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宏信(03360):深度报告:租赁+产业运营:稳健经营,探索出海,提高分红
东北证券· 2025-03-18 09:3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4][10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作为横跨金融与产业领域的综合集团,背靠央企,股权结构稳定,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业务涵盖金融与咨询服务、设备运营以及医院运营三大板块 [1] - 各业务板块表现良好,金融与咨询业务抗利率波动能力强、资产质量稳健;设备运营业务海外市场发展迅速;医院运营业务成本优化、毛利增长 [2][3] - 预计公司未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将实现增长,分红稳定且股息率高于行业平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综合金融产业集团,股权及管理构架稳定,资产稳步扩张 - 股权构架和管理层稳定:公司大股东为中化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化资本投资管理(香港),外资股东持股比例稳定,核心管理层成员加入公司超20年,经验丰富 [12] - 深耕三大方向:经营金融与咨询、设备运营以及医院运营三类业务,2024年营收占比分别为57.5%、30.68%和10.84%,在各领域均有领先地位 [13] - 规模稳步扩张,毛利率相对稳定:2024年总资产和权益规模分别为3603.9亿元和48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和下降2.2%,三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6.7%、32.6%和20.0% [14] - 利源分析:产业运营收入占比逐步提高,2024年实现收入161.8亿元,同比增长9.8%;利息收入、设备运营收入,销售成本及费用以及资产拨备,是利润表的主要驱动项 [24][25] 打造“金融+产业”商业模式,深耕商务租赁、设备运营、医院运营 - 金融与咨询收入占营收比重57.5%,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国内租赁行业渗透率低、政策支持、行业短期出清利于长期发展;公司聚焦经济发达区域,深耕九大基础行业;净息差相对稳定,高于银行业;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较低,金融风险可控 [31][40][46][58] - 设备运营:建发上市,进军海外,打造跨国一流运营服务商:公司通过控股宏信建发开展业务,制定“3+3+3”战略,提升门店经营效率,丰富产品结构,拓展海外市场;收入端,工程技术服务和资产管理及其他收入占比提升;成本端,销售及行政开支占比大 [70][80] - 宏信健康:中国大型的社会资本医疗服务机构:业务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区域,打造大健康产业生态圈;2024年总资产规模增速转正,营业收入下降但毛利增长,溢利同比增长34.6% [90] 盈利预测和估值:小幅增长、稳健分红、买入评级 - 业绩方面: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速分别为2.1%、3.3%和5.0%,实现归母净利润40.1亿元、42.3亿元和44.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5.5%和5.9% [99] - 分红方面:公司分红稳定,股息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24年分红率达56.2%,股息率为9.7% [99] - 估值方面:DDM模型下合理股价为7.77港元,分部估值法预测股价为7.03港元,综合两种估值方式,最终股价为7.4港元 [100][101]
中石化炼化工程:2024年报点评: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新签合同额再创新高-20250318
光大证券· 2025-03-18 09: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业绩稳中有增,新签合同额创新高,虽毛利率和现金流承压,但资本回报率稳定,且分红和回购回馈投资者,国内外市场机遇多,加强开拓有望业务高速增长,考虑市场竞争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预测,仍维持“买入”评级 [4][5][6][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总股本43.98亿股,总市值247.60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为4.28/6.87港元,近3月换手率46.1 [1] 收益表现 - 1个月相对收益-14.7%、绝对收益-8.0%;3个月相对收益-35.3%、绝对收益-14.4%;1年相对收益-3.7%、绝对收益40.7% [3] 2024年年报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642亿元,经重述后同比增长13.9%,归母净利润24.66亿元,经重述后同比增长5.5% [4] 经营情况 - 经营利润增速-1.6%,归母净利润增速5.5%,资产负债率61.3%较23年末降0.6pct,毛利率8.3%同比降1.7pct,ROE为7.8%同比增0.2pct,投入资本回报率7.9%同比增0.2pct,经营活动现金流-22.11亿元 [5] 新签合同情况 - 2024年新签订合同额1006亿元,同比增25.4%,国内621亿元同比增6%,境外53.49亿美元同比增79.6%,战略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63%,涉及行业多元化,来自中石化集团及其联系人新签合同额同比增73%,外部市场同比增8%,在手订单1727亿元同比增26.7%,2025年目标境内630亿元、境外50亿美元 [6][7] 分红与回购情况 - 坚持每年分红两次,2024年年度派息额0.358元/股,派息率64%,股息率6.83%,全年累计回购1730万股,金额8651万港元 [9] 市场机遇 - 国内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石化行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带来主业机遇,海外中东资本开支活跃、中石化集团合作使公司中东订单前景好 [10]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95(下调11%)、27.60(下调13%)、29.02亿元,EPS分别为0.59、0.63、0.66元/股 [11] 财务报表预测 - 给出2023 - 2027年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预测数据 [14][15] 主要指标预测 - 给出2023 - 2027年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费用率、每股指标、估值指标预测数据 [16][17]
中石化炼化工程(02386):2024年报点评: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新签合同额再创新高
光大证券· 2025-03-18 09: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石化炼化工程业绩稳中有增,新签合同额创新高,虽毛利率和现金流承压,但资本回报率稳定,且分红和回购回馈投资者,国内外市场机遇多,加强开拓有望业务高速增长,考虑市场竞争下调25 - 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预测,仍维持“买入”评级 [4][5][6][10][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总股本43.98亿股,总市值247.60亿港元,一年最低/最高股价4.28/6.87港元,近3月换手率46.1 [1] 收益表现 | 时间 | 相对收益(%) | 绝对收益(%) | | --- | --- | --- | | 1M | -14.7 | -8.0 | | 3M | -35.3 | -14.4 | | 1Y | -3.7 | 40.7 | [3] 2024年年报情况 - 营业收入642亿元,经重述后同比增长13.9%,归母净利润24.66亿元,经重述后同比增长5.5% [4] - 经营利润增速-1.6%,归母净利润增速5.5%,资产负债率61.3%,较23年末下降0.6pct,毛利率8.3%,同比下降1.7pct,ROE为7.8%,同比增加0.2pct,投入资本回报率为7.9%,同比增长0.2pct,经营活动现金流为 - 22.11亿元 [5] - 新签订合同额1006亿元,同比增长25.4%,国内新签合同621亿元,同比增长6%,境外新签订合同53.49亿美元,同比增长79.6%,战略新兴业务领域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大幅增长63% [6] - 分行业新签合同额:炼油、石油化工、新型煤化工、储运及其他行业分别同比 - 9%、+13%、+3070%、+20%,来自中国石化集团及其联系人的新签合同额同比 + 73%,来自外部市场的新签合同额同比 + 8%,在手订单1727亿元,同比增长26.7% [7] 分红与回购 - 派发末期股息0.208元/股,年度派息额0.358元/股,派息率64%,以2025年3月17日股价计算股息率6.83%,2024年累计回购1730万股,累计回购金额8651万港元 [9] 市场机遇 - 国内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石化行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带来主业机遇,海外中东地区资本开支活跃、中国石化集团合作使公司中东订单前景好 [10]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指标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68,852 | 73,377 | 78,139 |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7.25% | 6.57% | 6.49% | | 净利润(百万元) | 2,595 | 2,760 | 2,902 | | 净利润增长率 | 5.25% | 6.34% | 5.16% | | EPS(元) | 0.59 | 0.63 | 0.66 | |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 | 8.01% | 8.22% | 8.35% | | P/E | 8.9 | 8.4 | 7.9 | | P/B | 0.71 | 0.69 | 0.66 | [11][12] 财务报表预测 | 报表类型 | 项目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利润表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68,852 | 73,377 | 78,139 | | | 营业成本(百万元) | 62,435 | 66,472 | 70,778 | | | 净利润(百万元) | 2,595 | 2,760 | 2,902 | | 现金流量表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1,703 | 2,928 | 3,044 | | |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百万元) | -491 | -495 | -495 | | |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 | -654 | -545 | -613 | | 资产负债表 | 总资产(百万元) | 82,797 | 85,634 | 88,465 | | | 总负债(百万元) | 50,333 | 52,009 | 53,621 | | | 股东权益(百万元) | 32,464 | 33,625 | 34,844 | [14][15] 主要指标预测 | 指标类型 | 项目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盈利能力(%) | 毛利率 | 9.32 | 9.41 | 9.42 | | | ROE(摊薄) | 8.01 | 8.22 | 8.35 | | 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 | 61 | 61 | 61 | | | 流动比率 | 1.56 | 1.57 | 1.59 | | 费用率 | 销售费用率 | 0.28 | 0.28 | 0.28 | | | 管理费用率 | 2.09 | 2.09 | 2.09 | | 每股指标 | 每股红利 | 0.36 | 0.38 | 0.40 | | | 每股经营现金流 | 0.39 | 0.67 | 0.69 | | 估值指标 | PE | 8.9 | 8.4 | 7.9 | | | PB | 0.71 | 0.69 | 0.66 | [16][17]
