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京东集团-SW:Q3业绩超预期,关注Q4国补红利释放
东方证券· 2024-11-22 15:33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2][4][9] 报告核心观点 - Q3业绩超预期,收入利润均超预期,Q4国补红利值得期待[1][2][3][4][9][10] 报告各部分总结 业绩表现 - FY3Q24业绩亮眼,24Q3实现营业收入2603.9亿元(yoy+5.1%),Non-GAAP归母净利润131.7亿元(yoy+23.9%)[1] - 分业务收入: - 商品收入:24Q3实现商品收入2046.1亿元(yoy+4.8%),其中带电业务受益国补增速转正,实现营业收入1225.6亿元(yoy+2.7%);日百业务势能不减持续高增,实现营业收入820.5亿元(yoy+8.0%);用户业务持续加大投入,季度活跃用户数与用户购买频次连续三个季度保持双位数增长[1] - 服务收入:24Q3实现服务收入557.7亿元(yoy+6.5%),其中平台业务实现收入207.6亿元(yoy+6.3%),3P商家成交用户同比高增20%以上,交易量上升带动佣金收入转正,广告收入双位数增长;物流及其他收入实现收入350.1亿元(yoy+6.5%)[1] - 分部情况: - 京东零售:24Q3实现收入2249.9亿元(yoy+6.1%),经营利润116.1亿元(yoy+5.5%),受益于家电3C及商超品类的高增Q3表现良好,预计Q4家电3C仍可维持高景气[1] - 京东物流:24Q3实现收入444.0亿元(yoy+6.6%),经营利润20.9亿元(yoy+624.3%)大超预期,规模效应提升叠加供应链优化盈利能力显著提升[1] 盈利预测 - 调整盈利预测,预测2024 - 2026年收入为11385/12098/12878亿元(原2024 - 2026年预测为11344/12087/12847亿元),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421/472/507亿元(原2024 - 2026年预测为418/431/447亿元)[2][3][9] 财务信息 - 2022A - 2026E主要财务信息预测,包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等指标及其同比增长情况,以及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财务比率[3]
同程旅行:经调整净利润超预期,核心OTA盈利改善明显
华福证券· 2024-11-22 15:00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5] 报告核心观点 - 同程旅行作为下沉市场OTA龙头,背靠腾讯和携程的流量及库存资源竞争优势突出,国内业务竞争力持续提升;积极布局国际市场,有望推动中长期收入&业绩增量释放。基于2024Q3以来公司核心OTA盈利改善明显,上调2024 - 2026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至27/33/39亿元(前值分别为26/31/3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4/12/10倍[2] 相关目录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Q3同程旅行实现营收49.9亿元/同比+51.3%,经调整净利润9.1亿元/同比+46.6%/经调整净利润率18.2%,业绩高于预期主要来自于核心OTA业务经营利润率同比+6.0pct至31.1%,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明显改善[1] - 2024Q3公司月均付费用户规模达4640万/同比+5.0%、创历史新高,年度付费用户规模2.3亿/同比+3.4%,年度服务人次达18.8亿/同比+19.9%[2] 业务拆分 - **核心OTA各业务收入增速均超20%** - 收入端,2024Q3交通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20.6%,机票量再创新高,其中国际机票业务量同比增长超110%;住宿业务收入13.8亿元/同比+22.2%,间夜量达历史新高,其中国际酒店业务量同比增长超130%,需求驱动与效率提升,交叉销售率提升至12%;其他业务收入6.1亿元/同比+23.7%,其中艺龙酒店科技平台保持扩张趋势,开业酒店规模超2100家;度假业务收入9.8亿元[1] - 经营利润端,2024Q3核心OTA经营利润12.5亿元/同比+50.4%/经营利润率31.1%,度假业务经营利润2384万元/经营利润率2.4%[1][2] 财务数据和估值 - **主营收入**:2022A为65.85亿元,2023A为118.96亿元,2024E预计为169.78亿元,2025E预计为194.79亿元,2026E预计为223.51亿元,2023年增长率为81%,2024年预计增长率为43%,2025年预计增长率为15%,2026年预计增长率为15%[2] - **归母净利润**:2022A为-1.46亿元,2023A为15.54亿元,2024E预计为19.12亿元,2025E预计为24.13亿元,2026E预计为29.73亿元,2023年增长率为1164%,2024年预计增长率为23%,2025年预计增长率为26%,2026年预计增长率为23%[2] - **EPS**:2022A为-0.06元/股,2023A为0.67元/股,2024E预计为0.82元/股,2025E预计为1.04元/股,2026E预计为1.28元/股[2] - **市盈率(P/E)**:2022A为-265.6,2023A为25.0,2024E预计为20.3,2025E预计为16.1,2026E预计为13.0[2] - **市净率(P/B)**:2023A为2.5,2024E预计为2.0,2025E预计为1.8,2026E预计为1.6[2] 