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oT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甬矽电子:向海外客户提供多类产品封装测试定制服务
新浪财经· 2025-11-25 17:09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新浪财经从公开信息中摘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新浪财经不保证数据的准确 性,内容仅供参考。 董秘回答(甬矽电子SH688362): 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向海外客户提供服务的产品包含IoT、车规、高端PMIC产品等,并可根据客户 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封装测试服务。感谢您的关注!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投资者提问: 关注到贵司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有提到关于台湾和欧美大客户的验证情况,请问该部分在验证 业务,是否与人工智能业务有关呢? ...
小米集团-W(1810.HK):发挥规模和品类优势 吸收存储超级周期影响
格隆汇· 2025-11-21 11:44
机构:华泰证券 研究员:黄乐平/陈旭东/于可熠 小米发布3Q25 业绩,总收入同比增长22%到1,131 亿元,符合我们此前预期;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 80.9%至人民币113.1 亿元,超彭博一致预期12.6%。通过这次业绩会,我们认为,存储超级周期是影响 小米2026 年股价和业绩表现的重要变量。和其他手机厂商相比,小米在1)手机出货量市场规模(全球 第三)、2)高端手机占比、3)家电等受存储影响较小的非手机业务的规模上具有明显优势,抗行业周 期能力较强。我们下调公司2026/2027 年盈利预测,反映存储涨价对手机业务的影响,继续看好公司在 智能电动车和智能家电的发展机遇。我们下调公司目标价至53.8 港币(前值:65.4 港币),包含非汽车 (34.43 港币),汽车(19.35 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智能手机/IoT/互联网业务:产品高端化战略部分抵消存储涨价影响三季度,1)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 4330 万台(+0.5%yoy),全球市场份额13.6%(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同比-0.6pp 至11.1%,在存储 涨价大背景下显示韧性。2)IoT 业务收入+5.6%yoy 至276 亿元,毛利 ...
小米集团-W(01810.HK)季报点评:3Q25净利润超预期 汽车首次单季度盈利
格隆汇· 2025-11-21 11:44
业绩概览 - 3Q25公司收入为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较预期略高0.7% [1] - 3Q25经调整归母净利润为113.11亿元,同比增长80.9%,较预期高出7.1%,主要因IoT、互联网服务及汽车毛利率超预期 [1] - 3Q25汽车及创新业务实现盈利7亿元 [1] 智能手机业务 - 3Q2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25万台,同比增长0.5% [1] - 3Q2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份额为13.6%,在拉美、中东、欧洲、东南亚、非洲的市场份额分别提升1.5、0.5、0.5、1.2、0.9个百分点 [1] - 3Q25智能手机平均售价同比下降3.6%至1063元,主因境外ASP下降,但中国大陆ASP在高端化趋势下同比上升 [1] - 3Q25智能手机毛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11.1%,主因中国大陆竞争加剧 [1] 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 - 3Q25 IoT收入同比增长5.6%至276亿元 [2] - 细分产品中,若干生活消费品、可穿戴产品收入增速分别为20.4%、22.5%,大家电收入下滑15.7% [2] - 大家电收入下滑主因国补退坡及竞争加剧,但ASP同比上升 [2] - 公司智能家电工厂于10月正式投产,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产业赋能 [2] 互联网业务 - 3Q25互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至94亿元 [2] - 3Q25互联网业务毛利率为76.9% [2] 汽车与创新业务 - 3Q25汽车交付10.9万台,平均售价提升至26.0万元,主因SU7 Ultra与YU7交付增加 [2] - 伴随规模效应,3Q25汽车及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达25.5%,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 [2] - 展望26年,随着产能释放和后续车型发布,预计汽车交付量持续增长及利润加速释放 [2] - 看好公司"人车家"全生态模式的长期价值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考虑存储涨价压力,下调25/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7.5%/9.8%至404.9亿元/577.7亿元 [2] - 当前股价对应25/26年市盈率分别为24倍/17倍 [2]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因盈利预测调整,下调目标价10.9%至53元,对应25/26年市盈率分别为31倍/22倍,潜在涨幅30% [2]