平安好医生(01833):2024年报点评:实现首次扭亏,AI赋能+股息落地提升长期价值
华创证券· 2025-03-18 09: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平安好医生 2024 年首次扭亏,F 端、B 端协同驱动业绩增长,布局医疗 AI 领域,特别股息落地有望与平安集团协同发展,看好其在医疗 AI 领域拓展及与平安集团协同潜力 [1][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8.08 亿、53.7 亿、59.23 亿、65.23 亿元,同比增速 2.6%、11.7%、10.3%、1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1 亿、2.45 亿、3.09 亿、3.42 亿元,同比增速 125.2%、200.7%、26.0%、10.7%;每股盈利分别为 0.07、0.11、0.14、0.16 元;市盈率分别为 96.4、62.0、49.2、44.4 倍;市净率分别为 2.2、4.2、4.0、3.9 倍 [3]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已上市流通股均为 21.61 亿股;总市值、流通市值分别为 164.5 亿、176.8 亿、176.8 亿港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 78.67%、17.47%、17.47%;每股净资产分别为 3.21、11.96、11.96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为 18.3/5.5 [4] 业绩情况 - 2024 年总收入 48.08 亿元,同比+2.59%,净利润 0.81 亿元,首次扭亏;F 端收入 24.17 亿元(+9.6%),依托“保险 + 医养”模式深化集团 2.4 亿个人客户渗透;B 端收入 14.32 亿元(+32.7%),服务企业客户数增至 2049 家(+35.9%);医疗服务板块收入 21.69 亿元(+4.9%);养老业务收入 2.83 亿元,增长 413.5%,居家养老服务覆盖 75 个城市,同比新增 21 个城市;健康服务板块收入 23.56 亿元,同比下滑 7.6% [6] AI 布局 - 自主研发的 AI 辅助诊疗系统导诊与辅助诊断准确率高,此前已发布多模态大模型及医生工作台,2025 年 2 月初完成 DeepSeek 部分场景应用验证,全新推出的数字分身“平安芯医”已覆盖多科室 [6] 特别股息 - 2024 年 12 月 4 日表决通过特别股息发放及以股代息方案,每股派息 9.7 港元,总值约 108.5 亿港元;平安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安鑫有限公司选择以股代息,平安好医生配发 10.4 亿新股,发行后总股数达 21.6 亿股,安鑫有限公司获配 6.99 亿股,平安集团无意私有化 [6] 投资建议 - 维持“推荐”评级,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3.7、59.2、65.2 亿元,同比变动+11.7%、10.3%、10.1%,采用 PS 进行估值,给予 2025 年 4 倍目标 PS,对应目标价 10.78 港元 [6]
中国宏桥:全球一体化布局完备,业绩稳健的高股息标-20250318
申万宏源· 2025-03-18 08: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增长,铝合金和氧化铝产品量价齐升且成本下降,销售费用降低;2024年末期股息高,分红比例逾6成,股息率达11%,长期投资价值凸显;电解铝供需格局向好,铝价易涨难跌,公司一体化布局完备,盈利弹性有望释放;煤炭价格中枢下移,公司自备电成本改善;考虑氧化铝价格回落,下调2025年盈利预测,维持2026年预测基本不变,新增2027年预测,维持“增持”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3月14日收盘价15.06港币,恒生中国企业指数8877.99,52周最高/最低15.38/6.91港币,H股市值1425.26亿港币,流通H股9463.89百万股,汇率1.0834(人民币/港币) [2]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元)|133,624|156,169|153,099|158,004|158,736| |同比增长率(%)|1|17|0|3|0| |归母净利润(人民币百万元)|11,461|22,372|21,869|24,585|25,293| |同比增长率(%)|32|95|-2|12|3| |每股收益(人民币元/股)|1.21|2.36|2.31|2.60|2.67| |净资产收益率(%)|12.42|20.75|18.04|18.44|16.95| |市盈率|11.3|5.9|6.0|5.4|5.2| |市净率|1.4|1.2|1.1|1.0|0.9| [6] 事件分析 - 事件1: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1561.7亿元,同比增长16.9%,归母净利润223.7亿元,同比增长95.2%;24H2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46.8%,环比增长44.4%;增长原因是铝合金和氧化铝产品量价齐升,成本端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2.5% [6] - 