基本数据 - 日期为2024 - 11 - 21,收盘价为18.04港元,总股本/流通股本为2326.14百万股,流通市值为41963.50百万港元,每股净资产为9.31港元,资产负债率为44.22%,一年内最高/最低价为22.55/12.38港元[3]
快手-W:DAU超4亿,平衡收入增长和利润释放
广发证券· 2024-11-22 14:32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合理价值为71.27港元/股[3] 报告核心观点 - 快手24Q3财报显示总收入311亿元人民币,YoY/QoQ+11%/+1%,NonGAAP净利润为39.48亿元,YoY/QoQ+24%/-16%,毛利率为54.33%,YoY/QoQ+2.6pct/-1.0pct,MAU达到7.14亿,YoY/QoQ+4%/+3%,DAU达到4.08亿,YoY/QoQ+5%/+3%,三季度单日时长为132分钟,YoY/QoQ+2%/+8%[1] - 24Q3广告稳健增长,电商GMV企稳。直播收入为93.38亿元,YoY/QoQ-4%/+0%;广告收入为176亿元,YoY/QoQ+20%/+1%;其他收入为41.59亿元,YoY/QoQ+18%/+0%;电商GMV为3342亿元,YoY+15%,QoQ+9%,电商抽佣Take Rate倒算为1.24%,同比基本持平,电商月活跃买家数持续提升至1.33亿[1] - 公司平衡收入增长和利润释放,在短剧和本地生活方面有小幅投入,促进收入持续健康稳定增长,同时AI方面的布局对后续商业化带来提效,略提高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预测。预计24 - 25年收入为1272/1410亿元,同增12.1%/10.9%,24 - 25经调整利润预计为177/225亿元[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 - 预计24 - 25年收入为1272/1410亿元,同增12.1%/10.9%,24 - 25经调整利润预计为177/225亿元[1] - 24Q4季度业绩预测显示收入、直播、广告、其他、电商GMV等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10] 用户指标 - 预计2024 - 2026年快手APP的月活(全年均值)同比增速为3%、3%和0%,月活规模分别达到7.01亿、7.20亿和7.20亿人。日活(全年均值)增速为5%/3%/1%,达到3.99亿/4.10亿/4.15亿人[13] 各项收入预测 - 24Q3电商GMV增速企稳在15%,预计24 - 25年电商GMV同比增速为17%、12%,随着佣金率的逐步提升,带动其他业务收入在24 - 25年分别达到176亿元和208亿元,同比增长25%和19%。广告业务预计24 - 25年达到727亿元和823亿元,同比增长21%、13%。直播业务预计24 - 25年达到369亿元和379亿元,同比增长 - 6%和3%。综上,预计快手总收入在24 - 25年达到1272亿元、1410亿元,同比增长12%和11%[14] 成本项预测 - 随着高毛利的电商和广告增长保持稳健,直播业务有所下滑,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的趋势较为明显,公司毛利率预计将在24 - 25年持续优化,预计24 - 25年公司毛利率分别达到55%和56%。略调高24 - 25年销售费用占收入比的预测至32%和31%,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预计在24 - 25年达到10%和10%,费用率预计企稳。预计在收入增长稳健,毛利率持续优化的趋势下,24 - 25年公司经调整净利润预计达到177亿元和225亿元,对应的利润率分别为14%和16%,同比增长73%和27%[17]
金山软件:游戏强劲,长线产品增多,办公蓄势,信创转暖
广发证券· 2024-11-22 14:31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5]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24Q3业绩公告,收入29.1亿元,同比+41.5%;运营利润11.4亿元,同比+204%,运营利润率39.3%,同比+21.0pct,环比+7.2pct;归母净利润4.13亿,剔除金山云减值影响后,同环比均大幅增长[2][3] 各业务板块情况 游戏业务 - 24Q3收入17.1亿元,同比+77.7%,环比+32.8%,《剑网3》持续展现韧性,《解限机》即将上线。《剑网3无界》移动端6月推出,用户数超预期,带来移动端增量,同时推动《剑网3》端游收入增长;《剑网3》10月底发布年度资料片,进一步增强玩家情感体验和活跃度。《解限机》计划2025年上线;8月结束首测,全球范围内引广泛关注,在Steam心愿单最高排17位,全球预约人数近300万;《剑侠情缘·零》、《剑侠世界4》已拿到版号,计划25年上线[3] 办公业务 - 24Q3收入12.1亿元,同比+10.5%。