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电力:风资源不佳拖累业绩,以大代小+集团注入加速装机扩张
天风证券· 2024-09-05 13: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新增装机容量、风光资源同比走弱,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7、75、83亿元 [3] - 为落实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国家能源集团拟向公司注入下属部分省公司体内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公司股权,预计新能源装机规模约400万千瓦 [2] - 公司老旧风电场改造有望加速 [2] 公司投资分析 新增装机情况 - 上半年公司新增投产控股装机容量2286.73兆瓦,其中风电595.00兆瓦,光伏1691.73兆瓦 [1] - 公司新签订开发协议7.59吉瓦,其中风电3.955吉瓦、光伏3.635吉瓦,均位于资源较好地区 [1] - 取得开发指标6.09吉瓦,同比增加51.87%,包括风电2.81吉瓦、光伏3.28吉瓦 [1] 发电量情况 - 公司风电发电量315.8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0%,主要系风资源水平下降 [1] - 光伏等其他可再生发电量35.8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122.87% [1] - 火电发电量49.0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39% [1] 分部利润情况 - 风电分部实现经营利润67.59亿元,同比下降18.9% [1] - 光伏分部实现经营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41.8% [1] - 火电分部实现经营利润1.79亿元,同比下降13.9% [1] 整体业绩情况 - 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下降21.6% [3]
华润燃气:量利齐增城燃利润高增长,双综注入成长动能
申万宏源· 2024-09-05 12: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销气销量增长,毛差稳步修复,双综业务稳步发展有效弥补接驳业务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 [4] - 公司资源渠道持续扩张,供需匹配能力持续增强,通过进口国际资源进一步完善气源结构 [4] - 双综业务快速增长,打造公司成长新动能,综合能源和综合服务业务迅速发展 [4] - 接驳业绩贡献度持续回落,但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4] - 资本开支回落,流动性保持高度充裕 [4]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7,041、113,507、111,004百万元,同比增长5.70%、6.04%、-2.21% [5]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248、6,812、7,809百万元,同比增长19.60%、9.03%、14.64% [5] - 2024-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75、3.00、3.44元/股 [5] - 2024-2026年市盈率分别为9.5、8.8、7.6倍 [5]
中国重汽:业绩高增,分红提升,公司稳健向上
中泰证券· 2024-09-05 12:1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5] 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95亿元 同比增长18.8% 归母净利润2.9亿元 同比增长38.9% 同时公司分红率从50%提升至55% [1] - 重卡业务销量快速增长 但盈利能力略微下降 上半年重卡销量12.50万辆 同比增长14.8% 国内销量5.66万辆 同比增长29.6% 出口销量6.84万辆 同比增长4.9% [1] - 轻卡业务销量快速增长 减亏明显 上半年轻卡销量5.69万辆 同比增长14.5% [1] - 新能源业务快速发力 上半年新能源重卡销量同比增长186.1% 市占率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新能源轻卡销量同比增长309% 市占率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 [1] - 发动机业务销量减少 但盈利能力改善 上半年发动机销量5.33万台 同比下降28.0% 营业利润率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 [1] - 金融业务收入增加 但盈利能力下滑 上半年金融业务收入7.5亿元 同比增长4.6% [1] - 国三淘汰政策有望刺激行业销量 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提前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最高可享受9.5万元补贴 [1] - 调整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66.0、72.1、78.1亿元 对应PE分别为7.5、6.9、6.4倍 股息率约7% [1] 财务数据 - 2023-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857.8、946.4、995.9、1034.8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4%、10%、5%、4% [1][2] - 2023-2026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为53.2、66.1、72.1、78.1亿元 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6%、24%、9%、8% [1][2] - 2023-2026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1.93、2.39、2.61、2.83元 [1][2] - 2023-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预测分别为14%、15%、14%、13% [1][2] - 2023-2026年毛利率预测分别为16.7%、15.8%、16.2%、16.6% [2] - 2023-2026年净利率预测分别为6.2%、7.0%、7.3%、7.6% [2] - 2023-2026年资产负债率预测分别为60.6%、56.2%、54.3%、52.3% [2] - 2023-2026年流动比率预测分别为1.2、1.3、1.2、1.3 [2] - 2023-2026年速动比率预测分别为1.0、1.1、1.2、1.2 [2] 现金流量 - 2023-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预测分别为113.7、16.7、123.9、128.9亿元 [3] - 2023-202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预测分别为-110.6、-45.3、-55.4、-63.5亿元 [3] - 2023-2026年融资活动现金流预测分别为-4.7、-19.1、13.9、13.9亿元 [3] - 2023-2026年每股经营现金流预测分别为4.12、0.60、4.49、4.67元 [2]