事件2:公司2024年末期股息,全年分红比例约63%,以2025年3月14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约11%,自2011年上市以来均分红,近5年分红比例稳定在47%以上 [6] 行业分析 - 供给端国内电解铝产能逼近天花板,海外增量释放缓慢,再生铝受制于废铝供应,未来供给增量有限;需求端新能源汽车及电力领域提供需求增量,弥补地产需求拖累,电解铝供需格局长期向好,行业景气度预计持续提升 [6] 成本分析 - 截至2025年3月14日,秦皇岛港Q5500动力煤价格回落至690元/吨,较24年均价下跌176元/吨,对应自备电成本下降0.072元/吨,电解铝成本下降952元/吨;公司自备电厂主要在山东,2023年电力自给率52%,25年煤炭价格中枢下移,电力成本优势有望改善 [6] 合并利润表 |项目(百万人民币元)|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33,624|156,169|153,099|158,004|158,736| |营业成本|-112,669|-114,006|-113,887|-114,935|-114,625| |毛利|20,955|42,163|39,212|43,069|44,111| |其他收入|3,713|2,984|2,926|3,019|3,033| |销售费用|-755|-661|-648|-669|-672| |管理费用|-4,953|-4,993|-4,895|-5,052|-5,075| |其他支出 - 经营|-945|-2,899|-2,842|-2,933|-2,946|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金融工具|-49|-2,192|0|0|0| |投资收益 - 处置附属公司收益|0|0|0|0|0| |财务费用|-3,268|-3,363|-3,193|-2,794|-2,773|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1,193|1,758|1,500|1,400|1,400| |税前利润|15,890|32,797|32,060|36,041|37,078| |所得税费用|-3,393|-8,252|-8,066|-9,068|-9,329| |税后净利润|12,498|24,546|23,994|26,974|27,75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1,461|22,372|21,869|24,585|25,293| |归属于非控制股东净利润|1,037|2,173|2,125|2,388|2,457| [7]
蜜雪集团:现制饮品头部品牌,多重竞争优势助公司快速发展-20250318
华源证券· 2025-03-18 07: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7][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现制饮品行业,兼具客群、渠道、供应链及营销等多重竞争优势,精准卡位近年发展较快的平价茶饮价格带,叠加具备国内及海外市场渠道扩张预期,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6][7][47]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3亿元、51.19亿元、55.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58%、14.45%、9.35% [6][7][46] - 选择与公司同属食品饮料赛道的农夫山泉及特海国际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对标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相对偏低,考虑到公司在现制饮品行业的品牌竞争壁垒、渠道覆盖广泛及营销高效等特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7][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现制饮品蓬勃发展,国内行业增速及发展空间均处世界前列 - 全球现制饮品行业蓬勃发展,2018 - 2023年CAGR为5.4%,2023年市场规模达7791亿美元,占饮料市场提升至45.7%;预计2023 - 2028年CAGR为7.2%,2028年占比将提升至48% [15] - 中国现制饮品市场近年发展迅速且潜力大,2023 - 2028年预期CAGR为17.6%,高于全球平均;2023 - 2028年规模增量预计达917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2023年消费量占饮用水分摄入总量1.6%,人均年消费量22杯,低于成熟市场 [16] - 2023年中国现制饮品市场规模为5175亿元,占饮料市场36.3%,预计2028年规模达11634亿元,占比49.2%;三线及以下城市2023年规模960亿元,2018 - 2023年CAGR为30.67%,预计2028年达2682亿元,2023 - 2028年CAGR为22.81% [20] - 现制茶饮2023年占中国现制饮品市场规模约50%,现磨咖啡2018 - 2023年CAGR达36.3%;预计2023 - 2028年现制茶饮CAGR为17.3%,现磨咖啡为19.8%,2028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5732亿元,现磨咖啡达4242亿元 [23] 现制饮品头部品牌,竞争优势明显推动规模增长 - 公司创立于1997年,1999年启用“蜜雪冰城”为品牌名,2005年推出首款标志性产品,2014年自建物流体系,2017年建立现磨咖啡品牌,2018年推出“雪王”IP并开设海外门店,截至2024年9月30日,经营范围覆盖国内及海外11个国家 [25] - 产品坚持高质平价,均价6元左右,SKU较宽,覆盖多种品类,目标客群范围大;2023 - 2028年平价现制饮品年复合增速有望达22.2%,市场规模有望达3719亿元 [28] - 业务覆盖客群广泛,截至2024年9月30日,“蜜雪冰城”是中国及全球最大的现制饮品企业;按终端零售额统计,2021 - 24Q1 - Q3品牌市占率分别为16.6%、17.3%、20.2%及20.9%,按饮品出杯量统计分别为42.4%、42.5%、49.6%及52.8% [31] - 