WPS AI功能持续优化,24Q3 C端订阅收入同比+17.2%。WPS 365带动国内机构订阅业务稳步推进SaaS转型,拓展规模性民企及地方国企客户。B端业务受益于党政信创领域下沉市场等因素,国内机构授权业务回暖。AI应用创新方面,文字伴写、AI Docs智能文档库、金山政务办公模型、AI智能助手WPS灵犀等核心能力和解决方案推出,WPS鸿蒙版发布,持续推动AI办公生态发展[3] 盈利预测 - 基本维持游戏、办公收入增速预测,略上调24年毛利率、下调销售费用率,预测24 - 25年公司收入为103.7/122.8亿元,运营利润为35.24/41.7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5.8/22.1亿元[3]
中通快递-W:利润符合预期,质量平衡与市场脉搏同频
广发证券· 2024-11-22 14:31
报告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24年15倍PE估值,对应港股和美股合理价值分别为183.64港元/股与23.59美元/股,均维持“买入”评级[4][6] 报告核心观点 - 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3.6亿元/yoy+12.8%、归母净利润64.3亿元/yoy-1.9%、调整后净利润74.2亿元/yoy+9.2%。其中24Q3,公司实现营收106.8亿元/yoy+17.6%、归母净利润24.0亿元/yoy+2.2%、调整后净利润23.9亿元/yoy+2.0%。业务量方面,前三季度公司完成业务量243.46亿件/yoy+13.3%,其中24Q3完成业务量87.23亿件/yoy+16.0%[2] - 毛利维持较快增长,税收返还影响净利数额。24Q3中通核心单票收入提升1.8%,同期行业单票价格同比下降11.8%,单票收入的提升源于更高价值包裹的占比持续提升,以及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22.1%。成本端,受益于规模效应、装载率与自动化效率提升,Q3公司单票分拣加运输成本同比下降8.4%,最终公司三季度毛利实现同比增长23.2%。但由于去年同期收到税收返还2.07亿元,而今年未有该返还,因此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与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所下降[3] - 重新平衡资源配置与定价策略,重视市场份额提升。今年来,公司业务结构的优化使得营收与经营利润率实现了良好的提升。但行业小件化趋势的延续给公司平衡服务品质、业务量和利润的整体战略带来了挑战,因此公司管理层决定进行调整,重新平衡资源配置与网络定价策略,从而重获业务量增长动力并扩大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3] 经营和财务数据 - 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3.6亿元/yoy+12.8%、归母净利润64.3亿元/yoy-1.9%、调整后净利润74.2亿元/yoy+9.2%。其中24Q3,公司实现营收106.8亿元/yoy+17.6%、归母净利润24.0亿元/yoy+2.2%、调整后净利润23.9亿元/yoy+2.0%。业务量方面,前三季度公司完成业务量243.46亿件/yoy+13.3%,其中24Q3完成业务量87.23亿件/yoy+16.0%[2] - 预计24 - 26年EPS分别为11.31、13.06、14.66元/股[4] - 24Q3中通核心单票收入提升1.8%,同期行业单票价格同比下降11.8%,单票收入的提升源于更高价值包裹的占比持续提升,以及直客业务收入增长122.1%。成本端,受益于规模效应、装载率与自动化效率提升,Q3公司单票分拣加运输成本同比下降8.4%,最终公司三季度毛利实现同比增长23.2%。但由于去年同期收到税收返还2.07亿元,而今年未有该返还,因此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与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所下降[3] 盈利预测 - 预计24 - 26年EPS分别为11.31、13.06、14.66元/股,给予公司24年15倍PE估值,对应港股和美股合理价值分别为183.64港元/股与23.59美元/股[4]
快手-W:DAU破四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1-22 14:04