零跑汽车:自研筑核心竞争力,出海提成长天花板
华泰证券· 2024-09-05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零跑汽车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为31.24港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自研构筑核心竞争力,出海打开成长天花板。公司聚焦于10-20万主流价格带,新能源替代空间广阔,车型矩阵逐渐完善并开启"纯电+增程"双动力布局。[2] 2. 全域自研技术平台LEAP历经三代技术进化,降本卓有成效,打造产品性价比优势。[2] 3. 以Stellantis入股与零跑国际成立为标志,出海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公司首创轻资产出海模式,合资公司零跑国际将充分发挥公司和Stellantis各自比较优势。[2] 报告内容分组 公司概况 1. 零跑汽车成立于2015年,由大华股份共同创始人朱江明、傅利泉在杭州联合发起。公司管理层技术背景深厚,从业经验丰富。[14][15][16] 2. 公司融资步伐加快,近半年内相继追加两轮战略融资,为未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公司还实施了三次员工激励计划,高度绑定优秀人才。[19][20] 财务表现 1. 23年营收同比+35%,实现近四年净亏损首次收窄,进一步缩小与蔚来、小鹏的差距。公司毛利持续改善,23年全年毛利率首次实现转正。[21][22][23][24][25][26][27][28] 2. 规模效应逐渐显现,驱动单车盈利中枢上移,23Q3单车毛利转正。[29][30] 市场定位 1. 公司深耕10-20万元乘用车主流市场,新能源替代空间广阔。10-20万元是汽车市场主流价格带,仍存在较大新能源渗透空间。[32][33][34][35] 2.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表现强劲,市占率不断提升。而在海外市场,中国品牌电动汽车价格显著更低,具备续航性价比优势。[37][38][39][40][41][42] 产品矩阵 1. 公司车型矩阵逐渐完善,包括T03、C11、C01、C10和C16等多款车型,并开启"纯电+增程"双动力布局。[32][35][44][45][46][47][48][49][50][51] 2. 依托性价比优势,公司未来5-10年将持续聚焦10-20万元主流市场,并计划每年推出2-3款新车型。[46] 商业模式升级 1. 公司商业模式从1.0升级至2.0,首创轻资产出海模式并积极探索Tier 1供应商角色,打开公司成长天花板。[55][56] 2. 公司全域自研技术平台LEAP历经三代技术进化,自研自造核心部件覆盖整车成本约60%,构筑核心竞争力。[58][59][60][61] 技术优势 1. "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是公司LEAP3.0平台的中央大脑,在软硬件集成和平台应用能力上具备优势,大幅降本增效。[62][63][64][65][66][67][68][69] 2. 公司自研CTC电池技术和智能电驱产品线,在动力总成领域也有诸多亮点。[69][70][71][72] 3. 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不断迭代,智能化体验稳步提升。[73][74][75][76] 出海布局 1. Stellantis战略入股并与零跑国际成立,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打开成长天花板。[77][78][79][80][81] 2. 零跑国际将采取轻资产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双方比较优势。预计24-26年零跑国际销量和利润将为公司带来可观贡献。[82][83][84] 3. 公司技术输出能力不断提升,有望推进对Stellantis的技术授权,拓展技术出海可能性。[85][86] 盈利预测和估值 1. 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总销量分别为26.6/48.5/69.4万辆,同比+85%/+82%/+43%。营收分别为318.91/570.49/795.20亿元,同比+90%/+79%/+39%。[88][89][90][91][92] 2. 考虑到公司规模效应、全栈自研战略以及平台化降本的持续推进,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毛利率将分别为6.3%/9.8%/11.3%。[90] 3. 选取理想、蔚来和小鹏作为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5年0.67倍PS估值,对应目标价为31.24港币,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93]
华润万象生活:24H1业绩高于预期,商管表现亮眼
东方证券· 2024-09-05 12: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核心观点 - 公司24H1业绩高于预期,实现营收79.6亿元,同比+17.1%;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同比+36.0%;核心净利润17.7亿元,同比+24.2% [1] - 公司商管业务表现亮眼,精运营强化头部效应,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在营购物中心零售额/租金收入/NOI同比分别增长19.7%/19.7%/20.7% [1] - 公司物管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新增第三方合约面积2433万方,城市空间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4.9% [1] 分部门总结 商管业务 - 公司商管业务精运营强化头部效应,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在营购物中心零售额/租金收入/NOI同比分别增长19.7%/19.7%/20.7% [1] - 重奢项目零售额同比增长9.6%,非奢项目同比增长26.7%,零售额排名当地TOP3项目数量占比高达78.7% [1] - 公司新开业7座购物中心,开业效果及品质俱佳,上半年签约7个第三方项目,均为一二线城市项目 [1] 物管业务 - 公司物管业务规模稳健增长,新增第三方合约面积2433万方,期末公司物管总合约/在管面积达4.5/4.0亿方 [1] - 城市公共空间占比达31.0%,城市空间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24.9%,带动城市空间增值服务同比增长9%至0.61亿元 [1]