【小米集团(1810.HK)】汽车业务首次单季盈利转正,但手机&汽车毛利率或将面临压力——2025三季度业绩点评(付天姿/黄铮)
光大证券研究· 2025-11-21 07:03
核心业绩表现 - 公司3Q25实现总收入1131亿元,同比增长22.3%,环比下降2.4% [4] - 实现Non-IFRs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增长80.9%,环比增长4.4%,Non-IFRs净利率为10% [4] - 智能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首次实现单季度正向盈利7亿元 [4] 智能手机业务 - 3Q25智能手机收入460亿元,同比下降3.1%,环比微增1% [5] - 智能手机出货量4330万台,同比增长0.5%,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连续21个季度市占率全球前三 [5] - 智能手机平均售价为1062.8元,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1%,海外市场ASP下降是主因,但国内高端产品小米17系列出货占比提升至24.1%起到缓冲作用 [5] - 智能手机毛利率为11.1%,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主要受核心零部件价格上涨及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5] - 预计4Q25至1H26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仍将承压,因内存成本上涨趋势延续且终端涨价传导有限 [5]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3Q25 IoT业务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环比下降28.8%,呈现季节性回调 [6] - 智能大家电收入同比下滑15.7%,环比大幅下滑64.8%,受空调淡季、国家补贴退坡及竞争加剧影响 [6] - IoT业务毛利率提升至23.9%,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环比上升1.4个百分点,得益于高毛利产品出货量提升 [6] - 展望未来,IoT业务的出海策略与重点品类布局将成为关键,武汉新工厂有望支撑高端化突破与成本优化 [6] 互联网服务业务 - 3Q25互联网服务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0.8%,环比增长3.1%,创历史新高 [7] - 2025年9月全球月活用户规模达7.42亿,同比增长8.2% [7] - 广告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4%至72亿元,境外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19.1%至33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7][8] - 互联网服务毛利率提升至76.9%,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 [8] 智能汽车等创新业务 - 3Q25汽车等创新业务收入29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99.2%,环比增长36.4% [9] - 小米汽车出货10.9万辆,平均售价同比提升9.0%,环比提升2.5%至26.0万元,受益于高ASP的YU7和SU7 Ultra系列交付 [9] - 该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5.5%,并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正向盈利7亿元 [9] - 公司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单车最高补贴1.5万元,短期可稳定终端需求,但中长期可能侵蚀2026年利润,叠加行业竞争,汽车业务毛利率面临下行风险 [9]
小米:补贴退了,汽车真撑得起门面?
36氪· 2025-11-19 12:05
整体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总收入达1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超出市场预期的1125亿元 [1][21] - 整体毛利率提升至22.9%,高于市场预期的22.7% [1][24] - 增长主要由汽车业务驱动,传统业务(手机及AIoT)收入同比仅增长1.6% [1][21] 汽车业务 - 汽车业务收入为290亿元人民币,符合市场预期 [1][26] - 汽车出货量达10.9万台,单车均价提升至26万元人民币,主要受价格较高的YU7车型出货增加带动 [1][26] - 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5.5%,与市场预期的25.6%基本持平,但环比小幅下滑,主要因高毛利率的SU7 Ultra车型占比减少 [1][24] - 汽车业务核心经营利润为6.8亿元人民币,首次实现盈利 [1][5] 智能手机业务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为46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3.1%,符合市场预期 [2][31] - 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330万台,同比增长0.5%,但手机均价同比下滑3.6%至1062元人民币 [2][36] - 手机业务毛利率下滑至11.1%,受市场竞争加剧及存储等核心零部件成本上涨影响 [2][37] - 分市场看,国内出货量同比下滑1.8%,海外出货量增长2.7% [2][33] IoT与生活消费品业务 - IoT业务收入为2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381亿元,增速较前几个季度的40%以上显著回落 [3][12][39] - 增速放缓主要受“国补”政策收紧影响,尤其是大家电产品收入出现两位数下滑 [3][13][39] - IoT业务毛利率为22.9%,环比提升0.4个百分点 [43] 互联网服务 - 互联网服务收入为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8%,超出市场预期的92亿元 [4] - 增长主要由广告业务带动,广告收入达72亿元,同比增长16.1% [42] - 增值服务收入约为22亿元,同比下滑3.6% [42] - 全球MIUI月活跃用户数达7.42亿,同比增长8%,但每用户平均收入仅增长2% [4][42] 利润与费用 - 主营业务核心经营利润为67亿元人民币,核心经营利润率为5.9% [5][51] - 传统业务核心经营利润约为60.3亿元,汽车业务核心经营利润为6.8亿元 [5][51] - 调整后净利润为113亿元,但该调整方式存在争议 [5][51] - 三项费用合计192亿元,费用率回升至17%,部分受汽车业务经营费用增加影响 [48] 市场与竞争态势 - 小米汽车当前积压订单约40万辆,但周新增订单已下滑至4000-5000辆,若此趋势持续,预计在2026年年中消耗完积压订单,供需关系可能逆转 [9][10][30] - 手机业务面临存储成本持续上涨压力,可能进一步挤压毛利率或抑制市场需求 [19] - 在“国补”政策收紧背景下,IoT业务高增长预期被打破,未来存在负增长可能性 [14]
卢伟冰称小米不盲目跟价格战,IoT营收毛利率连增7季
新浪科技· 2025-11-18 21:09
公司财务表现 - IoT业务第三季度营收为276亿元,同比增长5.6% [1] - IoT业务第三季度毛利率达到23.9%,同比提升3.2个百分点 [1] - IoT业务营收和毛利率均连续7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1] - 大家电业务毛利率和平均售价双双提升 [1] 公司战略与展望 - 公司不主动打价格战、不盲目跟进价格战,而是以创新激活用户需求 [1] - 公司研发投入远超预期 [1] - 大家电出海具备巨大潜力,今年已出海东南亚和欧洲市场 [1] - 公司计划在明年进一步加大家电出海力度 [1]
小米25q3业绩投资人点评
新浪财经· 2025-11-18 20:03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手机智能业务单季收入475亿元,同比减少3.1%,环比增加4.4% [1] -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单季收入261亿元,同比仅增5.6%,环比大幅下滑33% [1] - 互联网服务业务单季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4% [1] - 汽车业务单季收入达29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00%,环比增长40% [1] - 公允价值变动等非核心收益单季达82亿元,占税前净利润比值接近50%,排除该影响后核心税前净利润增长约12.4% [1] - 折旧费用单季达13亿元,同比增加44%,环比增加8% [2] 各业务板块分析 - 手机消费下滑已成定局,整体不看好 [1] - IoT业务增长严重不及预期,因国补政策退出及市场趋于饱和 [1][4] - 互联网服务业务表现稳定 [1] - 汽车业务受舆论影响巨大,是影响公司整体估值的主要因素 [1][4] - 手机与互联网业务受经济下行及存储涨价影响,估值可能承压 [3] 市场与估值 - 内资近期买入120亿元,但股价仍稳步下滑,显示外资为股价主导力量 [2] - 公司当前市值约1.06万亿港币,其中汽车业务估值约6600亿港币,相当于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市值之和 [4] - 传统业务年利润预期在150亿至300亿元之间,整体估值达到5000亿港币已属不错 [4] - 公司估值核心在于汽车业务的新增订单情况,存在从科技股向消费股转变的可能性 [4]
小米集团-W(01810.HK):3Q25手机高端化持续 料汽车首次单季度盈利
格隆汇· 2025-10-27 11:32
核心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46%至1123.5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68.88%至105.57亿元 [1] - 预测汽车业务及创新业务将首次实现盈利 [1] - 因存储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下调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5.2%至437.57亿元,下调2026年预测3.6%至640.16亿元 [2] 智能手机业务 - 预计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至4350万台,保持全球前三,但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略降1.7%至1000万台,判断主因"国补"退坡 [1] - 预计海外市场占比提升使平均销售单价环比微降至1065元,综合导致手机收入同比下降3.49%至457.95亿元 [1] - 考虑存储涨价,预计手机毛利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11.1% [1] - 小米17系列首销成绩远超预期,预计高端款ProMax和Pro表现亮眼,带动高端化战略推进 [1] 