渠道数量领先行业,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门店数量达45302家,内地门店网络覆盖31个省、超300个地级市等,海外覆盖11个国家;2022及2023年门店同比新增超8000家,2024年前三季度较23年底新增7737家 [35] - 注重供应链发展自产比例较高,加盟商食材自产率达60%、核心食材100%自产,采购网络覆盖全球六大洲、38个国家,部分核心原材料2023年采购成本较同业低10% - 20%,五大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65万吨,24Q1 - Q3食材生产损耗率为0.71%,物流配送网络覆盖内地31个省份,超90%行政区域可12小时内配送,冷链物流覆盖97%店铺 [36][37] - “雪王”IP助力公司营销,截至2024年9月30日,注册会员数达3.15亿,多平台社媒粉丝达4700万;基于“雪王”IP推出动画作品,成为文化符号,提高营销效率 [37] - 财务端,24Q1 - Q3公司营收/毛利分别为187亿元/60亿元,同比分别+21.22%/+32.03%;2021 - 2023公司营收/毛利CAGR分别为40.05%/35.99%;24Q1 - Q3毛利率为32.37%;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分别为5.88%/2.32%,归母净利率为18.68%;2021 - 2023年归母净利润CAGR为28.15% [40] 盈利预测与评级 - 核心假设与盈利预期:预计2024 - 2026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88%、5.80%、5.7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2.32%、2.30%、2.25%;预计2024 - 2026营业收入分别为254.19亿元、302.43亿元、343.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20%、18.98%、13.5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3亿元、51.19亿元、55.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58%、14.45%、9.35% [45][46][47]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兼具多重竞争优势,精准卡位平价茶饮价格带,有渠道扩张预期,未来发展空间大;选择农夫山泉及特海国际为可比公司,公司估值对标可比公司平均估值相对偏低,考虑公司特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7]
361度:2024年业绩点评:营收破百亿,期待超品店表现-20250318
东吴证券· 2025-03-18 07: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61度2024年在国内消费偏弱环境下,凭借大装专业产品矩阵、童装、电商多引擎驱动保持稳健增长,推出超品店探索新零售业态,2025年目标开店100家有望贡献增长,考虑终端环境偏弱,调整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并增加2027年预测,对应25 - 27年PE7/6/5X,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收入100.74亿元,同比增长19.6%,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19.5%,派发末期股息10.0港仙/股,全年派息率45%,较去年的40.2%同比提升 [8] 业务板块表现 - 成人装和童装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5%和18.0%,占整体收入比重分别为73%和29%;成人装鞋类和服装量价齐升,量增为主要驱动;童装推出性价比产品,童鞋ASP小幅下降但销量增长显著 [8] 渠道销售情况 - 2024年线上/线下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2.2%和20.5%,收入占比分别为26%和74%;线上坚持差异化品类,“618”和“双十一”表现亮眼;线下店数小幅净增,渠道结构持续优化,推出第十代形象店和超品店,童装独立店占比提高 [8] 财务指标情况 - 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0.43pct至41.53%,费用率有升有降,归母净利率11.4%同比持平;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4天至107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持平为149天且账龄结构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6981万元同比下降83%,截至24年末净现金40亿元较年初减少约9亿元,随25年销售回款现金流状况有望改善 [8] 盈利预测情况 - 调整2025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至13.04亿元和14.58亿元,增加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对应2025 - 2027年PE分别为7X、6X、5X [8] 三大财务预测表情况 - 给出2024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及票据等项目金额及变化,以及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ROIC、ROE等主要财务比率情况 [9]
金斯瑞生物科技:2024年报点评:细胞治疗业务解除合并报表,其余业务有望保持增长态势-20250318