阿里巴巴-W:阿里巴巴首次覆盖报告:战略调整后的复苏与价值重估
中泰证券· 2024-09-05 11:43
阿里巴巴是中国电商生态的重要构建者 - 阿里巴巴先后引领了国内 ToB 和 ToC 电子商务的发展 [1][3][4] - 阿里巴巴推动了中国 ToC 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线上支付工具和快递物流网络 [5][6] 创新竞争者带来巨大挑战,变革有望缓解压力 - 拼多多的定位差异带来的平台设计领先,使其在消费者价值创造上优于阿里巴巴 [36][39][46] - 抖音的直播电商快速发展,但其冲击存在明显边界 [47][48][55][56] - 阿里巴巴已经意识到问题所在,正在进行渐进式改革以提升平台竞争力 [59][60][63][65] 投资评估:业务竞争力与资本配置改善,安全边际充分 - 阿里巴巴的资产负债表价值、稳定盈利能力和未来增长潜力为投资提供了充足的安全边际 [76][81][85][87] - 新管理层聚焦核心业务、大力回购等资本配置行为有助于实现股东价值 [68][71][72] - 综合来看,阿里巴巴当前估值显著偏低,给予"买入"评级 [93]
中国太保:Steam ahead with doubled 2Q net profit and strong NBV uptrend; revise up TP
招银国际· 2024-09-05 1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CPIC (2601 HK)的投资评级为BUY,维持其为行业首选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 - CPIC 1H24业绩强劲,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37.1%至251亿元,2Q净利润翻倍至133亿元,再次领先同业 [2] - 寿险和产险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3.0%和18.6%至200亿元和48亿元,得益于承保业务强劲和投资收益好于预期 [2] - 寿险新业务价值(NBV)在2Q保持强劲,同比增长13.5%至38亿元,在坚实的同比基础上实现增长 [2] 寿险业务 - 代理渠道和银保渠道的利润率分别提升2.6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推动NBV持续上升 [2] - 合同服务边际(CSM)从年初增长2.7%,高于1H23的1.9个百分点,反映公司新业务贡献和有效的经营变动提升了寿险盈利能力 [2] - 预计2024年全年NBV增长将维持中高个位数水平,得益于1H24的强劲表现和2H24参与式产品销售的推动 [2] 产险业务 - 产险综合成本率下降0.8个百分点至97.1%,得益于赔付率下降0.8个百分点和费用率持平 [2] - 汽车险综合成本率下降0.9个百分点至97.1%,主要由于费用率下降1.5个百分点抵消了赔付率上升0.6个百分点 [2] - 预计未来汽车险和创新险种(如健康险、责任险和商业财产险)将是公司重点发展方向 [2] 投资收益 - 公司总投资收益率达5.4%,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综合收益率达6.0%,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 [2][13] - 增加了高收益股票在FVOCI的配置,FVTPL资产也增加11.4%,带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长2.93倍 [2][13] - 预计下半年投资收益有望反弹 [2] 估值 - 我们将目标价上调至28.3港元(前为24.8港元),对应2024年0.4倍EV和0.9倍PB,维持买入评级 [3][7]
新希望服务:Robust expansion pace + anti-cyclical VAS; Maintain BUY
招银国际· 2024-09-05 1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目标价为2.79港元。[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公司2024年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18%和8%。毛利率有所下降至32.8%,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以上。[1] 2) 公司通过利用现有资源,新签约合同价值同比大涨227%,预计全年新签约合同价值将超过6亿元人民币,将带动2024年管理面积增长20%。[1] 3) 餐饮服务业务在疲弱的宏观环境下表现出周期性抗压能力,带动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贡献提升2.8个百分点至27.5%,预计2024年将进一步扩大至29%。[1]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8%至7.09亿元,基本物业管理和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分别增长28%和26%。商业运营收入由于客户资产交易导致合同丢失而下降10%。[1][4] 2) 毛利率下降4.9个百分点至32.8%,主要受到项目竞标加剧、房地产行业低迷和宏观环境疲弱的影响。[1][4] 3) 由于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下降3.8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仅下降1.6个百分点至16.7%,净利润同比增长8%。[1][4] 4) 应收账款状况良好,截至8月20日已降至正常水平3.5亿元。[1] 估值分析 1) 公司目前交易估值为2024年预测市盈率5.5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0.3倍。[8] 2) 公司具有快速扩张、增值服务抗周期性以及母公司稳定等优势,维持"买入"评级。[1]
华润万象生活:收入业绩高增,降本增效显著
