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产品

搜索文档
小米集团-W(01810):汽车毛利率表现持续强劲,看好公司长期价值成长
浦银国际· 2025-08-26 15:55
浦银国际研究 公司研究 | 科技行业 小米集团(1810.HK):汽车毛利率表 现持续强劲,看好公司长期价值成长 图表 1: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2023-2027E) | 人民币百万元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 | 270,970 | 365,906 | 480,258 | 632,234 | 756,748 | | 同比增速 | (3%) | 35% | 31% | 32% | 20% | | 经调整净利润 | 19,273 | 27,235 | 41,555 | 57,939 | 71,496 | | 同比增速 | 126% | 41% | 53% | 39% | 23% | | 目标 P/E (x) | 90.2 | 63.7 | 41.7 | 29.9 | 24.3 | E=浦银国际预测 资料来源:公司报告、浦银国际 沈岱 首席科技分析师 tony_shen@spdbi.com (852) 2808 6435 黄佳琦 科技分析师 sia_huang@spdbi ...
小米集团-W(01810.HK):品牌势能仍足 待汽车产能释放及新车周期启动
格隆汇· 2025-08-23 10:40
业绩表现 - 2025Q2公司non-gaap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75% [1] - 核心业务利润111亿元,汽车及新业务亏损3亿元,较2025Q1的5亿元有所收窄 [1]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415/555/686亿元,对应同比增长52%/34%/24% [1] 手机业务 - 2025Q2手机业务收入455亿元,ASP同环比分别下滑3%和11% [1] - 手机业务毛利率环比下滑0.9个百分点至11.5% [1] - 非洲市场出货量占比提升及海外市场价格战激烈影响ASP表现 [1] IoT业务 - 2025Q2 IoT收入387亿元,同环比分别增长45%和20% [1] - 增长主要来自大家电品类,毛利率环比下滑2.7个百分点至22.5% [1] - 毛利率下滑主要受618促销活动影响 [1] 汽车及新业务 - 2025Q2汽车业务收入213亿元,出货量8.1万台,ASP达25.4万元环比提升 [1] - 汽车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3.2个百分点至26.4%,主要因su7 ultra出货拉动 [1] - 平台标准化和选配率提升助推毛利率超预期 [1] 未来展望 - 公司目标2025下半年某个月或某个季度实现汽车业务盈利 [2] - 2025Q3汽车业务亏损预计继续收窄 [2] - 2025Q4手机业务毛利率有望受益新品集中发布环比改善 [2] 业绩预测 - 2025Q3主业净利润预计环比下滑 [2] - 手机业务因存储涨价且无新品上市,预计毛利率环比下滑至11% [2] - IoT业务收入预计季节性环比下滑至300亿元左右,毛利率有望改善 [2]
小米集团-W(01810):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品牌势能仍足,待汽车产能释放及新车周期启动
开源证券· 2025-08-21 11:1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当前股价52 55港币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30 1/22 6/18 2倍 [4] 核心业务表现 - **手机业务**:2025Q2收入455亿 ASP同比下滑3% 环比下滑11% 主要受非洲市场出货占比提升及海外价格战影响 毛利率环比下滑0 9pct至11 5% [5] - **IoT业务**:2025Q2收入387亿 同比增长45% 环比增长20% 超预期 主要来自大家电增长 毛利率环比下滑2 7pct至22 5% 受618促销影响 [5] - **互联网业务**:2025Q2收入91亿 环比持平 毛利率75 4% [5] - **汽车及新业务**:2025Q2收入213亿 出货量8 1万台 ASP环比提升至25 4万元(2025Q1为23 8万元) 毛利率环比提升3 2pct至26 4% 超预期 主要因su7 ultra出货及选配率提升 [5]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下调至415/555/686亿(原471/674/731亿) 对应同比增长52%/34%/24% [4] - 2025Q2 non-gaap净利润108亿 同比增长75% 核心业务利润111亿 汽车及新业务亏损收窄至3亿(2025Q1为5亿) [5] 未来展望 - **手机业务**:2025Q3毛利率预计环比下滑至11% 因存储涨价且无新品 2025Q4有望改善 [6] - **IoT业务**:2025Q3收入预计季节性环比下滑至300亿左右 毛利率或改善 [6] - **汽车业务**:2025Q3亏损或继续收窄 目标2025H2某阶段实现盈利 [6] - 2026年新车产品周期或成为中期驱动因素 [4] 估值与市场表现 - 总市值13,675 89亿港元 近3个月换手率36 45% [1] - 2025Q2股价表现跑赢恒生指数 区间涨幅达240%(恒生指数同期涨幅未披露) [3]