光大证券· 2025-03-18 07: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年报实现收入5.94亿美元(YOY+6.1%),净利润约29亿美元,同比大幅扭亏,主要因细胞治疗业务解除合并报表带来32亿美元收益 [1] - 生命科学业务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收入和经调整经营利润均增长,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2] - 生物制剂及开发(CDMO)业务2024年下半年回暖,预计2025年收入增长15%-20%,业务有望回归增长趋势 [3] - 合成生物学业务快速拓展市场,收入和经调整经营利润表现良好 [3] - 更新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当前估值处于低位 [4] 各业务情况总结 生命科学业务 - 2024年板块收入达4.55亿美元(YOY+10.2%),经调整经营利润为0.90亿美元(YOY+15.5%) [2] - 通过平台创新和自动化升级改造,实现高效、优质交付,多地产能扩张且运营效率提升,欧美市场商务拓展稳健 [2] - 随着创新加速和产能提升,收入有望持续增长 [2] 生物制剂及开发(CDMO)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0.95亿美元,同比减少13.2%,经调整经营亏损为0.43亿美元,同比扩大46.1% [3] - 业绩下滑原因包括市场环境不佳、价格下降、竞争加剧以及新建GMP设施产能利用率较低 [3] - 抗体蛋白药2024年新获28个项目,较上年同期17个大幅增长,50%项目来自中国以外市场;细胞与基因治疗新获33个项目,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预计2025年业务收入增长15%-20%(不含礼新分成),2025年上半年有望确认礼新对外授权首付款5.88亿美元的40%,业务有望回归增长趋势 [3] 合成生物学业务 - 2024年实现收入0.54亿美元(YOY+24.6%),经调整经营利润约为210万美元,同比持平 [3] - 成功拓展关键客户群,来自大客户收入同比增长40%,中国和海外饲料及工业酶市场业务扩张推动收益及经调整毛利增加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更新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48/2.35亿美元(前值为1.00/3.50亿美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05亿美元,对应EPS分别为0.12/0.11/0.23美元,PE分别为14/15/7倍 [4] - 盈利预测与估值简表展示了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EPS、PE等指标情况 [5] 财务报表预测 利润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销售成本、毛利等多项指标预测 [10] 现金流量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营运资本变动前之现金流、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等多项指标预测 [10] 资产负债表 - 展示了2023 - 2027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土地使用权等多项指标预测 [11]
361度(01361):2024年业绩点评:营收破百亿,期待超品店表现
东吴证券· 2025-03-18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61度2024年在国内消费偏弱环境下,凭借大装专业产品矩阵、童装、电商多引擎驱动保持稳健增长,推出超品店探索新零售业态,2025年目标开店100家有望贡献增长,考虑终端环境偏弱,调整25 -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并增加2027年预测,对应25 - 27年PE7/6/5X,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收入100.74亿元,同比增长19.6%,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同比增长19.5%,派发末期股息10.0港仙/股,全年派息率45%较去年同比提升 [8] 业务板块表现 - 成人装和童装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5%和18.0%,占整体收入比重分别为73%和29%;成人装鞋类和服装量价齐升,量增为主要驱动;童装推出性价比产品,童鞋ASP小幅下降但销量增长显著 [8] 渠道销售情况 - 线上坚持差异化产品,2024年“618”期间电商销量同比增长99%,“双十一”期间飞燃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59%;线下店数小幅净增,渠道结构持续优化,推出第十代形象店和超品店,童装独立店占比进一步提高 [8] 财务指标分析 - 2024年毛利率同比提升0.43pct至41.53%,费用率有升有降,归母净利率同比持平;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增加14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同比持平且账龄结构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83%,截至24年末净现金较年初减少约9亿元,随25年销售回款现金流状况有望改善 [8] 盈利预测调整 - 将25 - 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从13.29/15.48亿元小幅调至13.04/14.58亿元,增加预测2027年归母净利润16.16亿元 [8] 三大财务预测表 - 展示了2024A - 2027E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比率等数据,包括营收、成本、利润、现金流等指标的预测情况 [9]
蓝月亮集团(06993)公司研究报告:收入增速修复,短期费用投放影响利润率