报告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0港元[2] 报告核心观点 - 2024年第三季度快手多项数据表现良好,DAU破四亿(YoY+11.4%),毛利16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达到39.5亿元(YoY+24.4%,净利率12.7%),用户流量端达新高,用户总时长同比增长,外循环广告为线上营销业务主要驱动力,内循环广告稳健,内容场和泛货架协同拉动电商增长,可灵AI取得显著进展[2] 业绩数据 用户数据 - 2024年第三季度,快手应用的DAU为4.08亿(QOQ+3.3%,YoY+5.4%),MAU为7.14亿(QOQ+3.2%,YoY+4.3%),用户总时长同比增长6.2%,日活跃用户日均使用时长为132.2分钟(QOQ+8.3%,YoY+7.3%)[2] 财务数据 - 2024Q3公司营业收入QOQ -1.3%,YoY+17.0%,为311亿元,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升2.6%达到54.3%,经调整净利润达到39.5亿元(QOQ -15.6%,YoY+24.4%,净利率12.7%)[2] 业务数据 - 线上营销业务收入增长,外循环广告为主要驱动力(QOQ+0.7%,YoY+20.0%),传媒资讯、平台电商和本地生活等行业贡献主要增长,第三季度快手短剧的营销消耗同比增长超过300%,消耗峰值突破4,000万,IAA模式带动短剧消耗同比增长超300%,有超3亿的短剧用户基础,全自动投放解决方案渗透率达50%[2] - 内循环广告稳健,月动销投流商家同比增长,营销投放同比增长近20%,智能化投放产品巩固了平台商家的长效经营能力[2] - 包含电商收入的其他服务收入为42.1亿元(QOQ+0.2%,YoY+17.5%),GMV为3342亿元(YoY+15.1%),电商增速有所放缓,货币化率下降,短视频电商GMV环比增长近40%,短视频引流直播间的成交占总电商比例提升至27.0%,日均动销商家同比增长近,月活跃买家数同比增长12.2%达到1.33亿[2] 技术进展 - 可灵AI取得显著进展,版本实现技术突破,用户月活跃数超150万,并通过会员付费和API服务推动商业化,单月流水超千万人民币,快意模型大幅降低训练成本,适配短视频、直播和电商场景,“小快”AI月活峰值突破1800万,带动用户留存、商业化消耗及电商GMV显著提升[2]
小鹏汽车-W:三季度毛利率同环比双升,新品周期持续向上
国信证券· 2024-11-22 13: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小鹏汽车-W(09868.HK)的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鹏汽车在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了毛利率和净利率的同比提升,主要得益于研发和经营活动的降本增效 [1] - 小鹏汽车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销量和营业收入均实现了同比增长,新品周期持续向上 [1] - 小鹏汽车在2024年AI科技日活动上展示了多项尖端技术和创新,包括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图灵AI智驾体系和AI机器人等 [24] - 小鹏汽车的新车型P7+上市当天订单超过3万辆,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业收入和销量 - 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营业收入为101亿元,同比增长18%,销量为46,533辆,同比增长16.3%,环比增长54.0% [1] - 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销售收入为88.0亿元,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29%,主要由于交付量增加 [1] - 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服务及其他收入为13.1亿元,同比增长90.7%,主要由于与大众进行平台与软件战略以及电子电气架构技术合作有关的技术研发服务收入增加 [1] - 2024年第四季度,小鹏汽车的交付量预计为87,000-91,000辆,同比增长约44.6%至51.3% [1] 毛利率和净利率 - 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毛利率为15.3%,同比提升17.9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7.9%,同比提升27.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1个百分点 [1] - 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汽车业务毛利率为8.6%,同比提升14.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成本降低及车型产品组合改善 [1] - 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服务及其他利润率为60.1%,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5.8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来自技术研发服务的较高毛利率 [1] 研发费用和销售管理费用 - 2024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的研发费用率为16.2%,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销售、行政及一般费用率为16.2%,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2个百分点 [1] 新产品和技术 - 小鹏汽车在2024年AI科技日活动上展示了多项尖端技术和创新,包括小鹏鲲鹏超级电动体系、图灵AI智驾体系和AI机器人等 [24] - 小鹏汽车的新车型P7+上市当天订单超过3万辆,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1] - 小鹏P7+全系标配端到端AI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技术,提供行业领先的不依赖高精地图或激光雷达的城市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28] - 小鹏P7+全系标配高通8295P座舱芯片,整体性能提升50%,让AI智能小P不仅能听得懂人话,做到“理解得更深、想得更全、行动得更准”,更能一句话完成座舱功能设定 [29]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小鹏汽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9/885/118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0/-16/27亿元 [1]
中国燃气:全国城市燃气龙头,居民气占比奠定高顺价弹性,盈利有望触底反弹
东吴证券· 2024-11-22 13:46
报告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中国燃气“买入”评级[4]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燃气是全国城市燃气龙头,盈利有望触底反弹。公司现金流良好,具备安全边际[1] - 城燃价差修复,接驳业务转向内生拓展。多地推行天然气顺价政策,公司积极签订LNG低价低波动长协,同时积极拓展接驳业务,开发存量客户渗透率[2] - 发掘增值业务和综合能源服务,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极。全面布局增值业务,“壹品慧”计划分拆上市,同时落实绿色城市运营商战略,提供智慧化综合能源服务[3] 公司基本情况 - 中国燃气于2002年成立,同年港股上市,2008年起逐步发展液化石油气和增值服务业务,转变为综合能源供应服务商。2023/24财年公司城镇管网售气量235亿方,占全国消费量5.9%,龙头地位稳固[1] - 股权结构呈现分散性和国际化的特点。截至2024年9月,北控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合计持有公司45.02%的股权;创始人刘明辉合计持有公司12.75%的股权;美国资本集团合计持有公司7.85%的股权[105] 财务情况 历史财务情况 - 2018/19 - 2023/24财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呈现一定的波动。2023/24财年公司主营收入达814.10亿港元,同比减少11.50%;归母净利润降幅缩窄,为31.85亿港元,同比下降25.82%[110][111] - 2018/19 - 2023/24财年,公司各项期间费用都较为稳定,但销售净利率呈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高毛利接驳业务占比下降。2023/24财年公司销售净利率为4.71%[119][120] - 2018 - 2021财年公司的资本开支维持在70亿元上下,近年来公司启动智能微管网项目,更加注重轻资产投资,资本开支有限。随着业务的多样化拓展,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趋势向好,2023/24财年达到113亿港元,实现现金流与资本开支的良好匹配。同时,公司加大分红力度,2023/24财年股利支付率达到85.3%[123][124] 盈利预测 - 预计FY2025 - FY2027公司归母净利润40.17/44.64/49.14亿港元,同比26%/11%/10%,PE 8.7/7.9/7.1倍(2024/11/21)[4] - 预计公司FY2025 - FY2027收入可达919/962/1008亿港元,分部利润达到90/100/109亿港元,分部利润率9.82%/10.44%/10.83%[212] 业务分析 能源业务 - **城燃业务** - 多地推行天然气顺价政策,2023/2024公司毛差同比回升0.08元/方,盈利能力修复。公司积极签订LNG低价低波动长协,缓解成本压力[2] - 接驳业务占比下滑,但盈利可持续性增强。随着接驳业务增量放缓,公司积极开发存量客户的渗透率,2023/24财年城市用户渗透率提至71%[2][156][160] - **液化石油气业务** - LPG业务规模稳健发展,分部利润率修复。2023/24财年LPG采购价格回落较多,销售价差扩大,分部利润率由2021/22财年的0.14%回升至0.67%[186] - LPG业务一体化发展,整合上中下游优势,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上中下游垂直一体化LPG业务运营服务商[193] 增值业务和综合能源服务 - 增值服务业务分为传统城燃和壹品慧两个模块,全面布局增值业务,同时面向居民客户和工商业客户。增值业务盈利能力逐渐提升,分部利润率上行。“壹品慧”计划分拆上市,品牌效应转换经济价值[198][203][205] - 落实绿色城市运营商战略,提供智慧化综合能源服务。全面布局“源 - 网 - 荷 - 储”等领域,实现气、热、电系统的协同供应和闭合管理[208]