小米集团-W(01810):Q2收入及利润续创新高,关注大家电出海与二期工厂爬坡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0 13:45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8]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E营业收入4,854亿元(同比+33%),2027E达7,258亿元(CAGR 22%)[2][9] - 2025E经调整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60%),2027E达649亿元(CAGR 27%)[2][9] - 2025E毛利率22.8%(同比+1.9ppt),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25.4%贡献显著[9] 业务分项表现 智能手机 - Q2收入455亿元(同比-2%),ASP 1,073元(同比-2.7%)[8] - 中国高端市场份额提升:4-5k价位段份额24.7%(同比+4.5ppt)[8] - 全年出货量目标下调至1.75亿部,中长期维持2亿部目标[8]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 - Q2收入387亿元(同比+45%),超预期[8]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66%,空调出货量540万台(同比+60%)[8] - 2025年为出海元年,已布局东南亚/欧洲,Q3拓展非洲/拉美[8] 智能电动汽车 - Q2收入213亿元,交付8.13万辆(ASP 25.37万元)[8] - 毛利率26.4%(环比+3.3ppt),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元[8] - 维持全年交付35万辆指引,2027年进军欧洲市场[8] 增长催化剂 -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产能爬坡[8] - 大家电及汽车出海业务扩张[8] - AI+OS+芯片技术进展(2025年研发投入300亿元,25%投向AI)[8] 估值指标 - 2025E PE 29X,2026E降至24X[2][8] - 2025E ROE 20.1%,较2024年提升6.71ppt[2][9]
中银国际:微降小米目标价至74.4港元 下调次季营收预测至1140亿元
财经网· 2025-08-13 23:28
财务预测调整 -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营收预测从1230亿元下调至1140亿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从109亿元下调至104亿元 [1] - 毛利率预估略有下降,主要因低端手机组合增加及储存成本上升 [1] - 国内二季度部分省市暂停手机及IoT补贴影响业绩 [1] 业务板块表现 - 手机出货量按季微增4250万部 [1]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板块二季度将进一步减亏 [1] - 下半年创新业务有望如期盈利 [1] 产能与销量预测 - 二期工厂投产时间略慢于预期 [1] - 2025年销量预测小幅下调至40万台 [1] - 2026年70万台销量预测有上调空间 [1] 估值与评级 - 股价自近期高点回调16% [1] - 现阶段估值极具吸引力 [1] - 维持行业首选和"买入"评级 [1] - 目标价从75.25港元小幅下调至74.4港元 [1]
大行评级|中银国际:微降小米目标价至74.4港元 下调次季营收预测至1140亿元
格隆汇· 2025-08-13 15:48
营收及利润预测调整 - 小米集团第二季度营收预测从1230亿元下调至1140亿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从109亿元下调至104亿元 [1] 手机业务表现 - 小米手机出货4250万部按季微增 [1] - 低端组合增加叠加储存成本上升导致预估毛利率略有下降 [1] - 国内二季度部分省市暂停手机及IoT补贴 [1] 创新业务展望 -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板块二季度将进一步减亏 [1] - 创新业务有望在下半年如期盈利 [1] - 二期工厂投产时间略慢于预期导致2025年销量预测小幅下调至40万台 [1] - 2026年70万台的销量预测有上调空间 [1] 估值及评级 - 小米股价自近期高点回调16%后估值呈现吸引力 [1] - 对中期可持续性增长展望不变 [1] - 维持行业首选评级"买入" [1] - 目标价从75.25港元小幅下调至74.4港元 [1]
港股异动丨小米一度跌超5%,大和预计Q2智能手机出货量或低于预期
格隆汇· 2025-08-07 11:37