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 - 预计第三季度IoT收入同比增长5%至274.07亿元 [2] - 预计IoT毛利率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环比增加1.0个百分点至23.5%,判断主要系高毛利的大家电等单品占比提升 [2] 互联网服务业务 - 预计第三季度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0%至92.25亿元 [2] - 预计毛利率为75.0%,整体维持在健康水平 [2] 汽车业务 - 预计第三季度汽车交付量达10.9万台,对应收入294.30亿元,因YU 7交付增加,平均销售单价环比继续提升 [2] - 由于SU 7 Ultra占比下降,预计毛利率环比略降1.4个百分点至25.0% [2] - 预计随交付量提升,汽车业务将迎来首次单季度盈利,利润为7.07亿元 [2] - 展望2026年,随着产能释放和后续车型发布,看好汽车交付量持续增长及利润加速释放,并看好"人车家"全生态模式的长期价值 [2] 估值与评级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25.0倍经调整净利润市盈率,对应2026年16.9倍市盈率 [2]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下调目标价15.0%至59.5港元,对应2025年35.3倍市盈率和2026年24.1倍市盈率,有29.6%的上行空间 [2]
中金:维持小米集团-W跑赢行业评级 下调目标价至59.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10-27 10:02
盈利预测与估值调整 - 中金下调公司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5.2%至437.57亿元,下调2026年预测3.6%至640.16亿元 [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市盈率25.0倍,对应2026年市盈率16.9倍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但下调目标价15.0%至59.5港元,对应2025年市盈率35.3倍,2026年市盈率24.1倍,存在29.6%上行空间 [1]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测 - 预计3Q25收入同比增长21.46%至1,123.5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68.88%至105.57亿元,主要因汽车及创新业务首次实现盈利 [2] - 预计3Q25智能手机收入同比下降3.49%至457.95亿元,主要受全球出货量增长但ASP微降及存储涨价影响毛利率 [2] - 预计3Q25 IoT收入同比增长5%至274.07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环比提升1.0个百分点至23.5% [3] - 预计3Q25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0%至92.25亿元,毛利率维持在75.0%的健康水平 [3] 智能手机业务表现 - 3Q25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8%至4,350万台,保持全球前三,但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略降1.7%至1,000万台,主因“国补”退坡 [2] - 小米17系列首销成绩远超预期,高端款ProMax和Pro表现亮眼,带动高端化战略稳步推进 [2] - 预计3Q25手机业务毛利率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至11.1%,主要受存储价格上涨影响 [2] 汽车业务进展与展望 - 预计3Q25汽车交付量达10.9万台,对应收入294.30亿元,ASP因YU7交付增加而环比提升 [4] - 预计汽车业务迎来首次单季度盈利,利润达7.07亿元,尽管毛利率因SU7 Ultra占比下降而环比略降1.4个百分点至25.0% [4] - 展望2026年,随着产能释放和后续车型发布,看好汽车交付量持续增长及利润加速释放,并长期看好“人车家”全生态模式价值 [4]
大和:小米集团-W(01810)未来三年目标收入达7,000亿人民币 电动车年交付量100万辆
智通财经· 2025-09-25 14:37
电动车业务进展 - 第一阶段工厂技术升级推动周付运量从7月至8月初的7000-8000辆提升至8月下旬以来10000-12000辆 [1] - 第二阶段工厂设计产能与第一阶段相当 现正等待最终政府批准 [1] - 2026年将推出新车型并计划推出SU7或YU7变种 [1] - 2027年开始将电动车出口至欧洲市场 并正研究欧洲本土化生产 [1] - 公司以抢占市场份额为优先目标 未来5-10年不进入15万元人民币价格带 专注于中高端市场 [1] - 2025年电动车交付目标维持35万辆不变 整体业务进度良好 [1] 智能手机业务表现 - 因内存成本上升 预计2025年下半年手机毛利率达11%-12% 2026年上半年压力有望缓解 [2] - 正研究升级手机规格如转用DDR5 并考虑将成本转嫁消费者 [2] - 下半年手机补贴将逐步退出但影响有限 因70%手机在海外销售 [2] IoT与AI业务发展 - IoT业务量与均价增长优于同业 [2] - 利用AI模型提升产品功能并降低营运成本 AI已负责30%-40%代码撰写 [2] - 推进AI商业化闭环 [2] 公司整体营收目标 - 三年内达成7000亿元人民币营收目标 [2] - 智能手机年出货量增加1000万台至2亿台 带动手机业务营收达2500亿元人民币 [2] - IoT营收翻倍至2000亿元人民币 [2] - 未来三年电动车年交付量达100万辆 营收贡献2500亿元人民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