海通证券· 2025-03-17 22: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蓝月亮集团收入增速修复,短期费用投放影响利润率,预计2024 - 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 - 7.46、5.01、5.52亿港元,同比转为亏损、扭亏为盈、+10.1%,当前收盘价对应2025 - 2026年PE为36、33倍,参考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5年37 - 38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区间3.17 - 3.25港元,对应2025年PS为1.93 - 1.99倍,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7][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2025年3月17日收盘价3.11港元,52周股价波动1.73 - 4.44港元,总股本/流通港股58.63亿/58.63亿,总市值/流通市值182亿/182亿港元 [4]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对比1M、2M、3M绝对涨幅分别为 - 10.62%、 - 0.44%、 - 33.19%,相对涨幅分别为 - 20.40%、 - 26.33%、 - 53.06% [6] 主要财务数据及预测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港元)|7948|7324|8504|9594|10561| |(+/-)YoY(%)|4.6%|-7.9%|16.1%|12.8%|10.1%| |净利润(百万港元)|611|325|-746|501|552| |(+/-)YoY(%)|-39.7%|-46.8%|-329.2%|-167.2%|10.1%| |全面摊薄EPS(港元)|0.10|0.06|-0.13|0.09|0.09| |毛利率(%)|57.8%|62.0%|61.0%|62.0%|62.0%| |净资产收益率(%)|5.5%|3.1%|-7.7%|4.9%|5.2%|[9] 公司2024年经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1亿港元,同比增长40.9%,所有产品类别收入均增加,新兴电商渠道销售额大幅增加;归母净利润亏损6.64亿港元,2023H1亏损1.67亿港元。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5.0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6%;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7.00 - 7.50亿港元,2023年盈利3.25亿港元 [10] - 公司扎根衣物清洁产品,稳步扩展个人及家居清洁产品。2024年上半年,衣物清洁护理产品销售收入27.67亿港元,同比增长41.3%;个人清洁护理产品收入1.92亿港元,同比增长59.6%;家居清洁护理产品收入1.72亿港元,同比增长19.0%。2024年至尊系列浓缩型洗衣液推动洗衣液市场革新 [10] - 2024年上半年,线上销售渠道收入22.72亿港元,同比增长56.9%;线下分销商渠道收入7.28亿港元,同比增长13.3%;直接销售予大客户1.32亿港元,同比下滑0.4%。线上渠道快速增长因策略性调整电商平台产品投放及销售模式,“双11购物节”在多个主流电商平台累计销售额排名第一 [10] - 2024年销售活动增加,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2024H1为22.01亿港元,同比增长107.9%,销售费用率由2023H1的47.64%提升至2024H1的70.25%。后续战略性投资及努力有望深度改变消费者生活方式,对公司长期品牌力建设有正向作用 [10] 盈利预测 |项目|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线上销售渠道销售收入(百万港元)|3805|4871|5845|6722| |线上销售渠道增长率(YoY)|1.3%|28.0%|20.0%|15.0%| |直接销售予大客户销售收入(百万港元)|763|740|740|740| |直接销售予大客户增长率(YoY)|-18.5%|-3.0%|0.0%|0.0%| |线下分销商销售收入(百万港元)|2755|2893|3008|3099| |线下分销商增长率(YoY)|-15.3%|5.0%|4.0%|3.0%| |合计销售收入(百万港元)|7324|8504|9594|10561| |合计增长率(YoY)|-7.8%|16.1%|12.8%|10.1%| |毛利率|62.0%|61.0%|62.0%|62.0%|[12] 同类公司对比估值表 |上市公司|证券代码|主营业务|收盘价(元)|PE(2025E,倍)|PS(2025E,倍)| | ---- | ---- | ---- | ---- | ---- | ---- | |百亚股份|003006.SZ|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3.1|24.6|2.4| |朝云集团|6601.HK|杀虫驱蚊、家居清洁、空气护理、个人护理龙头企业|2.3|13.2|1.5| |登康口腔|001328.SZ|个人清洁护理龙头企业|40.6|38.2|4.1| |豪悦护理|605009.SH|国内个人卫生护理用品领域领先的制造商|46.9|14.0|2.3| |平均| - | - | - |22.5|2.6|[13] 各渠道及毛利率预测 - 线上销售渠道:2024年策略性调整有效触达更多消费者,增加销售及分销开支布局线上电商平台,保持主流电商平台领先地位,2024年新电商渠道销售额较2023年增加约2.1倍,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同比+28.0%、+20.0%、+15.0% [14] - 直接销售予大客户:2024年有压力,假设收入同比 - 3.0%,后续因基数低且公司加强管理和推广,假设2025 - 2026年收入同比+0.0%、+0.0% [14] - 线下分销商:区域扩张和渠道深耕继续,以市场渗透为主,为分销商制定计划并激励铺货,假设2024 - 2026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5.0%、+4.0%、+3.0% [14] - 毛利率:预计2024年保持平稳在61%,考虑新品推出带动效果,假设2024 - 2026年分别为61.0%、62.0%、62.0% [14] 财务报表分析和预测 |报表类型|项目|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流动资产|9566|8542|8762|9049|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现金|4343|2445|2275|2210|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应收账款|1405|2126|2398|2640|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存货|258|301|331|365|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其他|3560|3670|3757|3834|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非流动资产|2487|2986|3460|3910|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固定资产|1455|1821|2169|2499|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无形资产|265|398|524|644|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其他|767|767|767|767|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资产总计|12053|11528|12222|12959|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流动负债|1429|1650|1842|2028|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应付账款|578|663|729|803|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其他|850|986|1113|1225|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非流动负债|245|245|245|245|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负债合计|1674|1895|2087|2273|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股本(亿)|59|59|59|59|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留存收益和资本公积|10320|9575|10076|10628|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10379|9633|10135|10687| |资产负债表(百万港元)|负债和股东权益|12053|11528|12222|12959| |利润表(百万港元)|营业总收入|7324|8504|9594|10561| |利润表(百万港元)|营业成本|2783|3316|3646|4013| |利润表(百万港元)|销售费用|3244|4762|3837|4224| |利润表(百万港元)|管理费用|1114|1233|1391|1531| |利润表(百万港元)|财务费用|-265|99|109|120| |利润表(百万港元)|营业利润|179|-808|720|792| |利润表(百万港元)|利润总额|396|-907|610|672| |利润表(百万港元)|所得税|71|-162|109|120| |利润表(百万港元)|净利润|325|-746|501|552| |利润表(百万港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5|-746|501|552| |利润表(百万港元)|EBITDA|431|-707|845|942| |现金流量表(百万港元)|经营活动现金流|749|-1130|587|700| |现金流量表(百万港元)|投资活动现金流|-3028|-600|-600|-600| |现金流量表(百万港元)|筹资活动现金流|-1038|-167|-157|-165|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 - 营业收入|-7.9%|16.1%|12.8%|10.1%|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 - 营业利润|-78.7%|-551.9%|-189.1%|10.1%| |主要财务比率|成长能力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6.8%|-329.2%|-167.2%|10.1%| |主要财务比率|获利能力 - 毛利率|62.00%|61.00%|62.00%|62.00%| |主要财务比率|获利能力 - 净利率|4.44%|-8.77%|5.23%|5.23%| |主要财务比率|获利能力 - ROE|3.13%|-7.74%|4.95%|5.16%| |主要财务比率|获利能力 - ROIC|1.42%|-6.89%|5.83%|6.09%| |主要财务比率|偿债能力 - 资产负债率|13.9%|16.4%|17.1%|17.5%| |主要财务比率|偿债能力 - 净负债比率|-41.8%|-25.4%|-22.4%|-20.7%| |主要财务比率|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6.70|5.18|4.76|4.46| |主要财务比率|偿债能力 - 速动比率|6.52|5.00|4.58|4.28| |主要财务比率|营运能力 - 总资产周转率|0.61|0.74|0.78|0.81| |主要财务比率|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5.21|4.00|4.00|4.00| |主要财务比率|营运能力 - 应付账款周转率|4.81|5.00|5.00|5.00| |每股指标(港元)|每股收益|0.06|-0.13|0.09|0.09| |每股指标(港元)|每股经营现金|0.13|-0.19|0.10|0.12| |每股指标(港元)|每股净资产|1.77|1.64|1.73|1.82| |价值评估(倍)| P/E|56.0|-24.5|36.4|33.0| |价值评估(倍)| P/B|1.2|1.9|1.8|1.7| |价值评估(倍)| EV/EBITDA|19.3|-22.3|18.9|17.0|[15]