股价表现 - 小米集团-W(1810 HK)盘中跌超5% 报51 2港元 股价创6月13日以来新低 [1] 业绩预测 - 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略低于先前预测 主要受印度市场同比下降25%拖累 [1] - 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为1126亿元人民币 略低于市场预期 [1] - 调整后净利润为102亿元人民币 符合市场预期 [1] - 下调2025年下半年IoT收入预测 反映国家补贴政策调整 [1] 市场份额与毛利率 - 全球市场份额在2025年第二季度达到15%的历史新高 但以毛利率下降为代价 [1] - 因智能手机毛利率预测向下修订 下调2025-2027年每股盈测2%-7% [1] 目标价调整 - 目标价从78港元下调至72港元 基于2025至2026年平均36倍市盈率(原为38倍) [1] - 维持"买入"评级 [1]
资金动向 | 北水连续3日加仓美团,抛售小米超15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24 20:22
南下资金流向 - 6月24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25.89亿港元 [1] - 净买入前五:美团-W 7.85亿、中芯国际7.23亿、建设银行6.93亿、信达生物5.99亿、泡泡玛特5.26亿 [1] - 净卖出前五:小米集团-W 15.51亿、腾讯控股9.44亿、阿里巴巴-W 7.51亿、小鹏汽车-W 4.2亿、中国海洋石油3.41亿 [1] - 南下资金连续18日净卖出腾讯共计196.752亿港元 [3] - 连续5日净卖出阿里巴巴共计27.4993亿港元 [3] - 连续10日净买入建设银行共计65.4647亿港元 [3] - 连续4日净买入中芯国际共计19.5983亿港元 [3] 个股表现 - 小米集团-W涨3.7%但净卖出10.83亿港元 [3] - 美团-W跌1.1%但净买入5.14亿港元 [3] - 山东墨龙暴跌23.4% [3] - 阿里巴巴-W涨1.7%但净卖出4.7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涨1.0%且净买入3.94亿港元 [3] - 泡泡玛特涨3.3%且净买入2.64亿港元 [3] - 建设银行涨2.6%且净买入6.93亿港元 [3] 公司动态 - 美团优选关停部分区域业务,聚焦广东、杭州等优势区域 [4] - 美团闪购和小象超市优先级提升,将全面拓展闪购品类 [4] - 信达生物CLDN-18.2 ADC产品IBI343拟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 [4] - 泡泡玛特被摩根大通给予"增持"评级,目标价330港元 [5] - 小米集团物联网业务高端化推动长期增长,大和上调目标价至78港元 [5] - 中国海洋石油受国际原油期货大跌7.22%影响 [5] - 腾讯控股连续27日回购,6月24日回购98.5万股耗资5亿港元 [5]
国证国际港股晨报-20250609
国证国际· 2025-06-09 11:47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展开贸易谈判利好投资情绪,维持港股正起动新一波行情,预期港股有力挑战 5 月中高位;小米集团 2025Q1 业绩超预期增长,各业务板块均较快增长,按 SOTP 估值给予公司 60.5 港元每股目标价,有 17.4%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4][8] 国证视点 - 连涨 3 日后,上周五港股转跌,恒指于 24000 点心理关口前遇压,高开 34 点后最高升 44 点,买盘高位承接力不足,最低跌 133 点,收报 23792 点,跌 114 点或 0.48%,恒生科指全日跌 0.63%跑输大盘;全周港股涨 502 点或 2.16%,恒生科指涨 2.25%与大盘基本持平 [2] - 港股通交易连续八日净流入,上周五北水净流入 67.66 亿港元,较上周四大增 813%;净买入最多的个股依次是比亚迪 1211.HK、美团 3690.HK、建行 939.HK;净卖出最多的依次是腾讯 700.HK、理想汽车 2015.HK、中芯 981.HK [2] - 12 个恒生综合行业指数中 6 个上扬 6 个下跌,领涨板块为材料、医疗保健综合企业及地产建筑,涨幅 2.44%-0.52%;领跌板块包括可选消费、电信、资讯科技及公用事业,跌幅 0.91%-0.42% [3] - 上周五美股重回升轨,科技股反弹带动大盘向好,三大股指道指、标指及纳指分别涨 1.05%、1.03%及 1.20%;5 月非农业职位增加 13.9 万个超预期,失业率 4.2%连续三月持平符合预期,显示劳工市场稳健,美联储可能推迟降息决策,特朗普批评美联储应立即减息 1%,数据公布后美国长债息率走高,十年债息重回 4.5%之上 [3] - 今周市场焦点是关税谈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 6 月 8 至 13 日访问英国期间将与美方举行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美国与日本及印度等国家的谈判进度也受关注 [3] 公司点评(小米集团 1810.HK) - 手机业务量价齐升,高端化持续突破,2025Q1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 506 