小米集团-W:手机、IOT和汽车进入正循环增长阶段
第一上海证券· 2024-11-22 13:46
报告投资评级 - 买入评级,目标价为32.91港元,有17.54%的上涨空间[2] 报告核心观点 - 报告对小米集团进行了全面分析,包括各业务板块的营收、利润、毛利率等财务指标,以及手机高端化、IoT业务发展、汽车业务进展等业务情况,并对未来业绩进行了预测,看好公司发展,维持买入评级[2] 各板块情况 手机业务 - 手机高端化初显成效,营收同比增长13.9%,国内高端手机出货量占比提升推动ASP同比提升10.6%,毛利率为11.7%,同比下降5.0个百分点,主要是核心零部件成本上升所致。红米K80即将发布,预计Q4手机出货增速将继续高于大盘,毛利率将为全年的低点[2] IoT业务 - IoT毛利率创新高,收入同比增加26.3%至261亿元,毛利率为20.8%,同比上涨2.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主要受益于国内智能大家电和全球平板、可穿戴业务表现优异。新零售渠道加速铺设,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大陆地区线下零售店数量已超13000家,预计年底达15000家,明年年底达20000家[2] 汽车业务 - 汽车业务向13亿元迈进,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价值量的车型比例提升。Q3交付39790台,全年计划向交付目标冲刺,盈利能力将持续提高,毛利率为17.1%。预计随着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汽车配置赠送权益的减少,汽车毛利率将会持续提高[2] 财务情况 - 2024年Q3实现营收925.53亿元,同比增长9.7%;净利润为4.4%,经调整净利润为18.7%;现金储备为1516亿元,同比增。总营业收入预计2022 - 2026年分别为2800.44亿元、270.97亿元、355.943亿元、448.323亿元、518.376亿元,对应变动分别为-14.70%、-3.24%、31.36%、25.95%、15.63%;净利润分别为25.03亿元、174.74亿元、198.72亿元、239.20亿元、317.63亿元,对应变动分别为-88.65%、598.25%、13.72%、20.37%、32.79%;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85.18亿元、192.73亿元、251.18亿元、285.47亿元、370.91亿元,对应变动分别为-61.35%、126.26%、30.33%、13.65%、29.93%[2][5]
京东健康:24Q3点评:线上医保有序推进,经营利润保持三位数增长
天风证券· 2024-11-22 12:59
投资评级 - 京东健康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京东健康2024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33.02亿元,同比增长14.8% [1] - 经营利润为5.52亿元,同比增长216.0%,经营利润率为4.1%,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 [1] - Non-IFRS经营利润为8.62亿元,同比增长15.7% [1] - 公司在广州、深圳、成都等10个城市开通医保个账线上支付服务,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在12个城市提供线上医保结算服务,累计接入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近2000家,覆盖人口过亿 [1] - 年度活跃用户数达1.81亿,占中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的近50% [1] - 公司推出超过100项上门检测及27项居家护理服务,覆盖全国14个城市 [1] - 京东双十一期间,医疗药品、营养保健、医疗器械等各品类迎来全面增长,近5000万用户参与"单单返现活动",采销直播间订单量同比增长7.2倍,成交额同比增长近3倍 [1] - 公司与Swisse、inne、Move Free益节、燕之屋、GNC、万益蓝WonderLab等品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未来三年实现销售额增长300% [1] 运营数据 - 港股总股本为3,190.47百万股 [1] - 港股总市值为91,247.30百万港元 [1] - 每股净资产为28.6港元 [1] - 资产负债率未明确 [1] - 一年内最高/最低股价为40.85港元/19.48港元 [1] 投资建议 - 调整2024-2026年收入预测为585/647/71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46/50/61亿元 [1] - 长期看好公司作为自营医药电商的强化、活跃用户继续渗透以及行业领先的全渠道供应链能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