中泰证券· 2024-09-05 11: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业绩高增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57亿元,同比增长17.1% [2] - 主要因管理规模持续增加,带来的商管运营服务和物业管理服务板块收入稳健增长 [2]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34%,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2] - 商业运营业务分部毛利率达到60.9%,较去年同期上升2.4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商业运营服务规模扩大,经营杠杆效应加强 [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4.06亿,同比减少7.1%,降本提质增效显著 [2] 商业板块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 截至2024上半年公司在营购物中心已达105座,总建筑面积11.5百万平方米 [2] - 在营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1007亿,同比+19.7%,业主端租金收入125.7亿元,同比+19.7% [2] - 业主端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至67.8% [2] - 公司写字楼业务实现收入9.60亿,同比+6.6% [2] 物业板块规模实现增长,增值服务结构优化 - 来自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为32.17亿,同比+13.1%,占总收入比例为40.4% [2] - 在管社区空间项目1335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77个,在管总建筑面积为2.60亿方,较去年同期增加0.31亿方 [2] - 针对开发商的增值服务收入3.37亿,同比-16.2%,主要因开发商整体获取及交付进度放缓影响 [2]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7.23亿,同比+25.6%,主要因向社区住户提供管家服务,润物直选等业务快速增长 [2] 财务数据总结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9.57亿元,同比增长17.1% [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17.66亿元,同比增长24.2% [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4%,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 [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4.06亿元,同比减少7.1% [2]
中国太保:蒸蒸日上 , 第二季度净利润翻了一番 , NBV 上升趋势强劲 ; 修正 TP
招银国际· 2024-09-05 10: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CPIC(2601 香港)被评为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 - 中国太平洋保险(CPIC)交付了强劲的上半年业绩,集团净利润同比增长37.1%,达到人民币251亿元,第二季度净利润达到了人民币133亿元,再次成为行业领头羊 [1] - 人寿和财产险净利分别增长43.0%和18.6%,达到人民币200亿元和48亿元,得益于稳健的承保和超出预期的投资收益 [1] - 第二季度人寿新业务价值保持强劲态势,同比增长13.5%,达到人民币38亿元,基于坚实的比较基数 [1] - 代理业务(+2.6百分点)和银保渠道(+5.6百分点)持续的利润率扩张,推动了新业务价值的增长 [1] - 合同服务边际(CSM)从年初上升了2.7%,比2023年上半年的增长率高1.9个百分点,表明保险公司的新业务贡献和运营效率变化对保险合同的金融风险变化产生了累积的正面影响 [1] - 总投资收入同比上涨46.5%,公允价值收益增长了2.93倍,这与增加的FVOCI股票和FVTPL资产配置相吻合 [1] 未来展望 - 预计2024年上半年(1H24)的净利润价值(NBV)增长稳健,同比增长22.8%,至人民币90亿元,其中第二季度(2Q24)同比增长13.5% [2] - 2024年下半年(2H24),预期产品组合将转向参与型政策,在9月获得牵引力,尽管参与型产品的边际低于传统产品,但由于上半年的稳定表现,全年NBV仍有望以中到高个位数水平保持增长 [2] - 核心代理人总数在2024年上半年(1H24)稳定在60,000人,较上年同期增长0.8%,推动代理NBV同比增长21.5%至人民币72亿元 [2] - 银行渠道NBV同比增长26.6%至17亿元,得益于边际扩张 [2] - 长期而言,管理层预计传统和参与型产品在组合中的比例将平衡,参与型产品的FY保费将超过50% [2] 财产险业务 - 在2024年上半年(1H24),CPIC P&C实现了CoR改进,下降了0.8个百分点至97.1%,主要得益于理赔比率下降0.8个百分点至71.4%,以及费用比率保持稳定在27.5% [3] - 汽车业务的CoR在1H24下降了0.9个百分点至97.1%,这是由于明显的费用率削减(-1.5个百分点)至25.7%,以抵消理赔比率上升0.6个百分点所带来的影响 [3] - 非汽车的承保比率(Combined Ratio,CoR)为97.2%,较上年同期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健康、农业和商业财产领域的CoR分别下降了0.4个百分点、0.3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 [3] 投资收益 - 太保年度总投资收益率为5.4%,优于同行,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综合收益率为6.0% [3] - 尽管利息收入因收益率曲线下降而轻微下滑(-5.3%),但由于股息增长了25.5%,净投资收入仍实现了1.7%的同比增长 [3] - 这与高收益股票在公允价值下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FVOCI)中所占比例增加有关,FVOCI股票自年初起增加了24%,至2024年半年度占总股票的55% [3] - 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FVTPL)资产自年初上涨了11.4%,达到6478亿元人民币,公允价值收益激增2.93倍至209亿元人民币 [3] 估值 - 我们将目标价格上调至港币28.3(之前的港币24.8),对应2024年的市盈率为0.4倍,市净率为0.9倍 [1] - 该股的市盈率为FY24E 0.31倍P/EV和0.64倍P/BV,意味着5.7%的收益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