亿元(+8.9%YoY),全球出货量 4180 万台(+3.0%),国内出货量份额同比提升 4.7 个百分点至 18.8%重回第一,全球连续 19 个季度位居前三,Q1 全球智能手机 ASP 达 1211 元(+5.8%),毛利率 12.4%同比下降 2.4 个百分点,因核心零部件价格上升 [6] - IoT 与生活消费规模效应推动盈利提升,2025Q1IoT 与生活消费产品收入 323 亿元(+58.7%YoY),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增 113.8%,洗衣机、冰箱出货量创历史新高;AIoT 平台连接设备数 9.4 亿(+20.1%YoY),5 件以上设备用户数 1930 万(+26.5%YoY),米家 APP 月活 1.06 亿(+19.5%YoY),生态粘性持续增强;期间分部毛利率 25.2%,同比提升 5.4 个百分点,因智能大家电及若干生活消费产品毛利率上升及收入占比增加 [7] - 汽车交付量强劲,盈利扭转在即,2025Q1 智能电动汽车收入 181 亿元,交付 75,869 辆 SU7 系列,累计交付超 25.8 万台,ASP 约 23.8 万元,毛利率 23.2%显著高于行业平均;豪华 SUVYU7 系列 5 月发布;截至 3 月底,中国大陆 65 个城市布局 235 家汽车销售门店;25Q1 汽车及 AI 创新业务毛利率为 23.2%,同比提升 10.6 个百分点,分部经营亏损为 5 亿元 [8]
小米集团-W(01810):IoT及EV增长带动季度净利润站上百亿,中国区手机份额重回第一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30 18: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集团25Q1营业收入、经调整净利润再创新高,业绩超预期主要由于IoT业务高增及毛利率提升、电动汽车毛利率超预期 [7] - 上调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基于大家电等核心品类带动IoT业务的增速和毛利率提升,以及下半年推出YU7将进一步强化EV产品矩阵,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10亿、3659亿、4836亿、5808亿、6889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 3%、35%、32%、20%、19% [2] - 2023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3亿、273亿、427亿、484亿、58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7%、42%、56%、13%、21% [2] - 2023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6、1.07、1.68、1.90、2.30元/股,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34%、13.39%、18.78%、17.05%、17.44% [2] - 2023 - 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64、45、29、25、21,市净率分别为8、7、5、5、4 [2] 事件分析 - 小米集团25Q1收入1113亿元,同比 + 47%,连续两个季度超千亿;经调整利润107亿元,同比 + 65%,首次超百亿 [7] - 管理层重申深耕底层技术,2025年研发费用指引300亿元,其中1/4将投入到AI;2026 - 2030研发费用指引2000亿元,年均400亿 [7] 各业务情况 手机业务 - Q1中国区手机出货量增长40%,策略微调为注重产品结构多于规模;手机收入506亿,同比 + 9%;毛利率12.4%,同比 - 2.4ppt;ASP 1211元创历史新高,同比 + 6% [7] - 全球出货量41.8百万台,同比 + 2.6%,连续7Q增长;份额14.1%,连续19Q前三;中国出货量13.3百万台,同比 + 40%;份额18.8%,连续5Q提升,时隔十年重回第一 [7] IoT业务 - IoT收入323亿元,同比 + 59%;毛利率25.2%,qoq + 4.7ppt;家电/平板/TWS核心品类全数表现优异 [7]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 + 114%;空调出货量超110万台,同比增长65% +;冰箱出货量超88万台创新高,同比增长65% +;洗衣机出货量超74万台,同比增长100% + [7] - 平板收入同比 + 73%,出货量增速56%;份额8.3%,首次排名第三;可穿戴收入同比 + 56% [7] 服务业务 - 服务收入91亿元,同比 + 13%;毛利率76.9%,同比 + 2.7ppt,主要由于广告收入占比提升及毛利率提升 [7] - 广告收入66亿元,同比 + 20%;游戏收入12亿元,同比持平;中国大陆地区收入创新高至64亿元,同比 + 15% [7] 智能电动汽车及AI创新分部 - 该业务Q1收入186亿元,交付7.69万辆;经营亏损大幅减少至5亿元;销售服务网络扩张,截至3月底,在中国大陆地区65个城市开业235家门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