[5] - 结束缩表及潜在降息有助于维持美元流动性宽松,支撑美国资产价格[5]
宽松还有空间——10月美联储议息会议解读
财通证券· 2025-10-30 10:39
货币政策与美联储行动 - 美联储决定降息25个基点,将利率目标范围下调至3.75%-4%[4] - 美联储计划于12月1日停止缩表,并逐步用短期国债置换资产负债表内的MBS[4][7] - 议息会议投票出现分歧,两位理事反对降息幅度,一位主张降息50个基点,另一位主张不应降息[4][7] - 市场对12月继续降息的概率从会议前的90%以上大幅下降至60%以下[14] 经济数据与就业市场 - 8月失业率上升至4.3%,创2021年底以来新高[8] - 9月核心CPI同比回落0.1个百分点至3%[8] - 9月ADP新增就业人数转为负值,表明劳动力市场趋弱[5][11] - 美联储褐皮书显示居民消费支出减弱,商品零售下降,制造业景气度不佳[13] 通胀与经济增长前景 - 美联储维持“通胀仍然偏高”的判断,但认为通胀缺乏持续上涨动能[5][8][11] - 美联储将经济增长判断上调为“经济活动以温和速度扩张”[5][13] - 关税政策推高商品成本,但消费减弱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物价冲击[5][13]
宏观研究:“十五五”建议稿学习
中邮证券· 2025-10-30 10:38
宏观发展环境 - “十五五”时期宏观发展环境表述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进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显著增多[9] - 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9] 现代产业体系 - “十五五”规划明确要巩固提升矿业、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12] - 战略性新兴产业表述从“加快壮大”调整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13] - 未来产业表述从“瞄准”“实施”升级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3] - 规划强调“适度超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包括信息通信网络、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等[14] - “十五五”规划明确强调“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15] 消费与投资 - 2025年1-8月免签入境外国游客达1589万人次,同比增长52.1%[17] - “十五五”规划强调“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拓展入境消费”[17] - 产业转移伴随人口流动,将带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交通、水利、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回升[18] 宏观政策与金融 - “十五五”规划强调“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预计积极基调不会弱化[20] - 金融领域强调“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并“全面加强金融监管,保障金融稳健运行”[20] 农业农村与收入分配 - “十五五”三农工作目标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升级为“推动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2] - “十五五”规划新增“健全各类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初次分配机制”[24] 两岸关系 - 两岸关系总基调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转变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